:::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想像的革命者:姜文電影的文化邏輯和電影史價值
書刊名:澳門理工學報. 人文社會科學版
作者:桂琳
作者(外文):Gui, Lin
出版日期:2020
卷期:23:1=77
頁次:頁50-57+204
主題關鍵詞:姜文電影想像的革命者個體第五代第六代Jiang Wen filmImaginary revolutionThe individualThe fifth generationThe sixth gener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期刊論文
1.戴錦華(1996)。霧中風景:初讀「第六代」。天涯,1996(1),90-10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施戰軍(2006)。論中國式的成長小說的生成。文藝研究,2006(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姜文、吳冠平(2011)。不是編劇的演員不是好導演--姜文訪談。電影藝術,201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一川(2011)。離地高飛的紅小兵導演:姜文。文藝爭鳴,201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趙寧宇(2011)。姜文的電影世界。當代電影,201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萬傳法(2012)。姜文:導演身份與導演風格研究。當代電影,201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賈磊磊(2006)。時代影像的歷史地平線--關於中國"第六代"電影導演歷史演進的主體報告。當代電影,200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戴錦華(1990)。斷橋:子一代的藝術。電影藝術,199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詹明信(2003)。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樊國賓(2003)。主體的生成--50年成長小說研究。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映芳(2002)。在角色與非角色之間--中國的青年文化。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程青松、黃鷗(2010)。我的攝影機不撒謊︰先鋒電影人檔案(生在1960-1970)。山東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桂琳(2009)。擰巴的一代:成長視野中的王朔。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一川(1995)。中國現代卡里斯馬典型。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Hessler, Peter(2006)。Oracle bone。HarperCollins e-books。  new window
8.齊澤克(2014)。享受你的症狀:好萊塢內外的拉康。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犀禾、石川(2003)。多元語境中的新生代電影。上海:學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真(2013)。城市一代:世紀之交的中國電影與社會。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鄭洞天(2003)。「第六代」電影的文化意義。多元語境中的新生代電影。學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一川(2006)。想像的革命--王朔及王朔主義。京味文學第三代。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戴錦華(2015)。性別與敘事:當代中國電影中的女性。昨日之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