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冷戰及兩個中國:1950~1960年代韓國對「中國」與「中國文學」的認知與介紹
書刊名:臺灣文學學報
作者:李奉範林筱慈
作者(外文):Lee, Bong-beomLin, Xiao-ci
出版日期:2020
卷期:36
頁次:頁137-163
主題關鍵詞:冷戰臺灣共產中國冷戰對外政策亞洲人民反共聯盟亞太協議會藝術團檢閱中國文學史Cold warTaiwanRed ChinaForeign policy in the cold warAPACLAsian Peoples Anti Communist LeagueASPACAsian and Pacific CouncilArt delegationCensorshipHistory of China literatur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
期刊論文
1.文明基(2013)。韓國的台灣史研究:1945-2012。中國近現代史研究,57,237-2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奉範(2012)。1950年代翻譯場域的生成與文學翻譯--國家權力、資本、文化構造上的相關性。大東文化研究,79,431-5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金俊燁(1955)。中共政權下知識分子的苦難。展望,創刊號,124-1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崔珍豪(2015)。冷戰時期中國的理解與韓國的魯迅介紹研究。韓國學研究,39,277-3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基瑾(1963)。從黃河分流而來的兩個潮流--台灣文學的現代化過程。世代,5,236-2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鄭文祥(2011)。「中共」與「中國」之間--由1950-1970年代大眾媒體的對中論述,了解韓國人的中國觀。東北亞歷史論叢,33,57-9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鄭文祥(2013)。冷戰時期韓國人的台灣觀--以日刊雜誌的台灣相關報導為例。中國現代史研究,58,87-1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鄭鍾賢(1960)。魯迅的肖像--1960-70年代冷戰文化的中國想像位置。SAI,14,51-1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鮮于輝(1977)。納北或是越北文人們的問題。根深的大樹,2(5),68-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權熙哲(1963)。血跡斑斑的憤怒語言--台灣文壇的窺見。世代,5,232-2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金炫(1969)。為何讀武俠小說呢?虛無主義的負面展示。世代,7(10),230-2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Lai, Kueon Bo Deu(2013)。林語堂,「東洋」與「智慧」的政治性。韓國學論集,5,99-1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1959)。敵!中共的實情是?。清晨,4(10),133-1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1954)。劇變中的中國。現代公論,1954(12),125-1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金一平(1958)。蔣介石與毛澤東。新太陽,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1958)。中共的現實。新太陽,74,184-1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王康寧(2014)。韓國對於張愛玲文學的介紹與翻譯內容(碩士論文)。高麗大學,首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崔珍豪(2016)。韓國的魯迅介紹與現代中國的想像(博士論文)。成均館大學,首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柳根周(1976)。蔣介石秘錄。首爾:育文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今川瑛一、李鴻培(2001)。東南亞現代史與世界列強的資本主義擴張。首爾:異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尹永春(1971)。蔣介石傳記。首爾:翰林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尹汝一(1990)。東亞論:1990-2000年代韓國思想界的一面。首爾:Dolbegae。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白永瑞(2012)。看待台灣的視角。首爾:創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全炯俊(2003)。武俠小說意義。首爾:首爾大學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池榮在(1973)。中國詩歌選。首爾:乙酉文化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吳炳憲(1975)。毛澤東思想。首爾:白松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宋志英(1946)。中國的命運。首爾:首爾時代出版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孔子、孟子、車柱環(1964)。東洋的智慧。首爾:乙酉文化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車相轅(1958)。中國文學史。首爾:東國文化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金俊燁(1967)。中共圈的將來。首爾:汎文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金相浹(1964)。毛澤東思想。首爾:知文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瞿佑、劉鶚、李慶善、金時俊(1964)。剪燈新話.老殘遊記。首爾:乙酉文化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蔣中正、中國學會(1958)。中國裡的蘇聯:暴露中共奪取大陸的真相。首爾:隆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謝冰瑩、金光洲(1964)。女兵自傳.紅豆.離婚。首爾:乙酉文化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張世真(2012)。悲傷的亞洲:韓國知識分子們的亞洲紀行(1945-1966)。首爾:青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新舊文化出版社編輯群(1959)。世界戰後文學選集。首爾:新舊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民眾書館編輯群(1969)。現代世界文學全集。首爾:民眾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中央日報社(1989)。中國現代文學全集。首爾:中央日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全炯俊(2003)。武俠小說的文化意義。首爾:首爾大學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韓國圖書倫理委員會(1971)。決定。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金東植(2003)。韓國武俠小說研究的新篇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910503)。20世紀中國文學史的活躍介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551229)。1955年的劇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9881029)。銳不可擋的中蘇相關書籍。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9550515)。自由中國的三位學者訪韓與文化交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9880717)。台灣抗議韓國的「中國」稱呼。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俞鎮午(19581026)。歷歷在目的歷史教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金光州(19470107)。爐邊隨筆:「新」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車相轅(19560503)。自由中國文學的動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9590521)。中共的暴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田淑禧(19570717)。短評:命中注定的女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安炳煜(19640525)。我所讀的新書:金相浹的《毛澤東思想》。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車相轅(19560430)。自由中國文學的動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