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鍾嶸《詩品》研究七十年
書刊名:孔孟月刊
作者:程國賦
作者(外文):Ch'eng, Kuo-fu
出版日期:1999
卷期:38:2=446
頁次:頁11-18
主題關鍵詞:鍾嶸詩品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
期刊論文
1.張伯偉(1987)。應璩詩論略。中州學刊,1987(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元勝(1992)。論「百一」體與鍾嶸《詩品》評陶詩。文藝理論研究,199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曹旭(1988)。鍾嶸《詩品》在日本的流傳與影響。中州學刊,198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伯偉(1993)。鍾嶸《詩品》在域外的影響與研究。文學遺產,199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彭鐸(1964)。詩品注補。甘肅師大學報,196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伯勛(1996)。《詩品》三考。社會科學,199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毛慶(1983)。從《詩品》看屈騷對魏晉南朝詩歌的影響。江漢論壇,1983(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謝文學(1992)。鍾嶸《詩品‧宋臨川太守謝靈運》三考。許昌師專學報,199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王發國(1992)。《詩品》人物事蹟考略。文學遺產,199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賈樹新(1988)。《詩品》的「奇」。松遼學刊‧社會科學版,198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高海夫(1958)。續「詩品」札記。人文雜誌,195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張文勛(1979)。鍾嶸的詩歌理論。社會科學戰線,197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蔣祖怡(1983)。鍾嶸《詩品》四辨。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蔣祖怡(1989)。鍾嶸《詩品》作年考。杭州大學學報,198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王運熙(1988)。鍾嶸詩論與劉勰詩論的比較。文學評論,198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張少康(1983)。「顯優劣,辯品第」的詩論專著—讀鍾嶸《詩品》。文史知識,198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李伯勛(1981)。「三品論士」不公的秘密。社會科學,198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陳慶元(1990)。鍾嶸的當代詩歌評論。中州學刊,199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梅運生(1984)。鍾嶸和《詩品》。安徽師範大學學報,1984(4),58-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梅運生(1984)。鍾嶸的身世與詩品的品第。安徽師範大學學報,198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王忠。鍾嶸品詩的標準尺度。國文月刊,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賈樹新(1988)。簡論《詩品》的品風。東北師大學報,198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謝文學(1995)。鍾嶸《詩品》與沈約考論。黃淮學刊:社會科學版,199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清水凱夫(1993)。《詩品》是否以「滋味說」為中心。文學遺產,199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吳調公(1963)。說詩味─鍾嶸的詩歌評論及其美學思想。江海學刊,196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錢鍾書(1984)。談藝錄。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王運熙(1986)。鍾嶸《詩品》論「奇」,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達津(1957)。鍾嶸生卒年代考,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段熙仲。鍾嶸與《詩品》考年及其它。文學評論叢刊〈5〉。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高海夫。讀「詩品」札記。文學評論叢刊〈3〉。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傳龍。論鍾嶸的「滋味」說。文學評論叢刊〈3〉。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