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現代漢語形狀量詞的來源及其演變研究
作者:孟繁杰
出版日期:2012
出版項:臺北市:政大出版社
ISBN:978-986-6475-23-8
主題關鍵詞:漢語語法量詞
學門:語言學
資料類型:專書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5
期刊論文
1.單韻鳴(2005)。廣州話量詞條的語體色彩再酌。學術研究,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解惠全(1987)。談實詞的虛化。語言研究論叢,4,208-2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宗守雲(2008)。漢語量詞研究方法論的嬗變。揚州大學學報,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宗守雲(2007)。規範四個量詞用法的理據分析及建議。術語標準化與資訊技術,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安豐存(2009)。從量詞的語法化過程看語言結構的內部調整。漢語學習,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紱(2002)。從「枚」與「個」看漢語泛指性量詞的演變。語文研究,1,33-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慶武、林玉山(2001)。20世紀的中國辭書。辭書研究,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儲澤祥、魏紅(2005)。漢語量詞「片」及其自相似性表現。語言科學,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戴浩一(2002)。概念結構與非自主性語法:漢語語法概念系統初探。當代語言學,2002(1),1-12+7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刁晏斌(2005)。現代漢語量詞詞義的發展變化。忻州師範學院學報,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樊中元(2007)。論同一名詞對不同表形義量詞的選擇。漢語學報,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樊中元(2009)。論配同關係量詞「顆」與「粒」。廣西師範大學學報,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伏學鳳(2005)。《漢語水準詞彙與漢字等級大綱》名量詞系源研究。語言文字應用,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郭茜(2008)。談談「塊」。漢語學習,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猴瑞隆(2006)。認知分析與對外漢語示形量詞教學--對外漢語量詞教學個案研26.究系列之一。雲南師範大學學報,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胡繼明(2004)。《吐魯番出土文書》中的量詞。西南民族大學學報,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黃寧(2009)。淺論漢語個體量詞搭配的模糊性--以「條」和「根」為例。語文學刊,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黃載君(1964)。從甲文、金文量詞的應用,考察漢語量詞的起源與發展。中國語文,133,432-4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吉仕梅(2004)。漢代簡帛量詞新論。四川大學學報,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蔣穎(2005)。漢語名量詞虛化的三種機制。雲南師範大學學報,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金福芬、陳國華(2002)。漢語量詞的語法化。清華大學學報,2002(1),8-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金桂桃(2006)。唐至清的量詞「件」。長江學術,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李計偉(2009)。量詞「窠」的產生、發展與量詞「棵」的出現。語言科學,8(4),431-4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李建平、張顯成(2009)。泛指性量詞「枚/個」的興替及其動因--以出土文獻為新材料。古漢語研究,2009(4),64-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李訥、石毓智(1998)。句子中心動詞及其賓語之後謂詞性成分的變遷與量詞語46.法化的動因。語言研究,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李天虹(2004)。漢簡「致籍」考辨--讀張家山漢簡《津關令》劄記。文史,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李先銀(2002)。漢語個體量詞的產生及其原因初探。保定師專學報,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李秀(2004)。外形特徵類量詞的語義辨析及發展趨勢。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李瑩(2008)。漢語個體量詞產生的機制與動因。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李宗江(2004)。語法化的逆過程:漢語量詞的實義化。古漢語研究,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李佐豐(1984)。左傳量詞的分類。內蒙古大學學報,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廖名春(1990)。吐魯番出土文書新興量詞考。敦煌研究,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劉丹青(1988)。漢語量詞的宏観分析。漢語學習,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劉芳(2009)。量詞「顆」與「粒」的認知語義分析。語文知識,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劉岩(2006)。德昂語量詞演變的歷史層次。雲南師範大學學報,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龍仕平(2009)。秦簡中的量詞及其歷時演變。西華師範大學學報,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羅丹(2008)。《二刻拍案驚奇》外形特徵類名量詞研究。現代語文,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羅日新(1986)。從名(或動)、量的搭配關係看量詞特點。遼寧師範大學學報,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朱曉軍(2006)。認知語言學視角下的漢語個體量詞搭配--以「條」為例。語言與翻譯,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朱慶明(1994)。析「支」、「條」、「根」。世界漢語教學,1994(3),22-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趙中方(1989)。宋元個體量詞的發展。揚州大學學報,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趙中方(1991)。唐五代個體量詞的發展。揚州大學學報,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張幟(1991)。古漢語量詞源流概說。渤海大學學報,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牛太清(2001)。量詞「重•層」歷時更替小考。古漢語研究,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彭媛(2010)。漢語量詞的語義演變研究。西南石油大學學報,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石毓智(2001)。表物體形狀的量詞的認知基礎。語言教學與研究,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唐小芬(2009)。「基準量詞」和量詞的虛化。古漢語研究,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萬獻初(2000)。漢語量詞分類系源。咸甯師專學報,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汪小玲、李翩(2009)。個體量詞的產生及其歷史演變過程探析--以量詞「本」為例。欽州學院學報,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王冬梅(1997)。現代漢語量詞研究綜述。揚州大學學報,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張顯成(2005)。馬王堆醫書中的新興量詞。湖南省博物館館刊,200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張錫厚(1982)。敦煌寫本《捜神記》考辨。文學評論叢刊,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王潔(2004)。從認知角度看量詞「片」修飾視覺域具體名詞。樂山師範學院學報,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王彤偉(2005)。量詞「頭」源流淺探。語言科學,4(3),68-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王文斌(2009)。論漢英形狀量詞「一物多量」的認知緣由及意象圖式的不定性。外語教學,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王秀玲(2009)。談量詞「領」的起源和發展--兼論「領」和「件」的歷時替換。廣州大學學報,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魏德勝(2000)。《敦煌漢簡》中的量詞。古漢語研究,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吳非(1995)。一九四九年以前量詞研究綜述。新疆師範大學學報,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吳福祥、馮勝利、黃正德(2006)。漢語「數+量+名」格式的來源。中國語文,2006(5),387-40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肖從禮(2008)。從漢簡看兩漢時期量詞的發展。敦煌研究,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姚雙雲、樊中元(2002)。漢語空間義量詞考察。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葉桂郴(2008)。明代新生量詞考察。古漢語研究,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遊順釗(1988)。從認知角度探討上古漢語名量詞的起源。中國語文,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於璐(2008)。量詞「幅」的義項分析。甘肅社會科學,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張桂光(2009)。商周金文量詞特點略說。中山大學學報,2009(5),22-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張赬(2009)。類型學背景下的漢泰語量詞語義系統對比和漢語量詞教學。世界漢語教學,2009(4),508-5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張赬(2009)。《分類詞--名詞分類系統的類型》介紹。當代語言學,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張麗君(1998)。《五十二病方》物量詞舉隅。古漢語研究,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張敏(2007)。名量詞「道」與「條」的辨析。術語標準化與資訊技術,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李建平(2005)。百年來古漢語量詞研究述評。天水師範學院學報,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馬慶株(1990)。數詞、量詞的語義成分和數量結構的語法功能。中國語文,199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司徒允昌(1991)。論漢語個體量詞的表達功能。汕頭大學學報,8(1),31-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3.沈家煊(1998)。實詞虛化的機制--《演化而來的語法》評介。當代語言學,1998(3),41-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4.邵敬敏(1993)。量詞的語義分析及其與名詞的雙向選擇。中國語文,234,181-18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5.黃盛璋(1961)。兩漢時代的量詞。中國語文,1961(8)=107,21-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6.沈家煊(1994)。「語法化」研究綜觀。外語教學與研究,1994(4),17-24+8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7.李艷惠、石毓智(2000)。漢語量詞系統的建立與複數標記「們」的發展。當代語言學,2000(1),27-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8.張萬起(1998)。量詞「枚」的產生及其歷史演變。中國語文,3,208-2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9.李若暉(2000)。殷代量詞初探。古漢語硏究,2,79-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0.沈家煊(1999)。轉指和轉喻。當代語言學,1,3-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楊曉敏(1990)。先秦量詞及其形成與演變。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練軍(2003)。居延漢簡量詞研究(碩士論文)。西南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鄧幫雲(2005)。元代量詞研究(碩士論文)。四川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杜豔(2006)。現代漢語平面類量詞的認知研究(碩士論文)。南開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高佳(2007)。漢語服裝量詞的形成及演變研究(博士論文)。四川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郭敏(2006)。基於認知語言學的現代漢語形狀量詞詞義考察(碩士論文)。北京語言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賀芳芳(2005)。齊民要術量詞研究(碩士論文)。山東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牛巧紅(2007)。量詞「口」、「頭」、「隻」的系源研究及認知分析(碩士論文)。鄭州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周芍(2006)。名詞量詞組合的雙向選擇研究及其認知解釋(博士論文)。暨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唐苗(2008)。現代漢語線狀量詞的語義分析及認知解釋(碩士論文)。華中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汪禕(2008)。中古佛典量詞研究(博士論文)。南京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葉桂郴(2005)。《六十種曲》和明代文獻的量詞(博士論文)。湖南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蔣穎(2006)。漢藏語系名量詞研究(博士論文)。中央民族大學,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游黎(2002)。唐五代量詞研究(碩士論文)。四川大學,成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許慎(1997)。說文解字。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洪藝芳(2000)。敦煌吐魯番文書中之量詞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望道(1980)。陳望道語文論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宗江(1999)。漢語常用詞演變研究。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吳福祥(2006)。語法化與漢語歷史語法研究。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郭銳(2004)。現代漢語詞類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穎(2003)。蘇軾作品量詞研究。成都: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馮志偉(1987)。現代語言學流派。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國家漢語水準考試委員會辦公室考試中心(2001)。漢語水準詞彙與漢字等級大綱。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何傑(2001)。現代漢語量詞研究。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胡明揚(1992)。近代漢語的上下限和分期問題。近代漢語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黎錦熙、劉世儒(1959)。漢語語法教材。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李錦芳(2005)。漢藏語系量詞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李如龍(2004)。漢語應用研究。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呂冀平(2002)。當前我國語言文字的規範化問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張顯成(2006)。馬王堆三號漢墓遣策中的量詞。簡帛語言文字研究。成都: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石毓智(2008)。認識能力與語言學理論。上海:學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徐中舒等(1995)。漢語大字典。武漢:成都:湖北辭書出版社:四川辭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姚振雲。西北地方漢代簡牘中的名量詞。簡帛語言文字研究。成都: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俞士汶(1998)。現代漢語語法資訊詞典詳解。北京:南寧:清華大學出版社: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張雙棣、陳濤(1998)。古代漢語字典。北京市:北京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郭先珍(2002)。現代漢語量詞用法詞典。Pekín:語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呂叔湘(1985)。近代漢語讀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趙豔芳(2001)。認知語言學概論。上海:上海外語教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蔣紹愚(1994)。近代漢語研究概況。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郭紹虞(1979)。漢語語法修辭新探。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石毓智、李訥(2001)。漢語語法化的歷程--形態句法發展的動力和機制。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王力(1980)。漢語史稿。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劉世儒(1965)。魏晉南北朝量詞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柳士鎮(1992)。魏晉南北朝歷史語法。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2005)。現代漢語詞典。北京 (Beijing):商務印書館 (The Commercial Press)。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呂叔湘、江藍生(1985)。近代漢語指代詞。學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吳福祥(2005)。漢語語法化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王力(1989)。漢語語法史。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束定芳(2000)。隱喻學研究。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胡壯麟(2004)。認知隱喻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張敏(1998)。認知語言學與漢語名詞短語。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朱德熙(1982)。語法講義。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呂叔湘、李臨定(1980)。現代漢語八百詞。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汪維輝(2000)。東漢:隋常用詞演變研究。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李宇明(2000)。漢語量範疇研究。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趙元任、呂叔湘(1979)。漢語口語語法。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汪維輝(2007)。《齊民要術》詞彙語法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