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晚清民國山林所有權的獲得與證明--浙江龍泉縣與建德縣的比較研究
書刊名:近代史研究
作者:杜正貞
出版日期:2017
卷期:2017(4)
頁次:78-91
主題關鍵詞:山林所有權契約魚鱗山冊龍泉司法檔案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
各地山林在國家賦稅體系中的不同地位,造成山林所有權確權方式的差異。無稅山產的確認以契約為主要證據,而有稅山林的魚鱗山冊以及在冊書手中掌握的私冊,也構成了訴訟糾紛中主要的證據。浙江省龍泉和建德兩縣分別是這兩種情況的典型。因此,民國山林國有化、契稅和不動產登記等一系列政策,對兩地山林的確權產生了不同的影響。在此過程中,原來以契約為主要確權憑證的習慣以及由冊書把持的、通過升科納糧獲得山林所有權的方式,都遭到了挑戰,國家與山區民眾之間的關系也變得更加緊密。
期刊論文
1.杜正貞(2012)。地方訴訟中的契約應用與契約觀念--從龍泉司法檔案晚清部分看國家與民間的契約規則。文史,201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33)。官產處分條例。浙江財政月刊,61-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羅洪洋(2003)。清代黔東南錦屏人工林業中財產關系的法律分析(博士論文)。雲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戴麗萍(2009)。近現代中國林權制度變遷研究(碩士論文)。河北農業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南京林業大學森林遺產研究室、熊大桐(1989)。中國近代林業史。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郭衛(1972)。大理院判決例全書。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嵇曾筠、李衛(2001)。(雍正)浙江通志。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樊寶敏(2009)。中國林業思想與政策史(1644-2008年)。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應強(2006)。木材與流動:清代清水江下遊地區的市場、權力與社會。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梁聰(2008)。清代清水江下遊村寨社會的契約規範與秩序--以文鬥苗寨契約為中心的研究。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包偉民(2012)。龍泉司法檔案選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902)。農學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嶸(1934)。歷代森林史略及民國林政史料。金陵大學農學院森林系林業推廣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包偉民(2014)。龍泉司法檔案選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華東軍政委員會土地改革委員會(1952)。浙江省農村調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方仁榮、鄭瑤(1980)。景定嚴州續志。大化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薛應旂(1990)。嘉靖浙江通志。上海書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薛允升、黃靜嘉(1970)。讀例存疑重刊本。成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浙江民商事習慣調查報告會第二期報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唐長孺(1989)。南朝的屯、邸、別墅及山澤占領。山居存稿。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胡先驌(1995)。浙江采集植物遊記。胡先驌文存。江西高校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盛唐(1977)。麗水田賦之研究。民國二十年代中國大陸土地問題資料。台北:成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安·奧斯本(2011)。產權、稅收和國家對權利的保護。早期近代中國的契約與產權。浙江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