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漢魏石刻文學研究
作者:葉程義
作者(外文):YE, CHENG-YI
校院名稱:東吳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高明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87
主題關鍵詞:漢代考証文學韓昌黎韓愈漢魏石刻文學玉石HAN-DYNASTYHANCHANG-LIHANYU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5
夫三代而上,惟勒鼎彞。秦人始大其制而用石鼓。始皇欲詳其文,而用豐碑。自奏迄
今,惟用石刻。漢代以降,碑之應用愈廣,而石刻愈多,取以考證文學,為用益大矣

蓋漢魏石刻文學者,為漢魏人所撰之文學作品,而刻於石者也。以時而言,分為西漢
、東漢、蜀漢、曹魏,而於蜀魏同時之東吳,亦附述焉。以質而言,以石刻摩崖為主
,與石質相同之玉,間亦述及焉。至於磚瓦印章之屬,則略而弗略矣。而論文學作品
,以姚姬傳氏古文辭類纂所定之尺度,凡屬論辨、序跋、奏議、書說、贈序、詔令、
傳狀、碑誌、雜記、箴銘、頌贊、辭賦、哀祭等類之屬,而為石刻者,皆采采錄焉。
拙著凡分八章,第一章為緒論,復分弁言、源流、體例、內容、三歎五節。第二章為
時代,以縱之探討,就帝祚分期。第三章為地域,以橫之研析,就行政分區。第四章
為文體,以時代為經,文體為緯;就文章性質,分目歸類。第五章為程式,以碑版分
類,就形式分目。第六章為思想,分為經學緯學,又各以其書分目。第七章為價值,
凡分輯佚、校勘、辨偽、訓詁等四節。復分為補遺、正誤、補闕、正偽、釋偽、釋義
、解字等目。第八章為結論,約有六端:一曰明石刻文體產生之流變,二曰明石刻歷
史發展之軌跡,三曰明石刻地理分布之形態,四曰明石刻程式義例之結構,五曰明石
刻思想經緯之體系,六曰明石刻價值功能之效用。末附重要參考資料目錄,分為專書
與碑拓。
昔者齊桓公行而失道,管子請釋老馬而隨之。樊遲請學稼,孔子使問之老農。韓昌黎
曰:「馬之知不賢於夷吾,農之能不聖於仲尼;然且云爾者,聖賢之能多,農馬之知
專也。」筆者致力於漢魏石刻文學之研究,亦猶如是而已矣。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