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前漢五經齊魯學之形成及其影響研究
作者:江乾益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JIANG,QIAN-YI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杜松柏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91
主題關鍵詞:前漢五經齊魯學呂世春秋儒學齊學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4) 專書(2)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7
玆篇論文為承績本人硯士論文「陳壽祺父子三家詩遺說研究」之后作。彼時爰經考察
兩漢詩經學之大分有齊、魯兩宗之學,界域儼明,勢難會合;繼而衡觀其他諸經,鑠
然亦同有此情,因此操觚續貂,而成此作也。
本篇旨在探究前漢五經齊魯學形成之根源,與入于漢代之后齊魯二宗學術發展之大勢
,乃依學術發展之歷程,作經學內容流變之研究。其討論之綱要如下:
第一章,緒論。略述前漢五經齊魯學形成之因緣與演化之大勢,并確立本篇研究之方
法與步驟。
第二章,詳述齊魯學形成之背景,分論齊魯二家學術歷史、地理之因緣,與其所形成
之學術特性。
第三章,論析戰國以迄秦漢之間,齊魯學有交匯融會之情勢。自儒家二賢孟、荀之游
稷下,以至齊學西進,著為呂氏春秋一書,以觀察儒學內容之演化。
第四章,考察前漢初期經學之形成,與先秦齊魯學之淵源;并據漢初儒家諸子之著作
,以辨其齊魯學之成分。
第五章,敘述漢武之崇儒更化,而齊魯學者稟其學以應世之情態;并承之以武、昭、
宣之際,五經諸儒傳授學術之大趨,以觀察五經齊魯之發展。
第六章,探討齊魯二家學術精神之異同,且抉齊學之說,以明漢代儒學之終究祑於鄒
魯舊學者,以齊學多新義也。
第七章,論說前漢五經齊魯學之思想,其影響于前漢政治、經濟者甚鉅,而齊魯二學
乃中國文化之兩大根源,中華學術之性格據此而得奠定也。
夫中華歷史朝代,其援經術為治者,漢代為最。其時德治教化與災祥之學雜而為用,
守古更化與變革之議聚訟不休,二者并援經義,依傳立論,此二者即齊魯學是也。齊
學多倡天人之道,好言陰陽終始,遂而變改先秦儒學樸實之面貌,孔、孟之精義乃掩
抑而不彰;幸賴有傳經之儒,篤守本業,故至宋明,儒者猶能闡幽至微,成就內聖之
學。漢代儒生所謂通經致用,皆或襲儒名而用法,或藉陰陽終始之格套,非真得儒學
之本義也之。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Internal Server Error


The server encountered an internal error or
misconfiguration and was unable to complete
your request.


Please contact the server administrator,
root@localhost and inform them of the time the error occurred,
and anything you might have done that may have
caused the error.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is error may be available
in the server error log.




Apache/2.2.3 (Red Hat) Server at ndltd.ncl.edu.tw Port 800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