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國共產黨與共產國際關係之研究(1920-1943年)
作者:蔡熙駿
作者(外文):CAI, XI-JUN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東亞研究所
指導教授:段家鋒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93
主題關鍵詞:中國共產黨共產國際關係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1
共產國際是蘇俄為了輸出革命,從帝國主義的大後方:東方和殖民地來進行共產革
命,以根本地瓦解帝國主義西方國家對蘇俄的包圍封鎖。
加入共產國際的各國共產黨必須寫明共產國際《國家支部》的名稱<本部是蘇聯>
。蘇俄即透過共產國際的手,以大量金錢在中國宣傳馬克思主義和籌組中國共產黨
。陳獨秀未參加中共一全大會,據說就是受不了共產國際代表馬林的頤氣指命使、
操縱全局。但陳獨秀以宣傳馬克思主義和五四運動所累積的威望,仍被推為總書記

中共成立後即奉共產國際指示,全力打入國民黨,謀奪黨政權力,并推動南方政府
的北伐進軍。中山先生採行聯俄容共政策后,國民黨逐漸左傾化,中山逝世后,中
共打擊國民黨右派,最後導致武漢分共、南京清黨。共產國際指示罷黜陳獨秀,另
提瞿秋白為中共總書記,採行暴動路線,建立各地蘇維埃政權。
常武裝暴動在大城市失敗,犧牲共黨精英,共產國際又歸昝立三路線,批評李立三
。共產國際御用留俄的王明,來掌握黨權,直接傳達共產國際對中共的指示。
江西蘇維埃政府造就了土共毛澤東、毛抓軍權,時思鬥倒王明。抗日戰起,共產國
際指示由反蔣到聯蔣,中共被迫和平解決西安事變。
第二次世界大戰,德軍進攻蘇聯後,斯大林被迫解散共產國際,以爭取英、美西方
的信任。毛澤東在此國際良機下,一舉鬥倒王明、張國燾,黨政軍權一把抓,以後
毛澤東叛亂建立政權,井不完全聽命斯大林了。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