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新青年》雜誌與中國現代化-內容議題分析
作者:李景素
作者(外文):Lee Ching-su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中山學術研究所
指導教授:周陽山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8
主題關鍵詞:《新青年》現代化文化New Youth JournalModernizationcultur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8
《新青年》雜誌與中國現代化-內容議題分析
摘要
本文以《新青年》雜誌一至九卷為研究範圍,結合現代化議題為研究內容,重點分析包括兩性平權、反傳統、民主與科學、儒教倫理等,除與新文化運動主題結合,並將中國現況與《新青年》雜誌時代相較,研究社會、政治、教育等議題,將《新青年》雜誌向中國現代化聚焦。
現代化研究是一動態多學科綜合研究,領域包括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環境、個人(行為心理)、歷史等。兩岸已共同走上現代化發展的道路,尤以經濟現代化與社會現代化是世界現代化兩大主力,在世界舞台上,現代化本身即是一種競賽,沒有社會、政治、教育的現代化也就沒有國家的現代化。
近年來,伴隨再現代化的來臨,指標結合了全球化、國際化資訊化等,對現代化及發展理論形成挑戰。從工業社會邁向資訊社會與知識經濟的根本轉變,代表了人類新時代的開展。
本文將《新青年》雜誌作為獨立變數、現代化為依變數,探討《新青年》與中國現代化的關係:如自由與平等、促進民主化、提昇科學技術、兼容並蓄觀、引介西方新觀念、鼓吹男女平等、推動啟蒙思想、提倡白話文運動、嘗試道德重整、對弱勢族群的照顧、意識型態左轉成為社會主義等…,使本文研究重點觸角延伸更多元化。
全文透過《新青年》雜誌的研究剖析,瞭解《新青年》與中國現代化的相互關係、影響與啟示。在人類社會加速邁向知識社會時代,現代化研究跨領域發展已更具使命感。
New Youth Journal and Chinese Modernization:
Topic Analysis on the Ccontent
Lee Ching- Su
Chinese Culture University Graduate Institute of Sun Yat-Senism
Abstract
Advisee:Chou Yang-sun
This research analyzes modernization of China in the New Youth one to nine. The topics include the equal rights between two sexes, the confrontation of tradition, democratic and science, and Confucianism's ethics, etc. The study combines not only the theme of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but also the comparison of the era of "New Youth"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in China. The differences in the society, politics, and education are also discussed in order to focus "New Youth" on the modernization in China.
Modernization is a multi-disciplinary comprehensive research which includes the fields of the politics, economy, history, society, culture, environment, and individual, etc. Modernization is also a contest on the world arena. Besides, there is no modernization of the country without economic and social modernization. At present, three major forces of modernization in the world are social, political, and educational modernization.
Recently, the second modernization has already challenged which contains the theories of Globalization, democratization, and information etc. The global transitions from the industrial society toward the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society have repre-
-sented a new era's arrival.
In this text, the interaction, influence and enlightenment of the "New Youth"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a are researched. "New Youth" is the independent parameter, and the topics of modernization are the dependent parameters. The researcher probed into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modernizations in China and the "New Youth" such as freedom and equality, democratiz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motion, the all-embracing view, western new idea, the equality between men and women, the thoughts of beginner’s teaching, the vernacular writings, morals reform, caring of weak ethnicity, socialism, etc. to extend the study to be pluralism.
參考文獻
壹、中文書目:
(一)專書
丁偉志、陳崧(1995):《中西體用之間》。北京:中國社科院。
于曉等譯(2001):《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台北:左岸文化。
大前研一,李宛蓉譯(1996):《民族國家的終結》。台北:立緒文化有限公司。
中央黨校(2000):《中國面向21世紀的若干戰略問題》。北京:中共中央黨校。
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2001):《知識社會與成人教育》。台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巴林頓.摩爾(1989):《民主與專制的社會起源》。北京:華夏出版社。
方克立(1997):《現代新儒學與中國現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
方雷(1996):《現代化戰略與模式選擇》。山東:人民出版社。
王世宗(2003):《現代世界的形成:文明終極意義的探求》。台北:三民出版社。
王先明(1999):《中國進代社會文化史論》。北京:人民出版社。
王如哲(2002):《知識經濟與教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new window
王志弘、李根芳譯(2003):《文化理論詞彙》。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王林(2004):《西學與變法-萬國公報研究》。山東:齊魯書社出版社。
王拭編(1986):《嚴復集》第一冊,原強修訂稿。北京:中華書局。
王曾才(2004):《世界現代史》。台北:三民書局月。
王爾敏、李國祁(1990):《二十世紀中國全紀錄》。台北:錦繡出版社。
司琦(1981):《中國國民教育發展史》。台北:三民書局。
田曉岫(2001):《中華民族發展史》。北京:華夏出版社。
成中英(1985):《中國哲學的現代化與世界化》。台北:聯經出版社。new window
朱高正(2001):《中華文化與中國未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朱諶(2000):《民族主義的背景與學說》。台北:國立編譯館。
江宜樺(2003):《民族主義與民主政治》。台北:時報出版社。new window
江澤民(2001):《論「三個代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艾愷(1985):《文化守成主義-反現代思潮的剖析》。台北:時報文化公司。
余英時(1995):《中國文化與現代變遷》。台北:三民出版社。new window
吳國光(2002):《自由的民族與民族的自由》。台北:大屯出版社。
吳錫徳譯(2005):《文化與全球化》。台北:麥田出版社。
呂亞力(2000):《政治學方法論》。台北:三民書局。new window
李金梅譯(2001):《國族主義》。台北:聯經出版社。
李英明(1995):《中國大陸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李振昌、林淑慈譯(2003):《為什麼文化很重要》。台北:聯經出版社。
李國祁(1985):《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所。
李琪明(2001):《兩岸德育與意識型態》。台北:五南圖書公司。new window
杜維明(1996):《現代精神與儒家傳統》。台北:聯經出版社。new window
沈台訓譯(2003):《文化與發展批判導論》。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沈清松(1998):《解除世界魔咒》。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沖野安春著,曹瑞泰譯(2000):《現代日本政治制度與選舉過程》。台北:國立編譯館。
周昌忠(2002):《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性轉型》。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周陽山(1992):《中山思想新銓-總論與民族主義》。台北:三民書局。
周陽山、楊肅獻編(1980):《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民族主義》。台北:時報文化事業公司。
孟德聲(2002):《中國民族主義之理論與實際》。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尚海、孔凡軍、何虎生主編(1991):《民國史大辭典》。北京:中國廣電出版社。
林志忠譯(2002):《文化的理念》。台北:水牛出版社。
林佳龍、鄭永年編(2001):《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台北:新自然主義。
林孟和(1992):《中共的民族主義與香港回歸政策》。台北:水牛出版社。
林宗德譯(2004):《文化理論的面貌》。台北,韋伯文化公司。
林毓生(1992):《中國傳統的創造性轉化》。北京:三聯書局。
金耀基(1992):《中國社會與文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金耀基(1997):《中國政治與文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金耀基(1997):《從傳統到現在》。台北:時報文化公司。
保羅埃文斯著,陳同等譯(1995):《費正清看中國》。上海:人民出版社。
俞可平(2001):《全球化時代的馬克思主義》。台北:創世文化出版社。
俞可平、黃衛平編(1998):《全球化的悖論》。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段昌國等(2001):《現代化與近代中國的變遷》。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胡宗澤、趙力濤譯(2002):《民族-國家與暴力》,(The Nation-State and Violence.)。台北:左岸文化。
胡夢鯨(2001):《成人教育現代化與專業化》。台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胡福明主編(1994):《中國現代化的歷史進程》。安徽:人民出版社。
胡適(1986):《丁文江的傳記》。台北:遠流出版社。
胡適等(2001):《胡適與中西文化》。台北。水牛出版社。
胡鞍鋼(2000):《中國:挑戰腐敗》。浙江:人民出版社。
胡繩(2000):《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北京:人民出版社。
夏綠蒂弗思,丁子霖譯(1987):《丁文江-科學與中國新文化》。長沙:湖南科技出版社。
孫治本(2001):《全球化與民族國家挑戰與回應》。台北:巨流圖書公司。new window
孫郁(2000):《魯迅與胡適》。遼寧:遼寧人民出版社。
孫隆基(2004):《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
袁鶴齡(2003):《國家發展的理論與實務》。台北:高立圖書公司。
高力克(2003):《五四的思想世界》。上海:學林出版社。
高宣揚(2002):《魯曼社會系統理論與現代性》。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高輝(2002):《中共社會主義》。台北:永業出版社。
張一兵主編(2002):《全球化與文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張五岳等(2003):《中國大陸研究》。台北:新文京開發出版。
張玉法(1989):《中國現代史》。台北:東華書局。
張君玫譯(2003):《社會理論與現代性》。台北:巨流出版社。
張明貴譯(1983):《意識型態的時代》。台北:聯經出版社。
張芳全(2001):《教育政策導論》。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張芳全(2004):《國家發展指標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許慶捕、張福記(2001):《近現代中國社會》。山東:齊魯書社。
郭洪紀(1997):《文化民族主義》。台北:揚智出版社。new window
郭華倫(1989):《中共史論》第1冊。台北:政大國關中心。
陳伯璋(1999):《意識型態與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陳秉璋、陳信木(2004):《邁向現代化》。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陳璋津譯(1994):《政權的意識型態,意識型態的政權》。台北:遠流出版社。
陳鵬仁、黃琬珺(2004):《戰後日本的政府與政治》。台北:水牛出版社。
陸俊、嚴耕等譯(2000):《可選擇的現代性》。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
傅偉勳、周陽山主編(1993):《西方思想家論中國》。台北:正中書局。
傅偉勳、周陽山主編(1993):《西方漢學家論中國》。台北:正中書局。
喬健、李沛良(1999):《社會科學的應用與中國現代化》。台北:麗文文化。
曾慶紅等(2002):《從文明起源到現代化》。北京:人民出版社。
湯一介(1989):《論傳統與反傳統》。台北:聯經出版社。
陽春時(2002):《現代性與中國文化》。北京:國際文化初版公司。
黃應貴主編(1992):《文化人類學之父-鮑亞士,見證與詮釋》,台北:正中書局。
黃競涓等譯(2001):《全球時代的國際關係》。台北:韋伯文化出版社。
新華社(1994):《中國共產黨主要領導人論民族問題》。北京:人民出版社。
楊國樞主編(2003):《費正清論中國》。台北:正中書局。
楊學琛(1884):《中國民族史》。台北:文津出版社。
葉龍彥(1977):《西洋全史》第十四冊。台北:燕京文化公司。
詹棟樑(2001):《知識經濟與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雷飛龍(2002):《社會科學與比較政治》。台北:韋伯國際文化公司。new window
福科(1998):《文化與公共性》。北京:三聯書店。
趙雅博(1992):《中國文化與現代化》。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劉小楓(1996):《現代性社會理論緒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
劉天純(1995):《日本現代化研究》。北京:東方初版社。
羅茲曼(1998):《中國的現代化》。江蘇:人民出版社。
德卡西爾(1988):《啟蒙哲學》。北京:山東人民出版社。
歐陽哲生(2004):《新文化的傳統-五四人物與思想研究》。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
潘乃穆、潘乃和(1995):《潘光旦文集》第三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潘祖銘譯(1994):《大趨勢》。台北:志文出版社。
蔣立峰、高洪(2002):《日本政府與政治》。台北:揚智圖書出版公司。
蔡英文、江宜樺主編(2004):《現代性與中國社會文化》。台北:新台灣人基金會,韋伯文化事業。new window
蔡國裕(1996):《中共民族主義的策略性》。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蔡增家(2004):《日本轉型九0年之後政治經濟體制的轉變》。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new window
談古錚譯(1995):《封建社會(II)》。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談遠平(2003):《中國政治思想史》。台北:揚智文化。
鄭世興(1990):《中國現代教育史》。台北:三民書局。
鄭永年(1998):《中國民族主義的復興》。香港:三聯出版社。
鄭匡民(2003):《梁啟超啟蒙思想的東學背景》。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盧瑞鍾(2002):《中國政治思想史分論》。台北:商鼎文化。
蕭公權(1971):《中國政治思想史》。台北:華岡出版社。
錢穆(2001):《中國文化叢談》。台北:蘭臺出版社。
閻振興、高明主編(1985):《當代國語大辭典》。台北:百科文化。
謝立中、孫立平主編(2002):《二十世紀西方現代化理論文選》。上海:三聯書局。
謝劍(2004):《民族學論文集》。台北: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韓明謨等(1999):《中國社會與現代化》。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
瞿立鶴(2002):《清末教育西潮中國教育現代化之萌芽》。台北:國立編譯館。
龐建國(1994):《國家發展理論-兼論台灣發展經驗》。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羅榮渠(1993):《現代化新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蘇紹智(1995):《中國大陸政治經濟的再認識》。台北:風雲論壇。
蘇煒(2002):《中國大陸當代文化變遷(1978~1989)》。台北:桂冠出版社。
(二)、期刊、論文、報告:
丁守和(1979):〈陳獨秀和新青年〉,《歷史研究》月刊,1979年第5期。北京:歷史月刊社。
毛澤東(1968):〈新民主主義論〉,《毛澤東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王政彥(2001):〈成人教育政策與知識社會〉,《知識社會與成人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史大林(1956):〈不要忘記東方〉,《史大林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史密斯(1983):〈美國的民族集團和民族性〉,《民族譯叢》第六期。北京:民族出版社。
朱志敏(1997):〈五四時代知識份子的平民意識與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歷史研究》,1997年第二期,總第246期,北京:新華出版社。
朱宗震(1999):〈士大夫傳統對『五四時期』〉新青年的影響〉,《五四運動八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政治大學。new window
全寅永(1994):〈近代中國現代化的性格與其結構〉,《中國現代化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new window
宋學文、黎寶文(2002):〈全球化與中共民族主義:「一國兩制」的機會與限制〉,《21世紀中國全球化與中國之發展》。台北: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new window
余英時(1993):〈費正清的中國研究〉,傅偉勳、周陽山主編,《西方漢學論中國》。台北:正中書局。
李慎之(1999):〈全球化與中國文化〉,《中國轉型的挑戰大陸改革開放20年論文集》,彭懷恩、俞可平主編。台北:風雲論壇。
李新達主編(1998):《歷史研究》,1998年第5期,總第255期。北京:歷史研究社。
李魯寧(2003):〈淺議全球化與中華文化的命運〉,《全球化下中華文化的發展研討會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
杜威(1920):〈社會哲學與政治哲學-杜威博士演講錄〉,《新青年》第8卷第1號,原刊本影印。東京:汲古書院。
何傳啟(1998):〈第二次現代化理論〉,《中國現代化》月刊。北京。
余英時(2001):〈論文化的整體性〉,《胡適與中西文化》。台北:水牛出版社。
洪喜美(2001):〈五四時期知識份子的人道關懷-以人力車夫為例的探討〉,《近代中國》雙月刊第141期,台北。
林被甸、董正華(1998):〈現代化研究在中國的興起與發展〉,《歷史研究》,總第255期,北京。
金炳鎬等(2001):〈論中國共產黨地三代領導集體的民族理論〉,《民族研究》第5 期,總133期。北京:中國社科院。
金耀基(2004):〈東亞現代化的困境與出路〉國際會議研討會(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Predicament of Modernization in East Asia)論文。
周陽山(1993):〈美國現代化理論的重估〉,周陽山編,《民族與民主的當代詮釋》。台北:正中書局。new window
周陽山主編(1989):〈艱難的民主路-從五四到新五四〉,《從五四到新五四》。台北:時報文化公司。
周策縱(1989):〈胡適之先生的抗議與容忍〉,《傳記文學》第55卷第4期。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胡適(1948):〈我們必須選擇我們的方向〉,《獨立時期》一集。北京:獨立出版社。
胡秋原(2002):〈我的哲學思想〉,《中華雜誌》季刊。台北:中華出版社。
范文瀾(1990):〈自秦漢起中國成為統一國家的原因〉,《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21期。香港:中文大學。
徐杰順(2002):〈論族群與民族〉,《民族研究》雙月刊,總135期。北京:中國社科院。
秦俊(2001):〈全球化背景下之中共〉,《共黨問題研究》。第27卷第8期。台北。
孫中山(2004):〈民族主義第六講〉,《國父全集》。台北:國父全集編輯委員會。
馬敏(1999):〈放寬中國近代史研究的視野〉,《歷史研究》,雙月刊,1999年第5期,總第261期。北京。
郝延平(1987):〈費正清〉,《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第四期。台北。
梁漱溟(1989):〈東西文化及其哲學〉,《梁漱溟全集》。濟南:東人民出版社。new window
陳彥(1996):〈警惕民族主義成為主導意識型態〉,《二十一世紀》。香港:中文大學中研所。
陳致中(2006):〈彼岸探索〉,《遠見》雜誌。台北:遠見雜誌。
湯茂如(1927):〈平民教育運動之經過〉,《教育雜誌》,第19卷9期。
張頤武(1989):〈闡釋『中國』的焦慮〉,《90年代的後學論爭》。香港:中文大學。new window
錢穆(2001):〈中國文化與科學〉。《世界局勢與中國文化》。台北:蘭臺出版社。
楊肅獻(1980):〈梁啟超與中國近代民族主義-1896-1907〉,周陽山、楊肅獻編,《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民族主義》。台北:時報文化有限公司。
鄭學稼(1968):〈辦青年雜誌前陳獨秀生活的片段〉,《傳記文學》第13卷第4期。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劉鎮寧(2001):〈破除理論與現實的斷層-論知識經濟時代女性再學習〉,《知識社會與終身學習論壇》。台北:國立中正大學。
魏鏞(2002):〈兩岸關係互動及整合模式之比較分析〉。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蕭高彥(2002):〈民族主義與現代政治〉,《現代性與中國社會文化》。北京:新台灣人基金會。new window
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編(1990):《五四文學與文化變遷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行政院文建會。
金觀濤、劉青峰(1999):〈新文化運動的另一種圖像〉,《五四運動八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政治大學。new window
周玉山(1999):〈中共人物與五四運動〉,《五四運動八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政治大學。new window
黃富順(2001):〈知識經濟與終身學習〉,《2001年兩岸成人教育學術研討會》。嘉義: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
陳雪雲(2003):〈社會變遷中女性主義成人教育學-從現代道後現代主體〉,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社會變遷與成人教育》。台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薛化元(2001):〈自由主義的理想與實現:殷海光反思「五四」的歷史意義〉,《現代學術研究、台灣文學與哲學專題專刊11》。台北:現代學術基金會。
黃秀政(1999):〈日據時期台灣新文化運動中反傳統思想與五四運動之關係〉,《五四運動八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政治大學。
蔡淵洯(2000):〈日據時期台灣新文化運動中反傳統思想與五四之關係〉,《五四運動八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出版社。new window
《2003中共年報》。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2003年5月。
《2005中共年報》。台北:中共年報編輯委員會,2005年6月。
《2007中共年報》。台北:中共年報編輯委員會,2007年2月。
中國社科院編(2006):《中國現代化報告2006-社會現代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內政部(1993)《中華民國台灣地區82年婦女生活狀況調查報告》,台灣婦女統計。台北:內政部統計處。
教育部社會教育司(1991):《成人教育專案研究彙編》。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5):《臺灣省教育統計年報》91年、92年、中華民國93學年。台中,教育部中部辦公室編印。
《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彙編》(1997):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國大陸綜覽》(2003):92年版。台北,展望與探索雜誌社。
《全球化與全球治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7):台北:開南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學系暨公共事務研究中心。
《新時期統一戰線文獻選集》(1997):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民族問題論文集,臺灣歷史學會》(2000):台北:稻香出版社。
王丰(1987):《陳獨秀之政治思想》,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惠雯(2004):《晚明傳教士的中國意象-以社會生活的觀察為中心》,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宋教瑛(1985):《中共建黨前知識份子思想探源,1915~1921-論陳獨秀》,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浦(2003):《全球化下的國家體系》,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惠惠(1985):《新潮雜誌與五四新文化運動》,師範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玉山(1987):《五四運動與中共》,中國文化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林奎燮(1997):《「六四」後中共意識型態變遷之研究〉,文化大學陸研所碩士論文。
林詩輝(1983):《孫中山先生與中國現代化之研究》,文化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梁錦光(1979):《早期新青年雜誌與中國新文化運動之關係》,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達欣(2003):《中共政治體制改革中官僚體制之變牽》,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武平(1980):《新青年雜誌對與民初中國意識轉變》,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玉芳(2000):《梁漱溟文化哲學研究》,中央大學哲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岫雲(2000):《二十世紀社會主義在中國的發展》,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政如(1993):《陳獨秀民族思想研究》,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國祥(1989):《新青年雜誌對中國文化政治發展問題的言論分析》,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瑋荻(2003):《文化的建制五四新文化與新文學群體的興起》,台灣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昭鑫(2002):《全球化與中共加入WTO政策之研究》,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定中(1989):《費正清與中美關係》,淡江大學美研所碩士論文。
黃季寬(1976):《陳獨秀思想轉變之初探》,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健夫(1988):《陳獨秀與中國扥派》,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毅均(2003):《歐洲「民族性」觀念在近代中國:一個跨文化思想論域的形成》,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素娟(1988):《新青年雜誌言論主張的剖析》,臺灣大學三研所碩士論文。
蔡熙駿(1992):《中國共產黨與共產國際關係之研究(1920~1943),》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賴皆興(2002):《中共意識型態發展中的後殖民意涵:由「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到「三個代表」》,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瑞卿(1973):《陳獨秀對中國革命的意見之研究》,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易達(2001):《共產國際影響下中共發展歷程之研究1921-1943》,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簡金生(1999):《瞿秋白與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三)、報紙
王逸舟(2000):〈面對世界,我的態度〉,環球時報,2000年12年1日,第1版。
沈清松(1984)〈文化的定義與內涵〉,青年日報,1984年6月23日,第10版。
人民日報,1987年11月17日,第1版。
人民日報,2000年6月12日,第3版。
聯合報,2000年6月11日,第2版。
聯合報,2004年10月9日,第E7版。
解放軍報,2001年1月19日,第1版。
解放軍報,2007年2月22日,第1版。
(四)、網路
江澤民〈在慶祝建黨八十週年大會上的講話〉。線上檢索日期: 2001年7月1日。網址:http://www.people.com.cn
李英明〈民族主義發展之研究-以中國大陸為例〉,國政研究報告,內政[研]091-025號,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線上檢索日期:2002年2月27日。網址:www.npf.org.tw
方竹蘭,〈人格現代化是中國現代化之根本〉,《中國現代化研究論壇》。線上檢索日期:2004年8月9日。網址:ttp://big5.huaxia.com/xw/dl/00230318.html
蕭阿勤〈1980年代以來台灣文化民族主義的發展:以「台灣民族文學」為主的分析〉,台灣社會學研究第3期。線上檢索日期:2004年9月27日。網址:www.ios.sinica.edu.twnew window
于建嶸〈信訪的制度性缺失及其政治後果〉。線上檢索日期:2004年12月15日。網址:鳳凰網;http://www.phoenixtv.com.tw
時報悅讀網:〈延伸悅讀-黃仁宇的現代化論述與西方歷史〉。線上檢索日期:2006年2月28日。網址:http://www.readingtimes.com
林立偉〈從文學革命到政治革命-《新青年》翻譯的價值趨向〉,21世紀,1999年12月號,總第56期。線上檢索日期:2006年1月23日。網址:www.cuhk.edu.hknew window
線上檢索日期:2006年2月26日。網址:http://61.144.119/gate/big5/www.southcn.com/news/Chinabroadcast
中國中新網《新京報》採訪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戰略研究課題組組長何傳啟的談話內容。線上檢索日期:2006年2月26日。網址:http://big5.xinhuanet.com/politics
袁鋼,<中國政治體制改革和意識形態創新>。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5月1日。網址:http://beijingspring.com
貳、西文書目
(一)BOOKS
B., Cyril Shirley, 1965. Traditional Exchange and Modern Markets,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ntice-Hall, Inc.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11.
Black, Cyril Edwin, 1966. The Dynamics of Modernization, reprinted ed., New york, p. 7.
Dewey, John, 1956. Democray and Education, New York: MacMillam Co., p. 387。
Drucker, Peter Ferdinand, 1969. The Age of Discontinuity: Guidelines to Our Changing Societ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Evans, Peter B., Dietrich Rueschemeyer, & Theda Skocpol, 1985.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iddens, Anthony, 1984. 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 Cambridge:Polity Press, p. 3.
Huntington, P. Samuel, 1991. The Third Wave: Democratiz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Conn: Yale University Press. P 69.
Huntington, P. Samuel, 1968. 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 New Haven : Yale University, p. 93.
Meisner, Maurice, 1989. Li Ta-Chao and the Origins of Chinese Marxism, Cambridge: University of Harvard Press.
Pye, W. Lucian, 1985. Asian Power and Politics: Th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Authority,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 10.
Schurmann, Herbet Franz, 1966. Ideology and Organization in Communist China,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Schwartz, Benjamin I., 1967. Chinese Communist and the Rise of Mao, New York:Harper torch Books, p.42.
Smith, Arthur Henderson, 1894,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revised, ed., New York:Revell, p. 153.
Snyder, Louis Leo, 1992. Contemporary Nationalisms, Florida:krieger, pp. 4-5.
(二)ARTICLES
Riggs, W. Freg, 1984. “Development”, in Giovanni Sartori, Social Science Concepts: A Systematic Analysis, Beverly Hills: Sage Publications.
Wu, Guoguang, 1995. “Documentary Politics:Hypotheses Process and Case Studies”, in Carol L. Hamrin and Suisheng Zhao, eds., Decision-making in Deng’s China: Perspectives from Insiders New York: M. E. Sharpe, Inc., p. 24.
Pye, W. Lucian ,1965. ‘Political Culture’, Internation Encyclopedia of Social Science,Vol.12 , p. 218.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