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香港中小製造業的發展經驗─夾縫中的「奇蹟」
作者:劉維新
作者(外文):Liou, Wei Hsing
校院名稱:東海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學系
指導教授:高承恕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94
主題關鍵詞:F積極不干預諮詢式行政行政吸納政治社會生活家庭企業人際關Sub-contracting networksPositive Non-interventionThe Personal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7
在世界地圖上,香港只是一個幾乎看不見的「小黑點」,然而在第二次世
界大戰後的幾十年間,香港以極高的速度成為資本主義世界很突出的一個
新興工業經濟實體,不但是亞洲「四小龍」之一,而且,被一些經濟學家
認為是「當代自由資本主義的典範」。近幾十年來,香港已逐漸形成了自
己的獨特社會制度、政治經濟模式、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由於香港獨特
的歷史背景,曖昧的政治角色與優異的經濟成就已引起國際學者的重視,
但相關的研究多半是將香港、台灣、新加坡與南韓並列,視同一個整體─
─「東亞四小龍」來討論,除了香港本地的學者之外,少有人把香港當作
一個「獨立的主題」來處理,國內對香港的研究更是相當有限的,而且是
片面凌散的,多半是散篇的文章,這也反映出我們並不太重視香港問題,
同時也較少注意香港未來的重要性。本文即以香港的中小製造業為研究主
題,探討香港如何能利用幾十年的時間,發展成一個國際性的大都市,並
成為「東亞四小龍」之一。首先,我們發現香港中小製造業之間存在著一
種「彈性化承判網絡」的關係,使得在資源極度有限的狀況下,仍能將經
濟活動作高效率的發揮。其次,企業的經營,絕不是在真空的環境下獨立
運作,因此,我們進一步討論中小製造業所處的制度環境,主要包括貿易
、金融及政治等面向。最後,經過我們實質的研究與分析,將焦點對準「
社會生活」這個主題上,探討形成「香港社會」的歷史背景,並提出「差
序信任網絡」這一概念,作為支撐「彈性化承判網絡」的社會基礎。結語
中點出本文的主要觀點,同時反省社會學學院中被視之為當然的幾個議題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