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明代衛所制度研究
作者:劉振仁
作者(外文):Liu Chen-Jen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政治學系
指導教授:張治安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99
主題關鍵詞:明代衛所制度軍事制度大都督府親軍衛錦衣衛the Ming Dynastythe Wei-so SystemMilitary SystemChief Military CommissionTa Tu-Tu FuPersonal-army GuardsCh''in-Chun WeiEmbroidered-uniform GuardChin-I wei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5
軍事制度為廣義政治制度的一種。傳統有關中國政治制度的研究,多將焦點集中於職官制度或是監察制度部分;相形之下,有關軍事制度所受到的注意就遜色許多。事實上,軍事制度對國家整體局勢的影響,遠較一般人想像中來的重要。軍事制度又稱﹁兵制﹂,其制度建構的優劣,嚴重左右一個朝代的興衰;如觀察中國的歷史就可以發現:往往一個朝代的兵制設計良好,則其武功強盛,享國亦較久;相反的,兵制的建構若存有嚴重的缺失,則該朝代很容易積弱不振,這些實例可從唐、宋兩帝國明顯的對比中得到證實。
基本上,若從歷史的發展過程來看,明代衛所制度與其國勢強弱間,亦存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早期衛所制度上軌道之際,國力強盛;如太祖的統一天下、成祖的幾次北征等,均有賴其強大的軍力為後盾。而從明正統以後,因軍屯的兼併、私役到軍士的逃跑等緣由,促使衛所制度日益崩解。而在衛所軍士不能用且無法用的情況下,嘉靖中期為應付各地戰亂的需要,開始進行大規模的募兵;此舉對明帝國來說,無疑是一個相當大社會經濟上的負擔。後來,為支應內外戰事所催征的剿餉、練餉及遼餉等,更是促使明帝國覆亡相當重要的關鍵之一。故如欲了解明代由盛轉衰的關鍵,實在必須對明代衛所制度的相關建構,進行更澈底的研究。
原則上,本論文共分九章,其中:
第一章﹁緒論﹂,主要探討論文寫作的由來,此外,更說明本論文的研究方法、範圍、限制與主題為何。並藉由相關文獻的檢閱來觀察以往學界對於明代衛所制度的研究概況。
第二章﹁明代衛所制度的淵源與形成原因﹂,旨在敘述歷代兵制的概略演變,並且從當中的更迭情形,了解明代衛所制度與前朝兵制的差異,及其參酌歷代兵制而來的成分、要因為何;另外,更從當時時空背景等要素,推敲此一制度的主要形成原因,大約係出於政治、經濟及國防上的諸多考量而來。
第三章﹁明代衛所的組織﹂,分成一般衛所組織的設置與京營組織的概況演變兩部分。其中,一般衛所組織分成組織概況、設置情形、地方軍事體制的演變等來論述;京營部分則係以時間區分來做探討。
第四章﹁明代衛所的職掌﹂,一般衛所多具有屯田、巡捕、備禦、製造軍器等功能;但因所處地理位置的差異,或是最早設置之目的即有不同,有些衛所在上述職掌外,必須負擔京操、漕運、護陵、邊班或是馬政、草場、營建、採木等任務。而從當時衛所軍士職掌的多樣化,可以發現過重的勤務是後來促使軍士逃亡,乃至於衛所逐漸瓦解的主因之一。
第五章﹁明代衛所軍士的訓練、裝備與獎懲﹂,早期衛所軍士的訓練嚴格確實、裝備精良、賞罰嚴明,因此能提供明初統一天下與明成祖對北方數次征戰所須;中期以後,衛所人力淪為私用,裝備不齊、器具敗壞、軍紀喪失,衛所軍幾無戰鬥能力可言;此處從衛所軍士的訓練、裝備、獎懲等方面來觀察,恰好可以得到一鮮明的對照。
第六章﹁明代衛所制度的社會基礎﹂,所謂社會基礎,意指以人為根本的各項討論議題,包括衛所的軍士來源、軍籍與軍戶的設計、勾軍與清軍、武官的世襲等。
第七章﹁明代衛所制度的經濟基礎﹂,亦即衛所的給養問題,早期衛所設置的目的,很重要的立意在於自給自足,只是隨著軍屯田地的兼併、屯軍私役等,促使衛所軍士的大舉逃亡,軍屯逐漸破壞;而為供應龐大的軍餉支出,於是又有各種補救措施的出現,包括商屯、太倉銀等;只是隨著國家財政支出的日益擴大,後期任何加稅措施,均是飲酖止渴而已;明廷就在內憂外患的雙重夾擊下,最後終於以亡國收場。
第八章﹁明代衛所與其他政治組織的關係﹂,明代政治組織約略可分成軍事組織、官僚組織、監察組織與宦官組織四大部分;衛所為廣義政治組織之一,自然會與前述四大部分有所關連,本章主要即在探討衛所與這四大組織的互動情形。
第九章﹁結論-明代衛所制度的作用、毀壞及其影響﹂,衛所制度的作用較早顯然具有軍事及經濟上的重大功用,然至中期以後,竟慢慢淪為政府力役的供應場所;其中的變化除因制度本身的設計盲點外,更因社會及經濟等層面因素影響而漸趨毀壞;而明代的國勢則是跟衛所制度間,存在不可分割的關連性。本章重點即是針對衛所制度的功過作一總評。
一、明實錄
《太祖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勘本,民國五十一年)。
《太宗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勘本,民國五十一年)。
《仁宗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勘本,民國五十一年)。
《宣宗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勘本,民國五十一年)。
《憲宗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勘本,民國五十一年)。
《孝宗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勘本,民國五十一年)。
《英宗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勘本,民國五十一年)。
《武宗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勘本,民國五十一年)。
《世宗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究所校勘本,民國五十一年)。
《穆宗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勘本,民國五十一年)。
《神宗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勘本,民國五十一年)。
《光宗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勘本,民國五十一年)。
《熹宗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勘本,民國五十一年)。
《明實錄附錄-崇禎長編》(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民國五十六年三月)。
二、正史
司馬遷撰,《史記》(台北:鼎文書局,民國六十九年,初版)。
班 固撰,《漢書》(台北:台灣中華書局,民國五十五年,初版)。
范 曄撰,《後漢書》(台北:台灣中華書局,民國五十五年,初版)。
陳 壽撰,《三國志》(台北:台灣中華書局,民國五十五年,初版)。
魏 收撰,《魏書》(台北:台灣中華書局,民國五十五年,初版)。
房玄齡撰,《晉書》(台北:台灣中華書局,民國五十五年,初版)。
沈 約撰,《宋書》(台北:台灣中華書局,民國五十五年,初版)。
魏 徵撰,《隋書》(台北:台灣中華書局,民國五十五年,初版)。
劉 昫撰,《舊唐書》(台北:台灣中華書局,民國五十五年,初版)。
歐陽修撰,《新唐書》(台北:台灣中華書局,民國五十五年,初版)。
薛居正撰,《舊五代史》(台北:台灣中華書局,民國五十五年,初版)。
脫 脫撰,《宋史》(台北:台灣中華書局,民國五十五年,初版)。
宋 濂等撰,《元史》(台北:藝文印書館,民國四十四年)。
張廷玉等撰,《明史》(台北:鼎文書局,民國六十九年,初版)。
三 、明人史料、筆記
明‧不著人撰,《九朝談篡》(台北:偉文出版社,民國六十六年八月)。
明‧王世貞,《弇山堂別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國五十四年五月)。
明‧王世貞,《觚不觚錄》(台北:新文豐出版社刊《叢書集成新編》,第八十五冊,民國七十三年六月)。
明‧王 錡,《寓圃雜記》(台北:新文豐出版社刊《叢書集成新編》,第八十七冊,民國七十三年六月)。
明‧王 鏊,《震澤長語》(台北:新文豐出版社刊《叢書集成新編》,第八冊,民國七十三年六月)。
明‧王 鏊,《震澤紀聞》(台北:新文豐出版社刊《叢書集成新編》,第一一九冊,民國七十三年六月)。
明‧王 瓊,《雙溪雜記》(台北:新文豐出版社刊《叢書集成新編》,第八十七冊,民國七十三年六月)。
明‧申時行等修,《大明會典》(台北:新文豐出版社,民國六十五年七月)。
明‧丘濬,《大學衍義補》(日本:京都,一九七九年)。
明‧李 賢,《天順日錄》(台北:新文豐出版社刊《叢書集成新編》,第一一九冊,民國七十三年六月)。
明‧李 賢,《古穰雜錄》(台北:新文豐出版社刊《叢書集成新編》,第一一九冊,民國七十三年六月)。
明‧李 賢等奉敕修,《大明一統志》(西安:三秦出版社,一九九○年三月,一版三刷)。
明‧呂 毖,《明朝小史》(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輯《玄覽堂叢書》初輯,第十九冊,正中書局印,民國七十年)。
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台北:新興書局,民國六十五年十一月)。
明‧何孟春,《餘冬序錄摘抄》(台北:新文豐出版社刊《叢書集成新編》,第十三冊,民國七十三年六月)。
明‧吳尚默,《西台摘疏》(台北:新文豐出版社刊《叢書集成新編》,第三十一冊,民國七十三年六月)。
明‧余繼登,《典故紀聞》(台北:大立出版社,民國七十四年)。
明‧沈朝陽,《皇明嘉隆兩朝聞見紀》(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國五十八年)。
明‧周 怡,《訥谿奏疏》(台北:新文豐出版社刊《叢書集成新編》,第三十一冊,民國七十三年六月)。
明‧茅元儀,《武備志》(台北:華世書局,民國七十三年)。
明‧范景文,《南樞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國七十二年)。
明‧范淶、章潢等修,《南昌府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國七十八年)。
明‧徐學聚,《國朝典彙》(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國五十四年五月)。
明‧徐學謨,《世廟識餘錄》(台北:國風出版社,民國五十四年)。
明‧徐 紘,《皇明名臣琬琰錄》(台北:文海出版社編《元明史料叢編》,第二十六冊)。
明‧敖 英,《東谷贅言》(台北:新文豐出版社刊《叢書集成新編》,第八十八冊,民國七十三年六月)。
明‧高 岱,《鴻猷錄》(台北:新文豐出版社刊《叢書集成新編》,第一一八冊,民國七十三年六月)。
明‧唐順之,《荊川先生文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刊《四部叢刊集部》,第廿六冊,民國六十八年)。
明‧章 懋,《楓山語錄》(台北:新文豐出版社刊《叢書集成新編》,第二十二冊、第六十七冊,民國七十三年六月)。
明‧陸 容,《菽園雜記》(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刊《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一○四一冊)。
明‧陸 深,《金臺紀聞》(台北:新文豐出版社刊《叢書集成新編》,第八十七冊,民國七十三年六月)。
明‧陸 深,《玉堂漫筆》(台北:新文豐出版社刊《叢書集成新編》,第八十七冊,民國七十三年六月)。
明‧崔 竑,《國朝獻徵錄》(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國五十四年元月)。
明‧黃 佐,《翰林記》(台北:新文豐出版社刊《叢書集成新編》,第三十冊,民國七十三年六月)。
明‧黃 訓編,《名臣經濟錄》(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刊《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四四三-四四四冊)。
明‧黃 瑜,《雙槐歲抄》(台北:新文豐出版社刊《叢書集成新編》,第八十七冊,民國七十三年六月)。
明‧黃光昇,《昭代典則》(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一九九三年八月)。
明‧陳子龍等撰,《皇明經世文編》(台北:國聯圖書出版社,民國六十三年)。
明‧陳仁錫,《皇明世法錄》(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國五十四年)。
明‧陳善等修,《杭州府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國七十二年)。
明‧傅鳳翔,《皇明詔令》(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國五十六年九月)。
明‧楊士聰,《玉堂薈記》(台北:新文豐出版社刊《叢書集成新編》,第八十八冊,民國七十三年六月)。
明‧葉 盛,《水東日記》(台北:新文豐出版社刊《叢書集成新編》,第八十五冊,民國七十三年六月)。
明‧葉永盛,《玉城奏疏》(台北:新文豐出版社刊《叢書集成新編》,第三十一冊,民國七十三年六月)。
明‧張 萱,《西園聞見錄》(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國六十年)。
明‧張 瀚,《松窗夢語》(台北:新文豐出版社刊《叢書集成續編》,第二一三冊,民國八十年十月)。
明‧張 鹵,《皇明制書》(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國五十八年)。
明‧張學顏,《萬曆會計錄》(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一九八八年)。
明‧鄧 球,《皇明詠化類編》(台北:國風出版社,民國五十四年)。
明‧雷 禮,《國朝列卿紀》(台北:文海出版社刊《元明史料叢編》,第一輯,民國五十九年十月)。
明‧雷 禮,《國朝列卿年表》(台北:文海出版社刊《元明史料叢編》,第三輯,民國五十九年十月)。
明‧廖道南,《殿閣詞林記》(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刊《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四五二冊)。
明‧劉若愚,《酌中志》(台北:偉文出版社,民國六十五年九月)。
明‧鄭 曉,《今言》(台北:廣文書局,民國五十八年)。
明‧譚希忠,《明大政纂要》(台北:文海出版社刊《元明史料叢編》第二輯第二九-四十冊,民國七十七年)。
四 、清人史料、筆記
清聖祖敕撰,《古今圖書集成》(台北:鼎文書局,民國六十六年,初版)。
清高宗敕撰,《資治通鑑綱目三編》(古香齋本,出版時地不詳)。
清‧王鴻緒,《明史稿》(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五十一年)。
清‧谷應泰,《明史記事本末》(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四年八月)。
清‧孫承澤,《春明夢餘錄》(台北:大立出版社,民國六十九年十月)。
清‧夏 燮,《新校明通鑑》(台北:世界書局,民國五十一年一月)。
清‧陳 鶴,《明紀》(台北:世界書局,民國五十一年)。
清‧黃宗羲,《明夷待訪錄》(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四十五年,台初版)。
清‧黃本驥,《歷代職官表》(台北:新文豐出版社刊《叢書集成新編》,第二十九冊,民國七十三年六月)。
清‧傅維鱗,《明書》(台北:新文豐出版社刊《叢書集成新編》,第一一八、第一一九冊,民國七十三年六月)。
清‧趙 翼,《二十二史劄記》(台北:世界書局,民國七十五十月,九版)。
清‧趙 翼,《陔餘叢考》(台北:世界書局,民國七十二年九月,九版)。
清‧談 遷,《棗林雜俎》(台北:新文豐出版社刊《叢書集成續編》,第二一四冊,民國八十年十月)。
清‧談 遷,《國榷》(北京:古籍出版社,一九五八年十二月)。
清‧龍文彬,《明會要》(台北:世界書局,民國五十二年四月,二版)。
清‧顧炎武,《日知錄》(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七年)。
清‧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台北:廣文書局,民國六十八年)。
五、其他史料
《詩經》(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年,初版)。
《國語》(台北:里仁書局,民國七十年)。
《左傳今註今釋》(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二年,初版)。
《禮記今註今釋》(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三年十一月,初版)。
《周禮今註今釋》(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二年四月,四版)。
《呂氏春秋今註今釋》(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九年,初版)。
《商君書今註今釋》(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五十五年,初版)。
《大唐六典》(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六十三年六月)。
《資治通鑑》(台北:台灣中華書局,民國五十五年,初版)。
《通典》(台北:新興書局,民國五十二年十月,新一版)。
《通志》(台北:新興書局,民國五十二年十月,新一版)。
《文獻通考》(台北:新興書局,民國五十二年十月,新一版)。
《續通典》(台北:新興書局,民國五十二年十月,新一版)。
《續通志》(台北:新興書局,民國五十二年十月,新一版)。
《續文獻通考》(台北:新興書局,民國五十二年,新一版)。
《五代會要》(台北:世界書局,民國五十九年)。
《歷代兵制》(江蘇:廣陵古籍出版社,一九九○年)。
《皇明寶訓》(台北:台灣學生書局刊《中國史學叢書三編》,第五三-六十冊,民國七十五年)。
《御選明臣奏議》(台北:華文書局,民國五十七年四月,初版)。
《萬曆邸鈔》(台北:正中書局,民國七十一年,台二版)。
六、今人著作
于志嘉,《明代軍戶世襲制度》(台灣:台灣學生書局,民國七十六年,初版)。
王毓銓,《明代的軍屯》(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六五年)。
王天有,《明代國家機構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一九九二年)。
王曉衛、劉昭祥,《歷代兵制淺說》(北京:解放軍出版社,一九八七年)。
左言東,《中國政治制度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九年)。
毛佩琦、王莉,《中國明代軍事史》(北京:新華書店,一九九四年四月)。
吳 ,《吳史學論著選集》(北京:北京市歷史學會主編,人民出版社發行,一九八六年一月)。
吳廷燮著、魏連科點校,《明督撫年表-附人名索引》(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二年)。
杜正勝,《編戶齊民:傳統政治社會結構之形成》(台北:聯經出版社,民國七十九年)。new window
孟 森,《明清史講義》(台北:里仁書局,民國八十二年)。
周 緯,《中國兵器史稿》(台北:明文書局,民國七十一年十月,再版)。
姚秀彥,《先秦史》(台北:里仁書局,民國六十九年,初版)。
韋慶遠,《明代黃冊制度》(北京:中華書局,一九七一年十二月)。
徐子宏編,《中國兵書十種》(湖南:湖南出版社,一九九三年六月,第一版第一刷)。
孫金銘,《中國兵制史》(台北:華岡書局,民國五十九年)。
黃仁宇,《萬曆十五年》(台北:食貨出版社,民國七十四年四月)。
陳文石,《明清政治社會史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國八十二年)。new window
梁希哲、孟昭信,《明清政治制度述論》(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一九九一)。
逯扶東,《西洋政治思想史》(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六年十一月)。
張金鑑,《中國政治制度史》(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五年)。
張治安,《明代政治制度研究》(台北:聯經出版社,民國八十一年,初版)。
張哲郎,《明代巡撫研究》(台北:雙葉書局,民國七十八年四月,初版)。new window
張榮明,《殷周政治與宗教》(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民國八十六年五月,初版一刷)。
張澤咸、郭松義,《中國屯墾史》(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國八十六年八月)。
楊樹藩,《明中央政治制度》(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六年,三版)。
雷海宗,《中國文化與中國的兵》(台北:里仁書局,民國七十三年)。
曾繁康,《中國政治制度史》(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民國七十二年,新二版)。
赫治清、王曉衛,《中國兵制史》(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國八十六年四月,初版)。
薩孟武,《中國社會政治史》(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八年六月,五版)。
嚴耕望,《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民國五十年)。
錢 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台北:聯經出版社刊《錢賓四先生全集》第三十一冊,民國八十四年)。
七 、期刊論文
于志嘉,〈明代兩京建都與衛所軍戶遷徙之關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四本第一分(一九九三年三月):new window
頁一三五-一七四。
王崇武,〈明代的商屯制度〉,《禹貢半月刊》,第五卷第十二期(民國二十五年八月):頁一-十五。
巨煥武,〈明代巡按監察御史〉(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五十九年六月)。new window
尹 志,〈明代棄套始末〉,《明代邊防》(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國五十七年四月),頁一八九-二○四。
尹貞粉,〈明代軍屯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一年六月)。
方弘仁,〈明嘉靖五次兵變初探〉,《明史研究集刊》,第五期:頁六三-八二。
全漢昇、李龍華,〈明中葉後太倉歲入銀兩的研究〉,《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五卷第一期(一九七二年):頁一
二三-一五七。
---------------------,〈明代中葉後太倉歲出銀兩的研究〉,《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六卷第一期(一九七三年):頁
一六九-二四二。
吳緝華,〈明末遼餉與帶運糧〉,《明代社會經濟史論叢》(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國五十九年九月):頁三五一-三六三。
吳緝華,〈明代延綏鎮的地域及其軍事地位〉,《明代社會經濟史論叢》(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國五十九年九月),頁二九一-
三○八。
吳緝華,〈明代東勝的設防與棄防〉,《明代制度史論叢》(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國六十年二月),頁三二九-三四八。new window
李龍華,〈明代的開中法〉,《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四卷第二期(一九七一年):頁三七一-四九三。
李晉華,〈明代遼東歸附及衛所都司建置沿革〉,《明代邊防》(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國五十七年四月),頁二七-三二。
李學智,〈明代初置建州衛衛址考〉,《明代邊防》(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國五十七年四月),頁二五三-二七○。
李光濤,〈明季邊防與袁崇煥〉,《明代邊防》(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國五十七年四月),頁一一三-一三○。
林美玲,〈晚明遼餉的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八年六月)。
孟 森,〈建州衛地址變遷考〉,《明代邊防》(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國五十七年四月),頁九-二六。
徐 泓,〈明代的鹽法〉(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六十二年)。
孫媛貞,〈明代屯田制研究〉,《明代經濟》(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國五十七年七月),頁五-三六。new window
清水泰次著,方紀生譯,〈明代軍屯之崩壞〉,《明代經濟》(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國五十七年七月),頁三七-六二。new window
陳 玲,〈明初北方邊防的經營與邊患的研究〉(台北:私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四年)。
張治安,〈明代監察制度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所碩士論文,民國五十一年六月)。
張治安,〈明代廷推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二九期(民國六十三年五月):頁二○三-二二六。
張淑婷,〈明代宣大兩鎮的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三年六月)。
許賢瑤,〈明代的勾軍〉,《明史研究專刊》,第六期(一九八三年):頁一三二-一九二。
黃彰健,〈論祖訓錄頒行年代並論明初封建諸王制度〉,《明清史研究叢稿》,卷一(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六年九月):new window
頁三六。
黃寶月,〈明代中葉鄖陽民亂與善後建置〉(台中:私立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八年五月)。
黃中青,〈明代海防的水築與游兵:浙閩粵沿海島嶼防衛的建置與解體〉(台北:私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五年)。
黃真真,〈明代倉儲之研究〉(台中:私立東海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二年六月)。
解毓才,〈明代衛所制度興衰考〉,《明代政治》(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國五十七年),頁一五五-二四七。new window
鄧國榮,〈明代太僕寺銀研究〉(香港:私立新亞書院史學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九年九月)。
潘鎮球,〈明代北邊軍鎮及衛所的崩潰〉,《崇基學報》,第七卷第一期(一九六七年十一月):頁九十-一○○。
蔡慶順,〈明代宦官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二年七月)。
鄭俊彬,〈明代四川的民變〉(台北:私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八十三年)。new window
羅麗馨,〈明代京營之研究〉(台中:私立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年六月)。
羅麗馨,〈明代京營之形成與衰敗〉,《明史研究專刊》,第六期(一九八三年):頁一-三六。
韓道誠,〈熊廷弼之經略遼東〉,《明代邊防》(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國五十七年四月),頁一三一-一八八。
譚其驤,〈釋明代都司衛所〉,《禹貢半月刊》,第三卷第十期:頁一-六。
譚溯澄,〈宋代的軍隊〉(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六十一年)。
藍 宏,〈明成化年間荊襄地區的流民變亂〉(台北:師大歷史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六年)。
八、外文部份
Charles O. Hucker ed, Chinese Government in Ming Times(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9).
David H. Everson & Joann Poparad Paine, An Introduction to Systematic Political Science (Homewood, Ilinois: The Dorsey Press,1973).
Vernon Van Dyke, Political Science: A Philosophical Analysis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62).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