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杜詩意象類型研究
作者:林美清
作者(外文):Mei-Ching Lin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羅宗濤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0
主題關鍵詞:意象類型辯證名物位格圖畫時間imageimaginationmorphologydialeticPersonaetim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2)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5
論文摘要
本論文是以杜詩的「意象」做類型的分析研究。意象分類的首要課題,在於分類的標準。而分類的標準又取決於意象的定義。本文以杜甫詩為具體材料,從意與象的辯證歷程與結果,也就是透過「象」表「意」的途徑與層次,分析出七重意象類型。
「緒論」部分,首先回顧杜詩研究的幾個大方向,然後交代這篇論文對「意象」所持的看法和定義,進而說明對於意象分類的理路及類型。
「結論」部分,綜合討論七重意象類型之間的關係。評估以意象類型分析杜詩的效果,期待經由作品→意象→意象範疇的探討,得以使吾人在進行詩歌的評論時有溝通的基準及議論的開放場所,甚或發展出更能呼應生命真諦的詩學。
本論七章所論述的七重意象類型之間,是相因相生、層層轉進的關係:
第一章 名物
本章所要論述的萬象之名,主要是詩句中的「述詞(predicate)」,此乃詩歌最基本的意象形構元素。至於分類的原則是以詩中的「主詞」為原點,是按照這些其與主詞「切近/疏遠」的程度,作為我們的分類依據。另一個與主詞有關的標準,則是以主體的理解程度作為分類的依據,亦即以「具象←→抽象」為兩端作為名相的分類軸線。
單就「具象←→抽象」為名相的分類軸線觀之,越抽象越易於表述意念,也越便於推論,但卻離詩藝越遠,而近於邏輯。越具象越易於呈現物象,但卻易使人眩惑於萬象,遠離詩人亟欲表現的情意。單就指涉人類位格的名詞「切近←→疏遠」為分類軸線,則物象越切近位格,視域越微小,也越貼近日常生活。若物象越疏遠,則視域越宏大,也越遠離日常生活。
第二章「身心」
討論第二重意象的核心元素位格(Personae),位格主體在一首詩中,雖然不一定以主詞的形式出現,但是它的位格性經常是全詩意義的核心。
第一章所說的萬象,必須以位格為思考的原點,至於指涉位格的媒體,通常不離「身」、「心」,由身心兩類詞所表述的位格,我們可以類比於語句或命題裡主詞的地位,如果缺少了(事件)的主角,那麼詩中的意象元素頂多只是一些散置的視覺想像的片斷。杜甫世界觀的核心就是以身心為媒介的位格表述,所以此一位格內涵的轉化,改變了其世界觀的形構。從位格為核心所懷與所望的世界,到位格化的天地萬象,再轉化為萬物靜觀皆自得的物化觀世界,身心所承載的生滅成毀,或衰頹哀傷,是詩人觀察與表述人生的軸心。本章以位格化到物化,標示著詩歌創作境界的升沉。杜甫變換的世界觀,其實正是其世界觀軸心的扭曲與潰散。就位格意象的形構來說,超度位格乃是此重形構的極致。將他物位格化,或許可以突破身體形象衰亡的悲運,但是唯有萬物齊一,同於大通的物化歷程,才能夠顯現詩人駕馭意象的能力。
第三章 圖畫
圖畫二字的涵義在此比一般用法豐富,舉凡繪畫、雕像、建築等與視覺想像有關的意象都在此一範疇,屬於視覺想像軸線上的組織構造。第一重意象形構可以類比為圖畫中的點,經由第二重意象形構的位格主體的運動,標誌了方位與關係。詩人運用第一、二章的意象元素「名物與名物」或「名物與位格」或「位格與位格」之間的關係,組構詩句,猶如畫家運用線條,色彩與光影的變化,人與物的虛實、疏密、布局,將緊湊的戲劇化歷時態遭遇,一時呈現於圖畫之中。圖畫意象形構在於體現空間以及認識空間。但是圖畫所呈現的只是生活的斷片,生命的真相卻被框限在剎那的視覺領域之中。
所謂圖畫的虛實:指畫材的有無也。虛實互見,為觀看者留下想像的餘地,視線不黏滯於塞滿形象的畫面,反而體現流動的空間。圖畫布局的疏密:指畫材排比的距離遠近。杜詩圖畫意象形構多重映象布局的特色,表現國畫選集奇峰湊配奇峰的布局。
第四章「時間」
圖畫所呈現的只是生活的斷片,生命的真相卻被框限在剎那的視覺領域之中。因為視覺想像的世界裡,尚無法曲盡詩人的心意,只有時間導向的思維與語言,足以呼應生命的綿延。時間觀攸關我們對生命的理解與詮釋,吾人對於生命的理解,必須藉時間的刻度記錄下來。當我們試圖去理解生命時,時間度量的問題就浮現出來。所以這章討論的重點在於,詩人如何辯證於「意」與「象」之間,形構其「念念相續的時間觀」。
第四重意象形構的元素是時間語言,所以相對於上述三重意象形構,時間語言的特徵在於其非視覺性。更精確的說法應該是「時間語言存在於圖象語言的間隙,亦即時間語言是由視覺圖象顯隱交迭來表述。」時間表述可以類比於音樂語言的要素,如節奏、旋律以及和聲,其營構的表現形式,基本上是體現時間。
「時間性」元素與視覺想像世界的關係若即若離,而詩人的作法則是「不即不離」。因為如果沒有視覺世界的物象,我們無以度量時間。但若時間被空間化為幾何的刻度,那麼時間又將背離生命綿延的本質。所以詩人在形構此重意象時,必須善用視覺形象,而最常見的方式就是以視覺形象標示時間刻度的端點,並且以影像消逝與影像呈現的間距表述節奏。從這裡也可看出視覺與非視覺想像的辯證關係。也就是說時間語言的非視覺性,卻要透過視覺性的形象(的消失與呈現)來表述。
因為時間的闡釋是詢問存有Sein(Being)之際,超驗的地平線(des transzendentalen Horizontes)。人是透過時間性掌握與詮釋他在世界中的存在意義。時間(與空間)是人於此世存有之感性(sensibility)的先驗形式(a priori form)。時間問題遂早於任何主體性與客體性的觀照,【因為時間是使「早於a priori」成為可能的條件】。時間經由視覺意象而定位,並經由視覺意象的更迭而理解。
第五章「述往思來」
討論杜詩中的第五重意象形構,第五重意象形構整合了上述四重意象形構,其形構元素是歷史事件。歷史事件是一種歷史意義的時間表述,這「歷史」是指作為意象媒介的「歷史」,是作為詩人寫作「素材」的「歷史」,而不是過去某一段時間某些人想像「重現過去事實」的「歷史」。「歷史」如果不是單純地「重現過去事實」,那麼則我們必須進一步界定此處所謂「歷史」的意義。從言志的詩學傳統來看,參考《史記‧太史公自序》的史觀,所謂:「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此皆意有所鬱結,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來者。」而所謂「述往事,思來者。」述往的追憶並不是情感的漫遊,回憶的趣向決定於自身生命的構想。一個人對自身生命的設計,表述為他對未來的構想,也就是上文所謂「思來者」。過去-現在-未來的敘事線索,展現了時間取向的論述企圖。
《史記》可謂中國史詩的典範矣。歷史的論述也是文學的論述,如章學誠《文史通義‧史德》所云:「雖然,史所貴者義也,而所具者事也,所憑者文也。」義,事,文,可以說是歷史論述的三個元素,史詩即以此為本也。如今欲議論其文,則不可不評其事,究其義理也。此即本文議論史詩之所本,而《史記》五重時間度量線索是本論文論述的主要參考。
以史記論述的線索中,以第五條線索「列傳」對於詩人影響最深。因為詩的素材多為生活的情節,讀者在閱讀中與閱讀後,更體現著一種歷史的軌跡,而主體的身分同時得到解放。本章由杜詩中,萃取其史詩表述之主題,藉史詩的主題演繹杜甫敘事詩的絕詣。
第六章「夜角自語」
討論杜詩中藉著虛構的生活事件,表述內在心情的抒情詩。第六重意象形構的元素是「我的情感」,是直接以生命的非視覺樣態為元素的表述技藝。這裡所說的「我」與第二重形構不同之處,在於後者第二重表述位格的外顯表象,而這一重著重位格的生命內省感受。
雖然都是以位格主體的「我」為核心,但是「我」必須超越一己之私,方能以「我的情感」啟發他人的想像。超越一己之私至少有四重藩籬,即生理學層面、心理學層面、倫理學層面以及存有學層面的藩籬。每一層面都有一些指標性的字眼,足供分辨。
上述的四層面當然未必能窮盡杜詩中的抒情媒介,但卻可以概括其犖犖大者。四者之間的交集就是位格的我,其實此四者皆是位格的自我指涉。同時在同一首詩中,此四層面可以一時並出。四者並出,或許表示詩人強固不化的自我意識,更標示抒情詩的難度。每一次詩人以否定詞跨越一己之私的藩籬,就表現抒情詩的成功。
第七章「陰陽造化」
討論杜詩中以虛構的情節或以神物作為主角的神話詩。但是本章不以窮盡杜甫神話詩的內容為務,而是從神話的本質和形式進行分析。
瘋狂的議論應該是神話的起點,神話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其超乎理智的邏輯特殊的論述,所以令人驚怖其言。河漢無極的生存境界凌駕現實生活的觀察,不近人情的神思超越平庸理智的推理,形構超寫實的神話論述。
第五章以後,都是以事件為表述的形構元素,但是五、六、七章又分別為「歷史事件」、「情感事件」、「虛構的生活事件(超現實的事件)」。
神話表述以歷史意義的時間表述為本,表述超現實的事件。但神話詩的特質不只在於虛構的生活事件,還在於主角所具有的神性位格。
無法重生的人生介入宇宙人生方生方死的實相,為我們言說只有宇宙人生方生方死的實相才能直接言說的,同於大通的符碼。猶如神仙化境維妙維肖的形象,拯救吾人於最高世界理念所啟開的直接了悟之中。神話詩實拯吾人於無意識之原始意志百無禁忌的泛濫傾流之中。
參考書目
一、 杜詩箋注本
《王狀元集百家注編年杜陵詩史》宋.王十朋等集註(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7)
《九家集注杜詩》宋.郭知達集註(台北:大通書局,1974)
《杜臆增校》明.王嗣奭撰 民國.曹樹銘增校(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
《錢牧齋先生箋注杜詩》清.錢謙益注(臺北:大通書局,1974)
《杜工部詩集》清.朱鶴齡注(臺北:中文出版社,1977)
《杜詩論文》清.吳見思撰(臺北:大通書局,1974)
《杜詩闡》清.盧元昌撰(臺北:大通書局,1974)
《杜工部詩說》清.黃 生注(臺北:中文出版社,1976)
《杜詩詳注》清.仇兆鰲注(臺北:里仁書局,1980)
《讀杜心解》清.浦起龍撰(臺北:里仁書局,1979)
《杜詩鏡銓》清.楊 倫注(臺北:華正書局,1976)
《杜詩提要》清.吳瞻泰撰(臺北:大通書局,1974)
《讀杜詩說》清.施鴻保著(臺北:中華書局,1986)
《才子杜詩解》清.金聖歎(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9)
二、 杜詩研究專著
《杜甫作品繫年》李辰冬(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77)
《杜甫秋興八首集說》葉嘉瑩(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4)
《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郭紹虞(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杜甫夔州詩析論》方瑜(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5)
《杜甫律詩攬勝》許總(臺北:聖環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
《杜甫研究論文集》 第一輯(北京:中華書局,1962)
《杜甫研究論文集》 第二輯(北京:中華書局,1962)
《杜甫研究論文集》 第三輯(北京:中華書局,1962)
《杜甫評傳》陳貽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杜甫敘論》朱東潤(臺北:木鐸出版社,1983)
《杜甫傳記唐宋資料考辨》陳文華(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new window
《杜甫與六朝詩人》呂正惠(臺北:大安出版社,1989)
《清初杜詩學研究》簡恩定(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new window
《杜甫評傳》莫礪鋒(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3)
《杜詩學通論》許總(臺北:聖環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
《杜詩意象論》歐麗娟(臺北:里仁書局,1997)
三、 一般參考書目

《甲骨文字釋林》于省吾(北京:中華書局,1979)
《甲骨文編》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北京:中華書局,1989)
《甲骨文字集釋》李孝定(臺北:中央研究院,1965)
《說文通訓定聲》清.朱駿聲(臺北:藝文印書館,1975)
《經傳釋詞》清.王引之(臺北:華聯出版社,1975)
《古籍虛字廣義》王叔岷(臺北:華正書局,1990)

《十三經注疏》 (臺北:藝文印書館)
《詩毛氏傳疏》清.陳奐疏(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2)
《詩經釋義》屈萬里(臺北:華岡出版部,1974)new window
《詩經通釋》王靜芝(臺北:輔仁大學文學院,1978)
《詩經學論叢》江磯(臺北:崧高書社,1985)
《詩經評註讀本》裴普賢(臺北:三民書局,1991)
《高本漢詩經注釋》高本漢(董同龢 譯)(臺北:國立編譯館,1979)
《詩經研究》白川靜(杜正勝譯)(臺北:幼獅出版社,1973)

《史記》漢.司馬遷(臺北:鼎文書局,1979)
《漢書》漢.班固(臺北:鼎文書局,1979)
《後漢書》漢.范曄(臺北:鼎文書局,1979)
《三國志》晉.陳壽(臺北:鼎文書局,1979)
《晉書》唐.房玄齡等(臺北:鼎文書局,1992)
《舊唐書》後晉.劉昫等(臺北:鼎文書局,1976)
《新唐書》宋.歐陽修、宋祁等(臺北:鼎文書局,1976)
《文史通義校注》章學誠(著)葉瑛(校注)(臺北:里仁書局,1984)
《中國青銅時代》張光直 (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4)new window
《中國青銅時代》(第二集)張光直 (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0)new window
《中國上古史研究講義》顧頡剛 (臺北:文史哲聯經出版社,1989)
《史林雜識》 顧頡剛(臺北)
《顧頡剛讀書筆記》顧頡剛 (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0)
《中國政治思想史》蕭公權 (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3)
《中國知識階層史論》余英時 (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0)
《古代社會與國家》杜正勝 (臺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1992)
《周代城邦》杜正勝 (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79)new window
《中國上古史論文選集》杜正勝 (臺北:華世出版社,1979)
《編戶齊民─傳統政治社會結構的形成》杜正勝 (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0)
《黃土與中國農業的起源》何柄棣 (香港:中文大學,1969)
《中國經濟制度史論》趙岡、陳鐘毅 (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4)new window
《中國城市發展史論》趙岡 (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5)
《墓葬與生死》蒲慕州 (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3)
《中國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楊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老子》河上公 注(臺北:廣文書局)
《南華經解》清.宣穎(臺北:藝文印書館,無求備齋莊子集成續編三十二)
《南華真經正義》清.陳壽昌(臺北:藝文印書館,無求備齋莊子集成續編三十七)
《莊子集釋》清.郭慶藩(臺北:漢京文化出版公司,1983)
《中國哲學史新編》馮友蘭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三松堂學術文集》馮友蘭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4)
《生生之德》方東美(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79)
《原始儒家與道家》方東美 (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3)
《華嚴宗哲學》方東美(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9)
《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 唐君毅(臺北:學生書局,1976)
《中國人性論史》徐復觀(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7)
《才性與玄理》牟宗三(香港:人生出版社,1963)
《中國哲學十九講》牟宗三(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
《中國古典哲學概念範疇要論》張岱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
《魯迅全集》第九卷,魯迅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1)

《全唐詩》清.聖祖御定(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7)
《唐人絕句萬首》宋.洪邁 編(臺北:鼎文書局,1978)
《唐詩品彙》明.高木秉 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全唐詩錄》清.徐倬 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方東樹評今體詩鈔》清.姚鼐選 方東樹評(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75)
《十八家詩鈔》清.曾國藩 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
《唐宋詩舉要》高步瀛 選注(臺北:漢京文化出版公司,1992)
《王右丞集注》唐.王維著 清.趙殿成箋注(臺北:中華書局,1985)
《韋蘇州集》唐.韋應物(臺北:中華書局,1985)
《樊川詩集注》唐.杜牧著 清.馮浩集注(臺北:漢京文化出版公司,1983)
《玉谿生詩集箋注》唐.李商隱著 清.馮浩箋注(臺北:里仁書局,1980)
《苕溪漁隱叢話》宋.胡仔(臺北:中華書局,1971)
《唐音癸籤》明.胡震亨(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石遺室詩話》清.陳衍(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6)
《歷代詩話》清.何文煥輯(臺北:漢京文化出版公司,1983)
《歷代詩話續編》丁福保輯(臺北:木鐸出版社,1988)
《清詩話》丁福保輯(臺北:木鐸出版社,1988)
《清詩話續編》郭紹虞輯(臺北:木鐸出版社,1983)
《宋詩話輯佚》郭紹虞輯(臺北:華正書局,1994)
《藝概》清劉熙載(臺北:漢京文化出版公司,1985)
《唐詩紀事校箋》宋計有功撰 王仲鏞校箋(成都:巴蜀書社,1989)
《唐才子傳校正》元辛文房撰 周本淳校正(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
《登科記考》清徐松撰 羅繼祖 補遺(京都:中文出版社,1982)
《唐代科舉與文學》傅璇琮(陜西:人民出版社,1995)
《唐詩研究》胡雲翼(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
《唐詩概論》蘇雪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
《唐代詩學》不著撰者(臺北:正中書局,1973)
《唐詩通論》劉開揚(臺北:木鐸出版社,1983)
《唐詩論文選集》呂正惠編(臺北:大安出版社,1985)
《唐詩論學叢稿》傅璇琮(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0)
《唐七律藝術史》趙謙(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new window
《唐詩史》許總(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1994)
《唐詩體派論》許總(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
《迦陵談詩》葉嘉瑩(臺北:三民書局,1970)
《迦陵談詩二集》葉嘉瑩(臺北:三民書局,1985)
《唐集敘錄》萬曼(北京:中華書局,1982)
《神話與詩》聞一多(臺北:里仁書局,1994)
《中國詩史》吉川幸次郎著 劉向仁譯(臺北:明文書局,1983)
《古詩考索》程千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中國詩學》劉若愚(香港:三聯書店,1977)
《中國詩歌藝術研究》袁行霈(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9)
《詩歌意象論》陳植鍔(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
《中國詩歌原理》松浦友久著 孫昌武、鄭天剛譯(臺北:洪葉文化事業公司,1992)
《中國詩學之精神》胡曉明(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
《中國詩歌美學史》莊嚴、章鑄(吉林:吉林大學出版社,1994)
《中國詩學思想史》蕭華榮(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
《中國神話史》袁珂(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1)
《文心雕龍注釋》梁劉勰著 周振甫注(臺北:里仁書局,1984)
《中國文學論集》徐復觀(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6)
《中國藝術精神》徐復觀(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6)new window
《傳統文學論衡》王夢鷗(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7)
《中國文學理論與實踐》王夢鷗(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5)new window
《中國文學批評的理論與實踐》張雙英(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3)
《中國文學史論文選集》(三)羅聯添(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
《修辭學》黃慶萱(臺北:三民書局,1990)
《中國修辭學史》周振甫(臺北:洪葉文化事業公司,1995)
《芥子園畫譜》清.沈心友等編(臺北:華正書局,1982)
《中國的人物畫和山水畫》傅抱石(臺北:華正書局,1987)
《潘天壽談藝錄》潘天壽(臺北:丹青圖書公司,1987)
《唐代詩與畫的相關性研究》陳華昌(陜西:陜西人民美術出板社,1993)
《唐畫詩中看》王伯敏(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
《中國山水畫美學研究》朱玄(臺北:學生書局,1997)
《中華雕刻史》上冊鄭家玉華、鄧淑蘋編著(臺北:商務印書館,1987)
《中華雕刻史》下冊那志良、吳鳳培、袁德星編著(臺北:商務印書館,1991)
《全唐詩中的樂舞資料》中國舞蹈藝術研究會舞蹈史研究組編(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6)
《語言與音樂》楊蔭瀏(臺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
《樂理》黑澤隆朝著 邵義強譯(臺北:全音樂譜出版社,1997)
《音樂的語言》鄧昌國(臺北:大呂出版社,1995)
《唐詩與音樂》朱易安(廣西:漓江出版社,1996)
《唐詩與莊園文化》林繼中(廣西:漓江出版社,1996)
《中國古代建築史》劉敦楨等編撰(臺北:明文書局,1982)
《隋唐宮廷建築考》楊鴻年(陜西:人民文學出版社,1992)
《唐代園林別業考論》李浩(陜西:西北大學出版社,1996)
《場所精神-邁向建築現象學》施植明譯(臺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
"Genius Loic-Towards A Phenomenology of Architecture"Christian Norberg-Schulz
《唐代階級結構研究》張澤咸(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
《歷代官制.兵制.科舉制表釋》臧雲浦、朱崇業、王雲度 (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
《中國古玉圖釋》那志良(臺北:南天書局,1991)
《謙謙君子-玉器的欣賞與鑑定》那志良(臺北:書泉出版社,1994)new window
《清代玉器之美》宋小君(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8)
《岩石學》陳汝勤、莊文星(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2)

Aristotellous peri Poi?tik?s(in the Loeb Classical Librar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2)
Harold Bloom (ed.) The Bible (Chelsea House, 1987.)
CHang, Kwang-Chin, The Archaeology of Ancient China (New Haven &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77)
Creel. H. G., Confucious and the Chinese Way (N.Y.:Harper & Brothers,1960)
Eco,Umberto, A Theory of Semiotics, (Indiana Univ. Press. 1976)
Fang, Thome H. Chinese Philosophy :Its Spirit and Its Development ( Taipei: Linking Publishing Co.Ltd.,1981)
E.H.Gombrich,"The Story of Art" (Oxford:Phaidon,fifteenth edition,1990 reprinted.)
Hegel,G.W.F. Werke Bd.13-15.(Suhrkamp Verlag Frankfurt am Main 1986.)
《美學》朱光潛譯(台北,里仁書局,1983)
Nietzsche,Friedrich Samtliche Werke Bd.1.(Berlin/New York:Walter de Gruyter,1980)
The birth of tragedy and other writings / Friedrich Nietzsche ; edited by Raymond Geuss and Ronald Speirs ; translated by Ronald Speirs Cambridge, U.K. ;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Martin Heidegger ,Sein und Zeit (T?bingen, Max Niemeyer Verlag, 1993 ) Being and time / translated [from the 7th German ed.] by John Macquarrie & Edward Robinson Oxford [Oxfordshire] : Blackwell, 1967
Stephen W. Hawking, A Brief History of Time, (New York: Bantam Book, 1989)
Susanne K. Langer,Feeling and Form-A Theory of Art,Developed from Philosophy in a New Key(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1953)
Walter Benjamin, Zum Bilde Prousts, 林志明(譯)〈普魯斯特的形像〉收錄於《說故事的人》(臺北:臺灣攝影工作室,1998)
四、 論文、期刊
《辭與物:《易傳》釋物的秩序》李霖生(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
〈杜詩製題〉汪中(收錄於《唐代文學研究》第三輯 廣西師範大學 1994年6月)
〈六祖慧能的禪學與中華文化〉羅宗濤(中華文化復興月刊十二卷九期)
〈四傑三李之夢〉羅宗濤(收錄於《第二屆國際唐代學術會議論文集》文津出版社 1993年6月)
〈唐人詠雲詩試探〉羅宗濤(收錄於《第三屆中國唐代文化學術研討論會論文集》臺北:中國唐代學會 1996年)
〈輞川集中王維、裴迪詩作異同之探討〉羅宗濤(收錄於《中國文學史暨文學批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政治大學中文系 1996年)
〈論杜詩的聲音意象與其心理意涵〉侯迺慧(第四屆中國詩學會議論文集,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編印,1998年)
〈杜甫詩中的碧海鯨魚意象〉廖美玉(第四屆中國詩學會議論文集,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編印,1998年)
〈唐詩意象研究(I)〉蕭麗華(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計畫成果報告,1998)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