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洋樓":閩粵僑鄉的社會變遷與空間營造(1840s-1960s)
作者:江柏煒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iang, Po-wei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指導教授:夏鑄九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0
主題關鍵詞:洋樓外廊閩粵僑鄉五腳基僑匯經濟殖民的現代性身份認同陳嘉庚Yang-louVerandaFujian and GuangdongFive-foot WayOverseas Chinese RemittanceColonial ModernityIdentityJia-geng Che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6)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4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作為一種特殊的建築類型(building type),“洋樓”在空間文化形式上的表現,載明了近代閩粵僑鄉社會、空間與文化的巨大變遷;與散居天下、卻心繫原鄉的華“僑”(overseas Chinese, Diaspora),為一體的兩面,同樣具有深刻的意義。
啟動這一變遷的歷史力量,十分複雜:十九世紀以來西方勢力於東南亞及中國的殖民、華人連鎖移民的出洋,以及僑匯經濟力量的回鄉等,都是關鍵因素。一方面,僑鄉的家族關係、結構與功能發生變化,海外華人的認同意識亦從家族主義、鄉社認同(communal identity)擴大到國族國家(nation state)的層次;同時在“實業興國”的經濟民族主義與“啟蒙救亡”的文化民族主義之意識形態下,不同於傳統仕紳的商紳階層,藉由社會改良的實踐,建構了初步的實業發展與公共領域。另一方面,西方所建立的殖民體制,特別是殖民城市與租界的改造,使得傳統中國城市風貌與社會生活發生變化。社會區分直接反映在都市規劃與建築上,以衛生為名的市政工程與管理,以及彰顯權力的殖民建築,大大刺激了華界商紳階層,興起仿效之議;這些僑鄉的殖民城市,亦是人員出洋、資金匯兌、文化匯聚的中介,殖民的現代性(colonial modernity)藉此傳入了週遭的鄉庄。
洋樓,則是經由融合與轉化所生產出來的異質空間(heterotopia),漢文化的合院空間體制,加上殖民建築之外廊與西式山頭裝飾為其主要特徵,用來作為出洋客對於彰顯家族榮耀、新的身份認同與文化想像的建築實踐。儘管從1840年代起陸續有移民出洋,但1870年代以前返鄉建屋並不普遍,1870-90年代也多僅是傳統民宅主屋或附屬建築局部改建洋樓,官紳或商紳仍多興築傳統聚落或宅第。1890年代末,在粵中及廈門地區,在房地產運作下興建了不少華僑新社區及僑房;同時於1910-30年代,由於治安不靖,富裕的僑鄉多增築防禦設施。1920-30年代可說是僑匯及洋樓興築的高峰期。二次大戰後,海外華人原鄉認同及僑匯衰微,洋樓興建逐漸減少,1966年文化大革命後僑匯洋樓畫下句點。
洋樓住宅的類型依不同身份及地域差異有所不同。在租界城市區,華人富商移植了殖民建築,興建「別莊、別墅」。僅有於門面加上西式山頭,而仍維持傳統合院建築者,稱「番仔厝」,多分佈於潮汕及閩南地區。防禦性建築,如「槍樓、更樓」普遍出現於聚落制高點或民居的外圍;粵中地區則出現結合居住與防禦功能的「碉樓」,形式似西方之碉堡,屋頂變化尤其為多。「廬居」,是粵中及梅縣地區的洋樓,格局與外觀多維持傳統地域建築的特色,僅在外觀局部加上外廊或西式裝飾。數量最多的洋樓類型,應屬「五腳基」,不論是獨棟建築或傳統合院附屬建築之改建,是一般歸僑選擇的空間文化形式。五腳基原是英屬海峽殖民地城市店屋留設五呎通道的規範,被帶回僑鄉之後,轉化成住宅的外廊作法,更成為此一洋樓建築類型的命名。與殖民建築的外廊(veranda)一樣,五腳基洋樓的外廊具有休閒、家務勞動的意象及功能,逐步取代了原有的天井空間。僑鄉接納了異質空間洋樓,不過卻挑戰了原有聚落的傳統規範,如高度不超過祖厝的禁忌,再加上土地取得的因素,這種被視為異己(other)空間的洋樓多半遠離原有的社會中心(如宗祠),不過也有少數案例連宗祠都改建為洋樓。傳統空間體制及形式的固守與變異,是近代僑鄉民間社會文化包容與轉化的重要歷程。
僑資興學與民間社會的啟蒙運動,及其所興築的學校、圖書館建築,也在這個時代開展起來。各地僑領在啟蒙救亡的觀念下,從傳統學塾的宗祠附屬學堂轉化為西式獨棟的僑資小學,一直到普及的社會教育所需之僑鄉圖書館,紛紛成立。其中,最著名的新加坡僑領陳嘉庚。具有強烈民族主義認同的他,創辦集美學校與廈門大學,並將閩南地域形式(特別是屋頂)結合於洋樓之上,成為“洋裝碗帽”的“陳嘉庚風格”(意象化的意識形態)。陳嘉庚民族形式的嘗試,成形於1920年代初,可說是華人的第一人。1950年代中葉反右運動之前,“民族的形式、社會主義的內容”,掀起了陳嘉庚風格的另一波高峰,廈門華僑博物院是陳氏最後的代表作。
作為混雜體(hybridism)的洋樓,一方面受到傳統文化的制約,一方面又移植了西方殖民建築的象徵表現,其所表達的文化意義正是近代僑鄉認同實踐與文化表述的混雜性,也形成了閩粵地域的新建築類型與文化形式。
As a special building type, the cultural meaning of “Yang-lou” represents the social change Fujian and Guangdong underwent from 1840s-1960s. The emergence of Yang-lou helps understand the lives of Chinese Diaspora.
Western colonialism held a firm grip of Southeast Asia and China in the 19th century. The demand for labor enticed waves of migration to Southeast Asia from Fujian and Guangdong. Overseas remittance sent back to native places contribut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Western style houses. In the meantime, family structure started to change. Overseas Chinese identity shifted from identification with family to that with a nation. At the same time, under the ideologies of economic nationalism and cultural nationalism, the new rising merchant-gentry moved on social mobility through investment and education to ensure their autonomy in the political arena. In China, the West colonial apparatus changed the landscape and social lif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ities. Social hierarchy reflected in urban planning and in architecture directly. Sanitary management aspired local gentry to apply Western sanitation to traditional Chinese dwelling. They learned from colonial modernity to improve Chinese cities and rural areas.
Yang-lou is a “heterotopia” by combin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spatial organization, with colonial veranda and Western decorative pediment in houses. It shows these Chinese Diaspora’s family honor, new identity and cultural imagery. Yang-lou was rare before 1870s, although migrations increased after 1840s. We also saw the cases that the main buildings or part of traditional housing transformed into Yang-lou between the 1870s and 1890s. Toward the end of the 1890s, many new Chinese Diaspora’s communities and housing were built with profits from investment. And then, many vernacular buildings added defense facilities between the 1910s and 1930s which was the high tide of overseas remittance and the Yang-lou period. After World War II, the original communal identity and remittance of overseas Chinese declined gradually, the number of Yang-lou also decreased. The Yang-lou period technically ended during Mao’s Cultural Revolution.
There are many types of Yang-lou, according to different identities and localities. In concession of Amoy and Guangzhou, Chinese merchants transplanted the colonial architecture to build their mansion. In Chaozhou and southern Fujian, traditional houses were added with Western facade, called “Hauan-a-tsu”. The defense building appeared in the higher area of or outside of the settlement. There were many “Diau-lou” that combined dwelling and defense function common in Guangfu area, and its form was similar to Western castles, and the forms of the roof varied. “Lu-jiu” was a building type in the area of Gouangfu and Meishian that maintained the local traits but adding the veranda or the Western decoration. The most popular type was the “Five-foot Way”. It originated from the regulation of shop house in the colonial cities of English Strait Settlement in the 19th century, and brought to Southeast China by overseas Chinese. They transformed the “Five-foot Way” to the veranda of housing, and used the same name. The new “Five-foot way” also displaced the courtyard of a traditional building. Yang-lou as a heterotopia challenged the tradition, so this “other” must be located at a distance to traditional power center, such as ancestral halls. But there was a few cases that ancestral halls actually adopted the cultural form of Yang-lou. The maintenance or challenge of traditional spatial system of organization and cultural form was the process of cultural change of folk society in modern period.
The movement of enlightenment and social education also occurred in the same time, and many schools and libraries were built in the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e most important person was Jia-geng Chen. Chen was a nationalist and he wanted to make China more prosperous and powerful by education. He built the Gimei schools village and the University of Amoy. The architectures of the campus combined the local roof with the veranda’s wall, and represented the ideology of nationalism. In the beginnings of the 1920s, Chen’s was the first Chinese man working on the issue of the national form. Until 1950s, “the national form, the Socialism content” ideology pushed the “Jia-geng style” to another high tide. The building of the Museum of Overseas Chinese was the final typical work of Chen.
“Yang-lou” is hybridism, not only challenged Chinese cultural tradition, but also transferred the symbolic presentation of Western colonial architecture. Its cultural meanings represent the hybridity of Chinese Diaspora’s identity, and shape a new building type and a cultural form of space in local societies.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上海人民銀行上海分行編
1960 《上海錢莊史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丁炯淳
1997 〈華僑博物院:陳嘉庚先生晚年的教育遺業〉,《華僑博物院通訊》第一期,廈門。
1999 訪談整理, 8月31日,廈門:華僑博物院。
丁新豹
1997 〈歷史的轉折:殖民體系的建立和演進〉,《香港史新編》上冊(王賡武主編),香港:三聯書店。
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福建分會選編
1986 《僑鄉民間故事集》,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
中國美術全集編輯委員會
1991 〈建築藝術篇〉,《中國美術五千年》,北京:新華書店。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合編
1988 《清代土地佔有關係與佃農抗租鬥爭》,北京:中華書局。
中國歷史研究會編
1952 《中國通史簡編》,華東人民出版社。
中國華僑歷史學會、中國華僑華人歷史研究會編
1990 《華僑研究十年》,北京:華僑出版社。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
1986 《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王文燦
1948 〈新加坡的僑匯〉,《南洋中華匯業總會年刊》第二集,新加坡:南洋中華總會。
王世昌
1993 訪談整理,金門后宅1號王宅, 8月29日。
王先明
1998 〈近代社層變動〉,《中國近代社會史》(喬志強編),台北:南天書局。
王崧興
1991 〈中國人的“家”(Jia)制度與現代化〉,《中國家庭及其變遷》,香港: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暨香港亞太研究所出版。
王彥威纂,王亮主編
1985 《清季外交史料》卷十一,台北:文海出版社。
1985 《清季外交史料》卷五十七,台北:文海出版社。
王釗、廣煥
1988 〈華僑華人與梅州文化教育〉,《嘉應僑史》創刊號,梅縣:梅縣博物館。
王雲五總編纂
1930 《清朝通典》卷八○,上海:商務印書館。
王敬祥
1993 訪談整理,金門模範街1號王宅, 2月27日。
王賡武
1994 〈東南亞華人的身分認同之研究〉,《中國與海外華人》,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98 〈海外華人的民族主義〉,《海外華人百科全書》(潘翎主編),香港:三聯書店。
1994 《中國與海外華人》,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王賡武著、張奕善譯
1969 《南洋華人簡史》,台北:水牛出版社。
王綿長
1986 〈近代華僑對汕頭經濟和海運貿易的貢獻〉,《汕頭僑史論叢》第一輯,汕頭:汕頭華僑歷史學會。
王鐵崖編
1957 《中外舊約章匯編》,北京:三聯書局。
方地
1989 〈以人口普查資料中反映出來的僑鄉老年女僑屬特點〉,《華僑華人史研究集》(一),北京:海洋出版社。
文慶等纂
1971 《籌辦夷務始末》道光朝,台北:文海出版社。
史金納(G.W. Skinner)
1964 〈泰國華僑社會:歷史的分析〉(“Chinese Society in Thailand, An Analytical History”, New York :Ithaca ,1957),《南洋問題資料譯叢》第一期,廈門:廈門大學南洋研究院。
丘逢甲著,丘瑞甲、丘兆甲編
1937 《嶺雲海日樓詩鈔》十三卷,台北:中研院傅斯年圖書館古籍線裝書藏,聚珍仿宋本。
可兒弘用
1984 〈從新大陸轉向東南亞的(豬花)〉,《南洋資料譯叢》第三期,廈門:廈門大學南洋研究所。
司徒氏
1999 訪談整理,開平赤坎草灣里屋上樓村濂石居廬, 2月21日。
司徒氏圖書館
1997 《教倫月刊》增刊第一輯,開平:編者自印。
司徒氏圖書館長
1999 訪談整理,司徒氏圖書館, 2月22日。
台山縣志編寫組
1985 《台山縣僑鄉志》,台山:台山縣檔案館。
田代輝久
1992 〈廣東十三夷館研究〉,《中國近代建築總覽:廣州篇》,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田濤、郭成偉整理
1996 《清末北京城市管理法規》,北京:燕山主版社。
市川信愛等編
1994 《近代旅日華僑與東亞沿海地區交易圈:長崎華商“泰益號”文書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伍江
1993 《上海百年建築史》,上海:同濟大學建築系博士論文。
向達
1930 〈圓明園遺物與文獻〉,《中國營造學社彙刊》,北平:中國營造學社。
成露西
1982 〈美國華人歷史與社會〉,《華僑論文集》第二輯,廣州:廣東華僑史學會。
朱小偉
1990 〈三國‧蜀漢民居的時代特徵〉,《四川文物》,成都:四川文物編輯部。
朱士嘉編
1958 《美國迫害華工史料》,上海:中華書局。
朱杰勤
1990 《東南亞華僑史》,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朱啟鈐
1930 〈中國營造學社演詞〉,《中國營造學社彙刊》,北平:中國營造學社。
朱雲成主編
1998 《中國人口:廣東分冊》,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朱國宏
1994 《中國的海外移民:一項國際遷移的歷史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朱維幹
1985 《福建史稿》,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江門五邑百科全書編輯委員會
1997 《江門五邑百科全書》,北京:中國百科全書出版社。
江門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1998 《江門市志》下冊,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江柏煒
1993 〈南京首都建設計畫與重慶陪都十年計畫之初步比較〉,《空間雜誌》第62期。
1998 〈建築物的繼承與分配:金門珠山薛永南洋樓《鬮書》之研究〉,《城市與設計學報》第五、六期。
1998 《大地上的居所:金門國家公園傳統聚落導覽》,金門: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
1994 《宗族移民聚落空間變遷的社會歷史分析:金門瓊林與澎湖興仁的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錦財
1992 《金門傳統民宅營造計劃之研究:空間形式及其尺寸之計劃》,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米復國
1994 《金門與澎湖地區傳統聚落及民宅之調查研究》,台北:行政院文建會。
1995 《金門洋樓建築形式之研究》,台北:國科會研究計畫。
安德森(B. Anderson)著、吳叡人譯
1999 《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台北:時報出版社。
何炳棣
1966 《中國會館史》,台北:學生書局。
何炳棣著,葛劍雄譯
1989 《1368-1953中國人口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何勍
1992 〈漫談陳嘉庚的建築思想〉,《華中建築》十月號。
何喬遠
1994 〈卷七‧方城志〉,《閩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何福海等修、林國賡等纂
1921 《新寧縣志》卷八,香港:蟄廬(光緒十九年刊本)。
何曉夏、史靜寰
1996 《教會學校與中國教育近代化》,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
余綮謀重修
1933 《開平縣志》卷四十二,香港:民聲印書局。
吳十三
1999 訪談整理,廈門思明區天一樓巷21號,1999年9月4日。
吳春明、林果
1998 《閩越國都城考古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吳瑞炳等主編
1997 《鼓浪嶼建築藝術》,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
沃爾夫(R.E. Wolf),張啟恭譯
1984 《鄉民社會》(Peasants Society),台北:遠流出版社。
佚名纂
1992 《安海志》,上海:上海書店。
阮元修
1822 《廣東通志》,台北:中研院傅斯年圖書館善本室藏,道光二年(1822年)刊本。
李亦園
1980 〈台灣傳統社會制度的源流〉,《中國的台灣》,陳奇祿主編,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李孝悌
1992 《清末的下層社會啟蒙運動:1901-1911》,台北:中研院近史所專刊。
2000 〈博雅而專精的思想史家史華慈〉,《當代》第一五○期,台北:當代雜誌社。
李長傅
1929 《南洋華僑史》,上海:國立暨南大學南洋文化事業部。
1937 《中國殖民史》,上海:商務印書館。
李金生
1999 《烽火紅樓模範街》,金門:金門縣政府。
李秋蕃
1999 訪談整理,開平赤坎橋尾村通安樓前, 2月22日。
李盈慧
1994 《現代中國的華僑政策:1919-1949》,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李修潮
1990 〈五代興盛的陳黌利家族〉,《澄海文史資料》第五輯,澄海: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
李乾朗
1980 《台灣近代建築:起源與早期之發展1860∼1945》,台北:雄師圖書公司。
1980 《台灣近代建築之風格》,台北:室內雜誌叢書。
1987 《金門民居建築》,台北:雄師圖書公司。
1993 《台閩地區近代歷史建築調查‧第一輯台中縣以北》,內政部委託。
李乾朗、俞怡萍
1999 《古蹟入門》,台北:遠流出版社。
李國祁
1982 《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研究:閩浙臺地區,1860-1916》,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994 〈滿清的認同與否定:中國近代漢民族主義思想的演變〉,《認同與國家:近代中西歷史的比較》,台北:中研院近史所。
李綿停
1999 訪談整理,鼓浪嶼旗山路7號李宅,8月23日。
李增德
1995 《金門宗祠之美》,金門:財團法人金門史蹟維護基金會。
李權時主編
1993 《嶺南文化》,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李澤厚
1987 〈啟蒙與救亡的雙重變奏〉,《中國現代思想史論》,北京:東方出版社。
李鍾鈺
1947 《新加坡風土記》,新加坡:南洋書局。
李龍
1947 〈華僑銀行業務的回顧與展望〉,《香港經濟導社》第十四期,香港:經濟導報社。
杜正勝
1992 《古代社會與國家》,台北:允晨文化。
1995 〈內外與八方:中國傳統居室空間的倫理觀和宇宙觀〉,《空間、力與社會》論文集,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沈啟綿
1998 《潮州紀略》,潮州:潮州市名城辦編印。
沈雲龍主編
1987 《大清律例會通新纂》卷一九,台北:文海出版社。
汪坦
1987 《華中建築》第二期,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討論會論文專輯,武漢:華中建築編輯部。
1988 《華中建築》第三期,第二次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討論會論文專輯,武漢:華中建築編輯部。
汪坦、張復合主編
1991 《第三次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討論會論文集》,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1993 《第四次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討論會論文集》,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1995 《第五次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討論會論文集》,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周日升主編
1993 《集美學校八十年校史》,廈門:鷺江出版社。
周凱
1968 《廈門志》卷一、卷五,台北:成文出版社。
周達觀著、夏鼐校注
1981 《真臘風土記》,北京:中華書局。
周碩勛重纂
1967 《潮州府志》第十二卷,台北:成文出版社(光緒十九年重刊本)。
季富政
1994 〈四川碉樓民居文化縱覽〉,《華中建築》。
林怡
1994 《粵中僑居建築》,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
林芳聲
1985 〈歷史上新加坡華僑的愛國主義〉,《僑史學報》第二期,廣州:廣東華僑歷史學會。
林金枝
1986 〈論近代華僑在汕頭地區的投資及其作用(1889-1949)〉,《汕頭僑史論集》第一輯,汕頭:汕頭華僑歷史學會。
1986 〈論近代華僑在汕頭地區的投資及其利用〉,《汕頭僑史論叢》第一輯,汕頭:汕頭華僑史學會。
1988 《近代華僑投資國內企業概論》,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林金枝、莊為璣合編
1958 〈福建晉江專區華僑史調查報告〉,《廈門大學學報》,第一期。
1985 《近代華僑投資國內企業史資料選輯,福建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9 《近代華僑投資國內企業史資料選輯:廣東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林焜熿
1960 《金門志》,金門:金門文獻委員會出版。
林毓生
1992 《中國傳統的創造性轉化》,北京:三聯書店。
林運輝
1991 《新加坡馬來西亞華僑史》,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金水黃氏宗親會
1983 《金水黃氏族譜》,金門:編者自印。
金門珠山圖書報社
1928 《珠山顯影》一卷上,金門:編者自印。
1929 《珠山顯影》一卷下,金門:編者自印。
1930 《珠山顯影》三卷,金門:編者自印。
1931 《珠山顯影》四卷,金門:編者自印。
1949 《珠山顯影》二十一卷,金門:編者自印。
金門珠山薛氏宗親會
1991 《珠山薛氏族譜》,金門:編者自印。
金門碧山陳氏宗親會
1991 《碧山陳氏家譜》,碧山:編者自印。
金門縣文獻會
1992 《金門縣志》上中下冊,金門:金門縣文獻會。
胡養真等
1939 《華僑與祖國》,上海:鐸聲出版社。
涂開興
1931 《華僑》,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
侯幼彬
1979 《中國建築史》,台北:六合出版社。
郁樹錕主編
1951 《南洋年鑑》,新加坡:南洋報社有限公司。
姜培玉
1992 《中國海港經貿風雲》,北京:中國海洋出版社。
姚培萱
1999 訪談整理,福建晉江永和鎮錢倉村姚宅, 8月25日。
晉江丙洲村人
1999 訪談整理,福建金井丙洲王尚棲宅, 8月25日。
施能楷之子
1999 訪談整理,晉江龍湖鎮龍園村恢齋衍派, 8月26日。
柯木林
1972 〈新加坡僑匯與民信業研究〉,《新加坡華族史論集》,新加坡:南洋大學畢業生協會。
泉州建委修志辦公室
1995 《泉州市建築志》,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
洪烏摘
1999 訪談整理,福建石井草埔尾18號「慶既令居」,8月28日。
英國國家檔案館藏外交部檔案
1840 2月20日巴陵尊致懿律和義律訓令的第 3號附件。
姚曾蔭
1943 《廣東省的華僑匯款》,上海:商務印書館。
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
1947 大戰與南僑編纂委員會編,《大戰與南僑》,新加坡:新南洋出版社。
孫亢曾
1958 〈五十年來之中國教育〉,《五十年來中印與華僑》(廖自然主編),台北:天聲日報社。
孫毓棠編
1962 《中國近代工業史資料》第一輯(1840-1895年)下冊,北京:中華書局。
孫謙
1999 《清代華僑與閩粵社會變遷》,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徐志仁
1994 《金門洋樓建築形式之研究(1840-1949)》,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珂
1983 〈農商類〉,《清稗類鈔》,台北:商務印書館(據民國六年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影印)。
徐明福
1991 《台灣傳統民宅及其地方性史料之研究》,台北:胡氏圖書。
徐景熹
1967 《福州府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據乾隆十九年刊本)。
秦惠中
1990 《近代廈門社會經濟概況》,廈門:鷺江出版社。
袁丁
1988 《晚清僑務與中外交涉》,廣州:暨南大學博士論文。
馬士著、張匯文等譯
1957 《中華帝國對外關係史》卷一,上海:三聯書店。
馬秀之等編
1992 《中國近代建築總覽:廣州篇》,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馬林諾夫斯基(B. Malinowski)著,朝戈金等譯
1984 〈神話在生活中的作用〉,收錄於《西方神話學論文集》(A. Dundes edits, Sacred narrative reading in the theory of myth ,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84),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馬來西亞新聞部
1963 《馬來西亞簡述》,吉隆坡:馬來西亞新聞部出版。
高添強編著
1997 《香港今昔》,香港:三聯書店。
高維廉
1950 《馬來亞僑匯及中馬貿易之展望》,新加坡:中南聯合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編譯所
1928 《國際條約大全》卷四,上海:商務印書館。
國都設計技術專員辦事處
1929 《南京首都計劃》序, 12月31日頒布。
康有為
1953 〈上清帝第二書〉,收於戊戌變法II,《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第八種,上海:神州國光社。
張之洞
1990 《張文襄公全集》卷一,北京:中國書店。
張廷玉等修
1916 〈呂宋傳〉,《明史》卷三二三,台北:中研院文哲所圖書館線裝書藏。
1916 〈佛郎機傳〉,卷三二五,台北:中研院文哲所圖書館線裝書藏。
張仲禮主編
1996 《東南沿海城市與中國近代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張春興
1997 《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富強、樂正等譯
1993 《廣州現代化歷程:粵海關十年報告(1882-1941)》,廣州:廣州出版社。
張灝
1978 〈晚清思想發展試論:幾個基本論點的提出與檢討〉,《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七期,台北:中研院近史所。
梁思成
1935 〈建築設計參考圖集敘〉,《營造學社彙刊》,北平:中國營造學社。
1954 〈中國建築的特徵〉,《建築學報》第一期,北京清華大學圖書館藏書。
1969 《建築設計參考圖集》,成功大學建系藏書。
梁英明等著
1994 《近現代東南亞(1511-1992)》,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梁廷楠
1997 《粵海關志》卷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梁滿堂、李煥然
1990 〈江門市僑屬聚居點的形成〉,《五邑僑史》第八期,江門:五邑華僑歷史學會編。
梁嘉彬著、全增祜校閱
《廣東十三行考》,上海:國立編譯館。
黃仁遠
1999 《紅顏未老:澳門的流金歲月》,台北:商智文化。
黃俊銘
1990 〈長尾半平與日據初期的營繕組織〉,《建築學報》第一期,台北:中華民國建築學會。
1993 〈近代建築技術與傳統樣式之結合〉,《建築技術》第四期,台北:中華民國建築學會。
1996 《日據時期台灣文化資產研究與保存文獻彙編:以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相關文獻為主(文獻彙編部份)》,台北:行政院文建會委託。
1999 《新竹市日治時期建築文化資產調查研究》,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
黃俊銘、林宏堅
1993 〈日據初期鋼筋混凝土建築技術引進台灣的歷史過程〉,《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六次建築研究成果發表論文集》,台北:中華民國建築學會。
黃挺
1999 《潮汕文化源流》,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黃為雋、尚廓主編
1993 《閩粵民宅》,台北:博遠出版社。
黃摶扶
1982 《曾母梁太淑人墓誌銘》,載於晉江僑務辦公室編,《僑史》第一輯,晉江:晉江僑務辦公室。
梅偉強
1995 〈台山第一僑鄉端芬鎮的調查〉,《僑史學報》第一期,廣州:廣東華僑歷史學會。
梅青
1997 〈鼓浪嶼建築評述〉,《鼓浪嶼建築藝術》(吳瑞炳等主編),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
梅縣人民政府
1998 《南華又廬》簡介,梅縣:梅縣人民政府。
梅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1995 《梅縣志》,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梅縣黃坊村文化站長
1999 訪談整理,梅縣白宮鎮, 8月18日。
莊國土
1998 〈中國僑務政策〉,《海外華人百科全書》(潘翎主編),香港:三聯書店。
1989 《中國封建政府的華僑政策》,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莊為璣
1958 〈福建晉江專區華僑史調查報告〉,《廈門大學學報》第一期,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莊義青、洪松森
1985 〈潮汕華僑概論〉,《僑史學報》第二期,廣州:廣東華僑歷史學會。
許雲樵、許直合著
1948 《新加坡工商業全貌》,新加坡:華僑出版社。
許肇琳、羅汝材
1988 〈黃埔村、黃埔港與黃埔先生〉,《東南亞學刊》第五期。
羅汝材
1988 〈傑出華人實業家姚德勝〉,《東南亞學刊》第五期。
郭振羽
1991 〈“家族主義”和社會變遷:新加坡華人家庭組織的分析〉,《中國家庭及其變遷》,香港: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暨香港亞太研究所出版。
郭瑞明、蔣才培編
1992 《同安華僑志》,廈門:鷺江出版社。
郭景榮
1982 〈愛國華僑在經濟上對辛亥革命的支持和貢獻〉,《華僑論文集》第二輯,廣東華僑歷史學會編。
郭梁
1985 〈華僑出國史述略〉,《華僑歷史論叢》第二冊,福州:福建華僑歷史學會。
郭湖生等編
1993 《中國近代建築總覽:廈門篇》,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郭鎮世、郭景村
1963 〈廈門早期的市政建設〉,《廈門文史資料》第一期,廈門:鷺江出版社。
陳士新
1954 〈金門僑務一年〉,《僑鄉通訊》,金門:金門華僑協會,1954。
陳山鷹
1990 〈廣東僑刊鄉訊概況及其在海外的巧能〉,《僑史學報》二十一期,廣州:廣東華僑歷史學會。
陳文濤編
1929 《福建近代民生地理志》上冊,福州:福州遠東印書局。
陳先生
1997 訪談整理,金門碧山陳清吉洋樓前方民宅, 1月30日。
陳正祥
1975 《真臘風土記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陳全英
1983 〈馬祖傳統住宅形式的探討〉,《今日馬祖季刊》三月號,馬祖:連江縣政府。
陳其南
1990 〈現階段中國社會社會的檢討〉,《家族與社會》,台北:聯經出版社。
1990 《家族與社會》,台北:聯經出版社
陳克振主編
1994 《安溪華僑志》,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陳景盛
1991 《福建歷代人口論考》,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陳國賁、張齊娥
1996 《出路:新加坡華裔企業家的成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陳慈黌故居管理委員會
1999 〈黌利家族簡介〉,澄海:陳慈黌故居管理委員會。
陳達
1938 《南洋華僑與閩粵社會》,長沙:商務印書館。
1946 《浪跡十年》,上海:商務印書館。
陳國梁、盧明合編
1936 《樟林社會概況調查》,廣州: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研究所。
陳滴
1947 〈論僑匯問題〉,《南洋中華匯業總會年刊》,新加坡:南洋中華匯業總會。
陳嘉庚
1918 〈籌辦南洋華僑中學演詞〉,載於新加坡《國民日報》,6月18-19日。
1936 〈國術、道德與救國:陳嘉庚在怡和軒歡迎張館長及國術南遊團會上的演詞〉,《南洋商報》,1936年1月30日。
1998 《南僑回憶錄》,長沙:岳麓書社(據1950年集美校友會編)。
陳澤憲
1984 〈十九世紀盛行的契約勞工制〉《華僑史研究論集》(一),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陳翰笙主編
1985 《華工出洋史料匯編》第五輯,北京:中華書局。
泰勒(C. Taylor)著、蔡佩君譯
1994 〈市民社會與公共文化〉,《當代》第一百期,台北:當代雜誌社。
雲鵬
1964 〈祠堂族長族權的形成及其作用試說〉,《歷史研究》1964年第5、6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陸元鼎
1985 〈南方地區傳統建築的通風與防熱〉,《中國建築史論文選集》第二冊,台北:明文書局。
陸映春
1999 〈粵中僑鄉民居的文化研究〉,《中國近代建築研究與保護》,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陸炳文
1991 《金門宗祠大觀》,金門:金門縣政府。
章文欽
1997 〈龍思泰與《早期澳門史》〉,《早期澳門史:在華葡萄牙居留地簡史、在華羅馬天主教會及其佈道團簡史、廣州概況》(原著龍思泰Anders Ljungstedt , 1759-1835,由吳義雄等人中譯),北京:東方出版社。
費成康
1988 《澳門四百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 《中國租界史》,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夏誠華
1992 《近代廣東省僑匯研究(1862-1949)---以廣、潮、梅、瓊地區為例》,新加坡:新加坡南洋學會叢書第三十四種。
夏鑄九
1991 〈營造學社---梁思成建築史論述構造之理論分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三卷第一期,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社。
夏鑄九、王志弘編譯
1993 《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書局。
佩雷菲特(A. Peyrefitte)著,王國卿等譯
1998 《停滯的帝國---兩個世界的撞擊》(L’empire Immobile ou Le Choc Des Mondes),北京:三聯書店。
潮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編
1993 《潮州:文物、古蹟、名勝》,廣州:廣東嶺南美術出版社。
麥禮謙
1992 《從華僑到華人:二十世紀美國華人社會發展史》,香港:三聯書店。
瘦石譯述
1948 〈中國僑匯問題〉,《南洋中華匯業總會年刊》第二集,新加坡:南洋中華總會。
傅子樵
1949 〈馬來亞僑匯情況〉,《南洋商報》,1月1日。
傅朝卿
1989 〈傳統建築與現代建築之論域〉,《建築師》二月號。
1993 《中國古典式樣新建築:二十世紀中國新建築官制化的歷史研究》,台北:南天書局。
1995 《台南市日據時期歷史性建築》,台南:台南市政府。
1999 《日治時期台灣建築:1895-1945》,台北:大地地理雜誌別冊。
賴培樂
1985 〈安海育嬰堂今昔和華僑〉,《僑史》第三輯,晉江:晉江僑務辦公室。
彭家禮
1995 〈十九世紀西方侵略者對中國勞工的擄掠〉,《華工出洋史料匯編》第四輯,北京:中華書局。
華昌琳、狄瑞德(Dillingham ,Reed)
1971 《台灣傳統建築之探勘》,台中:東海大學住宅及都市研究中心。
聯芳樓屋主
1999 訪談整理,梅縣白宮鎮, 8月18日。
賀聖達
1996 《東南亞文化發展史》,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開平縣人民政府
1983 《司徒氏通俗圖書館簡史》,開平:開平縣人民政府。
開平縣博物館館員
1999 訪談整理,廣東開平博物館, 2月23日。
開平縣華僑博物館
1989 《開平縣文物志》,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集美學校編
1923 《集美學校周刊》,廈門集美:編者自印, 10月23日。
1933 〈集美學校歷年經費一覽表〉,《集美學校二十週年紀念刊》,廈門集美:編者自印。
馮元
1987 〈略論解放前廣東省僑匯〉《僑史學報》第一期,廣州:廣東僑史學會。
黃任、郭賡武纂修
1927 《泉州府志》〈卷六‧山川一〉,泉州:泉山書社。
黃老先生
1999 訪談整理,廣東台山白沙井邊眾亨學校內, 2月24日。
黃邦建
1997 訪談整理,金門官澳7號黃宅, 5月18日。
黃建淳
1991 《晚清新馬華僑對國家認同之研究:以賑捐、封爵為例》,文化大學史學所博士論文。
黃為雋、尚廓主編
1993 《閩粵民宅》,台北:博遠出版公司。
黃滋生
1987 《菲律賓華僑史》,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黃菊艷主編
1995 《近代廣東教育與嶺南大學》,香港:商務印書館。
黃漢民
1991 〈閩南民居建築文化的特性〉,《海峽兩岸建築史研討會》。
1993 《福建傳統民居》,廈門:鷺江出版社。
黃韜朋、黃鍾駿
1985 《圓明園》,香港:三聯書店。
廈門華僑志編纂委員會
1991 《廈門華僑志》,廈門:鷺江出版社。
廈門市志編纂委員會
1990 《近代廈門社會經濟概況》,廈門:鷺江出版社。
楊松年
1986 《戰前新馬文學所反映的華工生活》,新加坡:新加坡全國職總奮鬥報出版。
楊建成主編
1983 《三十年代南洋華僑僑匯投資調查報告書》,台北:中華學術院南洋研究所。
1984 《僑匯流通之研究》,台北:中華學術院南洋研究所。
楊國楨、鄭甫弘、孫謙
1997 《明清中國沿海社會與海外移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楊進發
1980 《戰前陳嘉庚言論史料與分析》,新加坡:新加坡南洋學會出版。
楊鴻勛
1996 〈關於中國建築史學史的若干情況〉,台大建築與城鄉所二十年學術活動演講詞, 12月10日。
薛永南等立
1939 《鬮書》分家契約,薛少樓收藏。
溫飛雄
1976 〈南洋華僑通史〉,《思與言》第三卷第六期,台北:思與言雜誌社。
溫廣益
1989 〈梅州華僑與桑梓建設〉,《嘉應僑史》總第四期,梅縣:華僑史學會。
鄒金盛
1990 〈泰國潮幫批信局史探索〉,《澄海文史資料》,澄海:澄海文史研究會。
鄒恩英
1999 訪談整理,梅縣南口寺前排村蔭華廬, 8月19日。
熊月之
1994 《西學東漸與晚清社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福建省南安市旅遊局
1998 《南安蔡氏古民居》折頁解說。
福建省廈門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
1982 《廈門文史資料》第十六期,廈門:出版者不詳。
福建歷史學會主編
1983 《安海志》,晉江: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出版。
劉玉蓮、黃重言、桂光華、吳鳳斌
1979 《豬仔華工訪問錄》,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劉玉遵、成露西、鄭德華
1985 〈華僑、新寧鐵路與台山〉,《華僑華人歷史論叢》第一期,廣州:中山大學東亞所。
劉先覺
1992 《中國近代建築總覽》,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劉芝田
1964 《中菲關係史》,台北:正中書局。
劉致平
1990 《中國居住建築史》,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劉惠吾編著
1985-1987 《上海近代史》上冊,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廣州市荔灣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1994 《荔灣大事記》,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廣東省名勝古蹟辭典編纂委員會
1996 《廣東名勝古蹟辭典》,北京:燕山出版社。
潘育輝
1999 訪談整理,梅縣南口寺前排村南華又廬, 8月19日。
潘醒農編
1950 《馬來亞潮僑通鑒》,新加坡:南島出版社。
潘翎主編
1998 《海外華人百科全書》,香港:三聯書店。
潘鐘
1982 《陳頤軒先生暨德配黃太夫人墓誌銘》,載於晉江僑務辦公室編,《僑史》第一輯,晉江:晉江僑務辦公室。
霍塞(P.M. Hanser)著、李洪鰲譯
1975 《人口問題與經濟成長》,台北:正中書局。
歐華清
1947 〈廣東僑匯之回顧與前瞻〉,《廣東省銀行月刊》第三卷第八期,廣州:廣東省銀行。
澄海人民代表大會委員會第三○號卷二一檔案
1951 〈澄海縣人民政府僑務工作報告〉。
蔣廷黻
1972 《近代中國外交史資料輯要》卷上,台北:商務印書館。
蔣祖緣主編
1989 《廣東航運史》,廣州:人民交通出版社。
蔡氏後人
1999 訪談整理,福建南安官橋漳里村, 9月3日。
蔡望懷等編
1995 《鼓浪嶼建築藝術概覽》,廈門:鷺江出版社。
蔡鴻生
1979 〈十九世紀後期東南亞的豬仔華工〉《東南亞歷史論叢》第二集,廣州:中山大學東南亞歷史研究所。
鄭民、梁初鳴編
1989 《華僑華人史研究集(一)》,北京:海洋出版社。
鄭良樹
1982 《華人文化史論叢》卷一,新加坡:新加坡南洋學會。
鄭楚鄰、楊大慶訪談
1999 潮州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 8月19日。
鄭德華、吳行賜
1982 〈一批有價值的華僑史資料〉,《華僑論文集》第一輯,廣州:廣東華僑歷史學會。
鄧開頌、陸曉敏主編
1996 《粵港澳近代關係史》,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鞏潔
1997 《鼓浪嶼建築叢談》,廈門:鷺江出版社。
蕭開紅
1978 〈答株華人社會組織研究〉,《華人文化研究論文集》第一輯,吉隆坡:馬來西亞華人文化協會。
駱建雲、謝璇、鄺庚年
1999 〈近代中西文化碰撞下的廣東開平僑鄉余氏祠堂〉,《中國近代建築研究與保護》(一),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龍炳頤
1997 〈香港的城市發展和建築〉,《香港史新編》上冊(王賡武主編),香港:三聯書店。
戴仲玉
1956 〈金門僑情與僑鄉建設〉,《華僑問題論文集》,台北:海外出版社。
薛少樓
1998 訪談整理,金門珠山, 1月28日。
薛芳千
1998 訪談整理,金門珠山大宗宗祠, 1月16日。
薛福成
1895 〈通籌南洋各島添設領事保護華民疏〉,《庸盦海外文編》卷一,中研院傅斯年圖書館古籍線裝書藏,清光緒乙未(二十一年)陳氏校刊本。
1966 〈出使英法義四國日記〉,《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十二輯,台北:文海出版社。
1968 《出使公牘》卷五,台北:華文出版社。
薛福緣
1992 〈六六回顧〉,《珠山薛氏族譜》,金門:金門薛氏宗親會
華納(Torsten Warner)
1994 《德國建築藝術在中國:建築文化移植》(German Architecture in China),Berlin: Ernst & Sohn.
錢杭
1994 《中國宗族制度新探》,香港:中華書局。
聶寶璋主編
1983 《中國近代航運史》第一輯上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顏清湟
1987 〈1893年以後清朝對歸國華僑的保護〉,《南洋資料論叢》第一期,廈門:廈門大學南洋研究所。
顏清湟,栗明鮮、賀躍夫譯
1990 《出國華工與清朝官員》,北京:友誼出版公司。
顏清湟著,馬寧譯,姚楠校
1986 〈張煜南與潮汕鐵路1904-1908〉,《中外關係譯叢》第五輯,上海:譯文出版社,1986。
魏彥鈞
1991 〈廣東僑鄉民居〉,《中國傳統民居與文化:中國民居學術會議論文集》(陸元鼎主編),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藤森照信
1993 〈外廊式樣---中國近代建築的原點〉《第四次中國近代建築史研討會論文集》,汪坦、張復合主編,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譚思哲主編
1993 《江門五邑海外名人傳》第一卷,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譚廣雄
1999 訪談整理,台山致華學校,2月23日。
關文根
1999 訪談整理,廣東開平赤坎鎮關族圖書館, 2月22日。
關麗文
1984 《澎湖傳統聚落形式發展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嚴如煜
1830年 《三省邊防備覽》卷十二,清道光庚寅十年來鹿堂重刊本,台北中研院傅斯年圖書館所藏古籍線裝書。
寶鋆等修
1971 《籌辦夷務始末》同治朝,卷四十三,台北:文海出版社。
H.A.西莫尼亞
1957 〈東南亞的中國居民〉,《南洋資料譯叢》第一期,廈門: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外文部分] Bibliography In English or Japaness…
可兒弘明、游仲勳編
1995 《華僑華人》,東京:東方書店。
吉原和男
1996 〈僑刊‧鄉訊 利用 僑鄉研究 可能性:廣東省開平縣 場合〉《僑鄉華南:華僑‧華人研究 現在》,京都:行路社。
吳主惠
1944 《華僑本質論》,東京:千倉書局。
富田芳郎
1943 《台灣聚落之研究》,台北:南天書局(據日本昭和十八清水書店刊行本)。
藤森照信
1993 《日本的近代建築(上)‧幕末、明治篇》,東京:岩波書店。
1993 《日本的近代建築(下)‧大正、昭和篇》,東京:岩波書店。
Allen, Charles
1986 “A Home Away from Home,” Architecture of the British Empire, London: Penguin Books.
Amery, Colin
1986 “Public Buildings,” Architecture of the British Empire, London: Penguin Books.
Archives & Oral History Department
1985 Five-foot-way Traders(五腳基行業), Singapore: Singapore News & Publications Limited.
Beamish, J. & Ferguson, J.
1985 A History of Singapore Architecture: The Making of a City, Singapore:Graham rash.
Bhadha, Homi K.
1993 Nation and Narration, London; New York: Rontledge.
1994 The Location of Culture, London; New York: Rontledge.
Cassirer, E.
1951 The Philosophy of the Enlightenment,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Cheng. Irene
1986 Clara Ho Tung, a Hong Kong Lady: Her Family and Her times,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ohen, M.L.
1970 “Developmental Process in the Chinese Domestic Group.”in M. Freedman, (ed.), Family and Kinship in Chinese Societ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0:27-28.
Great Britain Foreign Office,
1839 “General Correspondence: China 1815-1905”Series 17, Letter from Larpent, Smith and Crawford to Palmerston, 2 nd November, , F.O.17/36.
Darnton, R.
1979 The Businese of Enlightement: A Publishing History of the Encyclopedie, 1775-1800,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Endacott, G.B.
1962 A Biographical Sketch-Book of Early Hong Kong,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4 A History of Hong Kong,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Evans, D.E.
1970 “China Town : The Beginnings of Tai Ping Shan,” Journal of the Hong Kong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Fanon, Frantz
1965 A Dying Colonialism,translated by Haakon Chevalier, New York: Gtrove Weidenfeld
1966 The Wretched of the Earth, translated by Constance Farrington, New York: Grove Press.
1967 Black Skin, White Masks,translated by Charles Lam Markmann,New York: Grove Press.
Fei, Hsiao-t’ung
1939 Peasants Life in China. London: Routledge.,1939
1953 China‘s Gentr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3.
Foucault, Michel
1967 “Of Other Spaces,”Diacritics, 16(1) (Spring).
Frankl, Paul
1968 Principles of Architectural History,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Freedman, M.
1957 “Colonial Law and Chinese Society.”, Journal of the Royal 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80 (pts.I/2), 1957, pp.97-126
Gay, P.
1966 The Enlightenment: An Interpretation---The Rise of Modern Paganism, New York: The Norton Library .
Gernet, Jacques
1982 A History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translated by J. R. Foster.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riffin, Keith
1969 Underdevelopment in Spanish America, London :Allen Unwin .
Hicks, George (ed.)
1993 Overseas Chinese Remittances from Southeast Asia 1910-1940. Singapore: Select Books.
Hsu, Francis L.K.
1968 “Chinese Kinship and Chinese Behavior.”, In Ping-ti Ho and Tang Tsou eds., China’s Heritage and the Communist Political Syste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8
King , Anthony D.
1976 Colonial Urban Development: Cultural, Social Power and Environment,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4 The Bungalow: The Production of a Global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Kegan Paul.
Kulp, Daniel H.
1925 Country Life in South China: The Sociology of Familism. ,New York: Bureau of Publications,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Kuhn, P.
1975 “Local Self-Government Under the Republic: Problems of Control, Autonomy and Mobilization.” ,In Wakeman and Grant eds, Conflict and Control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5.
Lee, Poh Ping
1978 Chinese Society in Nineteenth Century Singapo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in,Yueh-hwa
1948 The Golden Wing: A Sociological Study of Chinese Familism. New York: 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
Lockard, Craig A.
1977 “Voluntary Association and Chinese Society in Sarawak 1870-1941, ”《南洋學報》第三十二卷第一、二期合訂本。
Miners, Norman
1987 Hong Kong Under Imperial Rule, 1912-1941.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oench, Richard U.
1963 Economic Relations of the Chinese in the Society Islands.,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Morris, Jan
1986 “In Quest of the Imperial Style”, Architecture of the British Empire, London: Penguin Books.
Morse, H.B.
1926-29 The Chronicles of the East India Company Trading to China:1635-1834, Oxford: The Clarendon Press.
Panofsky, Erwin
1957 Gothic Architecture And Scholasticism , New American Library, New York, London and Scarborough:Ontario.
Porphyrios, Demetri
1982 Sources of modern eclecticism : Studies on Alvar Aalto , London: Academy.
1985 “On Critical History”, in Joan Ockman et al. Ed., Architecture/Criticism/Ideology,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
Rapoport A.
1976 The Mutual Interaction of People and their Built Environment : 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The Hague: Mouton.
1977 Human Aspects of Urban Form: Towards a Man-Environment Approach to Urban Form and Desig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The Meaning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 :A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Approach., Beverly Hills.
Remer, C.F.
1928 Foreign Trade of China,上海:中國銀行月刊。
Riegl, A.
1992 Problems of Style: Foundations for a History of Ornament (translated by Evelyn Kain), N.J.:Princeyon University Press, 1992.
Said, Edward W.
1979 Orientalism, New York: Vintage.
1993 Culture and Imperialism, New York:Alfred A. Knopf.
Said, Edward W. & Eagleton,Terry、Jameson,Fredric
1990 Nationalism ,Colonialism and Literatur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nsota Press.
Sayer, Groffrey R.
1980 Hong Kong: 1841-1862, Birth, Adolescence and Coming of Age,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Schwartz, B.I.
1985 The World of Thought in Ancient Chin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ingapore Department of Culture
1980 Singapore 1870s-1940s in Pictures, Singapore: Singapore Department of Culture.
Singapore Urba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
1988 Historic Districts in the Central Area: Manual for Chinatown Conservation Area. , Singapore: Urba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
Smith, Carl T.
1970 “The Chinese Settlement of British Hong Kong,” Chung Chi Bulletin(48,May)(崇基校刊),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
Stephen, Fitzgerald
1972 China and the Overseas Chinese: A Study of Peking’s Changing Policy, 1949-1970.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afuri, Manfredo
1980 Theories and history of architecture, New York: Harper & Row.
Wang, Gungwu
1958 “ The Nanhai Trade,” Journal of the Malayan Branch, Royal Asiatic Society, 31/22.
Watson, James L.
1975 Emigration and the Chinese Lineage: The Mans in Hong Kong and Lond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Wee, A.
1954 “Some Aspects of the Status of Chinese Women in Malaya.” , in A.Appadorai ed., Status of Women in South Asia., Bombay: Orient Longmans, 1954
Wilson , C.B.
1989 “Not Exactly Cold---More Architectural: on architecture, and rhetoric”,《建築師》二月及三月號,台北:建築師雜誌社。
Wolfflin, H.
1950 Principle of Art History: The Problem of the development of Style in Later Art. (translated by M. D. Hottinger),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1952 Classic Art: An Introduction to the Italian Renaissance. (translated by Peter and Linda Murray), New York: Phaidon Publishers
1961 Renaissance and Baroque.(translated by Kathrin Simon),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Yang, Ch’ing-kun
1959 The Chinese Family in the Communist Revolution. Cambridge: The M.I.T.Press.
Yeang, Ken
1992 The Architecture of Malaysia, Amsterdam and Kuala Lumpur: The Pepin Pres.
Yen Ch’ing-hwang(顏清湟)
1982 “The Overseas Chinese and Late Ch’ing Economic Modernization”, Modern Asian Studies , vol. 16, no.2 .
1984 “Chang Yu-nan and Chaochow Railway(1904-1908):a Case Study of Overseas Chinese Involvement in China’s Modern Enterprise”, Modern Asian Studies , vol. 18, no.1 .
[報刊資料]
《公報》
1946 7月3日。
《南洋商報》
1923 9月6日。
1946 6月4日。
1946 6月11日。
1953 1月31日。
《星洲日報》
1947 4月22日。
1946 6月7日。
《星洲日報‧總匯報》
1945 9月11日。
1947 3月6日。
《海峽時報》
1954 (Straits Times),1954年9月11日。
《華僑日報》
1946 3月14日。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