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社會工作專業化之信託制度研究
作者:胡慧嫈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u, Hui-Ying
校院名稱:東海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工作學系
指導教授:曾華源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0
主題關鍵詞:信託社會工作倫理處遇失當fiduciarysocial work ethicmalpractic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1) 博士論文(2) 專書(2)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8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07
社會工作的目的是幫助個人、團體或社區增強或恢復其社會功能和產生有利於社會情境的能力(Barker, 1987:154)。在實務工作中,信任委託是專業關係形成的基礎,社會工作的助人關係就是一種信託關係(fiduciary relationship):案主是因為相信工作者在以案主利益為優先考量的前提下,有能力以最正確的方法,運用專業的知識及應用特殊專門的技術,對其提供服務而求助;另一方面,工作者則運用此種關係為媒介,透過有意義的互動過程來執行助人工作。所以,工作者與案主建立的關係,存在著契約與承諾,並由此衍生出比心理互動感受更為具體、正當,甚至合法(legal)的職責和義務,來確保構成專業關係的目的能被有效達成。
檢視目前國內社會工作實務界的情形,可以發現社會工作助人工作適法糾紛與訴訟不斷增多;專業關係中,模糊的義務履行規範,導致社會工作者無法處理助人過程中所產生的變異情形;專業裁量權的擴張與濫用;工作者個人價值觀的涉入等幾種情況正嚴重地影響社會工作專業化的發展。而且,截至目前為止,在社會工作專業裡,並未提供一套較為明確的制度與規範,好作為工作者面臨處遇難題時的指引,如此不僅影響專業的形象,也嚴重地衝擊專業的服務品質,與專業制度的發展。
本研究由社會工作者的處遇過程中,實地瞭解和分析在每個服務環節的執行狀況、當中所呈現的問題、對專業制度與服務品質的衝擊。發現建構一套適用於社會工作專業化信託的制度。國內的實務工作者受限於中國文化傳統上,「和為貴」的人際關係價值思考,反而使得專業上賴以有效影響案主處遇的專業關係,成為工作者的處遇束縛。其次中國人的集體意識,也導致於工作者與案主、機構內的其他工作人員、機構外的合作對象彼此之間的職責不清。此二者的實際行為表現和專業的價值思考蘊藏著極大的衝突。本研究嘗試針對此一現象,先由技術制度面著手,分別從社會工作者本身的能力、督導體系、機構風險管理和專業組織等四方面,來建構社會工作的專業信託制度。
社會工作的目的是幫助個人、團體或社區增強或恢復其社會功能和產生有利於社會情境的能力(Barker, 1987:154)。在實務工作中,信任委託是專業關係形成的基礎,社會工作的助人關係就是一種信託關係(fiduciary relationship):案主是因為相信工作者在以案主利益為優先考量的前提下,有能力以最正確的方法,運用專業的知識及應用特殊專門的技術,對其提供服務而求助;另一方面,工作者則運用此種關係為媒介,透過有意義的互動過程來執行助人工作。所以,工作者與案主建立的關係,存在著契約與承諾,並由此衍生出比心理互動感受更為具體、正當,甚至合法(legal)的職責和義務,來確保構成專業關係的目的能被有效達成。
檢視目前國內社會工作實務界的情形,可以發現社會工作助人工作適法糾紛與訴訟不斷增多;專業關係中,模糊的義務履行規範,導致社會工作者無法處理助人過程中所產生的變異情形;專業裁量權的擴張與濫用;工作者個人價值觀的涉入等幾種情況正嚴重地影響社會工作專業化的發展。而且,截至目前為止,在社會工作專業裡,並未提供一套較為明確的制度與規範,好作為工作者面臨處遇難題時的指引,如此不僅影響專業的形象,也嚴重地衝擊專業的服務品質,與專業制度的發展。
本研究由社會工作者的處遇過程中,實地瞭解和分析在每個服務環節的執行狀況、當中所呈現的問題、對專業制度與服務品質的衝擊。發現建構一套適用於社會工作專業化信託的制度。國內的實務工作者受限於中國文化傳統上,「和為貴」的人際關係價值思考,反而使得專業上賴以有效影響案主處遇的專業關係,成為工作者的處遇束縛。其次中國人的集體意識,也導致於工作者與案主、機構內的其他工作人員、機構外的合作對象彼此之間的職責不清。此二者的實際行為表現和專業的價值思考蘊藏著極大的衝突。本研究嘗試針對此一現象,先由技術制度面著手,分別從社會工作者本身的能力、督導體系、機構風險管理和專業組織等四方面,來建構社會工作的專業信託制度。
The aim of social work is to help the individual, group or community reinforce as recover the social functions, which will be beneficial to produce social situations (Barker, 1987:154). In the social work practice, trust commitment is the basis to form the professional relationships. Barically, the alfrustic, relationship in the social practice is also a fiduciary relationship. Owing to the belief which the social should regard the clients'' best interests into the first prionty , the social worker is expected to exert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snd expertise into their helping senice. Morecver, the social worker needs to use fiduciary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cial worker and the client as the media to serve their alfrustic service via the meauinpful interaction.
Therefore, bared upon the contracts al well as commitments , the social worker establishes the mutual fiduciary relationship, through which can develop more consolidated, proper and even more legal duties and responsibilities to ensuer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fessional senice. When examining the current social work serice in Taiwan, we can find some disadvantaged sifnation which will jepadize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work professionalization.
Firstly, there is continuous increment in conflicts and suits in the social work practice;the another reason is the ambiguous duties which disable the norm enactment. Within the dilema, the social worker will be unable to deal with the unclear relationship;Moreover, the professional arbitration is expanded and abused; and finally, the indinidual value of the social worker is involved in the senrice delivery.
Novertheless, as far as thepresent is concerned, the social work professions did not provide a definite instifation as well as norm to guide the encountering dilema.
This situation will not only endanger the images of the social work professionalism, but also badly influences the quality of the professional service delivery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fessinoal institution.
In so doing , this research plans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executing conditions in the treating process of the social work. Then, findings from the observed issues are thoroughly formed as aninterview guide , through which interview the social practioners to construct a suitable institution of fiduciary relationship in social work professional services.
牛格正。(1997)。諮商專業倫理。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new window
王仁雄 等譯。(1984)。社會個案工作的專業關係。台中:向上兒童福利基金會。
王明仁、孫海珊。(1999)。不幸少女緊急短期收容方案之推展暨面臨專業倫理兩難問題與處置-以CCF家扶園之服務為例。社區發展,86,168-175。new window
王麗容。(1996)。社會工作倫理。於 中華民國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基礎技能訓練班講義。未出版。
王寶蒞。(1987)。論信託關係上受託人之忠實義務。東吳法律學報,5(1-2),167-181。new window
包承恩、王永慈 主譯。(2000)。社會工作價值與倫理。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田麗珠。(1999)。出院準備服務的倫理兩難議題。社區發展,86,116-122。new window
江一聖。(1998)。醫務社會工作服務成效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東海大學。
江季璇。(1999)。受虐兒童專業倫理保密的兩難。社區發展,86,131-142。new window
何振宇。(1997)。青少年福利服務義務工作人員對專業倫理的認知、困擾、及其因應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東海大學。
余坤東。(1998)。影響績效評估品質之因素探討-認知的觀點。東吳經濟商學學報,22,101-122。new window
余漢儀。(1999)。兒保之困境及倫理。於 兒童保護實務工作研討會論文集,171-182。主辦單位:內政部。
呂海榮、林國全、林麗香、溫俊富、林明珠。(1996)。信託法實用。台北:蔚理出版社
李怡慧。(1995)。美國贈遺稅與信託行為相關規定之介紹。財稅研究,27(3),98-117。new window
李增祿。(1999)。我國大學社會工作系(組)必修課程之探討。於 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學會第三屆第三次會員大會 暨全國社會工作教育課程整合研討會 大會手冊。台中: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學會。
沙依仁。(1999)。我國大學社會工作系(組)選修課程之研究。於 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學會第三屆第三次會員大會 暨全國社會工作教育課程整合研討會 大會手冊。台中: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學會。
沈清松。(1996)倫理學理論與專業倫理教育。通識教育,3(2),1-17。
周海娟。(1999)。社會工作倫理的兩難:保密問題的考量。社區發展,86,38-46。new window
周業謙、周光淦 譯。(1999)。社會學辭典。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林仁和。(1991)。社會工作倫理。課程講義。未出刊。
林仁和。(1994)。社會工作的知識和技術-從美國社會工作倫理守則談起。社會福利,111,21-26。
林木筆。(1994)。社會工作研究在社會工作中的角色-從一則雛妓研究調查報告說起。中華醫務社會工作學刊,4,39-43。
林火旺。(1997)。倫理學。台北:空中大學。
社區發展雜誌社。(1999)。社會工作專業與社會工作專業倫理。社區發展,86, 1-5。
施怡廷、梁慧雯。(1997)。社會服務機構組織與管理-全面品質管裡的理論與實務。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孫孝智。(1995)。道德論證問題在基本倫理學上的發展-目的論與義務論之爭。哲學與文化,22(4),317-331。
孫隆基。(1985)。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香港:集賢社。
徐 震。(1986)。社區與社區發展。台中:正中書局。
翁崇雄。(1991)。服務品質管理策略之研究(上)。品質管制月刊,27(1),26-42。
高迪理、陶蕃瀛。(1998)。服務輸送:一個充滿變數的社會工作過程。於 邁向二十一世紀社會工作管理專題研討會手冊。台中:東海大學
高迪理。(1992)。社會工作服務方案需要的理論架構。當代社會工作,2,33-46。
高迪理。(1993)。個案管理在兒童保護工作中之運用。於 社會個案工作實務,35-46。台中:中華兒童福利基金會。
張宏哲、顧美俐、張振成、劉曉春、林桂碧、曾蓮紅、陳怡如 譯。(1999)。社會工作直接服務:理論與技巧(上)。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new window
張英陣。(1994)。全方位品質管理的基本概念。福利社會,94,38-41。
張隆順。(1982)。社會工作倫理。台北:國立編譯館。
張福建。(1991)。羅爾斯的差異原則及其容許不平等的可能程度。台北:中研院。new window
陳文政。(1995)。洛克的政治權利的機構論與信託的原理。東海大學法學研究,9,1-18。new window
陳明璋。(1981)。企業環境、策略結構對其組織績效關係之研究:機械、電子、石化三種產業之實證探討。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北:政治大學。new window
陳耀崑。(1997)。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倫理判斷傾向之調查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台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陳耀崑。(1998)。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倫理判斷傾向之調查研究。公民訓育學報,7,495-516。new window
陸光、高永興。(1991)。我國社會工作人員專業守則制訂之研究。台北: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
陶蕃瀛。(1999)。社會工作專業發展的分析與展望。社區發展季刊,88,190-196。new window
彭懷真。(1994)。台灣地區專職社會工作員接受訓練情況之研究。中國社會教育學刊,2,105-129。
曾華源、廖秋芬。(1998)。兒童保護工作的挑戰-社會工作者價值抉擇之困境。社區發展,81,170-182。new window
曾華源。(1996)。強化不幸少年教養輔導方案之研究。行政院內政部社會司委託研究案。台北:行政院內政部。
曾華源。(1998)。社會工作專業價值與倫理。課程講義。未出刊。
曾華源。(1999)。社會工作專業倫理困境與信託責任之探討。社區發展,86,54-65。new window
黃光國。(1988a)。人情與面子:中國人的權力遊戲。於黃光國 主編,中國人的權力遊戲,7-56。台北:巨流圖書公司。new window
黃光國。(1988b)。中國式家族企業的現代化。於黃光國 主編,中國人的權力遊戲,233-268。台北:巨流圖書公司。new window
黃彥宜。(1991)。台灣社會工作發展:1683-1988。思與言,29(3),119-152。
黃碧霞。(1999)。台灣各縣市社會工作專業體制與社會工作倫理。社區發展,86,12-20。new window
黃維憲、曾華源、王慧君。(1987)。社會個案工作。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楊中芳。(1996)。如何研究中國人-心理學本土化論文集。台北:桂冠圖書公司。new window
楊錦洲。(1993a)。服務品質的探討。品質管制月刊,29(1),20-26。
楊錦洲。(1993b)。影響服務品質的特性。品質管制月刊,29(2),25-29。
萬育維、王文娟。(1999)。從社會工作基本倫理來分析教養機構管理與案主權益維護之間的困境。社區發展,86, 123-130。new window
萬育維譯。(1997)。社會工作實務手冊。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詹火生、王麗容。(1993)。提升社會工作員專業素質之研究-兼述社會工作教育應有的方向。社區發展,61,29-41。new window
詹火生。(1988)。社會福利工作方案評估方法概論。台北: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
鄒平儀。(1995)。社會工作專業責信制度之探究:醫療服務體系績效契約模式的建構。未出刊。
鄒平儀。(1996a)。評析社會工作教育與實務中「價值」議題的潛在性困境。社區發展,76,69-78。new window
鄒平儀。(1996b)。醫療社會工作服務績效之成本效益分析。未出刊。
鄒平儀。(1999)。醫療社會工作績效評估模式之建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博士論文。台中:東海大學社new window
廖秋芬。(1997)。社會工作員對兒童保護案件處遇計畫的價值抉擇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東海大學。
廖榮利。(1986)。社會工作學。台北:幼獅文化出版公司。
廖榮利。(1987)。社會工作理論與模式。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趙善如 譯。(1999)。社會服務方案績效的評量:方法與技術。台北:亞太圖書出版社。
趙雍生。(1987)。台灣社會工作專業教育與人才培育。社區發展,37,99-111。
劉仲冬。(1996)。量與質:社會研究的爭議及社會研究未來的走向及出路。於 胡幼慧 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案例,121-139。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劉常勇。(1991)。服務品質的觀念模式。台北市銀月刊,22(9),2-16。
劉蕙雯、范麗娟 譯。(1999)。社會工作者的道德職責:行動的倫理。社區發展,86,329-335。new window
劉蕙雯。(1997)。高雄市兒童保護社會工作人員工作疲乏探討。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高雄醫學院
潘秀菊。(1996)。信託法之實用權益。台北:永然文化出版服務有限公司。new window
潘玲莉 譯編。(1996)。向社工人員之業務過失索賠:初步探討。未出刊。
潘淑滿、林怡欣。(1999)。醫療體系中社會工作專業倫理發展趨勢的反思。社區發展,86,96-108。new window
潘淑滿、葉明昇。(1999)。精神醫療社會工作者專業倫理之探討。社會工作學刊,5,53-93。
蔡貞慧。(1992)。社會工作價值體系之研究:概念趨向分析。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台灣大學。
蔡淑芳 譯。(1983)。社會工作價值體系之研究。社區發展,23,56-67。new window
蔡漢賢。(1982)。從職業道德的重要性論如何建立我國社會工作人員專業守則。台北:社會福利協會。
鄭玉英。(1995)。婚姻與家族治療中的倫理問題探討。於 社會工作倫理研討會實錄,19-25。台北:輔仁大學社會工作系。
鄭怡世。(1999)。社會工作專業人員的倫理困境與決策模式初探。社區發展,86,244-261。new window
鄭俊仁。(1994)。信託關係及有關課稅觀念研議。財稅研究,26(3),1-17。new window
鄭麗珍。(1997)。「社會工作哲學與倫理」教學與教材。於 社會工作專業教育教材教法研討會實錄。台中: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系。
鄭讚源。(1995)。福利機構組織績效之分析(上)。社會福利,120,35-43。
謝秀芬。(1977)。案主自我決定原則的再探討。東海學報,18,183-198。new window
謝秀芬。(1985)。人際關係對社會工作專業關係的影響。社區發展,29,37-41。new window
鍾美育 譯。(1992)。社會工作的倫理判斷。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韓文瑞 譯。(1992)。信託關係:社會工作者對案主所負責任的合法性基礎。社區發展,60,172-180。new window
簡春安、鄒平儀。(1998)。社會工作研究法。台北:巨流圖書公司。new window
簡春安。(1995)。社會工作倫理教育的現況與未來。於 社會工作倫理研討會實錄,152-165。台北:輔仁大學社會工作系。
羅天人。(1996)。社會正義觀點及社會福利實施的原則--對台灣社會福利政策的展望。社區發展,76,223-236。new window
Bank, S. .(1995). Ethical and Value in Social Work. London : Macmillan.
Barker, Robert L. . (1987). Social Work. In The Social Work Dictionary, 154. U.S.A. :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 Inc.
Biestek, F. P. .(1957). The Casework Relationship. Chicago : Loyola University Press.
Blythe, B. J. & Briar, S. (1987). Direct Practice Effectiveness. in Encyclopedia of Social Work (18th ed.) , 399-407. Silver Spring, M D.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 Inc.
Clark, Chris L. . (1985). Social Work and Social Philosophy : A Guide for Practice. London : Routledge & Kegan Paul plc .
DuBois, B., & Miley, Karla K.. (1999) . Social Work : An Empowering Profession.(3rd ed.) Boston : Allyn and Bacon.
Fisher, Jole .(1973). Is Casework Effective ? A Review. Social Work, 18, 5-20.
Fisher, Jole .(1978). Effective Casework Practice. New York : McGraw-Hill.
Garvin, D. A. . (1984). What Does Product Quality Really Mean ? Soloan Management Review, 26(1), 25-43.
Gerhart, U., & Brooks, A. . (1985). Social Workers and Malpractice : Law Attitudes and Knowledge. Social Casework, 66, 411-416.
Gewirth, A. .(1978). Reason and Morality.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Gifiis, S. H. .(1991). Law Dictionary (3rd ed.). New York : Barron''s.
Hepworth, D. H., Rooney, R. H., & Larsen, J. A. . (1997). Dircect Social Work Practice : Theory and Skill.(5th ed.) New Jersey :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Hepworth, D., & Larsen, J. (1985) Dircet Social Work Practice(2nd ed). Homewood, IL : Dorsey Press.
Holder, A. .(1975). Medical Malpractice Law. New York : John Wiley & Sons.
Holland, T. P. . (1996). Meauring Dimensions of Social Workers'' Ethical Assessments. Unpublished Manuscript.
Holland, Thomas P., & Kilpatrick Allie C. . (1991). Ethical Issues in Social Work : Toward a Ground Theory of Professional Ethics. Social Work, 36(2), 138-144.
Hoose, Van W. H., & Jottler, J. A. . (1977). Ethical and Legal Issues in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California : Jossey & Bass.
Jayaratne, S., Croxton, T., & Mattison, D. . (1997). Social Work Professional Standards : An Exploratory Study. Social Work, 42(2), 187-199.
Keys, Paul R. . (1995). Quality Management. In Encyclopedia of Social Work(19th ed.),2019-2025 . Silver Spring, MD :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 Inc.
Kitchener, K. S. . (1984). Intuition, Critical, Evaluation, and Ethical Principle : The Foundation for Ethical Decisions in Counsrling Psychology.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12(3), 43-55.
Kutchins, Herb .(1991). The Fiduciary Relationship: Social Workers'' Responsibilities to Clients. Social Work , 36(2), 106-113.
Leiby, J. (1978). A History of Social Welfare and Social Work in the United State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Levy, C. S. .(1976). Social Work Ethics. New York : Human Science Press.
Manning, Susan .(1997). The Social Worker as Moral Citizen : Ethic in Action. Social Work, 42(3), 223-230.
Marshall, T. H. (1974). Social Policy in the 20th Century(3rd ed.). London : Hutchison.
Martin, Laerence L. (1993).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in Human Service Organization. London : Sage Publications, Inc.
Moore, Stephen T. & Kelly, Michael J. . (1996). Quality Now : Moving Human Services Organizations toward a Consumer Orientation to Service Quality. Social Work , 41(1), 33-40.
Myers, L. L. , & Thyer, B. A. .(1997). Should Social Work Clients Have the Right to Effective Treatment ? Social Work , 42(31) , 288-298.
Northen, H. . (1982). Clinic Social Work. 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Patton, Michael Quinn. . (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2nd). New York : Sage Publications, Inc.
Perlman, H. H. . (1979). Relationalship : The Heart of Helping People.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Rawls, J. .(1971). A Theory of Justice . Combridge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Reamer, F. G. , & Siegel, D. H. .(1992). Should Social Workers Blow the Whistle on Incompetent Colleague ? In E. Gambrill & R. Pruger (Ed.), Controversial Issues in Social Work (pp.66-78). Boston : Allyen & Bacon.
Reamer, Frederic G. (1995a). Ethic and values. In Encyclopedia of Social Work (19th ed.) , 897-898. Silver Spring, M D.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 Inc.
Reamer, Frederic G. (1995b). Malpractice Claim against Social Worker : First Facts. Social Work, 40(5), 595-601.
Reamer, Frederic G. (1995c). Social Work Ethic and value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Reamer, Frederic G. . (1982). Ethical Dilemmas in Social Servic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Reamer, Frederic G. . (1987). Informed Consent in Social Work. Social Work , 32 , 425-429.
Reamer, Frederic G. . (1990). Ethical Dilemmas in Social Servic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Reamer, Frederic G. . (1995d). Ethical Dilemmas in Social Service(2nd ed.).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Sheafor, B., Horejsi, C., & Horejsi, G. .(1988). Techniques and Guidelines for Social Work Practice. Newton, MA : Allyn & Bacon.
Siporin, Max .. (1975). Intruduction to Social Work Practice . New York : Macmillan Publishing Co. .
Steers, R. M. (1975). Problem in the Measurement of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ly, 20, 546-548.
Steinman, S. O. , Richardson, N. F. , & McEnroe, T. . (1998). The Ethical Decision-Making Manual for Helping Professionals. California :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Wassertrom, R. A. . (Ed.) (1971). Morality and the Law. Belmont, California : Wadsorth.
West Publishing. (1979). Black''s Law Dictionary(5th ed.). St. Paul, MN : Author.
Westin, A. . (Ed.) . (1981). Whistle Blowing ? Loyalty and Dissent in the Corporation. New York : McGraw-Hill.
Winbach, R. W. (1990). The Social Worker as A Manager : Theory and Practice. Longman, a division of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 Inc.
Young, Alma T. .(1995). Quality Assurance. In Encyclopedia of Social Work (19th ed.),2016-2018. Silver Spring, MD :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