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先秦音樂文化之演進
作者:趙廣暉
作者(外文):Chao kuang-hui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莊本立
王吉林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1
主題關鍵詞:音樂樂律樂器樂歌與樂舞樂懸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1)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9
音樂為人類精神食糧,乃由於生活需求而自然產生,先期的表現是粗略的,它隨著時代的推移與進步也逐漸發展與改良。原始音樂是歌樂舞三位一體的,誠然是人們情緒之舒發與展現。而樂器則是為了模仿或加強某些音響效果,取以為歌舞助興而製作。那也是由簡單而邁向精緻,這在歷年考古挖掘出土文物中可以得到印證。
早期的樂器在工業文明出現前,多取材於自然物,如敲擊石片以為磬,採取禽骨或竹管吹之以為笛,利用空心樹幹搏之以為鼓,在這些基礎下再逐漸改良,斯乃石器時代之一般現象。及至進入青銅器時代,鈴、鐃、鉦、鐘一類的樂器陸續問世,歷經了夏商,工業技術也日趨精良,因而到了周朝,則有以金、石、絲、竹、匏、土、革、木之質材為分類的“八音”樂器產生。
隨著樂器之演進,則產生了音律,於春秋與戰國之際,更有以管求律的“三分損益法”之發明,繼而又有了“還相為宮”移調與轉調理論之問世。
西周初期,由於周公之“制禮作樂”使得禮樂與雅樂特別興盛,然到了春秋的末期,原諸侯國各爭霸主,政情混亂,禮樂廢弛,加之有些士大夫更逾越禮樂規範,因而導致史稱的“禮壞樂崩”,在此之際,民間俗樂則隨而興起,音樂文化而呈現多元。先秦音樂在那時看起來雖已有相當成就,但一路走來也有著相當可觀的曲折歷程。
一、古籍文獻史料:
(一)、撰述人未能確定部分:
《山海經》郭璞註,據(明)成化庚寅刊本,臺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子部27。
《世本八種》宋衷註,(清)秦家謨等輯,臺灣西南書局,民國63年1月初版。
《老子》據華亭張氏校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3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竹書紀年》洪頤校刊本,臺灣中華書局,四部備要,史部282。
《呂氏春秋》據清畢氏靈巖山館校刻本,臺灣廣文書局,民國54年8月初版。
《尚書》孔安國古文尚書本,臺灣利大出版社,民國63年11月出版。
《管子》據明吳郡趙氏校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3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逸周書》孔晁註本,臺灣中華書局,四部備要282。
《四書章句集解》朱熹集註本,臺灣鵝湖出版社,民國73年9月出版。
《穆天子傳》郭璞註,據平津堂校刊本,臺灣中華書局,四部備要,史部282。
《墨子》據清畢氏靈巖山館校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3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爾雅》郭璞註本,臺灣中華書局,四部備要,經部43。
《韓非子》據吳氏影宋乾道校刻本。
(二)、已知撰述者姓名部分:
王欽若《冊府元龜》,北京中華書局,影印明本,1960年6月第一版,1988年8月第三次印刷。
左丘明《國語》,臺灣商務印書館,國學基本叢書四百種,381號,韋昭注解本。
司馬遷《史記》,臺北藝文印書館,武英殿版影印本。
伏勝《尚書大傳》,臺北藝文印書館,百部叢書集成,聚珍版。
杜佑《通典》,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1988年12月第一版,1992年6月第二次印刷。
沈括《夢溪筆談.補筆談》,臺灣商務印書館,人人文庫794,795,民國57年9月臺一版,民國68年1月臺四版。
李昉等纂修《太平御覽》,臺灣粹文堂影印,中國學術名著類書類,民國64年6月出版。
宋應星《天工開物》,臺灣商務印書館,據(明)書林楊素卿刊影印本,民國76年10月出版。
屈原《楚辭》,臺灣中華書局,據(清)陳洪授、蕭從雲圖注影印本,民國75年11月出版。
范曄《後漢書》,臺灣藝文印書館,武英殿版影印本。
荀況《荀子》上海古籍出版社,據清嘉善謝氏校刻本影印, 1986年3月第一版,1995年1月第七次印刷。
莊周《莊子》上海古籍出版社,據明世德堂校刻本影印,1986年3月第一版,1995年1月第七次印刷。
秦蕙田《五禮通考》,臺灣聖環圖書有限公司,據清味經窩藏本影印,民國83年5月出版。
班固《漢書》,臺灣藝文印書館,武英殿版影印。
班固《白虎通義》,臺灣商務印書館,國學基本叢書四百種(平裝本)。
許慎《說文解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11月第一版第五次印刷。
郭茂倩《樂府詩集》,臺灣商務印書館,國學基本叢書四百種,206集。
鄭樵《通志》,臺灣商務印書館,國學基本叢書四百種(平裝本)。
歐陽忞《輿地廣記》,臺灣藝文印書館,百部叢書集成,聚珍版。
劉安《淮南子》,臺灣中華書局,四部備要,子部。
劉熙《釋名》,臺灣中華書局,四部備要,經部。
載德《大載禮記》,王聘珍解詁,王文錦點校本,上海中華書局,1983年3月第一版,1992年1月第三次印刷。
載聖《禮記》鄭玄註本,臺灣第一書局影印,民國63年11月出版。
應劭《風俗通義》,臺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備要平裝本。
羅泌《路史》,臺灣中華書局,四部備要,史部,295。
二、音樂論著專書:
(一)、民國以前
江永《律呂闡微》,臺灣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珍本二集。
江藩《樂懸考》,臺灣藝文印書館,百部叢書集成,文淵閣四庫全書,樂類。
李光地,《古樂經傳》,臺灣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珍本十集。
汪烜《律呂通釋》,臺灣藝文印書館,粵雅堂叢書,二十八集。
朱長文《琴史》〈外十種〉,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8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朱載堉《樂律全書》,臺灣商務印書館,國學基本叢書四百種(平裝本)。
胡彥昇《樂律表微》,臺灣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珍本二集。
倪復《鐘律通考》,臺灣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珍本二集。
畢華珍《律呂元音》,臺灣藝文印書館,小萬卷樓叢書。
段安節《樂府雜錄》,臺灣商務印書館,叢書集成簡編。
陳暘《樂書》,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樂類。
陳夢雷(清)《古今圖書集成》〈樂律典〉,臺灣鼎文書局,中國學術類編。
劉瑾《律呂成書》,臺灣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珍本別集。
蔡元定《律呂新書》,臺灣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珍本十集。
蔡邕《琴操》,臺灣商務印書館,叢書集成簡編。
撰人不詳《樂書要錄》,臺灣商務印書館,叢書集成簡編。
應撝謙《古樂書》,臺灣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珍本初集。
韓邦奇《樂律舉要》,臺灣藝文印書館,百部叢書集成,學海類編。
(二)、民國以來:
王光祈《東西樂制之研究》,上海中華書局,民國15年1月初版發行,民國25年4月四版。
王光祈《東方民族之音樂》,上海中華書局,民國18年 10月初版發行,臺灣中華書局,民國56年3月臺二版。
王光祈《西洋音樂史綱要》,上海中華書局,民國20年8月初版發行,臺灣中華書局,民61年9月臺二版。
王光祈《中國音樂史》,上海中華書局,民國23年9月初版發行,民國30年1月臺三版。
王耀華《世界民族音樂概論》,上海音樂出版社,1998年2月第一版弟一次印刷。
毛繼增《中國少數民族樂器志》,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86年初版,1987年第2次印刷。
孔德《外族音樂流傳中國史》,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15年10月初版發行。
方建軍《陜西出土音樂文物》,陜西師範大學出版部,1993年3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方建軍《中國古代音樂文化的物質構成》,臺灣學藝出版社,民國85年11月初版。
田邊尚雄(日)著,陳清泉譯《中國音樂史》,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26年5月出版發行,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56年6月臺二版。
卡爾西蕭(美)《音樂美學》,郭長揚譯,臺灣大陸書店,民國66年1月初版。
史惟亮《畫中的音樂歷史》,臺灣幼獅書店,民國58年11月出版。
吉聯抗《春秋戰國秦漢音樂史料譯註》,臺灣源流文化事業公司,民國71年8月初版。
伍國棟《民族音樂學概論》,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7年3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伍國棟《中國古代音樂》,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年9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沈匯編《中國古代銅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10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李元慶《民族音樂問題的探討》,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3年3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李啟鵬《西洋音樂發展史》,臺北五洲出版社,民國59年11月出版。
李純一《中國古代音樂史稿》,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3年3月第一版,1985年7月第二版,第三次印刷。
李純一《先秦音樂史》,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4年10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李純一《中國上古出土樂器綜論》,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8月一版,第一次印刷。
吳釗《中國音樂史略》,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3年3月一版,第一次印刷。
余欣然《曾侯乙編鐘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11月初版,第一次印刷。
沈知白《中國音樂史綱要》,上海文藝出版社,1982年12月一版,第一次印刷。
沈信一《民族音樂的理論與方法》,臺灣書評書目出版社,民65年7月初版。
金文達《中國古代音樂史》,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4年4月一版,第一次印刷。
金忠明《樂教與中國文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年2月一版,第一次印刷。
林蔥《中國音樂之演進》,臺北學藝出版社,民國71年6月出版。
林濟庄《齊魯音樂文化源流》,山東濟南齊魯出版社,1995年7月一版,第一次印刷。
修海林《中國古代音樂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12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俞人豪《東方音樂文化》,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5年1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唐健垣《琴府》,臺灣聯貫出版社,民國60年6月初版。
孫星群《音樂美學之始祖.樂記與詩學》,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7年6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孫繼南等《中國音樂通史簡編》,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4年4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秦詠誠《中國民族音樂大觀》〈遠古〉,瀋陽出版社,1989年12月一版,第一次印刷。
夏野《中國古代音樂史簡編》,上海音樂出版社,1991年10月一版,第一次印刷。
堀內敬三(日)《西洋音樂史》,邵義強譯,臺灣全音音樂出版社,民國65年2月出版。
郭乃安《民族音樂概論》,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8年4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郭德偉《禮樂地宮.曾侯乙墓發掘親歷記》,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10月一版,第一次印刷。
許之衡《中國音樂小史》,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19年5月初版。
許健《琴史初編》,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7年8月一版,第一次印刷。
曾遂今《音樂社會學概論》,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7年12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張世彬《中國音樂史論述稿》,香港友聯出版社,1975年11月初版。
莊本立《中國的音樂》,臺灣省政府新聞處,民國58年5月出版。
馮文慈點註《律學新說》,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6年9月初版。
馮文慈《中外音樂交流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7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袁炳昌《中國少數民族樂器志》,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87年二次刷。
袁炳昌《中國少數民族音樂史》(上),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8年1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梁在平《中國樂器大綱》,臺灣國立臺灣藝術館,民國59年3月出版。
梁在平《中國古代音樂史料輯要》,臺灣學藝術出版社,民國60年9月出版。
梁銘越《歷史長河的民族音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民國80年12月版。
陳四海《中國古代音樂史》,陜西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5年10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陳聆群《蕭友梅音樂文集》,上海音樂出版社,1990年12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黃炳寅《中國音樂與文學史話》,臺灣國家出版社,民國71年10月出版。
黃體培《中華樂學通論點》,臺灣中國音樂書房,民國72年11月初版。
童斐《中樂尋源》,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24年5月出版。
葉伯和《中國音樂史》,四川成都昌福公司,民國11年10月出版。
彭松、于萍《中國古代舞蹈史綱》,浙江美術學院出版社,1991年6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楊隱(蔭瀏)《中國音樂史》,臺灣學藝出版社,民國65年4月初版。
楊蔭瀏《中國古代音樂史稿》,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77年10月第一版,臺灣丹青圖書公司,民國74年5月臺一版
楊家駱主編《中國音樂史料》,臺灣鼎文書局,民國64年5月初版。
劉再生《中國古代音樂史簡述》,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1年6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廖輔叔《中國古代音樂簡史》,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64年3月第一版,1985年5月第三次印刷。
趙渢《中國樂器》,香港珠海出版有限公司,1992年2月初版。
蔡仲德《中國音樂美學史》,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5年1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薛宗明《中國音樂史.樂器篇》,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2年9月初版。
薛宗明《中外音樂大事年表》,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8年12月初版。
蕭興華《中國音樂史》,臺灣文津出版社,民國84年3月初版。
屬啟成《音樂歷史圖鑑》,臺灣天同出版社,民國56年10月出版。
戴粹倫等《中國音樂史論集》,臺灣中華大典編印會,民國49年3月初版,民國57年7月再版。
繆天水《樂律學研究》,臺灣淡江書局,民國62年 4月出版。
三、近人專論及一般著述:
王子今《中國古代交通文化》,北京三環出版社,1990年10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王仲孚《中國上古史》,臺灣正中書局,民國77年9月初版。
王國維《觀堂集林》,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6月第一版,1991年12月第五次印刷。
王國維《古史新證》,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4年第一版,1996年3月第二次印刷。
皮道堅《楚藝術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7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田長滸《中國鑄造技術史》〈古代卷〉,北京航空工業出版社,1995年1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安金槐《中國考古》,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2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呂思勉《先秦學術概論》,上海東方出版社,1985年6月第一版,1996年2月第二次印刷。
呂思勉《中國民族史》,上海東方出版社,1989年8月第一版,1996年2月第二次印刷。
沈匯《中國古代銅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10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汪寧生《銅鼓與南方民族》,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4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李玉潔《先秦喪葬制度研究》,河南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10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岑家梧《史前藝術史》,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23年3月初版,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5年11月,臺二版。
徐杰舜《中國民族史新編》,廣西教育出版社,1989年8月第一版,1991年3月第二版,第二次印刷。
段振美《殷墟文化》,北京東方出版社,1999年7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姚孝遂等《殷墟甲骨刻辭類纂》,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1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姚孝遂等《殷墟甲骨刻辭摹釋總集》,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2月第一版,1992年8月第二次印刷。
姚歲寒《殷墟的發現與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1994年9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馬承源《中國青銅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7月第一版,1994年8月第五次印刷。
唐嘉宏《先秦史新探》,河南大學出版社,1988年6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馮禹等《中國傳統文化大觀》,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3年4月第一版,1996年10月第二次印刷。
陳偉《穴居文化》,上海文匯出版社,1990年5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陳寶良《中國的社與會》,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9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new window
郭齊家《中國遠古及三代教育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4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張之恆《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南京大學出版社,1988年10月第一版,1992年5月第二次印刷。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臺北聯經出版社,民國72年4月初版。new window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第二集,臺北聯經出版社,民國79年11月初版。new window
張瑞璠《中國教育史研究》〈先秦分卷〉,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年7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張樹棟《古代文明的起源與演進》,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7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陰法魯等《中國古代文化史》,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6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鄭妙昌《中國鼓文化研究》,廣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1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鄭師許《銅鼓考略》,北京中國書店,1992年3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聞人軍《考工記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3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畢一之《黃河上游地區歷史與文物》,四川重慶出版社,1995年2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許倬雲《西周史》,北京三聯書店,1994年12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楊向奎《宗周社會與禮樂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5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童世亨《歷代疆域形勢圖》,臺灣廣文書局,民國71年8月初版。
鄒衡《夏商周考古學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10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1995年10月第一版,第二次印刷。
譚其驤《簡明中國歷史地圖集》,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1991年10月第一版,1996年6月第二次印刷。
譚維四《無物考古與博物館論叢》,湖北美術出版社,1996年9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樓玉棟《曾侯乙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7月第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樓玉棟《中國考古學中碳14年代數據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年3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劉彬徽《楚系青銅器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7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盧連成《青銅文化的寶庫殷墟發掘記》,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9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謝崇安《中國史前藝術》,北京三環出版社,1990年10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謝崇安《商周藝術》,四川巴蜀出版社,1997年8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饒宗頤《楚地出土文獻三種研究》,上海中華書局,1993年8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四、考古文物、樂器圖錄:
王衛《中國音樂文物大系》(上海江蘇卷),河南鄭州大象出版社,1996年12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王黻《宣和博古圖》,臺灣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子部。
李苓等《曾侯乙墓文物珍賞》,湖北美術出版社,1995年5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吳釗《圖說中國音樂史》,北京東方出版社,1999年10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呂大臨《考古圖》,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子部。
唐復年《西周青銅器銘文分代史征器影集》,中華書局,1993年8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陳萬鼐《中華五千年文物集刊》(樂器篇),中華五千年文物集刊編委會,民國74年6月初版。
崔琰《中國音樂文物大系》(河南卷),河南鄭州大象出版社,1996年12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孫煥斌《中國音樂文物大系》(天津、陜西卷),河南鄭州大象出版社,1996年11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孫煥斌《中國音樂文物大系》(新疆卷),河南鄭州大象出版社,1996年12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湖北省博物館編《曾侯乙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7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湖北省博物館編《戰國曾侯乙墓出土文物圖案選》,長江文藝出版社,1984年9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雷鳴《中國青銅器銘文紋飾藝術》,湖北美術出版社,1992年11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劉東升等《中國音樂史圖鑑》,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8年11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劉東升等《中國樂器圖鑑》,山東教育出版社,1992年7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趙函《中國音樂文物大系》(四川卷),河南鄭州大象出版社,1996年12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韓冰《中國音樂文物大系》(湖北卷),河南鄭州大象出版社,1996年10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韓冰《中國音樂文物大系》(北京卷),河南鄭州大象出版社,1996年11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羅振玉《三代吉金文存》(日)東京株式會社,中文出版社,1971年8月初版。
五、期刊雜誌論文:
天華〈樂記的內容及其作者〉,載《樂學》(雙月刊第一號),臺灣省交響樂團,民國36年4月出版。
天華〈史記裡的音樂部分〉,載《樂學》(雙月刊第三號),臺灣省交響樂團,民國36年8月出版。
朱文偉《先秦樂鐘之研究》,南天書局出版公司,民國83年4月初版。
李金鷹《先秦音樂思想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民國81年度碩士論文。
李濟等〈中國考古報告集之三〉《侯家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民國51年10月出版。
沈知白〈中國樂制與調的演變〉載《沈知白音樂論文集》,上海音樂出版社,1994年3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莊本立《箎之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民國54年春季,集刊第十九期。
莊本立《中國古代之排簫》,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之四,民國54年出版。
莊本立《周磬之研究》,國立歷史博物館,歷史文物叢刊第二輯,民國57年3月出版。
喬建中等《中國音樂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山東教育出版社,1990年12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覃聖敏《廣西左江流域崖壁畫考察與研究》廣西民族出版社,1987年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黃石友《先秦音樂考》,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民國55年度碩士論文。
郭乃安主編《中國音樂學》(季刊)1986─1987(1─4期),中國音樂學編輯部出版。
趙渢〈從詩經的音樂看雅樂的音樂制度〉,載《樂學》(雙月刊第四號),臺灣省交響樂團,民國36年10月出版。
趙渢主編《音樂研究》(季刊)1988─1998(1─4期),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
樊祖蔭主編《中國音樂》(季刊)1988─1998(1─4期),中國音樂編輯部出版。
蕭友梅〈中國歷代音樂沿革概略〉,載上海音樂專科學校《樂藝》季刊第一卷第五號,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20年4月出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