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重讀1970以後的台北:文學再現與台北東區
作者:林秀姿
作者(外文):Lin Shiow-Tze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指導教授:夏鑄九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2
主題關鍵詞:全球化台北東區小說再現節奏表徵空間GloblizationDistrict of Eastern TaipeiLiterary representationRhythmSpace of represent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2)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本論文主要是針對1970年代以來,以台北東區發展為時空的主軸,進行表徵空間的分析,研究的中心問題有二:
一、探看較一般人敏感的文學家所觀察到的城市新面向,它是城市空間、與身體節奏的轉變,以及對於城市圖象的描繪。
二、比較文學再現出來的表徵空間,與現實空間實踐、制度空間表徵之間的關係,以及人們如何透過表徵空間對現實進行挪用、佔據與翻轉。
於是以下各章便分別以陳映真、黃凡、林燿德、朱天心的作品為主,依主題(新興流動資本、新中收入階級都市文化、網絡與「他者」、公共與記憶)分別分析1970年代、1980年代、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解嚴前後)、1990年代的文學再現下的台北。
全文結構主要分為三部份,第一部份聚焦於文學家所感受到的台北東區的新生活節奏,它是新的流動資本的節奏,是新中收入階級的都市文化節奏,是新的網絡節奏,是邊緣主體「他者」的節奏,是新的公共節奏,也是新的記憶時間節奏。第二部份,是在這些觀察到的新城市空間與身體節奏的基礎上,拼湊出作家們所描繪的台北新圖象,它是世界資本普同與城鄉差距的圖象,是新都心與內部節奏差距的圖象,是多元大東區與新網絡的圖象,是新都心記憶與消失的圖象。第三部份,是在前二部份的基礎上,與現實的空間發展、制度發展做一疊圖,試圖釐出表徵空間的特殊性,以及與現實發展的呼應、想像與佔據的關係。
一、文學文獻資料
[1] 朱天心,1992/1998,《想我眷村的兄弟們》,台北:麥田出版社。
[2] 朱天心,1997/1999,《古都》珍藏紀念版,台北:麥田出版社。
[3] 朱天心,2000A,《漫遊者》,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4] 朱天心,2000B,<大和解研討會:說明>,收入文化研究學會通訊
[5] 林燿德,1995,《大東區》,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6] 林燿德,1996,<當代台灣小說中的上班族/企業文化>,收入《50年來台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一):台灣文學中的社會》,台北:文訊雜誌社編印,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出版。
[7] 林燿德,1999,《非常的日常》,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8] 陳映真,1975/1981,<四版自序>,收入《第一件差事》,台北:遠景。
[9] 陳映真,1978A/1988,<夜行貨車>,收入陳映真作品集3《上班族的一日》,台北:人間出版社,頁97-138。
[10] 陳映真,1978B/1988,<上班族的一日>,收入陳映真作品集3《上班族的一日》,台北:人間出版社,頁139-166。
[11] 陳映真,1980/1988,<雲>,收入陳映真作品集4《萬商帝君》,台北:人間出版社,頁1-91。
[12] 陳映真,1982/1988,<萬商帝君>,收入陳映真作品集4《萬商帝君》,台北:人間出版社,頁92-。
[13] 陳映真,1997,〈向內戰、冷戰意識形態挑戰:1970年代台灣文學論爭在台灣文藝思潮史上劃時代的意義〉,《聯合文學》,14:2,pp.57-76。
[14] 陳映真,2001,《忠孝公園》,台北:洪範出版社。
[15] 黃凡,《黃凡集》,1992/1993,台北:前衛出版社。
[16] 黃凡,1981,《大時代》,台北:時報出版社。
[17] 黃凡,1984,《慈悲的滋味》,台北:聯經報社。
[18] 黃凡,1987A,《曼娜舞蹈教室》,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19] 黃凡,1987B,《都市生活》,台北:聯經出版社。
[20] 黃凡、林燿德,1989,<新世代小說大系──總序>,收入黃凡、林燿德編,《新世代小說大系》,台北:希代出版社。
二、文學評論文章
[21] 人間出版社編輯,1988,<附錄一:從浪漫的理想到冷靜的諷刺──尉天聰、齊益壽、高天生對談陳映真>(1979.12.《台灣文藝》,65期),收入陳映真作品集15《文學的思考者》,台北:人間出版社。
[22] 人間出版社編輯,1988,<附錄二:三十年代文學的承傳耆──談陳映真>,收入陳映真作品集15《文學的思考者》,台北:人間出版社。
[23] 亞弦,1987,<在城市裡成長:林燿德散文作品印象>,收入林燿德,《一座城市的身世》,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頁11-24。
[24] 王仲偉,1998,〈朱天心《古都》〉,《臺灣文學年鑑(1997)》,台北:行政院文建會,頁269-270。
[25] 王浩威,1996,<偉大的獸──林燿德文學理論的建構>,《聯合文學》,12:5,頁55-。
[26] 王溢嘉,1999,<被告白的假面>,收入林燿德著,1999,《非常的日常》,頁195-200。
[27] 王德威,1987,<學校「空間」、權威、與權宜──論黃凡<系統的多重關係>>,收入黃凡,《都市生活》,頁9-14。
[28] 王德威,1997/2000,<序論:老靈魂前世今生──朱天心的小說>,收入《古都》,頁9-32。
[29] 古遠清,1995,<在現實與夢幻之間──評林燿德短篇小說集《惡地形》>,《書評》,14,頁23-26。
[30] 向陽,1995,<「台北的」與「台灣的」──初論台灣現代文學的「城鄉差距」>,收入鄭明娳主編,1995,《當代台灣都市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
[31] 朱偉誠,2001,<無重力狀態的漫遊憶往--讀朱天心「漫遊者」>,《聯合文學》,17:5=197,頁148-149。
[32] 朱雙一,1990/1992,<台灣社會運作形式的省思──黃凡作品論>,原載於1990,《台灣研究集刊》,2、3期,收入《黃凡集》,台北:前衛出版社,PP。267-284。
[33] 朱雙一,1991,<邁向壯闊的史詩──評林燿德的《高砂百合》>,《聯合文學》,7:5=77,頁188-190。
[34] 朱雙一,1995,<廣角境對準台灣都市叢林──黃凡論>,《聯合文學》,11:4,PP。152-156。
[35] 朱雙一,1996,<資訊文明的審視焦點和深度觀點:林燿德小說論>,《聯合文學》,12:5=137,頁44-49。
[36] 何欣,1979/1988,<試析<夜行貨車>>,收入陳映真作品集14《愛情的故事》,台北:人間出版社。
[37] 何寄澎,1992,〈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們》〉,《幼獅文藝》,8,頁67-110。
[38] 吳潛誠,1996,<遊走在後現代城市的想像迷宮──重讀林燿德的散文創作>,《聯合文學》,12:5,頁50-61。
[39] 吳壁雍,1987/1988,<憂鬱的台灣社會──試論陳映真的《華盛頓大樓》>,收入陳映真作品集15《文學的思考者》,台北:人間出版社。
[40] 呂正惠,1987/1988,<從山村小鎮到華盛頓大樓──論陳映真的歷程及其矛盾>,收入陳映真作品集15《文學的思考者》,台北:人間出版社。
[41] 呂正惠,1996,<戰後台灣社會與台灣文學>,收入文訊雜誌社編印,《50年來台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一):台灣文學中的社會》,頁93-105,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出版。
[42] 宋冬陽,1981/1988,<縫合這一道傷口──論陳映真小說中的分離與結合>,收入陳映真作品集14《愛情的故事》,台北:人間出版社。
[43] 李瑞騰採訪、楊錦郁整理,1993,<始終維護文學的尊嚴──李瑞騰專訪朱天心>,《文訊月刊》,革新53(總號92),頁80-84。
[44] 李黎,1983/1988,<「美麗新世界」?──讀陳映真的<萬商帝君>>,收入陳映真作品集14《愛情的故事》,台北:人間出版社。
[45] 李馥名,2001,<記憶與認同-------朱天心〈古都〉vs.張大春〈將軍碑〉:三、從空間到時間的延長 >,收入台灣大學外文系網頁http://ceiba.cc.ntu.edu.tw/01039/wwwboard/board23/messages/7.htm
[46] 周英雄,2000,<從感官細節到易位敘述:談朱天心近期小說策略的演變>,收入周英雄、劉紀蕙編,《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出版社,頁403-417。
[47] 周俊男,2001,<《古都》中的空間與記憶:對視、自由、認同>,收入台灣大學外文系網頁,http://www.cc.ntu.edu.tw/%7Ecliao/capital/zhou/
[48] 沈冬青,1997,<故鄉永恆的過客──探索朱天心的「古都」>,《幼獅文藝》,84:12,頁21-31。
[49] 林素芬採訪,1997,<歷史天河裡的痴心──作家朱天心專訪>,《幼獅文藝》,528卷,頁5-11。
[50] 林軒如,2001,<記憶與認同-------朱天心〈古都〉vs.張大春〈將軍碑〉:一、作者與文本概介>,收入台灣大學外文系網http://ceiba.cc.ntu.edu.tw/01039/wwwboard/board23/messages/7.htm
[51] 武治純,1985/1988,<華盛頓大樓初探>,收入陳映真作品集15《文學的思考者》,台北:人間出版社。
[52] 邱美怡,2001,<記憶與認同-------朱天心〈古都〉VS.張大春〈將軍碑〉:四、千重子/苗子、台北/京都 的雙重或多重身世 >,收入台灣大學外文系網頁http://ceiba.cc.ntu.edu.tw/01039/wwwboard/board23/messages/7.htm
[53] 邱貴芬,1993,〈想我(自我)放逐的兄弟(姊妹)們︰閱讀第二代「外省」(女) 作家朱天心〉,《中外文學》,22:5:,頁94-115。
[54] 邱貴芬發言,收入<文化批判論壇:為什麼大和解不/可能?──省籍問題中的災難與希望>,《文化研究月報》,4。
[55] 姚一葦,1988,<總序>,收入陳映真作品集5《鈴璫花》,台北:人間出版社。
[56] 施淑,1992/1993,<反叛的受害者>,收入黃凡著、施淑編,《黃凡集》,台北:前衛出版社,PP。9-12。
[57] 洪銘水,1984/1988,<陳映真小說的寫實與浪漫>,收入陳映真作品集15《文學的思考者》,台北:人間出版社。
[58] 胡衍南,1993,〈捨棄原鄉鄉愁的兩個模式──談朱天心、張大春的小說創作〉,《台灣文學觀察雜誌》,7,頁 117-135。
[59] 唐小兵,2000,<<古都>‧廢墟‧桃花源外>,收入周英雄、劉紀蕙編,《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出版社,頁391-402。
[60] 桑梓蘭,2000,<《古都》的都市空間論述>,發表於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院舉辦的「空間、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學與文化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
[61] 馬森,1995,〈城市之罪:論現當代小說的書寫心態〉,收入鄭明娳主編,1995,《當代台灣都市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
[62] 高天生,1982/1992,<曖昧的戰鬥──論黃凡的小說>,原載於1982,《自立晚報》,4月17日-18日,收入《黃凡集》,台北:前衛出版社,頁285-296。
[63] 尉天聰、齊益壽、高天生談,1979/1988,<從浪漫的理想到冷靜的諷刺──尉天聰、齊益壽、高天生對談陳映真>,收入陳映真作品集15《文學的思考者》,台北:人間出版社。
[64] 張小虹,2001,<女兒的憂鬱──朱天心《漫遊者》中的創傷與斷離空間>,《聯合文學》,195期,頁108-110。
[65] 張惠娟,2001,<新世紀的文學展望>,《聯副選刊》,三月二十七日,http://novel.udngroup.com.tw/arts/arts000327a.htm
[66] 張誦聖,1997,<絕望的反射──評朱天心《古都》>,《聯合文學》,13:10,頁183-184
[67] 張錦忠,1994,<黃凡與未來:兼註台灣科幻小說>,《中外文學》,22:12=264,頁207-217。
[68] 梅家玲,1998,〈八、九○年代眷村小說(家)的家國想像與書寫政治〉,收入陳義芝編,《台灣現代小說史綜論》,台北︰聯經,頁385-410。
[69] 許佩玉,2001,<現代社會與後現代社會過渡時期的「自我認同」方式──以戈德曼之文學社會學論黃凡<房地產銷售史>>,發表於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主辦「第一屆研究生文學社會學研討會」,http://mail.nhu.edu.tw/~literary/%BD%D7%A4%E5%B5o%AA%ED%B0%CF/1-2-2.htm
[70] 許達然,1981/1988,<從辦公室到工廠-談陳映真的<夜行貨車>與<雲>>,收入陳映真作品集14《愛情的故事》,台北:人間出版社。
[71] 陳怡華,1998,〈永恆的異鄉人-論朱天心的《古都》〉,轉引自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台灣文學研究工作室」網站,http://www.ncku.edu.tw/~taiwan/taioan/kok-ti/sio-soat/sio-soat-chok-ka/c/chu-thian-sim.htm
[72] 陳國偉,1998,<遺失地址的理想國──朱天心小說中的記憶烏托邦>,《淡水牛津文藝》,頁45-71。
[73] 彭瑞金,1979/1988,<偏執的真相>,收入陳映真作品集14《愛情的故事》,台北:人間出版社。
[74] 黃錦樹 ,1992,<被都市化遺棄的眷村:台灣─從朱天心的新作《想我眷村的兄弟們》談起>,《海峽評論》,18,頁 85-88。
[75] 黃錦樹,1999,<從大觀園到咖啡館──閱讀/書寫朱天心>,收入朱天心,1999,《古都》精裝紀念版,頁235-82。
[76] 黃錦樹,2000,<序──悼祭之書>,收入《漫遊者》,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77] 楊仔,1996,<末世紀文明之上的天空之城──評林燿德的小說集《大東區》>,《書評》,22期,頁22-24。
[78] 楊如英,1998,<多重互文、多重空間︰論〈古都〉中的文化認同與文本定位〉>,轉引自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台灣文學研究工作室」網站,http://www.ncku.edu.tw/~taiwan/taioan/kok-ti/sio-soat/sio-soat-chok-ka/c/chu-thian-sim.htm.
[79] 楊宗翰,2001,<「現代派」的隔代會遇 ──施蟄存與林燿德>,原刊於《幼獅文藝》,570期,2001年6月號) 〈白馬〉,轉引自文學異言堂網頁,http://www.scimonth.com.tw/novel_big5/critic-9.htm
[80] 楊宗翰,2001,<誰能瞭解你的哀愁是怎樣一回事──從林耀德到林燿德>,原刊於《創世紀》,127期,2001年6月號,轉引自楊宗翰個人網頁http://home.pchome.com.tw/art/yangtsunghan/light_criticism/light_criticism14.htm
[81] 楊惠婉,1998,<展望當代台灣女性文學新視野──以朱天心近期小說為例>,《台灣人文》,第2號,頁1-17。
[82] 葉石濤,1988,<序:論陳映真小說的三個階段>,收入陳映真作品集15《文學的思考者》,台北:人間出版社。
[83] 詹宏志,1980/1988,<尊嚴與資本機哭的抗爭──評介陳映真的作品<雲>>
[84] 詹宏志,1983/1988,<文學的思考者>,收入陳映真作品集15《文學的思考者》,台北:人間出版社。
[85] 路況,1992,<「黑盒子」邊緣的「白色雜音」──評朱天心的《想我眷村的兄弟們》>,《聯合文學》,8:9,頁187-190。
[86] 廖咸浩,1993,<講評胡衍南文章>,《台灣文學觀察雜誌》,7, 頁136-137。
[87] 齊邦媛,1984,<聯合報七十三年度小說獎中篇小說總評印象>,收入黃凡著,《慈悲的滋味》,台北:聯經出版社。
[88] 齊隆壬,1991,<台灣版圖的四重奏與原住民神話的終結──評林燿德小說《一九四七──高砂百合》>,《當代》,57,頁136-145。
[89] 劉紀蕙,1997/2001,<林燿德的電腦影像思維>,發表於1997年中國青年寫作協會舉辦,《林燿德與新世代作家文學研討會》,引自2001年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網頁http://www.fl.nctu.edu.tw/~joyceliu/mworks/mw-taiwanlit/YaodeImage-thinking.htm
[90] 劉紀蕙,2000,<林燿德現象與台灣文學史的後現代轉折:從《時間龍》的虛擬暴力書寫談起>,已收錄於《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徵狀式閱讀》,轉引自輔仁大學比較文學所網頁,http://www.fl.nctu.edu.tw/~joyceliu/mworks/mw-taiwanlit/LinYiaoDe.htm
[91] 蕭阿勤,2000,<民族主義與台灣1970年代的「鄉土文學」:一個文化(集體)記憶變遷的探討>,發表於「全球化下的社會學想像:國家、經濟與社會」學術研討會後,刊登於《台灣史研究》,6:2,頁77-138。
[92] 駱以軍,1999,<序:記憶之書>,收入《古都》珍藏紀念版,頁33-43。
[93] 儲湘君,2001,<記憶、尋找、書寫: 觀看〈古都〉中主體的分裂與空缺>,收入台灣大學外文系網頁http://www.cc.ntu.edu.tw/%7Ecliao/capital/chu/
三、文學研究碩博士論文
[94] 李建民,2000,《八O年代台灣小說中的都市意象─以台北為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文學研究所碩論.。
[95] 林以青,1992,《文學經驗中的都會情境轉化之探討──以五0年代-七0年代的台北為例》,東海大學建築系碩論。
[96] 翁燕玲,2001,《林燿德研究──現代性的追索》,國立中正大學中文系碩論。
[97] 高瑞陽,1998,《「恐怖份子」的分裂城市:電影的都市象徵研究》,淡江大學建築系碩論。
[98] 曹大維,1998,《影像經驗中的都市性:以八0年代以降的台北市為例》,東海大學建築系碩論。
[99] 莊麗莉,1997,《文學出版事業產銷結構變遷之研究:文學商品化現象觀察》,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100] 陳大為,2000,《亞洲中文現代詩的都市書寫(1980-1999)》,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101] 陳明柔,1999,《典範的更替/消解與台灣八O年代小說的感覺結構》,東海大學中文系博論。
[102] 陳惠菁,2001《新國民浮世繪──以絡以軍為中心的台灣新世代小說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所碩論.。
[103] 曾萍萍,2000,《陳映真小說與後殖民論述》,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教育所碩論。
[104] 曾意晶,1998,《族裔女作家文本中的空間經驗:以李昂、朱天心、利格拉樂.阿、利玉芳為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論。
[105] 曹大維,1998,《影像經驗中的都市性──以八0年代以降的台北市為例》,東海大學建築系碩論。
[106] 蔡淑華,1998,《眷村小說研究:以外省第二代作家為對象》,政治大學中文系碩論。
[107] 藍建春,1997,《黃凡小說研究:社會變遷與文學史的視角》,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論。
四、都市研究碩博士論文
[108] 史宓,2000,《違建社區與財富積累:以台北市寶藏巖社區為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論。
[109] 石世坤,1983,《連鎖化便利商店之位置分析:以台北市為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論。
[110] 吳欣隆,1998,《明日之城》,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論。
[111] 吳金鏞,1994,《國族建構、歷史記憶與紀念空間──二二八紀念碑的建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論。
[112] 呂秉怡,1988,《運動組織與組織運動──無住屋運動之資源創造與轉化》,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論。
[113] 李傳楷,1997,《媒體產業與全球城市的經濟與空間再結構──以台北的有線電視產業為個案》,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論。
[114] 沈又斌,1994,《社區動員與都市意義的轉變:台北市「慶城社區」的形成》,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論。
[115] 林正修,1993《台灣戰後城鄉關係之政治分析(1945-1992)》,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論。
[116] 候旭東,1984,《連鎖化便利商店店址與銷售額關係之一研究:以台北市地區統一超級商店為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論。
[117] 洪啟東,1993,《全球文化再結構中台北代理人空間活動現象之初探》,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論。
[118] 范乾峰,1997,《經濟全球化發展下台灣跨國性經濟空間網絡之研究:貿易流與商品鏈的網絡分析》,中興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論。
[119] 孫瑞穗,1996,《城市中的單身女人與家變──以八0年代以來台北單身城鄉移民女人的居住處境與經驗為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論。
[120] 徐千雲,1997,《台北都會區產業空間變遷與都會中心高階層服務業(HOS)專業化之研究》,中興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論。
[121] 高樹仁,1987,《台北市東區中心商業區之研究》,台灣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論。
[122] 張喬婷,1999,《異質空間vs全視空間:台灣校園女同志的記憶.認同與主體性浮現》,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論。
[123] 張維詮,1989,《台北都會區商業空間結構變遷之研究》,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論。
[124] 許阿雪,1989,《光復後台北市都市政策之研究》,台灣大學土木研究所碩論。
[125] 陳宜靖,1997,《台灣主要都市全球城際資訊網絡之研究》,中興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論。
[126] 陳怡伶,1992,《父權家庭意識形態的平價住宅政策與執行之分析》,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論。
[127] 陳紹崇,1984,《消費者對連鎖便利商店接受性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論。
[128] 陳頌聖,2000,《媒體產業與都市發展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中興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論。
[129] 麻生沅,2002,《全球化下的流行、建築與品味:百貨公司化妝品專櫃之空間生產與消費》,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論。
[130] 彭揚凱,1998,《綠色之城──台北市都市政權之統治分析1994-1998》,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論。
[131] 曾旭正,1994,《戰後台北的都市過程與都市意識形構之研究》,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博論。
[132] 黃孫權,1997,《綠色推土機:九十年代台北的違建.公園.自然房地產與建制化地景》,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論。
[133] 黃麗玲,1995,《新國家建構過程中社區角色的轉變──「生命共同體」之論述分析》,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論。
[134] 廖世璋,1992,《虛構的空間文化形式──以1991年台北市住宅類之預售屋廣告為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論。
[135] 蔣文德,2000,《閱讀誠品:全球化中的誠品書店之空間文化形式》,台大建築與城鄉所碩論。
[136] 鄧宗德,1991,《八0年代台北市支配性都市地景形成之研究》,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論。
[137] 謝佩娟,1999,《台北新公園─同志運動──情欲主體的社會實踐》,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論。
[138] 簡旭伸,1996,《國家、發展政策與特區計劃──以台灣加工出口區之形成與轉變為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所碩論。
[139] 羅於陵,1991,《眷村:空間意義的賦與和再界定》,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論。
五、專論或其他文章
[140] 林以青,1995,<文學經驗中的都會情境──以七0年代的台北為例>,收入鄭明琍主編,《當代台灣都市文學論:以世紀末視角透視文學書寫中的都市現象》,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頁59-129。
[141] 李丁讚、林文源,2000,<社會力的文化根源:論環境權感受在台灣的歷史形成;1970-86>,《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8,頁133-206。
[142] 林虹姿,2002,<封面專題:品牌經營──旗艦店駛入市區>,引自網頁http://www.harment.com/bt/9810/str.htm
[143] 金家禾,1999,<邁向世界都市之台北都會區產業結構與空間分佈變遷>,《都市與計劃》,26:2,頁95-112。
[144] 洪朝輝,2000,<全球化──跨世紀的顯學>,《問題與研究》,39:8,頁73-84。
[145] 洪慈霙,1998,<由信義計畫區土地釋出看台北市辦公產品未來發展>,《元大投資資訊》,7,頁31-35。
[146] 夏鑄九主持,1991,《空間實踐與後現代論述:台北東區之都市象徵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計畫。
[147] 夏鑄九,1995,<全球經濟中的台灣城市與社會>,《台灣社會研究》,第20期,PP。57-102。
[148] 孫義崇,1988,〈台灣的區域空間政策〉,《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2、3,pp.33-96。
[149] 郭紀舟,1999,《70年代台灣左翼運動》,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150] 楊重信,1989,<台北都會發展展望>,《台北都會區發展規劃研討會論文集》,中華民國都市計劃學會主辦。
[151] 楊澤主編,1994,《從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時報文化。
[152] 鄭明娳主編,1995,《當代台灣都市文學論》,台北:時報出版社 。
六、理論書目
[153] 曼威‧柯司特(Manuel Castells)著,夏鑄九、黃慧琦等譯,2000/2001,《千禧年之終結》,台北:唐山出版社。
[154] 曼威‧柯司特(Manuel Castells)著,夏鑄九等譯,1996/1998,《網絡社會之崛起》,台北:唐山出版社。
[155] Lefebvre, H., 1974/1991,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Oxford: Blackwell.
[156] Lefebvre, H., 1984, Everyday Life in the Modern World, London: Transcation Publishers.
[157] Peter Hall,張麗堂譯,1992/1995,《都市與區域規劃》(Urban and Regional Planning),台北:巨流出版社。
[158] Shao Yun-chuan, 2000, “Life after Primordialism: Globalization , Localization and Identity Crisis in Chu Tianhsin’s ‘The Ancient Capital’”.
[159] 郭恩慈,1998,<空間、時間與節奏:列斐伏爾的空間理解初析>,《城市與設計》,5/6,頁171-185.
[160] 伊恩‧波頓著(Iain Borden),黃麗玲譯,1999,<滑板玩家:當代城市中又激進又反叛的市民>,《城市與設計》,7/8,頁25-44.
七、其他文獻
[161] 7-ELEVEN網,2002.2.21,http://www.7-11.com.tw/aboutus/introduce/
[162] 台灣史料編纂小組,1990,《台灣歷史年表:終戰篇II(1966-1978)》,台北:國家政策研究中心。
[163] 全家便利商店,2002,「全家介紹-亞洲服務網」,http://www.family.com.tw/
[164] 行政院主計處,1996,行政院主計處網站,地區別統計網頁,<台北市普查結果提要分析>,http://www.dgbas.gov.tw/census~n/Two/CSN/C3/C31631.HTM
[165] 東區小玩子,2000,http://cyberfair.taiwanshoolnet.org/c00/23100068/(2002/4/22引自網頁)
[166] 張之傑總篡、戴月芳、羅吉甫主編,1990,《台灣全紀錄:15000BC-1989AD》,台北:錦繡出版社。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