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反秦集團滅秦與分裂戰爭成敗之研究
作者:詹士模 引用關係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研究所
指導教授:毛漢光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4
主題關鍵詞:反秦集團陳勝熊心項羽劉邦滅秦戰爭楚漢戰爭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9
反秦集團的演變分成兩期,前期是滅秦階段,從秦二世元年(西元前209年)陳勝反秦開始,至漢元年(西元前206年)十月,劉邦西入關滅秦為止,這一階段,有兩大集團滅秦,首先是陳勝集團滅秦失敗,接著,繼陳勝而起的熊心集團內的劉邦集團西入關滅秦成功,同樣是反秦集團,為何陳勝集團失敗?熊心集團成功?反秦集團後期是分裂後的熊心集團,形成項羽集團與劉邦集團,兩大集團的鬥爭,稱為楚漢戰爭,楚漢戰爭為何是劉邦勝?項羽敗?這是筆者第二個問題意識。
綜上所述,筆者所欲提出的研究主題是:不同集團的反秦,其成敗的原因,可能有所差異,此一差異形成的原因究竟如何?差異形成的原因可否從集團的分析中予以呈現?項羽集團與劉邦集團同為反秦集團,分裂後的戰爭,成敗原因為何?可否從集團的分析中釐清?本文題目包含兩個主題:一是反秦集團滅秦戰爭成敗原因,二是反秦集團分裂後,劉、項兩大集團戰爭成敗原因。這是筆者本文題目命名之由來,也是全文論述之核心。
本文的研究方法,運用歸納法和分析法,也將史實分類,並作簡單的統計。另外也採用社會心理學的理論,探討劉邦的輿論製造。集團分析採用政治學對集團與權力的分析方法,將集團分析分三層面,一是組織結構,二是權力運作,三是成敗得失。組織結構分為三部分,一是籍貫,二是出身,三是權力圈。權力圈是以領袖為中心,愈接近領袖者為內圈,派在外之部將為外圍。權力運作分為二部分,一是縱向的權力關係,二是橫向的權力關係。縱向的權力關係探討領袖的領導方式(權力施行方式)及領導效能(權力施行效力)。領導方式中凡是以領袖意志為主,幕僚或謀士建議不一定採納者,為獨斷領導。領袖能採納幕僚或謀士建議之領導方式,稱為開明領導。領導效能分二種,一種是無效領導,一種是有效領導。無效領導是部將不聽指揮,領袖指揮不動。有效領導是部將聽命,領袖能有效指揮部將,權力運作順暢。橫向的權力關係是,集團成員之間,或部將與部將之間,是否協調、互助或衝突。這也會影響集團成敗。成敗分析分二層面,一是領導人,二是部將。領導人分析分為三部分,一是製訂政略能力,二是擬訂戰略能力,三是危機處理能力。部將分析分二部分,一是進攻能力,二是防守能力。
一、史料
(一)史籍
1.正史
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新校本,1982。
施丁,《漢書新注》,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
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新校本,1962。
張大可,《史記全本新注》,西安:三秦出版社,1992。
趙超,《新唐書宰相世系表集校》,北京:中華書局,1998。
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台北:中新書局,1977。
2.編年史
司馬光,《資治通鑑》,新校本,台北:天工書局,1988。
荀悅,《漢紀》,收於張烈點校,《兩漢紀》,北京:中華書局,2002。
顧棟高輯,吳樹平、李解民點校,《春秋大事表》,北京:中華書局,1993。
3.國別史
溫宏隆註譯,《戰國策》上,台北:三民書局,1996。
(二)諸子
1.先秦諸子
中國叢書編輯委員會,《商君書註譯》,台北:莊嚴出版社,1984。
王冬珍、王讚源校註,《墨子》上,台北:國立編譯館,2001。
周瀚光,朱幼文,戴洪才,《管子直解》,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
曹操等注,《十一家註孫子》,台北:里仁書局,1982。
梁啟雄,《荀子柬釋》,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8。
楊伯峻譯注,《孟子譯注》,台北:源流出版社,1982。
2.秦漢諸子
王符原著,彭丙成注譯,《潛夫論》,台北:三民書局,1998。
陳奇猷校釋,《呂氏春秋校釋》上册,台北:華正書局,1988。
劉文典撰,《淮南鴻列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7。
劉向撰,王瑛、王天海注,《說苑》下,台北:臺灣古籍出版公司,1996。
(三)志書、類書
李昉等纂,《太平御覽》,上海:上海書店,1985。
馬端臨,《文獻通考》,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7。
鄭樵,《通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7。
(四)史論
洪邁撰,《容齋隨筆》,台北:漢欣文化公司,1993。
趙翼撰,王樹民校證,《二十二史劄記校證》,台北:仁愛書局,1984。
趙翼撰,《陔餘叢考》,收於杜維運考證,《校證補編二十二史劄記》,台北:華世出版社,1977。
(五)歷史地理
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台北:新興書局,1956。
(六)考古資料
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
二、專書
(一)歷史
《中國軍事史》編寫組編,《中國軍事史》,第二卷,兵略(上),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6。
《中國歷代戰爭史》,第二冊,台北:黎明公司,1976。
《中國歷代戰爭史》,第三冊,台北:黎明公司,1976。
李開源,《漢帝國的建立與劉邦集團-軍功受益階層研究》,北京:三聯書店,2000。
李德龍,《漢初軍事史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林劍鳴,《新編秦漢史》上,台北:五南圖書公司,1992。
武國卿、慕中岳,《中國戰爭史》,第2冊:金城出版社,1992。
張大可、徐日輝,《張良蕭何韓信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
張傳璽,《秦漢問題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
劉開楊,《秦末農民戰爭史略》,北京:新華書局,1959。
趙文潤,《漢唐人物評傳》,西安:陜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
王學理,《秦俑專題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
安作璋、孟祥才,《劉邦評傳》,濟南:齊魯書社,1988。
馬非百,《秦集史》,台北:弘文館出版社,1986。
廖伯源,《歷史與制度-漢代政治制度試釋》,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8。
(二)社會科學
白秀雄等合著,《現代社會學》,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78。
吳壽頤,《社會心理學新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2。
呂亞力,《政治學》,台北:三民書局,1985。
呂亞力,《政治學方法論》,台北:三民書局,1980。new window
易君博,《政治學論文集:理論與方法》,台北:台灣省教育會,1975。
姜占魁,《行政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0。
孫本文,《社會心理學》,上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1。
張尚德譯,普林頓原著,《革命的剖析》,台北:帕米爾書店,1967。
華力進,《政治學》,台北:經世書局,1980。
瞿海源,《社會心理學新論》,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89。
三、論文
卜憲群,〈秦制、楚制與漢制〉,《中國史研究》,1995:1。
王仲孚〈論楚漢之爭的成敗關鍵〉,《國魂》,55期。
田靜,〈秦統一後的六國貴族〉,《歷史教學》,1994:3。
朱紹侯,〈關於秦末三十萬戍守北邊國防軍的下落問題〉,《史學月刊》,1958:4。
冷欣,〈漢高祖之成功戰略〉,《戰史匯刊》,期5,1973年12月。
吳景超,<一個內亂的分析-楚漢之爭>,《金陵學報》,1931年1:2。
呂春盛,〈試論秦末六國的復國意識〉,《史原》,1991:18。new window
宋公文、何曉明,<略論劉邦的謀士群>,《武漢師範學院學報》,1983:1。
辛德勇,〈楚漢彭城之戰地理考述〉,《學術集林》,上海:遠東出版社,卷8,1996。
辛德勇,〈論所謂「垓下之戰」應正名為「陳下之戰」〉,《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學刊》,第1集,2001。
阮芝生,〈論留侯與三略〉上,《食貨月刊》復刊11:2,1981。
芮和蒸,《漢高祖完成帝業的分析研究》,收於王壽南等撰,《政治史》,台北:漢苑出版社,1988。
韋天富,〈論劉邦成功的七個因素〉,《廣西大學學報》,1996:5。
夏子賢,〈略論秦王朝的覆滅〉,《安慶師院社會科學學報》,1994:2。
孫廣德,〈我國正史中的政治神話〉,收於《中國史學論文選集》,第6輯,台北:幼獅出版公司,1986。
孫廣德,〈陰陽五行說與漢代政治〉,收於陳立夫等著《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0。
展力、周世曲,〈試談楊家灣漢墓騎兵俑-對西漢前期騎兵問題的探討〉,《文物》,1977:10。
徐進興,《關中對楚漢之爭成敗的影響》,台北:師大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馬植傑,〈韓信新論〉,《貴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2。
崔向東,〈論劉邦項羽的性格及對成敗的影響〉,《錦州師範學院學報》,1996:1。
張傳璽,〈項羽論評〉,《文史哲》,1954:10。
張傳璽,〈關於章邯軍與王離軍的關係問題〉,《史學月刊》,1958:11。
張濤,〈秦漢騎兵起源及其發展新探〉,《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11:2,2001。new window
曹家齊,〈劉邦分封與西漢統一政權的建立和鞏固〉,《徐州師範學院學報》,1993:1。
許倬雲,<由新出簡牘所見秦漢社會>,《中央研究院史語所集刊》,51:2,1980。
郭化民,〈試論有關秦末農民大起義的幾個問題〉,《史學月刊》,1958:7。
郭秀琦,〈從戰國時期地主階級人生價值觀看劉邦與韓信的關係〉,《陰山學刊》,1996:3。
郭秀琦、宋建華,〈論彭越在楚漢戰爭中的作用〉,《陰山學刊》,1999:1。
郭興文,〈秦亡原因新探〉,《文博》,1988:2。
陳玉屏,〈劉邦與異姓諸侯王〉,《西南民族學院學報》,1995:3。
閔躍進,〈項羽敗因淺析〉,《婁底師專學報》,1997:1。
楊維、任澤全,<楚漢戰爭試析>,《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4:3。
董治祥,〈秦末社會矛盾再探討-兼評秦楚之際的地方差異性〉,《許昌師範學報》,1992:1。
廖伯源,〈試從爵邑制度論楚漢相爭之勝負〉,《東吳文史學報》,1982:4。new window
趙文潤,<重評劉邦、項羽的成敗原因及是非功過>,《人文雜誌》,1982:6。
劉文瑞,〈征服與反抗-略論秦王朝區域文化衝突〉,《文博》,1990:5。
劉雪豐,〈秦末農民戰爭中的懷王心〉,《文史雜誌》(成都),1991:1。
劉雲友,<中國天文史上的一個重要發現-馬王堆漢墓帛書中的《五星占》>,《文物》,1974:11。
蔡行發,〈試談楚漢戰爭〉,《史學月刊》,1986:5。
鄭良樹,〈論陳涉的崛起及其失敗〉,《大陸雜誌》,52:1。
顧頡剛,〈五德終始說下的政治和歷史〉,收於《古史辨》第5冊,台北:藍燈出版社,1985。
龔留柱,〈關於秦漢騎兵的幾個問題〉,《史學月刊》,1990:2。
四 、外國學者著作
木村正雄,《中國古代農民叛亂の研究》,東京大學出版會,1983。
田村實造、羽田明主編,《亞洲史講座‧中國史》,日本:岩崎書店,1995。
伊藤道治等著,吳密察譯,《中國通史》,台北:稻鄉出版社,1992。
好並隆司,《秦漢帝國史研究》,日本:未來社,1978。
西島定生, 《中國古代帝國の形成と構造》,日本:東京大學出版會, 1980。
西島定生著,黃耀能譯《白話秦漢史》,台北:三民書局,1998。
板出祥伸,《秦漢思想研究文獻目錄》,日本:關西大學出版社,1978。
宮崎市定著,邱添生譯,《中國史》,台北:華世出版社,1980。
韓復智主譯,《劍橋中國史.秦漢篇》,台北:南天出版社,1996。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