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台灣國小學校建築的論述與實踐(1980-2001)
作者:郭一勤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I-Chin Kuo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指導教授:畢恆達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學校建築新校園運動校園整體規畫school architectureNew School Movementoverall campus planni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0
本研究由空間生產的角度,針對台灣1980年以來學校建築論述與實踐的變化歷程進行分析,亦即探學校空間的論述是如何生產、詮釋以及如何被發聲、轉播、接收以達成社會生產與再生產的目的。本文以宜蘭實施的校園整體規畫以及九二一震後的校園重建與新校園運動作為主要的研究分析範疇,指出二者在策略執行上之異同與關連。最後提出在永續校園的架構下,以計畫書寫作優先,有效統合經費預算及各種相關團體與專業者,依不同議題,透過多層次而持續的參與式設計與轉譯, 作為空間生產的修正模型。
This thesis is a perspective of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to analyze the changes of the discourses and practices of elementary school architecture in Taiwan since 1980 and how they are produced, audibled, received and discussed for social production and reproduction purposes. This thesis compared I-lan City overall campus planning and the New School Movement, then noted both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related to policy implementation. Finally under the framework of sustainable campus in writing proposal priorities, effective coordination of budget and various related groups and professionals were prepared depending on the problem and continued through various levels of participatory design and interpretation, as a model for space production.
Bandini, N. (1993). Typological theories in architectural design. In B. Farmer & H. Louw (Eds.), Companion to Contempoyary Thought (pp. 387-395). New York: Routledge.
Bell, P. A., Fisher, J. D., Baum, A., & Greene, T. C. (1990)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San Francisco: Holt, Rinehart & Winston.
Boarnet, M. G., Day, K., Anderson, C., & McMillan, T. (2005). California''s safe routes to school program: Impacts on walking, bicycling, and pedestrian safet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71(3), 301-317.
Bourdieu, P. & Passeron, J-C. (1990). Society and Culture. London: Sage.
Brause, R. S. (1992). Enduring schools: Problems and possibilities. Washington D.C.: The Falmer Press.
Castells, M. (1977). The urban question. Cambrige, MA: The MIT Press.
Dear, M. (2000). The postmodern urban condition. London: Blackwell.
Dierkx, R. (2003). Toward community-based architectural programming and development of inclus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in Nairobi''s Slums. Children, Youth and Environments, 13(1). Retrieved Nov. 12, 2012 from http://cye.colorado.edu.
Douglass, M. (2002). Civic spaces in a global age: An agenda for Pacific Asia cities. Presented in IPS-Nus Forum on Civic Spaces in the Cities of the Asia-Pacific The Institute of Policy Studies, March 4-5, 2002. Singapore.
Douglass, M. (2003). Civic society for itself and in the public sphere: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globalization. Presented in Cities and Civic Space in Pacific Asia. Second GRAD Conference, June 14-16, 2003. Vancouver.
Dyment, J. E. (2004). At that age, you just accept what you have, you never question things? Student participation in school ground greening. Children, Youth and Environments, 14(1), 130-152.
Fine, G. A. & Sandstrom, K. L. (1988). Knowing children: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with minors. Newbury Park, CA: Sage.
Foucault, M. (1980). Power/ knowledge: 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New York: Harvester Press.
Grant, T., & Littlejohn, G. (2005). Teaching green: The elementary years- hands-on learning in grades k-5. Gabriola Island, BC, Canada: New Society Publishers.
Hester, R. T. Jr. & 張聖琳(1999)《造坊有理》。台北:遠流。
Jacobs, J. (1961/2006).《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金橫山譯)。江蘇:譯林。
Lefebvre, H. (1977/1991).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Oxford: Blackwell
Lynch, K. (1960).《都市意象》。台北:臺隆書店。
McAndrew, F. T. (1993/1995).《環境心理學》(危正芬譯)。台北:五南。
Milgram, S., & Jodelet, D. (1976). Psychological maps of Paris. In H. M. Proshansky, W. H. Ittelson, & L. G. Rivlin (Eds.).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People and their physical settings (2nd ed.) (pp. 104-124).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Moore, R. C. (1995). Children gardening: First steps towards a sustainable future. Children''s Environments, 12(2), 222-232.
Mota, J., Silva, P., Santos, M., & Ribeiro, J. (2005). Physical activity and school recess tim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exe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ren''s playground physical activity and habitual physical activity.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23(3), 269-275.
Ockman, J. (1988) Architectre production. New York: Princeton Architecture Press.
Rich, P., & Thrift, N. (1989). Political economy and human geographyI. In R. Peet, & N. Thrift (Eds.), New models in geography: The politcal economic perspective (pp. 3-29). London: Unwin Hyman.
Seidman, I. E. (1991). Interviewing as qualitative research: A guide for research in education and the social science.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Soja, E. (1996). Third space: Journeys to Los Angeles and other real-and-imagined places. Oxford: Blackwell.
Stanley, K.(1996)《參與式設計》(楊佩儒譯)。台北:崇智。
Sutton, S. E. (1996). Weaving a tapestry of resistance:The places, power, and peotry of a multicultural society. In H. A. Girous & P. Freire (Eds.), Critical studies in education and culture Series. Westport: Bergin and Gervey. 中文摘要翻譯見校園環境與教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1997)。教育部委託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所辦理。
Touraine, A. (2003) 《我們能否共同生存》(狄玉明、李平匯譯)。北京:商務印書館。
Valentine, G. (2001). Social geographies: Space and society. London: Prentice Hall.
中村哲夫 (1997)《明治の學舍》。東京:小學館。
日本建築學會(1982)《學校建築設計計劃與實例》。臺北:大佳。
日本建築學會(1998)《人間環境學》。東京:朝倉書店。
王瀅翠、張嘉祥、陳嘉基、吳建邦(2006)〈既存老舊校舍結構調查研究:以台南縣為例〉。《建築學報》,58,1-18。
台灣省教育廳(1972)《國民中學校舍工程之規劃與實施》。台中:作者。
田又方 (2005)《陽光國小校園空間生產歷程研究》。台北教育大學藝術與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哲銘、陳星皓、潘智謙(2009)〈永續校園實質環境評估指標之研究:以台灣國民小學為例〉。《建築學報》,67,1-23。
吳易凌(2002)《從新校園運動探討教學空間規劃與環境教學之研究:以南投縣土牛國小為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英璋(1997)〈從教與學的內在歷程談理想的教育〉。《校園環境與教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頁139-156)。台北: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吳濁流(1980)《亞細亞孤兒》。台北:遠流。
呂岡沛(2004)《融合教育理念之學習空間的建築計畫研究:以竹師實小融合班為例》。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正偉(1995)《由意識型態化、管制規訓論台灣國民中、小學教育與校園空間》。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明堂(2003)〈九二一地震災區重建小學校園規劃與學校建築分析研究:以新校園運動之小學為例〉。《屏東師院學報》,18,頁403-436。
李明興(2008)《從使用後觀點評估開放教育下校園空間規劃之研究:以朴子市祥和國小為例》。南華大學建築與景觀學系環境藝術碩士專班碩士論文。
李述藺(2002)《南投縣國民中學校園重建用後評估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振發(2004)《南投縣九二一校園重建國小運動場地改變之調查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婉婉(1983)〈建築物用後評估簡介〉。《建築師雜誌》,107,32-38。
周宜庭(2009)《國民小學學區劃分之研究:以台中市為例》。朝陽科技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龍慈(2005)《透過教育理念的變遷探討國小教學空間使用問題之研究:以新竹市為例》。中華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濟幼 (2002)《孩子天空的一朵雲:台北市立師院附設實驗小學「校門變變變」參與式設計及校園營造行動研究》。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可涵(2005)《以使用管理觀點探討國小校園生態池規劃之研究》。南華大學環境與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育達(2003)《開放式小學教學活動與空間互動性之建築計畫研究:以台北市開放式小學為例》。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亭廷(2000)《國民小學搬群教室空間規劃設計之用後評估》。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亭廷(2001)《國民小學班群教室空間規劃設計之用後評估》。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碩士論文。
林洲民(2003)〈民和國小/國中〉。《遠東建築獎-921校園建築獎》。遠東集團財團法人徐元智先生紀念基金會。
林茂生(1929)《日本統治下之台灣的學校教育:其發展之歷史與分析研究及文化問題》。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論文。
林勤敏(1986)《學校建築的基本理論》。台北:五南。
林義欽(2009)《臺南縣新營、大同及保東國小老舊校舍重建用後評估之研究》。中華大學營建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憲德(2004)《永續校園的生態節能計畫》。台北:詹式書局。
林憲德(2006)〈新校園運動的省思〉。《反省與對話:921震災「新校園運動」的回顧與前瞻研討會》會議資料。台北:建築改革合作社。
林憲德、石昭永(2009) 〈台南市國小校舍維修整建與理想的生命週期〉。《建築學報》,68,109-118。
邱茂林、黃建興(2004)《小學,設計,教育》。台北:田園城市。
姜樂靜(2002)《反芻與絮叨:潭南國小重建始末與設計解析》。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雲珠(2000)〈教師參與規劃的專業自主性〉,《創造性的教育重建計畫:校園規劃成果發表會》,頁3。
夏鑄九(1992)〈(重)建構公共空間:理論的反省〉。《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6,21-54。
夏鑄九(1994)《理論建築:朝向空間實踐的理論建構》。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夏鑄九(2000)〈殖民的現代性營造:重寫日本殖民時期台灣建築與城市的歷史〉。《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0,47-82。
島田博(1906)《學校建築通解》。新潟:末広堂。
島嶼柿子(2004)《台灣百年小學故事》。台北:柿子文化。
張芬芬(1991)《師範生教育實習中潛在課程中心之人種誌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張冠儀 (2002)《透過遊戲教學再造國小校園戶外空間之研究》。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真嫚、梁明煌(2002)〈環境公民教育歷程之探討:以某國小學生校園惜水行動為例〉。《環境教育學刊》,1,31-52。
張淑惠(1997)《國小學區之地理研究》。臺灣師範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凱評(2005)《921災後「新校園運動」回顧與重建小學校園調查研究》。東海大學建築系碩士論文。
張登欽(1984)《國民中學學校規模、區位、學區劃分之研究:台北市松山區實證探討》。中興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嘉祥、陳嘉基、葉旭原、王貞富(1998)〈規劃設計階段學校建築耐震相關事項評估〉。《建築學報》,24,23-24。
許佩賢(2005)《殖民地臺灣的近代學校》。台北:遠流。
許茂雄(2000)〈學校建築耐震規劃〉。《震災國民中小學建築規劃設計作品展覽及研討會》,頁15-16。
許家彰(2009)《地域性學校建築的象徵形式再現:以台灣鄉村行中小學為例》。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研究所博士論文。
郭文亮(2000)〈宜蘭+大湖筆記:About CONTEXT and TEXT〉。《新地方vs新專業:建築向度設計理論》,2,頁64-75。台北:田園。
陳永興(2000)〈土牛國小參與式規劃的經驗〉。《創造性的教育重建計畫:校園規劃成果發表會》,頁7。
陳向明(2005)《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伯璋、盧美貴(1990)《開放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陳志梧(1995)〈東澳國小〉。《建築師》,11月號,112-113。
陳志梧(1996)〈社區建築的浮現一個另類的追尋〉。《建築師》,262,96-100。
陳信安(2004)《教育空間實質行駛使用行為間互動模式之研究:以台灣九二一災後重建國民中小學校園為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星皓(2006)《台灣國民小學永續校園實質環境評估之研究》。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博士論文。
陳星皓、江哲銘、黃貞燕(2008)〈班群教室室內物理環境綜合評估之研究:以高雄市國民小學為例)。《建築學報》,63,25-46。
陳格理(1992)〈建築用後評估在美國發展歷程之探討)。《建築理論與應用研討會論文集》,頁169-183。
陳素景 (2005)《中小學學校空間中多元智慧的情境學習空間規劃研究》。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凱鈿 (2002)《學校建築規畫使用者參與之研究》。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殿禮(2005)《台灣九二一震災重建國小單搬普通教室空間規劃與使用評估之研究》。雲林科技大學設計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漢強(1986)〈維護教師良好的形象〉。《青年日報》,特刊2、3版。
陳誌宏(2000)《從小學教育理念變遷探討校園規劃:以新竹市為例》。中華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佐治(1951)《建築計畫》。台灣省教育廳編審委員會。
曾光宗(2004)〈新校園的形成與挑戰:九二一重建校園用後評估與環境認知之探討)。《小學設計教育》,頁164-185。
曾光宗(2006)〈新校園用後評估的研究現況〉。《反省與對話:921震災「新校園運動」的回顧與前瞻研討會會議論文集》(頁143-166)。台北:建築改革合作社。
曾思瑜(2007)〈普通教室空間及設備與實施開放教育式教學活動之研究:以斗六市梅林國小與斗六國小為例〉。《建築學報》,61,1-20。
曾惠梅(2000)〈參與是一種習慣〉,《創造性的教育重建計畫:校園規劃成果發表會》,頁4。
曾漢珍(1994)《國民中小學學校建築規劃設計合理化之研究:以系統整合之觀點分析》。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博士論文。
游春生、許添明(2003)〈宜蘭縣校園建築更新規劃與經費運用〉。《教育研究月刊》,108,79-90。[On line] http://www.nhlue.edu.tw/~tmsheu/online%20publications/online_2003_1.pdf。
湯志民(1991)《臺北市國民小學學校建築規劃、環境知覺與學生行為之相關研究》。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湯志民(1992)《學校建築與校園規畫》。台北:五南。
湯志民(1997a)〈台灣學校建築的發展〉。《校園環境與教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頁54-76)。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湯志民(1997b)〈學校開放空間的規劃與運用〉。《開放教育與教育改革》(頁86-96)。高雄:復文。
湯志民(2002)《臺灣的學校建築》〉。台北:五南。
菅野誠(1973)《日本學校建築史》。東京:(株)文教ニュース社。
黃文琳 (2005)《由工程變課程:北市師院實小「路公園」校園營造行動研究》。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文琳(2005)《由工程變課程:北市師院實小「路公園」校園營造行動研究》。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世孟(1990)。〈日本中小學校教室建築設計之演變〉。《教與學季刊》,20,12-21。
黃世孟(1995)〈教育改革中之最大教具:國民小學學校建築之轉型〉。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專題演講。
黃世孟(1999)《學校建築研究:黃世孟學校建築論文集》。台北:建築情報季刊雜誌。
黃世孟(2002)《各級學校校舍維護管理參考作業手冊》。台北:教育部。
黃世孟、李永展、龐景行(1996)〈國民學校與鄰近社區資源共享模式之研究〉。《中華民國都市計畫學會1996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1-2.20。
黃世孟、高忠敬、陳燕菁、林明志(1998)〈台北市立國民小學教學設施規劃基準之分析〉。《建築學報》,27,19-33。
黃世孟、張滄郎(1994)〈都市國民小學學生人數變動對學校建築計畫之影響分析〉。《建築學報》,10,87-108。
黃定國(1981)《建築計畫》。台北:大中國。
黃新發(2002)《專業營建管理制度運用於921校園重建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榮村(2003)〈讓新校園運動無限延展〉。《遠東建築獎-921校園建築獎》(頁14-15)。台北:財團法人徐元智先生紀念基金會。
黃蘭翔(2005)〈戰後台灣的國小教育政策與校園環境:以南投中寮鄉國小校園為例〉。《建築向度:設計與理論學報》,5,3-20。
黑田茂次郎(1906)《明治學制沿革史》。東京,金港堂書籍株式會社。
楊弘任(2007)《社區如何動起來》。台北:左岸。
楊清芬(2004)《永續校園:生態分析期末報告》。未發表文稿。
楊紹裘,(1980)《建築計劃》。台北:普大圖書。
萬知新(2008)《國民小學學校建築美學之研究》。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葉國維 (1999)《宜蘭縣國民中小學校園建築更新發展及參與過程之研究》。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益祥(2002)《921地震後南投新建小學之研究》。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可強、Hester, R.(2001)〈一個關於地方環境智慧的對話〉。《建構多元文化的地方環境論文集》,頁416-433。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劉欣蓉、羅瑞鴦(2001)〈參與式社區設計台灣經驗之省思〉。《建構多元文化的地方環境論文集》,頁366-372。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劉美娥(2005)《學校建築空間與教師專業自主之研究:以臺北市三所開放空間小學為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貞貞、劉舜仁(2007)〈台灣國民小學建築空間形態演變之探討〉。《建築學報》61,175-195。
樓琦庭(1996)《「開放式學校」空間規劃設計準則之研究:以實施開放教育之學校為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保田(1977)《學校建築學》。台北:商務。
蔡保田(1986)《國民中學學校建築研究》。台北:五南。
蔡保田(1986)《學校建築研究的發展》。台北:五南。
鄭元良(1985)《通學道路之研究:以台北市懷生國中學區為例》。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晃二、陳亮全(1999)《社區動力遊戲:工作坊使社區活起來》。台北:遠流。
盧智敏 (2003)《國中校園空間改造行動研究之方案教學計畫:以台北縣立樹林高中為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育成(2003)《九二一震災重建國小普通教室照明環境現況與效能之研究:以南投現災後重建國小為例》。雲林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薛方杰 (2003)《國民小學班群教室多元彈性規劃與評估研究》。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博士論文。
謝明達(2004)《九二一大震災區「新校園運動」的形成及其影響》。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松晉、賴育成(2002)〈921震災重建校園建築物理環境現況及效能之評估研究:以南投縣災後重建國小為例〉。《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十四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集》,頁E21-1-E21-6。
鍾蕙鄉(2006)《新校園的「新」:新校園運動之設計表現的創新性分析》。台南藝術大學建築與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夙蓮(2003)《從使用後評估的觀點探討國小校園空間》。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李明霞(2006)《參與式設計之空間規劃之研究:以基隆市碇內國小之創意空間規劃之研究為例》。花蓮教育大學社會科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馨怡(2007)《永續校園設置使用後評估:以中部地區國小為例》。雲林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系碩士論文。
羅瑞鴦、劉欣蓉(2001)〈參與式社區設計:台灣經驗之省思〉。《建構多元文化的地方環境》。頁366-372。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藤森照信(2008)《日本近代建築》。台北:五南。
龐景行(1996)《社區學校的校園開放與社區發展之關連性分析》。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信宇(2001)《台灣日治時期中學校與高等女學校建築之研究》。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