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醫療過失之民事損害賠償責任
作者:李進建
作者(外文):LEE CHING CHIEN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法律系研究所
指導教授:謝哲勝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6
主題關鍵詞:醫療過失醫療水準醫療常規舉證責任醫療鑑定防禦性醫療medical negligencemedical standardsmedical routinethe burden of proofmedical identificationdefensive medicin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
研究本論文之動機係由於,近十數年來醫療糾紛不斷,醫師與病人間爭執難解,故而思起研究本論文,以作為可能解決之道。本論文共分八編,以醫療過失損害賠償為核心概念。第一編為「緒論」編,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研究方法,並探討相關文獻、研究架構與流程;第二編「醫療過失行為之歸責與責任內涵」,說明醫療過失之概念及責任;第三編「醫師之醫學倫理及醫師診療之義務—以醫師告知說明後病患自主同意為中心」,說明醫師於法律上之義務,並與醫師倫理之關係;第四編「醫療行為過失與損害發生之因果關係」,說明醫師過失行為所造成損害之因果關係;第五編「醫療過失所生損害賠償之舉證責任與鑑定」,說明在損害賠償證明上,醫療鑑定之定位;第六編「緩解防禦性醫療續燃—建立訴訟外醫療糾紛解決機制(Alternative Methods of Disputes Resolution,簡稱ADR)」,說明解決醫療糾紛之道,並參考國外之運作方法;第七編立法建議,介紹國內最新之立法走向;並於第八編作結論,提出個人多年參與實務民刑事訴訟之醫療糾紛經驗,所認為醫療糾紛解決主要之重點或爭點,用供學術界及實務界參考,以期達到醫療過失訴訟紛爭解決之道。
The research motive of this paper is due to over the past few years of medical disputes in Taiwan. The dispute between physicians and patients, and therefore thinking from the research of this thesis, as a possible soluting way to slove the dispute between physicians and patients.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eight chapters with medical negligence for damages as the core concept.
Chapter I is "Introduction". Described research motivation and purpose, scope, methodology, and explore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research processes.
Chapter II is "The liability of medical negligence and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connotation " . About explanation of concepts of medical negligence and responsibilities.
Chapter III is "The medical ethics and the obligation of physician –The center of the doctors’ informed consent for the patients’ autonomy ". Explained the legal obligations of physicians to, and relationship with physicians’ ethics.
Chapter IV is " The relationship by the reason and result of medical negligence and the damage ". Indicating the physician’s negligence caused damage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ason and result.
Chapter V is" medical negligence born of damages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burden of proof ". the appraisal and burden of proof between the medical negligence and the damage.
Chapter VI is" Preventing the regeneration of the defensive medicine - Establishing the outside litigative resoluting mechanism of medical dispute (Alternative Methods of Disputes Resolution, referred to as the ADR)". The way to resolve medical disputes , and with reference to the methods of operation abroad.
Chapter VII is "Legislation proposal".Tto introduce the newest trend of legislation and to draw conclusions.
Chapter VIII is " In conclusion".Providing personal experience for many years involved in medical disputes practice civil and criminal proceedings, be considered the main focus of medical dispute resolution or a point of contention, with reference for academics and practitioners, in order to achieve medical negligence lawsuit dispute solution.
參考文獻
一、中文
(一)專書
王皇玉,「德國醫療刑法論述概說」,收錄於過失醫療與刑事責任,台灣刑事法學會,2009年6月初版。
王國治、王國成、王國士等合著,醫療法律醫療倫理論中醫推拿法制,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12年9月。
王澤鑑,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四冊,自行出版,三民書局經銷,1983年初版。
王澤鑑,侵權行為法第一冊,自行出版,三民書局經銷,2003年9月初版。
王澤鑑,債法原理第一冊,自行出版,三民書局經銷,2005年9月初版。
王澤鑑,侵權行為法第二冊,自行出版,三民書局經銷,2006年3月初版。
王澤鑑,侵權行為法,自行出版,三民書局經銷,2009年7月初版。
甘添貴,「治療行為與傷害」,月旦法學教室第15期,2004年1月。
甘添貴,醫療糾紛與法律適用-論專斷醫療行為的刑事責任,發表於2008年1月19日「刑事醫療糾紛」學術研討會。
朱柏松,消費者保護法論,翰蘆圖書出版公司,1998年12月初版。
朱柏松,論日本醫療過失之舉證責任,收錄於朱柏松、張新寶、陳忠五、陳聰富、詹森林等人合著醫療過失舉證責任之比較專書,元照出版公司,2008年5月。
刘冰、苏益群,大法官的智慧,法律出版社(中國),2012年9月第一刷。
汪紹銘,醫療糾紛與損害賠償-如何跟醫師打官司,翰蘆圖書出版公司,2004年1月初版。
沈冠伶,民事證據法與武器平等原則,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10月初板。
吳志正,解讀醫病患關係I,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9月。
吳志正,解讀醫病關係Ⅱ-醫療責任體系篇, 元照出版公司,2006年9月。
吳明軒,中國民事訴訟法,李模出版社,2004年9月。
吳俊穎、陳榮基、楊增暐、賴惠蓁、吳佳勳,清官難斷「醫」務事?醫療過失責任與醫療糾紛鑑定,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3年9月1日。
吳憲明,衛生法規概論,吳憲明自行出版,1998年9月1日出版。
李聖隆,醫護法規概論,華杏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1月。
金玉瑩、何曜琛、趙緝熙、陳國華、蘇嘉瑞、王信凱、馬傲秋,許峻彬、蘇嘉瑞、蔡宗儒等合著,生技醫療法律解析,建業法律事務所出版,2012年3月。
林山田,刑法特論(上),三民書局出版,民國82年2月修訂四版。
林山田,刑法通論,三民書局經銷,1989年10月3版。
林誠二,民法債篇總論下冊,瑞興圖書公司出版,2001年初版。
侯英泠,論院內感染之民事契約責任-以爆發SARS院內感染為例,正典文化出 版,2004年6月30日。
姚志明,誠信原則與附隨義務之研究,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初版。
姜世明,新民事證據法論,學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年9月。
姜世明,新民事證據法論,學林出版社,2004年1月2版。
姜世明,舉證責任與證明度,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10月初版。
柳經緯、李茂年,醫患關係法論,中信出版社(大陸),2002年10月初版。
孫森焱,新版民法債編總論(上、下冊),三民書局經銷,2004年1月修訂版。
孫森焱,民法債篇總論上冊,三民書局出版,2012年2月1日。
夏 芸,醫療事故賠償法—來自日本法之啟示,法律出版社(大陸),2007年10
月初版。
邱聰智,民法債編總論,輔仁大學法學叢書,1991年9月5版。
邱聰智,民法研究(一),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0年9月2版。
陳春山,醫師病人醫療糾紛,書泉出版社,2004年11月3版1刷。
陳聰富,因果關係與損害賠償,元照出版公司,2007年1月。
陳聰富,醫療法律概論,收錄陳聰富、陳彥元、楊哲銘、吳志正、王宗倫、邱玟惠等人所合著之醫療法律專書,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2年3月初版。
焦興鎧,美國最高法院重要判決之研究:2004-2006,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中華民國100年8月。
黃 立,民法債編總論,元照出版公司,2000年9月2版。
黃丁全,醫事法,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7月1日出版。
曾隆興,現代非典型契約論,自刊,1992年初版。
曾淑瑜,醫療過失與因果關係(再版),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10月再版。
楊佳元,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責任研究,元照出版公司,2007年3月初版。
劉文瑢,醫事法要義,合記圖書出版社,1999年12月初版。
劉期湘,過失犯中的違反注意義務研究,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年6月初版。
劉春堂,「民法債編通則(一)—契約法總論」,作者自行出版,2011年12月1日。
駱永家,民事舉證責任論,台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4版。
盧瑞芬、謝啟瑞(合著),醫療經濟學,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3月出
版。
盧美秀,醫護倫理學,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7月初版。
楊哲銘,臨床案例醫療法律,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5年10月出版一刷。
蔡振修,醫事過失犯罪析論,中華民國醫事法律學會,1996年初版。
蔡墩銘,法律與醫學,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11月。
蔡墩銘,醫事刑法要論,景泰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9月出版。
蔡墩銘,醫事刑法要論(二版),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9月。
蕭宏恩,醫事倫理新論,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9月初版。
駱永家,民事舉證責任論,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謝博生,醫療概論,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出版(金名圖書有限公司總經銷),2003年12月。
謝哲勝,無過失醫療責任-醫師的夢魘?病人的救星?,民法七十年之回顧與展望紀念論文集(一),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10月。
戴正德、李明濱,醫療兩難之倫理抉擇,教育部發行,民國93年12月。
戴正德、李明濱,醫學倫理導論,教育部發行,民國95年1月。
戴正德、李明濱,醫師與社會責任,教育部發行,民國96年9月。
戴正德、李明濱,醫學人文概論,教育部 發行,民國98年10月。
(二)期刊論文
「我國醫療事故損害賠償問題的現況與展望」研討會(一),臺灣本土法學第39期,2002年10月。
「我國醫療事故損害賠償問題的現況與展望」研討會(二),臺灣本土法學第40期,2002年11月。
「醫療糾紛專家參審」學術研討會會議紀錄,醫事法學第11卷第2期,2003年6月。
丁中原,淺談醫療過失訴訟之舉證責任分配,律師雜誌第217期,1997年10月。
丁予安、楊秀儀,告知後同意還是同意後告知,醫療品質雜誌第3卷第3期,2009年5月。
中華民國94年5月25日立法院第6屆第1會期第14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立法院總第1604號,立法委員余政道、徐國勇、曹來旺等36人提案第6249號。
中華民國99年3月24日立法院第7屆第5會期第6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立法院總第214號,立法委員趙麗雲、劉盛良、郭素春等29人提案第9560號。
中華民國104年5月20日立法院第8屆第7會期第13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立法院總第1155號,立法委員楊玉欣、陳鎮湘、田秋堇、劉建國、王惠美等27 人提案第17769號。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世界醫師會工作小組譯,世界醫師會醫療則任改革之聲明,臺灣醫界第54卷第12期,2011年。
元照法律網編,附錄:1994年荷蘭醫療服務法案(荷蘭民法典第七編第7節第5題),月旦民商法雜誌第4期,2004年8月。
月旦法學雜誌編輯部,「醫糾法案中鑑調程序之立法原則與爭議釋疑」座談會會議綜述,月旦法學雜誌第217期,2013年6月。
王志嘉,論醫師親自診察義務,軍法專刊第56卷第1期,2010年2月。
王皇玉,醫師未盡說明義務之法律效果-簡評九四年台上字第二六七六號判決,臺灣本土法學第75期,2005年10月。
王皇玉,整形美容、病人同意與醫療過失中之信賴原則-評台北地院九十一年訴字第七三○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127期,2005年12月。
王皇玉,論醫師的說明義務與親自診察義務-評九十四年度台上字第二六七六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137期,2006年10月。
王皇玉,墮胎罪同意問題之研究-兼評「生育保健法」草案關於人工流產相關規定,月旦法學雜誌第162期,2008年11月。
王皇玉,醫療過失中的因果關係:從邱小妹人球案談起,臺大法學論叢第41卷第2期,2012年6月。
王皇玉,醫師的說明義務與說明義務之免除,萬國法律,第186期,2012年12月。
王皇玉,論醫療刑責合理化,月旦法學雜誌第213期,2013年2月。
王皇玉,論醫療行為與業務上之正當行為,台大法學論叢第36卷第2期,2007年6月。
王梅英,專家在法庭上的角色-鑑定或參審?,律師雜誌第253期,2000年10月,
古振暉,論相當因果關係之「相當」(上),月旦法學雜誌第22期,1997年3月。
古振暉,論相當因果關係之「相當」(中),月旦法學雜誌第22期,1997年4月。
古振暉,論相當因果關係之「相當」(下),月旦法學雜誌第22期,1997年5月。
古清華,國內外判決介紹-美國醫療疏失刑事責任判決,醫事法學第7卷第4期第8卷第1期(合訂本),2000年3月。
古清華,醫療糾紛最新法院刑事裁判選編,醫事法學第14卷第1、2期(合訂本),2006年6月。
甘添貴,醫療糾紛與法律適用-論專斷醫療行為的刑事責任,月旦法學雜誌第157期,2008年6月。
石崇良、林仲志、廖熏香、楊漢湶、翁惠瑛等人合著,台灣病人安全通報系統三年經驗(National Wide Voluntary Reporting System in Taiwan: An analysis of 10,664 reports from 2004 to 2006),行政院衛生署出版醫療爭議審議報導系列28,民國96年5月。
艾爾肯,中國大陸「侵權行為責任法」中醫療損害責任的立法建議,月旦民商法雜誌第34期,2011年12月。
江晨恩、陸翔寧、劉宏恩,赫爾辛基宣言2013年版,台灣醫界,第57期第4卷,2014年。
江毅、羅紹軍合著,中美醫療事故損害賠償比較研究,國際法與比較法論叢第三輯,李双元主编,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
阮富枝,醫療行為之民事責任,法學叢刊第58卷第2期,2013年4月。
吳光明,醫療爭議之仲裁-兼評醫療糾紛處理法草案,月旦法學雜誌第160期,2008年9月。
吳至正,誰來說明?對誰說明?誰來同意?-兼評醫療相關法規,月旦法學雜誌第162期,2008年11月。
吳至正,科際整合觀點下之醫療糾紛鑑定,月旦法學雜誌第190期,2011年3月。
吳至正,醫療訴訟之攻防技巧-談因果關係、過失與賠償額之認定,中律會訊雜誌第15卷第5期,2013年5月。
吳志正,醫療過失行為之行是違法性,醫事法學第14卷第1、2期(合訂本),2006年6月。
吳志正,論「治癒機會喪失」之損害賠償,法官協會雜誌第9卷第1期,2007年6月。
吳志正,民事因果關係邏輯性序說,臺大法學論叢第36卷第3期,2007年8月。
吳志正,存活機會喪失-醫療損害之迷思,月旦法學雜誌第150期,2007年11月。
吳志正,誰來說明?對誰說明?誰來同意?—兼評醫療相關法規,月旦法學雜誌第162期,2008年11月。
吳志正,談醫療事故之因果關係,臺灣法學雜誌第161期,2010年10月。
吳志正,科際整合觀點下之醫療糾紛鑑定,月旦法學雜誌第190期,2011年3月。
吳志正,實證醫學數據於醫療事故損害賠償上之意義,臺大法學論叢第40卷第1期,2011年3月。
吳志正,揭開民事損害賠償法相當因果關係之神秘面紗—從最高法院判例談起,政大法學評論第125期,2011年5月。
吳志正,訴訟之「醫療諮詢」制度-從民事訴訟之武器平等原則談起,收錄於「醫療糾紛處理之新思維(一)-以臺中地院醫療試辦制度為中心」,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4年1月。
吳建樑,國內外判決介紹-癌症誤診與死亡之因果關係及損害賠償之計算,醫事法學第7卷第2期,1999年6月。
吳俊穎,由醫療糾紛的觀點看台灣實證醫學未來之發展,台灣醫學第8卷4期,2004年8月。
吳俊穎、陳榮基、賴惠蓁等合著,醫療糾紛鑑定的未來-由專業鑑定探討醫療糾紛鑑定之興革,月旦法學雜誌第183期,2010年8月。
吳俊穎、賴惠蓁、陳榮基,醫療糾紛重複鑑定之實證研究,月旦法學雜誌第198期,2011年11月。
吳俊穎、賴惠蓁、陳榮基,組織醫療行為的刑事過失責任釐清,月旦法學雜誌第202期,2012年3月。
吳俊穎、林家琪、陳榮基合著,證明妨礙於醫療糾紛與訴訟代理行為之適用,萬國法律第186期,2012年12月。
吳威志、王麗雯,論醫師之說明義務-兼論病患之醫療人權,雲林科技大學科技法學論叢第八期,2012年12月。
杜辰生,建築師工程師之專業責任及其保險,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出版,1994年2月。
汪治平,醫療損害賠償糾紛案件的法律適用,月旦民商法雜誌第18期,2007年12月。
邱 琦,契約法與侵權行為法的探戈舞-以醫療糾紛為中心,月旦民商法雜誌第18期,2007年12月。
邱 琦,醫生沒有告訴我的話論告知義務與不完全給付,月旦法學雜誌第164期,2009年1月。
邱玟惠,淺談醫療糾紛訴訟之相關規範,臺灣法學第178期,2011年6月15日。
邱清華、劉緒倫、饒明先,醫療糾紛鑑定之現況、檢討及建議,醫事法學第8卷第2-3期(合訂本),2000年9月。
邱清華,建立醫療糾紛補償制度-「醫難救濟基金」,醫事法學第10卷第2期,2002年6月。
邱清華,醫療、法律、消費者-重建醫病關係,醫事法學第7卷第2期。
邱慧洳,「論醫師醫療行為之注意義務-兼評最高法院100年度台上字第2256號民事判決,法令月刊第66卷第2期,民國104年2月。
邱聰智,醫療過失與侵權行為,法律評論第42卷第3期,1976年4月。
沈冠伶,證明妨礙在醫療民事責任訴訟之適用,臺大法學論叢第38卷第1期,2009年3月。
沈冠伶、莊錦秀,民事醫療訴訟之證明法則與實務運作,政大法學評論第127期,2011年9月。
沈冠伶,醫療糾紛處理與專家之協力-從行政院版「醫療糾紛處理及醫療事故補償法」草案論醫療糾紛之調解與鑑定,臺灣法學雜誌第216期,2013年1月。
沈冠伶,民事醫療訴訟之鑑定程序與程序保障-最高法院101年度台上字第1765號判決之評析,臺灣法學第223期,2013年5月1日。
沈冠伶,「醫糾法案中鑑調程序之立法原則與爭議釋疑」座談會會議綜述,月旦法學雜誌第217期,2013年6月。
呂清雄,醫療鑑定意見之探討,醫事法學第10卷第3期第11卷第1期合訂本,2003年3月。
李坤樺,醫事機構及醫事人員對於危急傷病患之急救義務及常見之過失,醫事法學第14卷第3-4期(合訂本),2007年5月。
李明濱、黃富源、梁繼權校閱,醫療糾紛鑑定與法律實務(研討會),臺灣醫界第55卷第6期,2012年。
李偉強,強化鑑定解決醫療糾紛功能,收錄於第一屆臺中醫法論壇-醫療糾紛處理之現在與未來-以臺中地院醫療試辦制度為中心,台灣法學雜誌第244期,2014年3月15日。
李詩應、陳永綺、和田仁孝合著,由日本經驗看可能適合臺灣的醫療糾紛調解制度-醫療事故訴訟界限問題,月旦法學雜誌第218期,2013年7月。
李詩應、陳永綺、和田仁孝合著,由日本經驗看各種醫療糾紛調解制度及可能適合臺灣採取之制度:溝通關懷員-各種醫療事故紛爭處理制度及日本經驗,月旦法學雜誌第225期,2014年2月。
卓俊雄,「醫療事故責任保險法」立法可行性研究,醫事法學第10卷第2期,2002年6月。
法律事件工作室,醫療分工下之診斷延誤案,臺灣法學第212期,2012年11月15日。
林大洋,契約法與侵權行為法適用上之分際-以最高法院96年度台上字第2139號民事判決為中心,中律會訊雜誌第11卷第1期,2008年1月。
林大洋,契約責任與侵權責任競合之適用關係-實務上相關見解在理論體系上之再建構-,法令月刊第59卷第9期,2008年9月。
林山田,論醫師的醫療過失問題,醫事法學第1卷第1期,1985年5月。
林世宗,醫療過失適用res ipsa loquitur。全國律師,2002年5月。
林立華,因果關係論,刑事法雜誌第25卷第1期,1981年2月。
林志六,未即時判讀檢查報告延誤診斷-士林地方法院八十九年訴字第一二九一號判決,醫事法學第14卷第3、4期(合訂本)。
林志六,醫療事故之因果關係-以高等法院八十五年度上字第三一六號民事判決為例,醫事法學第7卷第4期第8卷第1期(合訂本),2000年3月。
林東茂,醫療上病患承諾的刑法問題,月旦法學雜誌第157,2008年6月。
林東茂,刑事醫療過失探微--從一個案例說起,月旦法學雜誌第176期,2010年1月。
林東龍、朱柔若,探索醫療糾紛病患及其家屬行動的新方向:以質性研究之紮根理論出發,醫事法學第16卷第1期,2009年1月。
林東龍、陳郁雯,他山之石——美國和澳洲執行「公開揭露」機制之經驗與啟示,台灣公共衛生雜誌第31卷第3期,2012年6月。
林東龍、陳郁雯合著,澳洲「公開揭露」制度之研究-對台灣處理醫療傷害事件之啟示,醫事法學第19卷第1期,2012年6月。
林欣柔、楊秀儀,告別馬偕肩難產事件?—新醫療法第八十二條第二項評析,月旦法學雜誌第112期,2004年9月。
林恩瑋,醫療仲裁之功能評估:以法律風險管理觀點為中心,收錄於2013年臺灣醫療法學術研討會,2013年11月23日。
林萍章,大陸醫療糾紛相關法規簡介,醫事法學第10卷第1期(合訂本),2002年3月。
林萍章,舉證責任倒置於醫療過失之適用—八十九年重訴字第四七二號判決評釋,醫事法學第10卷第2期2002年6月。
林萍章,新版手術同意書與知情同意法則,萬國法律,第133期,2004年2月。
林萍章,新版手術同意書與契約法相關規定之適用,醫事法學第12卷第3、4其(合訂本),2004年12月。
林萍章,知情同意法則之「見山不是山」-法院近來裁判評釋,月旦法學雜誌第162期,2008年11月。
林萍章,醫療常規與刑事責任--評最高法院九十六年度台上字第三八四號刑事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175期,2009年12月。
林萍章,醫療過失刑事責任之實然與應然:從中國醫療事故罪出發,臺灣法學第163期,2010年11月1日。
林萍章,醫療調解前置主義之爭議,月旦法學雜誌第216期,2013年5月。
林順益,解析醫護責任保險制度-並呼籲建立強制醫護責任保險制度,醫事法學第11卷第3、4期(合訂本),2003年12月。
林瑞珠,醫療手術實施之說明義務,臺灣本土法學第76期,2005年11月。
林鈺雄,初探德國醫療糾紛鑑定調解會制度──兼論解決醫療糾紛之立法原則,月旦法學雜誌第217期,2013年6月。
林鈺雄,初探德國醫療糾紛鑑定調解會制度-兼論解決醫療糾紛之立法原則,收錄於「醫療糾紛處理之新思維(一)-以臺中地院醫療試辦制度為中心」,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4年1月。
林漢強,論醫療行為之說明義務,全國律師,2011年12月。
林立華,因果關係論,刑事法雜誌第25卷第1期,1981年2月。
侯英泠,探討醫療無過失責任的適宜,月旦法學雜誌第49期,1999年5月。
侯英泠,醫療行為的民事上賠償責任--從德國醫師責任法(Arzthaftungsrecht)切入探討(上),月旦法學雜誌第72期,2001年5月。
侯英泠,醫療行為的民事上賠償責任從德國醫師責任法(Arzthaftungsrecht)切入探討(下),月旦法學雜誌第73期,2001年6月。
侯英冷,計畫外生命與計畫外生育之民事賠償責任爭議, 成大法學第四期,2003 年6 月。
侯英冷,從德國法論醫師之契約上說明義務,月旦法學雜誌第112期,2004年9月。
侯英泠,醫療機構、外科醫師與麻醉科醫師之說明義務-最高法院九六年台上字第二四七六號判決簡評,臺灣本土法學第107期,2008年6月。
姚念慈,醫界對於醫療訴訟的幾個迷思,萬國法律,第186期,2012年12月。
姜世明,論德國醫師民事責任程序中之舉證責任減輕,法學叢刊第180期,2000年10月。
姜世明,醫師民事責任程序中之舉證責任減輕,月旦民商法雜誌第六期,2004年12月。
姜世明,醫師責任程序中之舉證責任減輕,月旦民商法雜誌第6期。
靳宗立,日本醫療過誤行為與刑事責任關係之探討,軍法專刊第55卷第3期,2009年6月。
夏 芸,「專家民事責任論」考察-以醫師的責任為視點,月旦民商法雜誌第22期。
翁玉榮,從法律觀點談醫療水準與醫師之注意義務,警學叢刊,30卷5期,2000年3月。
莊錦秀,民事醫療訴訟之證明法則與實務運作,政大法學評論第127期,民國101年6月。
莊錦秀,整合中的歐洲醫療契約法(Integrating European Treatment Contracts),臺北大學法學論叢第80期,2007年9月。
莊錦秀,整合中之歐洲醫療契約法,臺北大學法學論叢第八十期,2011年12月。
郭吉助,論醫事法律上之醫療行為-由法制面談起,法務通訊雜誌社第2379期,2008年2月28日。
陳子平,醫療上「充分說明與同意」(Informed Consent)之法理,東吳大學法律學報第12卷第1期,1999年10月。
陳子平,醫療上「充分說明與同意」之法理在刑法上的效應(上),月旦法學雜誌第178期,2010年3月。
陳子平,醫療上「充分說明與同意」之法理在刑法上的效應(下),月旦法學雜誌第179期,2010年4月。
陳子平,團隊醫療與刑事過失責任(上),月旦法學雜誌第190期,2011年3月。
陳子平,團隊醫療與刑事過失責任(下),月旦法學雜誌第191期,2011年4月。
陳子平,醫療過失刑事裁判的問題思考,月旦法學雜誌第218期,2013年7月。
陳月端,告知同意倫理及法律之反思,,雲林科技大學科技法學論叢第八期,2012年12月。
陳正昇,民事醫療傷害訴訟之研究,臺灣法學第174期,2011年4月15日。
陳仲嶙,醫療隱私的法規範現況,醫事法學第11卷第2期,2003年6月。
陳志龍,非麻醉醫師處理麻醉醫療行為之刑責,月旦法學雜誌第82期,2002年3月。
陳建宗,美容醫學之發展與現況及未來,醫療品質雜誌第7卷第1期,2013年1月。
陳忠五,醫療事故與消費者保護法服務責任之適用要件(上)-台灣台北地方法院八十五年度訴字第五一二五號與台灣高等法院八十七年度上字第一五一號 (馬偕紀念醫院肩難產案件)判決再評釋,臺灣本土法學第17期,2000年12月。
陳忠五,醫療事故與消費者保護法服務責任之適用要件(下)-台灣台北地方法院八十五年度訴字第五一二五號與台灣高等法院八十七年度上字第一五一號 (馬偕紀念醫院肩難產案件)判決再評釋,臺灣本土法學第18期,2001年1月。
陳忠五,醫療事故與消費者保護法服務責任之適用問題(上)-最高法院九○年度台上字第七○九號(馬偕紀念醫院肩難產案)判決評釋,臺灣本土法學第36期,2002年7月。
陳忠五,醫療事故與消費者保護法服務責任之適用問題(下)-最高法院九○年度台上字第七○九號(馬偕紀念醫院肩難產案)判決評釋,臺灣本土法學第37期,2002年8月。
陳忠五,醫療糾紛的現象與問題,臺灣本土法學第55期,2004年2月。
陳忠五,法國法上醫療過錯的舉證責任,東吳大學法律學報第18卷第1期,2006年7月。
陳忠五,論「歐洲侵權責任法原則」的規範模式(上),月旦法學雜誌第208期,2012年9月。
陳怡安,醫療過失刑事責任的比較法研究,醫事法學第8卷第2-3期(合訂本),2000年9月。
陳美伶,檢視我國醫療行政法規體系與立法技術,臺灣法學第142期,2009年12月15日。
陳偉熹、莊維周、高維祥,刑事醫療過失責任低刑化之策略—兼顧公平、正義和經濟,臺灣醫界第54卷第7期,2011年。
陳運財,醫療刑事訴訟之證明活動,與會論文集,發表於東海大學法律學院醫事法學研討會,2010年6月5日。
陳運財,醫療刑事訴訟之證明活動,月旦法雜誌第183期,2010年8月。
陳碧玉,醫療關係之法律性質,法學叢刊第21卷第3期,1976年9月。
陳學德,加強調解解決醫療糾紛功能,臺灣法學第230期,2013年8月15日。
陳學德,醫療風險與糾紛解決之道-從臺灣台中地方法院試辦醫療制度談起,月旦法學雜誌第223期,2013年12月。
陳學德,醫療風險與糾紛解決之道-從臺灣台中地方法院試辦醫療制度談起,收錄於「醫療糾紛處理之新思維(一)-以臺中地院醫療試辦制度為中心」,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4年1月。
陳學德,加強調解解決醫療糾紛功能-台中地方法院試辦醫療調解談,第一屆台中醫法論壇,收錄於月旦法學雜誌第240期,2014年1月。
陳學德主編、林義龍著,醫療糾紛處理與鑑定-醫療糾紛處理新思維(二),收錄於醫療糾紛處理之新思維(二),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4年6月。
陳學德,改善法院「民事」醫療訴訟制度與芻議-從台中地院經驗出發,收錄於第二屆臺中醫法論壇-臺灣醫療專業法庭暨醫療專業風險與告知同意,2014年9月21日。
陳學德,改善醫療調解(處)制度芻議-從當事人情緒支持與醫病文化出發,第三屆臺中醫法論壇,2015年10月。
陳聰富,消保法有關服務責任之規定在實務上之適用與評析,台大法學論叢第30卷第1期,2001年1月。
陳聰富,「存活機會喪失」之損害賠償,中原財經法學第8期,2002年6月。
陳聰富,<「存活機會喪失」之損害賠償,因果關係與損害賠償>,元照出版公司,2004年9月。
陳聰富,拒絕醫療與告知後同意,月旦民商法雜誌第23期。
陳聰富,侵權行為法上之因果關係,收錄於「因果關係與損害賠償」,元照出版公司,2007年1月。
陳聰富,美國醫療過失舉證責任之研究,政大法學評論第98期,2007年4月。
陳聰富,醫療法:第三講:醫療行為與犯罪行為(上),月旦法學教室第69期,2008年7月。
陳聰富,醫療法:第三講:醫療行為與犯罪行為(下),月旦法學教室第70期,2008年8月。
陳聰富,醫療法:第四講:醫療契約之法律關係(上),月旦法學教室第72期,2008年10月。
陳聰富,醫療法:第四講:醫療契約之法律關係(下),月旦法學教室第73期,2008年11月。
陳聰富,醫療法:第五講:醫療侵權之規則責任(上),月旦法學教室第75期,2009年1月。
陳聰富,醫療法:第五講:醫療侵權之規則責任(下),月旦法學教室第76期,2009年2月。
陳聰富,「醫療事故之因果關係-最高法院96年度台上字第2032號民事判決評析,法令月刊第66卷第10期,2009年2月。
陳聰富,醫療法:第六講:告知後同意與醫師說明義務(上),月旦法學教室第80期,2009年6月。
陳聰富,醫療法:第六講:告知後同意與醫師說明義務(中),月旦法學教室第81期,2009年7月。
陳聰富,醫療法:第六講:告知後同意與醫師說明義務(下),月旦法學教室第82期,2009年8月。
陳聰富,臺灣醫療糾紛處理機制之現況與檢討,月旦民商法雜誌第34期,2011年12月。
陳聰富,醫療事故民事責任之過失判定,政大法學評論第127期,2012年6月。
陳聰富,醫療糾紛調解制度之立法爭議,月旦法學雜誌第213期,2013年2月。
陳聰富,醫療糾紛調解制度之立法爭議,收錄於「醫療糾紛處理之新思維(一)-以臺中地院醫療試辦制度為中心」,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4年1月。
馬躍中、月旦法學教室編輯部,「錯誤醫療行為之刑事責任-德國刑事政策之思考」重點提示(摘錄自2011年4說23日臺北醫法論壇(V)實務判決與實證研討會),月旦法學教室第108期,2011年10月。
馬躍中,醫師刑事責任之探討—以告知義務、因果關係與信賴原則為中心,軍法專刊第57卷第6期,2011年12月。
高添富,刑責明確化自醫療風險免責開始—醫界不必急著要醫療糾紛去刑化,臺灣醫界第55卷第8期,2012年。
高添富,醫療糾紛去刑事訴訟化才是今後修法重點,臺灣醫界第55卷第10期,2012年。
高添富、林建智合著,醫事人員強制責任保險之研究,政治大學法學評論第110期,民國98年8月。
高鳳仙,論我國鑑定制度與美國專家證人制度在醫療事件之角色扮演(上),萬國法律第129期,2003年6月。
高鳳仙,論我國鑑定制度與美國專家證人制度在醫療事件之角色扮演(下),萬國法律,第130期,2003年8月。
張孟源、盧言珮,醫療刑責明確化—從醫療法第八十二條第三項修法芻議談起,臺灣醫界第54卷第7期,2011年。
張孟源、張嘉訓、吳佳琳,解決醫療糾紛的拼裝車—談「調解制度」與「補償制度」,臺灣醫界第56卷第4期,2013年。
張明偉,刑過失責任之探討:以美國刑事醫療案例為例,台大法學論叢第39卷第1期,2010年3月。
張新寶,醫療人生損害賠償案件評論-以大陸法為準繩,月旦民商法雜誌第4期。
張嘉訓、吳佳琳合著,簡述「醫療糾紛處理及醫療事故補償法」(草案),臺灣醫界第56卷第3期,2013年。
張靜慧,台灣今年開始試辦「生產風險補償」,康健雜誌第158期,2012年1月。
張麗卿,醫療糾紛鑑定與刑事責任認定,月旦法學雜誌第157期,2008年6月。
張麗卿,刑事醫療訴訟審判之實務與改革──兼評最高法院九十六年度台上字第四七九三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196期,2011年9月。
張麗卿,醫療糾紛刑事責任的修正之講座報導,中律會訊雜誌第16卷第1期,2013年1月。
張麗卿,刑事醫療判決關於告知義務變遷之研究,東海大學法學研究第39期,2013年4月。
第四屆學術與實務之對話,臺灣法學雜誌第142期,2009年12月15日。
許兆慶,醫療糾紛處理機制-兼評行政院版「醫療糾紛處理及醫療事故補償法」草案,收錄於2013年臺灣醫療法學術研討會,2013年11月23日。
許朱賢,解析醫療損害民事責任之歸則事由—過失責任與危險責任的兩個端點(上),軍法專刊第49卷第9期,2003年9月。
許朱賢,解析醫療損害民事責任之歸則事由—過失責任與危險責任的兩個端點(下),軍法專刊第49卷第10期,2003年10月。
許振東,論醫療糾紛補償制度,醫事法學第10卷第2期,2002年6月。
許振東,論醫療糾紛仲裁制度-兼評「醫療糾紛處理法」草案之「仲裁制度」,醫事法學第10卷第3期第11卷第1期(合訂本),2003年3月
許振東,我國實施醫療傷害無過失補償制度之可行性,臺灣法學第164期,2010年11月15日。
許純琪,談我國法上醫師告知義務之民事責任,萬國法律,第133期,2004年2月。
許義明,我國醫療鑑定之現況與檢討,萬國法律第151期,2007年2月。
許曉芬,告知說明義務之重新省思:以法國法上醫療責任之「機會喪失理論為中心」,東海大學法學研究第36期,2012年4月。
嵇珮晶、吳光明合著,論仲裁與調解之結合,仲裁季刊第50期,1998年6月,。
曾育裕,海岸兩峽醫護民事賠償責任之比較研究,醫事法學第5卷第1-3期(合訂本),1996年11月。
曾育裕,醫療糾紛民事過失責任之專題探討,臺灣法學第140期,2009年11月15日。
曾品傑,論醫療上告知說明義務實務發展,月旦法學教室第107期,2011年9月。
曾品傑,論中醫之醫療法律糾紛—從推拿整椎談起,全國律師,2011年12月。
曾淑瑜,醫療過失與因果關係(再版),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10月再
版。
曾淑瑜,建構醫療糾紛裁判外紛爭裁判外紛爭解決模式-引進日本ADR制度,月旦法學雜誌第160期,2008年9月。
湯文章,醫療訴訟舉證責任之再省思,收錄於2013年臺灣醫療法學術研討會,2013年11月23日。
葛 謹,臺灣醫療糾紛探源-醫療過失責任與倫理,醫事法學第14卷第1、2期(合訂本),2006年6月。
葛 謹,鑑定責任-英國Sally Clark案之省思,醫事法學第19卷第1期,2012年6月。
黃 立,醫療糾紛處理條例草案解析,月旦法學雜誌第164期,2009年1月。
黃國昌,證明妨礙,月旦法學教室第25期,2001年11月。
黃清濱,醫療告知與法律責任-以醫療契約責任為中心,醫事法學第13卷第3、4期(合訂本),2005年12月。
黃清濱,醫事糾紛鑑定現況對訴訟實務之影響,行院院衛生署主辦醫事糾紛鑑定與法律實務-醫療安全暨品質研討系列-101年度醫療案例學習討論會,臺灣醫界第55卷第6期,2012年5月。
黃義豐,醫事人員醫療過失之民事責任,法學叢刊第180期,2000年10月。
黃鈺媖,美國道歉制度沿革及啟示-告別對立走向對話,收錄於「醫療糾紛處理之新思維(二)」,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4年6月。
黃鈺媖、楊秀儀合著,訴訟外醫療糾紛處理機制-認錯、道歉有用嗎?美國道歉法制度沿革與啟示,月旦法學雜誌第230期,2014年7月。
黃翰義,論醫療行為之本質—兼評日本實務上幾則代表性案例,法學叢刊第194期,2004年4月。
黃翰義,簡析日本實務上幾則醫療糾紛之代表性案例,軍法專刊第50卷第5期,2004年5月。
黃麗蓉,傷害保險與健康保險區別之探討-以因果關係判斷為中心,萬國法律第169期,2010年2月。
楊立新,疑難民事糾紛司法對策:第二集,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
楊秀儀,瑞典「病人賠償保險」制度之研究,臺大法學論叢第30卷第6期,2001年11月。
楊秀儀,醫療糾紛與醫療無過失制度—美國經驗四十年來之探討,政大法學評論第68期,2001年12月。
楊秀儀,醫療糾紛之定義、成因及歸責原則,台灣本土法學雜誌,39期, 2002年10月。
楊秀儀,論基因年代病患自主權可能之發展,收錄於林子儀教授、蔡明誠教授主編:基因技術挑戰與法律回應--基因科技與法律研討會論文集,2003年5月。
楊秀儀,法定急救義務?強制締約義務?-醫師法第二一條、醫療法第四三條性質解析,臺灣本土法學第49期,2003年8月。
楊秀儀,論強制治療所生之醫療傷害填補原則,萬國法律,第133期,2004年2月。
楊秀儀,美國「告知後同意」法則之考察分析,月旦法學雜誌第121期,2005年6月。
楊秀儀,告知後同意法則之司法實務發展-最高法院九四年台上字第二六七六號判決評釋,臺灣本土法學第73期,2005年8月。
楊秀儀,論病人自主權—我國法上「告知後同意」之請求權基礎探討,臺大法學論叢第36卷第2期,2007年6月。
楊秀儀,告知後同意之倫理法律再思考:縮小理論與實務的落差,月旦法學雜誌第162期,2008年11月。
楊秀儀,從無過失重回過失-紐西蘭有關醫療傷害補償制度之變遷及對台灣之啟示,政大法學評論第64期,民國89年12月,頁100。
楊秀儀,論初步鑑定對醫療糾紛處理之意義-對立法院「醫療糾紛處理及醫療事故補償法」草案第七條之期待與展望,月旦法學雜誌第216期,2013年5月。
詹常輝,試論偵查程序中調解與鑑定之機制與成效-以醫糾案件為中心,收錄於第三屆臺中醫法論壇(醫療法律事務程序深探與新科技的醫療法律風險),民國104年10月18日。
詹森林,公立醫院之醫療行為與消保法之服務無過失責任-公、私立醫院之差別待遇?──最高法院九三年台上字第一四八六號判決之商榷-,臺灣本土法學第70期,2005年5月。
詹森林,德國醫療過失舉證責任之研究,臺北大學法學論叢第63期,2011年12月。
蔡甫昌,醫學倫理導論—生命倫理四原則方法,教育部發行,民國95年1月。
蔡秀男,醫療爭議事件爭點整理與行為分析,司法周刊第1651期電子報,2013年6月。
蔡秀男,醫療糾紛處理及醫療事故補償法草案立法芻議-以加強主管機關強制調解解決醫療紛爭功能及成立醫療諮商團體為中心,收錄於第一屆臺中醫法論壇-醫療糾紛處理之現在與未來-以臺中地院醫療試辦制度為中心,2013年9月1日。
蔡明誠,基因研究人體檢體採樣與原住民受試相關法律問題探討,收錄於林子儀教授、蔡明誠教授主編:基因技術挑戰與法律回應--基因科技與法律研討會論文集,2003年5月。
蔡振修,醫事人員過失除罪化的爭議與正見,醫事法學第12卷第1、2期(合訂本),2004年6月。
蔡惠如,台灣醫療糾紛之法律課題,月旦民商法雜誌第4期,2004年6月。
鄭巧筠,從醫療民事責任論醫師專業責任保險,全國律師雜誌,2009年5月。
鄭牧民,如何給付美麗-從美容牙科及整形美容外科談起,臺灣法學第151期,2010年5月1日。
鄭逸哲,僅具有親屬「同意」的重大手術行為之阻卻違法事由,臺灣法學第151期,2010年5月1日。
鄭逸哲,「醫療行為」屬「攔截另一因果進程的行為」,月旦法學雜誌第184期,2010年9月。
鄭逸哲,「告知義務」和「術前評估義務」並非「注意義務」-台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九十八年度醫上訴字第一號刑事判決,月旦裁判時報第5期,2010年10月。
鄭逸哲,「告知後同意原則」不適用於「醫療刑法領域」,軍法專刊第58卷第2期,2012年4月。
鄭逸哲,醫療法第82條之1修法建議,軍法專刊第58卷第4期,2012年8月。
鄭逸哲,「醫療義務」並非「醫好義務」,中律會訊雜誌第15卷第6期,2013年6月。
鄭凱文,調解及醫療風險分擔制度在醫療糾紛案件之適用,法學叢刊第233期,2014年1月。
寧紅麗,大陸法系國家的醫療合同立法及其對中國大陸的借鑑意義,月旦民商法雜誌第4期,2004年6月。
潘恆新,我國婦產科醫療糾紛案例解析,台灣法學第151期,2010年5月。
潘維大,美國侵權行為法對因果關係之認定,東吳大學法律學報第2期,1992年6月。
潘維大,失去治癒機會損害-中美案例比較研究,東吳大學法學院暨法律學系第一屆比較法學術研討會論文,2003年7月。
潘維大,醫療糾紛歸責原因發展趨勢,臺灣法學第160期,2010年9月15日。
稻垣喬,醫療訴訟之方法與實態(上),月旦法學雜誌第17期,1996年10月。
劉文瑢,先進國家處理醫療糾紛之對策,醫事法學第5卷第1-3期(合訂本),1996年11月。
劉文瑢,日韓醫事紛爭的處理方法,醫事法學第6卷第1、2期合訂本,1998年3月。
劉文瑢,醫療過失(Medical Negligence)-英美法案例為中心(上),醫事法學第7卷第4期第8卷第1期(合訂本),2000年3月。
劉文瑢,醫療過失(Medical Negligence)-英美法案例為中心(中),醫事法學第8卷第2-3期(合訂本),2000年9月。
劉文瑢,醫療過失(Medical Negligence)-英美法案例為中心(下),醫事法學第9卷第1期,2001年3月。
劉永弘,醫師說明、病患承諾與阻卻違法,醫事法學第7卷第1期,1999年3月。
劉邦揚,「告知」並非萬能—醫療行為有關「告知後同意」法則之再定位,軍法專刊第56卷第2期,2010年4月。
劉敏、劉克明,醫療兩難之倫理抉擇—從亨丁頓舞蹈症談生命的水晶球-基因資訊,教育部發行,民國93年12月。
薛瑞元,醫療契約與告知義務,月旦法學雜誌第112期,2004年9月。
錢國成,不完全給付與瑕疵擔保,法令月刊第31卷第10期,1980年10月。
盧映潔、葛建成、高忠漢,「論醫療行為之常規診斷義務」,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35卷第4期。
盧映潔等,論醫療行為之常規診療義務,台大法學論叢第35卷第4期,2006年7月。
盧映潔、梁興禮,由醫療分工下的誤診探討醫師刑事過失責任-評台灣桃園地方法院94年度醫訴字第2號刑事判決,臺灣法學第212期,2012年11月15日。
戴正德、李明濱,醫學倫理導論—醫學倫理概論,教育部發行,民國95年1月頁1-12。
戴正德、李明濱,醫師與社會責任,教育部發行,民國96年9月。
謝炎堯,醫療糾紛之鑑定,醫事法學第3卷第3、4期合訂本。
謝哲勝,高層建築墜落物致人損害的責任,收錄於「財產法專題研究(八)」,作者自版翰蘆出版有限公司總經銷,2006年5月。
謝哲勝,醫療事故侵權責任,軍法專刊第57卷第4期,2011年8月。
謝哲勝,無過失醫療責任:醫師的夢靨?病人的救星?,收錄於「民法七十年之回顧與展望紀念論文集(一)總則.債篇」,元照出版公司,2000年10月。
謝啟瑞,醫療糾紛風險與防禦性醫療行為,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6卷第2期,1994年6月。
謝惠敏,組織醫療機構醫療糾紛之民事賠償責任-以實務見解為基礎,中律會訊第17卷第1期,2014年7月。
簡資修,醫師的賠償責任與說明義務-經濟分析與其法院實踐,月旦民商法雜誌第22期。
顏上詠,醫療糾紛之告知後同意原則-九十四年度台上字第二六七六號判決淺析,醫事法學第16卷第1期,2009年1月。
蘇巧慧,我國實務對醫療訴訟中因果關係之認定,萬國法律,第133期,2004年2月。
蘇嘉瑞,知情同意—法律觀點(上),醫療品質雜誌第2卷第5期,2008年9月。
蘇嘉瑞,知情同意—法律觀點(下),醫療品質雜誌第2卷第6期,2008年11月。
(三)碩、博士論文
王皇玉,「醫療行為於刑法上之評價-以患者知自我決定權為中心」,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6月。
古秋菊,實證醫學對醫療過失訴訟的影響-從民事舉證法則的衡平切入探討,東
吳大學法律學係碩士在職專班比較法學組碩士論文,民國95年1月。
向為平,醫療糾紛處理及協商機制之研究-以某醫學中心為例,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6月。
朱曉娟,醫療事故之醫師責任風險分化機制之研究,私立東吳大學法律學系法律專業碩士班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六年六月。
吳志正,醫療契約論,私立東吳大學法律學系法律專業碩士班碩士論文,民國94年7月。
吳建梁,醫師與病患醫療關係之法律分析,私立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3年7月。
邱琪雯,醫師告知義務法律責任之再研究-以是否負刑事責任為中心,中原大學
財經法律學系碩士論文,民國95年1月。
(四)法院判決:
最高法院刑事57年台上字第3399號判例。
最高法院刑事58年度台上字第404號判例。
最高法院民事77年度台上字第1876號判決。
最高法院民事77年度台上字第1989號判決。
最高法院民事79年度台上字第540號判例。
最高法院民事86年度台上字第56號判決。
最高法院民事87年度台上字第154號判決。
最高法院民事89年度台上字第1834號判決。
最高法院民事89年度台上字第2663號判決。
最高法院民事89年度醫字第1884號判決。
最高法院民事90年度台上字第709號判決。
最高法院民事90年度台上字第772號判決。
最高法院刑事94年度台上字第2676號判決。
最高法院民事95年度台上字第449號判決。
最高法院民事96年度台上字第2032號判決。
最高法院民事96年度台上字第2476號判決。
最高法院民事96年度台上字第2738號判決。
最高法院民事97年度台上字第1000號判決。
最高法院民事97年度台上字第2735號判決。
最高法院民事98年度台上字第276號判決。
最高法院民事98年度台上字第999 號判決。
最高法院民事99年度台上字第247號判決。
最高法院民事99年度台上字第1064號判決。
最高法院民事99年度台上字第2428號判決。
最高法院民事100年度台上字第2256號判決。
最高法院民事101年度台上字第491號判決。
最高法院民事103年度台上字第1311號判決。
最高法院刑事99年度台上字第2570號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87年度上字第151號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90年度上字第684號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92年度上訴字第592號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92年度上字第596號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94年度醫上字第1號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94年度醫上字第3號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95年度醫上字第15號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96年度醫上字第11號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96年度醫上字第26號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100年度醫上字第16號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101年度醫上字第14號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台中分院民事90年度保險上字第13號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台中分院民事95年度醫上字第3號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台中分院民事95年度醫上字第4號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台中分院民事99年度醫上字第13號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刑事90年度上訴字第166號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民事95年度醫上字第1號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台南分院刑事90年度上更(1)字第596號判決。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85年度訴字第5125號判決。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86年度訴字第311號判決。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87年度訴字第1521號判決。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87年度訴字第3226號判決。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87年度訴字第4511號判決。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88年度重訴字第1073號判決。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89年度重訴字第472號判決。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91年度訴字第2340號判決。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98年度醫自字第3號判決。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99年度醫字第56號判決。
臺灣板橋地方法院刑事92年度訴字第1867號判決。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94年度醫訴字第5號判決。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94年度醫字第21號判決。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96年度醫簡上字第1號判決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98年度醫字第15號判決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99年度醫訴字第7號判決。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刑事101年度醫訴字第1號判決。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刑事87年度自字第216號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民事94年度保險上更(一)字第1號判決。
二、外文
(一)英文專書、期刊文獻、法規:
Bradford, Glenn E., The Respectable Minority Doctrine In Missouri Medical Malpractice Law, 56 Journal of The Missouri Bar(2000).
Boumil, Marcia Mobilia &Elias, Clifford E., The Law of Medical Liability, West Publishing Co(1995).
Bovbjerg & Sloan, No-Fault for Medical Injury: Theory and Evidence, 67 U. Cin. L. Rev. 53,70-71(1998).
Freeman, Michael & Lewis, Andrew D. E., Current Legal Issue 2000,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Gillon, R., Medical Ethics:Four Principles Plus Attention to Scope,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1994;309:184-8.
James A. & Richard N.& John A., The Torts Process (6th .ed.), Aspen Publishers(2003).
Kinney, Eleanor D.,Malpractice Reforms in the 1990’s:Past Disappointments , Future Success?20 Journal of Health Politics , Policy and Law,99(1995).
King, Joseph , Valuation and Chance in Personal Injury Torts Involving Preexisting Conditions and Future Consequences,90 Yale L.J. 1353,1358-1360(1981).
Monagle, J.F.(1998).Health care ethics:critical issues for the 21st century. Gaithersburg, MD:Aspen Publications.
Nuremberg Code(1947).In:Misterlich ,A, Mielke,F. Doctors of infamy:the story of the Nazi medical crimes. New York:Schuman(1949)
Prossor William Lloyd and Keeton W. Page on the Law of Torts 20-26(5th ed. 1984).
Posner, Richard A., Economic Analysis of Law , Aspen Publishers (New York)(2001).
Panteleymon L. Hiltz et al. ,Medical Malpractice Issue and Law, Novinka Books(New York)(2004).
Robertson, David W.,The Common Sense of Cause in Fact, 75 Tex. L. Rev. 1765, 1769 (1997).
Starr, David S., The No-Fault Alternative to Medical Malpractice Litigation:Compensation , Deterrence , and Viability Aspects of A patient Compensation Scheme , 20 Tex. Tech. L.Rev., 803(1989)。
Schwartz, Victor E., & Kelly, Kathryn &Partlett, David F., Torts Cases and Materials(8th. ed.), Foundation Press(1994).
Wright, Richard W., Causation, Responsibility, Risk, Probability, Naked Statistics, and Proof: Pruning the Bramble by Clarifying the Concepts, 73 Iowa L. Rev.1001,1004(1988).
Weiler P., Medical Malpractice on Trial 192(1991).
(二)外國判決:
Alberts v. Schultz,Supreme Court of New Mexico ,126 N.M. 807, 975 P.2d 1279(1999).
Beaudoin v. Watertown Memorial Hospital, 32Wis.2d 132,145N.W.2d 166(1966).
Berkey v. Anderson, 1 Cal.App.3d 790, 803,82 Cal. Rptr.67(1969).
Canterbury v.Spence,150 U.S. App. D.C.263,464 F.2d 772(D.C.Cir.1972)
Herskovits v. Group Health Cooperative, 664 P.2d 474 (Wash. 1983).
Johnson v. Ely,205 S.W.2d753(Tenn.Ct.App.1947)
McMullen v. Ohio State Univ. Hosp., 88 Ohio St.3d 332(2000).
Mohr v. Williams,95 Minn.261,104 N.W.12.
Natanson v. Kline.354P.2d 670(Kan.1960).
Salgo v.Leland Stanford Jr. ,University Board of Trustees,154 Cal.App 2d 560,317 P.2d 170.
Scaria v. St. Paul Fire&Marine Insurance Co.227 N.W.2d 647(1975).
Sccot v. Bradford,606 P2d 554.
Schloendorf v. Society of New York Hospital,211 NY 125,129-130,N.E. (1914)
Ybarra v. Spangard,25 Cal.2d486,154p.2d687.(1944)
三、網路資料:
http://wiki.mbalib.com/zh-tw/,最後瀏覽日:2015年11月11日。
http://www.aig.com.tw/lawyers-association-liability-insurance_2094_464768.html.最後瀏覽日:2015年11月6日。
http://tw.news.yahoo.com,最後劉覽日期:2013年10月7日。
http://www.ibmi.org.tw/client/ReportDetail.php?REFDOCTYPID=0nbq17yw1s7rj3ez&REFDOCID=0m7y9s93ne3pdysy. 最後瀏覽日2015年9月17日。
http://tw.news.yahoo.com,最後劉覽日期:2013年10月7日。
www.vha.org.au/…/CGF0309_LH_Informed%20Cons.最後瀏覽日:2013年10月10日。
四、附錄: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