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台灣性/別教育推動歷程及發展之研究(1945-2015)
作者:滕德政
作者(外文):Te-Cheng Teng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
指導教授:吳家瑩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6
主題關鍵詞:年鑑學派性教育兩性教育性別教育Annales SchoolSexual EducationBisexual EducationGender Educ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灣光復以來70年性別教育的演變及內涵,藉以了解性別教育各階段中政府部門、民間組織與教育機構人員之推動情形,期能建構出自1945年至2015年之間性別教育推動歷程及發展的歷史圖像。
為探究性別教育的演變及內涵,在研究方法上採用歷史學年鑑學派觀點,將性別教育推動歷程中的事件主角與時代環境互動關係加以結合描繪,以建構出推動性別教育發展的期程。
本研究獲致以下初步結果,就臺灣光復以來的性別教育「推動演變」來看,可發現有三個期程,包括第一期「生理性知識教育傳播」、第二期「心理性刻板迷思破除」及第三期「文化性體質工程改造」;而就「推動驅力」來看,性別教育三股推動勢力分別為政府部門、民間組織與教育機構,它們彼此相聯、各有消長。第一期「生理性知識教育傳播期」,推動時間從1945年至1980年,以政府主導的家庭計畫運動為主要力量,民間組織與教育機構則是配合執行;第二期「心理性刻板迷思破除期」,推動時間則從1980年至2004年,民間組織隨著解嚴後的蓬勃發展,逐漸成為理念倡導與立法訴求的主導力量,而政府部門與教育機構則是扮演配合角色;第三期是「文化性體質工程改造期」,推動時間從2004年至2015年,民間組織對於多元性別理念倡導與立法保障少數性別族群權益持續主動推動,政府部門與教育機構也適度加以回應;最後,就「推動內涵」而言,則是第一期推動「性教育」、第二期推動「兩性教育」及第三期推動「性別教育」。
本研究建議,有關弱勢或少數性別族群,如同志、外籍移民、單親家庭等弱勢者仍須透過制定法律以維護其基本人權;另外關於未來研究方向,則建議將研究主題聚焦在探究日據時代臺灣性別教育推動發展,期使時間脈絡更為完整。
關鍵字:年鑑學派、性教育、兩性教育、性別教育
Abstract
This research wa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evolution and connotations of gender education since retrocession of Taiwan 70 years ago. With efforts put on gender education from government departments, private sectors and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in various stages, historical imagery of promotion and development on gender education are expected to be outlined from 1945 to 2015.
To explore the evolution and connotations of gender educati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event protagonist and historical status were depicted with the approach of Annales School of historical research perspective which also outlined phases of promoting gender education.
Based on the research on promotion and evolution of gender education since the retrocession of Taiwan, preliminary results of three phases were obtained: the first phase “propagation of physiology education”, the second phase “breaking psychological stereotyped myth” and the third phase “cultural attainment transformation”;
There were three “driving forces” promoting gender education; government departments, civil society organizations and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ll linked to each other and interact with fluctuation. The first phase of “dissemination of physiological knowledge” was deployed from 1945 to 1980 with full support by the government-led birth control programming movement as the main force, civil society organizations and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were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The second phase “breaking psychological stereotyped myth” rose along with rapid development of private social organizations after lifting of martial law from 1980 to 2004 leading the concept of advocacy and legislation and gradually become the dominant force as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nd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coordinated.
The third period “cultural attainment transformation” came in from 2004 to 2015, with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promoting concept of gender pluralism with legislation to protect interests of minor gender groups while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nd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lso corresponded properly;
As concluding with “Promoting connotations” perspective, there were three phases of first “sexual education”, second “bisexual education” and third “gender education”;
The study suggested that gender-related vulnerable or minority groups, such as gay, single foreign immigrants and other vulnerable persons still through legislation to safeguard their basic human rights; another about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research, it is recommended that the study focused on the theme of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of Taiwan to explore gend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that the time context of a more complete.
Keywords: Annales School, Sexual Education, Bisexual Education, Gender Education,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丁 凡 (1992)。讓小女孩有自己的夢─國小課本必須再修改。婦女新知雜誌,
116,27-28。
丁華華 (2003)。兩腳走,三腳勇。載於「名醫名人養生錄:23位名醫名人的健
康生活」。臺北市:臺視文化。
小 慧 (1992)。女工日記─性騷擾篇。婦女新知雜誌,126,18-20。
于宗先、王金利 (2009)。臺灣人口變動與經濟發展。臺北市:聯經。
于國欽 (2010/7/19)。提倡節育的勇者。工商時報,第12版。
不 平 (1990)。那一夜,我眼睜睜看著她被打。婦女新知雜誌,100,25-26。
方正芬整理,沈美真主講 (1990)。兩性關係與法律。婦女新知雜誌,101,12-15。
方正芬 (1991)。揮不去的夢靨─性暴力何時了。婦女新知雜誌,104,8-10。
方 剛 (2010)。開放的性教育─影響孩子一生的性教育。南寧市:廣西人民。
中央社 (1980/10/30)。林洋港盼未婚女子加強貞操觀念,肯定其對幸福的價值。
中央日報,第3版。
中央日報 (1971/8/17)。教育部長在立院教委會強調,聯招男女名額限制完全根
據事實需要。中央日報,第3版。
中央日報 (1971/8/17)。短評─男女生比例。中央日報,第3版。
中國時報 (1971/8/17)。立委質詢杯葛大專聯招限制女生,羅雲平稱為基於需要
的臨時措施。中國時報,第2版。
中國時報 (1977/2/21)。保護母子健康有效推行家計,臺省府向中央建議早制定
優生保健法。中國時報,第1版。
中國時報 (1977/12/28)。解決人口不段增加,應訂定優生保健法。中國時報,
第2版。
中國時報 (1980/5/26)。提高人口素質、維護母子身心,衛生署擬妥優生保健法。
中國時報,第3版。
中國時報 (1981/11/22)。《優生保健法》草案擬就合法墮胎施行要件。中國時報,
第1版。
中國時報 (1985/9/4)。斷袖之癖者有何特質?小說家光泰現身說法。中國時報,
第3版。
中國時報 (1988/2/22)。打老婆研究。中國時報,第5版。
中國時報 (2000/2/15)。雙良彩虹情人節祝福「同志」。中國時報,第4版。
尹仲容 (1952)。臺灣生產事業的現在與將來。中美經濟合作,第二期。
尤美女 (1982a)。夫妻財產制的現況─妳的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婦女新知雜
誌,6,36-38。
尤美女 (1982b)。子女不能從母姓。婦女新知雜誌,9,16-17。
尤美女 (1984a)。民法片面不貞抗辯應廢止。婦女新知雜誌,26,37-38。
尤美女 (1984b)。從法律觀點透視轉型期中臺灣婦女的角色與困境。婦女新知雜
誌,36,第1版。
尤美女 (1984c)。法律對於性騷擾的制裁發揮多少作用。中國論壇,211,45-46。
尤美女 (1993)。從法律觀點看醫療性騷擾。婦女新知雜誌,137,14-15。
尤美女 (1996)。臺灣婦女運動與民法親屬編之修正。萬國法律,90,4-17。
文 海 (1982)。男人看婦女運動。婦女新知雜誌,2,8-9。
王秀雲訪問整理 (1994)。種子精神,欣欣向榮─訪問種子‧洪若蘭。婦女新知
雜誌,142,13-15。
王晧安 (2010/3/17)。學校性教育渴望性別。臺灣立報,第14 版。
王雅各 (1999)。臺灣婦女解放運動史。臺北市:巨流圖書。
王道還 (2007)。我的生理學啟蒙師。科學月刊,38(6),468-469。
王能君 (2002)。臺灣勞動法制的形成與展開過程初探。思與言,40(1),5-37。
王振圍 (2010)。不只是尊重,肯定同志的教育責任─善用「認識同志」教育資
源手冊。性別平等教育季刊,50,30-34。
王如玄 (1998)。家庭暴力發生時之法律救濟─兼論將來家庭暴力防治法立法之
展望。家庭教育,2,26-32。
王恩美 (2010)。冷戰時期學校教育中的反共形象:以臺灣與韓國兩地小學教科
書為中心的分析。思與言,48(2),49-117。
王瑞香 (1996)。基進女性主義─女性解放的根本契機。載於顧燕翎主編《女性
主義理論與流派》,105-137。臺北市:女書文化。
王學典 (2014)。20世纪中國史學编年(1900~1949)。北京市:商務印書館。
王澤鑑 (1974)。法律制度與家庭計畫。臺北市:自版。
王 融 (1976)。人權‧倫理─性教育與性道德。中國論壇,11,14-15。
王 蘋 (2002)。同志人權登上國家檯面。載於李茂生編《2001年臺灣人權報告》,
203-210。臺北市:前衛。
王 蘋 (2012)。性別人權,一個不斷被開展的領域。性別平等教育季刊,61,
45-53。
立 人 (1978/5/15)。包廚樂:「女人走出廚房」?且慢;「男人進入廚房」!儘
快。聯合報,第9版。
民生報 (1985/8/30)。AIDS!國內證實有同性戀者感染。民生報,第1版。
民生報 (1989/2/25)。教科書中「男女有別」,「婦女新知」呼籲盡速修改。民生
報,第3版。
民生報 (1992/11/29)。婦女防治愛滋病刻不容緩。民生報,第23版。
民生報 (1995/11/6)。最高法院:單身條款,契約無效。民生報,第18版。
民生報 (2005/2/2)。立委歧視同性戀同志團體下戰帖。民生報,A2版。
民眾日報 (1996/4/12)。男女工作平等法/反彈篇。民眾日報,第6版。
立法院 (1953)。第一屆第11會期第15次會議議案質詢文書。立法院公報,
11(6),42102700號,1-22。
立法院 (1982a)。第一屆第69會期第36次會議議案質詢文書。立法院公報,
71(52),1537號,2-10。
立法院 (1982b)。第一屆第69會期第1次會議議案質詢文書。立法院公報,
71(67),1552號,34-49。
立法院 (1984a)。第一屆第72會期第5次會議議案質詢文書。立法院公報,
73(21),1715號,85-95。
立法院 (1984b)。第一屆第72會期第6次會議議案質詢文書。立法院公報,
73(23),1717號,113-124。
立法院 (1984c)。第一屆第72會期第7次會議議案質詢文書。立法院公報,
73(27),1721號,93-104。
立法院 (1984d)。第一屆第73會期第17次會議議案質詢文書。立法院公報,
73(31),1725號,38-40。
立法院 (1984e)。第一屆第73會期第18次會議議案質詢文書。立法院公報,
73(32),1726號,9-40。
立法院 (1984f)。第一屆第73會期第18次會議議案質詢文書。立法院公報,
73(33),1727號,9-38。
立法院 (1984g)。第一屆第73會期第23次會議議案質詢文書。立法院公報,
73(38),1732號,131-140。
立法院 (1984h)。第一屆第73會期第24次會議議案質詢文書。立法院公報,
73(39),1733號,9-38。
立法院 (1984i)。第一屆第73會期第20次會議議案質詢文書。立法院公報,
73(41),1735號,9-38。
立法院 (1984j)。第一屆第73會期第21次會議議案質詢文書。立法院公報,
73(45),1739號,41-60。
立法院 (1984k)。第一屆第73會期第22次會議議案質詢文書。立法院公報,
73(49),1743號,109-131。
立法院 (1984l)。第一屆第73會期第39次會議議案質詢文書。立法院公報,
73(52),1746號,5-16。
立法院 (1984m)。第一屆第73會期第2次聯席會議議案質詢文書。立法院公報,
73(59),1753號,28-38。
立法院 (1984n)。第一屆第73會期第3次聯席會議議案質詢文書。立法院公報,
73(65),1759號,15-25。
立法院 (1984o)。第一屆第73會期第4次聯席會議議案質詢文書。立法院公報,
73(67),1761號,13-24。
立法院 (1984p)。第一屆第73會期第5次聯席會議議案質詢文書。立法院公報,73(69),1763號,21-30。
立法院 (1984q)。第一屆第73會期第15次聯席會議議案質詢文書。立法院公報,73(94),1788號,102-108。
立法院 (1985a)。第一屆第74會期第1次聯席會議議案質詢文書。立法院公報,74(1),1799號,12-23。
立法院 (1985b)。第一屆第74會期第2次聯席會議議案質詢文書。立法院公報,74(4),1802號,495-506。
立法院 (1985c)。第一屆第74會期第3次聯席會議議案質詢文書。立法院公報,74(9),1807號,4-14。
立法院 (1985d)。第一屆第74會期第3次聯席會議議案質詢文書。立法院公報,74(42),1840號,54-68。
立法院 (1985e)。修正「民法親屬編」及「民法親屬編施行法」(專載)。立法院公報,74(47),1845號,137-157。
立法院 (1994a)。第2屆第3會期司法委員會公聽會。立法院公報,83(20),2694號,485-508。
立法院 (1994b)。第 2屆第 3會期第1次聯席會議議案質詢文書。立法院公報,83(32),2706號,135-152。
立法院 (1994c)。第 2屆第 3會期第2次聯席會議議案質詢文書。立法院公報,83(43),2717號,240-261。
立法院(1997)。第3屆第4會期第17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專案質詢三-四-一
七-二六八五號。
立法院 (2000a)。第4屆第4會期第5次會議議案質詢文書。立法院公報,89(58),
3117號,63-127。
立法院 (2000b)。第4屆第4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公聽會。立法院公報,89(69),
3128號,367-403。
立法院 (2001a)。第4屆第5會期第1次會議議案質詢文書。立法院公報,90(21),
3155號,1-11。
立法院 (2001b)。第4屆第6會期第8次會議議案質詢文書。立法院公報,90(58),
3192號,237-365。
立法院 (2001c)。第4屆第6會期第8次會議議案質詢文書。立法院公報,90(58-1
),3192號,409。
立法院 (2001d)。第4屆第6會期第10次會議議案質詢文書。立法院公報,90(62)
,3196號,289-297。
立法院 (2004a)。第5屆第5會期第17次會議議案質詢文書。立法院公報,93(29)
,3363號,83-120。
立法院 (2004b)。第5屆第5會期第20次會議議案質詢文書。立法院公報,93(33)
,3367號,93-180。
立法院 (2004c)。第5屆第6會期第15次會議議案質詢文書。立法院公報,94(6)
,3388號,463-532。
立法院 (2005a)。第5屆第6會期第4次會議議案質詢文書。立法院公報,93(45)
,3379號,1-30。
立法院 (2005b)。第6屆第2會期第1次會議議案質詢文書。立法院公報,94(71)
,3453號,49-66。
立法院 (2005c)。第6屆第2會期立法院第6屆第2次會議議案質詢文書。立法
院公報,95(2),3463號,181-210。
立法院 (2007a)。第6屆第4會期第8次會議議案質詢文書。立法院公報,96(6),
3529號,155-169。
立法院 (2007b)。第6屆第2會期第15次會議議案質詢文書。立法院公報,96(10)
,3533號,33-35。
古偉瀛、王晴佳 (2000)。後現代與歷史學:中西比較。臺北市:巨流。
丘瀚文 (2014)。由社會變遷研討我國夫妻財產關係。國立成功大學法律研究所
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江萬煊 (1968)。腎臟移植。衛生雜誌,31(1),4-5。
史晶晶 (1986)。覺醒與發光的女性靈魂─談電影「紫色姊妹花」。婦女新知雜誌,
52,8-10。
全國大專女生行動聯盟、婦女新知 (1992)。針對近來校園、工作場所性騷擾事
件頻傳的聲明。婦女新知雜誌,123,2-3。
行政院 (1996)。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總諮議報告書。臺北市:教育改革審議委
員會。
自立晚報 (1984/3/30)。社論─也談「性騷擾」。自立晚報,第1版。
朱柏松 (1982)。人口問題之法律政策。社會科學論叢,30,181-204。
朱 明 (1976)。家庭計畫在農村。載於朱明、羅業勤、劉安安、黃漢龍及楊青
矗撰《她們的血汗、她們的眼淚》,臺北市:拓荒者。
朱彥柔 (2008)。家庭計畫下已婚女性的避孕經驗(1960-1980)。私立高雄醫學大
學性別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朱偉誠 (2009)。性別主流之後的臺灣性/別與同志運動。臺灣社會研究季刊,74,
419-424。
貝 克 (1950)。人口生產的平衡。大陸雜誌,1(9),26-33。
杜維運 (2003)。史學方法論。臺北市:三民。
李 文 (1996)。縱橫五十年─呂秀蓮前傳。臺北市:時報文化。
李元貞 (1999)。播種與茁壯:回顧1980年代臺灣婦運。思想,22,111-131。
李貞德 (2013)。臺灣生理衛生教育中的性、生殖與性別(1945-1968)。近代中國
婦女史研究,22,65-125。
李棟明 (1995)。臺灣地區早期家庭計畫發展誌詳。臺中市:臺灣省家庭計畫研
究所。
李瑟、賴皇伶、吳家恆 (1998)。崔玖:不管流派再怎麼分,病都是一樣的。康
健雜誌,4,66-68。
李鴻禧 (1979)。論墮胎合法化問題─刑法修正草案之不合時宜。中國論壇,94,
26-30。
李瓊月整理,吳嘉麗主持 (1983)。婦女週職業婦女座談會。婦女新知雜誌,17,
32-36。
李瓊月 (1986)。婦女新聞─男士已能正視虐妻現象。婦女新知雜誌,55,2。
李瓊月 (1987) 。還她們合理的工作保障─聲援國父紀念館暨中正文化中心女服
務員。婦女新知雜誌,64,1-5。
李燕芳 (1982a)。訪張系國談女權。婦女新知雜誌,5,6-11。
李燕芳整理,李元貞主持 (1982b)。優生保健法草案座談會。婦女新知雜誌,6,
7-13。
李 蘭 (1993)。李蘭眼中的先生:家裡的發光體。拾穗,505,15-19。
李 懷、張嘉驊 (2000)。正港臺灣人。臺北市:遠流。
李姿佳、彭治鏐、呂欣潔 (2013)。衣櫃中的傷痕:同志伴侶親密暴力現況調查
初探與實務經驗分享。社區發展季刊,142,202-213。
呂芝華 (2005)。國民中小學性教育課程發展之研究-民國61-94年教科書內容
分析。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呂秀蓮 (1971/10/23)。傳統的男女社會腳(角)色。聯合報,第12版。
呂秀蓮 (1971/10/24)。傳統的男女社會腳(角)色。聯合報,第12版。
呂秀蓮 (1971/10/26)。傳統的男女社會腳(角)色。聯合報,第9版。
呂秀蓮 (1971/10/27)。傳統的男女社會腳(角)色。聯合報,第9版。
呂秀蓮 (1971/10/29)。傳統的男女社會腳(角)色。聯合報,第9版。
呂秀蓮 (1972/1/7)。兩性社會的風響。聯合報,第9版。
呂秀蓮 (1973)。把女生趕出校門或讓太太走出廚房。婦女雜誌,55,22-23。
呂秀蓮 (1976)。數一數拓荒的腳步。臺北市:拓荒者。
呂秀蓮 (1984)。墮胎合法化之我見。婦女新知雜誌,28,4-5。
呂秀蓮 (1990)。兩性問題女性觀。臺北市:前衛。
呂秀蓮 (2000)。新女性主義。臺北市:前衛。
呂思勉 (1995)。歷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呂素麗 (1994/2/20)。討論殺夫案聲援鄧如雯─社福團體通過四項聲明。中國時
報,第7版。
谷 君 (1981)。合法的放肆還是傳統的守貞。中國論壇,129,40-42。
何芝君 (2006)。個人的就是政治的:女性主義與敘事治療。社會理論學報,9(1),
75-96。
何春蕤 (1995)。性騷擾與性歧視。婦女新知雜誌,162,20-22。
何春蕤 (2012)。轉眼歷史:兩岸三地性運回顧。桃園市: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
辛 旗 (1990)。臺灣社會的三階段變遷論─四十年來的社會結構與文化價值體
系。中國論壇,31(3),103-111。
沙 凡 (1987)。夜裡的哭聲。婦女新知雜誌,61,13。
沈美真 (2001)。兩性平等教育法草案─立法精神與重要條文介紹(第一、五、六
章)。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4,34-37。
言 微 (1984/3/31)。工會的功能。自立晚報,第3版。
汪立峽 (1979)。中國式墮胎─墮胎問題與墮胎合法化。大學雜誌,126,24。
汪明輝 (2003)。臺灣原住民族運動的回顧與展望。載於張茂桂、鄭永年編,兩
岸社會運動分析,頁95-135。臺北市:新自然主義。
巫緒樑、曾昭媛、黃嘉韻、劉怡伶、田庭芳、簡至潔 (2006)。同志要婚姻/伴侶
權!同志伴侶要實質的權益及保障。全國律師,10(5),5-17。
我們之間 (1990)。女同性戀與女性主義的關係。婦女新知雜誌,98,24-25。
余杏容 (1978)。談女工擇偶問題。中國論壇,68,38-41。
余曉嵐 (2004)。現代「性」的追求:臺灣性教育論述的歷史考察。國立清華大
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余龍毓、劉建平 (1950)。與貝克博士論臺灣人口問題。反攻雜誌,27,17-19。
林少雯 (2007)。崔玖的醫學路。載於崔玖、林少雯所著:花精與花魂,頁210-213。
臺北市:心靈工坊。
林少雯、龔善美 (2002)。崔玖跨世紀:醫界挑戰者崔玖傳記。臺北市:心靈工
坊。
林千琪 (2011)。科學家的科學路,臺灣衛教先鋒─晏涵文。科學研習,50(3),
40-45。
林文瑛 (2002)。性別角色與性別角色發展。載於晏涵文、黃富源主編,性別平
等教育─性別平等、家庭暴力、性騷擾防治,頁35-55。臺北市:一家親文
化。
林明珠 (1987)。淺論就業歧視之禁止─我國法律之規定與實務問題探討。全國
律師,6(3),16-25。
林芸芸 (1978)。臺北市立國民中學三年級學生的性知識、態度、行為調查研究。
學校衛生,3,1-17。
林秀英 (1984)。我們對強暴問題所知甚少。婦女雜誌,187,25-27。
林苑玲 (1994)。訪晏涵文教授。人本教育札記,64,17-30。
林純德 (1996/12/4)。許信良:民進黨創黨以來最黑暗的一天。中央日報,第4
版。
林書妃 (2008/07/26)。情感與人生─美麗新生活,樂在退休的薇薇夫人。人間
福報,第8版。
林曉雯 (2010)。我國家庭暴力防治政策之研究─以臺北市為例。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麗如 (2000)。藉專欄「問診」,以愛心療傷─專訪薇薇夫人。文訊,178,84-87。
林麗雪 (2000/10/13)。教部發起反性別暴力運動。民生報,第A4版。
范 雲 (2003)。政治轉型過程中的婦女運動:以運動者及其生命傳記背景為核
心的分析取向,臺灣社會學,5,133-194。
吳小莉 (1982)。援手在哪裡。婦女新知雜誌,5,4-5。
吳丹瓊、賴友梅整理,蘇芊玲主持 (1999)。「落實校園性騷擾防治」影片欣賞暨
座談會紀實。婦女新知通訊,209,15-19。
吳君元 (1978/3/22)。現代大丈夫飯後洗碗筷。聯合報,第9版。
吳玲瑤 (2010/03/3)。記憶藏寶圖:老綠綠和小綠綠。聯合報,第D4版。
吳相湘 (1993)。晏陽初傳─為全球鄉村改造奮鬥六十年。臺北市:時報文化。
吳政杰、南玉芬 (2013)。陰柔同志遭受霸凌經驗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42,
214-226。
吳娟瑜 (1987)。薇薇夫人─喪子之情。講義,1(1),35-38。
吳素霞、張錦麗 (2011)。十年磨一劍─我國家庭暴力防治工作之回顧與展望。
社區發展季刊,133,328-345。
吳國棟 (1973/3/2)。新女性主義向男性中心社會挑戰。臺灣日報,第3版。
吳怡慧 (2012)。不是「不男不女」,是「陽剛少女」─國中陽剛少女校園身體經
歷的敘事探究。性別平等教育季刊,60,98-104。
邱苾玲 (1979)。女性魅力的焦點,寬厚、機智與幽默─薇薇夫人如是說。嬰兒
與母親,35,96-101。
邱恬琳 (2001)。同性戀教師同盟彼此打氣相扶持。中國時報,第6版。
邱晃泉 (1995)。從法律觀點看性騷擾申訴權與誹謗罪之關連。婦女新知雜誌,
163,25-27。
邱駿彥 (1994)。從女性勞工特別保護至兩性工作平等立法─檢討與展望。輔仁
法學,13,129-146。
邱麗文 (2005)。整合身心靈的濟世良醫。新觀念,204,40-47。
卓耕宇、達努巴克 (2007)。多元性別與同志教育。載於黃淑玲、游美惠(編),
性別向度與臺灣社會,113-136。臺北市:巨流。
周碧娥 (1982)。論優生保健法草案。中國論壇,161,50-51。
周碧娥、姜蘭虹 (1989)。現階段臺灣婦女運動的經驗。載於徐正光、宋文里(編),
臺灣新興社會運動,79-101。臺北市:巨流。
阿 兔 (1992)。清大「小紅帽」反性騷擾運動筆記。婦女新知雜誌,121,24-28。
易 侃 (1973)。男性中心的社會該結束了嗎。婦女雜誌,56,10-11。
段貞夙 (1993)。從傅柯《性史》卷一之權力觀分析臺灣社會中的性論述。國立
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柳敏珠 (金炫辰譯) (2006/)。世界之女呂秀蓮。臺北市:印刻。
柯麗評 (2005)。姊姊妹妹站起來─美國與臺灣反親密伴侶暴力史介紹。載於柯麗
評、王珮玲、張錦麗合著:家庭暴力理論政策與實務。頁6-18。臺北市:
巨流。
胡錦媛 (1993)。醫療戰場。婦女新知雜誌,137,16-17。
胡藹若 (2005)。從資源動員理論的觀點論臺灣婦女體制外的政治參與。復興崗
學報,83,281-306。
紀琇雯 (2005)。女性專欄作家在臺灣的興起:以薇薇夫人為主軸(1964-1987)。
私立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姜蘭虹 (1986)。社會評論─現代婦女就業與發展的困境。中國論壇,252,36-37。
施台生 (1997/11/20)。立法院第三屆第四會期第十七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專
案質詢3-4-17-2685號。
施叔青 (1976)。從女人到人。中國論壇,1(11),15-16。
姚 蒙 (1988)。法國當代史學主流:從年鑑學派到新史學。北京市:商務印書
館。
畢恆達 (2000)。從兩性平等到性別平等:記葉永鋕。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3,
125-132。
倪家珍 (1995)。社會對性騷擾的集體漠視。婦女新知雜誌,157,7-8。
涂中緒譯寫 (1992)。當愛滋病帶上女人的面貌。婦女新知雜誌,120,16-18。
高鳳仙 (1998)。家庭暴力防治法規專論。臺北市:五南。
高鳳仙 (1999)。性騷擾防治法立法問題探究。萬國法律,105,57-65。
高鳳仙 (2000)。論我國婦女人身安全與兩性平權之立法運動。萬國法律,109,
55-63。
高鳳仙 (2005a)。性騷擾防治法立法期間爭議問題研究。全國律師,9(9),63-75。
高鳳仙 (2005b)。性騷擾防治法之立法過程與規範內容解析。載於高鳳仙著,性
暴力防治法規:性侵害、性騷擾及性交易相關問題。頁47。臺北市:新學
林出版社。
高鍵助整理,蕭新煌主持 (1982)。墮胎合法化與人口問題。中國論壇,15(3),
42-80。
華 洲 (1976)。隱藏在蜜絲佛陀後的一群─臺灣百貨公司女店員的生活面。中
國論壇,15,43-46。
凌岡泉 (1976)。簡單安全的永久避孕法--輸精管結紮訪臺大醫院泌尿科主任江
萬煊。健康世界,1,36-38 。
家庭月刊 (1992)。一樣的情,不一樣的戀─為你解讀同性戀。家庭月刊,195,
22-38。
秦嘉彌 (2011)。善‧願‧力─潘維剛的火線救援。臺北市:天下雜誌。
徐嘉卉 (1998)。非常成熟的〝新新人瑞〞─薇薇夫人。廣播月刊,193,38-39。
莊耀嘉 (1979)。性角色刻板化與變遷過程。時報周刊,103,118-120。
莊慧秋 (1999)。探向新世紀的醫療信息。張老師月刊,253,48-57。
晏涵文 (1983/03/26)。該不該讓下一代提早知道?中國時報,第12版。
晏涵文 (1984/02/25)。讓國中健康教育課健康起來!中國時報,第9版。
晏涵文 (1992)。臺灣地區「性教育」研究之回顧。教育資料文摘,169,74-91。
晏涵文 (2011)。性、兩性關係與性教育。臺北市:心理。
孫得雄、陳肇男、李棟明 (1999)。從禁忌到政策頒佈─1949至1969年間臺灣
家庭計劃政策演變之回顧與檢討。臺灣經濟預測與政策,30(1),31-82。
孫 科 (1966)。人力政策與人力資源的運用。載於《人力資源研討會資料特輯》,
6-11。臺北市:行政院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人力資源小組編印。
韋本整理,韋本、陳世宏、張建隆採訪 (1999)。呂秀蓮。載於新臺灣文教基金
會美麗島事件口述歷史編輯小組編,《走向美麗島:戰後反對意識的萌芽》,
106-110。臺北市:時報文化。
翁佳鈴 (1992)。英國婦女運動之研究─從工業社會到後工業社會。私立淡江大
學歐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翁秀琪 (1994)。我國婦女運動的媒介真實和「社會真實」。新聞學研究,48,193-23
6。
梅煥文 (1965)。臺灣的家庭計畫運動。私立中國文化學院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臺北市。
符兆祥 (1976)。關於「男人背後的女人」(薇薇夫人著)。書評書目,39,55-57。
婦女新知雜誌社 (1982a)。發刊詞。婦女新知雜誌,1,4。
婦女新知雜誌社 (1982b)。未婚媽媽的問題─呼籲立法院注意:墮胎合法化應當
首列「時間合法化的條件」。婦女新知雜誌,1,9-11。
婦女新知雜誌社 (1982c)。社論─追求幸福之權利。婦女新知雜誌,2,4-5。
婦女新知雜誌社 (1983)。離婚後孩子探視權的法律規定日益迫切。婦女新知雜
誌,12,8。
婦女新知基金會 (1987)。團結起來解決雛妓問題。婦女新知雜誌,57,4-8。
婦女新知基金會 (1991a)。她們的故事。婦女新知雜誌,105,4-7。
婦女新知基金會等 (1991b)。支援空姐反對性騷擾─要求重視婦女醫療權益。婦
女新知雜誌,114,33。
婦女新知基金會 (1994a)。反性騷擾日記。婦女新知雜誌,144,13-15。
婦女新知基金會 (1994b)。婚姻暴力的出路─從社工、法律、醫療三領域檢討婚
姻暴力的現況及改進之道。婦女新知雜誌,150,23。
婦女新知基金會 (1995)。新知版男女工作平等法草案說明。婦女新知雜誌,160,
3。
婦女新知基金會 (1999)。男女工作平等法連署書。婦女新知通訊,199,23。
婦女新知基金會 (2000)。新知聲援長庚護士提出侵害人格權之民事訴訟。婦女
新知通訊,211,7。
梁錦琳 (1989a)。走出性騷擾的陰影。婦女新知雜誌,89,14-15。
梁錦琳 (1989b)。暗夜裡的哭聲。婦女新知雜誌,91,7-8。
連 芯 (2012)。臺灣第一位教「性」的男人─專訪晏涵文教授。張老師月刊,
412,18-23。
郭玲惠 (1996)。現今婦女勞動法令之檢討。勞資關係,15(11),6。
章英華、杜素豪、廖培珊 (2013)。2012年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中對同性戀的
態度。載於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編《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第六期
第三次調查計畫執行報告》,309。臺北市:南港。
陳如鸞 (1995)。關於婚姻暴力的幾則數據─醫療領域扮演的角色。婦女新知雜
誌,152,27-29。
陳若璋 (1989)。正視婚姻暴力,亟速成立「婦女庇護所」。婦女新知雜誌,81,
18-20。
陳若璋 (1990)。家庭暴力看父權體制。婦女新知雜誌,95,7-9。
陳玲芳 (1990)。為中西醫牽紅線─崔玖積極催生第三醫學。拾穗,474, 64-68。
陳怡真 (1991)。強暴與雛妓。女性人,5,267-269。
陳育律 (2007)。單一性別學校合憲性之研究─以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為例。
載於2007年臺北市立建國中學第二屆人文及社會科學資優班成果發表會論
文。205-221。臺北市:建國中學。
陳美伶 (1994)。青春期性教育─訪師大衛教系晏涵文教授。健康教育,73,1-6。
陳 書 (1996)。薇薇夫人的廣播朋友。廣播月刊,169,6-8。
陳昭如 (2014)。打造墮胎權─解嚴前墮胎合法化的婦運法律動員與權利構框。
中研院法學期刊,15, 1-76。
陳皎眉 (2005)。校園性別平等教育實施成效之研究。教育部專題研究(PG9309-02
57)。臺北市:世新大學。
陳惠馨 (2001)。教育部「兩性平等教育草案」的立法與內容說明。兩性平等教
育季刊,14,25-33。
陳惠馨 (2005)。性別平等教育法通過的時代意義─以法律的有限創造教育的無
限。全國律師,9(2),74-87。
陳惠馨 (2005)。認真對待性別平等法─性別平等教育法之立法與展望。國家政
策季刊,4(1),21-32。
陳惠馨、蘇芊玲、謝小芩、沈美真 (2001)。兩性平等教育法草案。兩性平等教
育季刊,14,38-44。
陳瑞貞 (1991)。要工作不要性騷擾─給長官的一封陳情書。婦女新知雜誌,111,
24-26。
陳肇男、孫得雄、李棟明 (2003)。臺灣的人口奇蹟─家庭計畫政策成功探源。
臺北市:聯經。
陳鳳馨 (1997/1/1)。「性侵害防治法」通過三讀。聯合報,第5版。
陳榮裕 (1999/5/13)。稚齡遭受性侵害,傷痕童年訴與誰。中國時報,第9版。
陳金燕 (2012)。校園性別主流化:從政策到試辦。性別平等教育季刊,58,13-24。
陳致嘉 (1993)。教育:父權體制再生產的幫凶抑或女性啟蒙解放的契機。婦女
新知雜誌,134,13-17。
陳愛娥 (2002)。「兩性平等教育法」草案與│兩性地位之實質平等」。月旦法學,
84,167-178。
陳錦誼 (2006)。「女人該知道的事」:在臺公立國小性教育之表象與事實,案例
研究。國立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市。
陳黛婷 (1982)。教育扮演重要角色。中國論壇,155,11-21。
教育部 (1948)。修訂初級中學生理及衛生課程標準。載於《修訂中學課程標準》,
頁67-74。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 (1997a)。部長指示一個月內成立「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規劃暨推動有
關工作。教育部公報,265,37。
教育部 (1997b)。成立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教育部公報,268,25。
教育部 (2000)。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重點工作。教育部公報,310,37。
教育部 (2001)。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更名為「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教育部公
報,313,34-35。
教育部 (2002)。教育部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九十一年度兩性平等教育工作計畫。
教育部公報,328,26-30。
教育部函 (2004)。有關本部八十六年函頒之「教育部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設置
要點」、「兩性平等教育實施方案」及「各級學校兩性平等教育實施要點」等
相關規定,自即日起均予停止適用。教育部公報,357,29-30。
許子秋 (1968)。節育的一般方法。載於中央日報編,節育經驗,頁1-5。臺北市:
中央日報社。
許峻彬、吳靜美、陳惠惠 (2005/4/19) 。性學父子檔可讀「性」很高。聯合報,
第6版。
許雅惠 (2011)。未完成的革命:臺灣婦女權益與福利之發展。社區發展季刊,
133,363-383。
許維真 (1994)。殺夫無罪。婦女新知雜誌,142,5-6。
曹又方 (1976)。我的匯流。中國論壇,11,16-18。
曹又方 (1979)。人人的婦女運動。婦女雜誌,124,53-56。
曹又方 (1989)。拓荒者道路。女性人,1,240-244。
曹愛蘭 (1985)。婦女新聞─強暴案件快速增加。婦女新知雜誌,32,第1版。
崔 玖 (1970)。家庭計畫與墮胎問題。綠杏,16,27-29。
崔 玖 (1970)。防病、治病與婦女癌症。健康教育通訊,25,8。
崔 玖 (1971)。婦幼衛生。中央月刊,3(9),184-186。
崔 玖 (1972)。人類的生殖生理。保健月刊,15(7),46-53。
崔 玖 (1973)。性教育概論。臺北市:自版。
崔 玖 (1975)。人類的生殖生理。大眾醫學,25(4),157-161。
崔 玖 (1982)。家庭計畫的有效作法。今日生活,195,6-7。
崔 玖 (1987)。東西醫學的比照觀。文星,107,104-107。
崔 玖 (1995)。白袍下的悲歡。臺北市:正中。
崔 玖、王廷輔 (1998)。山東醫師略傳。載於《山東人在臺灣》,101-102。臺
北市:財團法人吉星福張振芳伉儷文教基金會。
麥沛泉 (2010)。消失的性別界限。校園雜誌,6,8-13。
彭婉如 (1990)。為教育把脈─數理成就,沒有性別差異。婦女新知雜誌,95,
10-11。
傅乃祺、何虹慧、劉慧君整理,蘇芊玲主持 (1992)。要尊嚴,不要性騷擾─座
談會實況轉播。婦女新知雜誌,123,3-5。
湯詠煊 (2013)。一個強暴,各自表述?─從框架觀點省視戰後婦運的強暴法律
改革(1971─1999)。國立臺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賀淦華 (1976)。交友婚姻與社交教育。中國論壇,23,7-9。
賀德芬 (1982a)。實施性教育為當務之急。中國論壇,155,18。
賀德芬 (1982b)。子女應可從母姓。中國論壇,155,19。
賀德芬 (1982c)。以男性為本位的法律須要修改。中國論壇,155,20-21。
黃光國 (2001)。社會科學的理路。臺北市:心理。
黃志中 (1998)。受虐婦女的求醫經驗。醫望雜誌,25,33-36。
黃育馥 (1989)。西方性教育。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
黃俊傑 (1991)。農復會與臺灣經驗(1949-1979)。臺北市:三民。
黃俊傑 (1991)。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史料彙編。臺北市:三民。
黃昭元 (1995)。從公法觀點看性騷擾申訴權與誹謗罪之關連。婦女新知雜誌,
163,27-28。
黃碧芬 (1991)。解決職場性騷擾問題的法律。全國律師,6(3),26-28。
黃碧霞、張哲行 (2014)。CEDAW於我國之落實與展望─以社會福利相關領域其
是婦女人權法令及措施之辨識與修訂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49,7-17。
黃富源 (1982)。犯罪黑數之研究。警政學報,1,171-190。
黃漢華 (1990/12/17)。性暴力頻擾視報案為畏途。聯合報,第13版。
黃鴻鈞、林美玲 (1997/1/1)。連戰宣布:今年是「治安改善年」。聯合報,第5
版。
黃國鐘 (1998/1/2)。立法院公報,第87卷第1期院會紀錄。
黃筱晶 (2003)。你不為,將有何人可為?─專訪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晏
涵文教授。教育研究月刊,109,101-105。
黃瑞蘭 (1993)。營造好家庭─晏涵文:細心營造親密關係。拾穗,43,15-19。
黃榮村 (1984)。心理與行為。臺北市:正中。
黃郁秀 (1991/10/25)。性別歧視的教育系統。中國時報,第3版。
黃囇莉 (1999)。跳脫性別框框─兩性平等教育教師/家長解惑手冊。臺北市:女
書文化。
黃馨慧 (2012)。臺灣性別平權之發展與展望─從公部門的角度出發。研習論壇,
136,1-15。
焦興鎧 (1998)。事業單位應如何訂定工作騷擾防治措施。勞工行政,128,39-46。
張平吾 (1997)。被害者學。臺北市:三民。
張安琪 (2012)。看見彩虹下的玫瑰少年─性別教育的實踐歷程。性別平等教育
季刊,60,59-62。
張雯勤整理,潘正芬、沈美真主講 (1987)。婦女與法律。婦女新知雜誌,66,
18-23。
張明正 (1990)。臺灣地區未來生育力轉型與家庭支持之變遷。載於「臺灣轉型
後期的人口現象與分析研討會論文集」,15-33。
張春興 (1978)。從心理學的觀點談愛情、婚姻、性關係中─幾個似是而非的觀
念。中國論壇,74,24-29。
張啟娟 (1997)。解構職場性騷擾迷思。國立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研究
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張啟楷 (1991b/9/10)。婚姻暴力與人格特質有關。中國時報,第13版。
張鐵軍等人 (1959)。從國父遺教看臺灣人口問題特輯。革命思想月刊,7(3),
15-21。
張 玨 (2000)。性教育/兩性教育/性別教育/兩性平等教育。兩性平等教育季刊
,7,17-23。
張潔屏 (2004)。一位早期美國生育控制運動鬥士─瑪格麗特‧山額之研究。私
立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憲秋 (1990)。農復會回憶。臺北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曾心儀 (1976)。美麗的傷害。中國論壇,18,37-38。
善牧基金會 (1997)。我痛!走出婚姻暴力的陰影。臺北市:張老師。
游明煌 (2004)。被控妨害風化開庭 賴正哲要求第三者認定。聯合報,B4版。
莊明貞、蘇芊玲 (1997)。全面通盤落實兩性平等教育。婦女新知雜誌,185,10-11

楊 子 (1972/5/17)。讀陶文有感。聯合報,第9版。
楊 子 (1976/5/31)。男女關係。聯合報,第12版。
楊士仁 (1976)。女工為甚麼缺乏。中國論壇,18,26-28。
楊國樞 (1985)。從「這三個女人」看女性主義。中國論壇,237,57-60。
楊瑛瑛 (1989)。婦女新聞─教科書大革命。婦女新知雜誌,88,22。
詹火生 (1998)。如何建立兩性平等工作環境。勞工行政,124,37-44。
詹益宏 (1979)。是考慮墮胎合法化的時候了。中國論壇,85,15-17。
詹益宏 (1982)。一個婦產科醫師的憂慮。婦女新知雜誌,5,22-24。
葉永文 (2004)。戰後臺灣的醫政關係(1945-1975):弱勢統治與強勢統治的分析。
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8(2),1-38。
臺灣大學社會系反性騷擾行動小組 (1992)。致XXX老師的一封公開信。婦女新
知雜誌,122,20-21。
臺灣新生報 (1959/4/14)。人口不斷的增加,將造成社會貧窮─蔣夢麟博士呼籲
實施節育,認為本省人口增加率已構成威脅。第2版。
臺灣婦幼衛生協會 (2013)。臺灣婦幼衛生協會的歷史回顧─五十週年專輯,臺
灣婦幼衛生協會會訊,21,5-11。
臺灣日報 (1973/3/2)。男性中心社會該結束了─女士發心聲‧望改變舊觀念。
第3版。
臺灣日報 (2000/2/17)。北縣法規會痛批性騷擾條例。臺灣日報,第31版。
廖上清 (1968)。結紮法。載於中央日報編,節育經驗,頁27-30。臺北市:中央
日報社。
廖元豪 (2006/6/27)。該矯正的是歧視現象。中國時報,A19版。
廖書雯 (1993)。論當前強姦犯罪之問題及其法律改革之途徑。警專學報,6,292。
廖碧英 (1987)。姐妹,我為你喝采。婦女新知雜誌,63,14。
蔣夢麟 (1990)。《臺灣人口問題各報評論文集》,農復會工作演進原則之檢討附
錄,101-158。臺北市,農復會研考專刊第一號。
蔣渭水 (1929/07/21)。性的衛生─在春機發動期要行性的教育。臺灣民報,昭
和四年,號270,第5版。
翟宗悌、鄔佩麗 (2003)。諮商心理師支援臺灣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之現
況與困境分析。社區發展季刊,102,261-276。
趙育農 (2003)。一個女性經驗的家庭計畫:臺灣家庭計畫早期的發展(1954-1964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趙既昌 (1985)。美援的運用。臺北市:聯經。
趙 崧 (1980)。電子零件誤青春─高雄加工出口區的女作業員。時報周刊,105,
12-16。
趙鳳喈 (1973)。中國婦女在法律上之地位。臺北市:食貨。
暢曉雁 (1989)。男女工作平等法草案,三月三日辦理公聽會。婦女新知雜誌,
83,16。
暢曉雁、顧燕翎 (1989)。婦女新聞─北市女警隊出新招,建護衛小組和專線。
婦女新知雜誌,84,19。
蔡妙娟 (1996)。我們從來就不是他/她的朋友。婦女新知通訊,1,7。
蔡宏政 (2007)。臺灣人口政策歷史形構。臺灣社會學刊,39,65-106。
蔡家廷 (2001)。兩性平等教育法草案之立法精神、特色、內涵。師友月刊,414,
16-19。
蔡輝斌、程子龍整理,蘇芊玲主持 (2000)。性別特質與校園文化。兩性平等教
育季刊,12,59-94。
婦女雜誌 (1987)。如何扮演丈夫、父親的角色。婦女雜誌,225,54。
潘淑滿、楊榮宗、林津如 (2012)。巢起巢落:女同志親密暴力、T婆角色扮演
與求助行為。臺灣社會研究季刊,87,45-102。
潘慧玲 (2003)。性別與教育─追求性別平等的教育。載於潘慧玲主編,性別議
題導論,頁25-32。臺北市:高等教育。
潘維剛 (1997)。婦女安全的回顧與前瞻。社會建設,97,41-53。
潘維綱 (1997/10/18)。第立法院議案3屆第4會期第11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
專案質詢3-4-11-2545號。
潘維剛 (2001)。社會福利團體角色與我國家庭暴力防治政策─以「現代婦女基
金會」為例。社區發展季刊,94,48-59。
潘維剛 (2003)。以政策途徑分析我國家庭暴力防治法立法作為。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劉宏恩 (1996)。我國法院對婚姻暴力問題之態度。性別與空間研究室通訊,2,
59-76。
劉仲冬 (1987)。強暴行為的研究及輔導。婦女新知雜誌,63,15。
劉仲冬 (1995)。國家政策之下的女性身體。載於劉毓秀(編),臺灣婦女處境白
皮書:1995年,220-254。臺北市:時報文化。
劉宣宏 (2000)。傳統醫藥研究所創始所長、圓山診所負責人崔玖教授專訪。新
營養,27,8-12。
劉湘吟 (1997)。熱情率直的「女真人」臺灣婦運先鋒─李元貞。新觀念,106,
24-35。
劉曼肅整理,尤美女主持 (1984)。保護婦女法律座談會報導。婦女新知雜誌,
28,40-47。
劉慕澤 (1977)。請勿侮辱女性勞工同胞。中國論壇,39,26-27。
滕淑芬 (2002)。讓高牆倒下─新校園運動開花結果。光華,27(2),61-65。
滕德政 (1996)。「黑白ㄘㄟˋ! 亞當夏娃ㄆㄟˋ?」運動文化的性別刻板印象─
一個國小班級躲避球運動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碩
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滕德政 (2009)。性別一點零─讓教學看見課程中的性別。臺北市:五南。
鄭士漢 (1976)。新女性的歧路。中國論壇,24,30-36。
樂茞軍 (1995)。讓孩子跳開有色叢林。臺北畫刊,328,8-13。
賴友梅整理,蘇芊玲主持 (2000)。「落實校園性騷擾防治」影片欣賞暨座談會紀
實。婦女新知通訊,210,12-16。
賴鈺麟 (2003a)。臺灣同志運動的機構化:以同志諮詢熱線為例。女學學誌:婦
女與性別研究,15,79-114。
賴鈺麟 (2003b)。臺灣性傾向歧視之現狀。兩性平等教育季刊,23,14-21。
賴澤涵、陳寬政 (1981)。我國「家庭」的研究。中國論壇,133,46-51。
賴麗真 (1989)。從閨房到政治。婦女新知雜誌,81,18-20。
薄慶容 (1982a)。在勞動市場上臺灣婦女扮演何種角色。婦女新知雜誌,3,24-28

薄慶容 (1982b)。為什麼男女不能公平求職。婦女新知雜誌,6,5-6。
薄慶蓉 (1990)。我們還要繼續前進。婦女新知雜誌,103,2-3。
默 然 (2000)。不可承受性別之重。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2,57-58。
盧忻謐、梁妃儀、蔡篤堅 (2007)。臺灣家庭計畫奠基啟航─以周聯彬教授口述
訪談為主軸的探索。臺中市: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錢天鶴 (1956)。農業與人口。主義與國策,68,32-35。
薛渭彬 (1978)。擇偶與戀愛。中國論壇,65,43-44。
蕭秀玲 (1994/3/6)。婚姻暴力不是單純家務事。聯合報,第5版。
蕭阿勤 (2010)。回歸現實:臺灣一九七O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臺
北市: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薇薇夫人 (1975)。寫在前面。載於「男人背後的女人」,1-2。臺北市:拓荒者。
薇薇夫人 (1977)。我不愛跟女生玩。幼獅少年,14,72-76。
薇薇夫人 (1983)。態度應嚴肅慎重。今日生活,202,14-15。
聯合報 (1986/4/19)。改善風氣措施將修正姦淫強暴等犯行研擬改為公訴罪。聯
合報,第2版。
聯合報 (1986/8/28)。強盜集團冒出祁家威玻璃圈中「熟悉人物」。聯合報,第
5版。
聯合報 (1988/9/16)。護衛隱痛偵訊不曝光,天使展翅保護受害人避免二次強暴
成立婦女護衛中心。聯合報,第14版。
聯合報 (1993/6/8)。受虐女難捨倫常不願告老爸制裁亂倫案總是刑不通。聯合
報,第15版。
聯合晚報 (1993/3/13)。小紅帽與大野狼故事搬進家庭中。聯合晚報,第3版。
聯合報 (2000/3/15)。北市府將設性騷擾申訴。聯合報,第19版。
聯合報 (2004/12/16)。同志公民運動預算70萬差點被刪。聯合報,B2版。
聯合晚報 (2005/2/1)。同志回罵王世堅赴立院堵他要求道歉。聯合晚報,第14
版。
鍾佩怡 (2001)。我把羅曼史變教材了─中學生的性別意識形態內容之分析研究。
載於杏陵基金會主編「2001年兩性平等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137-146。
謝小芩 (1997)。從兩性平權觀點:談臺灣女性的教育處境及改善之道。載於1997
年第二屆全國婦女國是會議論文。53-66。高雄縣政府主編。
謝小芩、陳佩英 (2006)。從蟄伏到躍動─校園女權運動專題導言。性別平等教
育季刊,34,10-27。
謝蕙風 (2006)。初探70年代臺灣男性知識份子對新女性主義的言論與態度。東
華人文學報,8,173-212。
謝繼昌 (1979)。從社會科學角度看《民法親屬編》修正。中國論壇,93,32-33。
謝臥龍 (1997)。促進兩性平等,教育應扮演的角色。學生輔導雙月刊,48,56-57。
簡成熙 (2002)。專題引言。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9,14-16。
鎮天錫、尹建中 (1993)。人口政策的形成與檢討。臺北市:聯經。
魏炳炎 (1968)。子宮內的避孕裝置。載於「節育經驗」,24-26。臺北市:中央
日報社。
羅業勤 (1977)。婦女的就業與自我錘鍊。中國論壇,40,11-13。
羅業勤 (1978)。談限制大學女生入學名額問題。中國論壇,59,19-21。
羅嘉薇、賴素玲 (2007/01/09)。薇薇夫人、奚淞畫出人生閱歷。聯合報,相對
論A10版。
蘇芊玲 (1996)。欠缺「兩性平等教育」的教改內容,令人失望。婦女新知通訊,
174,6。
蘇芊玲 (1998)。發聲‧對話‧播種。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4-5。
蘇芊玲 (2002)。兩性平等教育的本土發展與實踐(再版)。臺北市:女書。
竇秀蘭 (2014)。性別萬花筒Q & A。科學發展,502,60-65。
露 莓 (1993)。玫瑰含苞待放─女同性戀電影及其效應。婦女新知雜誌,128,
24-25。
顧玉珍 (1995)。性別知識的生產─以國內傳播學院的性別論述之生產為例。新
聞學研究,51,1-31。
顧忠華 (2003)。社會運動的「機構化」:兼論非營利組織在公民社會中的角色。
載於張茂桂、鄭永年編《兩岸社會運動分析》,1-28。臺北市:新自然主義。
顧燕翎 (1982)。男女有別─有關男女性別的各種研究。婦女新知雜誌,1,5-8。
顧燕翎 (1987)。女性意識與婦女運動的發展。中國論壇,275,41-54。
顧燕翎 (1989)。臺灣婦運的開展。女性人,1,264-270。
顧燕翎 (1991)。海峽兩岸女性地位之比較。中國論壇,31(6),61-69。
顧燕翎 (1997)。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臺北市:女書店。
顧燕翎 (1998)。婦運的策略、路線與組織─婦女新知基金會「家變」的檢討。
當代,127,97-103。
顧燕翎 (1993a)。從週期理論與階段理論看我國婦女運動與女性意識的發展(上)。
律師通訊,169,25-32。
顧燕翎 (1993b)。從週期理論與階段理論看我國婦女運動與女性意識的發展(下)。
律師通訊,170,64-73。
顧燕翎、王瑞香 (1987/03/08)。從廚房到街頭─我國新興婦女團體跨出新里程
(上)。中國時報,第8版。











貳、英文部分
Abbott, P., & Wallace, C. (1990/1995). 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Feminist Perspectives. 俞智敏、陳光達、陳素梅、張君玫(譯)。女性主義觀點的社會學。臺北市:巨流。
Apple, M. (1982). Education and power. Bost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Appleby, J. Hunt, L. & Jacob, M. (1994/1999). Telling the truth History. 劉北城、薛
絢(譯)。歷史的真相。北京市:中央編譯。
Bart, P. B. & O’Brien, P. H. (1985). Stopping rape. New York: Pergamon Press.
Burke, P. (1990/1997).The French Historical Revolution: the Annales School 1929-89. 江政寬(譯)。法國史學革命:年鑑學派1929-89。臺北市:麥田。
Carr, E. H. (王任光譯) (1995/1977). What is History. (歷史論集)。臺北市:幼獅。
Carver, T. (1998). Sexual citizenship: Gendered and de-genderednarratives. In T. Carver, & V. Mottier (Eds. ), Politics of sexuality (pp. 13-24). New York: Routledge.
Chesler, E. (1992). Woman of Valor: Margret Sanger and the Birth Control Movement in America.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Eggleston, J. (1977). The sociology of school curriculum. London: RKP.
Foucault, M. (1979).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Vol. I: An Introduction. London: Penguin.
Jenks, C. (1993/1998). Culture.俞智敏、陳光達、王淑燕(譯)。《文化》。臺北市:
巨流。
Kuhn, T. (1962).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ason, A. (ed.) (2001). Population Policies and Programs in East Asia. Honolulu: East-West Center.
McKay, A. (1998). Sexual ideology and schooling: Towards democratic sexuality education.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Mills, C. W. (1959). 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imon, D. F. (1988). External Incorporation and Internal Reform. InWinckler and Greehalgh (Eds.) Contending Approaches to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aiwan. New York: M.E. Sharpe, INC.
Tucker, N. B. (1990/1995). Uncertain Friendship. 新新聞編譯小組(譯)。不確定的友情:臺灣、香港與美國,一九四五至一九九二。臺北市:新新聞文化。
Youdell, D. (2005). Sex-gender-sexuality: How sex, gender and sexuality constellations are constituted in secondary schools. Gender and Education, 17(3), 249-27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