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劉吶鷗及其作品研究
作者:蔡孟文
作者(外文):Meng-Wen Tsai
校院名稱:世新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蔡芳定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6
主題關鍵詞:劉吶鷗新感覺派現代主義Liu Na-OuNeo Sensation SchoolModernis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0
劉吶鷗身為一個日本新式教育下成長的中文作家,必然具有與先前的漢文世代,同輩的日文作家,乃至上海的文友們不同的人生風景。以劉吶鷗日後行過的崎嶇之路,可以照見殖民地下台灣知識分子的特殊命運。
劉吶鷗的新感覺派小說所述及的都市主題,並不能僅僅當作孤立的文學創作,即認為這是作家埋首案頭的謬思,以這樣的角度來看待劉氏及其文學,或許將停留在文本表象的文字追逐,而忽略隱藏在文本深層、具有時代意義的現實性。本論文除了小說討論,也將劉吶鷗的日記、來往密切的友人松崎啟次回憶劉吶鷗的文字做為論述重點,以期能夠稍稍貼近小說文字與殖民地時代的裂隙。
如果說劉吶鷗的新感覺派小說被視為遠離當下社會的文學表演,並表現一種欠缺立場的態度。那麼他寫作路線向現實挪移的現象,雖仍與台灣疏離,卻未嘗不是對左翼浪潮的回應與現實意識的思索。我們在劉吶鷗的寫實書寫中,看到他筆下生活在都市底層的邊緣人、兼有被殖民者與殖民者身份的多重外地與他者角色的競演。
此外,劉吶鷗留下了為數眾多的電影著作,我們可以由這些珍貴的資料掌握他在電影領域深耕的成果,並從而理解劉吶鷗主張的「軟性電影」的脈絡與實踐,具備什麼樣的時代因素。本論文也涉及電影劇本《永遠的微笑》,試圖透過愛情故事和道德教誨的雙重視角,探析此劇折射的中國社會變貌,以及躲藏在字裡行間與螢光幕背後的台灣青年心思。
同時,我們試圖由劉吶鷗在中國、台灣文學史中被遺忘、建構與再建構的過程中,釐清文學典律的變化和需求,對作家產生的評價落差,並重估劉吶鷗的新感覺文學之於中國、之於台灣的多重意義。同時我們認為,劉吶鷗與本土性未必能以對立的思考框架來處理,劉吶鷗其人其文的文學史意義應該擺在一個更具擴充性、包容力的本土脈絡之中來理解。
說明:

1.依出版時間排序,同時間則依姓氏筆畫排序。
2.1945年以前的出版品列文獻檔案。

一、劉吶鷗作品

1.康來新、許秦蓁等編,《劉吶鷗全集》六冊,台南:台南縣文化局,2001年。
(1)《劉吶鷗全集‧文學集》。
(2)《劉吶鷗全集‧理論集》。
(3)《劉吶鷗全集‧電影集》。
(4)《劉吶鷗全集‧日記集(上)》。
(5)《劉吶鷗全集‧日記集(下)》。
(6)《劉吶鷗全集‧影像集》。
2.康來新、許秦蓁等編,《劉吶鷗全集‧增補集》,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0年。

二、文獻檔案

(一)期刊

1.劉吶鷗等編,《無軌列車》第1期—第8期,1928年9月—1928年12月。
2.劉吶鷗編,《色情文化》創刊號,1928年9月。
3.劉吶鷗等編,《新文藝》第1期—第8期,1929年9月—1930年4月。
4.劉吶鷗等編,《現代電影》第1期—第7期,1933年3月—1934年6月。
5.杜衡,〈文人在上海〉,《現代》,1933年12月,頁281-282。
6.郭建英編,《婦人畫報》第18期,1934年5月。
7.施蟄存編,《文藝風景》第2期,1934年6月。
8.張深切等編,《台灣文藝》第三卷第7、第8號合刊,1936年8月。
9.島田謹二,〈外地文學研究の現狀〉,《文藝台灣》創刊號,1940年1月,頁40-43。
10.黃得時〈臺灣文壇建設論〉,《台灣文學》1卷2號,1941年9月,頁2-9。
11.伊東亮,〈糞リアリズムの擁護〉,《台灣文學》3卷3號,1943年7月,頁17-21。
12.施蟄存等編,《現代》重印版八卷,上海:上海書局,1984年。

(二)報紙

1.茸餘,〈電影雜談〉,《申報》,1925年1月13日,第8版。
2.沈從文,〈論海派〉,《大公報 文藝》,1934年1月10日。
3.魯迅,〈「京派」與「海派」〉,《申報 自由談》,1934年2月3日。
4.唐納,〈清算軟性電影論—軟性論者的趣味主義〉,《晨報》,1934年6月19日,第10版。
5.《申報》,1940年9月4日。
6.《新華日報》,1940年9月4日。
7.《中央日報》,1940年9月4日。
8.《國民新聞》,1940年9月4日—1940年9月9日。

三、專書

1.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年。
2.村松定孝,《近代日本文學の系譜》,東京:社會思想社,1970年。
3.鍾肇政、葉石濤等編,《光復前台灣文學全集10》,台北:遠景出版社,1979年。
4.張良澤編,《王詩琅全集卷九/台灣文教—台灣文學的重建問題》,高雄:德馨室出版社,1979年。
5.鄒依仁,《舊上海人口變遷的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6.程季華、李少白、邢祖文著,《中國電影發展史》,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81年。
7.川端康成,《川端康成全集第30卷》,東京:新潮社,1982年。
8.趙遐秋、曾慶瑞,《中國現代小說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4年。
9.葉石濤,《台灣新文學史綱》,高雄:春暉出版社,1987年。
10.李歐梵選編,《新感覺派小說選》,台北:允晨出版社,1988年。
11.蘇光文編,《文學理論史料選》,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
12.周作人,《談龍集》,長沙:岳麓書社,1989年。
13.周婉窈,《日據時代的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台北:自立報系文化出版部,1989年。
14.嚴家炎,《中國現代小說流派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9年。
15.王瑤,《中國新文學史稿(上)》,《王瑤全集》第3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
16.阿諾德‧豪澤爾(Arnold Hauser)著,居延安譯,《藝術社會學》,台北:雅典出版社,1990年。
17.陳思和,《中國新文學整體觀》,台北:業強出版社,1990年。
18.施蟄存,《施蟄存選集》,台北:大台北出版社,1990年。
19.張恆豪編,《翁鬧 巫永福 王昶雄合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1年。
20.伯納德‧克里克(Bemard Crick)著,蔡鵬鴻、郝德倫譯,《社會主義》,台北:桂冠出版社,1992年。
21.張國安,《川端康成傳》,台北:業強出版社,1992年。
22.吳文星,《日據時期台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台北:正中書局,1992年。
23.劉建清等編,《中國國民黨黨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
24.吳濁流,《無花果》,台北:前衛出版社,1993年。
25.涂照彥著,李明峻譯,《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台北:人間出版社,1993年。
26.陳丙瑩,《戴望舒評傳》,重慶:重慶出版社,1993年。
27.Homi K. Bhabha, The Location of Culture. London:Routledge, 1994.
28.王文彬,《戴望舒 穆麗娟》,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5年。
29.吳福輝,《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說》,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
30.施蟄存,《沙上的腳迹》,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5年。
31.施蟄存,《施蟄存七十年文選》,上海:文藝出版社,1996年。
32.施淑,《兩岸文學論集》,台北:新地文學出版社,1997年。
33.許俊雅等編《翁鬧作品選集》,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7年。
34.游勝冠,《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台北:前衛出版社,1997年
35.劉大任,《走出神話國》,台北:皇冠出版社,1997。
36.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台北:麥田出版社,1998年。
37.李天綱,《文化上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38.吳漫沙,《韭菜花》,台北:前衛出版社,1998年。
39.于潤琦等編,《海派作家精選集:梅雨之夕》,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40.葉憲書編,《文化與文本》,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
41.穆時英,《穆時英代表作》,北京:華夏出版社,1998年。
42.巫永福,《巫永福全集 評論卷二》,台北:傳神出版社,1999年。
43.李歐梵,《上海摩登》,香港:牛津出版社,1999年。
44.葉渭渠、唐月梅,《20世紀日本文學史》,青島:青島出版社,1999年。
45.李歐梵,《現代性的追求》,北京:三聯書店,2000年。
46.橫光利一著,黃玉燕譯,《春天坐馬車來》,台北:桂冠出版社,2000年。
47.葉渭渠、唐月梅,《日本文學史》,北京: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2000年。
48.丁帆等著,《中國大陸與台灣鄉土小說比較史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49.巴特‧穆爾‧吉爾伯特(B.M.Gilbert)編,楊乃喬等譯《後殖民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50.宋慶森,《書海殊塵—漫畫老版本書刊》,北京:新華出版社,2001年。
51.李歐梵,《上海摩登—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1930—1945》,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52.彭小妍,《海上說情慾:從張資平到劉吶鷗》,台北: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2001年。
53.施蟄存,《北山散文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54.馬泰‧卡林內斯庫(Matei Calinescu)著,顧愛彬、李瑞華譯,《現代性的五副面孔》,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年。
55.艾力克‧沃爾夫(Eric Wolf)著,賈士蘅等譯,《歐洲與沒有歷史的人》,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
56.孫大川編,《台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評論卷 上》,台北:印刻出版社,2003年。
57.陶家俊,《文化身份的嬗變:福斯特小說和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58.雷蒙德‧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著,閻嘉譯,《現代主義的政治—反對新國教派》,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
59.劉再復,《問題與方法—中國當代文學史研究講稿》,北京:三聯書店,2004年。
60.康來新、許秦蓁編,《劉吶鷗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籌備處,2005年。
61.酈蘇元,《中國現代電影理論史》,北京:文化藝術社,2005年。
62.金理,《從蘭社到《現代》——以施蟄存、戴望舒、杜衡及劉吶鷗為核心的社團研究》,上海:東方出版社,2006年。
63.龍瑛宗,《龍瑛宗全集》第五冊,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6年。
64.邱貴芬等著,《台灣小說史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7。
65.許秦蓁,《摩登‧上海‧新感覺——劉吶鷗(1905—1940)》,台北:秀威資訊,2008年。
66.廚川白村等著,魯迅譯,《魯迅譯文全集》,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
67.柳書琴,《荊棘之道:台灣旅日青年的文學活動與文化抗爭》,台北:聯經出版社,2009年。
68.施蟄存,《施蟄存全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
69.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台北:聯經出版社,2011年。
70.彭小妍,《浪蕩子美學與跨文化現代性:一九三0年代上海、東京及巴黎的浪蕩子、漫遊者與譯者》,台北:聯經出版社,2012年。
71.康來新、許秦蓁編選,《台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53 劉吶鷗》,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4年。

四、期刊及會議論文

1.詹宏志,〈兩種文學心靈──評兩篇聯合報小說獎得獎作品〉,《書評書目》第93期,1981年,頁23-32。
2.楊逸舟,〈憶早夭的俊才翁鬧〉,《台灣文藝》第95期,1985年7月,頁172。
3.劉捷,〈幻影之人—翁鬧〉,《台灣文藝》第95期,1985年7月,頁152-193。
4.高天生,〈熱鬧與消沈——關於台灣文壇的一些隨想〉,《台灣新文化》第2期,1986年10月,頁4-7。
5.若林正丈,〈台灣抗日運動中的「中國座標」與「台灣座標」〉,《當代》第17期,1987年7月,頁40-51。
6.鄭明娳、林燿德,〈中國現代主義的曙光—與新感覺派大師施蟄存對談〉,《聯合文學》,第6卷第9期,1990年7月,頁130-141。
7.孟悅,〈性別表象與民族神話〉(Female Images and National Myth),《二十一世紀》第4期,1991年4月,頁103-112。
8.周金波,〈談我的文學〉,《文學台灣》第23期,1997年7月,頁222-227。
9.許素蘭,〈青春的殘焰—翁鬧 天亮前的戀愛故事〉,《聯合文學》16卷第2號,1999年12月,頁71-76。
10.張良澤著,陳玉燕譯,〈苦惱的台灣文學—孕育「三腳人」心聲之系譜、深刻反映崎嶇曲折的歷史〉,《淡水牛津文藝》第2期,1999年1月,頁101-103。
11.郝譽翔,〈永遠的薛西弗斯:陳映真訪談錄〉,《聯合文學》第201期,2001年7月,頁26-31。
13.陳思和,〈論海派文學的傳統〉,《杭州師範學院學報》,2002年第1期,頁1-6。
14.鍾兆云,〈日據時期台灣「皇民化運動」的遺患和破除〉,《福州大學學報》,第73期,2006年7月,頁10-15。
15.山中正樹,〈『文芸時代』と川端康成:川端康成の言語観(一)〉,《櫻花學園大學人文學部 研究紀要》第11號,2009年,頁139-150。
16.陳建忠,〈都市現代性與文學新感覺:三0年代兩岸都市文學中的殖民/半殖民現代性〉,《都市文學與社會變遷:第七屆東亞學者現代中文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孔子學院主辦,2009年,頁213-233。
17.梁慕靈,〈混種文化翻譯者的凝視—論劉吶鷗對殖民主義文學的引入和轉化〉,《清華學報》新44卷第3期,2014年9月,頁494-497。

五、學位論文

(一) 碩士論文

1.許秦蓁,《重讀台灣人劉吶鷗(1905-1940):歷史與文化互動的考察》,桃園: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8年。
2.邱孟婷,《「新感覺」的追尋——劉吶鷗、穆時英、施蟄存小說研究》,台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
3.劉江萍,《劉吶鷗的都市書寫世界》,泉州:華僑大學現當代文學所碩士論文,2003年。
4.葛淑娜,《現代主義變色龍:劉吶鷗(1905-1940)》,新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5.郭海榮,《都市意識與都市視閾——劉吶鷗論》,上海:上海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所碩士論文,2005年。
6.熊鷹,《半殖民地語境中的現代主義書寫——劉吶鷗思想與小說的再認識》,北京:清華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7.郭琴,《劉吶鷗小說中「都市摩登女」形象分析》,武漢:華中科技大學現當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8.杉森蘭,《翁鬧生平及新出土作品研究》,台南: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9.劉芬,《科學意識影響下的劉吶鷗文學創作特色探究》,武漢:華中科技大學現當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10.劉鵬,《身體在現代文學中的呈現與展演——以蔣光慈、劉吶鷗和穆時英為中心考察》,開封:河南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11.莫雪晶,《現代性愛話語空間的建構——劉吶鷗文藝思想之研究》,廣州:中山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12.翁巧嫣,《三0年代好萊塢電影與中國》,台北:台北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13.楊明潔,《新感覺派的存在美學研究——以翁鬧短篇小說與劉吶鷗《都市風景線》為例》,彰化:彰化師範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14.歐陽長鋮,《劉吶鷗小說的電影化傾向研究》,重慶:重慶師範大學文藝學研究所碩論,2011年。
15.符曉,《1930年代的都市生活——以劉吶鷗及其《都市風景線》為中心》,長春:東北師範大學文藝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16.邱苗,《20世紀30年代摩登時代的都市風景——論劉吶鷗的小說創作》,南昌:南昌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17.謝淑惠,《劉吶鷗小說中的電影實踐》,台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
18.原欣榮,《劉吶鷗小說研究》,哈爾濱:哈爾濱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
19.彭瑩,《藝術的雙重變奏——文學視閾中劉吶鷗電影藝術創作》,錦州:渤海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

(二) 博士論文

1.梁慕靈,《想像中國的另一種方法——論劉吶鷗、穆時英、張愛玲小說的「視覺性」》,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博士論文,2010年。
2.謝惠貞,《日本統治期台湾文化人による新感覚派の受容——横光利一と楊逵‧巫永福‧翁鬧‧劉吶鷗》,東京:東京大學人文社會系研究科博士論文,2012年。
3.陳麗,《劉吶鷗研究》,大阪:大阪大學大學院言語文化研究科言語社會專攻,博士論文,2013年。

六、網路資料(電子媒體)

1. 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文共產主義資料庫,網址:http://chinatide.net/xiachao/24.html,檢索日2015年3月18日。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