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漢字源流及書法發展的角度探討產品設計程序
作者:呂琪昌
作者(外文):LU, CHI-CHANG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系所名稱: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
指導教授:林伯賢
王銘顯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8
主題關鍵詞:漢字書法設計程序陰陽五行思維模式Chinese charactersCalligraphyDesign ProcessYin-yang and Wu-xingMode of thinki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面對全球性的競爭壓力,文化創意產業的推動應用是各種產業另一波向上成長的關鍵力量。漢字是傳統文化重要的一環,也是區隔於世界其它文化非常重要的特色之一。因此,以漢字文化為設計創意基礎,藉著設計思維與應用層面的探討來形塑臺灣的文化創意產業,目前正方興未艾。
本研究企圖在目前已有的相關探討外另闢蹊徑,強調漢字及書法發展的全部歷程就是一件長期且持續不斷的設計行為。然後藉由所有的「小宇宙」都是「大宇宙」的縮影這一立場,分析漢字源流及書法發展之全歷程的主導因素,將它轉化而建立出一個產品設計之程序模式。
由於其研究之核心為關於「流變」問題的探討,所以根基於「存在」的西方學術研究方法並不是一個研究利器。因此,本研究也從學術派典的基礎――本體論、認識論、方法論等逐一進行檢視與思考。最終提出一個以「對比派典」為基礎的「陰陽五行系統辯證法」作為研究方法,並建構出「漢字源流與書法發展」及「產品設計程序」的兩個五行辯證發展模型。這樣的模型不但適用於貫時性的發展過程,也能夠以共時性的結構關係來看待,對於實務操作及歷史研究都能提供作為思考的協助。
根基於「對比派典」的「陰陽五行系統辯證法」,徹底擺脫了西方學術主流的「主客分離」立場及「唯心」或「唯物」的途徑,強調採用「主客融合」及「心物合一」的態度來進行多角度的關照研究。這部分是本研究自始至終的一貫立場,也是華人「圖像思維」的特色之一。針對心物合一的特點,我也在論文中建構了不同於傳統之「唯心」或「唯物」的「心物合一之發展的螺旋式模型」,並修改了黑格爾的「正、反、合」之辯證說法,將前述心物合一的「發展的螺旋式」用「陰、陽、融」來詮釋。
對於「陰陽五行系統辯證法」透過學術派典的立場予以肯定,並對於其應用在學術領域的方法加以闡釋及實踐,是本論文的最根本貢獻。因此本研究也嘗試藉由它來探討產品設計的其它相關面向,如:「審美」的五行辯證發展及其對產品設計的啟示、形態仿生設計的模式、工藝設計的有機整體觀點,以及經濟掛帥的產品設計所衍生的負面問題、意識形態的五行辯證發展等。諸課題的有效發展,說明陰陽五行系統辯證法的極大適應能力。
In the face of global competitive pressures, the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is a key force for the growth of various industries. Chinese character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are also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eatures that can distinguish Chinese culture from other cultures in the world. Therefore, using the culture of Chinese characters as the basis for creative design, through the exploration of design thinking and application, to shape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in the context of Taiwan is currently in the ascendant.
This study attempts to open up new paths in the current related research and emphasizes that the entir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haracters and calligraphy is a long-term and continuous behavior of design. Subsequently, from the standpoint that all “small universes” are the epitome of the “big universe”, it analyzes the dominant factors in the origin of Chinese characters and the whole process of calligraphy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s them into a procedural model for product design.
Since the core of the research is the discussion of the issue “becoming”, the Western academic research method based on “being” is not an appropriate research tool. Therefore, this study also examines and assesses the research subject using a step-by-step approach on the basis of academic paradigms—ontology, epistemology, and methodology. Lastly, we present “Systematic Dialectics of Yin-yang and Wu-xing” based on the “Comparative Paradigm” as a research method, and constructed two Wu-xing Dialectical Models “Origin of Chinese Characters and Development of Calligraphy” and “Procedure of Product Design”. Such models can apply not only to the diachronic process of development but also to the synchronic structural relations, which provides reasoning assistance for practical operations and history research.
“Systematic Dialectics of Yin-yang and Wu-xing”, as founded on the “Comparative Paradigm”, has completely been freed from the Western mainstreams, the “subjectivity-objectivity separation” stance and the “idealism” versus “materialism” approach, emphasizing the adoption of “subjectivity-objectivity interdependency” and “idea-material harmony” to conduct a multi-faceted research. This attitude is the consistent position held throughout this study and is also on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image thinking”.
The affirmation of “Systematic Dialectics of Yin-yang and Wu-xing” as based on the academic paradigm as well as the explanation and practice of its application in the academic field are the most fundamental contributions of this dissertation. Therefore, this study also intends to explore other relevant aspects of product design, such as the Wu-xing dialectical development of aesthetic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product design, the model of bionic design, the organic holistic view of crafts design, the negative problems derived from the product desig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economics-only mentality, and the Wu-xing dialectical development of ideology.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the various topics demonstrates the great adaptability of Systematic Dialectics of Yin-yang and Wu-xing.
Archer, L. B. (1965). Systematic method for designers. London: Council of Industrial Design.
Baltissen, R., & Ostermann, B. M. (1998). Are the dimensions underlying aesthetic and affective judgement the same? Empirical Studies of the Arts, 16(2), 97-113.
Beatty, E. L., & Ball, L. J. (2010). Poetic design: an exploration of the parallels between expert poetry composition and innovative design practice. In Proceedings of the 1st DESIRE Network Conference on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in Design (pp. 62-71). Desire Network.
Binkley, L. J.(1986)。理想的衝突——西方社會中變化著的價值觀念(Conflict of Ideals: Changing Values in Western Society)(馬元德等 譯)。上海:商務印書館。(原著1969年出版)
Brown, T. (2009). Change by design: How design thinking transforms organizations and inspires innovation. New York, NY: Harper Business.
Brunner, R., Emery, S., & Hall, R. (2008). Do you matter?: how great design will make people love your company. FT Press.
Cassirer, E. (1962). An essay on man: An introduction to a philosophy of human culture.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in 1944)
Creusen, M. E., & Schoormans, J. P. (2005). The different roles of product appearance in consumer choice.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22(1), 63-81.
Featherstone, M. (1993). Global and local cultures, in Bird, J. et al(ed.), Mapping the futures: local cultures, global change. London: Routledge
Fischer, S. R. (2001). History of writing. Reaktion Books.
Giddens, A. (1990). The consequences modernity,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Guba, E. G., & Lincoln, Y. S. (1994). Competing paradigms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housand Oaks, CA: Sage. 105-117.
Heufler, G.(2005)。設計原理——從概念到產品成形(Design basics: From ideas to products)。臺北:龍溪國際圖書。(原著2004年出版)
Hsu, F. L. K. (1973). Prejudice and its intellectual effect in American anthropology: An ethnographic report.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75:1-19.
J. M. Woodham(2002)。綠色設計(原文出處:Twentieth century design)(易曉譯)。設計藝術,(2),76-77。(原著1997年出版)
Keinonen, T.(2011)。產品概念設計(黃台生譯)。臺北:六合出版社。
Klegin, J., & Caldwell, D. (2012). Designing Emotion Bringing Experiences to Life. Innovation-Dulles VA, 31(4), 14.
Leder, H., Belke, B., Oeberst, A., & Augustin, D. (2004). A model of aesthetic appreciation and aesthetic judgments.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95(4), 489-508.
Leong, D., & Clark, H. (2003). Culture-based knowledge towards new design thinking and practice- Adialogue. Design Issues, 19(3), 48-58.
Lin, R. T. (2007). Transforming Taiwan aboriginal cultural features into modern product design: A case study of a cross-cultural product design mod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1(2), 45-53.
Lu, C. C., & Lin, P. H. (2014). Cultural creativity in design strategy: A case study of user's preference of a bird-shaped teapot. I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ross-Cultural Design (pp. 775-785). Springer, Cham.
Maxton, G.(2012)。都是經濟學家惹的禍(The End of Progress: How Modern Economics Has Failed Us)(李芳齡譯)。臺北:時報出版。(原著2011年出版)
Mlodinow, L.(2013)。潛意識正在控制你的行為(Subliminal: How your unconscious mind rules your behavior)(鄭方逸譯)。臺北:遠見天下文化。
Neumam, W. L.(2000)。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朱柔若譯)。臺北:揚智文化。(原著1997年出版)
Norman, D. A. (2004). Emotional Design: Why We Love (or Hate) Everyday Things. New York: Basic.
Ormerod, T. C. (2005). Planning and ill-defined problems, in R. Morris and G. Ward (eds.), The Cognitive Psychology of Planning. London: Psychology Press, 53-70.
Papanek, V., & Fuller, R. B. (1972). Design for the real world. London: Thames and Hudson.
Pomeranz, K. (2004)。大分流:中國、歐洲與現代世界經濟的形成(The Great Divergence)(邱澎生等譯)。臺北:巨流圖書。(原著2000年出版)
Prigogine, I. & Stengers, I. (1984). Order out of Chaos: Man’s new dialogue with nature. New York: Bantam Books.
Read, H. E.(2011)。藝術的意義(The meaning of art)(梁錦鋆譯)。台北:遠流出版社。(原作1968年出版)
Roberts, P.(2015)。衝動效應:衝動型社會的誘人商機與潛藏危機(The Impulse Society: What’s Wrong with Getting What We Want)(廖建容譯)。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 
Roozenburg, N. F. M. and Eekels, J. (1995), Product Design: Fundamentals and Methods. John Wiley & Sons Ltd.
Rothwell, R. (1994). Towards the fifth-generation innovation process.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Review, 11(1), 7-31.
Shen, Q. (1994). Confucianism, Taoism and Constructive Realism. Vienna: Vienna University Press.
Thomson, D. (1969). The aims of history : Values of the historical attitude. London: Thames & Hudson.
Watanabe, M. (1998). Styles of reasoning in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Logic of education in two cultur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Annual Meeting, San Francisco, CA.
Winner, E. (1982). Invented world: The psychology of arts. MA: Harvard University.
Wölfflin, H.(2005)。藝術史的原則(Principles of art history)(曾雅雲譯)。台北: 雄獅圖書。(原作1920年出版)
Young, G. (2011). Antoine-Louis-Claude, Comte Destutt de Tracy.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Retrieved from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Antoine-Louis- Claude- Comte-Destutt-de-Tracy
Zimmerman, M. (1989). The nervous system in the context of information theory, in Human Physiology, (pp. 166-173).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于大成(1983)。急就篇研究序。收於張麗生著急就篇研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大紀元(2011)。美經濟雖低迷,富豪購買奢侈品反增。取自http://www.epochtimes.com/b5/11/8/19/n3348447.htm
工商時報(2017)。奢侈品消費,年輕人當道。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823000091-260203
中華民國野鳥學會(年代不詳)。賞鳥入門。中華民國野鳥學會網頁。取自http://www.bird.org.tw/index.php/2011-09-04-15-41-22/2011-09-04-15-42-18
尤文心(2014)。六書造字法應用於產品簡約設計構想發展之研究。臺北科技大學創新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方世豪(2005)。中國哲學的本體論。人文,137。取自http://www.arts.cuhk.edu.hk/~hkshp
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年代不詳)。農產美食。日月潭網頁。取自http://www.sunmoonlake.gov.tw/DeepTour/About/Food.htm
毛嘉陵(2013)。走進中醫:現代人認識中醫的八堂必修課。北京:中國中醫藥。
王方呈(2008)。唐代篆書復興簡述。書法賞評,(4),32-33。
王吉懷(2001)。論大汶口文化陶大口尊。中原文物,(2),45-54。
王守義(2008)。線性哲學和非線性哲學的嚴格定義。wangshouyi的個人空間。取自http://blog.gmw.cn/blog-23984-15810.html
王泉(2013)。《開元文字音義》考。中國文字研究,(2),159-165。
王暉(2012)。論文字性符號、非文字性符號、“文字畫”與原始文字之別。東亞漢學研究學會第三屆國際學術會議。真理大學,2012/04/27,105-114。
王鳳陽(1989)。漢字學。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王曉光(2013)。新出漢晉簡牘及書刻研究。北京:榮寶齋出版社。
王曉光(2014)。近年新出土兩漢簡牘墨書大全(之東漢篇)。取自http://www.yueyaa.com/news/20141023/35583.html
王鴻祥、洪瑞璘(2011)。文創商品的隱喻設計模式。設計學報,16(4),35-55。
出井伸之(2003)。非連續時代(劉錦秀譯)。台北:商周出版。(原著出版於 2002 年)
出井伸之(2010)。新時代.大轉變(洪逸慧、彭南儀、許郁文譯)。台北:天下文化。(原著出版於 2009 年)
史丹力(2017)。飢餓行銷是餓死廠商還是消費者?。行銷企劃幫。取自https://www.jobforum.tw/discusstopic.asp?cat=marketingjob&id=122063
田建、何雙全(1989)。甘肅天水放馬灘戰國秦漢墓群的發掘。文物,(2),1-11。
白峻豪(2011)。漢字意象應用於生活產品設計。屏東科技大學木材科學與設計系所碩士論文。
伊彬、林演慶(2008)。近一世紀審美實徵研究趨勢。設計學報,13(2),1-29。
成中英(1995)。C理論――易經管理哲學。臺北:東大圖書。
朱文瑋、呂琪昌(2014)。先秦樂鐘諸體系的源流問題研究。臺北:翰蘆圖書。
朱光潛(1984)。維柯的《新科學》及其對中西美學的影響。香港:中文大學。
朱光潛(2003)。談美。臺北:晨星出版社。。
朱秉欣(2009)。探討人類的意識與意志。天主教滄州教區網站。取自http://www.xianxiancc.org/showart.asp?id=836
江柏萱(2013)。馬王堆帛書《周易》法風格特色分析。書畫藝術學刊,14,141-178。
江韶瑩(1999)。部落工藝美學的過渡:台灣原住民工藝的傳統與再生。原住民的工藝世界:傳統、創新與商機研討會論文集(頁115-160)。台北:台灣民俗北投文物館。
江蘇泗洪發現8000年前古村落(2012)。中國考古網。取自http://www.kaogu.cn/cn/xianchangchuanzhenlaoshuju/2013/1026/40518.html
何人可(2004)。工業設計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何政廣(2001)。歐美現代美術。臺北:藝術家出版社。
吳中勝(2008)。原始思維與中國文論的詩性智慧。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吳文芸(2010)。書法藝術應用於服裝設計-以黃州寒食詩帖為中心。華岡紡織期刊,17(3),234-240。
吳聿明(2000)。春秋戰國書法論略。東南文化,(5),55-60。
吳育菁(2013)。東漢蔡邕書法美學研究。輔仁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
呂琪昌(2003)。從風格分析的角度檢驗王羲之傳世書法墨本。藝術學報,72,83-98。
李大釗(2010)。史學思想史。取自
https://zh.wikisource.org/zh-hant/%E5%8F%B2%E8%A7%80
李洪智、高淑燕(2009)。也談今草的產生。文化藝術研究,2(3),200-209。
李洲良(2003)。試論錢鍾書“六法”失讀說——兼與“氣韻生動”說商榷。學術交流,4,36。
李祥俊(2015)。「書聖」王羲之其人其書及其影響。衡水學院學報,17(5),91-98。
李超宗、袁簡(1982)。民生史觀與唯物史觀的比較。復興崗學報,28,29-53。
李瑛(2014)。漢字之源。文化月刊‧下旬刊,(8)。取自
http://www.dqlib.com.cn:8007/Template/classic/Journal_View.aspx?titleID=whyx20140815。
李萬源(2012)。陰陽五行系統辯證法。 http://wenku.baidu.com/view/925e3c8ba0116c175f0e488f.html
李德新(1985)。中醫基礎理論。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李曉丹(2006)。論大學教育的鐘擺現象及解決途徑。廈門理工學院學報,14(2),84-88。
李醒塵(2005)。西方美學史教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杜保瑞(年代不詳)。中國哲學的宇宙論思維。杜保瑞的中國哲學教室網頁。取自http://homepage.ntu.edu.tw/~duhbauruei/4pap/9ord/ph23.htm
杜維運(1979)。史學方法論。臺北:華世出版社。
汪振軍(2004)。從心物關係看中西美學的差異。取自http://www4.zzu.edu.cn/beauty/show.aspx?cid=2&id=94
汪德邁(1998)。中國表意文字的起源及其特徵。二十一世紀雙月刊,48,107-112。
沃興華(1997a)。西北漢簡書法研究。中國書法全集5。北京:榮寶齋出版社,22-31。
沃興華(1997b)。早期草體書法史略。中國書法全集5。北京:榮寶齋出版社,38-45。
沃興華(1997c)。論分書的產生。中國書法全集5。北京:榮寶齋出版社,46-52。
沃興華(2013)。湖湘簡牘書法研究。詩書畫,(4),74-88。
沈尹默(2009)。二王法書管窺——關於學習王字的經驗談。青少年書法:青年版, (1), 4-11。(原作1963年出版)
沈清松(2002)。對比、交談與外推。臺北:五南圖書。
肖廣德(2010)。昌樂骨刻文的發現與探究。春秋,(2),50-52。
貝冢茂樹(1985)。評甲骨文斷代研究的字體演變觀。殷都學刊,(4),5-10。
周正(年代不詳)。由對事物的不同認識方式看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慧園拾珍。取自http://huiyuan.minghui.org/big5/html/articles/2005/10/5585.html
周有光(2012)。文房四寶古今談:說筆。取自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com/lifestyle/apple/daily/article/20110925/15643975
周志平(2010)。侯馬盟書書法風格析探。書畫藝術學刊,8,177-201。
孟玲英(2010)。唐代篆書書跡及書法家綜述。白城師範學院學報,24(1),77-80。
岳南(2012)。曠世絕響:擂鼓墩曾侯乙墓發掘記。北京:商務印書館。
易中天(2010)。藝術人類學。臺北:馥林文化。
林妙姿、陳禹均(2011)。漢字意象應用於服裝作品之探討。華岡紡織期刊,18(1),1-10。
林品章、張照聆(2009)。圖像傳達系統化之理論基礎。設計學研究,12(2),45-68。
林崇宏(2000)。產品設計流程的模式分析與探討。2000年科技與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67-73。
林崇宏(2011)。淺談設計美學:解析設計型式之審美觀。設計教育學報,2(2),33-51。
林逸筑、陳杏綺、梁容輝(2013)。涵蓄的變化:日常實踐中的詩意體驗設計。設計學報,18(1),25-39。
林榮泰(2005a)。人性科技•感性設計•文化創意。藝術欣賞,1(5),98-103。
林榮泰(2005b)。師法六書的設計。藝術欣賞,1(6),59-67。
林榮泰(2011)。序―文化創意產業的本質與研究。設計學報,16(4)。
林榮泰(2013)。序――從策展設計到創意經紀。設計學報,18(4)。
林榮泰、林伯賢(2009)。融合文化與美學促成文化創意設計新興產業之探討。藝術學報,5(2),81-106。
林榮泰、徐啟賢(2004)。文化創意,原味十足。設計雙月刊,120,88-89。
林榮森(2006)。《急就篇》名稱探源。逢甲人文社會學報,13,79-93。
林漢裕(1996)。應用六書的原理來激發產品構想發展的探討。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漢裕、林榮泰、薛惠月(2005)。漢字轉換成產品造形的可行性探討。設計學報,10(2),77-88。
林鴻鈞(2006)。以織為墨,書草於衣-以書法線條運動轉化之服裝設計。實踐大學時尚與媒體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1986)。信陽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
金庸(2003)。射雕英雄傳。臺北:遠流出版社。
金開誠(1985)。試論秦漢簡帛的書法藝術。書法叢刊,11,89-94。
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2005)。長沙東牌樓7號古井(J7)發掘簡報。文物,(12),4-21。
侯開嘉(2002)。隸草派生章草今草說。第五屆中國書法史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
哈娜.艾伯茨(2009)。東西方大比拼。參考消息,2009 年6 月17 日第13 版。
姜壽田(1997)。中國書法批評史。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柳宗悅(1993)。工藝美學(徐藝乙譯)。台北:地景企業。(原作1941年出版)
紀坪(年代不詳)。Mercedes Benz「意識行銷」。記帳士的商管筆記。 取自http://www.cboss.tw/2014/04/mercedes-benz_8.html
苗東升(2003)。非線性思維初探。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5),94-102。
唐小龍(1990)。試論唐朝楷書興盛的原因。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81-86。
孫湘明、劉黎明(2010)。道家思想與現代綠色設計。包裝學報,2(3),74-77。
徐大立(2007)。蚌埠雙墩遺址“ ”形刻劃符號釋義。東南文化,(6),77-79。
徐啟賢(2004)。以台灣原住民文化為例探討文化產品設計的轉換運用。長庚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啟賢、林榮泰(2011a)。漢字的文化創意產業應用探討。第十屆河洛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河洛文化與臺灣文化,636-643。臺中:亞洲大學。
徐啟賢、林榮泰(2011b)。文化產品設計程序。設計學報,16(4),1-18。
徐啟賢、林榮泰(2012)。漢字文化的設計思維。中華民國設計學會第17 屆設計學術研究成果研討會暨2012 亞洲設計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094-1101。臺北:劍潭青年活動中心。
徐無聞(2003)。徐無聞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
桑巴特(2000)。奢侈與資本主義(王燕平、侯小河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原著1913年出版)
秦永龍(1992)。漢字書法漫談(二)。語文建設,(1)。
袁媛(2014)。中國傳統造園中漢字元素在現代園林景觀設計的運用研究。景德鎮陶瓷學院碩士論文。
財經新報(2018)。奢侈消費心理學,外向低收入者愈愛花錢買身分地位。取自https://finance.technews.tw/2018/02/27/who-is-buying-luxury-goods/
馬承源(1991)。中國青銅器(陳佩芬、吳鎮烽、熊傳新編撰)。臺北:南天書局。
啟功(1999)。急就篇傳本考。收於啟功叢稿。北京:中華書局。
張心龍(1999)。西洋美術史之旅。臺北:雄獅圖書。
張同印(2005)。論唐隸。書法叢刊,4,52。
張佳琳(2004)。創造性課程管理策略——維柯詩性智慧的啟發。花蓮師院學報(教育類), 19,41-60。
張知萱(2008)。天開一筆.華山藏鋒。臺北畫刊491期。取自http://tcgwww.taipei.gov.tw/ct.asp?xItem=49132&CtNode=5265&mp=100021
張春興(1999)。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首映(2011)。西方美學的過去、現在及未來。人民網-人民日報新聞研究網。取自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3/0723/c367130-22296678.html。
張家玲(2007)。「歷史決定論」的反思—波柏與伯林對於「歷史決定論」的批判。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德水(1993)。黃河流域圖騰文化的考古學考察。中原文物,(1),32-35。
梁啟超(1923)。陰陽五行說之來歷。東方雜誌,20(10),。
梁靜(年代不詳)。出土文獻與《蒼頡篇》研究。取自
http://cccp.uchicago.edu/ChicagoWuhan2014/CWC2014/梁靜_出土文獻與蒼頡篇研究.pdf
梁麗君(2011)。河姆渡文化的太陽紋與芽葉紋組合。中國文物報,2011-07-25。取自http://www.chnmuseum.cn/tabid/1836/InfoID/58890/frtid/111/Default.aspx
淺談西方「本體論」的發展(2011)。取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a6ae380100qh7s.html
莊明振、林漢裕(1996)。應用六書的原則來激發產品造形發展的探討。中華民國設計學會「第一屆研究成果論文研討會」論文集,46-53。
郭沫若(1965)。由王謝墓誌的出土論到蘭亭序的真偽。文物,(6),1-25。
郭紹虞(1961a)。從書法中窺測字體的演變。學術月刊,(9),50-52。
郭紹虞(1961b)。草體在字體演變上的關係(上)。學術月刊,(11),46-50。
郭鴻德(2014)。 黑格爾的歷史哲學-精神、理性與自由。藝術與文化論衡,(4),109-124。
郭豐雄(2009)。家具應用文化創意概念設計模式研究。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創新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方既、雷志雄(1994)。書法美學思想史。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
陳世倫(2010)。六書造字原理應用於設計教學之探討。視覺藝術論壇,5,52 -71。
陳正雄(2005)。抽象藝術論。北京:清華大學。
陳松長(1996)。馬王堆帛書藝術。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陳松長(2008)。馬王堆帛書藝術簡論。簡帛研究文稿。北京:綫裝書局,406-407。
陳柏睿(2013)。六書仿生造形設計法應用於生活用品之創作。臺北科技大學創新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禹均、朱維政(2006)。中國甲骨文文字形制於服裝形式之轉換應用。第22屆纖維紡織科技研討會論文集,185-188。
陳烈(2009)。從青川木牘看簡帛隸書的走向。取自
http://chenlie70.blog.sohu.com/115507905.html
陳荃有(2005)。中國青銅樂鐘研究。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
陳殿禮、陳柏睿(2013)。六書仿生造形設計方法之初探。2013中華民國設計學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義守大學。
陳道義(2009)。書法‧裝飾‧道︰古代漢字書法裝飾之道。北京:文物出版社。
陳綬祥(2000)。中國美術史―隋唐卷。濟南:齊魯書社、明天出版社。
陳銳(1996)。論維柯的歷史循環論。杭州師範學院學報,(4),17-22。
景鴻鑫(2009)。龍在座艙:中華文化與科技的百年掙扎。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曾祖蔭(1985)。中國古代美學範疇。武漢:華中工學院出版社。
曾肅良(2003)。都是資本主義惹的禍?。美育雙月刊,136,50-55。
曾靉(2016)。1,700萬台灣人都在用!三張圖看LINE的使用者分析。數位時代。取自https://www.bnext.com.tw/
游國慶(2011)。漢字書法本質內涵的新呈現―從漢字文化節與藝術節的活動說起。2011《漢字藝術節》─兩岸當代書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33-274。新北:臺灣藝術大學。
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1991)。包山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
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員會(1954)。長沙左家公山的戰國木槨墓。文物參考資料,(12),3-19。
程詩郁(2014)。要做文創,得要先學會說一個好故事。ETtoday生活。取自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40121/317880.htm
華人德(2015)。論魏碑體。書法學習網。取自http://www.wzxx.org/shufalilun/shufashi/201503/179.html
超口愛型男(2008)。省錢一族必看,解讀週年慶促銷詭計。Let’s Drinking。取自http://blog.xuite.net/joyewa/blog/114078489--省錢一族必看+解讀週年慶促銷詭計
黃光國(2003)。社會科學的理路。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黃依璇、諸葛正(2009)。台灣傳統工藝未來價值的思索與再造――從綠色工藝發展的歷史脈絡中探尋。中華民國設計學會第 14 屆設計學術研究成果研討會。
黃宗義(2008)。讀《絳帖‧唐顏真卿書》。書畫藝術學刊,5,21-33。
黃能揚(1998)。本土文化產業的演變—以電視布袋戲為例。發表於Conference on “The Production and Consumbtion of Local and National Cultural Products in the Global Age.” Chia-Yi, Taiwan
黃偉鋒(2009)。長沙東牌樓東漢簡牘書法淺論。西南大學碩士論文。
黃熙宗、黃弘鎮(2003)。南投魚池鄉番仔田舊窯區探尋。臺灣工藝,16,20-23。
黃維梁(1996)。《文心雕龍》“六觀”說和文學作品的評析——兼談龍學未來的兩個方向。中外文化與文論,(1),77-86。
楊友成(2004)。辯證歷史觀哲學批判。香港人文哲學網頁。取自http://www.arts.cuhk.edu.hk/~hkshp
楊國樞(1981)。中國人的性格與行為:形成及蛻變,中華心理學刊,23(1),39-55。
楊國樞、文崇一(1982)。心理學研究的中國化:層次與方向。社會與行為科學研究的中國化。臺北:中研院。
楊彩玲、何明泉、陸定邦(2011)。層次完形導向之造形創作模式。設計學報,16(4),19-34。
楊裕富(1998)。設計文化的基礎:設計、符號、溝通。臺北:亞太圖書出版社。
楊裕富(2014)。傳統設計美學原論。新北:暖暖書屋。
楊龍立(年代不詳)。意識形態。教育大辭書。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12060/?index=2
葉秀山(1985)。前蘇格拉底哲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葉茉俐(2014)。詩詞文化的創意設計應用。台灣藝術大學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博士論文。
葉茉俐、林伯賢、徐啟賢(2011)。詩詞形神轉化的文化創意設計應用。設計學報,16(4),91-105。
葉朗(2005)。中國美學史。台北:文津出版社。
葉培貴、安豔紅(年代不詳a)。中國書法簡史.明代書法。取自http://www.9610.com/shi/ming.htm
葉培貴、安豔紅(年代不詳b)。中國書法簡史.清代書法。取自http://www.9610.com/shi/qing.htm
裘錫圭(1988)。文字學概論。上海:商務印書館。
趙志純、王嘉毅(2014)。建構實在論與我國當下教育科學研究的省思。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61-66。
劉小鈴(2007)。盛唐八分書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劉國松(年代不詳)。中國繪畫對西方的影響。取自http://www.china.com.cn/chinese/ch-yuwai/150782.htm
劉榮賢(2003)。中國思想史上的兩種本體論思維。東海中文學報,(15),1-22。
劉睿、劉玉珍(2010)。關於陰陽五行學的問答。武當,(6),48-49。
劉鳳君(2013)。山東地區骨刻文分布與分期。山東社會科學,(6),63-66。
劉濤(2005)。長沙東牌樓東漢簡牘所見書體及書法史料價值。文物,(12),76-81。
劉濤(2014)。長沙東牌樓東漢簡牘的書體與書寫者。中國書法,253,119-137。
劉豐榮(2004)。視覺藝術創作研究方法之理論基礎探析:以質化研究觀點為基礎。藝術教育研究,8,73-94。
劉鎮洲(2012)。工藝的材質之美。臺灣工藝,47,14-19。
潘慧玲(2003)。社會科學研究典範的流變。教育研究資訊,11(1),115-143。
蔡先金(2012)。「刻文骨」與「骨刻文」之性質推斷與價值蠡測。煙台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5(4),72-78。
鄭玉美(2004)。文化設計模式建構:中國傳統文化應用於產品造形模式探討。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創新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嘉鳳(2004)。商和西周青銅器銘文書法論析。取自http://www.aybwg.org/xueshuyanjiu/show.php?itemid=49#_ftn1
餘小荔、王霞(2011)。對居住設計中漢字裝飾元素運用的探究。山西建築,25,219-220。
蕭明瑜(2004)。以「漢字六書」的造字原理應用於產品造形教學之探討。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92-2411 –H-324 -003-。
蕭銘芚(2000)。造形發想法之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圖書。
賴俊雄(2007)。論知識典範的不可共量性:孔恩與卡維爾。典範與創意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里仁。
錢鐘書(1997)。談中國詩。錢鐘書散文。杭州:浙江文藝。(原稿為英文,是1945年12月6日在上海對美國人的演講)
戴唯雅、朱維政(2005)。中國文字形制於服裝形式之轉換應用。第21屆纖維紡織科技研討會論文集,107-110。
薛翠(年代不詳)。意識形態。取自http://www.ln.edu.hk/mcsln/1st_issue/PDF/ideology%2803%29.pdf
謝明軒(2005)。創意文化設計模式之研究-以竹文具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碩博士班碩士論文。
謝榮恩(2008)。出土楚簡文字的字體考察──以〈包山楚簡〉為例。書畫藝術學刊,5,253-292。
謝榮恩(2009)。〈包山楚簡〉書法的用筆與筆勢。書畫藝術學刊,7,267-300。
顏慶祥(2015)。從 I.A.到Local的臺中教育。中等教育,66(2),202-204。
關中(2005)。意識形態和美國外交政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釋恆清(1993)。禪學與杜威:教育思想和方法之比較。臺灣大學哲學論評,16,77-96。取自http://ccbs.ntu.edu.tw/FULLTEXT/JR-NX020/16_05.htm#B16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