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越境--黃筱琍繪畫創作研究
作者:黄筱琍
作者(外文):NG, SIAU-LEE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系所名稱:書畫藝術學系
指導教授:李奇茂
劉素真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8
主題關鍵詞:無為無不為揉紙皴法石頭生命水墨創作意境InactionRighteousnessRubbing PaperStone LifeInk paintingartistic concep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0
「風雕刻了石頭,最終有一天這些刻痕又回到原初,我們只是瞥見了其中的刹那。」是和泉正敏對石頭生命的隱喻。本論文以無為/無不為的石頭作為創作的主要題材,以揉紙皴法為符號,透過作品,藉平凡但頑強「石」,在多變的環境中尋找生命更深沉的意義。
由於筆者常處在異鄉,常常覺得自己是局外人。但是在住久之後異鄉就變成家鄉,而自己也不是完全的局外人。因此藉用「石」的創作來探索生命的本質、社會的價值觀、變遷的疑惑等等的議題。並且堅持以身份認同的水墨創作來傳達當下的心路歷程,藉由毛筆、墨、宣紙等東方的傳統工具,「越」過現實的情「境」,造出另一種屬於自我的「意境」。經由東西方文獻的整理、解讀與自我創作實踐的分析,探索個人在水墨創作的脈絡與方向。
透過理論的剖析和創作的實踐,在加上媒材的實驗,除了擴充了思維廣度之外,對於形式與技法表現的掌握更加隨心所欲,體會到先有理念後創作會深化創作內涵。提升未來的創作表現的多元發展。
According to sculptor Masatoshi Izumi,”the stone knows all, but does not speak” “The wind has sculpted the stone, leaving grooves which will one day return to the beginning, so that we can only glimse an instant of it all.” This is his metaphor for the life in stone. Izumi’s work combines reflection on the natural world with observation of the human environment.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useless stone as creation. The main theme of the book is rubbing the paper and writing the symbol. Through the work, the ordinary but tenacious stone is used to search for a deeper meaning of life in a changing environment.
Because I have been living abroad and often in different culture zones I sometimes felt like an outsider. However, in time my world became my home. Therefore, using the creation of stone to explore the basics of nature, the values of society, the doubts of change, I insisted on the essence of ink painting to convey to the public my current mental journey using the traditional tool of the Orient such as brush, ink, rice paper etcetera. My work is about the reality of the environment, creating out of that an alternative artistic environmen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omparative interpretation of Oriental and Western literature and the practice of self-creation my thesis explores the context and the direction of individual ink painting.
The analysis of theory and the process of creation in addition to experiments with materials, will result in an expansion of the breadth of thinking. This is important to master the expression of form and technique . This thesis also points out the importance to have a concept of thinking before the actual operation of painting. After understanding the whole process this will deepen the creative part and in future will enhance the diversity of Ng's work.
三民書局大詞典編纂委員會,《大詞典》(臺北市:三民書局,2000年6月)。
王克文,《山水畫技法述要》(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6年,1月)。
卡繆(Albert Camus),《異鄉人》(臺北市:麥田出版,2009年9月)。
安海姆著,李長俊譯,《藝術與視覺心理學》(臺北市:雄師圖書公司,1982年9月)。
安藤忠雄,《邊走邊想:安藤忠雄永不落幕的建築人生》(臺北市:馬可孛羅文化,2012年5月)。
李明明著,《形象與語言:西方現代藝術評論文集》(臺北市:三民書局,1992年3月) 。
呂清夫,《造形原理》(臺北市:雄師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5月)。
李義弘, 《自然與畫意》(臺北市:雄師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5月)。
周姚萍 編寫,《永不放棄的建築大師:安藤忠雄》(臺北市:天下遠見,2010年1月)。
周積寅編著,《中國畫論輯要》(男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05年7月)。
宗白華,《美學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年)。
尚恩•霍爾(Sean Hall)著, 呂奕欣譯,《這就是符號學》(臺北市:積木文化出版,2015年3月)。
俞子才、周陽高著,《山水畫皴法十要》(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89年 6月)。
姜一涵,《石濤畫語錄研究》(臺北 :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7年)。
約瑟夫‧亞伯斯Josef Albers 著, 劉怡伶譯 ,《色彩互動學 Interaction of Color 50th Anniversary Edition》(臺北市:積木文化出版,2015年4月)。
貢布里希著,楊思梁、范景中譯,《秩序感—裝飾藝術的心理學研究》 (中國:廣西美術出版社,2015年3月)。
高山正喜久著, 王秀雄譯 ,《立體構成之基礎》(臺北市:大陸書店,1994年7月)。
高木森,《中國繪畫思想史》(臺北 :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6月) 。
高居翰(James Cahil)著, 李渝譯,《中國繪畫史》(臺北市:雄師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8月)。
高宣揚 ,《論後現代藝術的「不確定性」》(臺北市:唐山出版社,1996年10月)。
庫爾特‧考夫卡Kurt Koffka著, 黎煒譯,《格式塔心理學原理上》(臺北市:昭明出版社,2000年7月)。
庫爾特‧考夫卡Kurt Koffka著, 黎煒譯,《格式塔心理學原理下》(臺北市:昭明出版社,2000年7月)。
康丁斯基著, 吳瑪悧譯,《藝術的精神性》(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1998年9月)。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 (臺北市:學生書局,1974年5月) 。
孫過庭, 朱建新箋證, 《孫過庭書譜箋證》(臺北:華正書局 1985年7月) 。
張俊傑著 ,《山水繪畫思想之發展》(臺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2005年9)。
郭廣賢,《藝術與美學導論An Introduction The Arts and Aesthetics》(新北市:全華圖書,2014年10月)。
陳師曾著 ,《中國繪畫史》(香港: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2017年3月)。
陳傳席著,《中國繪畫美術史》(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14年6月)。
陳傳席著,《六朝畫論研究》(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99年9月)。
堤浪夫著, 劉建國、劉子倩譯,《造形的發想》(臺北:市六合出版社,2000年8月)。
黃仁達,《中國顏色》(臺北市:聯經出版社,2011年12月) 。
張心龍,《閱讀前衛》(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10月)。
葉郎,《美學原理》(臺北市:信實文化行銷有限公司,2014年4月)。
臺灣中華書局辭海編輯委員會,《辭海》(臺北市:臺灣中華書局,1985)。
蓋勒哈/查斯頓著, 蘇茂生譯,《錯視與視覺美術》(臺北市,大陸書店,1995年1月)。
劉其偉,《現代繪畫基本理論The Fundamental Theory Of Mordern Art》,(臺北市:雄師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4月) 。
劉思量,《中國美術思想新論》(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2001年9月) 。
德希達著, 張寧譯,《書寫與差異》(臺北市:麥田出版,2004)。
潘天壽,《潘天壽談藝錄》(臺北市:丹青圖書,1986年1月) 。
蓋勒哈/查斯頓著, 蘇茂生譯,《錯覺與視覺美術》(臺北市:大陸書局,1975年1月)。
鄭明編,《中國山水畫技法》(臺北市:藝風堂出版社,2003年9月)。
韓林德,《境生象外》(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6年3月)
蔣躍,《繪畫構圖與形式》(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17年3月)。
羅時瑋,《情境與心象—漢寶德》(臺北市:點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12月)。
羅一平,《美術資訊學》(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2年8月)。
Griselda Pollock著, 陳香君譯,《視線與差異》(臺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4月)。
Johannes Itten著, 蔡毓芬譯,《造型分析》(臺北市:地景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7月)。
Josef Albers ,《Josef Albers》(New York:The Solomon R.Guggenheim Museum, 1988年) 。
Molly Bang著, 宋佩譯,《圖像語言的秘密》(臺北市:大塊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18年2月)。
Paul Zelanski/Mary Pat Fisher著, 陳淑珍譯,《朔造空間》(臺北市:六合出版社,2000年2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