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幼兒園園長課程領導指標建構與檢證
作者:吳 鋼
作者(外文):WU, GANG
校院名稱:國立臺南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博士班
指導教授:林進材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9
主題關鍵詞:幼兒園園長課程領導指標指標權重德懷術層級分析kindergarten principalcurriculum leadership indicatorindicator weightDelphi technique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本研究旨在探討幼兒園園長課程領導指標建構及其檢證之議題,藉以建構幼兒園園長課程領導指標體系和分析指標權重,作為幼兒園園長課程領導之參考依據。
首先依據文獻探討建立初步指標向度,併編制成初步德懷術專家問卷,進而透過20位德懷術專家,運用德懷術問卷調查形成幼兒園園長課程領導指標體系,接續運用層級分析法,將此指標編制成指標權重問卷邀請專家進行指標權重體系評定,最後通過訪談6位幼兒園園長對指標體系的認同情形進行檢證。
本研究結果歸納如下:
1.在指標架構方面,幼兒園園長課程領導指標包含四層面、十一向度和四十三項指標;
2.在指標權重方面,本研究建構出了幼兒園園長課程領導指標各層面、層面下各向度、向度下各指標的權重排序;
3.在指標檢證方面,六位園長對幼兒園園長課程領導指標之架構、內容和指標權重排序提供了寶貴意見。
本研究除針對上述研究結果加以討論外,併提出建議,以供幼兒園園長在課程領導時作為參考,最後進一步提出未來研究之建議。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discuss the construction and validation of kindergarten principals' curriculum leadership indicators, so as to construct the kindergarten principals' curriculum leadership indicators system and analyze the weight of indicators as a reference basis for kindergarten principals' curriculum leadership. Firstly,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review, the preliminary indicators were established, and the preliminary Delphi expert questionnaire was compiled. Secondly, through the 20 Delphi experts, the Delphi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form the kindergarten principals' curriculum leadership indicators. Thirdly,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ethod was used, the indicators were compiled into an indicator weight questionnaire to invite experts to evaluate the indicator weight system. Finally, the six kindergarten principals were interviewed to validate the indicator system.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we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In terms of indicator structure, kindergarten principals' curriculum leadership indicators included four levels, eleven dimensions and forty-three indicators.
2.In terms of indicator weights, the study constructed a ranking of the weights of the indicators under various levels and dimensions .
3.In terms of indicator validation, the six principals provided valuable opinions on the structure, content and index weight ranking of kindergarten principals' curriculum leadership indicators. .
In addition to discussing the above findings, the study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kindergarten principals in curriculum leadership,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一、中文部分

上海市教委研究室(2004)。幼兒園課程園本化理論與實踐的研究。上海市:上海教育出版社。

王一舟(2016)。教學醫院之教學評鑑指標建構與檢證(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臺南市。

王子青(2017)。現代小公民教育的校本課程實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華東師範大學,上海市。

王文科、王智弘(2012)。教育研究法(十五版)。臺北市:五南。

王全興(2005)。教育行政領導的意涵、理論與學校經營之運用。學校行政期刊,40,47-62。

王旭陽(2014)。校長課程領導力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審陽師範大學,哈爾濱市。

王怡(2012)。對幼兒園園長課程領導力的理性思考。陝西教育學院學報,03,117-119。

王堅紅(2008)。適宜嬰幼兒發展的教育:DAP基本原理及其實踐指南。幼兒教育(教育科學),11,4-7。

王淑芬(2016)。學校課程領導發展的個案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南京市。

王斌崋(2000)。校本課程論。上海市:上海教育出版社。

王聰宜等(2016)。國民小學候用校長課程領導指標建構之研究。105年度國民中小學校長儲訓班個案研究彙編,國家教育研究院,509-542。

尹堅勤(2010)。美國0-3歲嬰幼兒發展適宜性評鑑簡介。幼兒教育(教育科學),06,53-56。

田麗颯(2011)。對幼兒園園長課程管理行為的研究-以上海市幼兒園園長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華東師範大學,上海市。

白雲霞(2003)。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理論、模式。臺北市:高等教育。

安燕、陳倩(2017)。南疆農村雙語幼兒園園長課程領導力現狀調查與分析。陝西學前師範學院學報,10,7-11。

李云淑(2008)。關於園本課程、課程園本化、園本課程開發等概念的辨析。上海教科研,11,80-82。

李季湄(2002)。園本課程小議。幼兒教育,09,5。

李政翰(2006)。教育指標建構對教育發展重要性之探討。教育與發展,23(5),107-110。

李姣艷(2018)。幼兒園園長課程領導力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教育現代化,08(34),222-223。

李飛飛(2011)。基於地方文化傳承的小學音樂校本課程開發研究-以天津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東北師範大學,長春市。

李容香、嚴仲連(2016)。農村公辦幼兒園園長課程領導的問題與對策。教育探索,10,98-103。

李紋勝(2016)。雲端未來學校管理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李敏誼、周晶麗(2014)。幼兒園園長作為課程領導者的歷史與變遷-基於北京市某園長課程領導實踐的個案研究。學前教育研究,12,41-46。

李朝輝(2006)。從管理走向領導-小學校長課程領導的個案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東北師範大學,長春市。

呂立杰(譯)(2007)。課程領導-超越統一的課程標準(原作者: L. H. Breadley)。北京市: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呂錘卿、林傳生(2001)。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指標及現況之研究。教育學刊,17,45-64。

吳剛平(2002)。校本課程開發。成都市:四川教育出版社。

吳錦森(2014)。國民小學教育服務品質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院,臺北市。

吳錦雲(2006)。幼稚園本位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正大學,嘉義市。

邱惜玄(2001)。校長課程領導之實踐歷程-以東山國小為例。發表於市立臺北師範學院舉辦之課程領導理論與實務國際學術研討會。

汪菊(2004)。兩種課程領導觀的比較研究。全球教育展望,3,29。

宋美瑤(2014)。大陸教育政策價值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新竹教育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新竹市。
武亞茹(2018)。幼兒園園長課程領導力的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鞍山師範學院,鞍山市。

范兆寅(2015)。國民小學校長政治領導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林天祐(2002)。認識研究倫理。載於林淑玲、陳麗鳳、張金年、傅明儀、謝雅惠、林天祐、劉春榮(合著),研究論文與報告撰寫手冊。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輔導中心。

林和春、楊佩禎(2016)。國民小學校長課程領導與教師領導關係之研究-以桃園市為例。中等教育,67(04),57-84。

林桂芬、李子健(2014)。私立幼兒園課程領導困境及其解決策略之探究:質性研究分析取徑。課程與教學季刊,17(2),67-92。

林進材(2008)。教學評鑑理論與實施。臺北市:五南。

林銘欽(2015)。大陸高等教育階段學校特殊教育績效評估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市。

周澤宇(2017)。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校長課程領導力研究-以上海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部,上海市。

於進利(2009)。課程領導研究。上海市:上海教育出版社。

胡連峰(2014)。園長專業領導力與教師專業互動發展途徑研究-基於過程哲學的視角。教育導刊,09(下半月),54-57。

柯慶輝(2014)。國小教師閱讀教學專業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嘉義大學教育學系,嘉義市。

修成靜(2013)。幼兒園園本課程開發的現狀及策略研究——以上海市G幼兒園為個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上海師範大學教育學院,上海。

姜濤(2013)。物理探究課有效教學評鑑指標體系建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西南大學,重慶市。

洪秀敏、朱文婷、繳潤凱(2019年4月07日)。打造高專業水平園長隊伍。中國教育報,02版。

馬楠(2008)。幼兒園園長課程領導面臨的困境及對策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北師範大學,長春市。

高博銓(2001)。課程領導的理念與策略。教育研究月刊,89,59-65。


高敬、王梳園(2016)。臺灣幼兒園園長課程領導力指標的研究。上海教育科研,01,68-71。

高敬、周洪飛、陳雪(2014)。上海市幼兒園課程領導力的現狀與思考。上海教育科研,11,47-50。

高新建、蔡清田、遊家政、張明輝、王麗雲(譯)(2000)。革新的課程領導(原作者:James G. Henderson & Richard D. Hawthorne)。臺北市:學富文化。

郭金和(2013)。新北市國民小學校長課程領導與教師領導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郭思妤(2011)。園所本位課程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新竹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新竹市。

唐德海(2013)。校長課程領導力考量的六個維度。基礎教育論壇,11,8-10。

陳映如(2014)。國民中小學特色學校永續經營指標之發展與建構。市北教育學刊,48,83-125。

陳映如(2015)。特色學校永續經營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陳盈詩(2015)。幼兒園教師專業核心素養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屏東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屏東市。

陳時見、嚴仲連(2001)。論幼兒園的園本課程開發。學前教育研究,02,27-28。

陳雪(2015)。園長課程領導力現狀調查研究-上海市Y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上海師範大學教育學院,上海市。

陳新霖(2014)。高等教育學務人員專業能力指標建構與實證調查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慈娟(2004)。稚園園長課程領導-以一所幼兒園本位課程發展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陳靜、申衛江(2013)。課程領導概念辨析及其啟示。中國成人教育,8,29-31。

孫志麟(1997)。國民教育指標體系建構之研究。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3,121-148。

教育部(2001)。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山東教育,30,4-8。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2002)。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北京市: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教育部普教二司幼教處(1981)。教育部制訂的《幼兒園教育綱要》(試行草案)頒發全國試行。人民教育,12,11。

崔乃超(2015)。廣西農村小學校長課程領導力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廣西師範學院,南寧市。

崔玉芹(2009)。民辦幼兒園園長課程領導現狀研究-以山東省濟南市民辦幼兒園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西南大學,重慶市。

崔成前(2004)。加拿大中學課程領導模式及其啟示。教學與管理,11,77-80。

崔成前(2012)。論新課程背景下課程領導的定義與本質-基於對傳統課程管理理論的分析。教育探索,10,8-10。

許明珠(2008)。幼兒園園長課程領導研究-組織生命週期觀點(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張沛文(譯)(2001)。僕人-修道院的領導啟示錄(原作者:James C. Hunter)。臺北市:商周。

張雯君(2004)。校本課程開發的理念與實踐的思考(未出版之博士論文)。東北師範大學,長春市。

張翔(2017)。幼兒園園長課程領導力調查研究。江蘇第二師範學院學報(教育科學),02,13-16。

張運超、袁姣(2018)。幼兒園園長課程領導力的結構與測量。教師教育學報,12,67-74。

張魁峯(2017)。Super Decisions 軟體操作手冊。臺北市:鼎茂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張嘉育(1999)。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樹德(2005)。試析社會轉型過程中澳大利亞的課程領導。外國教育研究,9,55-59。

黃旭鈞(2001)。中小學校長實施課程領導的重要課題與策略。初等教育學刊,10,18-126。

黃旭鈞(2003)。課程領導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黃志豪(2017)。臺灣高等教育資歷架構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政治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黃政傑(1992)。課程改革。臺北市:漢文書店。

葉連祺(2014)。國小校長課程領導之實踐課題。學校行政,91,1-32。


葉婭(2013)。角色理論視野下的校長課程領導力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河南師範大學,新鄉市。

喻夢洋(2014)。普通高中校長課程領導力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河南大學,開封市。

鈕文英(2017)。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二版修訂版)。臺北市:雙葉書廊。

鈕文英(2017)。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二版)。臺北市:雙葉書廊。

鄒魯峰(2011)。幼兒園園長課程領導力的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南京市。

馮慧(2013)。幼兒園園長課程領導策略的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西南大學教育學部,重慶市。

楊於萱、周淑惠(2010)。臺灣幼兒園園長課程領導之個案研究。教育資料集刊-2010各國初等教育(含幼兒教育),45,27-58。

楊景琳(2017)。幼兒園園長課程領導歷程之研究-以實施新課綱幼兒園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花蓮縣。

甄曉蘭(2001)。推動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困難與策略。教育研究月刊,85,42-53。

虞永平(2001)。試論園本課程的建設。早期教育,08,5。

趙文平(2013)。校長的學校課程結構領導力探析。中國教育學刊,05,48-51。

蔡清田(2002)。學校整體課程經營-學校課程發展的永續經營。臺北市:五南。

蔡清田(2005)。課程領導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臺北市:五南。

蔣東霖(2017)。國民中小學校長通識素養指標建構與實證分析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暨南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南投縣。

鄭雅如(2015)。幼兒園園長課程領導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首府大學,臺南市。

歐用生(2004)。課程領導議題與展望。臺北市:高等教育出版社。

劉永福、李保強(2013)。近二十年西方課程領導理論的進展與根本轉向。比較教育研究,8,67-72。

劉協成(2006)。德懷術之理論與實務初探。教師之友,47(4),91-99。


劉徑言(2011)。教師課程領導學校場域與專業基質的個案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東北師範大學,長春市。

蕭雪玲(2016)。國民中學學校效能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盧美貴(2008)。幼兒教育概論(二版)。臺北市:五南。

謝臥龍、駱慧文(2004)。德懷研究。載於謝臥龍(主編),質性研究。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簡楚瑛(2009)。課程發展理論與實務-教育改革之核心在課程的發展與教師的教學。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羅生全(2008)。學校課程領導:模式、發展趨向及啟示。課程•教材•教法,7,28-33。

鐘啟泉(2002)。從課程管理到課程領導。全球教育展望,12,24-28。

龔素丹(2007)。國民小學教師教學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2007年臺灣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14-349)。

龔堅(2009)。土家族傳統體育校本課程開發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西南大學教育學部,重慶市。


二、西文部分

Alma Harris(2003). Improving schools through teacher leadership. Educational Journal, 59.

Brubaker, D. L. (2004). Creative curriculum leadership:Inspiring and empowering your school community (2nd ed. pp109). Thousand Oaks, CA: Crowin Press.

Burkard, A., Cole, D. C., Ott, M., & Stoflet, T. (2005). Entry-level competencies of new student affairs professionals: A Delphi study. NASPA Journal, 43(3), 283-309.

Chia-Fen Lin & John Chi-Kin Lee (2013). Preschool principal’s curriculum leadership indicators: a Taiwan perspective. Asia Pacific Educ. Rev., 14, 569-580.

Cohen, D. (1985).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J. Husen & T. N. Postlethwaite (Eds).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Research and Studies. Oxford: Pergamon.

Delbecq, A. L. (1975). Group techniques for program planning: A guide to nominal group and Delphi processes. N. J. Scott, Foresman and Company.

Doll, R. C. (1996).Curriculum improvement: Decision making and process (9th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Eggleston, J. (1980).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Britain: A collection of case studies. London: Routledge & KeganPaul.

Ervay, S. B. & Roach, C. (2000). The CLI model: Pathways to school improvement. Emporia, KS: The Curriculum Leadership Institute.

Fish, L. S., & Busby, D. M. (1996). The Delphi method. In D. H. Sprenkle (Ed.), Research Methods in Family Therapy.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Glatthorn, A. A. & Jailall, J. M.(2009). The principal as curriculum leader: Shaping what is taught and tested (3rd ed. pp181). Thousand Oaks, California: Corwin Press.

Glatthorn, A. A. (2000). The principal as curriculum leader: Shaping what is taught & tested (pp. 23-24). Thousand Oaks, California: Crowin Press.

Gross, S. J. (1998). Staying centered: Curriculum leadership in a turbulent era. Washington, D. C.: ASCD.

Hawthorne, R. & Henderson, J. (1995). Transformative curriculum leadership . NJ: Merrill-Prentice Hall.

Hawthorne, R. & Henderson, J. (2000). Transformative curriculum leadership (2nd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Merrill-Prentice Hall.

Issac, S., & Michael, W. (1984). Handbook in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CA: Edits.
Johnstone, J. N. (1981). Indicators of education system. London: Kogan Page Press.

Marsh, Day, Hannay & McCutcheon (1990). Reconceptualizing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London: The Falmer Press.

Morrison, K. (1995). The deputy headteacher as the leader of the curriculum in primary schools. School Organization, 15(1), 65-77.

Oakes, J. (1986). Educational indicators: A gide for policymakers. New Brunswick, NJ: Center for Policy Research in Education.

OECD (1979).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Paris: OECD.

Saaty, T. L. (1980).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Planning, priority setting, resources allocation. New York: McGraw.

Saaty, T. L. (1994). Fundamentals of decision making and priority theory with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Pittsburgh, PA: RWS Publications.

Saaty, T. L.& Vargas, L. G.(1991). Prediction, projection and forecasting: Application of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in economics, finance, politics, games and sports. Boston, MA: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Shavelson, R. J., Mcdonnel, L. M & Oakes, J. (1991). What are educational indicators and indicator systems? Retrieved from http://pareonline.net/getvn.asp? V=2 &n=11.

Skilbeck, M. (1976).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J. Walton and J. Welton. (Eds. pp.444-452). Rational Curriculum Planning. London: Ward Lock Educational.

Stogdill, R. M.(1974). Handbook of leadership (pp.12). New York: Free Press.

Teacher Training Agency, TTA(1998). National Standards for subject leaders. London: Author.

Thomas, I. D. (1978). A decision framework for school-based decision making. The Australian Science Teachers Journal, 24(2), 20-25.

Tiedemann, D. A. (1986). Use of the Delphi technique to plan future media support service programs in higher education. Media Management Journal, 6(1), 11-16.

Ylimaki, R. M. (2012). Curriculum leadership in a conservative era.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48 (2), 304-306.

Ylimaki, R. M. (2012). Curriculum leadership:A framework for progressive education. New York: Routledge.

Yukl, G.(1994). Leadership in organization (3rd ed. pp.2-3).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