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高屏縣市地區醫院醫事人員休閒態度、休閒滿意度、紓解工作壓力之結構模式分析
作者:陳涵懿
作者(外文):Chen,Han-Yi
校院名稱:東方設計大學
系所名稱:文化創意設計研究所
指導教授:薛淞林
黃崑明
吳信賢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9
主題關鍵詞:地區醫院醫事人員休閒態度休閒滿意度紓解工作壓力休閒阻礙Local Community HospitalMedical staffLeisure AttitudeDegree of Leisure SatisfactionWork Pressure ReliefLeisure Obstacl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
本研究旨在探討地區醫院醫事人員休閒態度、休閒滿意度、紓解工作壓力之現況、差異性及因果關係。以自編「高屏縣市地區醫院醫事人員休閒態度、休閒滿意度、休閒阻礙、紓解工作壓力之問卷」為研究工具。採立意抽樣,問卷總計發出320份,回收有效問卷306份(95%),以描述統計、t考驗、F考驗,薛費法事後比較等統計分析方法,並以結構方程模式(Structure equation models)對本研究所假設之影響模式進行驗證,經以Amos 18.0版對輸出之驗證結果分析後,獲得結果如下:
一、高屏縣市地區醫院醫事人員參與休閒活動者比率佔80%。
二、醫事人員參與休閒態度、休閒滿意度、紓解工作壓力各因素及整體性的感受程度具有正向且上等程度。
三、醫事人員之休閒阻礙各因素及整體性的感受為低中等程度。
四、不同性別醫事人員在休閒態度「休閒認知」、「休閒情意」、「休閒行為」各因素及整體性差異達顯著水準,男性高於女性,在休閒滿意度之「生理方面」、「心理方面」因素差異達顯著水準,男性高於女性,「放鬆方面」女性高於男性,在紓解工作壓力之「工作勝任」因素差異達顯著水準,男性高於女性。
五、不同婚姻狀況醫事人員在休閒態度「休閒認知」、「休閒情意」、「休閒行為」及整體性,在休閒滿意度之「生理方面」、「心理方面」、「放鬆方面」、「教育方面」及整體性,在紓解工作壓力之「個人反應」、「人際關係」等因素差異達顯著水準,已婚高於未婚。
六、不同年齡醫事人員在休閒態度「休閒認知」、「休閒行為」及整體性,在休閒滿意度之「生理方面」、「心理方面」、「放鬆方面」等因素及整體性差異達顯著水準,31歲以上高於30歲以下。在紓解工作壓力之「個人反應」差異達顯著水準,41歲以上高於40歲以下,「工作勝任」因素31歲以上高於30歲以下。
七、不同職稱醫事人員在休閒態度「休閒行為」差異達顯著水準,醫療人員高於行政人員,「休閒認知」、「休閒情意」及整體性差異達顯著水準,醫療人員、護理人員高於行政人員。在休閒滿意度之「放鬆方面」差異達顯著水準,醫療人員、護理人員高於行政人員,「生理方面」及整體性差異達顯著水準,醫療人員高於行政人員。在紓解工作壓力之「工作關注」、「工作勝任」及整體性差異達顯著水準,醫療人員、護理人員高於行政人員。
八、不同教育程度醫事人員在休閒態度「休閒認知」、「休閒行為」及整體性,在休閒滿意度之「生理方面」、「心理方面」,在紓解工作壓力之「個人反應」差異達顯著水準,大專以上高於高中職以下。
九、不同服務年資醫事人員在休閒態度「休閒認知」、「休閒行為」及整體性,在休閒滿意度之「生理方面」、「心理方面」、「放鬆方面」及整體性,在紓解工作壓力之「個人反應」、「工作關注」、「工作勝任」等因素及整體性差異達顯著水準,6年以上高於5年以下。
十、、不同性別醫事人員在休閒阻礙「個人內在阻礙」、「結構性阻礙」、「人際間阻礙」及整體性差異達顯著水準,女性高於男性。
十一、不同婚姻狀況醫事人員在休閒阻礙「個人內在阻礙」差異達顯著水準,已婚高於未婚。
十二、不同年齡醫事人員在休閒阻礙「個人內在阻礙」差異達顯著水準,50歲以下各組及61歲以上高於51~60歲。
十三、不同職稱醫事人員在休閒阻礙「個人內在阻礙」、「人際間阻礙」及整體性差異達顯著水準,醫療人員、護理人員高於行政人員。
十四、不同教育程度醫事人員在休閒阻礙「個人內在阻礙」、「人際間阻礙」差異達顯著水準,在「個人內在阻礙」高中職以下及研究所以上高於大專,「人際間阻礙」大專以上高於高中職。
十五、不同服務年資醫事人員在休閒阻礙「個人內在阻礙」差異達顯著水準,15年以下高於16年以上,「人際間阻礙」25年以下高於26年以上,在整體性方面15年以下高於16年以上。
十六、休閒態度對休閒滿意度、紓解工作壓力有直接具正向之影響,休閒滿意度對紓解工作壓力有直接且正向之影響。
十七、休閒態度、休閒滿意度對紓解工作壓力之影響模式,為一個適配度良好之模式,理論模式受到實證資料的支持而成立。
This research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an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District Hospital medical staffs' leisure attitude、degree of leisure satisfaction、work pressure relief and customer loyalty. The research was conducted by the self-made questionnair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Analysis of Medical Staffs' Leisure Attitude、Degree of Leisure Satisfaction、Work Pressure Relief and Customer Loyalty in Gao Ping District Hospitals」and deployed purposive sampling method. 320 questionnaires were distributed and 306 (95%)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returned. Surveyed results were compared through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analysis, t-test, F-test and Scheffe’s method to examine the hypothesis made using the structural equation analysis. Amos 18.0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hypothesized results and the findings are as of the following:
1.80% of Gao Ping District Hospital’s medical staff participated in leisure activities.
2.Medical staffs have positive and prominent level of participation upon leisure attitude、degree of leisure satisfaction、work pressure relief.
3.Medical staffs have low to medium level impact on Leisure Obstacle.
4.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identified upon medical staffs’ leisure attitude due to gender difference, factors such as "leisure cognition", "leisure affective", "leisure behavior" and overall factors were significant, result showed male are higher than female. In the degree of leisure satisfaction, factors such as "physiological aspect" and "psychological aspect" were significant, result showed male are higher than female. Factor such as "relaxation aspect", result showed female are higher than male. Regarding work pressure relief, factor such as "work competently" was significant, result showed male are higher than female.
5.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identified for Medical staffs’ leisure attitude due to marital status differences, factors such as "leisure cognition", " leisure affective" and "leisure behavior" were significant, result showed married staff had higher rating than non-married staffs. In the degree of leisure satisfaction, factors such as "physiological aspect", "psychological aspect", "relaxation aspect" and "education aspect" were significant, result showed married staff had higher rating than non-married staffs. As for Work Pressure Relief, factors such as "personal reaction"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were significant, result showed married staffs had higher rating than non-married staffs.
6.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identified for medical staffs’ leisure attitude due to age differences, factors such as "leisure cognition" and "leisure behavior" were significant, result showed those with age 31 years and above are higher than those 30 years and below. In the degree of leisure satisfaction, factors such as "physiological aspect", "psychological aspect "and "relaxation aspect" were significant, result showed those with age 31 years and above are higher than those 30 years and below. In the degree of work pressure relief, factor such as "personal reaction" was significant, result showed those with age 41 years and above are higher than those 40 years and below. Factor such as "work competently ", the result showed those with age 31 years and above are higher than those 30 years and below.
7.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identified for medical staffs’ leisure attitude due to job title differences, factor such as "leisure behavior" was significant, result showed medical staff higher than administration staff. Factors such as "leisure cognition" and "leisure affective" were significant, result showed medical staff and nursing staff higher than administration staff. With regards to degree of leisure satisfaction, factor such as "relaxation aspect" was significant, result showed medical staff and nursing staff higher than administration staff. Factor such as "physiological aspect" was significant, result showed medical staff higher than administration staff. In the degree of work pressure relief, factors such as "work attention" and "work competently" were significant, result showed medical staff and nursing staff higher than administration staff.
8.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identified for medical staffs’ leisure attitude due to differences in education, factors such as "leisure cognition" and "leisure behavior" were significant, result showed those with educational level of college degree or above are higher than those with senior high school or below. In the degree of leisure satisfaction, factors such as "physiological aspect" and "psychological aspect" were significant, result showed those with educational level of college degree or above are higher than those with senior high school or below. In the degree of work pressure relief, factor such as "personal reaction" was significant, result showed those with educational level of college degree or above are higher than those with senior high school or below.
9.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identified for medical staffs’ leisure attitude due to differences in length of service, factors such as "leisure cognition" and "leisure behavior" were significant, result showed those serviced for six years and above are higher than those five years or below. Regarding degree of leisure satisfaction, factors such as "physiological aspect", "psychological aspect" and "relaxation aspect" were significant, result showed those serviced for six years and above are higher than those five years or below. In the degree of work pressure relief, factors such as "personal reaction", "work attention " and "work competently" were significant, result showed those serviced for six years and above are higher than those five years or below.
10.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identified for medical staffs’ leisure obstacle due to gender difference, factors such as "personal hindrance", "structural obstacles" and "interpersonal obstacles " were significant, result showed female are higher than male.
11.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identified for medical staffs’ leisure obstacle due to marital status differences, factor such as "personal hindrance " was significant, result showed married staff are higher than non-married staff.
12.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identified for medical staffs’ leisure obstacle due to age differences, factor such as "personal hindrance" was significant, result showed those with age 50 years and below and 61 years and above are higher than those between 51 years to 60 years old.
13.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identified for medical staffs’ leisure obstacle due to job title differences, factors such as "personal hindrance " and "interpersonal obstacles" were significant, result showed medical staff and nursing staff higher than administration staff.
14.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identified for medical staffs’ leisure obstacle due to differences in education, factors such as "personal hindrance" and "interpersonal obstacles" were significant, result showed those with educational level of high school degree or below and master’s degree or above are higher than those with college degree. In the factor of "personal hindrance", result showed those with educational level of high school degree or below and master’s degree or above are higher than those with college degree. In the factor of "interpersonal obstacles", result showed those with educational level of college degree or above are higher than those with senior high school.
15.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identified for medical staffs’ leisure obstacle due to differences in length of service, factor such as "personal hindrance" was significant, result showed those serviced for fifteen years and below are higher than those sixteen years and above. Factor such as " interpersonal obstacles", result showed those serviced for twenty-five years and below are higher than those twenty-six and above. Overall factor result showed those serviced for fifteen years and below are higher than those sixteen years and above.
16.Leisure attitude have positive and prominent level of impact on degree of leisure satisfaction、work pressure relief, result indicated that work pressure relief have major influence towards. Degree of leisure satisfaction have positive and prominent level of impact on work pressure relief.
17.Influential model of leisure attitude、degree of leisure satisfaction upon work pressure relief is a model of goodness fit and this theoretical model can be supported by data evidences.
一、中文部分
丁綺文(2007)。壓力催人老「癌」來敲門。聯合報,家庭副刊E2版。
王大明、呂江泉(2003)。台北海洋館遊客滿意度與忠誠度之研究。九十二學度中國海事商業專科學校學報,47-66。
王秀紅、徐畢卿、高淑芬、高毓秀、王瑞霞、吳素綿、高家常、黃芷苓、黃國儀、黃寶萱(2004)。健康促進與護理-理論與實務。台北:偉華出版公司。
王延皊(2002)。論工作壓力與壓力因應。南開學報,7(3),5-19。
王怡菁(2010)。東豐綠廊自行車休閒活動之休閒效益與滿意度之研究。嶺東體育暨休閒學刊,(8),113-130。
王昭正譯(2001)。休閒導論(原作者:Kelly,J.R.)。台北:品度出版社。
王美晶(2006)。休閒參與作為壓力調適方式及其效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台北。
王貞怡(2004)。獅頭山風景區遊客特性、遊憩活動偏好與滿意度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台北市。
王雪如(2008)。不同產品類品牌延伸成功因素之探討-以台灣菸酒公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高雄市。
王雯宗、朱盈蒨、蔡智勇、王念慈(2010)。休閒參與介入工作壓力對幸福感之影響:以高壓力族群為例。稻江學報,5(1),3-16。
王聖文(2016)。探討消費者對商品滿意度行為研究-以中部地區百貨業為例。運動健康休閒學報,(7),57-64。
王慶元(2008)。護理人員工作壓力之研究-以花蓮地區公立醫院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王靜琳、黃瓊玉、呂桂雲、何美瑤 (2007)。 護理人員工作壓力與社會支持之探討。榮總護理,24(1),59-68。
田宜潔(2012)。國小教師工作壓力及休閒活動參與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嘉義都市地區與偏遠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嘉義。
白家倫(2005)。青少年性別角色特質、休閒態度與休閒阻礙間關係之研究-以南投縣高中職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江依芳(2004)。生態旅遊服務品質、滿意度及行為意向關係之研究-以日月潭步道生態之旅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
江曼綾(2016)。大學生休閒態度、休閒參與及身心健康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江慧敏(2006)。國小教師休閒態度、休閒動機、休閒滿意與工作滿意線性結構關係模式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市。
何篤光、沈志堅、楊馥琴(2009)。高中生休閒態度與休閒效益關係之分析研究以屏東縣(市)地區為例。台灣觀光學報,6,33-46。
余秀惠(2012)。鹿谷小半天地區遊客生態旅遊休閒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市。
吳文銘(2001)。人格特質、自我娛樂能力、休閒參與及休閒滿意線性關係結構之建構與驗證(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
吳水丕、呂佩珊(2008)。大台北地區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與休閒參與之關係研究。工作與休閒期刊,1(1),49-61。
吳秀玲、胡庭禎(2011)。休閒運動參與狀況與阻礙因素之研究-以中部某醫學中心體系醫院護理人員為對象。弘光學報,62,49-67。
吳秀麗、許志賢、黃于庭(2008)。護理人員休閒調適對休閒效益之研究。生物與休閒事業研究,6(3),102-119。
吳明隆(2009)。SPSS 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二版。五南書局:台北。
吳明蒼(2005)。大學生休閒滿意量表編製之建構與驗證。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人文藝術類、社會科學類、自然科學類,36(2),129-154。
吳明蒼(2012)。大學生休閒態度、休閒阻礙與休閒興趣之相關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 11(1),77-88。
吳明蒼、柳立偉(2009)。休閒滿意預測因子之迴歸與類神經網路分析。真理大學運動知識學報,6,69-79。
吳明蒼、柳立偉、黃杉楹(2011)。休閒態度與休閒動機對休閒滿意影響之研究。交大體育學刊,1,85-100。
吳欣勳(2014)。台南市國小學童休閒態度與休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康寧大學,臺南市。
吳政道(2003)。兩岸中間幹部離職因素之探討-以H公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市。
吳珩潔(2002)。大台北地區民眾休閒滿意度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吳淑蕙(2011)。屏東縣國小導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吳盛文(2012)。新竹縣公立國中生休閒運動參與動機、阻礙因素與休閒效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呂金達(2014)。社區居民參與社區休閒活動之休閒動機、休閒參與及休閒滿意度之研究-以高雄市城鄉社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李力昌(2005)。休閒社會學。台北市:偉華。
李文榮(2004)。警勤區員警工作壓力、壓力反應與其因應策略關係之研究-以屏東縣警察局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李玉秋(2015)。弱勢家庭學生休閒參與、休閒阻礙與休閒滿意度之探討-以雲林縣某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李守翊(2009)。探討工作壓力對觀光領隊人員休閒參與、休閒滿意以及休閒阻礙之影響(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台北市立體育學院,台北市。
李君如、張芸愷(2007)。國際航線女性空服員身心健康與工作壓力之研究。健康管理學刊,5(1),1-23。
李志恭(2009)。大學生休閒滿意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東方技術學院學生為例。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8,115-123 。
李志翔(2011)。教師教學領域、休閒態度、休閒參與與休閒效益之研究-以金門縣中小學教師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金門大學,金門縣。
李坤鴻(2007)。綠島旅遊服務品質與遊客滿意度關係(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李怡芬(2007)。國民小學教務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台北。
李明儒、陳雅捷 (2010)。島嶼遊客體驗價值、滿意度以及重遊意願之研究—以澎湖吉貝嶼、七美嶼為例。休閒產業管理學刊,3(1),1-18。
李青穎(2007)。藥師人員工作壓力、休閒行為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華梵大學,新北市。
李炳昭、陳秋曇(2009)。論述休閒、休閒活動與休閒運動。台中教育大學體育學系學刊,4,48-57。
李美萱(2004)。護理人員休閒參與、工作無聊感與生活滿意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市。
李家偉(2009)。新竹市十七公里海岸風景區遊客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
李連宗(2005)。台灣區大專學生休閒參與類型、休閒動機、阻礙及休閒滿意度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縣。
李勝章(2003)。 國民中學教師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退休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李德仁、莊國上、黃雅陵(2008)。大專學生休閒態度與休閒滿意度之研究-以長庚技術學院為例。北體學報,16,294-307。
杜殷瑢(2008)。台南古蹟遊客旅遊動機、滿意度與認同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沈永釧、翁麗雀(2001)。護理人員對肝臟移植術後護理的工作壓力源反應探討。長庚護理,12(2),133-141。
沈順福(2015)。銀髮族參與社區活動之休閒動機、休閒參與及滿意度之研究-萬丹社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美和科技大學,屏東縣。
邢慧芬(2013)。護理人員之休閒參與、休閒阻礙及身心健康-以某醫學中心淡水院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台北市。
周文欽、孫敏華、張德聰(2010)。壓力與生活。台北:心理出版社有限公司。
周韋杉(2011)。高雄市國中生休閒態度、休閒參與及休閒阻礙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
尚憶薇(2001)。花蓮地區老年人休閒動機與休閒阻礙之研究。體育學報,31,183-192。
尚憶薇(2008)。兒童運動與休閒活動設計。台北:五南。
林大鈞(2012)。人格特質、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以嘉義地區消防人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
林大椿(2006)。南州觀光糖廠遊客旅遊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台南。
林永森、張孝銘(2007)。休閒農場遊憩吸引力、服務品質、與遊憩滿意度之相關研究-以飛牛牧場為例。休閒與遊憩研究,1(4),59-71。
林秀玲(2018)。國中生休閒涉入、休閒態度、學業成就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臺科技大學,台南市。
林佳毅(2006)。台北市國民中學教師對休閒運動參與及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體育學院,台北市。
林佳霓(2013)。嘉義地區醫事人員休閒參與、休閒態度與休閒阻礙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嘉義縣。
林怡菁(2010)。花蓮縣公立國小附設幼稚園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林明珠、莊庭禎(2006)。台南市撞球運動場館消費者之參與動機與休閒運動體驗之研究。嘉南學報,32,418-432。
林昕翰、鄭溫暖、邱榮基、畢璐鑾(2011)。台北市社區大學舞蹈課程知覺服務品質與休閒效益。運動休閒管理學報, 8(2),55-69。
林俊成、陳麗琴(2006)。福山植物園生態旅遊服務品質研究。台灣林業科學,21(4),473-489。
林俊昇(2005)。不同類型遊客的遊憩動機與滿意度對重遊意願之關聯性分析-以渡假型休閒農場為例。戶外遊憩研究,18(2),25-47。
林俞廷(2008)。探索教育引導人員休閒態度與休閒效益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台中縣。
林炳煌(2011),婚姻移民女性休閒參與、休閒阻礙與休閒滿意度之研究-以嘉義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台中市。
林祐鋐(2005)。台中縣國小教師參與休閒運動現況及阻礙因素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灣體育學院,台中。
林淑惠(2012),父母婚姻關係、教養方式、個體休閒滿意度與大學生幸福感之相關探討-以臺中市六所大專院校為例,臺中教育大學學報:人文藝術類26 (1),99-122。
林清白(2009)。國小學童休閒體驗、休閒態度與休閒參與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林雪如(2007)。彰化縣國民中學教師休閒參與、休閒態度與休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林景文(2014)。復健醫療服務品質、醫病關係及忠誠度關係之研究-以羅東聖母醫院復健科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宜蘭縣。
林敬銘(2006)。探析休閒運動參與對壓力調適之重要性。彰化師大體育學報,6,214-226。
林敬銘、張家昌(2007)。探究台中市公務人員的生活型態與休閒運動參與程度之關係。運動休閒管理學報,4(1),91-108。
林聰哲、李世民(2008)。南投縣老年人休閒參與、休閒利益與休閒滿意度之研究。運動休閒管理學報。51,35-56。
邱秀霞、吳政崎(2003)。台北地區護理人員參與休閒運動現況之研究。台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2,66-84。
邱朋潭(2008)。台南市警察人員休閒參與與休閒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東大學,台東。
邱思慈、陳聰廉(2005)。台南縣瑜伽運動參與者的休閒滿意度、工作滿意度與生活滿意度之研究。運動休閒管理學報,2,37-47。
邱博賢(2003)。觀光意象、滿意度與行為意向間關聯之研究-以宜蘭地區四大休閒農場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台北。
邱琬婷(2006)。台灣中部地區大專校院學生一貫信念與休閒態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侯忠宏(2014)。臺南市偏遠山區國中生休閒態度、休閒參與及休閒阻礙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臺南市。
姚大偉(2010)。水上救生員的工作壓力與壓力因應策略之差異研究。休閒與社會研究,2,57-68。
姚代平(2005)。以休閒為動機之業餘戲劇參與者之態度、涉入與休閒效益之探討-以台北地區的大學戲劇社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姚立德(2011)。探討新北市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子女休閒活動類型與休閒阻礙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台北市。
姜佳瑗、林珮君 (2015)。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與休閒參與之研究-以新竹縣教師為例。中華科技大學學報,62,41-68。
施天保(2004)。台北縣校長參與休閒運動及其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台北。
施凱鈞(2006)。醫院志工休閒認知與外在報償對休閒效益相關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柯政利(2008)。教師休閒參與、休閒滿意度與工作壓力之研究-以彰化縣國民小學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洪升呈(2011)。大學生休閒態度、動機、阻礙與滿意度之線性模式分析。台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11(3),66-87。
洪文章(2005)。國民小學實施九年一貫課程中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工作壓力與調適策(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洪惟泉(2001)。不同學業成就專校學生休閒活動參與狀況之差異比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洪煌佳(2002)。突破休閒活動之休閒效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洪照華(2012)。台東縣國中生休閒參與、休閒態度及休閒阻礙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
洪嘉蓉(2003)。服務品質、滿意度與忠誠度關係之研究-以中華電信公司ADSL顧客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
胡瑞桃(2000)。加護單位護理人員對其工作壓力來源之反應及調適。長庚護理,11(2),20-30。
范欣宜(2008)。台北市立動物園遊憩吸引力與遊客滿意度、忠誠度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
夏聰惠(2016)。內在休閒動機,認真休閒特質與休閒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有氧舞蹈運動參與者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台中市。
孫宏佳(2009)。專業保母工作壓力與休閒參與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
孫翡蓮(2012)。日本上班族的工作壓力、休閒參與和休閒阻礙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高雄市。
徐育宏(2005)。台東高中職原住民學生休閒態度與休閒阻礙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市。
徐國陽、吳松森、張光達(2008)。體適能參與者在身體活動行為與休閒參與之研究-以南開技術學院為例。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7(2),95-106。
徐慶忠(2006)。高中職教師休閒運動需求與阻礙因素之相關研究-以屏東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高仲銘(2012)。高雄市國小教師休閒態度、休閒阻礙與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
高禎禧(2005)。台北市國小學童母親生活壓力、休閒運動阻礙、運動行為與身心健康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台北市。
張文賢(2007)。國中電腦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張孝銘(2008)。休閒消費者行為。台北市:華都文化。
張孝銘、李豪 (2008)。觀光吸引力、遊憩體驗、遊憩滿意度及重遊意願之相關研究-以苗栗縣大湖鄉爲實證。休閒產業管理學刊,1(2),57-69。
張良漢(2002)。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身體活動態度、休閒運動阻礙及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張良漢(2007)。登山健行活動涉入量表信度與效度之建構。運動休閒管理學報,4(1),34-43。
張松齡、羅淑分、王文秀、賴美滿、張秀香、賴彩霞(2003)。東部地區精神科護理人員工作壓力、因應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慈濟護理雜誌,2(3),59-69。
張俊一、許建民(2012)。休閒意義與個人需求。休閒與社會研究,6,87-95。
張春興(2013)。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和實踐重修二版。台北市:東華。
張宮熊(2008)。休閒事業管理。台北縣:揚智文化。
張家銘、李一民、陳聰廉(2006)。瑜珈運動參與者之滿意度、工作滿意與生活滿意之關係實證研究。台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4,112-128。
張家銘、徐欽賢、李宜錫(2004)。中老年人參與太極拳休閒運動之滿意度與生活滿意之相關研究。生物與休閒事業研究,2,1,17-26。
張耿介、陳文長(2004)。休閒社會學。台北:新文京開發。
張淑美(2012)。臺北市立北投國民中學學生課後運動參與動機及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台北市。
張婷玥、薛照平(2017)。解析國中生休閒滿意度與幸福感:以臺南市某國中為例。蘭陽學報,(16),22-31。
張翠珠(2001)。高屏地區大學生休閒餐與、休閒教育需求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張樑治(2003)。安養機構老人人口變項、心流體驗、休閒滿意與生活滿意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張震南(2014)。海軍艦艇軍士官工作壓力、休閒態度與休閒參與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高雄市。
張議露(2007)。護理人員休閒活動參與、工作壓力與身心健康關係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立德管理學院休閒管理研究所,台南市。
曹以樂(2004)。大台北地區青少年休閒認知與參與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梁育誠(2010)。遊客旅遊動機、滿意度與行為意向之研究-以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
梁家祜、蔡智勇(2008)。澎湖石滬生態旅遊動機、遊憩體驗與服務品質對遊客滿意度與重遊意願分析。運動與遊憩研究,2(3),94-109。
莊右孟(2009)。大陸觀光客對日月潭國家風景區旅遊動機、旅遊意象、旅遊滿意度與旅遊忠誠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台中。
莊能杰(2013)。看守所戒護人員工作壓力及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莊鈺婷(2013)。高職學生之休閒活動參與動機、休閒態度與休閒效益之研究-以東吳高職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臺南市。
許玉珍(2004)。護理之家護理人員工作壓力與因應行為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護理學院,台北市。
許建民、高俊雄(2000)。以三類型阻礙模式探討都市六年級學童運動休閒參與阻礙與性別及自尊之關係。戶外遊憩研究,13(1),41-61。
許建民、高俊雄(2006)。青少年休閒參與動機模式之研究。大專體育學刊,8(3),51-63。
許春霞(2002)。國小教師A 型人格特質、工作壓力與班級氣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台北。
許若珊(2010)。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情緒智慧、職業倦怠與教師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許峰睿(2006)。台中市金融控股公司銀行從業人員工作壓力、休閒需求與休閒阻礙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體育學院,台中市。
許詔墉(2005)。休閒契合度之概念化與其對幸福感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
許豐祺(2009)。精神科醫師的工作壓力、休閒參與和個人生活幸福感受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許耀文(2010)。工作壓力、休閒參與與身心健康關係之研究-以雲嘉地區幼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
郭怡慧(2012)。台南市國中教師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關聯之研究-教師復原力與學校支持之調節效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
郭炳村(2013)。台北市醫學美容診所美容師工作壓力、休閒參與及休閒阻礙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醒吾科技大學,新北市。
郭榮文(2003)。單親家庭休閒態度與休閒參與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郭慧珍(2008)。高雄市國小教師休閒活動參與現況及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花蓮教育大學,花蓮。
陳中雲(2001)。國小教師休閒參與、休閒效益與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陳仁精、鍾志強(2009)。休閒運動態度與休閒運動行為關係之研究。雲科大體育,11,81-90。
陳志成、俞柏志、王毓鼎、柯佩岑(2007)。淡水地區大學學生休閒運動態度與生活壓力關係之研究。淡江體育,10,115-126。
陳志豪(2012)。運動健身俱樂部顧客滿意度、顧客忠誠度之研究-以綠水樹谷活力館為例。全民休閒發展學刊,5(2),46-58。
陳怡如(2012)。護理人員休閒參與現況及休閒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台北市。
陳明勇(2005)。國小教師休閒阻礙及休閒滿意度相關之研究-以彰化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
陳東韋(2008)。大學生休閒運動態度與參與行爲之研究-以慈濟大學學生爲樣本。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7(3),59-70。
陳信甫(2010)。休閒事業管理。台北市:華格納企業。
陳冠曲(2007)。遊客遊憩體驗、滿意度與行為意向關係之研究-以溪頭森林遊樂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陳冠惠(2003)。青少年生活型態、休閒態度與休閒參與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陳勇全(2009)。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組織氣氛與組織承諾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
陳南琦(2000)。青少年休閒無聊感與休閒阻礙、休閒參與及休閒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陳南琦(2003)。青少年休閒滿意度與休閒參與之相關研究。體育學報,34,201-210。
陳威亞(2003)。大學生遊學產品意象、知覺價值與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陳英仁(2004)。老人休閒動機、休閒參與及休閒環境偏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市。
陳重尹(2008)。公務人員工作類型與休閒態度認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台北市。
陳珮鈺(2008)。雲林縣國小教師工作壓力、滿意度與休閒調適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
陳素芬(2014)。休閒運動參與動機、家庭支持、休閒阻礙及休閒效益關係之研究-以網球活動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陳盛彬、萬捷雄、鄭賀珍 (2016)。幼兒園教師工作壓力與休閒參與之研究-以嘉義縣市為例。運動與觀光研究,5(2),19-27。
陳惠貞(2003)。金融業職業婦女參與休閒活動與休閒滿意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台中。
陳雅慧(2009)。衛生署台東醫院護理人員工作壓力、休閒參與及身心健康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東大學,台東市。
陳慶寧(2012)。台北市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與休閒滿意度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
陳錫平(2008)。中部地區自行車活動參與者的休閒態度、深度休閒對休閒效益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雲林。
陳鵬仁、楊聖德(2004)。。休閒運動的省思。2004休閒運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5-217。雲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
陳麗玉、王宗進(2004)。東海大學教職員工參與休閒運動狀況與阻礙因素研究。大專體育學刊,6(1),57-72。
陳艷麗(2003)。台南縣、市大專教師休閒參與型態、休閒活動參與項目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陳艷麗(2005)。台南縣、市退休高齡者休閒參與、休閒滿意度與生活滿意度之研究。台南市:靝具書局。
彭超群(2005)。基隆市國中教師參與休閒運動現況與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台北縣 。
彭椿榮(2012)。電視台駐地記者在休閒參與、工作壓力、休閒調適與休閒效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
曾中正、張清標(2008)。基層員警之工作壓力、休閒參與、休閒滿意度與生活滿意度之探討-以台南地區為例。真理大學運動知識學報,5,293-304。
曾舟君(2007)。消防人員工作特性、風險知覺、工作壓力與休閒需求之研究-以台中縣消防人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
曾德民(2008)。台北市國中生休閒態度與休閒阻礙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曾賢仁(2006)。老人休閒藍圖對休閒滿意與生活滿意之影響-以花蓮縣富里鄉老人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曾蕓梃(2004)。護理人員工作壓力與心理健康效應之調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曾瀞瑤(2004)。醫學中心護理人員工作壓力與身心健康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台北。
湯美玲(2010)。高雄縣國小教師休閒活動參與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
馮兆康、李中一、周秋滿、黃麗玲(2003)。長期照護機構照護人員及社會支持之橫斷面研究,輔仁醫學期刊,1(1),35-46。
黃仲凌、高俊雄(2005)。台灣離島大專學生休閒參與動機與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大專體育學刊,7(1),51-66。
黃金柱(2007)。休閒管理。台北市: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黃俊彥、曾中正(2006)。台南縣基層警察人員的休閒參與度、休閒滿意度與生活滿意度之相關研究。警學叢刊,36(4),271-292。
黃保榮(2011)。醫院護理人員工作壓力及職業災害相關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醫學大學,台北市。
黃建勳(2016)。矯正機關戒護管理人員之工作壓力與休閒參與關係之研究-以雲林第二監獄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
黃柏菁(2014)。居家服務員工作壓力及壓力因應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長榮大學,台南。
黃庭芳(2003)。花蓮市職業婦女工作壓力、家庭壓力和休閒阻礙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黃振紅(2011)。大學生休閒態度、休閒體驗與幸福感之關係模式探究。休閒與社會研究,4,23-37。
黃副殷(2003)。高雄市國中體育班學生休閒態度與休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國龍(2010)。高職綜合職能科特教組長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黃崑明(2012)。國內舉重選手休閒態度、休閒滿意度對自覺訓練效果及比賽整體表現之結構模式分析。台南市:靝具書局。
黃淑君、陳葦諭(2004)。台北市基層警察休閒參與和工作壓力關係之探討。旅遊健康學刊,3(1),17-27。
黃淑緣(2013)。國小學童休閒態度、休閒參與與人際關係之研究-以屏東縣國小高年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中市。
楊文惠、溫雅婷、李侃臻、朱穎雯、翁蓉蓉(2011)。影響醫院護理人員休閒運動相關因素之研究。2011年健康產業管理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
楊怡寧(2006)。休閒參與、休閒滿意度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探索休閒多樣性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楊皓任(2014)。休閒態度對工作壓力與工作績效間關係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義守大學,高雄市。
楊燕餘(2006)。澎湖地區民眾參與休閒運動及其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溫美鷺(2009)。苗栗縣青少年休閒態度與休閒阻礙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
葉源鎰(2007)。具心流體驗之高爾夫運動參與者之心流體驗、休閒阻礙與遊憩精熟度之相關性研究。戶外遊憩研究,20(1),69-94。
董至聖(2005)。社會階級與休閒態度、休閒生活風格及休閒滿意度之研究-以宜蘭縣民眾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董貞吟、張德明、陳正誠、李佶明、李嘉容、 楊佳璇(2005)護理人員對職業健康危害的認知及現況探討。中華職業醫學雜誌,12(4),241-254。
廖雅芳(2004)。台灣花卉博覽會遊客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科技大學,屏東。
趙碧玉(2011)。警察人員休閒參與和休閒阻礙之研究-以國道公路警察局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劉泳倫(2003)。基層消防人員休閒參與、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劉泳倫、施昱伶(2009)。鹿港端午節慶活動吸引力、旅遊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相關研究。休閒產業管理學刊,2(1),28-49。
劉玟秀(2014)。屏東縣國小高年級學童休閒態度與休閒參與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劉厚華(2006)。居民與遊客對於鯉魚潭風景特定區之地方依附重要性差異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華大學,花蓮縣。
劉英如(2012)。新北市國小已婚女性教師家庭工作壓力、休閒參與與休閒阻礙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台北。
劉虹伶(2005)。深度休閒者之休閒效益,大專體育,78,121。
劉雅惠、劉偉文(2009)。護理人員情緒勞務、工作壓力與因應行為之相關性研究。醫護科技期刊,11(2),98-115。
劉激揚、唐莎、陳玲(2002)。護士職業心理問題的現狀、成因與控制研究進展。當代護士,1,4。
歐紓貝(2017)。上班族休閒參與、工作壓力與生活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
歐聖榮(2014)。休閒遊憩理論與實務。新北市:前程文化。
蔡玉董(2006)。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
蔡宏進(2004)。休閒社會學。台北市:三民書局。
蔡宏進(2009)。休閒遊憩概論。台北市:五南圖書。
蔡秀韶(2003)。國民小學教師對學習型組織之認知、九年一貫課程之接受度與工作壓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蔡長清、王明元、游仁良(2001)。大學生之休閒參與、休閒態度及休閒滿意度關係之研究。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學報,31,237-250。
蔡英美、王俊明(2010)。中部大專學生參與運動性社團的休閒態度、參與動機及休閒滿意度之研究。雲科大體育,12,49-62。
蔡萬助(1999)。工作壓力及其管理策略之研究。台北:黎明。
蔡樹芬、葉源鎰(2006)青少年休閒態度與休閒活動涉入之相關研究-以國立台中技術學院學生為例。台中技術學院人文社會學報,5,147-167。
鄧建中(2002)。綜合高中教師休閒需求及參與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市。
鄭三權(2012)。嘉義縣地區大型醫療機構護理人員工作倦怠、休閒調適及休閒效益之研究。亞洲高齡健康休閒及教育學刊,1(1),106-120。
鄭沛琳(2009)。警察人員休閒態度與休閒運動參與動機之研究-以嘉義市警察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仁科技大學,屏東縣。
鄭味玲(2007)。屏東縣國中生休閒活動參與、休閒態度及休閒阻礙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鄭信志(2012)。休閒活動參與、休閒阻礙、工作壓力與工作績效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鄭健雄(2011)。休閒與遊憩概論。台北:雙葉書廊。
鄭寧(2008)。大學生休閒態度與阻礙的關係之研究。青年探索,4,74-77。
鄭靜如(2005)。原漢學童參與休閒文化活動的差別之探討-以台東縣國小六年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東大學,台東。
鄭鴻博(2006)。遊客對墾丁國家公園海域遊憩活動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東大學,台東縣。
賴金蘭、黃奕清(2011)。休閒活動參與和工作壓力對呼吸治療師身心健康之探討. 呼吸治療,10(2), 13-27。
賴家慶(2012)。空服員休閒參與、工作壓力及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
薛宜涓(2010)。醫療機構人員溫泉休閒態度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相關性研究-以台南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嘉南藥理科技大學,台南市。
謝秀婷(2014)。新北市國小教師休閒動機、休閒參與及休閒滿意度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玄奘大學,新竹市。
謝佳容、謝馨儀、陳碧霞、蕭伃伶、李選(2004)。精神科護理人員人格堅毅性、因應策略與職業疲潰相關性之探討。護理雜誌,51(3),24-33。
謝政龍(2007)。護理人員休閒參與、工作壓力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謝智謀、吳文銘(2001)。自我娛樂能力、休閒參與及休閒滿意之線性結構關係模建構與驗證-以國小學童為例。中華民國體育學會體育學報,32,241-252。
謝智謀、賴家馨(2005)。休閒阻礙量表之編制-以台北市大學生為例。公民訓育學報,16,1-18。
鍾念濡(2013)。休閒態度、休閒參與及休閒阻礙關係之探討-以雲林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鍾偉志(2006)。認真性休閒與參與動機、休閒阻礙關係之研究-以網球活動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
簡新添(2013)。臺北市天母古道登山健行者休閒參與行為,參與動機及休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簡嘉良(2009)。領導風格、組織文化、工作壓力、組織承諾及離職傾向相關之研究以南部汽車業務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
簡鴻檳(2003)。高中生休閒阻礙與休閒參與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
藍采風(2000)。「壓力與適應」。台北市:幼獅。
顏妙桂譯(2002)。休閒活動規劃與管理。台北市:桂魯。
顏智淵(2002)。TYPE AB行為對休閒內在動機、休閒參與及休閒滿意之差異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魏鼎耀(2005)。目的地意象、知覺價值與旅遊後行為意圖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
羅世彬(2004)基隆市國小總務主任工作壓力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台北市。
蘇廣華(2000)。憂鬱傾向與休閒參與、休閒阻礙因素及休閒滿意關係研究-以國立台南護專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顧兆台、曾于誌(2012)。苗栗縣高中職學生休閒參與現況與休閒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達商業科技大學,苗栗縣。



二、英文部份
Agyar, E.(2014). Contribution of perceived freedom and leisure satisfaction to lifesatisfaction in a sample of Turkish women.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116(1), 1-15.
Akama, S J., & Kieti, P. M.(2003). Measuring tourist Satifaction With Kenya’s Wildlife Safari: a Case study of Tsavo west National. Tourism management, 24(1), 73-81.
Alexandris, K., Tsorbatzoudis, C., & Grouios, G.(2002). Perceived constraints on recreational sport participation: Investigating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intrinsic motivation, extrinsic motivation and amotivation.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34(3), 233-252.
Annear, M. J., Cushman, G., & Gidlow, B.(2009). Leisure time physical activity differences among older adults from diverse socioeconomic neighborhoods. Health & place, 15(2), 482-490.
Athanassopoulos, A., Gounaris, S., & Stathakopoulos, V.(2001). Behavioural responses to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 empirical study. 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 35(5/6), 687-707.
Beard, J. G., & Ragheb, M. G.(1980). Measuring leisure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2(1), 20-33.
Blackshaw, T.(2010). Leisur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Boley, B. J.(2001). Life satisfaction, leisure satisfaction, and leisure participation among publicly housed older adults (Doctoral Thesis). Capella University, Minneapolis, USA.
Cassidy,T.(2005). Lesure, coping and health: the role of social, family, school and peer relationship factors. British Journal of Guidance & counseling, 33(1), p51-66.
Chang, L. H.(2006). Study on bank employees’ job stress, leisure coping, and physical & mental health. Asian Journal of Management and Humanity Science, 1(1), 161-174.
Coleman, D., & Iso-Ahola, S. E.(1993). Leisure and health: The role of social support and self-determination.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5(2), 111-128.
Crawford, D. W., & Godbey, G.(1987). Reconceptualizing barriers to family leisure. Leisure sciences, 9(2), 119-127.
Daniel, D.M., & Amy, R. H.(2012). Basic concepts. In McLean, D., Dayer-Berenson, L., Seaward,B.L., Hurd, A., McLean, D.(Eds.), Kraus’ recreation and leisure in modern society-9th (pp.20).Sudbury, M. A.: Jones & Bartlett Learning.
Fitzpatrick, T. R.(1998). Bereavement Events Among Elderly Men:The Effects of Stress and Health. Journal of Applied Gerontology, 17, 204-228.
Godbey, G., Crawford, D. W., & Shen, X. S.(2010). Assessing hierarchical leisure constraints theory after two decades.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42(1), 111-134.
Henderson, K.(2010). Importance of leisure to individuals and society. Dimensions of leisure forlife: Individuals and society (pp. 4-25).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Iwasaki, Y., & Mannell, R. C.(2002). Hierarchical dimensions of leisure stress coping. Leisure sciences, 22(3), 163-181.
Iwasaki, Y., & Schneider, I. E.(2003). Leisure, stress, and coping: An evolving area of inquiry. Leisure Sciences, 25(2-3), 107-113.
Jackson, E. L., Crawford, D. W., & Godbey, G.(1993). Negotiation of leisure constraints. Leisure sciences, 15(1), 1-11.
Kim, M. K., Park, M. C., & Jeong, D. H.(2004). The effects of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switching barrier on customer loyalty in Korean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ervice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8(2), 145-159.
Kotler, P.(2003). Marketing management(11th ed.).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Lee, B. K., Shafer, C. S., & Kang, I.(2005). Examining relationships among perceptions of self, episode-specific evaluations, and over all satisfaction with a leisure activity. Leisure Sciences, 27(2), 93-109.
Lin, J. H., Wong, J. Y., & Ho, C. H.(2013). Promoting Frontline Eemployees’ Quality of Life: Leisure Benefit Systems and Work-to-Leisure Conflicts. Tourism Management, 36, 178-187.
Lloyd, K. M., & Auld, C. J.(2002). The role of leisure in determining quality of life: Issues of content and measurement.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57(1), 43-71.
Lu, L., & Hu, C.(2005). Personality, leisure experiences and happiness.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6(3), 325-342.
Neelamegam, R., & Asrafi, S.(2010). Work stress among employees of Dindigul district central cooperative bank, Tamil Nadu: A study. IUP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search, 9(5), 57.
Pearson, L. C., & Moomaw, W.(200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 autonomy and stress, work satisfaction, empowerment, and professionalism. Educational research quarterly, 29(1), 38-54.
Ragheb, M. G., & Beard, J. G.(1982). Measuring leisure attitude.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4(2), 155-167.
Raymore, L., Godbey, G., Crawford, D., & Von Eye, A.(1993). Nature and process of leisure constraints: An empirical test. Leisure Sciences, 15(2), 99-113.
Woo, J. M., & Postolache, T. Τ.(2008). The impact of work environment on mood disorders and suicide: Evidence and implica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Disability and Human Development, 7(2), 185-200.
Yoon, Y., & Uysal, M.(2005). An examination of the effects of motivation and satisfaction on destination loyalty: a structural model. Tourism management, 26(1), 45-56.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