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國「70後」小說中的國族與自我
作者:黃健富
作者(外文):HUANG, JIAN-FU
校院名稱: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
指導教授:黃錦樹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0
主題關鍵詞:國族自我情慾中國70後成長小說現代主義NationSelfSexualityChinaPost 70s GenerationBildungsromanModernis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本文處理中國「70後」小說家的創作。所謂「70後」,是中國慣常劃分世代的方法,指涉1970-1979年之間出生的人。不同於中國學者慣常以「個人化寫作」、「日常生活寫作」來指稱「70後」作家的創作特色與題材。本文關注於國族與自我的互動關係,討論「70後」小說家創作觸及的面向。論文首先,建立起民族主義、資本社會、網路等三種「70後」面對的社會圖景。再分章討論「70後」的成長小說、現代主義創作。第三章,我以「速度的故事」為名,討論徐則臣、路內、葛亮等人的成長小說,檢視他們作品中個人與國族的關係,而指出面對變遷的中國,創作者三種不同的回應方式。第四章,則討論阿乙、曹寇等人的現代主義作品,指出他們透過現代主義,創造出的不同的主體,以及彼此不同的創作意圖。第五章,就著情慾是「自我延伸」的一環的思考,一方面討論中國新世紀以降的性別狀況,再同時討論女作家的小說,以及延伸討論前此討論過的男性作家的性別思考。由此,論文標示出中國學者置身其中,但又欠缺反省的「國族」的作用力。由「國族與自我」的視角,企圖較為全面地,切入「70後」小說家的作品,掌握他們的共性與殊性。
This dissertation examines the fictional works of the Post 70s Generation writers. “Post 70s Generation” is a term adopted in China to refer to those born between 1970 and 1979. Current scholarship tends to label the work of Post 70s Generation writers as “personalized writing” and “everyday life writing”; however, this dissertation focuses instead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elf” and “the nation” in Post 70s generation writings. First of all, this dissertation constructs the social milieu of nationalism, capitalism, and cyberspace that Post-70s Generation writers have confronted. Then, the following three chapters will discuss in order the bildungsroman and modernist works of Post 70s Generation writers. Chapter Three, entitled “Story of Speed,” discusses bildungsroman by Xu Zechen, Lu Nei, and Ge Liang, scrutini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dividual and the nation-state in their works, and identifies three ways the writers respond to the drastically changing China in their works. Chapter Four investigates how modernist works by A Yi and Cao Kou, with different authorial intentions, create distinct modernist subjectivities. Chapter Five expands and excavates the thinking about “the self.” It depicts gender issues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21st century, with a special focus on female writers’ gender awareness as well as that of the male writers mentioned in previous chapters. Through these explorations, this dissertation circumscribes the nationalist field where Chinese scholars habitate without reflexivity, examining the negotiation between “the self” and “the nation.” With the vision of “the self and the nation,” this dissertation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works by Post 70s Generation literature, especially their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一、作家作品

王小波:《黃金時代》(新北:自由之丘,2012)。
王小波:《白銀時代》(新北:自由之丘,2012)。
王朔:《頑主》(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4)。
王朔:《隨筆集》(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4)。
余華:《十八歲出門遠行》(台北:遠流,1990)。
余華:《十個詞彙裡的中國》(台北:麥田,2011)。
徐則臣:《天上人間》(北京:新星出版社,2009)。
徐則臣:《居延》(北京:金城出版社,2010)。
徐則臣:《到世界去》(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11)。
徐則臣:《夜火車》(台北:寶瓶文化出版社,2012)。
徐則臣:《古斯特城堡》(北京:新星出版社,2012)。
徐則臣:《石碼頭》(北京:海豚出版社,2014)。
徐則臣:《耶路撒冷》(台北:九歌出版社,2015)。
徐則臣:《別用假嗓子說話》(鄭州:河南文藝出版社,2015)。
徐則臣:《跑步穿過中關村》(台北:九歌出版社,2016)。
徐則臣:《王城如海》(台北:九歌出版社,2017)。
徐則臣:《北上》(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8)。
路內:《少年巴比倫》(重慶:重慶出版社,2008)。
路內:《雲中人》(浙江:浙江文藝出版社,2012)。
路內:《花街往事》(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13)。
路內:《追隨她的旅程》(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4)。
路內:《天使墜落在哪裡》(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4)。
路內:《慈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5)。
路內:《在屋頂上牧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
路內:《少年巴比倫》(台北:聯經,2017)。
路內:《十七歲的輕騎兵》(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8)。
路內:《霧行者》(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20)。
葛亮:《謎鴉》(台北:聯合文學,2006)。
葛亮:《朱雀》(台北:麥田,2009)。
葛亮:《七聲》(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
葛亮:《戲年》(新北市中和區:INK印刻文學,2011)。
葛亮:《浣熊》(新北市中和區:INK印刻文學,2013)。
葛亮:《北鳶》(台北:麥田,2015)。
葛亮:《小山河》(台北:九歌出版社,2017)。
葛亮:《問米》(台北:新經典圖文傳播,2018)。
阿乙:《鳥看見我了》(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
阿乙:《灰故事》(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2)。
阿乙:《模範青年》(台北:寶瓶文化,2013)。
阿乙:《下面,我該幹些什麼》(台北:寶瓶文化,2014)。
阿乙:《情史失蹤者》(南京:譯林出版社,2016)。
阿乙:《情人節爆炸案》(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18)。
阿乙:《早上九點叫醒我》(南京:譯林出版社,2018)。
曹寇:《越來越》(長春:吉林出版集團有限公司,2011)。
曹寇:《屋頂長的一棵樹》(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2012)。
曹寇:《十七年表》(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12)。
曹寇:《躺下去會舒服點》(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3)。
曹寇:《我的骷髏》(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2016)。
曹寇:《在縣城》(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2017)。
薛憶溈、馮唐、苗煒等:《代表作‧中間代》(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2)。
李師江:《比愛情更假》(台北:寶瓶文化,2002)。
李修文:《捆綁上天堂》(台北:寶瓶文化,2003)。
馮唐:《萬物生長》(台北:八方,2005)。
張忌:《出家》(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
張楚:《七根孔雀羽毛》(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12)。
張楚:《在雲落》(台北:人間出版社,2014)。
田耳:《衣缽》(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14)。
石一楓:《世間已無陳金芳》(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6)。
徐皓峰:《道士下山》(台北:大塊文化,2009)。
徐皓峰:《刀背藏身》(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3)。
朱岳:《蒙著眼睛的旅行者》(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6)。
苗煒:《星期天早上的遠足》(南京:譯林出版社,2019)。
萬瑪才旦:《嘛呢石,靜靜地敲》(台北:大塊文化,2017)。
韓寒:《長安亂》(台北:時報文化,2005)。
韓寒:《一座城池》(台北:馥林文化,2007)。
韓寒:《光榮日:第一季》(台北:馥林文化,2008)。
韓寒:《他的國》(臺北縣中和市:INK印刻文學,2010)。
韓寒:《1988: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台北:大塊文化,2010)。
韓寒:《飄移中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10)。
韓寒:《青春》(台北:新經典圖文傳播,2010)。
韓寒:《出發》(台北:新經典圖文傳播,2010)。
韓寒:《敏感詞》(台北:新經典圖文傳播,2012)。
韓寒:《像少年啦飛馳》(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
胡遷:《大裂》(北京:九州出版社,2017)。
胡遷:《牛蛙》(北京:九州出版社,2017)。
胡遷:《遠處的拉莫》(南京:譯林出版社,2018)。
胡遷:《大象席地而坐》(南京:譯林出版社,2019)。
雙雪濤:《翅鬼》(台北:遠流出版社,2011)。
雙雪濤:《平原上的摩西》(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16)。
雙雪濤:《我的朋友安德烈》(台北:人間出版社,2016)。
雙雪濤:《飛行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7)。
雙雪濤:《平原上的摩西》(台北:麥田,2019)。
雙雪濤:《獵人》(北京:北京日報出版社,2019)。
雙雪濤:《聾啞時代》(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20)。
班宇:《冬泳》(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8)。
衛慧:《上海寶貝》(台北:生智,2000)。
衛慧:《像衛慧那樣瘋狂》(台北:生智,2000)。
棉棉:《糖》(台北:生智,2000)。
尹麗川:《十三不靠》(台北:大塊文化,2003)。
尹麗川:《再舒服一些》(台北:寶瓶文化,2003)。
周潔茹:《小妖的網》(台北:生智,2000)。
魏微:《一個人的微湖閘》(台北:寶瓶文化,2008)。
魏微:《十月五日之風雨大作》(台北:寶瓶文化,2012)。
走走:《我快要碎掉了》(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2)。
走走:《黃色評論家》(新北:聯經,2018)。
盛可以:〈1937年的留聲機〉,《北京文學》2012年第3期(2012年3月),頁104-113。
盛可以等:《代表作.新女性》(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2)。
盛可以:《道德頌》(台北:寶瓶文化,2012)。
盛可以:《死亡賦格》(新北市中和區:INK印刻文學,2013)。
盛可以:《北妹》(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2016)。
盛可以:《錦灰》(新北:聯經,2018)。
盛可以:《子宮》(台北:九歌出版社,2019)。
夏烈主編:《袈裟扣──70後女作家的小說國》(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2011)。
夏烈主編:《懷念小龍女──80後女作家的小說國》(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2011)。
梁鴻:《神聖家族》(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付秀瑩:《愛情到處流傳》(台北:人間出版社,2014)。
金仁順:《愛情詩》(台北:人間出版社,2014)。
黃咏梅:《走甜》(台北:人間出版社,2015)。
魯敏:《荷爾蒙夜談》(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7)。
春樹:《北京娃娃》(台北:商周,2002)。
大頭馬:《不暢銷小說寫作指南》(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17)。
周嘉寧:《基本美》(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8)。
張天翼:《性盲症患者的愛情》(台北:寶瓶文化,2018)。
張怡微:《哀眠》(新北市中和區:INK印刻文學,2015)。
張悅然:《繭》(新北市中和區:INK印刻文學,2017)。
笛安:《西決》(台北:本事文化,2011)。
顏歌:《平樂鎮傷心故事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
陳冠中:《盛世》(台北:麥田,2009)。

二、專書研究

阿里夫‧德里克(Arif Dirlik)著,李冠南、董一格譯:〈邊地上的孔夫子:全球化、發展的國家與儒學重構〉,《後革命時代的中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頁99-159。
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文化,1999)。
波特萊爾(Charles Baudelaire)著,郭宏安譯:《只要那裡有一種激情:波德萊爾論漫畫》(新北:八旗文化,2012)。
大衛.艾默(David Eimer)著,吳潤璿譯:《被隱藏的中國:從新疆、西藏、雲南到滿洲的奇異旅程》(新北:八旗文化,2015)。
伊莉莎白‧貝克(Elizabeth Becker)著,吳緯疆譯:《旅行的異義:一趟揭開旅遊暗黑真相的環球之旅》(新北:八旗文化,2015)。
裴宜理(Elizabeth J. Perry)、塞爾登(Mark Selden)編,夏璐、周凱、閻小駿譯:《中國社會:變革、衝突與抗爭》(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14)。
艾尼斯特‧葛爾納(Ernest Gellner)著,李金梅、黃俊龍譯:《國族與國族主義》(台北:聯經,2001)。
歐逸文(Evans Osnos)著,潘勛譯:《野心時代:在新中國追求財富、真相和信仰》(新北:八旗文化,2015)。
喬治‧史坦納(George Steiner)著,李小均譯:《語言與沉默:論語言、文學與非人道》(上海:上海人民出版,2013)。
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編,張旭東、王斑譯:《啟迪:本雅明文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
賀美德(Hansen M. H.)、魯納(Svarverud R.)編著,許燁芳等譯:《「自我」中國:現代中國社會中個體的崛起》(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1)。
曼斯菲爾德(Henry C. Mansfiled)著,鄧伯宸譯:《虛無‧中性‧男子氣概》(台北縣新店市:立緒文化,2010)。
詹姆斯‧納雷摩爾(James Naremore)著,徐展雄譯:《黑色電影:歷史、批評與風格》(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戈德曼(Merle Goldman)著,薛絢譯:《費正清論中國》(臺北縣新店市:正中,2001)。
史景遷(Jonathan D.Spence)著,溫洽溢、孟令偉、陳榮彬譯:《追尋現代中國:從共產主義到市場經濟》(台北:時報文化,2019)。
拉斯‧史文德森(Lars Svendsen)著,黃煜文譯:《最近比較煩──一個哲學思考》(台北:商周出版,2009)。
洪理達(Leta Hong Fincher)著,陳瑄譯:《中國剩女:性別歧視與財富分配不均的權力遊戲》(新北:八旗文化,2015)。
林慕蓮(Louisa Lim)著,廖佩杏譯:《重返天安門》(新北:八旗文化,2019)。
曼威‧柯司特(Manuel Castells)著,夏鑄九等譯:《網絡社會之崛起》(台北:唐山,1998)。
馬丁‧賈克(Martin Jacques)著,李隆生譯:《當中國統治世界》(台北:聯經,2010)。
杜贊奇(Prasenjit Duara)著,王憲明譯:《從民族國家拯救歷史:民族主義話語與中國現代史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著,王爾勃、周莉譯:《馬克思主義與文學》(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2008)。
杭亭頓(Samuel Phillips Huntington)著,黃裕美譯:《文明秩序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台北:聯經,1997)。
唐米樂(Tom Miller)著,譚天譯:《十億民工進城來:史上最大規模人口遷徙如何改造中國》(台北:麥田,2014)。
湯尼‧白露(Tani E. Barlow)著,沈齊齊譯:《中國女性主義思想史中的婦女問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天兒慧著,廖怡錚譯:《巨龍的胎動:毛澤東、鄧小平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新北:臺灣商務,2016)。
《南方周末》主編:《說吧,韓寒》(南昌:二十一世紀出版社,2012)。
上海文藝出版社編:《「七十年代以後」小說選》(上下兩冊)(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
王丹:《王丹回憶錄:從六四到流亡》(台北:時報文化,2012)。
王翔:《臨界點:中國「民謠-搖滾」中的「青年主體」(1986-2015)》(台北:人間出版社,2016)。
王超華編:《歧路中國》(台北:聯經,2004)。
王德威:〈「孤獨的人是無恥的」──陳染的《私人生活》〉,收入陳染:《私人生活》(台北:麥田,1998),頁Ⅲ-Ⅷ。
王德威:《抒情傳統與中國現代性》(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0)。
王曉明:《人文精神尋思錄》(上海:文匯出版社,1996)。
王曉明編:《在新意識形態的籠罩下──90年代的文化和文學分析》(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
王曉明等:〈曠野上的廢墟──文學和人文精神的危機〉,收入陳思和主編:《中國新文學大系1976-2000文學理論卷一》(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9),頁596-597。
王蒙:〈躲避崇高〉,收入陳思和主編:《中國新文學大系1976-2000文學理論卷三》(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9),頁268-274。
王蒙:〈人文精神問題偶感〉,收入陳思和主編:《中國新文學大系1976-2000文學理論卷一》(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9),頁614-625。
木葉:〈過於正確與急切的敘事──徐則臣《王城如海》及其他〉,《水底的火焰:當代作家的敘事之夜》(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17),頁97-108。
付秀瑩編:《新時代與現實主義》(北京:作家出版社,2019)。
北島、李陀主編:《七十年代》(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8)。
甘陽編:《八十年代文化意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甘陽:《通三統》(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
申霞艷:《消費、記憶與敘事──新世紀文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
石曉楓:《狂歡之聲與冷酷之眼:文革小說中的身體書寫》(台北:里仁,2012)。
安琪、遠村、黃禮孩編:《中間代詩全集》(福建:海峽文藝出版社,2004)。
成慶:〈當代中國「國家本位」思潮的興起〉,收入思想編委會編著:《思想16:台灣史:焦慮與自信》(台北:聯經,2010),頁211-232。
林宗弘:《中國大陸戶籍制度、管理與變革之研究》(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11)。
朱元海:〈施特勞斯對中國究竟意味著什麼:兼談中國施特勞斯派的問題〉,收入思想編委會編著:《思想37:「五四」一百週年》(台北:聯經,2019),頁97-135。
何平:〈傳媒新變與「70後」作家的成長〉,收入陳思和、王德威主編:《文學‧2013秋冬卷》(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14),頁3-23。
何清漣、程曉農:《中國:潰而不崩》(台北:八旗文化,2017)。
何清漣:《中國的陷阱》(香港:明鏡出版社,1997)。
何銳編:《把脈70後》(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10)。
何銳編:《把脈70後:新銳作家再評析》(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11)。
何銳編:《回應經典:70後作家小說選》(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11)。
何銳編:《峽谷,我聽到疾行的蹄鐵:「70後」作家長篇小說評論集》(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13)。
吳介民:〈民工階級:身分差序、雙重剝削、勞動體制〉,《尋租中國:台商、廣東模式與全球資本主義》(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9),頁199-270。
吳亮:〈吳亮致李陀(之二):論私人化寫作的公共性及社會性〉,收入李陀:《雪崩何處?》(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6),頁23-26。
吳義勤編:《文學制度改革與中國新時期文學》(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3)。
呂大樂:〈終於需要面對未來:香港回歸及其設計上的錯誤〉,收入思想編委會編著:《思想19:香港:解殖與回歸》(台北:聯經,2011),頁89-101。
宋強、張藏藏、喬邊等著:《中國可以說不》(台北:人間出版社,1996)。
宋維強:《社會轉型期中國農民群體性事件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宋曉軍、王小東、黃紀蘇、宋強、劉仰著:《中國不高興》(臺北縣中和市:INK印刻文學,2009)。
李陀:《雪崩何處?》(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16)。
李思磐:〈中國大陸自由主義者為何不支持女權主義?〉,收入思想編委會編著:《思想23:女性主義與自由主義》(台北:聯經,2013),頁175-196。
李政亮:《走進都會中國:一個台灣人登陸十年的文化觀察》(台北:夏日出版,2009)。
李政亮:《拆哪,我在這樣的中國:1/3流行文化的+1/3國族想像的+1/3日常生活的》(台北:夏日出版,2011)。
李政亮:《中國課:繫上紅領巾的中國式青春》(台北:日出出版,2012)。
李政亮:《拆哪,中國的大片時代:大銀幕裡外的中國野心與崛起》(台北:蔚藍文化,2017)。
李振:〈阿乙論〉,收入陳思和、王德威主編:《文學‧2013秋冬卷》(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14),頁63-70。
李海燕著,修佳明譯:《心靈革命:現代中國的愛情系譜》(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
李斌編著:《郭敬明韓寒等80後創作問題批判》(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12)。
李潔非、楊劼:《共和國文學生產方式》(上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
汪宏倫:〈理解當代中國民族主義:制度、情感結構與認識框架〉,收入蕭阿勤、汪宏倫主編:《族群、民族與現代國家:經驗與理論的反思》(台北:中研院社研所,2016),頁371-436。
房偉:《風景的誘惑》(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林樹明:《多維視野中的女性文學批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邵燕君:《「美女文學」現象研究:從「70後」到「80後」》(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邵燕君:《新世紀文學脈象》(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
邵燕君:《新世紀第一個十年小說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
金浪:〈劇場寓言與批評空間的侷限──韓寒、韓寒現象及其他〉收入李斌編著:《郭敬明韓寒等80後創作問題批判》(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15),頁75-83。
金理:《歷史中誕生──1980年代以來中國當代小說中的青年構形》(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3)。
周文慧:《「70後」女作家群創作小說研究1996-2010》(北京:華齡出版社,2019)。
凌志軍:《中關村:中國的科技夢》(台北:時報文化,2007)。
姚新勇:〈擲地有聲還是高舉輕放?:評葛兆光《宅茲中國》〉,收入思想編委會編著:《思想19:香港:解殖與回歸》(台北:聯經,2011),頁289-305。
查建英編:《八十年代訪談錄》(香港:牛津大學,2006)。
洪子誠:《中國當代文學概說》(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洪子誠:《中國當代文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洪治綱:《中國新時期作家代際差別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界面文化主編:《野生作家訪談錄》(北京:中信出版集團,2019)。
孫立平:《斷裂: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中國社會》(上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孫伊:《搖滾中國》(台北:秀威,2012)。
康凌:〈路內論〉,收入陳思和、王德威主編:《文學‧2013秋冬卷》(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14),頁39-53。
徐志偉、李雲雷編:《重構我們的文學圖景:70後的文學態度和精神立場》(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
徐秀慧等編:《在黑暗中漫舞的張楚(橋.冬季號.2014)》(台北:人間出版社,2014)。
徐秀慧等編:《無望的堅定:閱讀雙雪濤(橋‧冬季號‧2017)》(台北:人間出版社,2017)。
徐賁:〈後極權和當代中國「問題」〉,《思想1:思想的求索》(台北:聯經,2006),頁111-124。
馬立誠:《當代中國八種社會思潮》(上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
馬春花:《被縛與反抗──中國當代女性文學思潮論》(濟南:齊魯書社,2008)。
高全喜:〈文化政治與現代性問題之真偽〉,收入思想編委會編著,《思想3:天下、東亞、台灣》(台北:聯經,2006),頁237-256。
張旭東著,崔問津等譯:《改革時代的中國現代主義:作為精神史的80年代》(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
張旭東著,朱羽等譯:《全球化與文化政治:90年代中國與20世紀的終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
張柟:《蘋果密碼:性別社會學》(台北:秀威出版社,2012)。
張莉:《姐妹鏡像:21世紀女性寫作與女性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
張莉:《眾聲獨語:「70後」一代人的文學圖譜》(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17)。
張散、馬明仁編:《有爭議的性愛描寫》(吉林:延邊大學出版社,1988)。
張麗軍編:《中國「70後」文學研究(第一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9)。
梅家玲:《從少年中國到少年台灣:二十世紀中文小說的青春想像與國族論述》(台北:麥田,2013)。
盛英:〈女性批判:當代中國男作家的男權話語〉,收入陳惠芬、馬元曦主編:《當代中國女性文學文化批評文選》(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頁147-159。
章家敦著,侯思嘉、閻紀宇譯:《中國即將崩潰》(台北:雅言文化,2002)。
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許知遠:〈從中國特色到中國模式〉,《極權的誘惑》(台北縣新店市:八旗文化,2010),頁99-117。
許紀霖、羅崗等著:《啟蒙的自我瓦解:1990年代以來中國思想文化界重大論爭研究》(長春: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07)。
許紀霖:〈近十年來中國國家主義思潮之批判〉,收入思想編委會編著:《思想18:中國:革命到崛起》(台北:聯經,2011),頁83-120。
許紀霖主編:《何種文明?中國崛起的再思考》(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1)。
許紀霖:《新天下主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許紀霖等著:《何以安身立命》(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
陳冠中:《烏托邦,惡托邦,異托邦》(台北:麥田,2018)。
陳思和:《還原民間》(台北:東大圖書,1997)。
陳思和主編:《中國新文學大系1976-2000文學理論卷一》(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9)。
陳思和、王德威主編:《文學‧2013春夏卷》(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14)。
陳順馨:《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理論在中國的接受與轉化》(合肥市:安徽教育出版,2001)。
陳順馨:《中國當代文學的敘事與性別(增訂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陳曉明:〈先鋒派的消失──關於九十年代先鋒派變異的思考〉,《守望剩餘的文學性》(北京:新星出版社,2013),頁21-28。
喬以鋼:〈多姿的飛翔──論20世紀90年代女性寫作〉,《中國女性與文學──喬以鋼自選集》(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4),頁211-225。
喬良、王湘穗:《超限戰》(北京:解放軍文藝,1999)。
單讀:〈王德威專訪〉,《單讀15:我們的黃金時代》(北京:台海出版社,2017),頁VI-XV。
賀桂梅:《「新啟蒙」知識檔案:80年代中國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賀桂梅:《女性文學與性別政治的變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
賀雄飛主編:《中國為什麼不高興》(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9)。
賀照田:《當代中國的知識感覺與觀念感覺》(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2006)。
畢飛宇、張莉:《小說生活》(台北:九歌出版社,2015)。
陶東風:〈人文精神與世俗精神〉,《社會轉型與當代知識分子》(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9),頁137-202。
童偉格:〈悲觀者的快樂〉,收入路內:《少年巴比倫》(台北:聯經出版社,2017),頁3-6。
黃文倩:《不只是「風景」的視野:後革命時代兩岸現當代文學比較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17)。
黃文倩:《靈魂餘溫:兩岸現當代文學批評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17)。
黃平:〈從「黑鐵公寓」到「全景敞視建築」──王小波小說中的「福柯」場景〉,《大時代與小時代》(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頁233-242。
黃平:《自我的蹤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
黃發有:《中國當代文學傳媒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4)。
楊慶祥、金理、黃平:《以文學為志業:『80後學人』三人談》(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
葛兆光:〈對「天下」的想像──一個烏托邦想像背後的政治、思想與學術〉,收入思想編委會編著:《思想29:動物與社會》(台北:聯經,2015),頁1-56。
葛兆光:〈異想天開:近年來大陸新儒學的政治訴求〉,收入思想編委會編著:《思想33:原民狩獵的倫理省思》(台北:聯經,2017),頁241-284。
裴敏欣:《出賣中國:權貴資本主義的起源與共產黨政權的潰敗》(新北:八旗文化,2017)。
趙汀陽:《天下體系:世界制度哲學導論》(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
趙思樂:《她們的征途:直擊、迂迴與衝撞,中國女性的公民覺醒之路》(新北:八旗文化,2017)。
劉紹華:〈中國民族主義的崛起與挑戰〉,收入思想編委會編著:《思想27:太陽花之後》(台北:聯經,2014),頁217-232。
劉劍梅著,郭冰茹譯:《革命與情愛》(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8)。
劉曉波:《未來的中國自由在民間》(華盛頓:勞改基金會,2005)。
劉濤:《瞧,這些人:「70後」作家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
樂山編:《潛流:對狹隘民族主義的批判與反思》(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
楊慶祥:〈抵抗的「假面」──關於韓寒的一些思考〉,收入李斌編著:《郭敬明韓寒等80後創作問題批判》(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15),頁57-64。
鄭永年:〈中國新一波民族主義:根源、過程和前景〉,收入林佳龍、鄭永年編:《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台北:新自然,2001),頁21-42。
蕭功秦:《超越左右激進主義──走出中國轉型的困境》(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2)。
蕭阿勤:《回歸現實:台灣一九七○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台北:中研院社研所,2008)。
蕭高彥:〈「文化政治」的魅力與貧困〉,收入思想編委會編著,《思想3:天下、東亞、台灣》(台北:聯經,2006),頁205-235。
錢理群:〈維權運動、網上監督、非政府組織:三大民間力量的興起〉,《毛澤東時代和後毛澤東時代(1949-2009):另一種歷史書寫》下冊(台北:聯經,2012),頁308-315。
戴錦華:《鏡城地形圖》(台北:聯合文學,1999)。
戴錦華編:《書寫文化英雄:世紀之交的文化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
戴錦華:《涉渡之舟:新時期中國女性寫作與女性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羅崗、倪文尖編:《90年代思想文選(三卷本)》(廣西:廣西人民出版社,2000)。
蘇七七、王犁主編:《時鐘突然撥快──生於70年代》(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蘇曉康、王魯湘著:《河殤》(台北:風雲時代,1988)。
顧超:《文學的彼岸:中國作家的話語理性與社會想像》(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7)。

三、期刊論文

王思睿、何家棟:〈新威權主義與新左派的歷史根源──評汪暉「新自由主義的歷史根源及批
判」〉,《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5期(2002年3月),頁209-246。
石曉楓:〈中國70後小說中的城鄉流動書寫初探〉,收錄於《東亞漢學研究‧特別號(2018)》(長崎:東亞漢學研究學會,2018),頁153-161。
吳亮:〈這一代的生活和寫作〉,《小說界》1997年第2期(1997年2月),頁180-182。
林白:〈記憶與個人化寫作〉,《花城》1996年5期(1996年10月),頁124-125。
宋明煒:〈終止焦慮與長大成人──關於七十年代出生作家的筆記〉,《上海文學》1999年第9期(1999年9月),頁74-79。
李安:〈重塑「七十年代以後」〉,《芙蓉》1999年第4期(1999年4月)。
李政亮:〈中國教科書中的民族主義形構〉,《臺灣國際研究季刊》11卷2期(2015夏季號),頁159-175。
李雲雷:〈「中國故事」的獨特魅力──付秀瑩小說創作論〉,《百家評論》2014年第1期(2014年2月),頁115-118。
宗仁發、施戰軍、李敬澤:〈被遮蔽的「70年代人」〉,《南方文壇》2000年第9期(2000年9月),頁49-51。
紀元文:〈「女性書寫」專題弁言〉,《歐美研究》第35卷第1期(2005年3月),頁1-7。
徐賁:〈中國的「新極權主義」及其末世景象〉,《當代中國研究》2005年第4期(總第91期),頁4-26。
郝譽翔:〈路漫漫其修遠兮──徐則臣《耶路撒冷》〉,收入徐秀慧等編:《橋2014‧冬季號》(台北:人間出版社,2014),頁126-130。
張欣:〈「70後」作家的代際特徵與小說創作〉,《當代文壇》2017年第2期(2017年3月),頁50-54。
張莉:〈發現日常背後的「不尋常」──兩岸四地「七零」一代作家作品讀記〉,《創作與評論》2015年 22期(2015 年12月),頁5-13。
張莉:〈當代六十位新銳男作家的性別觀調查〉,《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9年第2期(2019年2月),頁19-64。
張楚:〈中年婦女戀愛史〉,《收穫》總268期(2018年3月),頁85-97。
張艷梅:〈「70後」作家與魯迅的對話〉,《棗莊學院學報》第36卷第4期(2019年7月),頁21-27。
陳思和:〈低谷的一代〉,《當代作家評論》2011年第6期(2011年6月),頁118-123。
陳國和、陳思和:〈中年寫作、常態特徵與先鋒意識──關於「70後」作家的對話〉,《文藝研究》2018年3期(2018年6月),頁84-91。
陳曉明:〈超越與逃逸:對60年代出生作家群的重新反省〉,《河北學刊》第23卷第5期(2003年9月),頁112-119。
陶東風:〈「私人化寫作」重識〉,《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09期(2008年9月),頁91-96。
黃健富:〈美食、民眾與民族:《舌尖上的中國》的共同體想像〉,《中國飲食文化》11卷1期(2015年3月),頁123-149。
黃健富:〈抒情自我的最初延擱:路內《少年巴比倫》〉,《聯合文學》400期(2018年2月),頁104-106。
黃健富:〈不可能的敘說,或一個人的迷夢:阿乙《早上九點叫醒我》〉,《聯合文學》402期(2018年4月),頁106-108。
黃健富:〈即身或遠方:走走《黃色評論家》〉,《聯合文學》405期(2018年7月),頁96-97。
黃健富:〈十七歲送姐姐出門:路內《十七歲的輕騎兵》〉,《聯合文學》407期(2018年9月),頁104-105。
黃健富:〈永遠相同的航行:徐則臣《北上》〉,《聯合文學》417期(2019年7月),頁102-104。
黃健富:〈生活於不同世界:苗煒《星期天早上的遠足》〉,《聯合文學》420期(2019年10月),頁104-105。
董恩林:〈大陸「國學熱」現狀的分析與評價〉,《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4卷第1期(2014年3月),頁33-54。
劉紅娟:〈葛亮論:城與人,詩與史〉,《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2期(2018年3月),頁82-89。
韓東:〈備忘:有關「斷裂」行為的問題回答〉,《北京文學》1998年第10期(1998年10月),頁41-47。

四、報紙

阿乙:〈華語文學傳媒大獎‧二○一一年度最具潛力新人獲獎感言〉,《南方都市報》,2012年4月14日。
顏亮採訪:〈曹寇:其實我喜歡讀魯迅〉,《南方都市報》,2013年7月21日。
新京報採訪:〈王安憶:現在中國的長篇小說真的很差〉,《新京報》,2016年1月9日。
南方都市報報導:〈作家阿乙:我嘗到了本土版權代理業的果實〉,《南方都市報》,2017年8月29日。

五、網路資料

「中國網路審查」詞條,維基百科網站: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8D%8E%E4%BA%BA%E6%B0%91%E5%85%B1%E5%92%8C%E5%9B%BD%E7%BD%91%E7%BB%9C%E5%AE%A1%E6%9F%A5(2019.10.27檢索)
王儀君、謝以萱專訪:〈拍吧,不然就忘了──獨家專訪《風中有朵雨做的雲》導演婁燁〉,「報導者」網站,2018.11.17,網址:https://www.twreporter.org/a/director-ye-lou-the-shadow-play(2019.09.08檢索)
中國GDP數據,來源IMF網站。網址:https://www.imf.org/external/pubs/ft/weo/2011/02/weodata/weorept.aspx?sy=1980&ey=2016&sort=country&ds=.&br=1&pr1.x=40&pr1.y=0&c=924&s=NGDP_RPCH%2CPPPPC&grp=0&a=(2019.10.16檢索)
中國作家網:〈「新時代與現實主義」大討論〉(《長篇小說選刊》主辦),網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404087/404988/421318/index.html(2020.4.30檢索)
朱岳:〈我們分到了土地〉,原刊於微博「做書」公號。此轉錄自豆瓣網,2018.12.26張貼。網站:https://www.douban.com/note/701393707/?fbclid=IwAR1SZ97h5V1AqneQMKU6hJ9_yIo4H8b9Mh0wQHmrtqQcxqextQYzxIIaRy8(2019.8.1檢索)
何歧芳:〈中國為什麼癡迷建摩天大樓〉,2019年4月18日。轉引自「微信上的中國」網站,網址:https://chinaqna.com/a/76037(2020.2.13檢索)
伍維婷:〈2018中國人權報告性別人權觀察〉,臺灣民主基金會網站。網址:http://www.tfd.org.tw/export/sites/tfd/files/download/2018-Gender.pdf(2020.2.24檢索)
單月全球網站點擊數,Visual Capitalist網站,網址:https://www.visualcapitalist.com/ranking-the-top-100-websites-in-the-world/?fbclid=IwAR2XeFb1u1rALcqthKlOLcWh1ymHC2PmoEoRQpQZT-JnGMXUPkzNe6FIBCU(2019.10.27檢索)
陳曉明:〈無聊現實主義與曹寇的小說〉,《文學青年第三期‧曹寇專號》,2005年1月17日。網址:http://book.ifeng.com/wenqing/detail_2014_04/22/164645_0.shtml(2016.9.8檢索)
曹寇、趙志明:〈兩種小說家──曹寇對談趙志明〉,2014年5月3日。網址:https://read01.com/24B6j3.html(2016.9.8檢索)
羅世宏:〈中國大陸互聯網觀察之三──數位極權主義的到來〉,天下「獨立評論」網站,2016年12月23日。網址: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216/article/5148(2019.10.27檢索)
盛可以、陳素芳對談:〈盛可以vs.九歌總編輯陳素芳:子宮,究竟是女人的樂園還是牢籠?〉,2019年5月2日。網址: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53042(2020.2.25檢索)
蕭功秦:〈民族主義、儒家文化與中國未來──與澳大利亞記者馬利聖先生的談論〉,1996年11月28日。網址:
http://intermargins.net/intermargins/TCulturalWorkshop/academia/civil%20society/cs07.htm(2019.9.30檢索)
童偉格:〈2019Openbook好書獎 年度好書 文學類評審報告〉,2019年11月30日。網址: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63026(2019.12.1檢索)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