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詩的交涉──兩岸戰後新詩的話語形構與美學生產
作者:涂書瑋
作者(外文):Shu-Wei Tu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臺灣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洪淑苓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1
主題關鍵詞:自我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女性話語美學selfmodernismpostmodernismfeminismdiscourseaesthetic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
本文提出「詩的交涉──」此一概括式的比較研究修辭,指出兩岸當代詩的研究必須跨越交流、對話的層次,而將「兩岸詩」重新放置在一個不斷變動與自我修正的歷史/語言空間裡,重新回到每一個歷史語境與詩歌探索的交會處上,考察兩岸當代詩「道德–審美」姿態在新詩文本內部呈現的「指向性」修辭結構與範疇的共性,也就是──指出兩岸當代詩人及其作品,介入當代新詩書寫場域與權力形構的不同方式,也就是如何透過闡述自我心象與世界的關係、對詩歌「現代性」的不同承接與延續路徑、對「後現代性」的語言及想像實踐,以及女性詩人如特透過特定語言戰略與技術,反抗男性/權威/社會的文化共謀結構。
本文試圖從「自我意識」、「現代主義:歷史/時間」、「後現代主義」、「女性詩學」四個主題,切入兩岸在戰後從「現代主義」到「後現代主義」的新詩景觀,並做出美學特徵上的比較研究。在「自我意識」相對於「現代性」的關係上,右翼法西斯時期的台灣,是個人主體的追求與定位、向外拓殖、「走出去」的現代性,在革命左翼的中國,是人性尊嚴的修復與回歸、向內固守、「走進來」的現代性;而在八〇年代「現代主義:歷史/時間」的美學維度上,兩岸詩人承擔歷史/時間的感覺結構也不同,台灣偏向「抒情傳統」的現代主義,中國偏向「啟蒙」構圖的現代主義。兩岸詩人面對「傳統」的態度,都是將「古典」與「傳統」視為建構民族精神與文化典型的重要資源,問題是如何親近、擷取「傳統」,並以現代主義的技法重新「發明」「傳統」;「後現代主義」方面,台灣具備「世代/語言」到「主體/理念」的位移軌跡,中國是口語化、反權威、反崇高為美學主導模式;「女性詩學」方面,台灣偏重多元議題,屬於走向社會──女性話語的多元化實踐,中國偏重語言本體,屬於走向自身──女性話語的語言化實踐。
“Poetry as a Matter of Negotiation” points out the study of contemporary poetry between Taiwan and China, must go beyond the form of academic exchange and dialogue, repositioning the “the Two Sides of the Straits Modern Chinese Poetry” in a constantly changing and self-correcting historic/ language space, returning to every intersection of historical context and poetic exploration, that is the poets of Taiwan and China─how to expla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image and the world, the different ways of reaction and expression of the “modernity” of poetry, and the language and imaginative practice of “postmodernity”, as well as the female poets’ writings which resisted the male/authoritative/social cultural conspiracy structure.
At first, regar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 image” and “modernity”, Taiwanese poets was the pursuit and positioning of the individual subject in the right-wing fascist era, belonged to the modernity of “going out”, and Chinese poets were repairing and returning to human dignity in the revolutionary left-wing China, belonged to the modernity of “walking in”. Second, in the aesthetic dimension of “Modernism: History/Time” of 1980s, it was different in the perceptual structure of poets on both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 Taiwanese modernist poets were based on “lyric tradition”, and Chinese were based on post- Cultural Revolution “Enlightenment” consciousness. The attitude of poets on both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 were regarding “classicism” and “tradition” as important resourc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spirit and cultural models, the different point was that the way how to get close to the “tradition” and to recreate it with modernist language techniques. Third, in terms of “postmodernism”, Taiwanese poets had conceptual displacement from “generation/language” to “subject/ideology”, and most Chinese poets used colloquialism, anti-authority, and anti-sublime as their dominant aesthetic model. At last, in “feminine poetics”, Taiwanese female poets focused on multiple cultural issues, which belonged to the diversified practice of female discourse towards society, while Chinese female poets emphasized the linguistic ontology, which belonged to the linguistic practice of female discourse towards themselves.
一、詩集.選集

(一)台灣部分

白靈編,《新詩30家:台灣文學三十年菁英選(1978-2008)》(台北:九歌,2008)。
向明,《向明.世紀詩選》(臺北:爾雅,2000)。
余光中,《掌上雨》(臺北:文星書店,1964)。
余光中,《掌上雨》(臺北:時報文化,1986)。
余光中,《敲打樂》(臺北:九歌,1986)。
余光中,《天狼星》(臺北:洪範書店,1987)。
余光中,《余光中詩選(1947-1981)》(臺北:洪範書店,2006)。
余光中,《蓮的聯想》(臺北:九歌,2007)。
余光中,《望鄉的牧神》(臺北:九歌,2008)。
余光中,《在冷戰的年代》(臺北,九歌,2019)。
余光中著,陳芳明編選,《余光中六十年詩選》(新北市:INK印刻文學,2008)。
利玉芳,《活的滋味》(台北:笠詩刊社,1986)。
利玉芳,《向日葵》(臺南:臺南縣立文化中心,1996)。
利玉芳,《燈籠花:利玉芳詩集》(台北:釀出版,2016)。
林亨泰著,呂興昌編,《林亨泰全集二.文學論創作卷2》(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8)。
林亨泰著,呂興昌編,《林亨泰全集四.文學論述卷1》(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8)。
林亨泰著,呂興昌編,《林亨泰全集五.文學論述卷2》(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8)。
林亨泰著,呂興昌編,《林亨泰全集六.文學論述卷3》(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8)。
林亨泰著,呂興昌編,《林亨泰全集七.文學論述卷4》(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8)。
林亨泰著,呂興昌編,《林亨泰全集八.文學論述卷5》(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8)。
林燿德,《銀碗盛雪》(台北:洪範,1987)。
林燿德,《都市終端機》(台北:書林,1988)。
林燿德,《都市之甍》(台北:漢光,1989)。
林燿德,《鋼鐵蝴蝶》(臺北:聯合文學,1997)。
青空律(紀弦),《詩誌》第1號(臺北:暴風雨出版社,1952)。
洛夫,《石室之死亡》(臺北:聯合文學,2016)。
洛夫,《無岸之河》(臺北:水牛,1986)。
洛夫,《洛夫世紀詩選》(臺北:爾雅,2000)。
桓夫(陳千武),《媽祖的纏足》(臺中:笠詩刊社,1974)。
張默等編,《六十年代詩選》(臺北:大業書店,1973)。
《笠》編輯委員會策劃編譯,《華麗島詩集──中華民國現代詩選》(東京:K. K.若樹書房,1969)。
夏宇,《備忘錄》,(台北:作者自印,1986)。
夏宇,《腹語術》(台北:夏宇出版,2014)。
陳黎,《親密書:英譯陳黎詩選1974-1995》(台北:書林,1997)。
陳黎,《陳黎詩集I:1973~1993》(台北:書林,1998)。
陳黎,《島嶼邊緣》(台北:九歌,2003)。
陳黎,《陳黎詩集II:1993~2006》(台北:書林,2014)。
陳克華,《星球紀事》(台北:時報文化,1987)。
陳克華,《欠砍頭詩》(台北:九歌,1995)。
陳克華,《美麗深邃的亞細亞》(臺北:書林,1997)。
陳克華,《我撿到一顆頭顱》(台北:麥田,2002)。
陳明台編,《陳千武詩全集(三)》(臺中:臺中市文化局,2003)。
陳明台編,《陳千武詩全集(四)》(臺中:臺中市文化局,2003)。
陳育虹,《其實,海》(台北:皇冠,1999)。
陳育虹,《河流進你深層靜脈》(台北:寶瓶文化,2002)。
陳育虹,《索隱》(台北:寶瓶文化,2004)。
陳育虹,《之間:陳育虹詩選》(台北:洪範,2011)。
陳義芝,《不安的居住》(台北:九歌,1998)。
陳義芝,《陳義芝詩精選集》(臺北:新地文化藝術,2010)。
楊牧,《柏克萊精神》,(臺北:洪範書店,1977)。
楊牧,《楊牧詩集I 1956-1974》(臺北:洪範,1978)。
楊牧,《楊牧詩集II 1974-1985》(臺北:洪範,1995)。
楊牧,《有人》(臺北,洪範書店,1986)。
楊牧,《奇萊後書》(臺北:洪範書店,2009)。
楊澤,《薔薇學派的誕生》(新北市:INK印刻文學,2017)。
楊澤,《彷彿在君父的城邦》(新北市:INK印刻文學,2017)。
楊熾昌著,呂興昌編,《水蔭萍作品集》(臺南:臺南文化中心,1995)。
鄭炯明編,《台灣精神的崛起》》(高雄:春暉出版社,1989)。
鄭愁予,《鄭愁予詩集I: 1951-1968》(臺北:洪範書店,2003)。
鄭愁予,《鄭愁予詩集II: 1969-1982》(臺北:洪範書店,2004)。
零雨,《城的連作》(台北:現代詩季刊社,1990)。
零雨,《消失在地圖上的名字》(台北:時報文化,1992)。
零雨,《特技家族》(台北:現代詩季刊社,1996)。
零雨,《木冬詠歌集》(台北:零雨出版,唐山總經銷,1999)。
零雨,《關於故鄉的一些計算:零雨詩集(2000-2004)》(臺北:零雨出版,2006)。
簡政珍,《季節過後》(台北:漢光文化,1988)。
簡政珍,《紙上風雲》(台北:書林,1988)。
簡政珍,《爆竹翻臉》(台北:尚書文化,1990)。
簡政珍,《歷史的騷味》(台北:尚書文化,1990)。
簡政珍,《詩的瞬間狂喜》(台北:時報文化,1991)。
簡政珍,《意象風景》(台中:台中市立文化中心,1998)。
顏艾琳,《抽象的地圖》(板橋: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4)。
顏艾琳,《骨皮肉》(臺北:時報文化,1997)。
顏艾琳,《她方》(台北:聯經,2004)。
羅門,《羅門創作大系.卷二》(臺北:文史哲,1995)。
羅青,《錄影詩學》(臺北:書林,1988)。
羅青,《吃西瓜的方法》(台北:麥田,2002)。
羅任玲,《密碼》(台北:曼陀羅創意工作室,1990)。
羅任玲,《逆光飛行》(台北:麥田,1998)。
羅任玲,《一整座海洋的靜寂》(台北:爾雅,2012)。
羅智成,《畫冊》(台北:作者自印,1975)。
羅智成,《傾斜之書》(臺北:時報文化,1982)。
羅智成,《黑色鑲金》(臺北:聯合文學,1999)。
羅智成,《光之書》(臺北:天下文化,2000)。
羅智成,《擲地無聲書》(臺北:天下遠見,2000)。
蘇紹連,《茫茫集》(彰化:大昇,1978)。
蘇紹連,《河悲》(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90)。
蘇紹連,《驚心散文詩》(台北:爾雅,1990)。
蘇紹連等著,簡政珍編,《新世代詩人精選集》(台北:書林,1998)。
蘇紹連,《童話遊行》(台北:釀出版,2012)。
蘇紹連,《無意象之城》(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17)。

(二)中國部分

上海文藝出版社編,《重放的鮮花》(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79)。
于堅,《一枚穿過天空的釘子》(台北:唐山,1999)。
于堅,《于堅的詩》(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
于堅,《還鄉的可能性》(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
王小妮,《我的紙裡包著我的火》(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97)。
王小妮,《安放》(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7)。
北島,《古老的敵意》(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12)。
北島、李陀編,《七〇年代》(北京:三聯書店,2009)。
北島,《午夜歌手──北島詩選1972-1994》(台北:九歌,1995)。
北島,《北島詩選》(廣州:新世紀出版社,1986)。
北島,《守夜:詩歌自選集,1972-2008》(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9)。
北島,《城門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10)。
北島,《履歷:詩選1972-1988》(北京:三聯書店,2015)。
江河,《從這裡開始》(廣州:花城出版社,1986)。
江河,《太陽和他的反光》(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
老木編,《新詩潮詩集》(北京:北京大學五四文學社,1985)。
西渡、郭驊編,《先鋒詩歌檔案》(重慶:重慶出版社,2004)。
多多,《多多詩選》(廣州:花城出版社,2005)。
多多,《里程:多多詩選1973-1988》(北京:今天編輯部,1989)。
伊蕾,《獨身女人的臥室》(桂林:漓江出版社,1987)。
伊蕾,《叛逆的手》(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1990)。
李亞偉,《紅色歲月:李亞偉詩選》(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13)。
周倫佑選編,《褻瀆中的第三朵語言花:後現代主義詩歌》(蘭州:敦煌文藝出版社,1994)。
周倫佑選編,《打開肉體之門──非非主義:從理論到作品》(蘭州:敦煌文藝出版社,1994)。
周倫佑,《在刀鋒上完成的句法轉換》(台北:唐山,1999)。
芒克,《重量:芒克集 1971~2010》(北京:作家出版社,2017)。
芒克,《往事與《今天》》(新北市:INK印刻文學,2018)。
非馬編,《朦朧詩選》(臺北:新地出版社,1988)。
辛笛等著,《九葉集:四十年代九人詩選》(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1)。
洪子誠、程光煒編,《朦朧詩新編》(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04)。
虹影,《快跑,月食》(台北:唐山,1999)。
郝海彥編,《中國知青詩抄》(北京:中國文學出版社,1998)。
首都大專院校紅代會《紅衛兵文藝》編輯部編,《寫在火紅的戰旗上:紅衛兵詩選》(北京:人民教育印刷廠,1968)。
徐敬亞、孟浪、曹長青、呂貴品編,《中國現代主義詩群大觀:1986-1988》(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1988)。
唐亞平著、謝冕編,《黑色沙漠》(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97)。
陸憶敏著、胡亮編,《出梅入夏:陸憶敏詩集》(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2015)
陳東東,《明淨的部分》(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97)。
陳東東,《導遊圖》(台北:秀威資訊,2013)。
陳超編選,《以夢為馬.新生代詩卷》(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
陳建華,《陳建華詩選》(廣州:花城出版社,2006)。
崔衛平編選,《蘋果上的豹──女性詩卷》(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
舒婷,《心煙》(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8)。
舒婷,《中國當代名詩人選集:舒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
黃翔,《我在黑暗中搖滾喧嘩》(臺北:唐山,2002)。
黃翔,《黃翔詩歌總集(上卷)》(香港:世界華語出版社,2017)。
楊煉,《易》(台北:現代詩社,1994)。
楊煉,《鬼話.智力的空間(散文.文論卷)1982-1997》(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
楊煉,《楊煉創作總集:1978~2015(第一卷 海邊的孩子:早期詩及編外詩)》(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
楊煉,《楊煉創作總集:1978~2015(第二卷 禮魂及其他:中國手稿)》(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
楊煉,《發出自己的天問:楊煉詩與文論》(臺北:釀出版,2015)。
綠原、牛漢編,《白色花──二十人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
翟永明著、唐曉渡編,《稱之為一切》(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97)。
翟永明,《最委婉的詞》(北京:東方出版社,2008)。
翟永明,《登高:翟永明詩選》(台北:秀威資訊,2013)。
翟永明,《潛水艇的悲傷:翟永明集 1983~2014》(北京:作家出版社,2015)。
韓東,《韓東的詩》(南京:江蘇鳳凰文藝,2015)。
韓東,《你見過大海:韓東集(1982~2014)》(北京:作家出版社,2015)。
謝冕、唐曉渡編,《在黎明的銅鏡中──「朦朧詩」卷》(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
謝冕主編、王光明分冊主編,《中國新詩總系.第7卷(作品).1979~1989》(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
謝冕主編、吳思敬分冊主編,《中國新詩總系.第9卷(理論).1917~2000》(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
顧城,《黑眼睛》(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6)。
顧城著,顧工編,《顧城詩全編》(上海:三聯書店,1995)。
顧城著,顧鄉編,《顧城詩全集》(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10)。
顧城著,張寶云、林婉瑜編,《回家:顧城精選詩集》(新北市:木馬文化,2016)。

二、研究專著

(一)中文部分

丁旭輝,《台灣現代圖象詩技巧研究》(高雄,春暉出版社,2000)。
丁威仁,《戰後台灣現代詩史論》(台中:印書小舖,2008)。
文訊雜誌社編,《臺灣現代詩史論:臺灣現代詩史研討會實錄》(臺北:文訊,1996)。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著,《中國共產黨歷史.第2卷(1949-1978)[下冊]》(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11)。
王力堅,《回眸青春:中國知青文學》(新北市:華藝學術出版,2013)。
王文仁,《現代與後現代的游移者:林燿德詩論》(台北:秀威資訊,2010)。
王元忠,《艱難的現代:中國現代詩歌特徵性個案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7)。
王家平,《文化大革命時期詩歌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4)。
王威智編,《在想像與現實間走索》(台北:書林,1999)。
王德威,《現代抒情傳統四論》(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
四川人民出版社編,《結幫.篡黨.滅亡──揭發批判「四人幫」反黨集團雜文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77)。
巴赫金(Mikhail Mikhailovich Bakhtin)著、李兆林、夏忠憲等譯,《巴赫金全集‧第六卷‧拉伯雷研究》(河北省: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古繼堂,《臺灣新詩發展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9)。
古繼堂,《簡明台灣文學史》(北京:時事,2002)。
史雲、李丹慧,《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第八卷:難以繼續的「繼續革命」──從批林到批鄧(1972-1976)》(香港:香港中文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2008)。
印紅標,《失蹤者的足跡:文化大革命期間的青年思潮》(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9)。
伊哈布.哈山(Ihab Hassan)著,劉象愚譯,《後現代轉向──後現代理論與文化論文集》(台北:時報文化,1993)。
江文瑜編,《詩在女鯨躍身擊浪時》(台北:書林,1998)。
江自得等編,《重生的音符:解嚴後笠詩選》(高雄:春暉出版社,2009)。
朱大可,《燃燒的迷津》(上海:學林出版社,1991)。
朱學勤,《思想史上的失蹤者》(廣州:百花出版社,1999)。
朱棟霖、丁帆、朱曉進主編,《中國現代文學史1917-1997(下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朱棟霖、丁帆、龍泉明主編,《中國現代文學史:1917-2000(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阮美慧,《戰後台灣「現實詩學」研究:以笠詩社為考察中心》(臺北:台灣學生書局,2008)。
阿君.阿帕度萊(Arjun Appadurai)著,鄭義愷譯,《消失的現代性:全球化的文化向度》(臺北:群學,2009)。
余光中編,《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貳)──臺灣一九八九~二○○三──評論卷(一)》(臺北:九歌,2003)。
呂興昌編,《林亨泰研究資料彙編》(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4)。
呂周聚編,《朦朧詩歷史檔案──新時期朦朧詩論爭文獻史料輯》(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吳思敬編選,《磁場與魔方》(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
吳思敬,《走向哲學的詩》(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
宋永毅,《文化大革命和它的異端思潮》(香港:田園書屋,1997)。
杜國清,《台灣文學與世華文學》(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5)。
杜國清,《詩論.詩評.詩論詩》(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0)。
杜鴻林,《風潮盪落(1955-1979):中國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史》(深圳:海天出版社,1993)。
李騫,《20世紀中國新詩流派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
李元貞,《女性詩學:台灣現代女詩人集體研究(1951~2000)》。
李清秋,《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顧城詩傳》(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15)。
李建立編,《朦朧詩研究資料》(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17)。
李振聲,《季節輪換:「第三代」詩敘論》(上海:學林出版社,1996)。
李瑞騰編,《聽我胸中的烈火──余光中教授紀念文集》(臺北:九歌,2018)。
李奭學主編,《異地繁花:海外臺灣文論選譯(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
李癸雲,《朦朧、清明與流動:論台灣現代女性詩作中的女性主體》(台北:萬卷樓,2002)。
李癸雲,《結構與符號之間:台灣現代女性詩作之意象研究》(台北:里仁,2008)。
李豐楙、劉苑如編,《空間、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化空國的書寫與闡釋》(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
亞思明,《大海深處放飛的翅膀:北島與《今天》的文學流變》(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20)。
孟繁華,《新世紀文學論稿:作家與作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
林巾力,《福爾摩沙詩哲林亨泰》(臺北:INK印刻,2007)。
林水福、中國靑年寫作協會編,《林燿德與新世代作家文學論:悼念一顆耀眼文學之星的殞滅》(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7)。
林水福編,《兩岸後現代文學硏討會論文集》(台北:輔仁大學外語學院,1998)。
林水福、林燿德編,《蕾絲與邊子的交歡──當代台灣情色文學論》(台北:時報,1997)。
林燿德,《一九四九以後》(台北:爾雅,1986)。
林燿德,《不安海域》(台北:師大書苑,1988)。
林燿德,《重組的星空:林燿德論評選》(台北:業強,1991)。
林淇瀁,《書寫與拼圖:台灣文學傳播現象研究》(臺北:麥田,2001)。
林淇瀁,《場域與景觀:台灣文學傳播現象再探》(臺北:印刻,2014)。
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編,《苦悶與蛻變:六〇、七〇年代台灣文學與社會》(臺北:文津,2007)。
波特萊爾著,郭宏安譯,《1846年的沙龍》(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波特萊爾著,陳太乙譯,《現代生活的畫家:波特萊爾文集》(臺北:麥田,2016)。
於可訓,《中國大陸當代詩學》(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13)。
孟樊、林燿德編,《世紀末偏航──八〇年代台灣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1990)。
孟樊編,《當代台灣評論大系(4):新詩批評卷》(台北:正中書局,1993)。
孟樊,《當代台灣新詩理論》(臺北:揚智,1995)。
孟樊,《台灣後現代詩的理論與實際》(台北:揚智文化,2003)。
柯雷(Maghiel van Crevel)著,張曉紅譯,《精神與金錢時代的中國詩歌:從1980年代到21世紀初》(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
柯慶明、蕭馳編,《中國抒情傳統的再發現》(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9)。
姚家華編,《朦朧詩論爭集》(北京:學苑出版社,1989)。
胡賽爾(Edmond Husserl)著,李幼蒸譯,《純粹現象學通論》(北京:商務印書館,1992)。
柏樺,《左邊:毛澤東時代的抒情詩人》(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1)。
洪子誠、劉登翰著,《中國當代新詩史(修訂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洪子誠,《1956:百花時代》(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
洪淑苓,《思想的裙角──臺灣現代女詩人的自我銘刻與時空書寫》(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4)。
洪淑苓,《孤獨與美──台灣現代詩九家論》(臺北:釀出版,2016)。
洪淑苓,《世界中的台灣文學(台灣史論叢.文學篇)》(臺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20)。
姜華宣、張尉萍、蕭甡編,《中國共產黨重要會議紀事(1921-2011)》(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
侯吉諒編,《洛夫「石室之死亡」及相關重要評論》(臺北:漢光,1997)。
封德屏編,《臺灣現代詩史論》(臺北:文訊雜誌社,1996)。
奚密,《現當代詩文錄》(臺北:聯合文學,1998)。
奚密,《台灣現代詩論》(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09)。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
徐曉、丁東、徐友漁編,《遇羅克著作與回憶》(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1999)。
徐瑞岳、徐榮街編,《中國現代文學辭典》(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1988)。
唐曉渡,《唐曉渡詩學論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
翁文嫻,《間距詩學:遙遠異質的美感體驗探索》(臺北:開學文化,2020)。
崔衛平,《看不見的聲音》(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崔衛平,《積極生活》(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高友工,《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文集》(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6)
馬紹璽、胡彥編著,《以個人的方式想像世界:于堅的詩與一個時代》(北京:生活書店出版有限公司,2015)。
陳千武,《臺灣新詩論集》(高雄:春暉,1997)。
陳大為,《亞洲閱讀:都市文學與文化(1950-2004)》(台北:萬卷樓,2004)。
陳大為,《中國當代詩史的典律生成與裂變》(臺北:萬卷樓,2009)。
陳子善編,《詩人顧城之死》(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陳世驤著,楊牧編,《陳世驤文存》(台北:志文出版社,1972)。
陳世驤著,張暉編,《中國文學的抒情傳統:陳世驤古典文學論集》(北京:三聯書店,2015)。
陳旭光,《快餐館裡的冷風景:詩歌詩論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
陳思和,《還原民間:文學的省思》(台北:東大圖書,1997)。
陳春秋水,《一場盛世的狂歡:從顧城到海子》(北京:現代,2016)。
陳芳明,《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2002)。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臺北:聯經,2011)。
陳芳明編,《練習曲的演奏與變奏:詩人楊牧》(臺北:聯經,2012)。
陳芳明,《美與殉美》(臺北:聯經,2015)。
陳芳明,《現代主義及其不滿》(臺北:聯經,2019)。
陳幸蕙編,《七十三年文學批評選》(臺北:爾雅,1985)。
陳義芝,《從半裸到全開──台灣戰後世代女詩人的性別意識》(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9)。
陳義芝編,《台灣文學經典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聯經,1999)。
陳義芝,《聲納:台灣現代主義詩學流變》(臺北:九歌,2006)。
陳義芝,《現代詩人結構》(台北:聯合文學,2010)。
陳義芝,《風格的誕生──現代詩人專題論稿》(臺北:允晨,2017)。
陳超,《精神重力與個人詞源:中國先鋒詩歌論》(台北:秀威文創,2013)。
陳超,《打開詩的漂流瓶──現代詩研究論集》(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陳超編選,《最新先鋒詩論選》(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陳思和,《當代大陸文學史教程:1949-1999》(台北:聯合文學,2001)。
陳仲義,《中國朦朧詩人論》(南京:江蘇文藝,1996)。
許又方編,《美的辯證:楊牧文學論輯》(臺北:台灣學生書局,2019)。
麥子,《顧城詩傳:我用黑色的眼睛尋找光明》(北京:時事,2014)。
莊柔玉,《中國當代朦朧詩研究:從困境到求索》(臺北:大安,1993)。
現代漢詩百年演變課題組編,《現代漢詩:反思與求索》(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
張新,《20世紀中國新詩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
張濤編,《第三代詩歌研究資料》(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17)。
張立群,《1980年代以來中國女詩人寫作論綱》(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6)。
張漢良,《現代詩論衡》(臺北:幼獅,1977)。
張漢良、孟樊編,《現代詩導讀‧批評篇》(臺北:故鄉出版社,1979)。
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當代台灣小說論¬¬》(臺北:聯合文學,2001)。
張誦聖,《現代主義.當代台灣:文學典範的軌跡》(臺北:聯經,2015)。
張清華,《內心的迷津:當代詩歌與詩學求問錄》(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2)。
張清華,《中國當代先鋒文學思潮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
張桃洲,《中國大陸先鋒詩歌簡史(1968-2003)》(台北:秀威經典,2019)。
張淑香,《抒情傳統的省思與探索》(臺北:大安出版社,1992)。
張曉紅,《互文視野中的女性詩歌》(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程光煒,《中國當代詩歌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程光煒,《文學講稿:「八十年代」作為方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湖南人民出版社編,《徹底揭發批判王張江姚反黨集團》(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76)。
須文蔚,《台灣文學傳播論》(臺北:二魚文化,2009)。
須文蔚編選,《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50.楊牧》(臺南:臺灣文學館,2013)。
琳達.哈琴(Linda Hutcheon)著,李楊、李鋒譯,《後現代主義詩學:歷史・理論・小說》(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
黃俊傑,《東亞儒學視域中的徐復觀及其思想》(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8)。
黃維樑編,《璀璨的五彩筆:余光中作品評論集(1979-1993)》(臺北:九歌,1994)。
黃維樑編,《火浴的鳳凰》(臺北:純文學出版社,1979)。
黃維樑,《壯麗:余光中論》(香港:文思出版社,2014)。
黃黎方編,《朦朧詩人顧城之死》(廣州,花城出版社,1994)。
彭金山等編,《1949-2000年中國詩歌研究》(上中下冊)(蘭州:敦煌文藝,2008)。
傅正明,《黑暗詩人:黃翔研究文集》(崑崙出版社.世界華語出版社,2019)。
敬文東,《詩歌在解構的日子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敬文東,《道旁的智慧──敬文東詩學論集》(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10)。
楊牧,《傳統的與現代的》(臺北:洪範,1979)。
楊牧,《文學知識》(臺北:洪範書店,1979)。
楊嵐伊,《語境的還原:北島詩歌研究》(臺北:秀威資訊,2010)。
楊照,《夢與灰燼──戰後文學史散論二集》(臺北:聯合文學,1998)。
楊健,《中國知青文學史》(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2002)。
楊健,《墓地與搖籃: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文學》(北京:朝華出版社,1993)。
楊露,《革命路上:翻譯現代性、閱讀運動與主體性重建(1949-1979)》(北京:中央編譯,2015)。
楊小濱,《歷史與修辭》(蘭州:敦煌文藝出版社,1999)。
楊小濱,《語言的放逐:楊小濱詩學短論與對話》(台北:釀出版,2012)。
楊小濱,《慾望與絕爽:拉岡視野下的當代華語文學與文化》(台北:麥田,2013)。
楊小濱,《朝向漢語的邊陲:當代詩敘論與導讀》(台北:釀出版,2021)。
楊宗翰,《台灣新詩評論:歷史與轉型》(台北:新銳文創,2012)。
楊嵐伊,《語境的還原:北島詩歌研究》(臺北:秀威資訊,2010)。
趙鼎新,《合法性的政治:當代中國的國家與社會關係》(台北:台大出版中心,1997)。
葉石濤,《臺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1998)。
廖亦武編,《沉淪的聖殿:中國20世紀70年代地詩歌遺照》(烏魯木齊: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
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台灣文學研究所編,《看似尋常,最奇堀──林亨泰詩與詩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五南,2009)。
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編,《第六屆現代詩學研討會論文集:臺灣前行代詩家論》(臺北:萬卷樓,2003)。
鄭毓瑜,《引譬連類:文學研究的關鍵詞》(臺北:聯經,2012)。
鄭慧如,《身體詩論:1970~1999》(台北:五南,2004)。
鄭慧如,《台灣現代詩史》(新北市:聯經,2019)。
廖咸浩,《愛與解構:當代臺灣文學評論與文化觀察》(臺北:聯合文學,1995)。
劉禾編,《持燈的使者》(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劉波,《「第三代」詩歌研究》(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12)。
劉春,《一個人的詩歌史》(臺北:龍圖騰文化,2014)。
劉紀蕙,《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徵狀式閱讀》(台北:立緒文化,2000)。
劉森堯、梁永安譯,《啟蒙運動(上):現代異教精神的崛起》(新北市:立緒文化,2019)。
劉正忠編,《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33.洛夫》(臺南:臺灣文學館,2013)。
劉正忠,《現代漢詩的魔怪書寫》(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0)。
蔡翔,《革命/敘述:中國社會主義文學–文化想像(1949-1966)》(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蔣登科,《重慶詩歌訪談》(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3)。
錢理群,《毛澤東時代和後毛澤東時代(1949-2009)──另一種歷史書寫(下)》(臺北:聯經,2012)。
霍俊明,《先鋒詩歌與地方性知識》(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17)。
霍俊明,《變動、修辭與想像:中國當代新詩史寫作問題研究》(台北:新銳文創,2013)。
蕭蕭,《台灣現代詩美學》(台北:爾雅,2004)。
蕭蕭、白靈、羅文玲編,《〈錯誤〉的驚喜:鄭愁予詩學論集》(臺北:萬卷樓,2013)。
蕭蕭、白靈、羅文玲編,《愁予的傳奇:鄭愁予詩學論集3》(臺北:萬卷樓,2013)。
蕭蕭、白靈、羅文玲編,《愁予的傳奇:鄭愁予詩學論集4》(臺北:萬卷樓,2013)。
蕭開愚、臧棣、孫文波編,《中國詩歌評論:從最小的可能性開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
鍾玲,《現代中國繆思──台灣女詩人作品析論》(台北:聯經,1989)
簡政珍、林燿德編,《臺灣新世代詩人大系(上)》(臺北:書林,1990)。
簡政珍,《台灣現代詩美學》(台北:揚智文化,2004)。
羅青,《詩人之燈》(臺北:三民,1988)。
羅青,《什麼是後現代主義》(台北:五四書店,1989)。
羅秀美,《文明.廢墟.後現代:台灣都市文學簡史》(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3)。
羅振亞,《中國現代主義詩歌史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羅振亞,《大陸當代先鋒詩歌論》(新北市:花木蘭出版社,2016)。
蘇其康、王儀君、張錦忠等編,《望鄉牧神之歌:余光中作品評論與研究》(臺北:九歌,2018)。
璧華、楊零編,《崛起的詩羣:中國當代朦朧詩與詩論選集》(香港:當代文學研究社,1984)。
顧愛彬、李瑞華譯,《現代性的五副面孔》(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二)外文部分

Amin, Samir. Global History: A View from the South. Cape Town, South Africa: Pambazuka Press. 2011.
Ashcroft, Bill., Griffiths, Gareth. and Tiffin, Helen. The Empire Writes Back: Theory and Practice in Post-Colonial Literatures. London: Routledge. 2002.
Bell, Daniel. 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 of Capitalism. New York: Basic Books, 1976.
de Beauvoir, Simone. tr. and ed. Parshley. H. M. The Second Sex.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89.
Benjamin, Walter. tr. by Osborne, John. The Origin of German Tragic Drama. Lodon. NewYork: Verso, 1997.
Bernstein, Charles. ed., Close Listenings: Poetry and the Performed Wor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Bly, Robert. American Poetry: Wildness and Domesticity. New York: Harper & Row, 1990.
Bond., Bruce. Plurality and the Poetics of Self., Cham: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2019.
Butler, Judith. 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 New York: Routledge, 1999.
Calinescu, Matei. Five Faces of Modernity: Modernism, Avant-Garde, Decadence, Kitsch and Postmodernism.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1996.
Cixous., Hélène. in ed. Sellers, Susan. The Hélène Cixous Reader. London: Routlege, 2003.
Crevel, Maghiel van. Language Shattered: Contemporary Chinese Poetry and Duoduo. Leiden: Research School CNWS., 1996.
Deborah S. Davis et al. ed. Urban spaces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e Potential for Autonomy and Community in post-Mao China. Washington, D.C.: Woodrow Wilson Center Press;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Deleuze, Gilles. and Guattari. Felix. tr. Massumi, Brian. A Thousand Plateaus: Capitalism and Schizophrenia.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7.
Derrida, Jacques. Specters of Marx: The State of the Debt, The Work of Mourning & the New International. Tr. Kamuf, Paggy. New York: Routledge., 1994.
Derrida, Jacques. tr. Bass., Alan. Writing and difference. London: Routledge, 2001.
Derrida, Jacques. tr. Spivak, Gayatri. Of Grammatology.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16.
Eliot, T. S., Selected Essays. London: Faber and Faber Ltd., 1934.
Frisby., David. Fragments of Modernity: Theories of Modernity in the Work of Simmel, Kracauer and Benjamin.,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85.
Giddens, Anthony., 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 Self and Society in the Late Modern Ag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1.
Guobin, Yang. The Red Guard Generation and Political Activism in China.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6.
Goodman., David S. Beijing Street Voices: The Poetry and Politics of China's Democracy Movement. New York: Marion Boyars Publishers.
Hutcheon, Linda. Irony’s Edge: The Theory and Politics of Irony. London: Routledge, 1994.
Hutcheon, Linda. The Politics of Postmodernism. London: Routledge, 2002.
Irigaray, Luce. tr. Catherine Porter., Carolyn Burke. This Sex Which is Not One. Ithaca: Cornell UP, 1985.
Irigaray, Luce. tr. Carolyn Burke and Gillian Gill. An Ethics of Sexual Difference. Ithaca: Cornell UP., 1993.
Jakobson., Roman. ed. Krystyna Pomorska and Stephen Rudy. Language in literature. Cambridge, Mass.: Belknap Press, 1987.
Jameson., Fredric. Postmodernism, or the Cultural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1.
Klein, Lucas., & van Crevel, Maghiel, ed. Chinese Poetry and Translation: Rights and Wrongs. Amsterdam: 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 2019.
Kristeva, Julia. in ed. Moi, Toril. The Kristeva Reader.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6.
Lacan, Jacques. Écrits., tr. Bruce Fink.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2006.
Lifton, Robert Jay. The Protean Self: Human Resilience in an Age of Fragmentat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1993.
Lyotard, Jean-Francois. tr. Bennington., Geoff. and Massumi., Brian. 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A Report on Knowledg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4.
Meisner, Maurice. Mao’s China and After: A Histor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New York: Free Press, 1999.
Miller. Nancy K. Subject to Change: Reading Feminist Writing. New York: Columbis University Press., 1988.
Osborne, Peter. The Politics of Time: Modernity & Avant-Garde. London; New York: Verso, 1995.
Plath, Sylvia. ed. Hughes, Ted. Collected Poems. New York: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Ltd., 2018.
Rabinow, Paul. (ed.) The Foucault Reader.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1984.
Reiss Hans., ed. Kant: Political Writings. tr. Nisbet., H.B.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Showalter, Elaine. A Literature of their Own: British Women Novelists from Brontë to Lessing.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7.
Showalter, Elaine., ed. The New Feminist Criticism: Essays on Women, Literature, and Theory. New York: Pantheon, 1985.
Steiner, George. After Babel: 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 Oxfor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Strong, Beret E. The poetic Avant-Garde: the Groups of Borges, Auden, and Breton. Evanston, Illinoi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97.
Strauss, Claude Levi-. The Savage Mind. trans. Weidenfeld, George. and Nicolson Lt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6.
Taylor, Charles., Sources of the Self: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Ident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Walder, Andrew G., ed. Fractured Rebellion: The Beijing Red Guard Movement.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Wallerstein, Immanuel. The Modern World-System: Capitalist Agriculture and the Origins of the European World-Economy in the Sixteenth Century.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Woolf, Virginia. A Room of One’s Own. London: Grafton, 1977.
Yeh, Michelle. Modern Chinese Poetry: Theory and Practice since 1917. New Haven: Yale UP., 1991.


三、期刊論文

(一)中文部分

一平,〈孤立之境──讀北島的詩〉,《詩探索》2003年3-4輯(2003.11.15),頁144-163。
丁旭暉,〈在天地性靈之間:楊牧情詩的巨大張力〉,《國文學誌》23期(2011.12),頁1-28。
于堅,〈談談我的《羅家生》〉,《滇池》19961年11期(1996.11),頁48-50。
王幹,〈歷史.瞬間.人──論北島的詩〉,《文學評論》1986年3期(1986.06.30),頁53-59。
王芳玲,〈食指早期詩歌意象的借用與轉化──以〈海洋三部曲〉和〈魚兒三部曲〉為例〉,《語文學刊》2010年9期(2010.05)。
王光明、荒林,〈兩性對話:中國女性文學十五年〉,《文藝爭鳴》1997年5期(1997.09),頁4-11。
王光明,〈論「朦朧詩」與北島、多多等人的詩〉,《江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第25卷3期(2006.3),頁5-10。
王建永,〈從「童心」到「童話」──論顧城詩歌創作的童心視角〉,《當代文壇》2009年04期(2009.07.01),頁111-115。
王穎慧,〈「中國手稿」裡的美洲血統──論楊煉早期詩歌美學的譜系繼承問題〉,《臺灣詩學學刊》14期(2009.12),頁127-170。
王穎慧,〈楊煉「同心圓」的構成與實踐︰正典《易》的接受與《符號略》理念模式〉,《中國現代文學》17期(2010),頁35-59。
王曉漁,〈詩壇的春秋戰國──當代上海的詩歌場域(1980-1989)〉,《揚子江評論》2007年2期(2007.04),頁49-56。
尹根德,〈美國深度意象派詩歌對中國第三代詩人的影響──以陳東東為例〉,《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第1卷2期(2017.12),頁77-82。
戈雪,〈一個純真脆弱的童話世界:論顧城的詩〉,《江漢大學學報》17.4(2000),頁69-72。
白靈,〈介入與抽離──從簡政珍的詩看中生代詩人的說與不說〉,《台灣詩學學刊》9期(2007.06),頁5-27。
本社,〈古剎的竹掃〉,《笠》1期(1964.6),頁3-4。
本社,〈笠下影3:桓夫作品介紹〉,《笠》3期(1964.10)。
本社,〈新即物主義〉,《笠》23期(1968.2)。
本社,〈五年之後〉,《創世紀》(1956.10)。
本刊記者,〈辦好文學期刊,促進「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文藝報》23期(1956)。
石天河,〈重評「諾日朗」〉,《當代文壇》9期(1984.09.27),頁14-20。
向以鮮,〈神秘的陶罐──當代詩歌意象的歷史文化詮釋之一〉,見老木編,《當代文壇》2007年6期(2007.11.05),頁150-154。
伊蘭.修華特(Elaine Showalter)著,張小虹譯,〈荒野中的女性主義批評〉,《中外文學》第14卷10期(1986.03),頁77-85。
宋壘,〈與何其芳、卞之琳同志商榷〉,《詩刊》10期(1958.10)。
利玉芳,〈卷頭語:女性與詩.詩與女性〉,《臺灣現代詩》21期(2010.03),頁1。
吳思敬,〈舒婷:呼喚女性詩歌的春天〉,《文藝爭鳴》2000年1期(2000.01),頁64-67。
吳思敬、李小雨、周瓚等,〈當下女性詩歌的走向及其他──答《詩潮》編者問〉,《詩潮》2002年3-4月號(總104期),頁34-45。
吳思敬,〈從黑夜走向白晝──21世紀初的中國女性詩歌〉,《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2期(2006.03),頁44-50。
貝嶺,〈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詩歌〉,《傾向:文學人文季刊》9期(1997.06),頁1-17。
李蓉,〈以「身體」為源:論翟永明的性別之詩〉,《中國文學批評》2015年4期(2015.12),頁25-34。
李震,〈處子.莽漢.玩兒命詩學——重讀李亞偉〉,《涪陵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6期(2006.11),頁78-99。
李元洛,〈傳統與現代的交融──略論陳義芝的詩〉,《文訊》104期(1994.06),頁7-11。
李恆久,〈郭路生和他的早期詩〉,《黃河》1997年1期(1997.02),頁175-182。
李振聲,〈徘徊在時代的邊緣〉,《二十一世紀》110期(2008.12),頁132-138。
李潤霞,〈頹廢的紀念與青春的薄奠──論多多在「文化大革命」時期的詩歌創作〉,《江漢論壇》2008卷12期(2008.12),頁103-106。
李癸雲,〈蘇紹連詩中的存在悲劇感〉,《臺灣詩學季刊》27期(1999.06),頁177-192。
李癸雲,〈參差對照的愛情變奏──析論夏宇的互文情詩〉,《國文學誌》23期(2011.12),頁65-99。
李癸雲,〈賦詩言志,重新排練──論零雨詩作的反抗意涵〉,《國文學報》56期(2014.12),頁197-210。
村野四郎著,陳千武譯,《體操詩集》(全),《笠》39期(1964.6)。
林巾力,〈想像「現代詩」:以林亨泰五O年代的「現代主義」建構為例〉,《中外文學》35卷2期(2006.07),頁111-140。
林巾力,〈主知、現實、超現實:超現實主義在戰前台灣的實踐〉,《台灣文學學報》第 15 期(2009.12),頁79-109。
林巾力,〈「反諷」詩學的探討──兼以陳黎的詩作為例〉,《文史台灣學報》11期(2017.12),頁181-214。
林秀蓉,〈大地關懷與女鯨詩篇:論利玉芳詩的創作意識〉,《屏東文獻》18期(2014.12),頁133-152。
林淇瀁(向陽),〈七十年代現代詩風潮試論〉,《文訊》12期(1984.06),頁47-76。
林淇瀁,〈八〇年代台灣現代詩風潮試論〉,《台灣史料研究》9期(1997.05),頁98-118。
林淇瀁,〈台灣新詩風潮的溯源與鳥瞰〉,《中外文學》28卷1期(1999.06),頁70-112。
林莽,〈食指論〉,《詩探索》1998年1期,頁54-64。
林賢治,〈北島與《今天》──詩人論之一〉,《當代文壇》2007卷2期 (2007.03),頁23-28。
林燿德,〈黑色自白書〉,《文藝月刊》208期(1986),頁58。
周瓚,〈翟永明:編織詞語與激情的詩人〉,《名作欣賞》2011年4期(2011.02),頁103-105。
易彬,〈『命運』之書:食指詩歌論稿——兼及當代詩歌史寫作的相關問題〉,《揚子江評論》2018年6期(no. 73),頁62-71。
青空律(紀弦),〈詩論三題〉,《詩誌》第1號(臺北:暴風雨出版社,1952),頁3。
紀弦,〈現代派信條釋義〉,《現代詩》13期(1956.2)。
柯慶明,〈根之茂者其實遂──論陳義芝的詩〉,《臺灣詩學季刊》第35期(2001.06),頁146-160。
洛夫,〈建立新民族詩型之芻議〉,《創世紀》第5期(1956.3)。
洛夫,〈再論新民族詩型〉,《創世紀》第6期(1956.6)。
洛夫,〈超現實主義與中國現代詩〉,《幼獅文藝》30:6(1969.6)。
洪子誠,〈北島早期的詩〉,《海南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8卷總75期(2005.01.30),頁4-10。
洪淑苓,〈詩的鈕扣,情的瘡痂──讀陳義芝《青衫》詩集〉,《文訊》18期(1985.06),頁141-145。
洪淑苓,〈臺灣女詩人的童話論述〉,《臺灣文學研究集刊》3期(2007.05),頁141-168。
洪淑苓,〈台灣詩人利玉芳的南方經驗與日常書寫〉,The World Literatures and the Global South Conference for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gress,雪梨: 雪梨大學語言與文化學院主辦,2019.8.23-25。
洪淑苓,〈零雨《田園/下午五點四十九分》的地理與人文〉,《當代詩學》15期(2021.03),頁5-45。
唐谷青(杜國清),〈日本現代詩鑑賞(12)笹澤美明〉,《笠》58期(1973.12)。
唐亞平,〈我因爲愛你而成為女人〉,《詩探索》1995年1期(1995.02),頁130-134。
唐曉渡,〈女性詩歌:從黑夜到白晝──讀翟永明的組詩〈女人〉〉,《詩刊》1987年2期(1987.03),頁50-59。
唐曉渡,〈芒克:一個人和他的詩〉,見《詩探索》1995年3期(1995.08),頁111-133。
唐曉渡,〈顧城之死〉,《當代作家評論》2005年6期,頁17-25。
許悔之,〈石室內的賦格──初探〈石室之死亡〉兼論洛夫的「黑色時期」〉,《文訊》25期(1986.08)。
徐友漁,〈異端思潮和紅衛兵的思想轉向〉,《二十一世紀》37期(1996.10)。
奚密,〈狂風狂暴靈魂的獨白:多多早期的詩與詩學〉,《文藝爭鳴》10期(2014.10)。
郭世英,〈一星期三天一天,兩天,三天」〉,《詩歌月刊》(2006.01)。
殷小苓,〈千年孤獨之後──對楊煉《禮魂》的探討〉,《讀書》1986年8期(1986.02),頁71-76。
荒林,〈女性詩歌神話:翟永明詩歌及其意義〉,《詩探索》1995年1期(1995.02),頁95-103。
陳大為,〈中國當代詩史的後現代論述〉,《國文學報》43期(2008.06),頁177-198。
陳大為,〈現代神話史詩的先鋒實驗──江河詩歌的「英雄轉化」與敘事思維〉,《中國現代文學》14期(2008.12),頁3-35。
陳允元,〈徬徨者與信仰者──論七、八○年代之交的楊澤詩及其時代意義〉,《臺灣詩學學刊》13期(2009.08),頁57-82。
陳允元,〈問題化「後現代」:以八0年代中期台灣「後現代詩」的想像建構為觀察中心〉,《中外文學》42卷3期(2013.09),頁107-145。
陳仲義,〈海峽兩岸:後現代詩考察與比較〉,《文藝評論》2004年3期(2004.05),頁36-42。
陳仲義,〈詩說與詩寫互為辯證──簡政珍詩歌論〉,《台灣詩學學刊》9期(2007.06),頁123-140。
陳仲義,〈新世紀大陸女性詩歌的情欲詩寫〉,《當代詩學》4期(2008.12),頁3-25。
陳仲義,〈黑夜,及其深淵的魅惑──翟永明詩歌論〉,《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2卷4期(2009.08),頁1-24。
陳政彥,〈析論鄭愁予前期詩作中的古典風格〉,《臺灣詩學學刊》22期(2013.11),頁95-124。
陳雀倩,〈女性書寫的延異與衍異──以羅英、夏宇、顏艾琳詩作為例〉,《問學集》9期(1999.06),頁117-136。
陳義芝,〈語言與時代的雙重斷裂──林亨泰前衛詩學探查〉,《中外文學》35卷2期(2006.07)。
陳思和,〈試論當代文學史(1949-1976)的「潛在寫作」〉,《文學評論》1999 年第 6 期,頁104-113。
陳超,〈北島論〉,《文藝爭鳴》2007年8期(2007.09.15),頁89-99。
陳俊榮(孟樊),〈利玉芳的政治詩〉,《當代詩學》4期(2008.12),頁81-104。
陳俊榮(孟樊),〈夏宇的後現代語言詩〉,《中外文學》38卷2期(2009.06),頁197-227。
陳俊榮(孟樊),〈蘇紹連的散文詩〉,《臺灣詩學學刊》15期(2010.07),頁7-30。
陳俊榮(孟樊),〈為現代都市勾繪新畫像──林燿德的都市詩學〉,《人文中國學報》20期(2014.09),頁319-342。
陳俊榮(孟樊),〈簡政珍的現象學詩學〉,《台灣文學學報》30期(2017.06),頁1-25。
陳建民,〈詩的心相導向──論簡政珍的《歷史的騷味》〉,《中外文學》21卷10期(1993.03),頁57-87。
陳建民,〈簡政珍詩中後現代精神的正面導向〉,《興大人文學報》39期(2007.09),頁229-250。
陳巍仁,〈「驚心」設計下的典律?──台灣當代散文詩美學特徵再檢視〉,《中國現代文學》17期(2010.06),頁61-78。
陸定一,〈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一九五六年五月二十六日在懷仁堂的講話〉,《天津大學學報》1956年2期(1956.10),頁1-13。
啞默,〈貴州方向:中國大陸潛流文學〉,《傾向》9期(1976.06),頁57-63。
張松健,〈詩史之際:楊牧的「歷史意識」與「歷史詩學」〉,《中外文學》46卷1期(2017.03),頁111-145。
張郎郎,〈張郎郎作品〉,《詩選刊》2009年10期(2009.10),頁6-7。
張清華,〈黑夜深處的火光:六七十年代地下詩歌的啟蒙主題〉,《當代作家評論》(2000.03),頁48-54。
張清華,〈從精神分裂的方向看──食指論〉,《當代作家評論》2001年4期(2001.07),頁89-99。
張清華,〈朦朧詩:重新認知的必要和理由〉,《當代文壇》2008年5期(2008.09),頁33-39。
張桃洲,〈詩人的「手藝」——一個當代詩學觀念的譜系〉,《文學評論》2019年3期,頁178-188。
張漢良,〈都市詩言談──台灣的例子〉,《當代》32期(1982.12),頁43。
張曉紅、連敏,〈〈女人〉中的女人:翟永明和普拉斯比較研究〉,《中國比較文學》2007年1期(2007.01),頁106-127。
傅元峰,〈寫給人類的詩——食指詩歌研討會發言紀要〉,《太湖》2010年1期(2010.02),頁63-71。
傅元峰,〈孱弱的抒情者──對「朦朧詩」抒情骨架與肌質的考察〉,《文藝爭鳴》2013年2期(2013.02.15),頁76-82。
湯擁華,〈詞語之內的航行——多多詩論〉,《華文文學》2006年1期(2006.02),頁21-27。
黃錦樹,〈抒情傳統與現代性——傳統之發明,或創造性的轉化〉,《中外文學》34卷2期(2005),頁157-185。
覃子豪,〈新詩向何處去〉,原載《藍星詩選》第2期(1957.8)。
賈鑒,〈多多:張望,又一次提高了圍牆……〉,《華文文學》2006年1期(no. 72),頁28-35。
楚歌,〈傳統、暴力與古典:李亞偉詩歌抒情的核心〉,《涪陵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6期(2006.11),頁86。
敬文東,〈從「靜安莊」到「落水山莊」──詩人翟永明論〉,《海南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7卷總72期(2004.04),頁52-56。
楊小濱,〈劫難的寓言:八十年代後期的後朦朧詩〉,《傾向:文學人文季刊》12期(1999.01),頁369-386。
楊小濱,〈眾皆革命,我獨恍惚——論陳建華六十年代詩作〉,《上海文化.新批評》2009年第1期(2009.01),頁34-36。
楊小濱,〈絕爽及其不滿──當代詩中的身體與色情書寫〉,《臺灣文學研究集刊》14期(2013.08),頁71-112。
楊小濱,〈驅力主體的奇境舞台:陳東東詩中的都市後現代寓言〉,《台灣詩學學刊》31期(2018.05),頁33-56。
楊宗翰,〈零雨的啟示──關於台灣現代詩中性別議題的思考〉,《創世紀》詩雜誌120期(1999年秋季號),頁111-119。
楊宗翰,〈楊牧、楊澤與羅智成詩中的現代抒情風貌〉,《文史台灣學報》11期(2017.12),頁153-179。
楊宗翰,〈從女性沉默主體,到以詩自我定位──以四位台灣當代女詩人為例〉,《台灣文學研究學報》27期(2018.10),頁213-247。
解昆樺,〈藏鋒的童話:顧城寓言故事詩手稿中尾段結構的遮蔽修辭〉,《中山人文學報》37期(2014.07),頁99-131。
鄭慧如,〈現實與想像──以簡政珍為主,兼論臺灣中生代詩人之作〉,《詩探索(理論卷)》2008卷2期(2008/12),頁90-110。
臧棣,〈後朦朧詩:作為一種寫作的詩歌〉,《文藝爭鳴》1996年1期(1996.01),頁50-59。
臧棣,〈90年代詩歌:從情感轉向意識〉,《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1卷1期(1998.01),頁70-71。
齊望,〈評「諾日朗」〉,《文藝報》11期(1983),頁72-73。
翟永明,〈女性詩歌與詩歌中的女性意識〉,《詩刊》1989年6期(1989.06),頁10-11。
翟永明,〈再談「黑夜意識」與「女性詩歌」〉,《詩探索》1995年1期(1995.02),頁128-129。
翟永明、周瓚,〈詞語與激情共舞──翟永明書面訪談錄〉,《作家》2003年4期(2003.04),頁7-16。
歐陽江河,〈受控的成長──略論南方詩歌的發展,兼論幾位四川詩人的創作〉,《大拇指》218期(1986.7.15),第1~4版(無頁碼)。
歐陽江河,〈89後國內詩歌寫作──本土氣質、中年特徵與知識份子身份〉,《花城》1994年5期(1994.10),頁199。
劉正忠(唐捐),〈臺灣當代詩的女性體液書寫〉,《清華中文學報》3期(2009.12),頁299-354。
劉正忠(唐捐),〈朝向「後人類詩」──陳克華詩的科幻視域〉,《台大文史哲學報》78期(2013.05),頁75-116。
劉正忠(唐捐),〈漢字詩學與當代漢詩:從葉維廉到夏宇〉,《中山人文學報》46期(2019.01),頁31-58。
劉正忠(唐捐),〈伏流,重寫與轉化──試論1950年代的鄭愁予〉,《清華中文學報》24期(2020.12),頁207-262。
蔣登科,〈隱藏了故事的「自敘傳」——虹影詩歌的一種讀法〉,《當代作家評論》2015年3期,頁59-67。
魯揚,〈莫把腐朽當神奇──組詩〈諾日朗〉剖析〉,《詩刊》1期(1984.01),頁53-56。
駱以軍,〈飄移在小城衖道裏的囈語──試評楊澤〈1976記事1〉〉,《現代詩》,復刊第15期(1990.06),頁 27。
霍俊明,〈詩歌語言:特殊話語的頓挫與飛揚〉,《詩刊》2005年5期,頁58-62。
蕭蕭,〈現代詩的情色美學與性愛描寫〉,《台灣詩學學刊》9期(1994.12),頁10-23。
蕭蕭,〈臺灣詩刊概述〉,《文訊》213 期(2003.07),頁73-78。
蕭蕭,〈後現代主義的台灣論述──羅青論〉,《國文學報》10期(2005.06),頁105-128。
龍彼德,〈一項空前的實驗〉,《中國文化研究》8期(1995夏之卷)。
顏元叔,〈細讀洛夫的兩首詩〉,《中外文學》1卷1期(1972.6)。
鐘鼎文,〈詩刊與理想與使命〉《笠》50期(1972.08)。
羅振亞,〈「複調」意向與「交流」詩學:論翟永明的詩〉,《當代作家評論》2006年3期(2006.05),頁147-153。
羅振亞,〈飛翔在「日常生活」和「自己的心情」之間──論王小妮的個人化詩歌創作〉,《當代作家評論》2009年2期(2009.02),頁124-133。
羅振亞,〈詩人翟永明的位置〉,《當代作家評論》2010年6期(2010.11),頁74-85。
顧彬著(Wolfgang Kubin),〈黑夜意識和女性的(自我)毀滅──評現代中國的黑暗理論〉,《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0卷2005年4期(2005.08),頁48-67。

(二)外文部分

Cixous., Hélène. tr. Keith Cohen and Paula Cohen. “The Laugh of the Medusa” Signs., vol. 1, No. 4 (Summer, 1976), pp. 886.
Dian, Li. “Ideology and Conflicts in Bei Dao’s Poetry”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Vol. 9, No. 2 (Fall 1996): 269-385.
Habermas, Jürgen. “Modernity versus Postmodernity.” New German Critique No.22(Winter, 1981): 4-15.
McDougall, Bonnie S. “Dissent Literature: Official and Nonofficial Literature in and about China in the Seventies.” Contemporary China. vol. 3 #4(Winter 1979): 57.
McDougall, Bonnie S. “Bei Dao's Poetry: Revelation & Communicatio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Vol. 1, No. 2 (Spring 1985): 225-252.
Patton, Simon. “The Forces of Production: Symmetry and the Imagination in the Early Poetry of Gu Cheng.”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Vol. 13, No. 2 (FALL, 2001): 140-154.
Yu, Shiao-ling. “Voice of Protest: Political Poetry in the Post-Mao Era.” The China Quarterly. No. 96 (Dec., 1983): 703-719.


四、學位論文

林銳,《徒然的追尋──零雨的空間詩學研究》(台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
陳允元,《殖民地前衛──現代主義詩學在戰前台灣的傳播與再生產》(臺北: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7)。
黃文鉅,《記憶的技藝:以夏宇、零雨、鴻鴻為考察》(台北: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程波,《先鋒及其語境:中國當代先鋒文學思潮研究》(上海:復旦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02)。
趙娜,《女性書寫:智性.情感.身體──20世紀90年代女性詩歌引論》(開封:河南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博士論文,2014)

五、報紙與網路資料

北明,〈一個中國自由詩人的故事〉,網路連結:https://sites.google.com/site/chenyuanliang/home/yigeshirendegushi。
阿盛,〈溫柔敦厚.抒情傳統──陳義芝〉,《自由時報》,1999.02.12,第41版。
張光年,〈關於詩歌問題的討論:在新事物面前──就新民歌和新詩問題和何其芳同志、卞之琳同志商榷〉,《人民日報》1959年1月28日,網路連結:https://new.zlck.com/rmrb/news/I7MYL06J.html
孫守紅專訪,〈探秘《啟蒙》的背後——答中國大陸青年學者、文學評論家孫守紅問〉,「地方文革史交流網」,網路連結:http://difangwenge.org/read.php?tid=12967。
黃粱,《百年新詩》「第四章 中國先鋒詩歌歷史脈動與精神歷程」,黃粱部落格「野鶴原」,連結:http://huangliangpoem.blogspot.com/2020/08/blog-post_33.html
黃翔,〈致中國當代詩壇的公開信:從艾青、周良沛的文章談起〉,網路連結:http://cn.epochtimes.com/b5/4/1/16/n450054.htm。
黃粱,《百年新詩》「第四章 中國先鋒詩歌歷史脈動與精神歷程」,見黃粱部落格「野鶴原」,網路連結:http://huangliangpoem.blogspot.com/2020/08/blog-post_33.html。
黃粱,《百年新詩》第三十二章:顧城(1956-) 顧城詩四講,網路連結:http://huangliangpoem.blogspot.com/2020/09/1956.html。
鄭樹森,〈評陳義芝《遙遠之歌》〉,《中國時報》,1993.10.02,第22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