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洛神賦〉的傳播與接受
作者:簡瑞隆
作者(外文):Jui-Long Chien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
指導教授:溫光華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0
主題關鍵詞:宓妃洛神洛神賦接受史曹植傳播與接受感甄說Fu Feithe Goddess of Luo Riverthe Ode to Goddess of Luo RiverHistory of ReceptionCao ZhiPropagation and ReceptionUnrequited Love to Queen Jan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無論是作家、評論家或文學史家,最初都曾經是一名讀者,而一部文學作品的歷史生命,最重要的是讀者的參與。曹植〈洛神賦〉之流傳,可謂源遠流長,家喻戶曉,歷代相關系列作品也早已琳瑯滿目,故本論文嘗試取徑「接受美學」探討〈洛神賦〉的傳播及接受現象。論文首先追溯先秦及兩漢時期宓妃形象的發展,接著分析曹植〈洛神賦〉對宓妃的刻畫,及〈洛神賦〉寫作年代與主題思想如何成為評論家的焦點。最後希望藉由對〈洛神賦〉相關作品的解讀,總結〈洛神賦〉獨特接受原則、規律和方法。
宓妃最早只是神話中河伯的配偶神,經由戰國屈原、兩漢文學家揚雄、司馬相如及張衡的踵事增華,才逐漸有初步的形象。曹植據此形象並借鑒宋玉〈神女賦〉創作〈洛神賦〉,賦中除對宓妃外貌與裝飾有鉅細靡遺的刻畫,更對其性情與神采有深刻的描寫,奠定宓妃絕美及多情的形象。魏晉時期正值亂世,文人轉而投身對神仙世界的嚮往,〈洛神賦〉所建構的夢幻仙境,正好符合其需求。王羲之、王獻之父子透過書寫《洛神賦》以抒胸臆,顧愷之《洛神賦圖》則是將文本轉譯成連續圖畫。六朝時期,〈洛神賦〉浪漫人神戀愛情節與曹植在當時的崇高地位,使〈洛神賦〉主題思想與表現技巧成為賦家的典範,宮體詩人也師法〈洛神賦〉對美人的描繪。唐、宋時期〈洛神賦〉憑藉《文選》在當時的特殊地位,吸引多情文人的注意,而李善注引的〈感甄記〉,除引發評論家注目外,對後世傳播也立下不世之功。唐詩、宋詞將〈洛神賦〉個別意象轉化,其中「陵波微步」及「羅韈生塵」從此獨立成新生命。古典小說與傳統戲曲受到〈洛神賦〉人神戀愛與〈感甄記〉才子佳人故事影響,作家在時代背景意識制約下,根據記憶、認知、詮釋的創造性和玩味的心理改寫自〈洛神賦〉,或是採用其中片段,以提出新的文本。現當代對〈洛神賦〉的接受是全面性,發展內容也最為多元,舉凡小說、戲曲、電影、電視劇、舞劇,甚至音樂均能大放異彩,豐富的藝術表演與內容,風靡不分年齡的觀眾,造成〈洛神賦〉傳播與接受呈現空前的繁榮景象。
研究發現〈洛神賦〉的傳播與接受具有三項重要特質:一、傳播接受行為與時代背景意識步調一致;二、互文性造就〈洛神賦〉與接受作品相互輝映;三、由民間文學、作家文學與俗文學交織融貫的「洛神文學接受史」。另外,在諸多學者的努力下,以「接受美學」建構的接受史研究,已有初步的成績,放眼未來,不同文學作品的接受史研究也勢必蓬勃發展。
Everyone starts as a reader, whether one becomes a writer, critic, or historian of literature development. It is imperative for readers to actively engage in a literary work to make the work last its life in history.
Numerous resplendent comments and derivatives of widely known“Ode to Goddess of River Luo”by Cao Zhi (曹植洛神賦) have been profusely made and created in the years to come. This dissertation is trying to use the methods and perspectives from the Acceptance Aesthetics to explore the phenomena of the propagation and reception of the “Ode to Goddess of River Luo”.
This dissertation initially started to trace the image development of Fu Fei in Pre-Qin (先秦), West and East Han Dynasties (兩漢).
Then, I analyzed the description of Fu Fei in Cao Zhi’s “Ode to Goddess of River Luo” and his writing background and theme points, as well as explored why it became a focus by critics. Lastly, I summarized the principles, regulations and methods of its unique Acceptance.
Fu Fei begins as a goddess spouse to He Bo (河伯 God of the River). Through the embellishment in the literary works by Qu Yuan (屈原) in Warring States Period, and Yang Xiong (揚雄) Sima Xiangru (司馬相如) and Zhang Heng (張衡) in West and East Han Dynasties, her initial image was gradually built up.
Based on these predecessors, Cao Zhi has further borrowed the idea from the“Ode of Goddess”(神女賦) by Sung Yu (宋玉) and created this“Ode to Goddess River Luo”.
In it, Fu-Fei’s appearance and style of dress were meticulously described and in addition to her detailed disposition and charming characteristics, it culminated in her utmost beauty and complete affection for her.
During the socially unstable and chaotic Dynasties of Wei (魏), and Jin (晉), disappointed intellectuals diverted their attention from politics and indulged themselves in the imaginary Fairy World.
The world described in the “Ode to the Goddess River Luo” depicted the dreaming fairy world suited the contemporary world the most.
Calligraphers Wang Xizhi (王羲之) and Wang Xienzhi (王獻之) wrote Fu Fei through their Calligraphy works in expressing their own feelings, while Gu Kaizhi (顧愷之)’s“Painting of the Ode to the Goddess of River Luo”vividly illustrated the story.
The romantic episode between a Goddess and a human in the period of Six Dynasties (六朝) was further strengthened by Cao Zhi’s prominent royal and literary status, which made the“Ode to the Goddess of River Luo” a role model for all Ode writers.
In later years, poets of Gong Ti Style (宮體詩which using gorgeous wordings, rhythm and parallelism sentences immensely) followed this norm in describing beauties.
Being selected into Zhao Ming Anthology (昭明文選) attracted attention from all intellectuals with romantic fantasies. Li Shan (李善)’s expounding in his annotation further gathered critics and helped its propagation to later years.
Poems in the Dynasties of Tang (唐) and Sung (宋) extracted portions of their descriptions to illustrate the “small steps lightly walking on the water surface excited the fine ripples just like treading on the earth raising the fine dirts (陵波微步,羅韈生塵)”and became a new way to describe the elegance of beauties.
Classic novelists and traditional drama writers who were influenced by the romance between a human and a goddess from the “Ode to Goddess of River Luo” and similarly in another derivative story between a talented scholar and an unreachable beauty from “Unrequited Love to Queen Jane”(感甄記) could still create their own literary works based on their memory, understanding and imagination, though confined by contemporary social norms. Some of them extracted partial episodes and created various masterpieces.
In modern days, the acceptance and appreciation of the “Ode to the Goddess of River Luo” is expansive. Their developments are multilayered, influencing the realms of literature and all forms of the art by portraying the utmost creativity with new adaptations.
These developments have attracted more audiences and readers of all ages, thus creating a phenomenon never before seen.
In my study, I found three outstanding characteristics in the propagation and acceptance of the “Ode to the Goddess of River Luo”:
First, propagation and acceptance are in tandem and are coherent through time and contemporary popular ideologies.
Second, derivative literal works from the Ode complemented each other and made them both even more flamboyant.
Third, combined and intertwined with all kinds of writers in accepting Goddess of River Luo has achieved greatly in the realm of “Acceptance Aesthetics.”
We are convinced that in the future that this approach through the study of “Acceptance History” will be further blossomed in the future.
一、傳統文獻
周・荀況:《荀子新注》(臺北:里仁書局,1983年11月)。
漢・班固著,清・王先謙補注:《漢書補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2月)。
漢・班固著:《白虎通》(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4年9月)。
漢・揚雄著,張震澤校注:《揚雄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漢・劉安著,漢・高誘注:《淮南子》(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7年)。
漢・蔡邕:《蔡中郎集》(臺北:中華書局,1971年)。
魏・王弼、韓康伯注,唐・孔穎達:《周易正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2月)。
魏・曹植著,趙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臺北:明文書局,1985年4月)。
晉・干寶:《搜神記》(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9月)。
晉・王獻之書,戴山青編:《王獻之書法全集》(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2年6月)。
晉・陳壽撰,南朝宋・裴松之注:《新校三國志注》(臺北:世界書局,1972年9月)。
晉・陸機:《陸士衡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晉・嵇康撰,戴明陽校注:《嵇康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年7月)。
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新校後漢書注》(臺北:世界書局,1972年9月)。
南朝宋・劉義慶編,余嘉錫撰:《世說新語箋疏》(臺北:華正書局,2008年5月)。
南朝宋・謝靈運撰,顧紹柏校注:《謝靈運集校注》(臺北:里仁書局,1994年4月)。
齊・謝朓:《謝宣城詩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梁・江淹撰,明・胡之驥註,李長路、趙威點校:《江文通集彙註》(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4月)。
梁・沈約:《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10月)。
梁・劉勰著,王更生注譯:《文心雕龍讀本》(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4年10月)。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清・胡克家考異:《文選附考異》(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梁・蕭繹撰,許逸民校箋:《金樓子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1月)。
梁・鍾嶸撰,陳延傑注:《詩品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1年)。
陳・徐陵編,清・吳兆宜注:《玉臺新詠箋注》(臺北:明文書局,1988年7月)。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北京:中華書局,1954年)。
唐・元稹著,周相錄校注:《元稹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2月)。
唐・王維著,清・趙殿成箋注:《王右丞集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6月)。
唐・白居易著,謝思煒校注:《白居易詩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7月)。
唐・李冗:《獨異志》,收入《百部叢書集成》3(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唐・李白著,張式銘標點:《李太白集》(長沙:嶽麓書社,1987年5月)。
唐・李吉甫:《元和郡縣志》,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
唐・李延壽:《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唐・杜光庭:《墉城集仙錄》,收入陸國強:《道藏》(上海:上海書店,1996年)。
唐・杜甫著,清・仇兆鰲注:《杜詩詳註》(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10月)。
唐・孟浩然著,佟培基箋注:《孟浩然詩集箋注》(增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10月)。
唐・房玄齡:《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11月)。
唐・長孫無忌:《隋書經籍志》(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12月)。
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唐・張彥遠輯,洪丕謨點校:《法書要錄》(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86年8月)。
唐・張鷟撰,趙守儼點校:《朝野僉載》(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10月)。
唐・裴鉶:《洛神傳》,《百部叢書集成》4,《古今說海》5(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唐・劉禹錫撰,卞孝萱校訂:《劉禹錫集》(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3月)。
唐・歐陽詢撰,汪紹楹校:《藝文類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11月)。
唐・駱賓王著,清・陳熙晉箋注:《駱臨海集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9月)。
唐・韓偓撰,清・吳汝綸評註:《韓翰林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7年5月)。
五代・韋莊著,聶安福箋注:《韋莊集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4月)。
後蜀・趙崇祚編,楊景龍校注:《花間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5月)。
後晉・劉昫等撰:《新校本舊唐書附索引》(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
宋・王銍撰,朱杰人點校:《默記》(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9月)。
宋・王應麟撰,清・翁元圻注:《困學紀聞》(北京:商務印書館,1935年9月)。
宋・朱淑真撰,宋・魏仲恭輯,宋・鄭元佐注,冀勤輯校:《朱淑真集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1月)。
宋・李昉:《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9月)。
宋・辛棄疾撰,鄧廣銘箋注:《稼軒詞編年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10月)。
宋・周密撰,張茂鵬點校:《齊東野語》(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11月)。
宋・姚寬:《西溪叢語》(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宋・姜特立撰,錢之江整理:《姜特立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6年1月)。
宋・柳永著,薛瑞生校註:《樂章集校註》(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12月)。
宋・洪興祖:《楚辭補注》(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9月)。
宋・范成大:《范石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4月)。
宋・晁公武撰,宋・姚應績編:《衢本郡齋讀書誌》(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8年)。
宋・張孝祥撰,宛敏灝箋校,祖保泉審訂:《張孝祥詞箋校》(合肥:黃山書社,1993年9月)。
宋・張邦基撰:《墨莊漫錄》(上海:上海書店,1985年10月)。
宋・陳善:《捫蝨新語》,《叢書集成新編》12(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4年6月)。
宋・陸游撰,李劍雄、劉德權點校:《老學庵筆記》(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11月)。
宋・賀鑄著,鍾振振導讀:《賀鑄詞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6月)。
宋・黃庭堅著,宋・任淵、史容、史季溫注,黃寶華點校:《山谷詩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2月)。
宋・黃庭堅著,馬興榮、祝振玉校注:《山谷詞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3月)。
宋・楊萬里撰,辛更儒箋校:《楊萬里集箋校》(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9月)。
宋・熊克著,顧吉辰、郭群一點校:《中興小紀》(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9月)。
宋・趙孟頫:《松雪齋集》(北京:中國書店,1991年6月)。
宋・劉克莊:《後村先生大全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8年)。
宋・歐陽修、宋祁撰:《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2月)。
宋・歐陽修《歐陽修全集・居士外集》(北京:中國書店,1986年6月)。
宋・韓元吉:《南澗甲乙稿》,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第1165冊。
宋・蘇軾:《蘇軾詩集》(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2月)。
宋・蘇軾著,鄒同慶、王宗堂編年校註:《蘇軾詞編年校註》(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9月)。
宋・蘇軾撰,明・茅維編,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7月)。
宋・無名氏:《釋常談》(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元・湯垕撰,馬采標點註譯:《畫鑒》(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59年12月)。
元・盧琦:《圭峰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第1214冊。
明・王世貞著,陳傑棟、周明初批注:《藝苑卮言》(南京:鳳凰出版社,2009年12月)。
明・王世懋:《王奉常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6月)。
明・朱存理:《珊瑚木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8月)。
明・汪珂玉:《珊瑚網》(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3月)。
明・汪道昆:《洛水悲》,《盛明雜劇初二三集》(臺北:廣文書局,1979年6月)。
明・徐渭著,李復波、熊澄宇注釋:《南詞敘錄注釋》(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9年1月)。
明・徐火勃:《鼇峰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集部第1381冊。
明・徐熥:《幔亭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第1296冊。
明・張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題辭注》(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5月)。
明・曹學佺:《石倉歷代詩選》,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第1391冊。
明・費元祿:《甲秀園集》,收入《四庫禁毀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集部第62冊。
明・黃鳳翔:《田亭草》,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集部第1356冊。
明・劉玉:《執齋先生文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集部第1334冊。
明・潘之淙:《書法離鉤》(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明・駱問禮:《萬一樓集》,收入《四庫禁毀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集部第174冊。
清・丁晏:《曹集詮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清・丁紹儀輯:《國朝詞綜補》,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集部第1732冊。
清・王士禛:《王士禛全集》(濟南:齊魯書社,2007年6月)。
清・王士禛撰,靳斯仁點校:《池北偶談》(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1月)。
清・王培荀:《寓蜀草》,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集部第1526冊。
清・何焯:《義門讀書記》(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清・吳騏:《顑頷集》,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年)伍輯第27冊。
清・吳蘭庭:《胥石詩存》,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集部第1447冊。
清・呂履恆:《洛神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3月)。
清・李重華:《貞一齋集》,收入《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251冊。
清・李漁著,江巨榮、盧壽榮校注:《閒情偶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5月)。
清・林雲銘:《楚辭燈》(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6月)。
清・胡紹煐:《昭明文選箋證》(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82年2月)。
清・納蘭性德撰,趙秀亭、馮統一箋校:《飲水詞箋校》(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7月)。
清・張雲璈:《選學膠言》(臺北:廣文書局,1966年4月)。
清・張應昌:《煙波漁唱》,收入《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568冊。
清・曹雪芹:《紅樓夢》(臺北:廣文書局,1973年6月)。
清・梁雲構:《豹陵集》,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年)柒輯第17冊。
清・郭起元:《介石堂詩集》,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年)拾輯第20冊。
清・陳文述:《頤道堂集》,收入《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504冊。
清・陳夢雷:《松鶴山房詩文集》,收入《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179冊。
清・陳錦:《補勤詩存》,收入《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687冊。
清・黃燮清:《凌波影》,《倚晴樓七種曲》(北京:學苑出版社,2010年)。
清・楊賓:《鐵函齋書跋》(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清・葉昌熾:《奇觚廎詩集》,收入《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766冊。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臺北:里仁書局,1983年1月)。
清・劉熙載:《藝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12月)。
清・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12月)。
清・嚴可均輯,何宛屏等審訂:《全晉文》(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10月)。
清・嚴可均輯,馮瑞生審訂:《全梁文》(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10月)。
清・聖祖御定:《全唐詩》(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8年12月)。

二、近人專著
方元珍:《文心雕龍作家論研究――以建安時期為限》(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3年6月)。
木齋:《古詩十九首與建安詩歌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
王立:《中國古代文學十大主題――原型與流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7月)。
王仲犖:《魏晉南北朝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12月)。
王季思:《全元戲曲》(北京:人民文學社出版,1999年)。
王玫:《建安文學接受史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7月)。
朱立元:《接受美學導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
朱志賢主編:《心理學大詞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年10月)。
吳云:《魏晉南北朝文學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12月)。
李宗為:《建安風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月)。
李澤厚:《美的歷程》(臺北:蒲公英出版社,1984年11月)。
汪文學:《中國古代性別與詩學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2年9月)。
沈家莊:《宋詞的文化定位》(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
沈達材:《曹植與洛神賦傳說》(上海:華通書局,1933年5月)。
周汛、高春明:《中國傳統服飾形制史》(臺北:南天書局,1998 年10 月)。
尚學鋒、過常寶、郭英德:《中國古典文學接受史》(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
金庸:《天龍八部》(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2月)。
俞劍華、羅尗子、溫肇桐編:《顧愷之研究資料》(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62年3月)。
南宮搏:《洛神》(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75年6月)。
南宮搏:《韓信》(臺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7月)。
姜亮夫:《楚辭通故》(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洪順隆:《辭賦論叢》(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9月)。
胡曉明、胡曉暉:《洛神》(臺北:實學社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6月)。
唐圭璋編:《全宋詞》(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6月)。
夏雪緣:《美人吟・飛花弄影》(北京:知識出版社,2009年3月)。
徐公持:《魏晉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0年9月)。
高日暉、洪雁:《水滸傳接受史》(濟南:齊魯書社,2006年7月)。
高宜三:《洛水女神》,《傳統戲劇輯錄・歌仔戲巷・拱樂社劇本》61《以德報怨・洛水女神・大宋兒女》(臺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2001年6月)。
曹道衡、沈玉成:《南北朝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1年12月)。
畢珍:《洛神》(臺北:太雅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8月)。
莊拂:《古典戲曲存目彙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郭沫若:《歷史人物》(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年)。
陳文忠:《中國古典詩歌接受史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1998年8月)。
陳仕國:《桃花扇接受史研究》(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16年12月)。
陳雲川:《洛神》,《傳統戲劇輯錄・歌仔戲巷・拱樂社劇本》39《班超・洛神》(臺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2001年6月)。
陳葆真:《《洛神賦圖》與中國古代故事畫》(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2年5月)。
彭碧玉:《洛神賦――曹子建與甄后的戀情》(臺北:臺視文化公司,1987年3月)。
游國恩:《離騷纂義》(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11月)。
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9月)。
黃守誠:《曹子建評傳》(臺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7年5月)。
黃守誠:《曹子建新探》(臺北:雲龍出版社,1998年9月)。
葉至誠、業立誠:《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2003年10月)。
廖炳惠:《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臺北: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9月)。
裴普賢評註:《詩經評註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82年7月)。
劉宏彬:《《紅樓夢》接受美學論》(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
劉淑麗:《牡丹亭接受史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13年10月)。
劉惠萍師:《伏羲神話傳說與信仰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5年3月)。
劉學鍇、余恕誠:《李商隱詩歌集解》(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2年10月)。
鄧永康:《魏曹子建先生植年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12月)。
鄭振鐸:《文學大綱》(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年5月)。
錢穆:《莊子纂箋》(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4月)。
駱鴻凱:《文選學》(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11月)。
龍協濤:《文學閱讀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11月)。
簡遠信:《洛神》(臺北:希代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2月)。
河北師範學院中文系古典文學教研組編:《三曹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月)。
新興書局輯:《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1978年)。
《綏中吳氏藏抄本稿本戲曲叢刊》(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年)。
〔日〕目加田誠:《洛神の賦》(東京:講談社式會社,1989年8月)。
〔德〕H.R.姚斯、〔美〕R.C.霍拉勃著,周寧、金元浦譯《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年9月)。
〔德〕漢斯・羅伯特・耀斯(Hans Robert Jauss)著,顧建光、顧靜宇、張樂天譯:《審美經驗與文學解釋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7年)。
〔法〕蒂費納・薩莫瓦約(Tiphaine Samoyault)著,邵煒譯:《互文性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
〔俄〕鮑列夫(Борев, Юрий Борисович)著,喬修業、常謝楓譯:《美學》(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6年2月)。

三、期刊論文
于國華:〈重回邏輯的整體――與袁濟喜先生商榷〉,《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1期,頁10-13。
于國華:〈情賦發展視域中的〈洛神賦〉愛情書寫〉,《瓊州學院學報》第23卷第3期(2016年6月),頁3-10。
支琪皓:〈〈洛神賦〉的文化衍生――從文本到繪畫、書法〉,《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第36卷第5期(2018年10月),頁63-66。
木齋:〈《古詩十九首與建安詩歌研究》反思〉,《社會科學研究》2010年第2期,頁54-66。
王玉亮:〈論南朝宮體詩中的女性描寫〉,《文學教育》2008年2月,頁133-135。
王亞培:〈〈洛神賦〉對後世小說的影響〉,《湖北社會科學》2012年第8期,頁128-130。
王林飛:〈洛神故事的演變〉,《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3期,頁29-35。
王書才:〈曹植〈洛神賦〉主旨臆解〉,《達縣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5卷第3期(2005年5月),頁37-39。
王莉:〈論宓妃形象在中古時期的新變及其成因〉,《貴州社會科學》2013年第2期(總第278期)(2013年2月),頁55-60。
王德華:〈漢末魏晉辭賦人神相戀題材的情感模式及文體特徵〉,《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7卷第1期(2007年1月),頁102-109。
石守謙:〈《洛神賦圖》:一個傳統的形塑與發展〉,《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第23期(2007年),頁51-80。
余才林:〈〈感甄記〉探源〉,《文學遺產》2009年第1期,頁118-121。
吳冠文:〈論宓妃形象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演變――兼論由此反映的中國文學發展的趨勢〉,《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1期,頁32-42。
吳美卿、劉怡菲:〈論屈原〈離騷〉和曹植〈洛神賦〉中宓妃形象〉,《韓山師院學報》第31卷第1期(2010年2月),頁51-56。
吳從祥:〈生命的焦慮,苦悶的宣洩――〈洛神賦〉主旨新論〉,《阜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1期(總第127期),頁48-50。
呂育忠:〈僅僅是一種「意圖」――《七步吟》創作談〉,《劇本》2013年第1期,頁40-41。
李文鈺:〈〈洛神賦〉寫作年代與背景重探〉,《書目季刊》第42卷第3期(2008年12月),頁55-73。
李孟宣:〈木齋甄后研究的學術反思〉,《瓊州學院學報》第20卷第3期(2013年6月),頁32-37。
李建中:〈試論西晉詩人的人格悲劇〉,《社會科學戰線》1998年第2期,頁99-105。
杜培响、黃義樞:〈論呂履恒《洛神廟》傳奇思想藝術及傳統遵循〉,《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5卷第1期(2012年1月),頁136-139。
杜顏璞:〈從「緣情綺靡」到「且須放蕩」――論蕭綱對陸機詩學理論的繼承與發展〉,《青年文學家》2014年第26期,頁36-37。
汪涵:〈顧愷之《洛神賦圖》的人物形象美學賞析〉,《美與時代(下)》,2017年第2期,頁69-71。
汪超:〈試論兩宋《文選》刊印盛況及其原因〉,《浙江海洋學院學報(人文科學版)》第25卷第3期(2008年9月),頁46-50。
俞灝敏:〈論魏晉六朝游仙文學的崛起〉,《南都學壇》第20卷第1期(2000年1月),頁38-41。
施如芳:〈燕子飛了,洛神錯過曹丕的美――施如芳筆下的新編歷史劇《燕歌行》〉,《典藏古美術》第240期(2012年9月),頁158-163。
范子燁:〈驚鴻瞥過遊龍去,虛惱陳王一事無――「感甄故事」與「感甄說」證偽〉,《文藝研究》2012年第3期,頁60-67。
郁玉英:〈論文學傳播中的共生現象及其對文學經典生成的影響――以宋詞為中心〉,《江西社會科學》2012年第3期,頁86-91。
袁濟喜:〈「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木齋先生《古詩十九首》主要作者為曹植說商兌〉,《中國文化研究》2013年冬之卷,頁41-54。
郝譽翔:〈最美的剎那:漢唐樂府《洛神賦》〉,《聯合文學》第22卷第6期(總第258期)(2006年4月),頁89-93。
高幸佑:〈論植甄隱情為古詩背景的接受――木齋學說的情愛革命〉,《瓊州學院學報》第20卷第4期(2013年8月),頁30-37。
張文勛:〈苦悶的象徵――〈洛神賦〉新議〉,《社科戰線》1985年第1期,頁222-227。
張玉勤:〈宣物莫大於言存形莫善於畫――「語–圖」互文語境中的洛神形象〉,《蘭州學刊》2009年第7期,頁176-179。
張屹:〈古詩用典的「互文性」研究〉,《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7卷第4期(2009年8月),頁448-452。
張亞新:〈略論洛神形象的象徵意義〉,《中州學刊》,1983年第6期,頁100-112。
張瑗:〈再談〈洛神賦〉的主旨〉,《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86年第1期,頁86-90。
張璽:〈中國早期道教人神對話現象透析――以顧愷之《洛神賦圖》為例〉,《許昌學院學報》第31卷第4期(2012年),頁70-72。
張耀元:〈〈洛神賦〉對先秦人神戀歌文學的繼承與超越〉,《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6卷專輯(2007年9月),頁124-126。
許浩然:〈曹植〈洛神賦〉作年新考〉,《洛陽師範學院學報》第28卷第3期(2009年6月),頁76-79。
閆桂萍:〈從接受史的角度論金庸小說的電視劇改編――以《射雕英雄傳》為例〉,《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學報》第24卷第6期(2015年11月),頁90-92。
陳文忠:〈柳宗元〈江雪〉接受史研究〉,《文史知識》1995年第3期,頁10-18。
陳祖美:〈「恨人神之道殊,怨盛年之莫當」――〈洛神賦〉的主題和藝術特色〉,《文史知識》1985年第8期,頁30-37。
陳葆真:〈從遼寧本《洛神賦圖》看圖像轉譯文本的問題〉,《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第23期(2007年9月),頁1-50。
程錫麟:〈互文性理論概述〉,《外國文學》1996年第1期,頁72-78。
華唐:〈〈洛神賦〉的原型與流變〉,《明道文藝》第248期(1996年11月),頁118-128。
黃守誠:〈曹植對江淹的影響――兼論〈洛神賦〉與〈麗色賦〉〉,《書和人》第654期(1990年9月8日),頁1-4。
黃鳴奮:〈若無新變,不能代雄――略論南音樂舞《洛神賦》的創造性〉,《福建藝術》2008年第5期,頁22-25。
雍際春:〈論伏羲文化的演變與內涵〉,《甘肅社會科學》2008年第6期,頁67-70。
劉月新:〈「出入」說――中國古代的接受理論〉,《名作欣賞》1997年第1期,頁6-13。
劉亞寧:〈《洛神賦圖》的美學思想研究〉,《美術教育研究》2017年第9期,頁14-15。
劉青弋:〈「苟活」之批判與人性生存的拷問――舞劇《洛神賦》的思想深度與藝術超越〉,《舞蹈》2013年12月,頁19-21。
劉躍進:〈文學史研究的多種可能性――從木齋《古詩十九首與建安詩歌研究》說起〉,《文學遺產》2011年第5期,頁48-50。
歐陽逸冰:〈以形寫神氣韻生動――舞劇《水月洛神》觀後〉,《藝術評論》2011年第4期,頁58-60。
蔣寅:〈擬與避:古典詩歌文本的互文性問題〉,《文史哲》2012年第1期(總第328期),頁22-32。
鄭文惠:〈絕章的情賦:人神戀曲223――洛神形象暨曹植〈洛神賦〉及其接受史〉,《典藏古美術》第240期(2012年9月),頁136-141。
鄭睿:〈女神之苦媚、洛水之絕唱――〈洛神賦〉的藝術形象與文學意義淺析〉,《當代藝術》2009年第3期,頁64-66。
戴紹敏:〈論〈洛神賦〉的古典美及其承傳〉,《大同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18卷第3期(2004年9月),頁42-44。
戴燕:〈〈洛神賦〉:從文學到繪畫、歷史〉,《文史哲》2016年第2期,頁29-47。
龔斌:〈驚人之論、精湛考索――關於木齋《古詩十九首》與建安詩歌研究的思考〉,《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3卷第6期(2014年11月),頁39-47。
觀者談:〈輕雲蔽月,流風回雪――眾說《雲水洛神》〉,《舞蹈》2009年6月,頁18-21。
〔日〕山口為広:〈曹植「洛神賦」考――その作意のめぐって〉,《国文学論考》第27期(1991年3月),頁27-34。
〔日〕渡辺滋:〈古代日本における曹植「洛神賦」受容:秋田城出土木簡の性格を中心として〉,《文学・語学》第207期(2013年11月),頁1-13。
〔日〕溝口晋子:〈曹植「洛神」賦に見られる構成の特徴について〉,《時の扉:東京学芸大学大学院伝承文学研究レポート》第3期(1999年3月),頁21-26。
〔日〕猿渡留理:〈曹植「洛神賦」の特徴:『楚辞』の典故援用を手がかりとして〉,《日本文學》第113期(2017年3月),頁201-216。
〔日〕鈴木崇義:〈曹植「洛神賦」小考〉,《中国古典研究》第53期(2008年12月),頁49-67。
〔日〕寧佳文:〈曹植文学の後世への影響 : 「洛神賦」を中心〉,《大手前比較文化學會會報》第15期(2014年),頁3-8。

四、學位論文
于國華:《曹植詩賦緣情研究》(長春: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6年12月)。
王立洲:《神女意象的文化蘊涵》(長春:東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5月)。
王津:《唐前曹植接受史》(濟南:山東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4年11月)。
田珊:《王獻之小楷《洛神賦》的複製與傳承》(廣州:暨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6年3月)。
白雲:《元前曹植接受史》(哈爾濱:黑龍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年6月)。
江俊逸:《南宮搏歷史小說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2004年12月)。
江曉昀:《〈洛神賦〉中女神原型之思維發展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5月)。
呂則麗:《曹植辭賦與散文研究》(濟南:山東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年5月)。
李文鈺:《宋詞中的神話特質與運用》(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2004年5月)。
汪偉:《論宓妃形象及其文化內涵的發展演變》(長春:長春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9年6月)。
邢培順:《曹植文學研究》(濟南:山東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0年11月)。
周宗亞:《故宮藏《洛神賦圖》之圖像研究》(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學位論文,2008年4月)。
周晴:《淺談《洛神賦圖》的時空表現特點》(瀋陽:魯迅美術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16年6月)。
唐勉嘉:《從文本到繪畫:《洛神賦圖卷》、《女史篇圖卷》、《列女仁智圖卷》研究》(上海:復旦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6月)。
張則見:《曹植〈洛神賦〉接受史研究――以詩文為討論中心》(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8年5月)。
張紅:《解析《洛神賦圖》的美學思想》(蘭州:西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5月)。
張茜:《洛神宓妃形象演變研究》(南京:東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11月)。
張燕清:《由顧愷之《洛神賦圖》看魏晉繪畫的自覺性》(福州:福建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5月)。
陳婧:《洛水文學審美研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4月)。
華麗娜:《〈孔雀東南飛〉古代接受史》(濟南:山東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年1月)。
馮帆:《文學形象轉化舞蹈形象之探究――以王玫《洛神賦》中甄宓形象為例》(濟南:山東藝術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19年6月)。
馮媛雲:《曹植〈洛神賦〉的主題考察及敘事策略研究》(廣州: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8年5月)。
楊永:《唐人論建安文學――建安文學學術史考察》(鄭州:鄭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年5月)。
楊娟:《從曹植接受史中考察歷代對曹植賦的接受情況――兼論曹植賦的藝術成就》(青島:中國海洋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6月)。
楊貴環:《曹植文學的批評史略》(揚州:揚州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0年4月)。
蔡旻呈:《從文化資產到文化創意――漢唐樂府之梨園樂舞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6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