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洛神賦〉對宓妃形象的接受與發展
書刊名:有鳳初鳴年刊
作者:簡瑞隆
出版日期:2018
卷期:14
頁次:頁439-456
主題關鍵詞:宓妃洛神賦洛神曹植伏羲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5
  • 點閱點閱:5
宓妃相傳是伏羲之女,而宓妃最早出現在先秦屈原的《離騷》和《楚辭.天問》中。其後《楚辭》中王褒的〈九懷.昭世〉、劉向的〈九歎.愍命〉雖都有宓妃的身影,但此時宓妃容貌、性格是缺失的,只是一個蒼白單薄的配偶神。到了兩漢時期,從西漢司馬相如的〈上林賦〉開始,揚雄的〈羽獵賦〉、〈甘泉賦〉及〈太玄賦〉;東漢張衡的〈思玄賦〉及〈東京賦〉,蔡邕的〈述行賦〉,邊讓的〈章華臺賦〉,甚至「古詩十九首」,在文人的踵事增華下,宓妃形象有了不同程 度的演變,但宓妃雖有容貌,也有些性情,卻缺凡具體的故事情節,宓妃本身仍舊是個遙不可及的人物。曹植的〈洛神賦〉除了接受先秦以及兩漢以來文學作品中的宓妃形象,並有突破性的發展,賦中不僅對宓妃外貌與裝飾有鉅細靡遺的刻畫,更對宓妃的性情與神采有深刻的描寫,特別是多愁善感的心靈世界,一往情深的愛情追求,徘徊不定的惆悵痛苦,創造了一個血肉豐滿的人物形象,並留下了人神相戀,卻人神殊途的憾恨。曹植筆下的宓妃不但前無古人,也可以說後無來者,後代文學作品中儘管對宓妃性情仍有種種演變,但外貌與裝飾上卻幾乎不出〈洛神賦〉的表現範圍。從此,宓妃成為絕美與多情的象徵,也使後世作者據此形象,不斷演繹創作各種不同文學體裁的洛神故事
期刊論文
1.于國華(2016)。情賦發展視域中的〈洛神賦〉愛情書寫。瓊州學院學報,23(3),3-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林飛(2015)。洛神故事的演變。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學報,2015(3),29-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莉(2013)。論宓妃形象在中古時期的新變及其成因。貴州社會科學,278,55-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吳冠文(2011)。論宓妃形象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演變--兼論由此反映的中國文學發展的趨勢。復旦學報,2011(1),32-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吳美卿、劉怡菲(2010)。論屈原《離騷》和曹植〈洛神賦〉中宓妃形象。韓山師院學報,31(1),51-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雍際春(2008)。論伏羲文化的演變與內涵。甘肅社會科學,2008(6),67-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戴紹敏(2004)。論〈洛神賦〉的古典美及其承傳。大同職業技術學院學報,18(3),42-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王立洲(2006)。神女意象的文化蘊涵(碩士論文)。東北師範大學,長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婧(2012)。洛水文學審美研究(碩士論文)。南京師範大學,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游國恩(1980)。離騷纂義。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洪順隆(2000)。辭賦論叢。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安、高誘(1987)。淮南子。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蕭統、李善(1989)。文選。臺北縣: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洪興祖(1995)。楚辭補注。臺北:大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嚴可均(1958)。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姜亮夫(1999)。楚辭通故。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班固(1985)。白虎通。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劉惠萍(20050000)。伏羲神話傳說與信仰研究。臺北:文津。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王弼、韓康伯、孔穎達、皇侃(1990)。周易正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顏之推(1954)。顏氏家訓。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李冗(1965)。獨異志。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揚雄、張震澤(1993)。揚雄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劉勰、王更生(2004)。文心雕龍讀本。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蔡邕(1971)。蔡中郎集。臺北:台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班固、王先謙、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2008)。漢書補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