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民間文化的媒體再現:以動畫電影《大魚海棠》為研究對象
作者:蘇新益
作者(外文):Hsin-Yi Su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
指導教授:彭衍綸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0
主題關鍵詞:民間文化民間文學民俗文化民間藝術動畫大魚海棠folk culturefolk literaturefolk artanimationBig fish Begonia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0
文化,是人類生活經驗與知識累積的成果。如若以金字塔為範例,精英文化是處於最上層,中間部分是通俗文化,最下層則是民間文化。民間文化是傳統文化的基礎,不僅延續文化的最初本質,同時也奠定了一個民族、地區文化的多元基調。
民間文化是動畫成長茁壯的最佳土壤,動畫的生命力,藉由民間文化的精髓而獲得滋養。動畫是跨媒介的多載體,具有文化性、隱喻性、符號性、教育性、流行性、娛樂性、兼容性、多元性、大眾性、衍生性。在動畫中應用民間文化元素,除了增添作品藝術魅力與民族韻味之外,還可以創造民間文化媒體再現的功能。
動畫電影《大魚海棠》不僅擁有高票房的紀錄,同時也創下中國動畫史有史以來,媒體、網路最高的熱烈討論度,因此,本文選擇《大魚海棠》為研究對象。在研究方法上,以深度訪談法、內容分析法為主,訪問海峽兩岸二十名學術界、產業界的動漫畫學者專家;在研究理論上,以民間文化為主,對照受訪者的訪談資料進行分析歸納;在研究問題上,則聚焦於「民間文化、民間文學與文化創意產業的脈絡關聯」、「民間文化、民間文學如何成功應用於動畫作品當中」以及「受訪者對動畫電影《大魚海棠》相關層面的認識」這三大研究面向。
本研究的理論目的為梳理民間文化、民間文學與文化創意產業關聯、拓展民間文化、民間文學各種領域的研究面向、歸納民間文化、民間文學對動畫產業的重要性、連結民間文化、民間文學與動畫研究的新課題、提出動畫研究新定位,喚起學術界的重視肯定;至於實務目的則是探討民間文化、民間文學如何應用於動畫產業、喚起動畫界對民間文化、民間文學的重視肯定、梳理動畫成功關鍵因素,提供給動畫業者參酌、撰寫《大魚海棠》結論,以作為後續研究者參考、將《大魚海棠》研究結果提供給製作團隊參考。
Culture is the result of the accumulation of human living experience and knowledge. Take a pyramid as an example, the elite culture goes to the top level, the popular culture goes to the middle and the folk culture goes to the bottom part. Folk culture is the found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s that not only extends from the original essence of culture, but sets a diversified tone for the culture of a people and a region.
Folk culture is the best soil for the growth of animation. The momentum of animation is nurtured by the core essence of folk culture. Animation is a multi-carrier that crosses multiple media. It is cultural, metaphoric, with symbolic representations, educational, popular, entertaining, inclusive, diverse, oriented to the general public, and derivative. Adopting the element of folk culture in animation can add charisma and an ethnical sentiment to the works themselves, and also create a media representation of folk culture.
The animation film, Big fish Begonia, not only hits a high record at box office but is marked as the most discussed work ever over the media and the Internet in Chinese animation history. Therefore, this article chooses Big fish Begonia as the subject of study.This article takes in-depth interview and content analysis as the main approaches of research, and interviews 20 cross-strait academic scholars and industry specialists in the animation field. The theories for research here focus on folk culture and are compared with the interview data of the interviewees for analysis and organizing. The 3 main issues pertaining to the research are “the contextual connection among folk culture, folk literature and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how to successfully apply folk culture and folk literature to animation works”, and “the interviewees’ recognition of aspects pertaining to the animation film, Big fish Begonia”.
The theoretical purpose in this study is to sort out the connection among folk culture, folk literature and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expand the dimension of research for folk culture and folk literature, organize the importance of folk culture and folk literature to the animation industry, connect the new tasks in folk culture, folk literature and animation research, propose new positions in animation research, and call for the attention and recognition from the academia. The practical purpose is to explore how to apply folk culture and folk literature to the animation industry, call for the animation industry to take folk culture and folk literature seriously and recognize them, sort out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of animation and provide them to animation companies for their reference, write a conclusion on Big fish Begonia as a reference for subsequent researchers, and provide the study results of Big fish Begonia to the film’s production staff for reference.
參考書目
一、古籍(依成書時代先後排列)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李學勤主編:《周禮注疏˙春官宗伯》(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年)。
〔漢〕鄭元注,〔唐〕賈公彥疏,〔清〕阮元校勘:《儀禮注疏》十三經注疏4(臺北: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
〔漢〕鄭元注,〔唐〕孔穎達等正義,〔清〕阮元校勘:《禮記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
〔漢〕劉向:《列仙傳》〈筆記小說大觀叢刊三十編〉第八冊(臺北:新興書局,1988年)。
〔漢〕劉向:《列仙傳》卷上(臺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89年)。
〔漢〕劉向,〔清〕向宗魯校證:《說苑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漢〕班固,〔唐〕顏師古注:《漢書》(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4年)。
〔晉〕張湛:《列子注》卷5(臺北:世界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62年)。
〔晉〕郭璞,郝懿行箋疏,張鼎三、牟通點校,張鼎三通校:《山海經箋疏˙海內經》(濟南:齊魯書社,2010年)。
〔晉〕皇甫謐,〔清〕宋翔鳳,錢寶塘輯:《帝王世紀》(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年)。
〔晉〕葛洪,何淑真校注:《新編抱朴子˙內篇》(臺北:國立編譯館,2002年)。
〔晉〕干寶:《搜神記》(臺北:里仁書局,1982年)。
〔晉〕陶潛:《搜神後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南朝〕劉敬叔:《異苑》(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唐〕司馬貞:《補三皇本紀》,〔日〕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臺北:洪氏出版社,1983年)。
〔唐〕魏徵等:《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唐〕杜佑:《通典》卷一百,七禮六十七開元禮纂類二序例中(北京:愛如生數字化技術研究中心/黃山書社,清武英殿刻本,2009年)。
〔宋〕歐陽修:《新唐書》卷三十四志第二十四(北京:愛如生數字化技術研究中心/黃山書社,清乾隆武英殿刻本,2009年)。
〔宋〕羅泌:《路史》卷十二後紀三(北京:愛如生數字化技術研究中心/黃山書社,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2009年)。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75年)。
〔明〕來知德集注、胡真校點:《周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清〕徐道編撰、〔清〕程毓奇續撰:《歷代神仙通鑒》,王秋桂、李豐楙主編《中國民間信仰資料彙編》第一輯(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1989年)。
〔清〕聖祖敕撰:《廣群芳譜》卷三十五(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清〕郭慶藩:《莊子集釋》(臺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1997年)。
〔清〕袁枚譯注:《屈原宋玉辭賦譯注》(合肥:黃山書社,2017年)。

二、近人專著(依作編姓氏筆畫寡多排列)

丁俊傑等:《創意學概論》(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1年)。
丁燮等修、戴鴻熙等纂:《中國方志叢書˙華中》第210號(臺北:成文出版,1975年)。
王玉民:《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理論》(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
王光東等:《世紀中國文學與民間文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
王光鎬:《楚文化源流新證》(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88年)。
王孝廉:《中國的神話世界》(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
王孝廉:《東北西南族群及其創世神話》(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王青:《漢朝的本土宗教與神話》(臺北:紅葉文化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8年)。
王忠林注譯:《新譯荀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王娟:《民俗學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王振江等:《史話鞏義》(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2年)。
王邦雄:《莊子——內七篇•外秋水˙雜天下的現代解讀》(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
王健旺:《護鄉佑民•萬載香火:臺灣土地神信仰及其造像藝術》(桃園:桃園縣立文化中心,2008年)。
文化部電影局《電影通訊》辦公室、中國電影出版社本國電影編輯室合編:《美術電影創作研究》(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84年)。
方賀春主編:《中國少數民族戲曲研究論文集》(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1997年)。
中國大百科全書編輯部編:《中國大百科全書˙電影卷》(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1年)。
中國動畫電影發展報告(2016)編委會編著:《2016中國動畫電影發展報告》(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17年)。
尹榮方:《神話求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古云生:《妙聯˙妙對˙巧謎》(臺南:高國書局,1981年)。
田兆元、扎格爾主編:《民族民間文化論壇》第四輯(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2年)。
朱劍:《中國動畫藝術研究》(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12年)。
向松柏:《中國創世神話型態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年)。
吳德亮:《客家圍屋——海峽兩岸的土樓意象特展》(新北: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局,2011年)。
何星亮:《中國自然神與自然崇拜》(上海:三聯書店,1992年)。
何敬堯:《妖怪臺灣:三百年島與奇幻誌˙妖鬼神遊卷》(臺北:聯經出版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
何新:《諸神的起源》(北京:時事出版社,2002年)。
何寧:《淮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杜召棠:《負翁聯話》(臺北:德志出版社,1977年)。
宋兆麟:《巫與巫術》(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
江帆:《民間口承敘事論》(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李亦園:《信仰與文化》(臺北: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1年)。
李朝陽:《中國動畫的民族性研究基於傳統文化表達視角》(北京:中國傳媒大出版社,2011年)。
李劍平主編:《中國神話人物辭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
李豐楙:《憂與遊——六朝隋唐遊仙詩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1996年)。
李豐楙:《山海經圖鑑》(臺北: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
李闡:《漫畫美學》(臺北:群流出版社,1998年)。
艾瑞諮詢研究院主編:《2019年中國動畫行業研究報告》(上海:艾瑞諮詢集團,2019年)。
林一、胡娜主編:《中國傳統藝術全球傳播戰略研究》(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11年)。
林子青:《中國佛教儀規》(臺北:長春樹書房有限公司,1988年)。
林美容:《高雄縣民間信仰》(高雄縣:高雄縣政府,1997年)。
林美容、李家愷:《魔神仔的人類學想像》(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
林素英:《古代生命禮儀中的生死觀——以《禮記》為主的現代詮釋》(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7年)。
周晨:《文化生態的衍變與中國動畫電影發展研究》(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14年)。
周鮚:《動畫電影分析》(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7年)
金榮華:《民間故事類型索引》第一冊(臺北:中國口傳文學學會,2014年)。
卓蘭:《湘西鳳凰》(臺北:閣林國際圖書有限公司,2003年)。
季世昌、朱凈之:《楹聯知識手冊》(北京: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2013年)。
武占坤、馬國凡:《謎語》(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
屈育德:《神話、傳說、民俗》(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1998年)。
肖丰、陳曉娟、李會主編:《民間美術與文化創意產業》(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
臥白雲:《漫畫的藝術》(臺北:藝術圖書有限公司,1974年)。
柯玲:《中國民俗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風笑天:《社會學研究方法》(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
姚桂萍、賈建民:《動漫影視作品賞析》(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7年)。
紀俊臣主編:《禮儀民俗論述專輯》第7輯(臺北:內政部,1997年)。
宮承波主編:《中國動畫史》(北京: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2015年)。
高戈平:《國劇臉譜藝術》(臺北:書泉出版社,2003年)。
高丙中:《民俗文化與民俗生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
高有鵬:《文化視野》(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4年)。
高宣揚:《流行文化社會學》(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唐文標:《中國古代藝劇史》(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5年)。
洪惟仁:《臺灣禮俗語典》(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0年)。
洪德麟:《臺灣漫畫40年初探》(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
花建:《文化+創意=財富》(臺北:帝國文化有限公司,2003年)。
馬世之:《中原楚文化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馬昌儀:《鼠咬天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年)。
馬昌儀:《古本山海經圖說》(臺北:蓋亞文化有限公司,2009年)。
袁勇麟等:《文學藝術產業——趨勢與前瞻》(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7年)。
袁珂:《中國神話通論》(成都:巴蜀書社,1993年)。
袁珂校注:《山海經校注》(臺北:里仁書局,2014年)。
孫隆基:《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徐景熹修、魯曾煜等纂:《中國方志叢書˙華南》第72號(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67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
徐燕:《福建土樓》(臺北:閣林國際圖書有限公司,2003年)。
烏日古木勒:《柳田國男民間文學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年)。
納蘭真:《漫畫編劇魔法書》(臺北:杜威廣告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許南明等:《電影藝術詞典》(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86年)。
胡幼慧:《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胡新生:《中國古代巫術》(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
阮昌銳:《民俗與民藝》(臺北:臺灣省立博物館,1984年)。
張士閃主編:《2012中國民俗文化發展報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
張正明:《楚史》(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張房:《雲笈七籤》卷一百一十(北京:愛如生數字化技術研究中心/黃山書社,四部叢刊景明正統道藏本,2009年)。
張智斌:《陝北民歌通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張紫晨:《中國巫術》(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0年)。
張勝彥:《續修臺北縣志˙卷三˙住民志》(臺北:臺北縣政府,2005年)。
張雙棣:《淮南子校釋(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崔鍾雷:《中國傳統節日˙民俗一本通》(哈爾濱: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年)。
梁章鉅:《楹聯叢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梁釗韜:《中國古代巫術——宗教的起源和發展》(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9年)。
范勝雄:《府城的節令民俗》(臺南:臺南市政府,1991年)。
曹正文:《花鳥詩畫》(上海:上海書店,1996年)。
鹿憶鹿:《洪水神話——以中國南方民族與臺灣原住民為中心》(臺北:里仁書局,2002年)。
國元令:《楹聯藝術探美》(北京:金盾出版社,2013年)。
項楚主編:《中國俗文化研究》第一輯(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
馮文:《動畫概論》(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17年)。
黃玉珊、余為政編:《動畫電影探索》(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黃永林:《中國民間文化與新時期小說》(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
黃博榮:《常用對聯寶典》(臺南:文國出版社,1998年)。
黃清良:《臺灣區重要寺廟聯語匾詞探微》(臺北:學海出版社,1981年)。
黃漢民:《福建土樓——中國傳統民居的瑰寶》(北京:三聯出版社,2009年)。
黃漢青:《莊子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
傅錫壬:《白話山海經》(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80年)。
程薔:《中國民間傳說》(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
彭衍綸:《高雄遊憩名山傳說研究——以大崗山、半屏山、打狗山為對象》(臺北:里仁書局,2011年)。
喬繼堂:《中國歲時禮俗》(臺北:百觀出版社,1993年)。
童慶炳、陶東風主編:《文學經典的建構、解構和重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聞一多:《聞一多全集》第三卷(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邱宜文:《山海經的神話思維》(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2年)。
邱鶴亭:《列仙傳注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楊利慧:《女媧的神話與信仰》(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
楊利慧:《神話與神話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楊春時:《文學理論新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楊義:《中國敘事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詹鄞鑫:《心智的誤區:巫術與中國巫術文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唯妖論:台灣神怪本事》(臺北:奇異果文創事業有限公司,2016年)。
賈否:《動畫原理》(合肥:安徽美術出版社,2008年)。
賈劍秋主編:《大學語文》(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6年)。
廖奔等:《中國戲劇發展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趙夢林:《中國京劇臉譜》(北京:朝華出版社,2004年)。
趙耀:《電視圖框世界》(臺北:志文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年)。
樂蘅軍:《古典小說散論》(臺北︰純文學出版社,1982年)。
鮑家麟:《中國婦女史論文集》第四集(臺北:稻香出版社,1995年)。
劉守華:《中國民間故事史》(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劉守華:《道教與中國民間文學》(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1年)。
劉苑如等:《歷代短篇小說選注》(臺北:里仁書局,2009年)。
劉斌:《中國動畫產業政策及創新研究》(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6年)。
劉還月:《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省文獻會,2001年)。
郭玉雯:《聊齋誌異的幻夢世界˙序》(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1985年)。
郭為藩:《全球視野的文化政策》(臺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郭建寧:《當代中國的文化選擇》(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葉朗:《現代美學體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葉舒憲:《中國神話哲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
葉國良等:《漢族成年禮及其相關問題研究〉,(臺北:大安出版社,2004年)。
歐陽友權等主編:《2010中國文化品牌報告》(北京:中國市場出版社,2010年)。
歐陽友權等主編:《2016中國文化品牌發展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年)。
董希文:《文學文本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
董芳苑:《認識臺灣民間信仰》(臺北︰長青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
萬建中:《中國民間散文敘事文學的主題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萬建中:《新編民間文學概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11年)。
萬建中:《民間文學引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萬建中:《中國民間文化概論》(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年)。
陶立璠:《民俗學》(北京:學苑出版社,2011年)。
陶思炎:《中國魚文化》(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1990年)。
陸西星:《封神演義》(臺北:名家出版社有限公司,1982年)。
蒲震元:《中國藝術意境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蒲震元、杜寒風主編:《電影理論:邁向21世紀》(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1年)。
潘魯生等:《民藝學概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2年)。
陳向明:《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陳序經:《文化學概觀》(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
陳放:《中國創意學》(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10年)。
陳星:《賞心悅目——漫畫品讀筆記》(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4年)。
陳建憲:《神話解讀——母體分析方法探索》(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陳建憲:《神話解讀》(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
陳建憲:《民俗文化與創意產業》(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
陳廣忠注:《淮南子譯注》(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年)。
陳學明:《文化工業》(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盧斌等主編:《動漫藍皮書:中國動漫產業發產報告(2011)》(北京:社會文獻出版社,2011年)。
盧蓉:《電視劇敘述藝術》(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4年)。
潘淑滿:《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蔡俊生等:《文化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蔣印蓮主編:《對外漢語教學與語言文化研究》第一輯(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2005年)。
藍鴻恩等主編:《中國各民族宗教與神話大辭典》(北京:學苑出版社,1993年)。
鄒慶文等:《全球化與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6年)。
謝宗榮:《臺灣傳統宗教文化》(臺中:晨星出版社,2003年)。
鍾宗憲:《炎帝神農信仰》(北京:學苑出版社,1994年)。
鍾宗憲:《民間文學與民間文化采風》(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
鍾敬文:《話說民間文化》(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1990年)。
鍾敬文:《鍾敬文民間文學論著自選集》(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
鍾敬文主編:《民俗學概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魏玉山主編:《2017年中國動漫遊戲產業年度報告》(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18年)。
蕭湘文:《漫畫研究:傳播觀點的檢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蕭俊明:《文化轉向的由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
戴爭:《中國古代服飾簡史》(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1992年)。
龐樸:《龐樸文集》第二卷(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5年)。
龐進:《中國祥瑞‧貔貅》(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
譚君亞:《敘事學理論導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譚君強:《敘事學導論:從經典敘事學到後經典敘事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譚達先:《中國民間童話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
譚達先:《中國傳說概述》(臺北:貫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3年)。
鄧啟耀:《中國神話的思維結構》(重慶:重慶出版社,1992年)。
薛鋒等:《動畫發展史》(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6年)。
羅婷:《克里斯多娃》(臺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年)。
羅鋼:《敘事學導論》(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嚴北溟、嚴捷:《列子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顧頡剛:《史林雜識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

三、譯著(依原作者中文譯名筆畫寡多排列)

〔日〕小川環樹著、張桐生譯:〈中國魏晉以後(三世紀以降)的仙鄉故事〉,收錄於《中國古典小說論集》第一集(臺北: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
〔日〕大林太良著,林相泰、賈福水譯:《神話學入門》(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9年)。
〔日〕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卷28〈封禪書〉(臺北:洪氏出版社,1981年)。
〔法〕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著,董學文、王葵譯:《符號學美學》(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年)。
〔美〕丁乃通著、鄭建成、李倞、商孟可、白丁譯、李廣成校:《中國民間故事類型索引》(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6年)。
〔美〕安瑟倫斯˙史特勞斯、茱麗葉˙克賓(Anselm Strauss and Juliet Corbin)著,徐宗國譯:《質性研究概論》(臺北: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美〕伯爵˙芭比(Earl Babbie)著,李美華等譯:《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臺北︰時英出版社,1998年)。
〔美〕艾布拉姆斯(M.H.Abrams)著,朱金鵬、朱荔譯:《歐美文學術語辭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
〔美〕約翰˙費斯克(John Fiske)著,王曉珏、宋偉杰譯:《理解大眾文化》(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年)。
〔美〕班傑明˙瑰伯翠、威廉˙米勒(Benjamin F. Crabtree & William L. Miller)著,黃惠雯等譯:《最新質性方法與研究》(臺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
〔美〕麥克爾˙奎因柏頓(Michael Quinn Patton)著,吳芝儀等譯:《質的評鑑與研究》(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美〕斯蒂˙湯普森(Stith Thompson)著,鄭海等譯:《世界民間故事分類學》(上海文藝出版社,1991年)。
〔美〕勞倫斯˙紐曼(W .Lawrence Neuman)著,王佳煌等譯:《當代社會研究法》(臺北: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年)。
〔英〕彼得˙布魯克爾(Peter Brooker)著,王志弘等譯:《文化理論詞彙》(臺北: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英〕約翰˙史都瑞(John Storey)著,李根芳等譯:《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臺北: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英〕馬丁˙鮑爾、喬治蓋斯˙凱爾(Martin W. Bauer、George Gaskell)著,羅世宏等譯:《質性資料分析:文本影像與聲音》(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英〕莫琳˙佛尼斯(Maureen Furniss)著,李梁譯:《動畫概論》(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9年)。
〔英〕詹姆斯˙喬治˙弗雷澤(J.G.Frazer)著,汪培基譯:《金枝:巫術與宗教之研究》(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英〕愛德華˙伯內特˙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著,連樹聲譯:《原始文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2年)。
〔荷〕米克˙巴爾(Mieke Bal)著,譚君強譯:《敘述學:敘事理論導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瑞〕:斐迪南˙德˙索緒爾(Ferdinand De Saussure)著,高名凱譯:《普通語言學教程》(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年)。
〔德〕艾伯華(Wolfram Eberhard)著、王燕生、周祖生譯、劉魁立審校:《中國民間故事類型》(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
〔澳〕強尼˙艾倫(Johnny Allen)等著,陳希林、閻蕙群譯《節慶與活動管理》(臺北:五觀藝術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
〔澳〕蘭吉特˙庫瑪爾(Ranjit Kumar)著,胡龍騰等譯:《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臺北: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

四、期刊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寡多排列)

卜陽:〈從完形心理觀《大魚海棠》之色彩靈動〉,《科學與財富》第12期(2016年1月),頁610-611。
丁佳:〈民與歌——從「信天遊」看地理文化背景與音樂本體的關係〉,《南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期(2010年4月),頁81-84。
丁海祥、王娟娟:〈傳統民樂之於「中國學派」動畫音樂〉,《大舞臺》第6期(2012年6月),頁35-36。
于丹丹:〈從《大魚海棠》看國產動畫電影的文化傳播策略〉,《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16卷第6期(2016年2月),頁47-50、120。
王三義:〈試析洪水神話的世界性及其認識價值〉,《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期(2006年7月),頁96-101。
王全權、周碧琬:〈論國產動畫電影中傳統文化的美學價值及其影響——以動畫電影《大魚海棠》為例〉,《江蘇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0卷第4期(2018年7月),頁17-21。
王炎松、易宇:〈鳳凰古城民居的多民族元素特徵初探〉,《華中建築》第7期(2012年7月),頁174-176。
王金壽:〈關於女媧補天神話文化的思考〉,《甘肅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2000年3月),頁40-44。
王星博:〈從《大魚海棠》論中國元素在動畫角色設計中的運用〉,《西部皮革》第10期(2018年9月),頁139。
王芳雷:〈異域世界裡中國文化元素的別樣展示——評動畫電影《大魚海棠》〉,《美術大觀》第3期(2017年5月),頁100-101。
王真真:〈試論動畫片《大鬧天宮》中的美術風格設計〉,《大眾文藝》第24期(2013年1月),頁136-137。
王崢:〈國內民俗旅遊研究綜述〉,《鄭州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第4期(2007年12月),頁25-29。
王甦:〈楹聯作法〉,《淡江大學中文學報》第5期(1999年6月),頁59-99。
王晶波、錢光勝:〈中國古代「死而復生」故事的類型與演變〉,《甘肅社會科學》第6期(2012年7月),頁190-194。
王鳳月:〈行動元模型下中美動畫電影的放縱與約束〉,《電影文學》第2期(2018年3月),頁94-96。
王暢:〈探析中外民族動畫中配角的設計與作用〉,《設計》第2期(2016年4月),頁110-111。
王墨林、石慧:〈淺談民間音樂〉,《北方音樂》第10期(2012年7月),頁46。
王黎明:〈古代大地震的紀錄——女媧補天新解〉,《求是學刊》第5期(1991年9月),頁75。
毛巧暉:〈民間傳說與文化景觀的敘事互構——以嫘祖傳說為中心〉,《貴州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期(2018年8月),頁184-195。
毛舸:〈試從神話中的巫術儀式中看道教屍解信仰起源〉,《時代報告》第4期(2017年6月),頁80。
仝冰清:〈以《大魚海棠》為例論中國動畫電影的藝術缺失〉,《西部廣播電視》第20期(2016年12月),頁112-114。
石昌杰:〈魔術燈、西洋鏡和念了咒的畫——談動畫起源和先驅者〉,《電影欣賞》第69期(1994年6月),頁115-127。
申豔霞:〈中國古代哲學視野下的《大魚海棠》〉,《電影文學》第10期(2018年6月),頁120-122。
史寶林:〈儺的演變與功用〉,《理論界》第12期(2011年7月),頁125-127。
田景豐:〈我國民間文學敘事模式初探〉,《文學教育》第1期(2010年1月),頁122-123。
朴松花:〈如夢如幻田園曲——水墨動畫片《牧笛》賞析〉,《吉林美術學院學報》第2期(2004年12月),頁55-57。
刑丹:〈全球化堅守與本土化繁榮〉,《河北大學學報》第2期(2004年3月),頁119。
成耆仁:〈蛇年話蛇〉,《歷史文物月刊》第11卷第2期(2001年2月),頁23-28。
羊天星:〈《大魚海棠》與《你的名字》的比較研究〉,《工業設計》第11期(2018年1月),頁100-102。
江芬:〈摭談福建土樓門樓的文化內涵〉,《嘉應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第31卷第3期(2013年7月),頁23-29。
呂鋒:〈論民族民間音樂的價值功能及其現實意義〉,《瀋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5卷第4期(2011年7月),頁168-171。
呂學武:〈中國動畫何以成為「學派」——談動畫「中國學派」的構成要素〉,《當代電視》第1期(2012年1月),頁25-27。
何芸:〈民間美術與動畫〉,《美術教育研究》第7期(2019年5月),頁107-108。
何星亮:〈圖騰的起源〉,《中國社會科學》第5期(1989年5月),頁31-52。
何淩霞:〈「白澤」考論〉,《雲夢學刊》第34卷第6期(2013年1月),頁50-53。
余娟、馮秋萍:〈皮影與動畫的相通之處〉,《美術教育研究》第17期(2015年10月),頁112-113。
吳瑞裘:〈古希臘和我國早期變形神話的比較〉,《民間文藝季刊》第1期(1987年1月),頁88。
李平:〈芻議民間音樂〉,《文藝生活》第2期(2012年7月),頁187。
李西:〈解讀《大魚海棠》的深層文化內涵〉,《電影評論》第14期(2016年9月),頁14-16。
李尚:〈用鏡頭行走的巨人——賈樟柯電影敘事策略研究〉,《試聽》第2期(2017年3月),頁52-53。
李佩玉:〈淺談民族民間音樂的價值功能〉,《黃河之聲》第5期(2018年6月),頁13。
李明:〈中國神話故事改編與好萊塢動畫敘事結構研究〉,《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9期(2015年11月),頁12-13。
李彥婷:〈陝北信天遊的民間話語色彩〉,《青年文學家》第3期(2013年7月),頁156。
李昭妗:〈從《大長今》看韓國宮廷飲食文化〉,《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20 卷第5期(2015年11月),頁9-12。
李映洲、董珍慧:〈論敦煌壁畫藝術的美學風格〉,《敦煌研究》第2期(2007年 7月),頁57-60。
李海燕、項多:〈中美日動畫電影音樂之比較〉,《藝海》第12期(2013年1月),頁50-51。
李荷雨:〈電影產業的眾籌模式研究——以《大魚海棠》為例〉,《科技創業月刊》第4期(2017年4月),頁39-43。
李道和:〈女媧補天神話的本相及其宇宙論意義〉,《文藝研究》第5期(1997年5月),頁101-109。
李賽可:〈動畫電影中原型的跨文化旅行〉,《中國傳媒報告》第14卷第1期(2015年2月),頁62-68。
李隆獻:〈歷代成年禮的特色與沿革——兼論成年禮衰微的原因〉,《臺大中文學報》 第18期(2003年6月),頁85-183。
李豐楙:〈山經靈異動物研究〉,《中華學苑》第24、25期(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1981年9月),頁1-25。
李濤:〈動畫形象的符號生產與傳播〉,《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8期(2007年8月),頁106-109。
季貞貞:〈淺析電影《你的名字》的文化意蘊〉,《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30卷第1期(2017年4月),頁95-98。
林雨:〈電影《大魚海棠》的美學意蘊〉,《電影文學》第23期(2017年12月),頁144-145。
林野:〈女媧神話傳說的歷史學思索〉,《漳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期(2008年7月),頁115-120。
林茂賢:〈臺灣媽祖傳說及其本土化現象〉,《靜宜人文學報》第17期(2002年12月),頁91-113。
沈艾雯、殷俊:〈淺析土樓建築樣式在《大魚海棠》中的運用〉,《大眾文藝》第6期(2018年5月),頁173。
沈偉群:〈客家土樓的「楹聯文化」〉,《大眾文藝》第1期(2015年2月),頁12。
汪田明、孔元元:〈貔貅造型在翡翠設計中的應用探析〉,《劍南文學》第10期(2009年7月),頁132。
孟芳:〈報恩故事與民族心靈——從民間故事看我國報恩觀念的理性色彩〉,《中州大學學報》第25卷第2期(2008年4月),頁66-68。
宗祖盼、畢林健:〈動畫電影《大魚海棠》中的「水」意象解讀〉,《電影評論》第7期(2017年6月),頁82-84。
金翰鈞:〈從《鶴報恩》初探日本報恩文化〉,《山東文學》第12期(2008年7月),頁203。
金憶靈:〈論民間音樂的功能〉,《黃河之聲》第20期(2018年1月),頁63。
周司遙:〈淺析《大魚海棠》的民族傳統文化意蘊〉,《電影文學》第8期(2017年5月),頁126-128。
周玉剛、周樹清:〈中華傳統節慶文化的未來走向〉,《湖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第2期(2009年7月),頁76-77。
周西波:〈白澤信仰及其形象轉變之考察〉,《敦煌學》第32輯(2016年8月),頁45-48。
周亮:〈民俗元素與現實商業的交織:《小門神》取材的創新性〉,《電影評論》第10期(2017年11月),頁95-97。
周怡:〈淺析《大魚海棠》的精神意義〉,《文學教育》第1期(2017年3月),頁32-35。
周晨艷:〈民間文化在日本動畫中的體現:以《蟲師》為例〉,《大眾文藝》第16 期 (2013年9月),頁189-190。
周樑楷:〈從傳承意識到歷史意識——臺灣祖先畫像的意義〉,《當代》第119期(1997年7月),頁102-107。
姜冰清、侯建軍:〈淺談河西民間文化藝術元素對二維動畫短片創作的啟示〉,《美術教育研究》第15期(2018年9月),頁90、97。
姜曄、趙一峰:〈美國動畫影片「黃金配角」模式談〉,《電影文學》第7期(2010年7月),頁42-43。
柳爽:〈三星堆青銅神樹探究〉,《劍南文學》第11期(2003年11月),頁133。
柴梅萍:〈配音與字幕聲畫同步翻譯的策略〉,《山東外語教學》第5期(2003年7月),頁92-94。
倪莉:〈《大魚海棠》的圖騰崇拜〉,《電影文學》第11期(2018年7月),頁124-126。
馬佳、高忠嚴:〈異獸人魚故事類型考析〉,《科教導刊》第14期(2017年6月),頁143-144。
馬若飛、何小平:〈論民間文學文本研究的理論原則與方法〉,《廣西社會科學》第4期(2011年7月),頁117-120。
馬明霞、劉超祥:〈民族民間文化資源保護與開發研究——對湖南鳳凰民族民間文化資源保護與開發的調查分析〉,《湖北社會科學》第1期(2005年3月),頁103-105。
馬倩倩、喻湘龍:〈淺析民間美術在現代動畫中的應用——以系列動畫《功夫熊貓》為例〉,《文藝生活》第7期(2016年10月),頁139。
馬曉萍:〈動畫製作中聲音三元素的運用〉,《新聞與寫作》第7期(2015年8月), 頁98-100。
馬穎寅:〈動畫電影與民間文化——以日本動漫與妖怪文化為例〉,《藝術科技》第5期(2014年7月),頁59。
高永利:〈在傳統民間文化中探詢動畫創作〉,《科學之友》第17期(2008年7月),頁117-118。
高莉芬:〈水的聖域:兩晉江海賦的原型與象徵〉,《政大中文學報》第1期(2004年6月),頁113-148。
席威:〈《大魚海棠》:國產動畫電影中傳統文化元素的運用及美學風格〉,《電影評論》第17期(2016年10月),頁85-87。
孫文起:〈《白澤圖》與古小說志怪淵源〉,《哈爾濱學院學報》第28卷第10期(2007年7月),頁75-78。
孫文潔:〈《大魚海棠》文學劇本研究——複調主題結構的雄心與困境〉,《卷宗》第7期(2017年8月),頁166-167。
孫安邦、陳峰波:〈后土就是土地神〉,《運城學院學報》第24卷第3期(2006年6月),頁14-16。
孫淑萍、 張倩姣:〈好萊塢動畫電影「全齡化」現象的經驗與啟示〉,《視聽》第10期(2018年10月),頁88-89。
孫傳山、劉新玉:〈淺析漢代以前儺面具的發展與衍變〉,《東方青年教師》第8期(2010年7月),頁114。
孫薈:〈探析《大魚海棠》中的東方之韻〉,《電影文學》第23期(2017年12月),頁146-147。
孫艷:〈美術色彩在影視動畫創作中的應用研究〉,《美術教育研究》第13期(2014年8月),頁102-103。
秦太明:〈試論塤的歷史沿革〉,《殷都學刊》第3期(2006年7月),頁111-112。
秦其文等:〈民族文化旅遊創意產業商業開發模式研究——以鳳凰古城為例〉,《旅遊研究》,第2卷第1期(2010年3月),頁40-46。
徐坤芳:〈動畫電影《大魚海棠》的藝術內涵與氣質〉,《四川戲劇》第10期(2017年11月),頁158-161。
閆慶來:〈民間藝術在中國動畫藝術中的價值分析〉,《電影文學》第10期(2011年7月),頁45-46。
殷福軍:〈首批中國動畫片及作者的考證〉,《電影藝術》第1期(2007年7月),頁146-150。
唐潔:〈電影符號學下的中國動畫電影——以《大魚海棠》為例〉,《品牌》第4期(2018年9月),頁127-128。
張士閃、清水靜子譯:〈關敬吾論日本傳統故事的類型與結構〉,《西北民族研究》第3期(2003年7月),頁131-136。
張冉:〈迥異的死亡之旅——論《尋夢環遊記》與《大魚海棠》〉,《影視製作》第8期(2018年11月),頁86-92。
張亨:〈莊子哲學與神話思想——道家思想溯源〉,《東方文化》第21卷第2期(1983年7月),頁115-135。
張星海:〈「女媧補天」源自一次隕石雨災害〉,《中州今古》第9期(2004年9月),頁68。
張紫晨:〈民間美術與民俗文化〉,《裝飾》第4期(1988年4月),頁5。
張瑾:〈動畫電影《大魚海棠》的敘事學分析〉,《電影文學》第2期(2018年3月),頁103-105。
崔玲玲:〈中國元素在動畫電影《大魚海棠》前期設計中的應用〉,《中國民族博覽》第10期(2016年11月),頁243-244。
崔旌濤:〈國產影視動畫創作中的民間文化藝術〉,《電影評論》第14期(2017年10月),頁110-112。
胡平仁:〈法社會學的思維方式〉,《法治與社會發展》第6期(2006年11月),頁31-37。
胡真:〈神農氏的尊生護生實踐及其文化價值探討〉,《醫學與社會》第24卷第5期(2011年7月),頁4-6。
胡軼男:〈從《大魚海棠》看動畫電影的美學發展〉,《電影文學》第11期(2017年7月),頁115-117。
梁卉潔:〈探究中國元素在電影創作中的體現——以《大魚海棠》為例〉,《文藝生活》第2期(2018年4月),頁100。
梁珍明:〈中印洪水神話比較研究〉,《廣西教育》第7期(2015年9月),頁118-119。
梁莉:〈《搜神記》中的「死而復生」故事及其對後世文學的影響〉,《文教資料》第31期(2005年11月),頁130-131。
梁健:〈民族音樂在影視動畫配樂中的價值分析〉,《北方音樂》第4期(2018年5 月),頁41。
梅瑩瑩:〈從《大長今》看飲食文化傳播影響〉,《神州》第11期(2018年6月),頁19。
曹海豔:〈動畫形象的符號學研究〉,《中國包裝》第9期(2016年10月),頁28-30。
浦忠成:〈神話之變形〉,《花蓮師院學報》第5期(1995年6月),頁50-54。
苟勁松、譚書晴:〈淺析民間美術在動畫形象設計中的應用〉,《美與時代》第11 期(2015年1月),頁89-90。
楊善群:〈炎帝與神農氏「合二為一」考辨〉,《探索與爭鳴》第8期(2007年8月),頁18-20。
湯惠生:〈北方游牧民族薩滿教中的火神、太陽及光明崇拜〉,《青海社會科學》(1995年2期),頁87-93。
黃玉英:〈從巫術到戲劇——儺戲儀式的功能轉變〉,《音樂時空》第6期(2012年7月),頁72-73。
黃光男:〈中國繪畫故事性題材之研究——兼談現代水墨畫表現的意義〉,《教授論文集》(臺北縣:國立臺灣藝術學院美術學系,2001年6月),頁11-15。
黃詩晴:〈仙鄉淹留故事的時空轉化——以《搜神後記》為探討對象〉,《有鳳初鳴年刊》第12期(2016年5月),頁229-243。
黃漢青:〈創造性詮釋的一則實例——從柏拉圖的「理型界」到宮崎駿的「天空之城」〉,收錄於《第一屆文化事業˙創業及管理研討會論文集》(嘉義:南華大學出版事業管理研究所、南華大學文化事業創業研究中心,2005年6月),頁1-11。
黃漢青:〈蝴蝶效應的詮釋意涵〉,收錄於《第二屆文化事業˙創業及管理研討會論文集》(南華大學出版事業管理研究所、南華大學文化事業創業研究中心,2006年6月),頁91-98。
黃慕洲:〈中國風意蘊下的《大魚海棠》〉,《電影文學》第2期(2017年4月),頁119-121。
傅宛菊:〈電影劇情片的敘事模式探討〉,《湖北函授大學學報》第27卷第9期(2014年7月),頁193-194。
程錫麟:〈敘事理論概述〉,《外語研究》第73期(2002年3月),頁10-15。
程遠荃:〈嫘祖故里初考〉,《中州今古》第5期(1998年5月),頁41-42。
童欣雨:〈淺析陝北信天游的藝術特徵〉,《黃河之聲》第11期(2016年10月),頁90。
邱宜文:〈洪水神話的現代啟示——試談神話於通識教學之運用〉,《嘉義大學通識學報》第10期(2012年11月),頁21-41。
邱素雲:〈從對聯談觀音信仰(上)〉,《普門學報》第11期(2002年9月),頁327-366。
曾子良:〈雞籠中元祭之傳統及其當代轉化之探討〉,《海洋大學海洋文化學刊》第1期(2005年12月),頁37-66。
彭迎:〈《海洋之歌》的神話複現與創傷敘事〉,《齊齊哈爾師範高等學校學報》第4期(2016年9月),頁114-116。
彭玲:〈文化心理學研究對動畫文化發展的深刻影響〉,《社會科學》第9期(2006年7月),頁140-145。
彭美玲:〈臺俗「做十六歲」之淵源及其成因試探〉,《臺大中文學報》第11期(1999年5月),頁363-394。
閔志勇:〈淺談動畫音樂的特性〉,《大眾文藝》第2期(2017年3月),頁169。
馮安君:〈民族風格的音樂在我國動畫電影中的運用〉,《大舞臺》第12期(2011年7月),頁61。
馮蔚寧:〈論《大魚海棠》的生死觀和價值觀〉,《視聽解讀》第3期(2017年4月),頁62-64。
邵婷:〈古希臘神話死而復生的母題研究〉,《戲劇之家》第1期(2013年12月),頁331-332。
喻言:〈論國產3D動畫電影《大聖歸來》的畫面設計〉,《影視觀察》第7期(2016年7月),頁123-124。
喬鳳天:〈符號學方法在動畫角色研究中的應用〉,《新聞界》第2期(2010年7月),頁66-68。
莫林虎:〈從「劉三姐」到「印象˙劉三姐」——一個現代大眾文化文本分析〉,《集美大學學報》第3期(2005年3月),頁84-88。
達紅:〈從《大魚海棠》看中國傳統文化在動畫中的運用〉,《常州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5卷第2期(2017年4月),頁49-52、56。
楊金桃:〈傳承˙變異——孟姜女傳說流變考略〉,《蘭州學刊》第6期(2013年 8月),頁217-219。
楊梅、劉衍:〈從《九色鹿》和《大魚海棠》看動畫電影的傳統文化元素應用〉,《大眾文藝》第8期(2017年6月),頁204、265。
楊翠平:〈《大魚海棠》個人與集體利益的價值衝突〉,《電影文學》第23期(2016年11月),頁126-128。
趙妮:〈陝北民歌「信天游」的審美觀〉,《商情》第24期(2011年7月),頁179。
郝於越:〈傳統神話形象符號在現代傳媒中的延遞——以祝融為例〉,《戲劇之家》第3期(2018年6月),頁198-199。
郝曉贇:〈客家土樓中的象徵文化淺析〉,《華中科技大學學報》(城市科學版)第24卷第4期(2004年12月),頁84-87。
翟麗娜:〈嫘祖與中原地區傳說中絲綢的發明者玉仙聖母考辨〉,《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第2期(2017年4月),頁36-37。
劉守華:〈蠶神信仰與嫘祖傳說〉,《尋根》第1期(1996年1月),頁45-48。
劉守華:〈中國民間故事結構形態論析〉,《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5期(2002年7月),頁47-51。
劉存有:〈永定客家土樓的裝飾藝術特色淺析〉,《湖北科技學院學報》第32卷第12期(2012年8月),頁129-130。
劉姿麟:〈淺析福建客家土樓特徵及管理開發〉,《知識經濟》第3期(2003年1月),頁122。
劉海燕:〈民間美術的特色與價值探析〉,《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10卷第8期(2012年7月),頁76-78。
劉斯榮、王愛敏:〈圖騰文化與中國的龍〉,《湖北工業大學學報》第3期(2001年7月),頁72-77。
劉婉琳:〈從《可可夜總會》影片探討「死後生命」對生者的生命意義啟發〉,《臺灣教育評論月刊》第7卷第8期(2018年1月),頁141-144。
劉道軍:〈太陽神樹、太陽崇拜與太陽曆法〉,《成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第14卷第2期(2006年7月),頁102-107。
劉園香:〈行為經濟學視角下動畫電影《大魚海棠》的行銷分析〉,《環球市場》第9期(2016年3月),頁1-2。
劉毓慶:〈補天考〉,《貴州社會科學》第4期(1991年4月),頁42-46。
劉鴻喜:〈「福建土樓」世界文化遺產——以永定客家土樓為例〉,《華岡地理學報》第22期(2008年12月),頁65-76。
劉鵬展:〈淺析仡佬族儺戲面具造型藝術——以貴州道真縣仡佬族儺戲面具為例〉,《青春歲月》第13期(2018年6月),頁25。
劉瀲:〈中國近代洪水神話研究〉,《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5卷第6期(2016年4月),頁5-10。
葉非:〈好萊塢電影敘事霸權的轉變——以動畫電影《功夫熊貓》為例〉,《大眾文藝》第9期(2013年8月),頁187-188。
葉慶炳:〈六朝至唐代的他界結構小說〉,《臺大中文學報》第3期(1989年12月),頁7-28。
陳岳松:〈動畫電影《大魚海棠》的本土化美學意蘊特徵研究〉,《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16卷第7期(2018年7月),頁75-77。
陳茜:〈淺談電影傳媒影響下,文化遺產的傳承與傳播研究〉,《中國民族博覽》第12期(2018年8月),頁235-238。
陳廣忠:〈《淮南子》中的「赤松子」及其在漢代的影響〉,《弘道》第1期(2013年3月),頁72-77。
陳闖:〈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動畫電影中的運用分析——以《大魚海棠》為例〉,《出版廣角》第22期(2016年4月),頁66-68。
陸方、魯婧:〈《大魚海棠》中傳統民族文化的傳遞〉,《大連大學學報》第2期(2017年6月),頁102-105。
郭小花:〈採茶戲中的舞蹈與音樂元素內涵探討〉,《北方文學》第9期(2018年10月),頁100。
郭紅星:〈淺談對《金枝》中的巫術和巫師的認識〉,《環球人文地理》第6期(2015年8月),頁230。
郭超:〈論嫘祖文化及其現代意義〉,《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8卷第2期(2008年7月),頁126-131。
郭義山:〈土樓牆壁上的教科書——論永定土樓民居聯〉,《龍岩學院學報》第26 卷第4期(2008年8月),頁87-90。
郭瀟、李建濤:〈福建客家土樓的「神幻化」表現《大魚海棠》「神之圍樓」動畫場景構建〉,《赤峰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期(2014年4月),頁137-138。
歐陽炯:〈對聯的寫作與鑑賞〉,《國文天地》第22卷第4期(2006年9月),頁6-10。
董曉萍:〈貓鼠型故事的跨文化研究——兼論鐘敬文與季羨林先生關於同型故事的研究方法〉,《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6期(2012年6月),頁1-2。
賴小瓊:〈從《小鹿班比》看人與自然的二元對立〉,《安徽文學》第12期(2011年7月),頁67-68。
謝枝杏:〈國產動畫電影衍生品行銷策略研究——以《大魚海棠》為例〉,《新聞研究導刊》第11期(2017年9月),頁118-119。
蔣雪柔:〈從《大魚海棠》看文化眾籌與行銷〉,《企業改革與管理》第9期(2018年7月),頁77。
蔣麗麗:〈京劇元素在動畫音樂中的運用〉,《中國校外教育》第z1期(2011年7月),頁1506。
盧文超:〈《大魚海棠》中的「奇觀」與「懷舊」樣式解析〉,《大舞臺》第8期(2016年12月),頁89-91。
潘晨:〈《聊齋志異》中的死而復生現象探究〉,《文教資料》第8期(2014年8月),頁9-10。
韓競:〈談《過猴山》中的審美情趣〉,《美術嚮導》第1期(2004年1月),頁32-44。
鍾令青:〈從民俗文化看中國元素對動畫藝術的影響〉,《大眾文藝)第11期(2016年7月),頁112。
隋慶:〈淺析儺戲的發展〉,《音樂大觀》第23期(2013年2月),頁239。
簡齊儒:〈臺灣虎姑婆故事之深層結構——以自然與文化二元對立觀之〉,《成大中文學報》第43期(2013年12月),頁249-318。
謝貴文:〈論後勁鳳屏宮的神農信仰〉,《高市文獻》第19卷第3期(2006 年9月),頁117-130。
蔡華立、楊盼盼:〈論動畫《大魚海棠》唯美視覺效果的表現手法〉,《北極光》第8期(2016年10月),頁12。
鄒一赫:〈禮貌大同策略在電影《大魚海棠》言語文本的應用研究〉,《青春歲月》第14期(2018年6月),頁110-111。
魏義霞:〈魚在《莊子》中的象徵意義——「北冥有魚」與莊子的動物情結〉,《黑龍江社會科學》第3期(2006年5月),頁40-44。
鄭紅蓮:〈《尋夢環遊記》隱喻敘事分析〉,《現代語文》第4期(2018年6月),頁100-104。
鄭藝、錢今幗:〈激昂水墨精神,點畫丹青靈韻——中國動畫音樂創作評述〉,《吉林藝術學院學報》第4期(2004年7月),頁49-60。
薛春紅:〈談楹聯文化的韻味〉,《邊疆經濟與文化》第12期(2011年7月),頁165-166。
薛曉旭、郝磊:〈陝北「信天遊」民歌中的民俗文化解讀〉,《電影評論》第17 期 (2006年7月),頁76-77。
鄧薇:〈民間音樂傳承思考〉,《民族藝術研究》第3期(2008年7月),頁57-60。
譚昕:〈從中國紅在《大魚海棠》中的運用引發的聯想〉,《北京刷學院學報》第25卷第1期(2017年4月),頁63-64。
羅維:〈論電影跨文化傳播中的「中國形象」建構〉,《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2卷第4期(2016年8月),頁174-179。
鄢用好:〈中國商業動畫創作的形而上的美學追求——《大魚海棠》的美學分析《大觀》第4期(2017年6月),頁102。
蘆彥屹:〈動畫電影《大魚海棠》對推動福建客家土樓傳統文化發展的作用〉,《視聽》第7期(2016年7月),頁210-211。
蘇新益:〈民俗文化於動畫的應用——以金門風獅爺與動畫《閻小妹風獅爺大會》為考察對象〉,《南亞學報》第37期(2017年12月),頁216-244。
蘇新益:〈民間文學相關意涵研究初探〉,《出版界》第100期(2013年7月),頁18-45。
蘇錫璋:〈人類建築的瑰寶——南靖土樓〉,《福建地理》第17卷第1期(2002年7月),頁35-38。

五、學位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寡多排列)

王念暉:《國小學童觀看動畫電影之空間建構——以《神隱少女》為例》(新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王念慈:《府城「做十六歲」民俗節慶活動變遷之研究》(臺南: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王滋薇:《從無知的天真昇華至自我的啟蒙:宮崎駿《神隱少女》中記憶的象徵》(嘉義:國立中正大學外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17年)。
方芊雯:《國小四年級運用動畫影片於視覺藝術教學行動研究:以《史瑞克》影片為例》(嘉義: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方靜雯:《宮崎駿《神隱少女》字幕翻譯等效研究》(新北: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古昌立:《楹聯學研究》(宜蘭:佛光大學中國文學與應用學系碩士論文,2015年)。
任晶:《迪士尼影片〈花木蘭〉的跨文化研究》(北京:解放軍外國語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
吳安清:《虎姑婆故事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吳佩芬:《3D動畫中美式卡通角色運動視覺語言之時間元素建構——以分析「玩具總動員」動畫電影為例》(新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吳俊毅:《動畫《魔法阿媽》中的臺灣元素》(臺東: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吳炳煌:《中國楹聯聯故事研究》(花蓮:國立東華大學民間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年)。
李俐瑩:《兒童對迪士尼動畫花木蘭中性別刻板印象之詮釋研究》(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兒童發展碩士學位學程論文,2008年)。
李朝陽:《臺日漫畫產業發展比較研究——以流通制度與環境為考察中心》(高雄: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應用日語所碩士論文,2004年)。
江佩芳:《卡通中的性別刻板印象——以《真珠美人魚》為例》(臺南:國立臺南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何元佳:《臺灣京劇劇場溯源——京劇表演程式與展演空間之研究》(桃園:中原學建築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
池永歆:《嘉義沿山聚落的「存在空間」:以內埔仔「十三庄頭、十四緣」區域構成為例》(臺北:臺灣師大地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林玠均:《敘事的變化——動畫電影《AKIRA》的改編研究》(新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林宣廷:《動畫《海洋幻想曲》研究——愛爾蘭神話及文化的再現》(臺東: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所碩士論文,2018年)。
林素真:《《哆啦A夢》研究》(臺東: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林培雅:《臺灣地區邱罔舍故事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林郁恬:《《功夫熊貓》動畫電影動物擬人化角色設計之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視覺設計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
周慕姿:《日本動畫文本與日本昔話之關連——以《神隱少女》個案為例》(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是瑞華:《貔貅形象及其故事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
紀秀足:《台灣土地公信仰探究——以嘉義市土地公廟為例》(嘉義: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施保夙:《臺灣神農信仰研究》(臺南: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8年)。
高惠珊:《水墨動畫《牧笛》的圖像詮釋研究》(雲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4年)。
馬新程:《動畫電影幽默角色之設定與運作探討——以《佳麗村三姊妹》為例》(臺中:臺中技術學院商業設計系碩士論文,2009年)。
胡婷婷:《臺灣民間土地公信仰之研究》(新北: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許懷文:《中國大陸《喜羊羊》動畫電影行銷模式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許婉禎:《宮崎駿動畫中的環境教育意涵——國小三年級學生對動畫《崖上的波妞》中隱含環境教育之認知研究》(彰化:大葉大學工學院碩士論文,2011年)。
鹿憶鹿:《傣族史詩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2年)。
曾吉鴻:《臺灣民間文學有關土地公形象之研究》(新竹: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曾蓉珮:《臺灣御宅文化中的日本動漫畫音樂》(臺南: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民族音樂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0年)。
黃于玲:《花木蘭故事與迪士尼動畫「木蘭」互文研究》(屏東:國立屏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8年)。
黃淑貞:《應用普洛普理論探討新女性英雄形象——以動畫電影「勇敢傳說」為例》(臺中: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業設計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
彭語箴:《迪士尼動畫電影《冰雪奇緣》的姐妹關係與女性意識研究》(臺北: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年)。
楊婷如:《《哆啦A夢》與藝術教育——分析暨調查研究初探》(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楊蕙如:《動畫電影裡的場景意涵建構——以《神隱少女》為例》(新北: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游玉玲:《文化創意產業之智慧財產權管理與經營——以霹靂布袋戲為例》(臺北: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5年)。
游繼堯:《動畫中的宗教意涵——以《劇場版魔法少女小圓》為例》(新北: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8年)。
廖浩緯:《電影英漢字幕翻譯中網路流行語的應用以動畫系列電影《馬達加斯加》為例》(桃園:中原大學應用外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17年)。
廖翊如:《臺灣大眾文化中的妖怪再現與生產》(臺中:國立中興大學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7年)。
劉又綸:《兒童動畫中故事特性之分析:英雄旅程、角色人格特質分析及原型概念之運用,以《獅子王》為例》(花蓮:國立東華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劉平君:《解構流行文化的權力軌跡──試析臺灣漫畫文化》(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
郭修文:《從魔神仔談「曠野」的象徵意涵》(花蓮:慈濟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宗教與人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年)。
葉秀香:《奇幻小說改編電影動畫之角色造型探討——以《霍爾的移動城堡》為例》(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型設計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
葉桂伶:《臺灣小學生看迪士尼「花木蘭」的文化認知——一個多元文化教育的行動研究》(新北: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董心平:《世界遺產與人文、環境關係之研究——以福建土樓群為例》(嘉義:南華大學環境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陳家馨:《日本偵探類動畫《名偵探柯南》之配樂特性研究》(嘉義:國立嘉義大學人文學院視覺藝術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
陳新瑜:《戲曲臉譜發展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簡文爵:《《美少女戰士》動畫研究——以「依愛」理論為切入點》(臺東: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蔡芳怡:《宮崎駿動畫電影神隱少女配樂之研究》(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音樂 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
蔡穗如:《動畫《櫻桃小丸子》角色形象與人際關係之研究》(臺東: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韓淑芳:《從《神隱少女》探討資本主義社會的家庭結構、勞動階級與消費行為》(臺東: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謝明勳:《六朝志怪他界觀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1年)。
謝慧萱:《探討日本電影《花田少年史》之翻譯——對照中文字幕翻譯與臺語配音 翻譯》(高雄: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應用日語所碩士論文,2008年)。
簡珮夙:《迪士尼動畫研究:以《花木蘭》為例》(臺南: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管理研所碩士論文,2007年)。
鍾佩芸:《法國《小王子》動畫節目的符號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學類碩士論文,2016年)。
鍾愛玲:《徘徊在「鬼」「怪」之間:苗栗地區「魍神」傳說之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蕭玉詩:《宮崎駿動畫的童話質素研究》(臺南: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蕭婉伶:《大友克洋之動畫《AKIRA》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闕詩穎:《動畫電影《崖上的波妞》中「水」的象徵意涵》(臺東: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
鄭詠中:《尋找文字與動畫之間的路徑——以迪士尼動畫《愛麗絲夢遊仙境》為例》(臺東: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鄭雅鈴:《青少年性別意識型態詮釋之研究——以動畫《花田少年史》為例》(臺南: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澎湖碩士班論文,2008年)。
蘇柔雯:《七夕節的由來及其節俗研究——兼論臺俗十六歲成年禮》(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專班碩士論文,2010年)。

六、網路資源(依作者姓氏筆畫寡多排列)

朱一梵:〈《大魚海棠》:情懷背後,影視眾籌路在何方?〉,《人民網˙金融頻道》(2016年7月12日)。
李娟:〈動畫電影中的敘事主題〉,《中國社會科學報》(2016年5月9日)。
周南焱:〈12年!大魚長成,海棠花開〉,《北京日報》(2016年7月8日)。
馬湧:〈如何打造一部成功的「全年齡」動畫電影 修煉內功是正道〉,《人民網˙人民日報》(2016年4月5日)。
張玲:〈《大魚海棠》導演梁旋:不要把我們推到神壇〉,《深圳新聞網》(2016年7月12日)。
張翰:〈《大魚海棠》主創訪談——中國動漫創造自己的風格需要一個過程〉,《巴賽電影》(2016年7月7日)。
黃梅梅:〈日本一年周邊賣出5627億日元,周邊能破解中國動漫盈利難題嗎?〉,《文創資訊》第10期(2017年11月3日)。
楊蓮潔:〈梁旋:人才嚴重斷層困擾中國動畫〉,《北京晨報》(2016年7月7日)。
熊敏:〈從「西遊情結」淺談中國動畫的傳承與發展〉,《人民網傳媒頻道》(2015年12月28日)。
劉長欣:〈講好故事比技術更重要〉,《南方日報》(2016年7月13日)。
劉鐵梁:〈內價值是民族文化之本〉,《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3月8日)。
陳潔:〈關於《大魚海棠》的誕生,主創團隊分享了這些〉,《三文娛˙國漫》(2016年10月3日)。
關中阿福:〈《大魚海棠》像宮崎駿?導演:他的很多作品是學西方童話〉,《鳳凰網文化》(2016年7月8日)。
蔡華立、楊盼盼:〈論動畫《大魚海棠》唯美視覺效果的表現手法〉,《北極光》第8期(2016年10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