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國民政府處理美軍剩餘物資之研究- 以《中美關於讓售戰時剩餘物資協定》為中心
作者:蔡西濱
作者(外文):TSAI,SI-BIN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史學系
指導教授:陳立文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0
主題關鍵詞:中美關於讓售戰時剩餘物資協定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
戰後時期美國政府透過「借款」、「救濟物資」、「讓售」、「贈與」等方式,對國民政府進行各種形式的援助,本文主要是針對「讓售」這一形式,探討國民政府與美國政府雙方在執行美軍剩餘物資政策之過程中所遭遇的問題與矛盾,尤其是雙方的立場與心態,在短短22個月的執行過程中所產生的問題,都是兩方政府始料未及的。
本文從雙方對「讓售協定」的認知歧異、國民政府內部機關在處理物資所產生的齟齬與雙方對政策的檢討與因應等三方面進行探討。首先,1946年因為國共內戰日炙,中共對於美國既當調停者卻又承認國民政府為中國唯一合法政權並提供相關資源與金援的矛盾作法相當不滿,尤其在「讓售剩餘物資」這一項政策上,更明顯指出美國政府根本就是鼓勵中國內戰、介入中國內政,這致使馬歇爾身為美國對華政策的執行者有時是左右支絀、難以行事。1946年8月30日在國共內戰方興的情形下,中、美雙方政府簽訂《中美關於讓售戰時剩餘物資協定》,就中方而言,這是一項獲得戰爭物資、轉賣剩餘物資獲取外匯充盈國庫與改善政府財政的一線生機,對美方而言,則是償還在中國所欠下的軍費、減輕管理龐大軍事剩餘物資的人力成本與執行士兵歸建的三全之法,照道理說,這是一項各得其利之策。當時行政院下的「物供局」為執行此項政策之單位,其任務主要是充盈國庫、改善政府財政赤字,但在現實上,除了支領物資方式不斷變更,造成各機關對其多有指責外,也因為戰爭現實,大部分剩餘物資不得不以前線軍事單位為優先支領,可轉賣換取外匯的物資則相當有限,其充盈國庫的目的在當時被其他機關譏笑為太過理想而忽略現實,而領用機關也因為編列預算問題,無法以現金支付,只能不斷增加預算編列,反倒增加支出導致財政更加惡化。此外,在執行政策初期,國民政府尚可指定物資項目,請美方將其列入「報廢品」以充作剩餘物資,但到後期,國民政府發現所接收的剩餘物資幾乎都真的是「報廢品」,馬歇爾亦請國民政府對剩餘物資得堪用度不可過度期待,或許雙方一開始在認知上並非出現落差,而可能是美國對華政策出現了轉變。在22個月的執行期中,國民政府交接與運輸效率緩慢,導致美方不滿,雙方在後期展開磋商,就是否需延期進行討論,但美方無法接受延期,國民政府只能從協定內中著手,相繼提出「欠載運行」、「撤島」與爭取「公告日」等積極作為。
中方史料
(一)中研院
近史所檔案館藏
1.行政院農林部,《36年美軍剩餘物資及租借物資變售辦法》,民國35年5月23日,近史所檔案館:典藏號20-08-051-20。
2.行政院水利委員會,《各公務機關領用美軍剩餘物資國庫轉帳辦法》,民國35年4月25日,近史所檔案館:典藏號25-05-020-03。
3.行政院水利委員會,《院令關於撥交各機關領用輸入物資應補列預算》,民國36年2月18日,近史所檔案館:典藏號25-05-020-03。

近代史研究所漢籍文獻資料庫,網址:http://dbj.sinica.edu.tw:8080/handy/index.
1.《中華民國史事日誌》
1945年11月20日
1946年5月16日
1946年8月27日
1946年8月30日
1946年8月31日
1946年9月1日
1946年9月3日
1946年9月8日
1946年9月13日
1946年9月14日
1946年9月16日
1946年9月19日
1947年2月16日
2.《王世杰日記》
1946年10月2日
1947年5月7日
1947年9月6日
1947年10月2日
補記9月11日至10月19日
補記10月2日至10月19日《總統蔣公大事長編初稿-卷六》上冊
〈附節錄-馬歇爾特使原電譯文〉,中華民國三十五年四月一日。
〈附錄-美國杜魯門總統聲明譯文〉,中華民國三十五年十二月十二月十八日。
3.《徐永昌日記》
1947年3月21日
1947年5月12日
4.《總統蔣公大事長編初稿-卷六》下冊
〈附錄-公致麥克阿瑟將軍電〉,中華民國三十七年二月二十八日。
〈附錄-原電〉,中華民國三十六年十二月十一日。
〈附錄-經濟緊急措施方案〉,中華民國三十六年二月十六日。
〈附錄-整理財政及加強管制經濟辦法大要〉,中華民國三十七年八月十九日。
〈顧維鈞大使自華盛頓電〉,中華民國三十六年六月二十九日。
〈國民大會預備會議〉,中華民國三十七年四月二日。
5.《總統蔣公大事長編初稿-卷七》上冊
〈電東京盟軍統帥麥克阿瑟將軍〉,中華民國三十七年二月二十八日。
6.《總統蔣公大事長編初稿-卷七》下冊
〈節錄-聲明〉,中華民國三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二)國史館檔案
1.〈沈昌煥譯呈蔣中正 馬歇爾將軍公館致司徒大使備忘錄〉1946年7月31日電文,國史館:典藏號002-020400-00007-027。
2.〈沈昌煥譯呈蔣中正〉1946年5月11日電文,國史館:典藏號002-020400-00006-064。
3.〈革命文獻-對美外交:軍事部分〉,《蔣中正總統文物》1946/08/10~1948/8/10,國史館:典藏號002-020400-00044-061、002-020400-00044-148、002-020400-00044-151。
4.「美援運用報告」〈再任財政部長時:加速經濟發展計畫〉,《嚴家淦總統文物》,國史館,典藏號:006-010502-00009-002。
5.「銀行週報」(1948),第32卷第41期。
6.外交部,〈接收孟納島等處美剩餘物資與澳土人糾紛〉1948/04/02~1948/06/10,國史館:典藏號020-011507-0014。
7.外事要報(37.07.05)《蔣中正總統文物》,國史館,典藏號:002-020400-00045-106。
8.白崇禧,「為請免造實物預算並將剩餘物資儘量配撥車用為由」,民國37年4月29日,國史館典藏號:0011-1001-0032-007x。
9.交通部招商局,《供應局不遵院令交船懇再轉呈嚴令該局限期交船由》,國史館:04900000017A。
10.交通部招商局,《物資供應局撥售船隻》,國史館:04900000017A。
11.江杓,「繕呈接收美軍剩餘物資報告表」,民國36年2月16日,國史館典藏號:0011-1001-0028-082。
12.行政院,〈物資供應局國營招商局會商雙方交接船舶款項等問題談話紀錄〉(卅七)船發字第1713號,民國37年5月29日,國史館未註文號。
13.行政院,「行政院物資供應委員會第三次委員會議紀錄」,民國37年9月13日,國史館典藏號:0011-1001-0032-045a~048a。
14.行政院《國外供應物資處理辦法》三十六年六月四日從昃字第21185號指令修正備案,國史館:典藏號003-010101-0588-0008x。
15.行政院物資供應委員會,《「中央銀行」向物資供應局承購太平洋各島剩餘物資合同》,民國36年11月25日,國史館:典藏號001-11001-00310-90a。
16.行政院美援運用委員會主任委員翁文灝、副主任委員俞鴻鈞呈總統蔣中正關於美援物資狀況(37.08.01)《蔣中正總統文物》,國史館,典藏號:002-020400-00045-108。
17.行政院美援運用委員會組織規程(37.05.13)《蔣中正總統文物》,國史館,典藏號:002-020400-00045-098。
18.吳鼎昌,未註明事由,民國37年4月30日,國史館典藏號:0011-1001-0032-010a。
19.宋子文,《「丑篠電」》,民國36年2月7日,國史館典藏號:002-090103-00005-324-001a。
20.宋子文,《「呈復物資供應局接收美軍剩餘物資處置情形」》,民國36年2月1日,國史館典藏號:0011-1001-0028-077a、0011-1001-0028-078a。
21.宋子文,「呈復物資供應局接收美軍剩餘物資處置情形」,民國36年2月1日,國史館典藏號:0011-1001-0028-077a、0011-1001-0028-078a。
22.俞大維、白崇禧,〈四月廿一日報告〉,民國37年4月21日,蔣中正總統文物〈一般資料-呈表彙集(一一七)〉,國史館:典藏號002-080200-00544-037-005x。
23.俞濟時,〈三月十日報告〉,民國36年3月10日,國史館:典藏號002-080200-00535-168-001a。
24.俞鴻鈞,〈簽報物資供應局最近業務推展情形〉,民國36年11月15日,國史館:典藏號0011-1001-0031-078x。
25.俞鴻鈞,《報訂定「中央銀行」向物資供應局承購太平洋各島剩餘物資合同」》,民國36年12月5日,國史館:典藏號001110010031085a。
26.俞鴻鈞,「擬具剩餘及租借物資撥付轉帳變售標準及辦法」,民國36年4月25日,國史館典藏號:0011-1001-0030-027。俞鴻鈞,「擬具剩餘及租借物資撥付轉帳變售標準及辦法」,民國36年4月25日,國史館典藏號:0011-1001-0030-027。
27.俞鴻鈞,「簽送上海青島華北三地剩餘物資明細表及專屬軍用品、交通器材及車輛三類物資清冊」,民國36年5月14日,國史館典藏號:0011-1001-0030-042。
28.俞鴻鈞,「關於處理國外供應物資為謀支應國用及平衡預算兼籌並顧起見建議意見三點」,民國36年7月18日,國史館:典藏號0011-1001-0031-006x 、0011-1001-0031-007x、0011-1001-0031-008x。
29.俞鴻鈞、陳誠、俞大維,「物資供應局現存剩餘物資分類表」,國史館典藏號:0011-1001-0030-114x。
30.俞鴻鈞、陳誠、俞大維,「物資供應委員會第二次委員會議」,民國36年6月5日,國史館典藏號:0011-1001-0030-109、0011-1001-0030-112x。
31.祝紹周,〈四月六日報告〉,民國37年4月6日,蔣中正總統文物〈一般資料-呈表彙集(一一七)〉,國史館:典藏號002-080200-00544-037-005x。
32.財行政院政部,《物資供應局各項物資出售報告表、各項物資收入解庫旬報表》,民國37年1月1日至10日,國史館:典藏號018000025927。
33.財政部,《「抄呈物資供應局與國行業務局所訂透支合同暨會商補充原則五項紀錄請核備由」》,民國36年12月24日,國史館:典藏號014-040600-0027-020。
34.財政部,《「抄呈物資供應局與國行業務局所訂透支合同暨會商補充原則五項紀錄請核備由」》,民國37年1月5日,國史館:典藏號014-040600-0027-019。
35.財政部,《「抄呈物資供應局與國行業務局所訂透支合同暨會商補充原則五項紀錄請核備由」》,民國37年1月5日,國史館:典藏號014-040600-0027-019。
36.財政部,《行政院物資供應局收支處理辦法》,國史館:典藏號014-040600-0027-007。
37.財政部,《為擬具「行政院物資供應局收支處理辦法」及「各公務機關領用美軍剩餘物資國庫轉帳手續」》,民國36年1月13日,國史館:典藏號014-040600-0027。
38.國民政府,〈物資管制(七)〉,民國36年1月,國史館:典藏號001-110010-0028-066m。
39.國民政府,〈物資管制(五)〉,民國35年12月9日,國史館:典藏號001-110010-0028-012m。
40.國民政府,〈物資管制(六)〉,民國36年1月,國史館:典藏號001-110010-0028-047m。
41.國民政府,《物資管制(九)》1948/01/31~1948/12/22,國史館:典藏號001-110010-0032。
42.國民政府,《物資管制(五)》1946/12/23~1947/05/21,國史館:典藏號001-110010-0028。
43.郭懺,〈四月十六日報告〉,民國37年4月16日,國史館:典藏號002-080200-00544-037-004x。
44.郭懺,〈四月廿七日報告〉,民國37年5月7日,國史館:典藏號002-080200-00548-075-001x。
45.陳誠,〈二月五日報告〉,民國36年3月10日,國史館:典藏號002-080200-00535-168-001a。
46.陳誠,〈十月廿六日報告〉、周至柔,〈十月廿一日報告〉,民國35年10月27日,國史館:典藏號002-080200-00534-098-001x。
47.資源委員會,《行政院物資供應委員會公函-關於處理及撥交物資辦法》,民國36年8月25日,國史館:典藏號003-010101-0588。
48.資源委員會,《行政院物資供應委員會公函-關於處理及撥交物資辦法》,民國36年8月25日,國史館:典藏號003-010101-0588-0054x。
49.資源委員會,《行政院物資供應委員會組織規程案》,民國36年4月18日,國史館:典藏號003-010101-0588-0008x。
50.資源委員會,《行政院物資供應委員會處理物資督導團組織規程草案》,未註明日期,國史館:典藏號0011-1001-0032-35a、0011-1001-0032-36a。
51.資源委員會,《抄行政院三十六年七月二十二日(卅六)經字第二九○○號訓令》,民國36年7月22日,國史館:典藏號003-010101-0588-0025x。
52.資源委員會,《政府機關請購物資手續補充辦法》,國史館:典藏號003-010101-0588-0008x。
53.資源委員會,《國外供應物資處理辦法》,民國36年6月4日,國史館:典藏號003-010101-0588-0042x、003-010101-0588-0043x、003-010101-0588-0044a。
54.資源委員會,<遵將本局接收美軍剩餘物資列表呈核>,國史館:典藏號001-1100-10028-009。
55.資源委員會,<謹將本局接收美軍剩餘物資自三十五年十二月十日至三十一日止列表報請>,國史館:典藏號001-1100-10028-044。
56.蔣緯國,〈蔣中正與蔣緯國來往函〉,蔣中正總統文物,國史館:典藏號002-040300-0002-026-003a~002-040300-0002-026-011a。
57.總統府第二局,「呈報查勘物資供應局上海各倉庫所存物資情形並督促處理經過暨建議五項」,民國37年9月29日,國史館典藏號:0011-1001-0032-052a~62a。
58.嚴家淦,「美援現況與趨勢-經濟援助」〈再任財政部長時:國防研究院講義〉,《嚴家淦總統文物》,國史館,典藏號:006-010503-00002-004。

(三)外交部中華民國條約協定資料庫,網址:http://no06.mofa.gov.tw/mofatreatys/ResultE.aspx?tysubject_c=&tysubject_e=&tysubject_o=&tycountry_c=&tycountry_e=&tyeffectivedate=&tyeffectivedateE=&tysigneddate=1945%2f8&tysigneddateE=1949%2f6&start=Y&tykeyword=&Order=Signing.
1.〈AGREETMENT BETWEEN THE GOVERNMENTS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ON THE DISPOSITION OF LAND-LEASE SUPPLIES IN INVENTORY OR PROCURE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JUNE 14,1946
2.〈AGREETMENT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FOR THE SALE OF CERTAIN SURPLUS WAR PROPERTY〉AUGUST 30,1946
3.《關於中、蘇此次共同對日作戰蘇聯軍隊進入中國東三省後蘇聯軍總司令與中國行政當局關係之協定》1945年8月14日
4.《中美讓售剩餘物資修正條約》1949年1月27日
(四)其他
1.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年譜》(1893–1949)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2.中共代表團梅園新村紀念館編,《國、共談判文獻資料選輯》(增訂本)(江蘇省:江蘇人民出版社,1984年4月)第二版二刷。
3.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譯室,《國、共內戰與中美關係-馬歇爾使華秘密報告》(北京市:華文出版社,2012年1月)。
4.尹全海等整理,《中央政府賑濟台灣文獻-民國卷》,臺北市:崧博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18年9月初版第一刷。
5.王世杰著、林美莉編輯、校訂《王世杰日記》(上)(下)(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101年12月)。
6.王松著,《宋子文全傳》北京市:團結出版社,2017年10月初版第一刷。
7.任育德主編,《遙制坤輿:蔣介石手令與批示》(臺北市:民國歷史文化學社,2020年2月27日初版第一刷)。
8.伊原澤周編注,《戰後東北接收交涉紀實-以張嘉璈日記為中心》(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8月)。
9.吳景平、郭岱君主編,《風雲際會—宋子文與外國人士會談記錄(1940-1949)》(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年5月初版第一刷)。
10.李文海主編,《民國時期社會調查叢編(二編)社會組織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5月初版。
11.李宗仁口述、唐德剛撰,《李宗仁回憶錄》(臺中市:永蓮清出版,民國75年4月20日初版第一刷)。
12.周琇環、蔡盛琦、陳世局編,《沈昌煥日記–戰後第一年1946》臺北市:國史館,民國102年8月初版第一刷。
13.於憑遠、羅冷梅《胡宗南上將年譜》(增修版),臺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2014年9月增修版二刷。
14.唐縱,《在蔣介石身邊八年》(臺北市:群眾出版社,1991年)。
15.張朝杰著,〈我在物資供應局〉2012年9月11日,http://www.shkjdw.gov.cn/yfzq/ltzhy/494173.shtml。
16.畢亞軍著,《呂志和傳》(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2016年3月第一版版第二刷)。
17.許瑞浩、周琇環、廖文碩編,《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初期重要史料彙編:嚴家淦與經濟合作》臺北市:國史館,民國102年11月初版一刷。
18.陳方正編輯/校訂,《陳克文日記1937-1952》(上、下)(臺北市:中研院近史所,2012年11月)。
19.陳誠,《陳誠日記》(一)(二)(三),臺北市:國史館,民國2015年7月初版一刷。
20.陶晉生編,《陶希聖日記》(上、下)(臺北市:聯經,2014年12月)。
21.麥克阿瑟將軍著,《麥帥回憶錄》(台南市:王家出版社,民國67年1月初版)。
22.傅秉常著,傅錡華、張力校註,《傅秉常日記–民國三十五年(1946)》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105年10月初版第一刷。
23.奧野修司著、黃鈺晴譯,《沖繩走私女王:夏子》(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8月初版)。
24.葉健青編輯,《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62》,臺北市:國史館,2011年初版。
25.葉健青編輯,《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66》臺北市:國史館,2012年初版。
26.潘振球主編,《中華民國史事紀要》中華民國三十七年(一九四八年)七月至十二月(臺北市:國史館,民國84年10月)。
27.蔡盛琦、陳世局編輯校訂,《胡宗南日記》(上)(下)(臺北市:國史館,民國2015年7月)。
28.薛銜天編,《中、蘇國家關係資料匯編(1945-1949)》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6年初版。
29.龔選舞著,《一九四九國府垮台前夕 龔選舞回憶錄》(臺北市:衛城出版,2015年9月初版第二刷)。

中文報紙、論文與期刊
報紙
1.〈中共中央對目前時局宣言〉《解放日報》,1945年8月25日。
2.〈中國問題中國自了 美國願從旁協助〉《大公報》,1946年1月1日。
3.〈杜魯門對華政策 美共和黨極重視 周以德返美料將提出中國問題〉《自立晚報》,1947年11月9日。
4.〈和平途徑仍在摸索〉《大公報》,1946年8月5日。
5.〈社評 東北的軍事與政治〉《大公報》,1946年3月16日。
6.〈美助我加強海軍將供給艦艇多艘〉《大公報》,1946年7月18日。
7.〈美國國務卿坦率演詞提出七點警告蘇聯〉《大公報》,1946年3月2日。
8.〈美國對華政策馬卿將聲明 魏德邁特使警告從速援華〉《自立晚報》,1947年10月19日。
9.〈美眾院通過援外法案〉《自立晚報》,1948年4月2日。
10.〈美剩餘軍火將分給我國〉《自立晚報》,1948年3月19日。
11.〈美艦奧丁號載物資交政院青島儲整處〉《自立晚報》,1947年10月26日。
12.〈馬歇爾答記者問美對華政策〉《自立晚報》,1948年3月12日。
13.范寶信,〈論外匯政策-解決當前經濟危機的具體建議〉《大公報》,1946年7月19日,第3版。
論文
1.高純淑,《戰後中國政府接收東北之經緯》,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82年6月。
2.張玉法主編,《中國現代史論集》第十輯,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71 年初版。
3.陳立文《抗戰期間中國爭取國際地位之努力論文集》,臺北市;東北文獻雜誌社,民國89年7月30日初版一刷。
4.盧秀華,《行政院善後救濟總署魯青分署之組織與運作(1946-1947)》,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6年6月。
期刊
1.Stephen G. Craft著、楊立譯,〈顧維鈞與現代中國(七之一)—中美緊張關係一九四四~一九四五〉《傳記文學》第一〇一卷第六期,新北市:傳記文學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民國101年12月,頁111-121。
2.Stephen G. Craft著、楊立譯,〈顧維鈞與現代中國(七之二)—中美緊張關係一九四四~一九四五〉《傳記文學》第一〇二卷第一期,新北市:傳記文學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民國102年1月,頁106-116。
3.Stephen G. Craft著、楊立譯,〈顧維鈞與現代中國(八之一)—中華民國的垮臺一九四五~一九四九〉《傳記文學》第一〇二卷第二期,新北市:傳記文學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民國102年2月,頁107-116。
4.Stephen G. Craft著、楊立譯,〈顧維鈞與現代中國(八之二)—中華民國的垮臺一九四五~一九四九〉《傳記文學》第一〇二卷第三期,新北市:傳記文學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民國102年3月,頁98-107。
5.王德春,〈淺析聯總援華物資中的美軍剩餘物資〉《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陝西:西安文理學院,2003年7月1日,頁50-53。
6.林孝庭,〈開羅會議再思考〉《戰爭的歷史與記憶:抗戰勝利七十週年學術討論會》,臺北市:國史館,民國104年7月7日至9日。
7.段瑞聰,〈1942年蔣介石訪問印度之分析〉收錄於張憲文主編,《民國研究》第16輯,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4月,頁125-145。
8.栗國成,〈張嘉璈與戰後初期中蘇關於 「國民政府接收東北」之談(1945/10~1946/4)〉《政治科學論叢》第十九期,民國92年12月,頁139∼180。
9.高素蘭,〈中共對臺政策的歷史演變(1949-2000)〉《國史館學術集刊》第4期,頁189-228。
10.高靖,〈美國官員偏見與國府應變混亂影響美國援助內戰〉閣評網,民國107年6月12日,網址:http://www.hoping21.com。
11.張淑雅,〈美國對台政策的轉變的考察(1950年12月-1951年5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9期,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近史所,民國79年6月,頁469-486。
12.敖光旭,〈失衡的外交-國民黨與中俄交涉(1922-1924)〉《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58期,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近史所,民國96年12月,頁141-192。
13.鄧元玉,〈荷塘綴影—父親鄧文儀與我的故事(十)〉《傳記文學》第一〇二卷第一期,新北市:傳記文學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民國102年1月,頁90-105。
14.魏良才,〈國民黨最後的美國諍友-魏德邁將軍與中美關係〉《歐美研究》第三十二卷第二期,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民國91年6月,頁341-386
外文資料−史料與報紙、論文、期刊
英文史料
FRUS 1946, Volume X
1.H.S.TRUMAN“President Truman to the Chinese Ambassador(Koo)”, WASHINGTON,August 10,893.00/8-1346
2. “Join Statement by General Marshall and Dr. Stuart”, August 10,893.00/8-1646
3.Marshall Mission Files. Lot 54-D270:Telegram
“Mr. Walter S. Robertson to General Marshall”PEIPING, August 11
“General Marshall to the Commander of the Seventh Fleet(Cooke)”NANKING, August 12
“Minutes of Meeting Between Dr. Stuart and General Marshall at No.5 Ning Hai Road ”NANKING, August 12
“Minutes of Meeting Between General Marshall and General Chou En-lai”NANKING, August 12
“Minutes of Meeting Between General Marshall and General Chou En-lai”NANKING, August 12
“Mr. Walter S. Robertson to General Marshall”PEIPING, September 10
“Colonel Marshall S. Carter to General Marshall” WASHINGTON, August 14
FRUS 1948,VOLUME VII
1.WARD “The Consul General at Mukden (Ward)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Mukden, December 31, 1947,893.00/12-3147: Telegram
FRUS 1948,VOLUME VIII
1.Cabot “The Consul General at Shanghai (Cabot)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SHANGHAI, September 17,893.24 FLC/9-1748:Telegram.
2.Cabot “The Consul General at Shanghai(Cabot t)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SHANGHAI, July 8,893.24 /7-848:Telegram.
3.Cabot “The Consul General at Shanghai(Cabot) to the Secretary State”SHANGHAI, July 8 893.24 /7-848:Telegram.
4.Cabot “The Consul General at Shanghai(Cabot)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SHANGHAI, September 17,893.24 FLC/9-1748:Telegram.
5.Marshall “The Secretary of State to the Ambassador in China(Stuart)”WASHINGTON, September 2, 893.24 FLC/9-248:Telegram.
6.Marshall “The Secretary of State to Ambassador in China (Stuart)”WASHINGTON, May 21,893.50 Recovery/4-2348:Telegram.
7.Marshall “The Secretary of State to the Ambassador in China(Stuart)” WASHINGTON, May 21,893.50 Recovery/4-2348:Telegram.
8.Marshall “The Secretary of State to the Ambassador in China(Stuart)”WASHINGTON, June 14,893.50 Recovery/6-448:Telegram.
9.Marshall “The Secretary of State to the Ambassador in China(Stuart)”WASHINGTON, July 9,893.50 Recovery/7-948:Telegram.
10.Marshall “The Secretary of State to the Ambassador in China(Stuart)”WASHINGTON, August 3 ,893.24 FLC/7-2848:Telegram.
11.Marshall “The Secretary of State to the Ambassador in China(Stuart)”WASHINGTON, August 24,893.24 FLC/8-1748:Telegram.
12.Marshall “The Secretary of State to the Ambassador in China(Stuart)”WASHINGTON, September 2,893.24 FLC/9-248:Telegram.
13.Marshall “The Secretary of State to the Ambassador in China(Stuart)”WASHINGTON, September 17,893.24 FLC/9-1648:Telegram.
14.P.E.Brown “Status of Operations under Surplus Property Bulk Sale Agreement with China”WASHINGTON, May 10, 893.24 FLC/5-1048.
15.P.H.Nitze “Memorandum byMr.Paul H.Nitze, Datputy to the Assistant Secretary of State for Economic Affairs (Thorp) , to the Foreign Liquidation Commissioner(Hyssong) ”WASHINGTON,August 5, 893.24 FLC/5-1048.
16.Stuart “The Ambassador in China (Stuart)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NANKING, September 16,893.24 FLC/9-1648:Telegram.
17.Stuart “Memorandum by Mr.Paul H.Nitze , Deputy to the Assistant Secretary of State for Economic Affairs (Thorp),to the Foreign Liquidation Commissioner(Hyssong) ”WASHINGTON, August 5,893.24 FLC/5-1048:Telegram.
18.Stuart “The Ambassador in China (Stuart)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NANKING, August 17,893.24 FLC/8-1748:Telegram.
19.Stuart “The Ambassador in China (Stuart)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NANKING, September 4,893.24 FLC/9-448:Telegram.
20.Stuart “The Ambassador in China(Stuart)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NANKING, June 4,893.50 Recovery/6-448:Telegram.
21.Stuart “The Ambassador in China(Stuart)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NANKING, July 6,893.50 Recovery/7-648:Telegram.
22.Stuart “The Ambassador in China(Stuart)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NANKING, July 20, 893.24 FLC/7-2048:Telegram.
23.Stuart “The Ambassador in China(Stuart)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NANKING, May 21,893.50 Recovery/7-648:Telegram.
24.Stuart “The Ambassador in China(Stuart)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NANKING, September 4,893.24 FLC/9-448:Telegram.
25.Stuart “The Ambassador in China(Stuart)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NANKING, September 16,893.24 FLC/9-1648:Telegram.
26.Stuart “The Ambassador in China(Stuart)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NANKING, September 21,893.24 FLC/9-2148:Telegram.
27.Stuart “The Ambassador in China(Stuart)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NANKING, September 24,893.24 FLC/9-2448:Telegram.
28.Stuart “The Ambassador in China(Stuart)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NANKING, October 1,893.24 FLC/10-148:Telegram.
29.Stuart “The Secretary of State to Ambassador in China (Stuart)”WASHINGTON, September 17,893.24 FLC/9-1648:Telegram.
30.Stuart “The Secretary of State to Ambassador in China (Stuart)”WASHINGTON, September 17,893.24 FLC/9-1648:Telegram.
31.Stuart “The Secretary of State to the Ambassador in China (Stuart)”WASHINGTON, August 24,893.24 FLC/8-1748:Telegram.
32.財団法人沖縄県文化振興会公文書管理部史料編集室編(アーノルド・G・フィッシュ二世著/宮里政玄訳)《沖縄県史 資料編14 琉球列島の軍政 1945−1950 現代2(和訳)》,2002年。

英文期刊
1.John D. Sumner‘THE DISPOSITION OF SURPLUS WAR PROPERTY’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XXXIV September 1944, p.p457-471.
日文報紙
1.〈戦後史秘話「中国軍」が沖縄にいた!〉《週刊朝日》2014年7月7日,https://blogs.yahoo.co.jp/toshi8686/63321985.html?__ysp=5L2Z5Ymw54mp6LOHIOOCouODoeODquOCqyAg5rKW57iEICDjg4Hjg6PjgqTjg4o%3D.
2.〈「チャイナ陣地」米軍の対中国物資売却拠点と判明〉《琉球新報》2014年5月8日,https://ryukyushimpo.jp/news/prentry-224944.html.
日文期刊
1.大石惠,〈国民党政権の経済政策とアメリカの援助―1945-1949年を中心に―〉国際経済学会関西支部研究会,2005年1月29日,https://www.jsie.jp/kansai2/kansai_resume/Oishi%20050129.pdf
2.大石惠,〈戦後中国の経済復興政策とアメリカの援助(上)〉《高崎経済大学論集第50巻》第3.4合併號,2008年第135頁~149頁。
http://www1.tcue.ac.jp/home1/k-gakkai/ronsyuu/ronsyuukeisai/50_3.4/oishi.pdf
3.高橋順子、森岡 稔、波照間 陽 ,〈占領初期沖縄の勝連半島地域における 「チャイナ陣地」に関する一考察〉,《人間社会研究科紀要》第20号,日本女子大学,第31頁~52頁。

中文專書
1.(美)費正清、費惟愷編,《劍橋中華民國史》(下)1912-1949,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8月初版第二刷。
2.(美)鄒讜,王寧、周先進譯,《美國在中國的失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4月初版第一刷。
3.(美)戴比、歐文˙翁格爾夫婦、史丹利˙賀什森,蕭海泉主編,《喬治˙馬歇爾傳記》,香港:恒慶德出版社,2017年8月初版第一刷。
4.Alexander V. Pantsov、Steven I. Levine,《毛澤東:真實的故事》臺北市:聯經出版,2015年5月,初版一刷。
5.Bruce A. Elleman、吳潤璿譯,《看不見的屏障: 決定台灣命運的第七艦隊》,新北市:八旗文化出版,2017年2月初版。
6.Jay Taylor、林添貴譯,《蔣介石與現代中國的奮鬥》(上)(下),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2011年1月21日初版第五刷。
7.William R. Keylor、蔡百銓譯,《二十一世紀國際史》,臺北市:幼獅文化事業公司,民國78年5月初版。
8.山極晃、鹿錫俊譯,《中美關係的歷史性展開(1941-1979)》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4月初版第一刷。
9.文安立Odd Arne Westad、林添貴譯,《躁動的帝國 從乾隆到鄧小平的中國與世界》,新北市:八旗文化/遠足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7月初版六刷。
10.牛軍,《從赫爾利到馬歇爾-美國調處國、共矛盾始末》,福建省: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5月初版第二刷。
11.王成勉編,《馬歇爾使華調處日誌(1945年11月~1947年1月)》,新北市:國史館,民國81年初版。
12.王景弘,《1949大流亡 美國外交檔案密錄》臺北市:玉山出版社,2011年初版一刷。
13.王景弘,《強權政治與台灣 從開羅會議到舊金山和約》臺北市:玉山出版社,2008年9月初版一刷。
14.王綱領,《中國近現代史》,臺北市:文化大學華岡出版部,民國106年12月再版。
15.王綱領,《抗戰前後中美外交的幾個側面》,臺北市:樂學書局有限公司,2008年1月初版。
16.王德春,《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與中國(1945-1947)》北京市:人民出版社,2004年6月初版第一刷。
17.古屋奎二,《蔣總統密錄》第14冊,臺北市:中央日報社,民國66年12月25日初版。
18.任建樹,《現代上海大事記》,上海市:上海辭書出版社,1996年5月初版一刷。
19.伍啟元,《美國世紀1901-1990》臺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81年6月初版一刷。
20.朱斯煌編,《民國經濟史》(下)文海出版社,未註出版日期。
21.朱漢國,《南京國民政府紀實》安徽市:安徽人民出版社,1993年7月初版第一刷。
22.汪小平,《美國對台政策的起源與演變(1941-1960)》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4月初版第一刷。
23.汪浩,《冷戰中的兩面派:英國的臺灣政策 1949–1958》臺北市:有鹿文化,2014年4月初版第一刷。
24.沃倫˙柯恩(Warren I.Cohen)主編、王琛譯,〈蘇聯強權時期的美國(1945-1991)〉《劍橋美國對外關係史》第四卷,北京:新華出版社,2004年5月初版一刷。
25.沈國儀,《孔祥熙傳》,臺北市:國際村,1996年2月初版第一刷。
26.沈慶林,《中國抗戰時期的國際援助》,上海市: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初版一刷。
27.阮銘、張怡菁,《歷史的錯誤 台美中關係探源》臺北市:玉山社,2006年2月初版第一刷。
28.林孝庭,《台海.冷戰.蔣介石:解密檔案中消失的臺灣史1949-1988》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7月初版第一刷。
29.林桶法,《1949年大撤退》臺北市:聯經出版,2012年4月初版第十一刷。
30.知兵堂編輯部編,《國、共三大戰役:淮海戰役》,臺北市:蒼壁出版有限公司,2016年3月初版第一刷。
31.胡素珊(Suzanne Pepper)、啟蒙編譯所編,《中國的內戰1945-1949年的政治鬥爭》,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14年12月初版第五刷。
32.唐培吉主編,《中國近現代對外關係史》,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1月初版一刷。
33.郝柏村,《郝柏村解讀解讀蔣公日記一九四五~一九四九》臺北市:遠見文化天下,2011年6月初版第一刷。
34.張朋園、沈懷玉編輯,《國民政府職官年表1925-1949》第一冊,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近史所,1987年6月初版。
35.張振江,《冷戰與內戰:美、蘇爭霸與國、共衝突的起源(1944-1946)》,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5月。
36.張淑雅,《韓戰救臺灣?解讀美國對臺政策》新北市:衛城,2011年10月初版第一刷。
37.梁敬錞,《中美關係論文集》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民國71年初版第一刷。
38.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臺北市:曉園,1994年初版。
39.陶文釗主編,《中美關係史(1949-1972)》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1月初版第一刷。
40.陸恭蕙,《中共在香港的歷史》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2011年初版第一刷。
41.曾健民,《1949.國、共內戰與臺灣-台灣戰後體制的起源》臺北市:聯經,2014年1月初版第七刷。
42.湯晏,《蔣廷黻與蔣介石》,臺北市: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2月初版二刷。
43.楊雨青,《無效的美援:戰時中國經濟危機與中美應對之策》臺北市:蒼璧出版有限公司,2015年3月初版一刷。
44.楊逵松主編,《美國對華情報解密檔案1948-1976:中國內戰篇(上冊)》,臺北市:海峽出版社,2014年12月初版。
45.齊錫生,《劍拔弩張的盟友:太平洋戰爭期間的中美軍事合作關係,1941-1945》,臺北市:中研院,2012年3月二版。
46.潘振球主編,《中華民國史事紀要-中華民國三十七年(一九四八年)七月至十二月》,臺北市:國史館,民國84年10月初版。
47.蔣永敬,《蔣介石、毛澤東的談打與決戰》新北市:台灣商務,2015年5月二版第一刷。
48.蔣永敬、劉維開,《蔣介石與國、共和戰》(修訂本),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2013年修訂二刷

外文專書
1.Alexander V. Pun Jurgen Domes,“The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of the PRC:A Time
of Transition”Westview Press,1985.
2.石原昌家,《空白の沖繩社会史—戦果と密貿易の時代》晚聲社,2000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