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企業助人專業者的工作處境:台灣勞工輔導對專業發展影響的歷史考察
作者:莊凱翔
作者(外文):CHUANG,KAI-HSIANG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心理學系
指導教授:夏林清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1
主題關鍵詞:勞工輔導員工協助方案助人工作行動研究Employees Counseling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s, EAPsHelping workAction Research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
為了理解自身在企業從事助人工作時的困境,我將論文書寫歷程視為探究行動,並對台灣勞工輔導的歷史進行梳理,除了看見台灣勞工輔導在政治經濟社會結構形成的特殊性,也看見了不同歷史階段的助人者在組織中的角色變遷。
透過書寫,我開始反思自己的工作挫折是否來自自我專業期許的錯置,並對「生存」與「理想」之間做進一步的討論。
I regarded this thesis as an exploratory action to understand my own difficulties in helping others in the enterprise. After unfolding the history of Taiwan labor counseling , I realize Taiwan labor counseling not only developed in the peculiarities political-economic-social structure of Taiwan, but also the role of helpers has changed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stages.
Through writing, I began to reflect on whether my work frustration came from misplacement of my professional expectations, and further discuss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rvival" and "ideal".
工廠之友(1984)48期,第三版72.9.30
文馨瑩(1990)經濟奇蹟的背後:台灣美援經驗的政經分析(1951-1965)。台北: 自立報系。
王行(2013)從儒家經典與我的知行反映中體悟助人與諮商之道。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博士論文,新北市
王精文、王智弘、徐妍榛(2017)。員工協助方案模式之探索:以聯合服務模式推動台灣科學園區員工協助方案之經驗。輔導與諮商學報,39(2),1-28。
王卓聖(1985)工業社會工作在加工出口區運用之探討,輔仁大學社會工作系學士論文,台灣,新北市。
王智弘、施丁仁(2019)員工協助方案本土化:從倫理開始,本土諮商心理 學學刊,10(1)。
王智弘、施丁仁(2019)探討員工協助方案倫理的本土化:華人員工協助方案倫理守則芻議。本土諮商心理學學刊,10(1)。
王惠玲(1996)經濟發展與工會體制之轉變,產業發展國際化與勞資關係學術研討會,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國際會議廳
王韋琇、陳姝蓉、王智弘(2015)委外式員工協助方案心理師之專業倫理困境與其因應策略,教育心理學報,頁199-216。
王慧君(1987)勞工輔導的新走向,勞工研究,87卷頁82-93。
王慧宜(1987)女性工廠青年個人問題之探討─以三個個案為例,輔仁大學社會工作系學士論文,台灣,新北市。
王振寰(1993)資本,勞工,與國家機器:台灣的政治與社會轉型,唐山出版社資本。
王振寰、方孝鼎(1992)國家機器、勞工政策與勞工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3 期:頁1-29。
方隆彰(1995)員工協助方案概論。載於救國 團張老師(主編),員工協助方案實務手 冊(11-25 頁)。台北:張老師文化出版社。
方隆彰(1996)「員工協助方案—如何在組織內推動與發展」,勞工行政,第94 期: 10-14。
台北市社會局(1983)團康活動彙編─從促進人際關係來增進生活情趣,社會福利工作叢書之80。
任榮明、朱曉明(2009)企業社會責任:多視角透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朱承平(1980)電子工業女性勞工就讀高中職業夜補校之研究。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朱春林(2013)員工協助方案在臺灣實施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兼論國軍推動EAPs的可行做法,國防管理學報第三十四卷第二期。
朱凱莙、洪德俊、張國基(2018)台灣企業職場健康促進-以關懷乳癌初期之員工協助經驗探討。工業安全衛生,(353),25-39。
李文環(2009)產業移民村之現代化與殖民性—日治時期台灣製糖株式會社橋仔頭製糖所之個案研究,《高師大學報(人文與藝術類)》,26。
李明譯(2004)企業的性格與命運,Joel Bakan著,大塊文化。
李允傑(1992)《台灣工會政策的政治經濟分析》,巨流。
李志珠、吳守從、王翊安(2016)。餐旅服務業員工協助方案對組織承諾身心健康之影響以工作滿意為中介變項。休閒事業研究,14(2),28-47。
李政霖(2017)貝登堡《童子警探》之教育心理與實踐,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刊,(36)。
李維倫(2017)。華人本土心理學的文化主體策略。本土心理學研究,(47),3-79
李泰翰(2013)。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的動員與組訓(1953-1960)—以寒暑假青年訓練活動為中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台灣,台北。
吳玉麟(1979)三民主義勞工政策之研究 台北:正中書局。
吳兆田(2006)企業培訓實務─探索學習的第一本書,五南出版社。
吳育仁(2009)影響勞工政策形成的邏輯:以我國集體協商政策為例 (一九二○年代至一九九○年代)行政暨政策學報 第四十九期
吳偉綺(2019)。土風舞又土又瘋?!臺灣新世代土風舞者的承啟與使命。台灣舞蹈研究,(14),140-177。
吳俊雄、林淑英(2015)國家發展計畫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國土及公共治理季刊,第三卷第三期。
吳蕙芳(2015)天主教聖言會的社會服務事業:以新店大坪林德華女子公寓為例(1968-1988)。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44),223-280。
沈牧樺(2015)戰後臺灣天主教基層修會的勞工牧靈實踐:以古尚潔與馬赫俊神父為核心的考察。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市。
宋治德譯(2019)《精神疾病製造商》,Iain Ferguson著,台北:時報文化。
邱汝娜、李明德(2005)政府社會工作員制度的起初:參與者的回憶,《社區發展季刊》,第109期
邱孟堯(2002)團康設計在企業訓練上的運用,就業與訓練,10:6,61- 63 。
邱孟堯(2002)競賽性團康活動應用在訓練上的效果,11:3,25- 26 。
林青青(1987)台北縣政府社工員勞工輔導工作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林栢章、王精文(2009)。從委外式員工協助方案探討企業員工諮商內容之研究。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26),47-83。
林桂碧(2001)台灣地區EAPs(員工協助方案)的發展與經驗。2008年6月29日,取自http://www.cpa.gov.tw/cpa2004/plplan/PLPS7052P.html
林桂碧(2002)員工協助方案理論。醫務社工管理課題與對策實務研討會手冊,台北:中華民國醫務工作協會。
林振裕(1993)工業社會工作員角色與任務,勞工行政,66卷頁3-5。
林萬億(1981)工業社會工作面面觀,張老師月刊,7(3)。
林聯章(1982)社會工作運用於工業領域的探討,社會建設,47,中國社會福利事業協進會出版。
周雪璉(2012)企業諮商師面對諮商專業倫理的挑戰與準備。輔導季刊,48(2), 53-59。
洪瑞斌、李志鴻、周志明、劉兆明(2007)從組織文化⾓度探究健康組織之意涵。應⽤⼼理研究,36,151- 191。
洪瑞斌(2012)再思職場諮商師的價值兩難問題:以組織多重真實觀為解決之道。輔導季刊,48(1),30- 39。
徐正光(1989)從異化到自主:台灣勞工運動的基本性格和趨勢, 徐正光和宋文里 (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台北:巨流。
施丁仁、陳源滄、王智弘(2017)。員工協助方案提供企業諮商服務過程中涉及雙重關係倫理議題之探討。輔導與諮商學報, 39(2)。
桂景星(2002)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對團康相關概念之調查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新竹市。
孫健忠(1990)工業社會工作實施簡介,社會福利,77卷頁11-13。
徐照美(1987)變遷社會中工業社會工作員的角色功能:以臺北縣勞工福利服務中心為例,社區發展季刊,39卷頁27-30。
徐瑞貞(2020)。員工關係角色的情緒勞務之探討-以調解勞資爭議經驗為例。國立中正大學勞工關係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嘉義縣。
翁開誠(2006)若絕若續之“輔“仁””心理學。應用心理研究,(31),161-193。
夏林清(1982)各種因素比較─橫斷的研究,收錄於「青少年違規犯過行為之輔導:一個再教育育樂營輔導模式之探討」,張老師。
夏林清(1996)實踐取向的研究方法。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台 北:巨流。
夏林清(1992)變遷社會中勞工輔導的重要性,收錄勞工輔導論文選輯,台灣省政府勞工處編。
夏林清譯(2000)《行動科學》(Argyris, C.著).台北:遠流。
夏林清、鄭村棋譯(2006).《組織學習:理論、方法與實踐》(Schön, D. A. & Argyris, C.著).台北:遠流。
許英義(2018)員工關係與勞動法令認知關聯性之探討,國立中正大學勞工關係學系碩士論文,台灣嘉義。
梁佳美、賴光邦(2001)烏托邦世界對日治時期日人以「工業村」手法實踐在台灣鹽廠社區之影響,2001海峽兩岸工業設計學術及實務研討會論文集。
陳月文(1982)點點回顧話將來─記工廠輔導專業初啼,張老師月刊選集6,社會問題與輔導第二輯,台北,張老師月刊社編印。
陳光中(1993)社會運動發展中政府的角色:中國青年救國團的一個詮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26。
陳紹平(1986)勞工輔導人員設置問題探討,中國勞工,837卷頁12-14。
陳家聲、吳就君、張德聰、張素凰、楊蓓(2004),職場心理健康促進系統模型的建構,人力資源管理學報,4:1卷頁29-47。
陳信行(2006)。打造第一個全球裝配線:台灣通用器材公司與城鄉移民,1964~1990。政大勞動學報,(20),1-48。
陳蕙君 (2014),職場諮商師倫理議題,諮商與輔導,頁38-43。
陳國鈞(1986),我國勞工輔導工作及其展望,中國勞工,840卷頁6-10。
陳愉雅、張高賓(2012)。諮商心理師五大人格特質、壓力因應策略與專業耗竭之相關研究。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13)
陳業鑫(2014)當年自由貿易催生勞基法,2014/05/01,聯合報。
陳耀宏(1993)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全國性動態青年活動之歷史變遷,國立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耀宏(2006)戰後臺灣居民休閒活動之歷史變遷─以身體運動為中心,國立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侯建州、黃源協(2012)專業主義 v.s. 管理主義:英國社會工作歷史的檢視,台灣社會工作學刊,第10期。
曾鈺珮譯(2019)打造所有人的理想歸宿:在地整體照顧的社區設計,山崎亮著,行人出版社。
黃文俊(2016)行動心理師生涯轉換與工作型態之敘說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黃富三(1976)《女工與台灣工業化》,牧童出版社。
黃國超(2012)1970年代另類「校園歌曲」的喧囂:山地歌曲與救國團康樂歌曲的音樂政治,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11,台灣原住民教授學會。
黃景星譯(1991)《資產階級》,Regine Pernoud 著,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黃貞諭(2009)冒險教育在企業訓練的運用。體驗教育學報,(3)。
張天開(1987)《現代工會運動》,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張志源、米復國(2007)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松山煙草工場都市區位及空間配置之研究:殖民現代性的觀點,設計學報,,12(2)。
張清溪(1989)勞工政策的形成與檢討-以「勞動基準法」爲例。經濟前瞻,(16),16-23+32。
張淑雅(2011)《韓戰救台灣?解讀美國對台政策》衛城,台北。
張慶三(1984)《團體康樂活動叢論及運用》,台北市:眾文。
張素惠、莊謹鳳、王智弘(2019)。 員工協助方案人員面對保密議題之倫理判斷歷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 51(2), 231-155。
馮友蘭(1967),《新事論》,台灣商務印書館。
曹天瑞、周鳳琪、陳穆螢(2001)探索教育在台灣發展之初探。公民訓育學報,(10),179-209。
葉楚生(1958)社會工作概論。台北.台灣:龍山印刷廠。
楊明磊(2003)〈幫忙還是幫倒忙?--員工協助方案中諮商師的定位衝突與因應〉,《輔導季刊》,第39卷,第2期,頁62-68。
楊松德(1990),勞工輔導淺談,勞工行政,23卷頁19-21。
楊茂秀(1994),要騙人何必說謊,人本教育札記,60卷。
楊錫昇(1980),淺談國內勞工輔導工作及輔導方案設計,社會福利,頁60-67
楊青矗(1979)《工廠人的心願》,高雄:敦理出版。
蔡居澤、廖炳煌(2007)探索教育引導技巧培訓手冊,中華探索教育發展協會。
齊力(2001)傳統中國人是集體主義?抑或是家族主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通訊》。第30期。
齊力(2004),台灣的家族主義與個人主義,《教育與權力:一個批判的分析》,225-278。
詹玉蓉、邱夙儀、林寶珠、黃逢明(2005)臺北縣推行社會工作員制度之回顧與展望,社區發展季刊 109 期。
趙守博(1992)《勞工政策與勞工問題》。台北:中國生產力中心。
趙震楊(2015)美援與臺灣的社會救助─以480公法為主的討論,國立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樊景立(1978)紡織廠女作業員離職行為之研究,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灣,台北
臺灣省政府社會處(1995)《臺灣省社會工作員工作手冊》,南投:臺灣省社會處。
臺灣製糖株式會社歷史圖說集(2008)社團法人臺灣糖業文化協會編輯委員會編輯
董孟修(2017)「中橫健行隊」學員之體驗內涵。戶外遊憩研究,30(2),23-51。
鄭怡世(2006)台灣社會工作發展的歷史分析:1949-1982。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博士論文,南投縣。
戴⾕霖等(2006):員⼯協助⽅案下諮商輔導之實施及其困境之克服。銘傳⼤學教育⼼理與諮商學系主辦「2006 員⼯諮商與職場健康⼼理學學術暨實務研討會」(桃園)宣讀之論文。
賴瑞馨(1982)幾個工廠輔導實例,張老師月刊選集6,社會問題與輔導2,台北,張老師月刊社編印。
賴瓊珍(1986)從我國勞資特質探討「以廠為家、以廠為校」運動。中國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燕宜、張紹文(2019)專案管理導入企業員工協助方案的技巧與運用-以不法侵害防治為例。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季刊,27(4),52-76。
關銳煊(1977)「社會工作的新領域─工業社會工作」,社會福利季刊,第四期,省政府社會處出版。
蘇景輝(1988)我國工業社會工作之探討,工業社會工作,第四期,輔仁大學法學院社工系出版。
蘇景輝(1987)美國工業社會工作之演進,社會建設季刊,第63號
蘇景輝b,(1988)政府社工員勞工服務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第42期
劉宗為譯(2005)逃避自由:透視現代人最深的孤獨與恐懼,Erich Fromm著,木馬文化。
劉素卿(1984)天主教青年職工會之探討,輔仁大學社會工作系學士論文,台灣,新北市。
劉晏齊(2005)從救恤到「社會事業」-台灣近代社會福利制度之建立。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謝其南(1994)〈傳統家族制度與企業組織:中國、日本和西方社會的比較〉,《律師通訊》,第176 期:頁 36-45。
謝國雄(1992)隱形工廠:台灣的外包點與家庭代工,《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3卷。
謝智謀、王貞懿、莊欣瑋(2005)。體驗教育-從 150 個遊戲中學習 1,亞洲體驗教育學會
權自強、王永泰(1999)電話那頭的,張老師,張老師月刊,262卷。
魏大統(2015)體驗式學習在公部門訓練之應用,人事月刊,10 。
蕭源都(2003)。建構台灣企業員工協助方案模式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北市。
Alcock, P. and Scott, D. (2007) Voluntary and community sector Welfare, In. M. Powell(ed). Understanding The Mixed Economy of Welfare, pp.83-106, Bristol: The Policy Press
Argyris, C. (1990). Overcoming organizational defense. Needham Height, MA: Allyn and Bacon.
Carlisle, A., Harvey, J., Kanter, R. (1988). The Abilene Paradox: The management of agreement.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17(1), 16‒43.
Figley, C. R. (2002). Compassion fatigue: Psychotherapist’s chronic lack of self care. JCLP
Freudenberger, H. J., & Richelson, G. (1980). Burnout: The high cost of high achievement. Garden City, NY: Doubleday.
In Session: Psychotherapy in Practice,58, 1433-1441.
Harvey,J.B. (1988) .The Abilene Paradox and other meditations on management Lexington, MA:Lexington Books.
Maslach, C. (1982). Burnout the Cost of Caring. Englewood-Cliffs: Prentice Hall.
Maslach, C., Jackson, S. E. & Leiter, M. P. (1996).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manual(3rd).
Palo Alto, CA: Consulting Psychologist Press.Rousseau, D. M. 1998. Why workers still identify with organizations.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9: 217-233.
Stephens, K. K., & Dailey, S. L. 2012. Situated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in newcomers: Impacts of preentry organizational exposure.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26: 404-422.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