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國小中年級生活空間主題課程模組設計與實施之行動研究
作者:余崇齡
作者(外文):Tsung-Ling Yu
校院名稱:中原大學
系所名稱:設計學博士學位學程
指導教授:連振佑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1
主題關鍵詞:生活空間國小學童素養跨領域經驗美感課程模組Living Space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CompetenciesInterdisciplinaryExperienceAestheticsLearning Modul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中文部分
天下雜誌社編輯部(2011)。〈從我到我們〉。《天下雜誌》,486,52-98。
王方怡(2012)。《建築不只是蓋房子-台灣推動兒童建築教育之行動芻議》(碩士論文)。台南藝術
大學。
王文科、王智弘(2014)。《教育研究法》(增訂第十六版)。五南。
王文科(譯)(1996)。John L. phillips. Jr. 著(1980)。《皮亞傑式兒童心理學與應用
(Piaget’s Theory: A Primer)》。台北:心理。
王志弘(譯)(1993)。Italian Calvino 著(1972)。《看不見的城市(Invisible Cities)》。
時報文化。
王應棠(2009)。〈棲居與空間-海德格空間思維的轉折〉。《地理學報》,55,25-42。
內政部(2016)。〈公寓大廈管理條例〉。全國法規資料庫。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070118
內政部(2020)。〈建築法〉。全國法規資料庫。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070109
內政部(2020)。〈國土計畫法〉。全國法規資料庫。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070230
方琳琳、黃川柳(譯)(2009)。Michel de Certeau 著(1984)。《日常生活實踐(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南京大學。
石慶得、聞祝達、陳慧芳(2009)。〈國小中低年級學童地圖能力分析與學習能力指標擬定之研究-
兒童之地圖學系列研究(五)〉。《地圖:中華民國地圖學會會刊》,16,21-46。
台灣聖經公會(譯)(2009)。United Bible Societies(1961)。《聖經(Bible)》。台灣聖經公
會。
百度百科。〈虎口(長度單位)〉。https://baike.baidu.com/item/%E8%99%8E%E5%8F%A3/53207226
李乙明、李淑貞、國立編譯館譯(2008)。Howard Gardner著(2006)。《多元智能》。五南。
余民寧(2003)。〈多元智力理論教學評量的省思〉。《教育研究月刊》,110,57-67。
余崇齡(2019)。〈從我到我們-兒童空間教育中的公民素養:以某一國小三年級班級的實驗課程
為例〉。《設計學研究》,22(2),01-25。
余崇齡(2020)。〈從身體到社區:國小學童空間教育實驗課程之初探〉。《教育研究月刊》,309,
95-113。
李恒威等(譯)(2010)。Varela, F. J., Thompson, E., & Rosch, E.著(1991)。《具身心智:
認知科學和人類經驗(The embodied mind: cognitive science and human
experience)》。浙江大學。
李洪玉、林崇德(2005)。〈中學生空間認知能力結構的研究〉。《心理科學》,2005(2),
269-271。
李毓昭(2004)。Chief Seattle(1852)。《西雅圖酋長的智慧:印地安酋長的自然與土地宣言》。
晨星。
林宇玲(2010)。〈國小學童的新聞實踐與公民參與-以台北縣某國小的電腦新聞營為例〉。《新聞學
研究》,103,133-173。
兩岸詞典。〈拃〉。https://www.moedict.tw/~%E6%8B%83
林信全(2006)。〈空間能力與空間認知對三維空間搜尋系統的影響〉(碩士論文)。交通大學。
陳冠州(2008)。〈真實情境下國小二年級兒童空間定位概念之個案研究〉。《科學教育學刊》,
16(3),280-301。
林俊宏(譯)(2012)。Paul Goldberger 著(2009)。《建築為何重要(Why architecture
matters)》。大家出版。
林逢祺(2015)。《教育哲學:一個美學提案》。五南。
林偉文(2011)。〈未來想像與創造力的培育—以芬蘭Arkki兒童與青少年建築學園為例〉。《國民
教育》,51(3),62-72。
林錚顗(譯)(2014)。藤森照信 著(2002)。《天下無雙的建築學入門》。暖暖書屋。
林寶山等(譯)(2013)。杜威(John Dewey)著(1916)。《民主主義與教育(Democracy and
Education)》。五南。
吳莉君(譯)(2017)。Pierre von Meiss 著(2013)。《建築的元素(Elements of
Architecture)》。原點。
吳毓瑩、呂金燮(譯)(2018)。杜威(John Dewey)著(1915)。《明日學校(Schools of
Tomorrow)》。商周。
周濟幼(2002)。《孩子天空的一朵雲-台北市立師院附設實驗小學「校門變變變」參與式設計及校園營
造行動研究》(碩士論文)。中原大學。
胡家璇(譯)(2014)。Kevin Lynch 著(1960)。《城市的意象(The Image of The City)》。
遠流。
施植明(譯)(2010)。Christian Norberg-Schulz 著(1980)。《場所精神:邁向建築現象學
(Genius Loci-Towards a Phenomenology of Architecture)》。華中科技大學。
洪文東(2011)。〈空間主題教學活動對幼兒空間概念學習與認知之影響〉。《美和學報》,30(1),
125-146。
范信賢(2016)。〈核心素養與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導讀《國民核心素養:十二年國教課程
改革的DNA》〉。《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脈動電子期刊》,5,01-07。
范信賢、洪詠善、阮凱利、黃祺惠(2016)。《這樣,美嗎?美感教育在台灣》。國家教育研究院。
洪詠善、范信賢(2015)。《同行~走進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國家教育研究院。
洪詠善(2012)。〈以美感經驗轉化教學〉。《課程與教學》,8(2),25-40。
洪詠善(2014)。〈藝術教師的學習共同體:美學社群之建構與實踐〉。《中等教育》,65(1),
41-57。
洪漢鼎(譯)(2004)。Hans-Georg Gadamer 著(1960)。《真理與方法(Truth and Method)》。
譯文。
亞丁(譯)(2004)。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 著(1869)。《巴黎的憂鬱(Le Spleen de
Paris)》。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郜元寶(編譯)(2018)。Martin Heidegger 著。《人,詩意地棲居:超譯海德格爾(People,
Poetic Dwelling: Super Heidegger)》。如是文化(電子書)。
孫周興(譯)(2011)。Martin Heidegger 著(1971)。《築造.棲居.思想。演講與論文集
(Vorträge und Aufsätze)》。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徐秀媫(2021)。綜合活動領綱中學習評量演變與落實素養導向之課題。臺灣教育評論月刊,
10(3),48-51。
徐苔玲、王志弘(譯)(2006)。Tim Cresswell 著(2004)。《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Place-
a short introduction)》。群學。
高履泰(譯)(2001)。Marcus Vitruvius Pollio 著(公元前30-15年)。《建築十書(Ten Books
on Architecture)》。知識產權。
張玉山(2018)。〈STEAM maker跨域整合,實踐12年國教〉。《台灣教育評論月刊》,7(2),
01-05。
郭重吉(2008)。〈介紹跨領域的研究與教育〉。《研究與創新》,7,5-6。
楊俊鴻(2018)。〈世界各國國定課程中的核心素養:以日本、韓國與新加坡為例〉。《中等
教育》,69(2),21-39。
國家教育研究院。〈本能練習說〉。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既辭書資訊網。
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1303983/
國家教育研究院。〈具體運思期〉。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既辭書資訊網。
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1306164/
國家教育研究院。〈美感經驗〉。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既辭書資訊網。
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1307769/?index=3
國家教育研究院。〈遊戲〉。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既辭書資訊網。
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1312709/?index=6
國家教育研究院。〈遊戲衝動說〉。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既辭書資訊網。
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1312717/?index=2
國家教育研究院(2021)。《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議題融入說明手冊》。國家教育研
究院。
教育百科。〈具體運思期〉。
https://pedia.cloud.edu.tw/Entry/WikiContenttitle=%E5%85%B7%E9%AB%94%E9%81%8B%
E6%80%9D%E6%9C%9F&search=%E5%85%B7%E9%AB%94%E9%81%8B%E6%80%9D%E6%9C%9F
教育部(2021)。《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教育部。
教育部(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 自然科學領域》。教育部。
教育部(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 社會領域》。教育部。
教育部(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 數學領域》。教育部。
教育部(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 議題融入說明手冊》。教育部。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總綱》。教育部。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社會學習領域》。教育部。
教育部(2013)。《教育部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 第一期五年計畫(103年至107年)》。教育部。
教育部(2018)。《教育部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 第二期五年計畫(108年至112年)》。教育部。
教育部。〈庹〉。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cbdic/gsweb.cgiccd=j2dQqk&o=e0&sec1=1&op=
sid=%22W00000002836%22.&v=-2
陳佩英(2018)。〈跨領域素養導向課程設計工作坊之構思與實踐〉。《課程研究》,13(2),21-42。
陳玫琳(2019)。《運用Google Earth於國小四年級社會領域地形單元教學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
台中教育大學。
陳淑敏(2011)。〈幼稚園大班兒童空間表徵之探究〉。《教育心理學報》,43(1),77-96。
黃文琳(2005)。《由工程變課程-北市師院實小『路公園』校園營造行動研究》(碩士論文)。
中原大學。
黃彥文(2019)。《讓美感開始共鳴--展望台灣美感教育的未來》。五南。
黃淑苓(2001)。〈”學生為中心”的學習評量〉。《教育科學期刊》,1(2),3-24。
黃啟源 (2009)。《運用Google地球於國小五年級地理教學之研究》(碩士論文)。淡江大學。
黃祺惠、洪詠善(2020)。〈十二年國教藝術領域素養導向 教材及教學模組之設計與發展〉。《教科書
研究》,13(1),1-33。
許瑛玿、洪榮昭(2003)。〈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的新詮釋〉。《科學教育月刊》,260,02-09。
康永忠(2005)。《兒童「空間建構」學習營隊企劃與執行之研究-以人本基金會兒童「築巢」梯隊
為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
康軒編輯部。〈一束鮮花(改寫自殷穎〈一朵小花)〉。《109學年度國小四下國語課本》。康軒。
單文經(2020)。〈在十二年國教課綱「總綱」中遇見杜威〉。《當代教育研究季刊》,28(2),01-
29。
曾光宗(2016)。〈淺談兒童的空間教育〉。《人本教育札記》,330,50-53。
游念玲(譯)(2015)。隈研吾 著(2014)。《我的場所》。五南。
馮至、范大燦(譯)(2003)。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 著(1795)。《審美教
育書簡(Über die ästhetische Erziehung des Menschen)》。人民。
馮雷(2017)。《理解空間—20世紀空間觀念的激變》。中央編譯。
傅佩榮(2011)。《一本就通-西方哲學史》。聯經出版。
喻肇青(2001)。〈向孩子學習:一個「人與空間」關係的環境教育行動研究〉。《藝術教育研究》,1,
43-78。
喻肇青主編(2016)。《看見美的故事》。國家教育研究院。
喻肇青主編(2018)。《看見改變 參與式校園環境營造》。國家教育研究院。
楊君儀(2011)。《以參與式設計探討學習歷程及校園介面設計-以亮綠校顏規劃為例》(碩士論文)。
台北科技大學。
維基百科。〈主題式教學〉。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BB%E9%A1%8C%E5%BC%8F%E6%95%99%
E5%AD%B8
維基百科。〈多元智能理論〉。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4%9A%E5%85%83%E6%99%BA%E8%83%BD
%E7%90%86%E8%AB%96
維基百科。〈肘(單位)〉。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2%98_(%E5%96%AE%E4%BD%8D)
維基百科。〈步〉。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AD%A5_(%E5%96%AE%E4%BD%8D)
維基百科。〈空間〉。https://zh.wikipedia.org/zh-tw/%E7%A9%BA%E9%96%93
維基百科。〈空間(物理)〉。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7%A9%BA%E9%97%B4_(%E7%89%A9%E7%90%86)
維基百科。〈相對論〉。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9B%B8%E5%AF%B9%E8%AE%BA
維基百科。〈亞里斯多德〉。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A%9A%E9%87%8C%E5%A3%AB%E5%A4%9A%E5%BE%B7
維基百科。〈遊戲〉。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8%B8%E6%88%8F
維基百科。〈認知發展論〉。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8%AA%8D%E7%9F%A5%E7%99%BC%E5%B1%95%E8%AB%96
維基百科。〈模組〉。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A8%A1%E7%B5%84
廖樞陽(2012)。〈皮亞傑與布魯納認知發展理論於兒童舞蹈教學之應用〉。《國際藝術教育
學刊》,10(2),139-163。
廖慧意、賴進貴(2001)。〈地圖技能能力指標之研究〉。《地圖》,11,29-40。
漢聲雜誌社(譯)(1998)。Wolf Harranth 著(1985)。《你們說,這片草原美不美?》。漢
聲文化
潘桂成(譯)(1997)。段義孚(Yu-Fu Tuan)著(1977)。《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Space
and Place: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國立編譯館。
劉盈如、黃雅羚、楊雅華(2008)。〈Google地圖在社會領域鄉土教學的應用〉。《工業科技
教育學刊》,1,85-93。
蔡清田(2011)。《素養:課程改革的DNA》。高等教育。
蔡福興(2001)。〈主題式教學於國小科技教育課程實施之運用〉。《生活科技教育》,34(5),
7-16.
蔡蕙文(2008)。《STEM教學模式應用於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學之研究研究》(碩士論文)。屏東
科技大學。
鄧曉芒(譯)(2004)。Immanuel Kant 著(1790)。《判斷力批判(Kritik der Urteilskraft)。
人民。
盧智敏(2003)。《國中校園空間改造行動研究之方案教學計畫-以台北縣立樹林高中為例》(碩士論
文)。中原大學。
聯合國(1989)。〈兒童權利公約〉。全國法規資料庫。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Y0000062
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2017)。〈「兒童遊戲權及兒童參與表意權」在台灣公園遊戲場現狀〉。
https://ppfcc.pixnet.net/blog/category/2581554
藍江(譯)(2019)。Giorgio Agamben 著。《什麼是哲學(Che cos'è la filosofia?)》。社會科
學院。
簡成熙(譯)(2018)。George R. Knight 著(2007)。《教育哲學導論(Issues and
Alternatives in Educational Philosophy)》(四版)。五南。
簡銘鋒(2006)。《兒童戶外遊戲場之參與式設計研究》(碩士論文)。中原大學。
羅易承(2017)。《校園參與式設計與美感教育之探討-以新竹縣新埔鎮枋寮國民小學校園空
間規劃之行動歷程為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
嚴可婷、黃碧君、林皎碧(譯)(2014)。赤瀨川原平、藤森照信、南伸坊著(1986)。《路
上觀察學入門》。行人。
謝婉真(譯)(2018)。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 著(1795)。《美育書簡
(Über die ästhetische Erziehung des Menschen)》。商周。
謝婉玲、林小婷、黃玟旗、鄭梨賞(2013)。〈從芬蘭Arkki學園參與豌豆島計畫 看臺灣課後
學習機構〉。《台灣教育評論月刊》,2(5),86-89。
龔卓軍、王靜慧(譯)(2003)。Gaston Bachelard 著(1957)。《空間詩學(la Poétique de
L'espace)》。張老師文化。
英文部分
Alexander Christopher, Sara I. & Murray S. (1977). A Pattern Language: Towns,
Buildings, Construc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asey E.S. (1987). Remembering: A Phenomenological Study.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Drake, S. M., & Burns, R. (2004). Meeting standards through integrated curriculum.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Earl, L. M. (2003). Assessment As Learning: Using Classroom Assessment to Maximize
Student Learning. Corwin Press.
George A. Hillery. (1955). Definitions of community: areas of agreement. Rural
Sociology, 20, 111-123. https://www.econbiz.de/Record/definitions-of-community-
areas-of-agreement-hillery-george/10002837700
Grady, Joan B. (1994). Interdisciplinary curriculum development.
https://eric.ed.gov/?id=ED373903
Hans-Georg Gadamer. (1975). Truth and Method (Joel Weinsheimer and Donald G.
Marshall, Trans.).Continuum.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60)
James V. Cunningham (1972).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public Affairs.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32,
589-602. https://www.jstor.org/stable/975227
Jean Piaget. (1952). The Origins of Intelligence in Children (Margaret Cook, Trans.).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 (1795). Letter XV. On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of Man in a Series of Letters. http://public-library.uk/ebooks/55/76.
MacNaughton, G., Hughes, P., & Smith, K. (2007). Young children’s rights and public
policy: practices and possibilities for citizenship in the Early Years.
Children & Society,21(6), 458-469.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1099-0860.2007.00096.x
Martin Heidegger. (1993). Building Dwelling Thinking. Basic Writings (David Farrell
Krell, Trans.).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71)
Maurice Merleau-Ponty. (1962).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 (Routledge & K. Paul,
Trans.). Humanities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45)
Norman Gabriel. (2004). Space Exploration: Developing Spaces for Children. Geography
.89(2),180-182. http://www.jstor.org/stable/40573962
Pellegrino, J. W. (2017).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ing 21st century skills. In S.
Guerriero (Ed.), Pedagogical knowledge and the changing nature of the teaching
profession. OECD.
Rita L. I., Ruth B., Stephanie S., Kit G., Gu X., and Barbara B. (2006). The
Rhizomatic Relations of A/r/tography.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8(1), 70-88.
https://www.jstor.org/stable/25475806
Stephanie S., Rita L. I. and Sylvia. W. K. (2005). A/r/tography as Living Inquiry
Through Art and Text. Qualitative Inquiry, 11, 897-912.
https://journals.sagepub.com/doi/abs/10.1177/ 1077800405280696
Varela, F. J., Thompson, E., & Rosch, E. (1991). The embodied mind: cognitive science
and human experience. MIT Press
WAKIPADIA. Spac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pace
WAKIPADIA. Khôr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Kh%C3%B4ra
WAKIPADIA. Howard Gardner.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oward_Gardner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