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藝術介入公共空間之研究-以社區的藝術營造為例
作者:葉翠玲
作者(外文):Yen,Tsui-Ling
校院名稱:朝陽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建築系建築及都市設計博士班
指導教授:沈永堂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1
主題關鍵詞:社區營造藝術介入紮根理論新類型公共藝術公共空間Community DevelopmentArts InterventionGrounded TheoryPublic SpaceNew Public Art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文化政策的形成,與時代執政治理思維有著密切關係,文建會1998年制定公共藝術設置辦法,2006-2008年間推動〈藝術介入公共空間補助計畫〉,開啟藝術進入社區公共空間的契機。而近年來地方政府以藝術策展辦理的藝術節,以藝術的能量吸納新的社群,成功的締造參觀人潮,成為促成地方發展振興經濟的關鍵、全國社區所關注與學習的焦點。是哪些因素讓社會大眾如此喜愛?而這些經驗能複製嗎?是否得以轉變成可操作模式,讓更多社區得以運用及參考。
本研究以藝術與社區合作、互動的形式為研究主題,運用紮根理論(Grounded Theory)針對國內九個社區案例的藝術營造歷程,從實務面分析藝術進入社區的元素,以內容分析法進行歸納、演繹並推論出藝術與社區的合作模式。透過產、官、學等相關領域的深度訪談,探討藝術介入社區的成效,藉此提出台灣藝術介入公共空間永續發展的目標。
研究發現藝術介入過程中藉由生活共感的沈浸式文化體驗所引發的「地方文化認同」及「社群美感學習」是其共通的特點;以非營利組織為主導,公部門重點參與的組織結構,是其成為地方留才的誘因;具循環性的文化培力過程、藝術家與居民的合作共學關係、共享美感經驗的生活空間,為藝術營造社區公共空間的重要元素,更成為形塑多元化且良善的社群參與的中介能量。本研究可作為未來社區運用文化與藝術來進行營造的具體參考。
The connectedness with the governance thinking is crucial for culture policies, such as the movements of arts entering community public space promoted by the Incentive Program for Art Intervention in Public Space during 2006 and 2008, in which was based on Regulations Governing the Installation of Public Artwork issued by the Council for Cultural Affairs in 1998. Arts festivals hosted by local governments have attracted new social groups and crowds and become the key factor of boosting local economies. The questions were, to become the foci of all the communities in Taiwan, what were the factors to make the public love it? Can these experiences be duplicate? And how to transfer these factors to be feasible for other communities?
By utilizing grounded theory to discuss 9 cases in the process of arts development in community, the cooperation and interactive forms between arts and communities were seen as the research aims. The content analysis was adopted to empirically induce and deduce the elements of arts entering community and the factors of the cooperation and interactions between arts and communities. Then to utilize in-depth interview to discuss and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and mechanism of arts entering community through industries, governments, and academia, propos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s and targets of Taiwanese arts entering public space.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local cultural identity” and “community aesthetic learning” were aroused through the immersive cultural experiences of heart-touching service by arts intervention. To make talents stay in local communities, the cyclic process of cultural empowerment, the collaboration and co-learning between artists and residents, and the living space with sharing aesthetic experiences were the critical elements for arts creating community public space and the drives for shaping diversified and favorable community engagement by the organizational frameworks that non-profit organization took leading, and the public sector participated only in key processes. The study may sculpt a blueprint for communities to develop with cultures and arts.
一、中文文獻
1.Hsiao, C. R.,2008,困境激發下的創意── 海安路美術館的形成與願景,藝術認證,23,32-35。
2.王士明,2008,歷史脈絡下藝術植入的場域實驗-從臺南市民權路「藝術建醮」與海安路「街道美術館」,探究藝術進入歷史街區的影響與意義,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3.王士明,2010,當代藝術植入歷史街區場域的實驗—探究臺南市「海安路街道美術館」介入五條港歷史街區現況與意義,台灣社區藝術行動案例調查研究計畫成果專輯,台北。
4.王光旭、鍾瑞萱,2009,青年學子參與社區營造之研究-以臺南市土溝村為例,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4(2),45-94。
5.王志弘,2000,性別化流動的政治與詩學,田園城市文化,台北。
6.王若璇,2015,一個與「地方」交往的嘗試: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7.王淑薇,2020,藝術融入社區永續發展之研究―以汐止夢想社區為中心,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碩士論文,台北。
8.王淳隆譯、Norberg – Schulz著,1994,實存•空間•建築,臺隆書局,台北。
9.王筱文,2009,城市中公共藝術的介入所造成影響層面之研究-以[粉樂町Ⅱ-台北東區當代藝術展] 為例,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台北。
10.王韻涵,2018,[空軍三重一村] 眷村文資再利用政策研究,淡江史學,30,51-83。
11.朱文一,1999,空間.符號.城市一種城市設計理論,淑馨出版社,台北。
12.朱哲良,2011,公共藝術之公共悖論性,文化研究年會論文集,新北市。
13.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8,公共藝術設置作業參考手冊,台北。
14.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7,打造藝術地景的思維-德國公共空間藝術再造規劃初探,行政院所屬各機關因公出國人員出國報告書,研考會,台北。
15.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8,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草案總說明,台北。
16.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10,台灣健康社區六星計畫政策說明書,2005-2008年,台北。
17.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11,公共藝術怎麼辦:公共藝術操作手冊,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台北。
18.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6,文建會95 年度福爾摩沙藝術節系列活動評鑑報告第一冊,台北。
19.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12,臺灣生活美學運動計畫效益評估報告,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高雄。
20.余翎瑄,2008,社區與藝術-藝術進入社區之發展型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21.吳元筱,2014,藝企合作的異業結盟與行銷模式創新:以富邦金融之粉樂町展演活動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全球經營與策略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22.吳思賢,2006,公共藝術與城市空間關係之研究,淡江大學建築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23.吳淑明、劉光盛、郭主恩、楊欽榮、黃琮駿,2012,游於藝互動式藝術介入空間之創作研究,藝術研究學報,5(2),1-15.。
24.吳瑪俐,2007,藝術與公共領域--藝術進入社區,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台北。
25.吳瑪俐等譯、Grant H. Kester著,2006,對話性創作:現代藝術中的社群與溝通,遠流出版社,台北。
26.吳瑪俐等譯、Suzanne Lacy著,2004,量繪形貌:新類型公共藝術,遠流出版社,台北。
27.呂耀中,2008,土溝農村藝術歷程——六年的藝術改造之路,「台灣社區藝術行動案例調查研究計畫」暨「96年國藝會補助業務相關專題研究——以『社群 / 社區藝術行動計畫』為探討範疇」研究計畫成果專輯,249-259。
28.宋郁芳,2013,從社會交換理論探討藝企合作中介者之角色-以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為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29.李丁讚著,2014,落地生根:台灣社區營造的理論與實踐,桂冠書局,台北。
30.李丹舟,2019,作為技術化媒介的身體:論藝術介入社區的第三種話語,文化研究季刊,167,2-22。
31.李君如、陳麗芬,2013,當社區與藝術邂逅-[嘉義縣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 個案分析,社區研究學刊,3,27-36。
32.李佩儒,2019,新類型公共藝術之社群意識元素探討: 以《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子計畫「社區劇場」為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33.李菁萍,2005,藝術再造社區的機制與管理-兼論新類型公共藝術的發展,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34.李瑞儀,2010,社區自主發展生態旅遊的經驗模式:宜蘭港邊社區之個案研究,世新大學觀光學研究所(含碩專班)碩士學位論文,台北。
35.杜昭賢,2012,海安街道美術館尋求藝術介入都市空間的一種想像,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高雄。
36.杜昭賢、賴思儒,2007,藝術與公共領域:藝術進入社區,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台北。
37.沈芳如,2008,眷村改建政策下的眷村意義重構過程-空軍三重一村保存論述形成,認同的建構,空間意義再生產,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台北。
38.周雅菁,2010,台灣公共藝術政策概述,公共藝術簡訊,93,17-23。
39.周雅菁,2011,2011臺南藝術家接力展(13)-陳春陽寶島鄉情油畫集,台南市政府文化局,台南。
40.周雅菁,2013,臺灣公共藝術政策之研究:1999-2011年,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設計學研究所博士論文,雲林。
41.周雅菁,曾啟雄,2010a,臺灣公共藝術政策崛起,臺灣博物季刊,29(1),48-55。
42.周雅菁,曾啟雄,2010b,臺灣公共藝術執行制度改善之研究,雲林科技學刊,19(3),197-210。
43.明立國,2003,社區美學研究,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嘉義。
44.林世堂、蔣世寶、陳吟瑋,2011,應用紮根理論分析媒體設計科系學生對聲音設計之關注程度,嶺東學報,30,21-70。
45.林本炫,2007,不同質性方法的資料分析比較,周平、楊弘任編,《質性研究方法的眾聲喧嘩》,南華教社所,嘉義。
46.林怡如,2009,公共藝術之公共性探討-- <公共藝術設置辦法>修正條文研究,東海大學美術學系碩士學位論文,台中。
47.林素梅,2013,探討藝術介入空間的價值,以屏東縣鹽埔鄉藝術小尖兵為例,大仁科技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
48.林銀河,2009,全球化趨勢的永續發展與在地行動-無尾港生態社區發展與回顧,《宜蘭地方永續發展研討會論文集》,pp.145-181。
49.林熺俊,2011,「城市光廊」藝術介入空間型式與民眾參與模式之研究,空間設計學報,11,29-46。
50.邱琬琦,2000,以都市設計觀點探討公共藝術制度改善之芻議,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台南。
51.侯彥伶,2019,越過竹籬笆的想像空軍三重一村再現眷村美好,禪天下,172,66-70。
52.侯英傑,2015,以藝術型態進入傳統農村來推動社區永續發展模式之探討-以台南市後壁區土溝社區為例,國立暨南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學位論文,南投。
53.南條史生,2004,藝術與城市—獨立策展人15年的軌跡,田園城市,台北。
54.姚孟吟譯、Catherine Grout著,2002,藝術介入空間:都會裡的藝術創作,遠流出版社,台北。
55.胡幼慧,2008,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巨流,台北。
56.胡龍騰、黃瑋瑩、潘中道譯、Ranjit Kumar著,2000,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學富文化出版社,台北。
57.胡寶林,2006,公共藝術空間新美學,藝術家出版社,台北。
58.徐伯揚,2015,從地方認同的角度探討公共藝術—以桃園地景藝術節與日本小豆島福田家屋計畫為例,中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桃園。
59.徐宗國譯、Strauss, Anselm & Corbin, Juliet著,1997,質性研究概論,巨流出版社,台北。
60.桂雅文譯、Dreeszen & Korza 著,2000,社區藝術管理,五觀藝術出版社,台北。
61.翁劍青,2004,城市公共藝術,東南大學出版社,南京。
62.馬嫻育,2009,美學啟蒙,美麗臺灣:文建會「臺灣生活美學運動計畫,印刻雜誌,6(2),196-197。
63.高行健,2013,藝論創作,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台北。
64.高幸萱,2009,城市魅力之研究-以台北粉樂町街區(忠孝裡町) 為例,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台北。
65.康旻杰,2008,互換角色與互為主體,嘉義縣2008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成果冊,16。
66.張元茜,2008,我的大隘白雲行,在地美學實踐社區VS.藝術研討會論文集,286-293。
67.張伊婷,2019,社區中博物館的藝術實踐:以李梅樹紀念館為例,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學系碩士班碩士學位論文,花蓮。
68.張竹君,2016,從城市與藝術節的關係談我們需要什麼藝術節,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高雄。
69.張書豹,2004,公眾與藝術的再聚合-論藝術與公共藝術在當代的演化,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70.張紹勳,2007,研究方法:精華本,三民書局,台北。
71.張惠蘭,2007,在夢想與現實之間造街從台中理想國到台南美麗新世界,藝術認證,15,78-81。
72.張晴文,2008,公共性的輪廓:從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城市行動藝術節」解讀文化政策中的公共性,在地美學實踐社區VS.藝術研討會論文集,72-90。
73.張晴文,2011,1990年代以降台灣文化政策的「公共性」——以公共藝術政策為中心,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北。
74.張晴文,2011,藝術介入空間行動做為「新類型」的藝術--其於藝術社會的定位探,藝術論文集刊,16/17,55-70。
75.張舒蓉,2009,臺北市創意街區之街道空間形式與使用行為之研究-以粉樂町創意街區為例,中原大學景觀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桃園。
76.張舜翔,2007,大隘藝術節,展品遍佈,自由時報,1-2。
77.梁莉苓,2006,一場類似初戀的戲曲,嘉義縣2006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論文集,167。
78.陳世強,2008,西鄉情藝:宜蘭市鄂王社區的傳藝經驗,在地美學實踐社區VS.藝術研討會論文集,172、173、192-211。
79.陳可慧,2005,社區培力成效與影響因素之研究-以區域型培力中心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80.陳佑琳,2010,藝術作為社會實踐的平台: 嘉義縣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碩士班學位論文,台北。
81.陳其南,2004,邁向一個審美的公民社會,傳統藝術月刊,44,4-5。
82.陳泓易,2007,藝術與公共領域:藝術進入社區,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台北。
83.陳奕萱,2015,藝術參與場域和生活-以台南海安路藝術造街行動為例,東海大學美術系碩士班論文,台中。
84.陳衍宏,2012,宜蘭市鄂王社區『藝術介入空間』計畫評析:社造美學途徑的觀點,郭耀昌,2012,公共治理與地方事務VI,玄奘大學,新竹。
85.陳國章,2011,公共藝術與社區介入-以「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為例看新類型公共藝術的可能性,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高雄。
86.陳筱安,2012,藝術人進入社區: 對話性藝術創作的實踐與反思,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學位論文,台北。
87.陳碧琳,2001,90 年代台灣公共藝術之研究,南華大學環境與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88.陳瓊花,1995,藝術概論,三民書局,台北。
89.曾旭正,1999,大台北空中散步,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台北。
90.曾旭正,1999,社區美學研討會論文集,行政院文建會,台北。
91.曾旭正,2005,打造美樂地:社區公共藝術,行政院文建會,台北。
92.曾旭正,2007,台灣的社區營造,遠足文化,台北。
93.曾旭正,2010,社區營造的理論與實務讀本,臺南藝術大學,台南。
94.曾旭正,2012,在社區重思藝術-邁向新時代的有機藝術觀,南藝學報,4,63-82。
95.曾曬淑譯、Joseph Beuys著,1999,Joseph Beuys 的藝術理論與人智學,南天出版社,台北。
96.游崴,2008,大隘藝術節-祕密的源頭,在地美學實踐社區VS.藝術研討會論文集,239-247。
97.黃于宸,2015,藝術社區建構居民社區意識策略之研究─以汐止夢想社區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台北。
98.黃才郎,1994,公共藝術與社會的互動,藝術家出版社,台北。
99.黃文源,2012,宜蘭市鄂王社區美學營造策略之研究,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學位論文,宜蘭。
100.黃育智,2011,台灣古文遊記,南港山文史工作室,台北。
101.黃俊豪,2009,在農村看見藝術-台南土溝農村「社區藝術」之經驗,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台南。
102.黃海鳴,2006,藝術在街道上的日常工作,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台北。
103.黃淑瑩,2007,邁向治療性的社區營造——港邊社區的藝術歷程,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台北。
104.楊智富,2008,藝術進駐社區的難題,在地美學實踐社區VS.藝術研討會論文集,48-61。
105.萬榮水、邱稚嫻,2014,藝企平台經營成功關鍵因素之研究,文化事業與管理研究,12,59-70。
106.葉于璇,2011,社群藝術創作的特質及其藝術教育意義-以吳瑪俐社群藝術創作為例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學位論文,台北。
107.董俊仁,2008,眷村開門:再談空軍三重一村保存的藝術介入行動,在地美學實踐社區VS.藝術研討會論文集,182-191。
108.董維琇,2013,藝術介入社群:社會參與式的美學與藝術實踐,藝術研究學報,6(2),27-37。
109.嘉義縣政府文化局,2005,2005日照嘉邑北回歸線夏至藝術節成果冊,嘉義縣政府,嘉義。
110.嘉義縣政府文化局,2006,2006 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成果冊,嘉義縣政府,嘉義。
111.廖翊君,2020,文化資產保存與空間活化再利用類型之研究—以新北市空軍三重一村及板橋435藝文特區為例,國立臺北市立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社會科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學位論文,台北。
112.廖億美,2006,藝術介入公共領域的創造性關係--一個台灣環境運動的視野,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碩士班學位論文,台北。
113.劉世閔,2003,質性研究小百科:基礎理論(grounded theory),菁莪季刊,15(2),71-72。
114.劉立行、郭芝妘,2018,社會雕塑理論,看當代藝術家的藝術/社會實踐,以 2010-2016 年跨國發表之六位台灣藝術家為例,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學報,34(1),113-123。
115.劉阿榮、陳冠華,2015,文化創意與生活美學: 藝術進入社區初探,國家與社會,17,29-50。
116.劉俐,1997,日本公共藝術生態,藝術家出版社,台北。
117.劉惠媛,2006,博物館觀眾滿意度之研究,輔仁大學應用統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新北市。
118.蔡春陣,2020,藝術進入社區初探-以臺北市立美術館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學位論文,台北。
119.鄧博文,2007,都市設計遠景與機制的演變–以台南市海安路的危機或轉機為例,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碩士學位論文,台南。
120.鄭竹倩,2018,土溝農村美術館的創生經驗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碩士學位論文,台中。
121.盧瑞珽,2014,北美館 [藝術介入社區] 案以 102 年活動為例,書畫藝術學刊,16,145-174。
122.盧銘世,2011,環境美學×盧銘世,JM Quarterly,45,24。
123.賴怡玟,2021,藝術介入臺灣傳統社區之研究——以彩繪壁畫為例,亞洲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學系碩士學位論文,台中。
124.賴筱凡,2013,幸福的重生,今周刊,839,117-119。
125.謝椀如,2010,臺灣公共藝術設置原則建構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園藝學系碩士學位論文,台中。
126.魏志豪,2013,公共藝術設置之用後評估研究-以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為例,朝陽科技大學建築系建築及都市設計碩士班學位論文,彰化。

二、英文文獻
1.Berelson, B. 1952, Content analysis i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New York, NY, US: Free Press.
2.Bernard, H. R.2006, Research methods in anthropology: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5th ed.). Lanham, MD: Altamira Press.
3.Bianchini, F. 1999. Cultural planning for urban sustainability, in: L. Nystro¨m & C. Fudge (Eds) Culture and Cities. Cultural Processes and Urban Sustainability, p. 34–51
4.Bourriaud, 2002, N., Pleasance, S., Woods, F., & Copeland, M. Relational aesthetics . Dijon: Les presses du réel.
5.Bowers, J. W. 1970, Content analysis. In P. Emmert & W. D. Brooks (Eds.), M ethods of research in communication. Boston: Hougton Mifflin
6.Danto, A. C. 2004, Kalliphobia in contemporary art. Art Journal ,Vol. 63(2), pp.24-35.
7.Erlandson, D.A., Harris, E.L., Skipper, B.L., & Allen, S.D. 1993, Doing Naturalistic Inquiry: A Guide to Methods.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8.Fraenkel, J. R. & Wallen, N. E. 2003, How to design and evaluate research in education. (5th ed.). New York: McGraw-Hill.
9.Glaser, B. G., & Strauss, A. L. 1967, 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 Chicago, IL: Aldine.
10.Graber, D. 2004, Mediated Politics and Citizenship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Vol. 55,pp.545–571
11.Foster, Hal. 2002, ‘Artist as Enthnologer?’ in Global Vision: towards a New Internationalism in the Visual Arts, edited by Jeans Fisher, London : Kala Press.
12.Hauser, A.1974, Soziologie der Kunst. Beck'sche Sonderausgaben. München: Beck.
13.Helguera, P. 2011, Education for socially engaged art: A materials and techniques handbook. New York, NY: Jorge Pinto Books.
14.Kester, G. 2000, Dialogical aesthetics. A Critical Framework For Littoral Art. Variant,Vol. 9,pp.1-8.
15.Kester, G.2016, Politics, Public Art, and the University Campus. A Companion to Public Art.
16.Kvale, S., & Brinkmann, S.2009, Interviews: Learning the craft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interviewing. Sage.
17.Kwon, M. 2004, One place after another: Site-specific art and locational identity. MIT press.
18.Lacy, S. (Ed.).1995, Mapping the terrain: New genre public art . Seattle, WA: Bay Press.
19.Lacy, S. 2004, Mapping the Terrain: New Genre Public Art as quoted in Miwon Kwon One Place after Another: Site-Specific Art and Locational Identity.
20.Lacy, S.2010, Leaving Art: writings on performance, politics, and publics, 1974–2007. Duke University Press.
21.Landi, P. J. 2012, Public art-purpose and benefits: Exploring strategy in the New England city of Pittsfield, Ma, Masters Theses,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 Massachusetts, U.S.A.,
22.Lincoln, YS, & Guba, EG.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Beverly Hills, CA: Sage.
23.McQuail, D.1987,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An introduction. Sage Publications, Inc.
24.Patton, M. Q.2002, Qualitative research & evaluation methods (3r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25.Rosengren, KE (Ed.)1981, Advances in content analysis. Beverly Hills, CA: Sage.
26.Strauss, A., & Corbin, J. 1994, Grounded theory methodology: An overview.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 Thousand Oaks, CA: Sage.
27.Streubert-Speziale, H. J., & Carpenter, D. R. 2003,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nursing: Advancing the humanistic imperative (3rd ed.). Philadelphia, PA: J. B. Lippincott.

三、網站部分
1.文化部公共藝術官方網站,網址:https://publicart.moc.gov.tw/
2.文建會,生活美學運動,上網日期:2019年5月20日,網址:https://reurl.cc/0jKOVA
3.宜蘭縣宜蘭市鄂王社區發展協會,社造歷程蘭城【百工網頁】,上網日期:2019年5月20日,網址:https://reurl.cc/W30LlZ
4.林銀河,未來社區、社區未來:無尾港生態社區發展回顧與展望,上網日期:2019年5月20日,網址:https://reurl.cc/EnVzAg
5.胡慕情,築夢港邊--宜蘭蘇澳港邊社區,上網日期:2019年5月20日,網址: https://reurl.cc/YOY6yX
6.苦勞網,[景美人權園區爭議之一]人權與藝術之爭?政府是最大兇手,上網日期:2019年5月26日,網址:https://reurl.cc/j8nrVp
7.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https://www.ncafroc.org.tw/
8.富邦藝術基金會網站,https://reurl.cc/3aKL09
9.游淑靜,美麗就在台灣-為何提倡生活美學,上網日期:2019年5月20日,網址:https://reurl.cc/AkM8GY。
10.蕭淑文,第四屆城市行動藝術節─相遇:尋訪遊樂場策展專文,上網日期:2019年5月20日,網址:https://reurl.cc/dGQ5ED。
11.環保署,港邊社區發展協會,環境教育資訊系統,上網日期:2019年5月20日,網址:https://reurl.cc/mLx9mj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