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經典的會通與融攝—魏晉辭賦典故研究
作者:陳群分
作者(外文):Chun-Fen Chen
校院名稱:國立中興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所
指導教授:林淑貞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1
主題關鍵詞:魏晉賦典故五經經典隸事Wei Jin FuallusionFive Classicsclassicscribe thi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
文人創作必有其意圖及目的,藉由文字的形音義表露出創作理念,文字本身即是具備歷史文化積累的一種符號,然而文人對於文字的選擇,無論有意或是無意地遣詞用句,皆能透露出作者的背景知識。漢代經學成為顯學後,經學應當是文人同溫層的背景知識,無論何種文學作品,字裡行間有形無形皆可能見出經學的「存在」。此種「存在」對於創作者而言,或許是習以為常,自然而然地流露於筆下,對於後代的閱讀者而言,卻是必須解構文句中的「典故」,才可能看見這種「存在」。
本論文的研究動機乃是經由「典故」為解讀起點,找出魏晉辭賦中經書的「存在」,藉著細膩爬梳文句,追溯魏晉文人運用經書典故的字詞及語句,統計出魏晉辭賦「典故」的文獻來源,利用數據以呈現出經書的影響力,即是經學的「存在」。藉由引用經書典故,見出魏晉文人如何接受經典,以及傳播經典。
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兩個方向說明:第一是經學史的特點,第二是文學史的特點。第一對於經學史的細節有所補充,魏晉時期是經學衰落的時代,文人仍是具備經學涵養。關於用《詩經》典故者,魏晉文人好徵引詩序,代表魏晉時期仍是相信「詩小序」之說。再者,所援用之意涵基本上仍以《毛詩》及鄭《箋》為主,亦能側面反應出三家詩的沒落。關於用《尚書》典故者,主要的來源出處乃是所謂「真」古文《尚書》,出自於所謂「偽」古文《尚書》者,例證數目不多。文人援用《尚書》詞句基本上以「真」古文《尚書》為主,側面驗證了真古文《尚書》的真實性。關於用《易經》典故者,魏晉文人引《易》傳的比例為引《易經》經文的兩倍之多,可見魏晉時期,對於《易》傳的重視,再者,也能側面發現魏晉時期對於《易經》的理解,較為重視義理層面的詮釋。關於用《春秋左氏傳》典故者,魏晉文人援用《春秋左氏傳》的比例遠遠超過《春秋公羊傳》及《春秋穀梁傳》,可知魏晉時期的《左傳》是為顯學。至若引用《論語》典故者,其篇章出處分布廣泛,對於文人而言,《論語》是一本普及且必備的經書,即使不在漢人五經之列,然而有形無形皆是積疊在文人的知識背景中。
第二對於文學史的特點而言,魏晉辭賦用典現象亦是符應文學自覺的論點。魏晉文人將典故融入辭賦之中,即是對於文學作品的語言形式有所要求,深化語言的文采及內涵,文人對於相同的典故來源,運用不同的變化,即是對於文學的創作過程,有所省思,才能思索不同的表現手法。再者,本文的研究成果可知魏晉賦的《詩經》化現象,魏晉辭賦從各方面向《詩經》汲取創作元素,不論是創作母題的回溯,或是單字文句的援用,亦或是對於〈詩序〉詩旨的相關敘述,皆能見出魏晉辭賦中《詩經》的存在。
Scholars record for must have its intended plans and purposes, by text word form sound and meaning revealed the record for the concept, text the word itself has a history and culture that is the product of tired a symbol number, however, the text people on the selection in the text, no matter Italian or unintentionally use of words, are able to reveal the author''s background. Han generations Classics Become Significant, by science writers should be the same stratosphere background knowledge, not on what literature as a product, the word back room row no tangible shape Jieke visibility of the classics of " presence ." This species'' existence in " on to create concerned, or perhaps take for granted, since however naturally revealed in the pen,For future generations to read those terms, but it must be de- construct sentences in the " Code so" , it is possible to see that " exist in ."
This study moving paper machine but through the "Code so" for the solution of reading a starting point to find out Wei in the Book of Jin Fu " exist in" , by fine tired to climb comb sentence, chasing Su Wei word Jin-wen who use Scripture allusions and statements, statistics count the Wei Jin Fu " Code so" of literature sources, use data to shape exhibited by the book''s influence , that is by learning to " keep in" . With the lead with by the book story, see the Wei and Jin as how to pick by the classic, classic and spread.
This research paper is available in two parties to say next: the first is characteristic of the history of classical studies , and the second is characteristic of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Di Yi for by the history of science is thin section has supplemented , Wei Jin time period is when the decline of classical studies generations, scholars still be equipped by learning conservation. Off to a " poem by the" Code so who , Wei Jin Wen quoted Preface good people, on behalf of Wei Jin time period still is the belief that " poetry little preface ," it said . Then who are availing of meaning is basically still a " Mao Poetry" and Zheng " memo " as the main, can also side reflects the decline of the three poems. Off to use " yet the book" Code and therefore those , mainly of to source the source but so-called " true " classical " still book" , comes from the so-called " pseudo " ancient culture , " yet the book" who , the small number of examples. Scholar to invoke the "Book " words based on this to " true " classical " yet the book" as the main , side surface to verify the true ancient text " still book" of authenticity. On with the " Yi Jing" Code so who Wei Jin Wen who cited " Yi " Biography of specific cases cited " Yi Jing" by twice as much of the text, may see Wei Jin time period, for " Yi " Biography attention, then who also can be found in the side for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 Yi Jing" of understanding, than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moral principles layer surface of interpretation release . About a " spring in autumn Left ''s Biography" Code so who Wei Jin Wen person assistance with " Spring autumn left ''s biography" than patients far more than the " Spring autumn male sheep Biography" and " Spring Autumn Valley Liang Biography" , found that Wei and Jin Dynasties the " left Biography" is for the school of learning. To if the lead with " Lun language" Code and therefore, its chapters source points cloth widely for civilian purposes, "On the language" a Ben universal and necessary by the book, even if not in the Han Chinese Five Classics of the column , however, visible and invisible, all is Accumulate in the intellectual background of the literati.
Di Er Dui in the text features the history of science, the Wei, Jin Fu allusions phenomenon also is a symbol of literature should be conscious of the argument. Wei Jin Wen Fu who will be integrated into the story, that is, for the language in the form of literary works so requires deep language of the text mining and within Han , Wen person for the same story to the source , the use of different changes , that is for literature the creative process, reflect on something , to think about a different expression. Then who , results of this study may know Wei Jin Fu ''s " poem by" of the current elephant , Wei, Jin Fu from the parties for " poem by the" drain taking record for elemental, not on a record as a motif of back tracing , or word textual aid use, or will for <Poem sequence > poem purpose of phase off classification described later , Jieneng see the Wei Jin Fu in " Songs " is present .
一、典籍圖書
【漢】高誘注:《淮南子》(臺北:藝文印書館,2016年)。
【漢】毛公傳、鄭元箋,【唐】孔穎達等正義:《毛詩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1981年影印【清】阮元文選樓原刊嘉慶二十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本)。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等正義:《禮記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1981年影印【清】阮元文選樓原刊嘉慶二十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本)。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81年影印【清】阮元文選樓原刊嘉慶二十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本)。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等正義:《尚書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1981年影印【清】阮元文選樓原刊嘉慶二十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本)。
【魏】王弼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等正義:《周易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1981年影印【清】阮元文選樓原刊嘉慶二十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本)。
【魏】何晏等注,【宋】邢昺疏:《論語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81年影印【清】阮元文選樓原刊嘉慶二十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本)。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等正義:《春秋左傳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1981年影印【清】阮元文選樓原刊嘉慶二十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本)。
【梁】劉勰著、王更生注譯:《文心雕龍讀本》(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9年)。
【清】嚴可均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清】皮錫瑞著;周予同注:《經學歷史》(新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83年)。

二、今人論著
王禮卿:《文心雕龍通解》(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6年)。
李翠瑛:《六朝賦論之創作理論與審美理論》(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2年)。
李威熊:《中國經學發展史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
李開:〈《尚書》篇目類屬和學理〉,彭林主編:《中國經學》第5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李隆獻:〈從敘事學角度論《春秋》三《傳》中魯隱公的特殊形象〉,《第八屆中國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選集》(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15年3月)。
吳雁南,秦學頎、李禹階主編:《中國經學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
林淑貞:《對蹠與融攝:唐人生命情調與審美風尚》(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6年)。
沈凡玉:《六朝同題詩歌研究》(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5年)。
曲德來、遲文浚、冷衛國主編:《歷代賦廣選新注集評》(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1年)。
祁立峰:《相似與差異:論南朝文學集團的書寫策略》(臺北:政大出版社,2014年)。
屈萬里:《詩經詮釋》(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2年)。
屈萬里:《尚書集釋》(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1年)。
姜亮夫:《歷代人物年里碑傳綜表》(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
袁行霈主編:《中國文學史》(台中: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11年)。
高莉芬:《元嘉詩人用典研究》(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7年)。
焦桂美:《南北朝經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程章燦:《魏晉南北朝賦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
游適宏:《試賦與識賦:從考試的賦到賦的教學》(臺北:秀威資訊科技公司,2008年)。
許世瑛:《中國文法講話》(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98年)。
夏傳才:《詩經的語言藝術》(新北:雲龍出版社,1995年)。
夏傳才:《十三經概論》(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6年)。
徐志學:《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石刻用典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16年)。
馬積高、黃鈞主編:《中國古代文學史》1(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8年)。
曾永成:《感應與生成—感應論審美觀》(四川:成都科技大學出版社,1991年)。
楊天宇:《經學探研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楊晉龍:〈陳肇興與賴和古典詩作引用《詩經》比較研究—詩經學視野下的考徵〉,《第九屆中國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選集》(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20年2月)。
楊晉龍:〈「《詩經》的形成與流傳」研究初探〉,林慶彰、蔣秋華主編:《經典的形成、流傳與詮釋》(第一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7年)。
簡宗梧:《賦與駢文》(臺北:臺灣書店,1998年)。
郭和杰:《周易古占筮法》(高雄:栢爾頓國際公司,2016年)。
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8年)。
葉國良、夏長樸、李隆獻:《經學通論》(臺北:大安出版社,2006年)。
廖國棟:《建安辭賦之傳承與拓新》(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韓格平:《全魏晉賦校注》(長春:吉林文學出版社,2008)。
黃水雲:《歷代辭賦通論》(臺北:文津出版社,2008年)。
畢萬忱、何沛雄、羅忼烈:《中國歷代賦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4年)。
楊中芳:〈試論如何研究中國人的性格:從西方社會/性格心理學及文化/性格研究中汲取經驗與啟發〉,楊國樞,余安邦編:《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理念及方法篇(一九九二)》(臺北 桂冠圖書公司),1994年。
張法:〈道學與文學藝術〉,張立文、張緒通、劉大樁主編:《玄境—道學與中國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
張善文:〈衍易理以成章—論范仲淹賦作中的易學內涵〉,《辭賦研究論文集—第五屆國際辭賦研討會》(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3年)。
復文出版社:《修辭學》(高雄: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三、學位論文(依出版年先後排序)
廖國棟:《魏晉詠物賦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5年。
簡麗玲:《曹氏父子及其羽翼辭賦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侯立兵:《漢魏六朝賦多維研究》,陝西:陝西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系博士論文,2005年。
朱怡璇:《魏晉詩賦中的美人形象》,台中:東海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7年。
樂幀益:《魏晉玄學與辭賦》,江西:江西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2007年。
呂蒙:《北魏碑刻引用《詩經》研究》,重慶:西南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馬強才:《中國古代詩歌用事觀念研究》,四川:四川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年。
耿望:《魏晉賦中的生命意識研究》,江蘇:南京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阮玉茹:《魏晉動物賦研究》,台南: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盧秀慈:《魏晉器物賦研究》,台南: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劉玉嬌:《曹植作品用典研究》,河南:信陽師範學院中文系碩士論文,2011年。
陳曦:《漢賦引《詩》考論》,黑龍江:哈爾濱師範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劉月卿:《盛唐詩用《詩》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17年。
鄭文儀:《文化視野下的魏晉辭賦研究》,台南: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中國文學碩士論文,2019年。

四、期刊論文
馬草:〈詩性功能與文學自覺—魏晉南北朝文學用典的審美原理考察〉,《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2018年11月第20卷第6期,頁75。
貢小妹:〈《景福殿賦》與何晏的儒家思想—兼論《景福殿賦》主旨〉(《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6卷第2期,2002年3月)。
許瑤麗:〈論魏晉六朝賦之用典及其審美特徵〉,《成都理工大學學報》2004年第2期。
張振龍:〈廣泛地汲取 自覺地創新—建安後期文人用典的總體特徵〉,《江漢論壇》2008年9月。
孫寶:〈儒家政教文藝觀與魏晉賦格建構〉,《河北師範大學學報》,2012年9月第35卷第5期。
孫文起:〈漢魏六朝動物賦的題材淵源與文化功能〉,《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8卷第3期,2016年6月。
楊許波:〈論漢賦疊字運用的承與變〉(《現代語言》語言研究,2014年11期)。
錢瑋東:〈魏晉間《詩經》典雅觀之形成及其與西晉雅化詩風之交涉〉(《中國文學研究》第四十四期,2017年7月)。

五、網路資源
政治大學:〈台灣的賦學研究:1945-2000〉,資料網址:http://newdoc.nccu.edu.tw/teasyllabus/1072101033001/000%E5%8F%B0%E7%81%A3%E7%9A%84%E8%B3%A6%E5%AD%B8%E7%A0%94%E7%A9%B6%EF%BC%9A1945_2000.pdf (檢索日期2020年3月15日)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