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漢魏六朝騷體賦研究
作者:劉楚荊
作者(外文):Liu, Chu-Ching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高秋鳳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9
主題關鍵詞:辭賦漢賦騷體賦文體漢魏六朝Tzu-Fu(Ci-Fu)Han-FuSao-ti Fu(Sao type's Fu)stylisticHan Wen and the six Dynastie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
所謂文體,包含四要素:體製、語體、體式、風格。
騷體賦,是以騷體句式(語體)為主而書寫的一種賦體(體製),其體式、風格受屈騷影響,多抒發哀情,興寄諷諭,但卻不以此為限。本篇論文,為了對騷體賦作精準的描述性分類,將騷體賦依體式、風格,分為「正/變」騷體賦;依語體分為「純/雜」騷體賦。
本篇論文將漢魏六朝騷體賦依表現及主題,依序分為抒情、言志、紀行與遊覽、詠物、談藝五章,然後逐篇分析,最後於每章章末作統整、比較。
第三至第七章,總共對123篇騷體賦,作詳細之外緣探究與文本分析。
漢魏六朝抒情騷體賦皆為抒發悲怨哀傷之情。這類悲怨哀傷的負面情緒情感,來自於「需求不得滿足」的挫折、「希望與現實不符」的失落、以及人類無可避免的生死離別。
言志騷體賦,乃士人在生命受挫時的「自釋自廣」,從現代身心治療觀之,這是一種自我意義治療的方式。
漢代紀行騷體賦體現創作者的宇宙意識,歷史情懷。六朝遊覽騷體賦,則體現賦家對山水物色的移情觀照。
詠物騷體賦題材廣泛,內容豐富,表現手法多元,賦家透過詠物賦,體現思想文化與物質文明,為文化與博物研究之豐富資料庫。
藝術類騷體賦,彰顯士大夫階層的性靈追求及休閒生活,以及個人的美學思想,是一種「體道於藝」的精神表現。
總之,漢魏六朝騷體賦不僅有抒發哀情的正騷體賦,更有詠物談藝,言說談理的變騷體賦。判定是否為「騷體賦」,應以體製及語體為必要條件。
參考文獻
一、研究底本
〔南朝梁〕蕭統編,〔唐〕李善、呂延濟、劉良、張銑、李周翰、呂向註:《增補六臣註文選》,臺北:華正書局,1980
〔清〕嚴可均編:《全上古秦漢三國六朝文》臺北:世界書局,2012
費振剛、仇仲謙、劉南平:《全漢賦校注》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5
龔克昌、周廣璜、蘇瑞隆:《三國賦評注》濟南:齊魯書社,2013

二、古籍(依經史、子、集、類書、筆記之時代排列)
(一)經部
〔周〕左丘明傳,〔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十三經注疏.左傳》,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
〔西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正義:《十三經注疏.尚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
〔西漢〕毛亨傳,鄭玄箋,〔唐〕孔穎達等正義:《十三經注疏.詩經》,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
〔西漢〕董仲舒:《春秋繁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81冊,1983-1986)
〔東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十三經注疏.周禮》,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
〔東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等正義:《十三經注疏.禮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12)
〔東漢〕許慎著,〔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9
〔魏〕王弼、韓康伯注,〔唐〕孔穎達正義:《十三經注疏.周易》,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十三經注疏.論語》,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
〔東晉〕郭璞注〔宋〕邢昺疏:《十三經注疏.爾雅》,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
〔清〕孫希旦撰、沈嘯寰、王星賢點校:《禮記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
(二)史部
〔西漢〕司馬遷著,〔南朝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三家注》,臺北:七略出版社,1991
〔西漢〕劉向:《古列女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48冊,1983-1986
〔東漢〕班固:《漢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51冊,1983-1986
〔東漢〕高誘注:《戰國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06冊,1983-1986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52、253冊,1983-1986
〔西晉〕陳壽撰,〔南朝.宋〕裴松之注:《新校本三國志注》,臺北:鼎文書局,1990
〔南朝梁〕沈約:《宋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57-258冊,1983-1986
〔南朝梁〕蕭子顯:《南齊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59冊,1983-1986
〔北魏〕酈道元著,葉當前、曹旭注評:《水經注》,南京:鳳凰出版社,2011
〔北齊〕魏收著:《魏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62冊,1983-1986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55冊,1983-1986
〔唐〕李延壽:《南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65冊,1983-1986
〔唐〕姚思廉:《梁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60冊,1983-1986
〔唐〕姚思廉:《陳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60冊,1983-1986
〔唐〕魏徵等撰《隋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64冊,1983-1986
(三)子部
〔東周〕荀況,北京大學哲學系注釋:《荀子新注》,臺北:里仁出版社,1983
〔東周〕莊周〔清〕郭慶藩輯:《莊子集解》,臺北:華正書局,1991
〔東周〕晏嬰著,陶梅生注譯,葉國良校閱:《新譯晏子春秋》,臺北:三民書局,1996
〔東周〕韓非著,〔清〕王先慎撰,鍾哲點校:《韓非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16
〔東周〕列禦寇撰,〔晉〕張湛注,〔唐〕張敬慎釋文:《列子》,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55冊,1983-1986
〔東周〕呂不韋編,許維遹撰:《呂氏春秋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11
〔西漢〕劉安撰,〔漢〕高誘注:《淮南鴻烈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48冊,1983-1986
〔西漢〕揚雄著,韓敬注:《法言注》,北京:中華書局,1992
〔西漢〕劉向:《說苑》,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96冊,1983-1986
〔西漢〕劉向:《列仙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58冊,1983-1986
〔東漢〕應劭:《風俗通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62冊,1983-1986
〔東漢〕班固:《漢武故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42冊,1983-1986
〔東漢〕王充著,張宗祥校注,鄭紹昌標點:《論衡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西晉〕張華:《博物志》,臺北:金楓出版有限公司,1987
〔西晉〕葛洪:《西京雜記》,臺北:地球出版社,1994
〔西晉〕葛洪:《抱扑子內篇》,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5
〔東晉〕郭璞注:《穆天子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42冊,1983-1986
〔東晉〕干寶:《搜神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42冊,1983-1986
〔前秦〕王嘉:《拾遺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42冊,1983-1986
〔南朝宋〕劉義慶著,余嘉錫箋疏:《世說新語箋疏》,臺北:華正書局,1993
〔明〕楊慎撰:《丹鉛總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55冊,1983-1986
〔清〕何焯:《義門讀書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60冊,1983-1986
〔清〕郝懿行箋疏,范祥雍補校:《山海經箋疏補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四)集部
〔西漢〕楊雄著,鄭文箋校:《揚雄文集箋校》,成都:巴蜀書社,2000
〔東漢〕張衡著,張震澤校注:《張衡詩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東漢〕王逸章句,〔宋〕洪興祖補注:《楚辭補注》,臺北:大安出版社,2004
〔魏〕曹植著,胡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6
〔魏〕阮籍著,陳伯君校注:《阮籍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2
〔西晉〕潘岳著,董志廣校注:《潘岳集校注》,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
〔南朝宋〕鮑照著,丁福林、叢玲玲校注《鮑照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2
〔南朝宋〕鮑照著,錢仲聯增補集說校:《鮑參軍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南朝齊〕謝朓著,洪順隆校注:《謝宣城集校注》,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9
〔南朝齊〕謝朓著,曹融南注集說:《謝宣城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南朝梁〕江淹著,羅立乾、李開金注譯:《新譯江淹集》,臺北:三民書局,2011
〔南朝梁〕蕭統編,〔唐〕李善、呂延濟、劉良、張銑、李周翰、呂向註:《增補六臣註文選》,臺北:華正書局,1980
〔南朝梁〕劉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龍注釋》,臺北:里仁書局,1998
〔南朝梁〕劉勰著,王更生注:《文心雕龍讀本》,臺北:文史哲出社,2004
〔南朝梁〕鍾嶸著,陳延傑注:《詩品注》,臺北:里仁書局,1992
〔南朝梁〕江淹著,〔明〕胡之驥註,李長路,趙威點校《江文通集彙註》,北京:中華書局,2014
〔南朝陳〕徐陵編,〔清〕吳兆宜注:《玉臺新詠》,臺北:世界書局,2001
〔宋〕郭茂倩編:《樂府詩集》,臺北:里仁書局,1981
〔宋〕尤袤:《全唐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第22冊
〔宋〕章樵註《古文苑》,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32冊,1983-1986
〔宋〕朱熹:《楚辭集註》,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清〕張惠言:《七十家賦鈔》,臺北:世界書局,1964
〔清〕陳元龍:《御定歷代賦彙》,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419-1421冊,1983-1986
〔清〕姚鼐輯,王文濡評註:《古文辭類纂》,華正書局,1988
〔清〕曾國藩輯:《經史百家雜鈔》,臺北:中華書局1961.05
吳平,回達強主編:《楚辭文獻集成》,揚州:廣陵書社,2008
(五)類書
〔唐〕歐陽詢等編:《藝文類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唐〕徐堅等編:《初學記》,北京:中華書局,2004
〔宋〕李昉等編:《太平御覽》,臺北:大化書局.1997
(六)筆記
〔清〕林聯桂著,何新文、余斯大、蹤凡校證:《星見廬賦話校證》,上海.海古籍出版社,2013
〔清〕浦銑著,何新文、路成文校證:《歷代賦話校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3
〔清〕劉熙載:《藝概》,臺北:金楓出版社,1998.07

三、 今著(依書籍性質分類,再依作者姓氏筆劃順序)
(一)賦學
于浴賢:《六朝賦述論》,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1999
王煥然:《漢代士風與賦風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王德華:《唐前辭賦類型化特徵與辭賦分體研究》,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
王雙:《漢唐騷體賦校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
尹賽夫、吳坤定、越乃增:《中國歷代賦選》,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
池萬興:《六朝抒情小賦概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余江:《漢唐藝術賦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
吳翊良:《空間.神話.行旅──漢晉辭賦中的「山水書寫」研究》,新北:花木蘭文化,2015
何沛雄:《漢魏六朝賦家論略》,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6
何沛雄:《漢魏六朝賦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
何國正、劉蜀子:《漢代士人心態與辭賦創作》,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2012
何新文、蘇瑞隆、彭安湘:《中國賦論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冷衛國:《漢賦六朝賦學批評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
李曰剛:《辭賦流變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
李炳海:《黃鐘大呂之音──中國古代辭賦的文本闡釋》,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姜書閣:《漢賦通義》,濟南:齊魯書社,1989
侯立兵:《漢魏六朝賦多維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胡大雷:《中古賦學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
胡旭:《漢魏文學嬗變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4
馬積高:《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馬積高:《歷代辭賦研究史料概述》,北京:中華書局,2005
徐志嘯:《歷代賦論輯要》,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1
孫旭輝:《山水賦生成史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
孫晶:《漢代辭賦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7
孫福輝:《中國古體賦學史論》,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3
許結:《賦體文學的文化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5
許結:《中國賦學歷史與批評》,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
許建章:《兩漢辭賦探源與論評》,臺北:名山出版社,1988
曹明綱:《賦學概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曹明綱:《賦學論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曹道衡:《中古文學史論文集》,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
曹道衡:《中古文學史論文集續編》,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
曹道衡:《漢魏六朝辭賦》,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4
曹道衡:《南朝文學與北朝文學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
曹勝高:《漢賦與漢代制度──以都城、校獵、禮儀為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畢萬忱、何沛雄、羅忼烈:《中國歷代賦選.先秦兩漢卷》,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0
張書文:《楚辭到漢賦的衍變》,臺北:正中書局,1983
張國星:《六朝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程章燦:《魏晉南北朝賦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
程章燦:《賦學論叢》,北京:中華書局,2005
〔美〕康達維著,蘇瑞隆譯:《康達維自選集:漢代宮廷文學與文化之探微》,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3
馮良方:《漢賦與經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黃水雲:《六朝駢賦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阮忠:《漢賦藝術論》,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彭安湘:《中古賦論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
趙逵夫:《讀賦獻芹》,北京:中華書局,2014
趙薇:《賦學微義》,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
廖志強:《南朝賦闡微》,臺北:天工書局,1997
廖國棟:《建安辭賦之傳承與拓新--以題材及主題為範圍》,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
熊良智編:《辭賦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郭建勛:《漢賦六朝騷體文學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郭建勛:《先唐辭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郭維森、許結:《中國辭賦發展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
劉斯翰:《漢賦:唯美文學之潮》,廣州文化出版社,1989
劉朝謙:《賦文本的藝術》,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華齡出版社,2006
劉楚荊:《長日將落的綺霞──蔡邕辭賦研究》,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10
萬光治:《漢賦通論》(增訂本),北京:華齡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陶秋英:《漢賦之史的研究》,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0
陳韻竹:《文學與政治共舞──辭賦之政治基因與文學風姿》,臺北:五南圖書
葉幼明:《辭賦通論》,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霍松林等:《辭賦大辭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6
霍旭東主編:《歷代辭賦鑑賞辭典》,北京: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2011
遲文浚、許志剛、宋緒連主編:《歷代賦辭典》,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2。
簡宗梧:《漢賦史論》,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
蹤凡:《漢賦研究史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鄭明璋:《漢賦文化學》,濟南:齊魯書社,2009
鄭毓瑜:《性別與家國──漢晉辭賦的楚騷論述》,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6
龔克昌等:《全漢賦評注》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2003
龔克昌:《中國辭賦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3
《第四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辭賦文學論集》,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9
(二)美學
李西建:《審美文化學》,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2
李澤厚、劉綱紀:《先秦美學史》,臺北:金楓出版社,1987
李澤厚:《美的歷程》,臺北:三民書局,2007
李澤厚:《華夏美學》,臺北:三民書局,2007
宗白華:《美學的散步Ⅰ》,臺北:洪範出版社,2007
蔡宗陽、余崇生主編:《中國文學與美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0
鄭毓瑜:《六朝情境美學綜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
(三) 文體學
吳承學:《中國古代文體形態研究》,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0
吳承學:《中國古代文體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李士彪:《魏晉南北朝文體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姚愛斌:《中國古代文體論思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童慶炳:《童慶炳談文體創造》,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8
彭宣維:《評價文體學》,北京:北京大學出出版社,2015
禇斌杰:《中國古代文體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
郭英德:《中國古代文體學論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郭建勛:《辭賦文體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
葛曉音:《先秦漢魏六朝詩歌體式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歐俊明:《古代文體學思辨錄》,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四)思想、文化、文學理論
王立:《中國古代文學十大主題──原型與流變》,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
王邦雄等編:《中國哲學史》,國立空中大學出版,1999
王運熙、楊明:《魏晉南北朝文學批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朱自清:《詩言志辨》,臺北:開明書局,1962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
余崇生主編:《楚辭研究論文集》,臺北:學海出版社,1985
林師安梧:《中國宗教與意義治療》,臺北:明文書局,1996
柯慶明、蕭馳編:《中國抒情傳統的再發現──一個現代學術思潮的論文選集》,台北:臺大出版社中心,2015
胡旭:《漢魏文學嬗變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4
許結:《漢代文學思想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
許輝、邱敏、胡阿祥主編:《六朝文化》,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
黃侃:《文選黃氏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7
〔美〕康達維著,蘇瑞隆譯:《康達維自選集:漢代宮廷文學與文化之探微》,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3
曹道衡:《中古文學史論文集》,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
曹道衡:《中古文學史論文集續編》,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
曹道衡:《南朝文學與北朝文學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
湯用彤:《魏晉玄學論稿》(增訂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游國恩等編:《中國文學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0
褚斌杰著,于迎春編選:《褚斌杰文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趙敏俐:《漢代詩歌史論》,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
趙敏俐:《兩漢詩歌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臺北:華正書局,1991
劉若愚著、杜國清譯:《中國文學理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1
葉舒憲主編:《文學與治療》,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90
劉躍進:《秦漢文學編年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劉躍進、范子燁編:《六朝作家年譜輯要》,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9
萬繩楠:《魏晉南北朝文化史》,臺北:雲龍出版社,2002
陳文新譯注:《雅趣四書》,武漢:湖北辭書出版社,1998
陳振濂主編:《書法學》,臺北:建宏書局,1996
陳世驤:《中國文學抒情傳統──陳世驤古典文學論文集》,北京:三聯書店,2015
陳國球:《抒情中國論》,香港:三聯書店,2013
陸侃如:《中古文學繫年》,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
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
錢鍾書:《管錐編》,北京:中華書局,1999
蔡英俊:《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臺北:大安出版社,1985
藍旭:《東漢士風與文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
謝无量:《中國婦女文學史》,臺北:中華書局,2015
羅宗強:《玄學與魏晉士人心態》,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
羅宗強:《魏晉南北朝文學思想史》,北京:中華書局,2016
顏崑陽:《詮釋的多向視域:中國古典美學與文學批評系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6
蕭亢達:《漢代樂舞百戲藝術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蘇慧霜:《騷體的發展與衍變──從漢到唐的觀察》,臺北:文津出版社,2007
(五)專家研究
丁福林:《江淹年譜》,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高秋鳳:《宋玉作品真偽考》,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莊萬壽:《嵇康研究及年譜》,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
鄧國光:《摯虞研究》,香港:學衡出版社,1990
熊偉業:《司馬相如研究》,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13
(六)其他專著
張春興:《心理學概要》(重修版),臺北:東華書局,2004
馮觀富:《情緒心理學》,臺北:心理出版社,2005
潘富俊:《詩經植物圖鑑》,臺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
〔奧〕見維克多.法蘭克(Viktor E. Frankl)著, 鄭納無譯:Was nicht in meinen Büchern steht. Lebenserinnerungen,《意義的呼喚》,臺北:心靈工作坊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
傅偉勳:《批判的繼承與創造的發展》,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6

四、期刊論文
(一)臺灣地區
丁涵:〈論中國紀行文學的發生與確立:以劉歆〈遂初賦〉為中心〉,《中正漢學研究》2017年第2期,頁17-44。
王文生:〈「詩言志」──中國文學最早綱領〉《中國文學研究集刊》第3期1993年月,頁209-304。
王令樾:〈班固賦論再議〉,《輔仁學誌.人文藝術之部》第31期,2004年7月,頁107-124。
王欣慧:〈王褒《洞簫賦》研究〉,《中國文化月刊》,第207期,1997年6月,頁88-100。
王國瓔:〈「漢賦」中的山水景物──中國山水詩探源之三〉,《中外文學》第9卷第5期,1980年10月,頁4-33。
江寶釵:〈從〈辨騷〉到「變乎騷」──朝向一個文學史觀的建立〉,《中國學術年刊》第15期,1994年3月,頁183-212。
江寶釵:〈神仙思想之始源初探〉,《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18卷第12期,1985年12月,頁41-45。
吳旻旻:〈漢中葉賦家對屈原喻託手法的承繼與應用〉,《先秦兩漢學術》第5期,2006年3月,頁127-149。
吳旻旻:〈「框架、節奏、神化」:析論漢代散體賦之美感與意義〉,《臺大中文學報,第25期,2006年12月,頁51-94。
吳儀鳳:〈張華《鷦鷯賦》及其衍生賦作之思想探析〉,《中山人文學報》,2000年4月,頁51-67。
吳儀鳳:〈騷體賦、散體賦分類概念評析〉,《東華人文學報》,2003年7月,頁209-234。
何沛雄:〈略論漢代騷體賦和散體賦的特點〉,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編,《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政治大學,1996年,頁559-581。
李秋蘭:〈從《報任安書》看司馬遷對生命的終極關懷〉,《臺北大學中文學報》2013年9月,頁99-118。
卓國浚:〈進王褒而退馬融:兼釋「子淵〈洞簫〉窮變於聲貌」〉,《興大人文學報》第38期,2007年3月,頁99-120。
林文月:〈潘岳的妻子〉,《中外文學》1988年10月,頁4-28。
林安梧:〈從「意義治療」看老子《道德經》的幾個可能向度〉,《宗教學研究》2010年增刊,73-83。
林伯謙:〈《思舊賦》寫得不倫不類〉,《國文天地》(1992年9月),頁74-79。
林伯謙:〈向子期《思舊賦》發微〉,《國立編譯館館刊》1992年12月,頁178,頁165-180。
高友工:〈文學研究的美學問題(下):經驗材料的意義與解釋〉,《中外文學》第7卷第12期,1979年5月,頁4-51。
高秋鳳:〈鵩鳥賦與鸚鵡賦之比較研究〉,《中華文化復興月刋》第18卷第9期,1981年9月,頁36-41。
高秋鳳:〈文心辨騷析論〉,《中華文化復興月刋》第22卷第3期,1989年3月,頁50-53。
高秋鳳:〈《楚辭.九章》思想內涵探析〉,《先秦兩漢學術》第7期,2007年3月,頁17-38。
高柏園:〈莊子思想中的心靈治療體系〉,《鵝湖月刊》第26卷第4期,2000年10月,頁10-25。
高莉芬:〈水的聖域:兩晉江海賦的原型與象徵〉,《政大中文學報》第1期,2004年6月,頁113-148。
祁立峰:〈天險悠悠:六朝辭賦中的江海書寫與國家想像〉,《清華中文學報》,2016.年6月,頁105-137。
祁立峰:〈毀滅的城市:論南朝辭賦中的城市書寫與毀滅敘事〉,《臺大中文學報》,2013年6月,頁85-87、89-123。
祁立峰:〈天險悠悠:六朝辭賦中的江海書寫與國家想象〉,《清華中文學報》第15期,,2016年6月,頁105-137。
許世瑛:〈論「鵬鳥賦」的用韻〉,《大陸雜誌》第29卷第10、11期合刊,1964年12月,頁85-92
許世瑛:〈談談思舊賦句中的平仄規律與朗誦節奏──兼論其句法與用韻〉,《中華學苑》,1973年3月,頁71-92。
許東海:〈賦家與仙境:論漢賦與神仙結合的主要類型與意涵〉,《漢學研究》第19卷第2期,2000年12月,頁253-283。
黃水雲:〈試論魏晉南北朝賦作中之娛樂遊戲主題〉,《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2001年3月,頁69-89。
黃雅莉:〈論賈誼《弔屈原賦》「主題意蘊」 與「文體定型」的範式地位〉,《空大文學報》,2015年12月,頁79-129。
黃麗月:〈「精神創傷」與藝術創作──以曹植〈鸚鵡賦〉、〈離繳雁賦〉及〈白鶴賦〉為例〉,《人文及社會學科教育通訊》,第13卷5期,2003年2月,頁178-201。
楊孟蓉:〈懷古與望歸──魏晉詩賦中的兩種登覽情懷〉,《人文與社會》第三卷第4期,2012年5月,頁125-151。
尉遲淦:〈論儒家意義治療的兩重意義〉,《應用倫理研究通訊》第7期1998年7月,頁20-22。
曹淑娟:〈論漢賦之寫物言志傳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1983年6月,頁1-122。
傅錫壬:〈山海經研究〉,《淡江學報》(文學部)第17期,1976年4月,頁33-61。
傅錫壬:〈《文選》所錄賦中的神話特質與解析〉,《淡江學報》第36期,1998年5月,頁1-13。
游美惠:〈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1990年第8期,頁5-42。
陳佳銘:〈從孔、孟的命論談儒家意義治療學之建構〉,《生死學研究》第9期2009年01月,頁45-80。
郭永吉:〈王粲《登樓賦》結構分析及創作技巧探索〉,《淡江中文學報》第21期,2009年12月,頁57-88。
郭苑平:〈女旅書寫中的時間、空間與自我追尋──重讀班昭《東征賦》〉,《東海中文學報》第20期,2008年7月,頁89-104。
廖國棟:〈試探漢代辭賦隱逸企慕中的用世情結〉,《國文學報》,2011年6月,頁35-57。
廖國棟:〈從歸田到閑居──兼論漢晉辭賦對京城的頌讚、眷戀與疏離〉,《南臺學報》第38卷第2期,2013年6月,頁127-136。
廖樑棟:〈對話批評:論漢代「擬騷」作品在「楚辭學」上的意義〉,《輔仁國文學報》第13期,1998年11月,頁67-95。
廖蔚卿:〈論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兩大主題──從登樓賦與蕪城賦探討「遠望當歸」與「登臨懷古」〉,《幼獅學誌》第17卷第3期,1983年5月,頁88-121。
葉淑音:〈班彪《北征賦》與班昭《東征賦》之比較研究〉,《思辨集》第12集,2007年3月,頁1-17。
葉慶炳:〈長門賦的寫作技巧〉,《文學思潮》第1期,(1978年4月),頁107-113。
劉思怡:〈《昭明文選》鳥獸類賦探析〉,《東吳中文研究集刊》第21期,2015年10月,頁139-162。
蕭振邦:〈變動中的議題:治療理念暨其可能整合〉,《應用倫理研究通訊》第7期1998年7月,頁7-9。
鄭伯彰:〈「言志」母題之驛動與流變──以《昭明文選》「志」類賦為範疇展衍〉,《華梵人文學報》,第8期,2007年1月,頁23-51。
簡宗梧:〈從漢到唐貴遊活動的轉型與賦體變化之考察〉,《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第1期,1999年6月,頁59-78。
鄭毓瑜:〈直諫形式與知識分子──漢晉辭賦的擬騷、對問系列〉,《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6期,2000年3月,頁153-212。
蘇雪林:〈遠遊與大人賦〉,《文藝月刋》第17期,1970年10月,頁51-67。
蘇瑞隆:〈世變時移下的紀行與述志:以馮衍《顯志賦》為中心的探討〉,《政大中文學報》第17期,2012年6月,頁133-160。
蘇慧霜:〈宗經與駢儷──漢代屈賦評論下的文學觀〉,《興大中文學報》第16期,2004年6月,頁187-205。
(二)大陸及香港地區
于浴賢:〈論六朝詠物賦之繁榮〉,《漳州師院學報》1999年第3期,頁9-16。
于浴賢:〈從騷體賦看漢人對屈騷的接受和傳播〉,《濟南大學學報》第16卷第1期,2006年,頁32-37。
于浴賢:〈六朝樂舞賦評述〉,《漳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總第36期,2006年第3期,頁50-56。
王征:〈光明風化之情 昭章玄妙之思──馮衍〈顯志賦〉論〉,《山東教育學院學報》總第119期,2007年第1期,頁51-53。
王利鎖:〈曹芳被廢與阮籍心靈的裂變──論阮籍〈首陽山賦〉在其心靈史上的意義〉第43卷第4期,2003年7月,頁68-72。
王宗昱:〈評漢人辭賦中的神仙思想〉,《天津社會科學》1995年第6期,頁86-91。
王青樹:〈魏晉「寡婦賦」的創作特色及其文化內涵〉,《遼東學院學報》第15卷第2期,2013年4月,頁41-46。
王思豪:〈〈遂初賦〉用《左傳》事典的學術史意義〉,《文學研究》2015年2月,頁34-45。
王建國:〈從阮籍的身世個性看其文學創作中的女性意象〉,《貴州社會科學》,總188期第2期,2004年2月,頁83-86。
王茂福:〈寧夏史上第一位文學家梁竦及其《悼騷賦》考釋〉,《固原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總第67期,1998年5月,頁76-79。
王亞萍:〈從歌功頌德到體物寫志的嬗變──論漢代至建安詠物賦的意義轉變〉,《西安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2卷1期,頁89-92。
王琳:〈簡論漢魏六朝的紀行賦〉,《文史哲》,1990年5期,頁67-69。
王琳:〈魏末之賦首──阮籍賦試論〉,《山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3期,頁102-106。
王琳:〈西晉辭賦觀簡論〉,《山東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88年第5期,頁49-55。
王莎莎:〈淺談《離騷》中語氣詞「兮」字的作用〉,《學術交流》總第356期,2013年4月,頁43-44。
王華寶:〈《文選.王褒〈洞簫賦〉》札記〉,《文教資料》,1998年3月,頁123-125。
王增文:〈潘岳年譜〉,《許昌師專學報》第16卷第1 期,1997年1月,頁25-30。
王德華:〈唐前辭賦類型化特徵的文體思考〉,《文藝理論研究》,2008年第4期,頁56-62。
王德華:〈騷體「兮」字表徵作用及限度〉,《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8卷第5期,2008年9月,頁84-91。
王學軍:〈王褒《洞簫賦》與漢宣帝時期的禮樂建設〉,《中南大學學報》第19卷第2期,2013年4月,頁163-169。
王輝斌:〈女文學家之冠冕:左棻文學成就綜論〉,《重慶教育學院學報》第22卷第4期,2009年7月,頁53-57。
王雙:〈生命的歡娛與悲憂──曹植騷體賦簡論〉,《名作欣賞》2010年4月,頁9-10。
王雙:〈新時期騷體賦研究述評〉,《河北學刊》,第29卷第3期,2009年5月,頁149-153。
王雙:〈漢代騷體賦的情感趨向及藝術表現〉,《唐山師範院學院》,第31卷第4期,2009年7月,頁5-7。
王雙:〈漢魏六朝騷體賦概念的界定及輯錄原則〉,《滄州師範學院學報》第28卷第2期,2012年6月,頁27-29、67。
王雙:〈論兩漢騷體賦的特徵〉,《名作欣賞》,2011年35期,頁96-97。
王雙:〈論建安時期騷體賦的特徵〉,《唐山師範院學院》,第32卷第3期,2010年5月,頁44-46。
王靜波:〈淺論《舞賦》〉,《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6年1月,頁77-80。
王麗芬:〈潘岳兩次婚姻說考辨──以《婚姻箴》與《答婚姻箴》為據〉,《閩江學院學報》2016年第6期,頁52-56。
伏雪芹〈論魏晉〈寡婦賦〉的寫作模式與性別表達〉第18卷第1期,2016年2月,頁1-8。
史培爭、尤麗:〈賦的詩化與詩的賦化──魏晉南北朝詩賦關係探析〉,《語文學刊》(高教版),2007年第1期,頁103-104。
朱家慧:〈論《文選》中的音樂賦〉,《牡丹江大學學報》,第24卷第10期,2015年10月,頁54-57。
吳天明:〈神仙思想的起源和變遷〉,《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2卷第2期,2004年6月,頁181-187。
吳兆路:〈魏晉南北賦的憂思精神〉,《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2年第5期,頁71-75。
吳功正:〈美的巨麗形態──漢賦美學〉,《求是學刊》,1992年第2期,頁77-83。
吳承學、沙紅兵:〈中國古代文體學學科論綱〉,《文學遺產》,2005年第1期,頁22-36。
吳承學、李冠蘭:〈命篇與命體──兼論中國古代文體觀念的發生〉,《中國社會科學》,2015年第1期,頁161-206。
吳承學、李冠蘭:〈文辭稱引與文體觀念的發生──中國早期文體觀念發生研究〉,《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53卷第4期,2016年7月,頁66-75。
何如月:〈馮衍的人生悲劇〉,《求索》2007年6月,頁176-178。
何沛雄:〈漢代騷體賦和散體賦的發展〉,《能仁學報》第7期,2000年11月,頁13-26。
何念龍:〈騷、賦文體辨──兼論屈作不當名賦〉,《荊州師院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6期,頁89-94。
何易展:〈文學史視野下的賦、騷關係詮辨──兼說「楚聲」與「兮」〉,《雲夢學刊》,第30卷第1期,2009年1月,頁42-45。
何易展:〈賈誼《旱雲賦》之思想及其價值述略〉,《天中學刊》第29卷第2期,2014年4月,頁61-65,
何祥榮:〈論江淹駢賦與屈宋辭賦之淵源關係〉,《樹仁學報》,2000年5月,頁72-85。
周桃:〈論《大人賦》的主題〉,《中國古代文學研究》,2008年7月,頁8-9。
李丹博:〈附聲測貌 泠然可觀──論王褒《洞簫賦》的藝術成就〉,《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0卷第2期,2003年4月,頁34-39。
李生龍:〈論莊、騷的融通與影響〉,《中國文學研究》總第73期,2004年第2期,頁25-33。
李向東:〈淺析江淹賦的生命意識〉,《貴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0卷第5期,2015年10月,頁74-77。
李金榮〈論魏晉南北朝之屈賦批評〉,《晉陽學刊》,2010年第2期,頁117-121。
李昕昕:〈揚雄述志賦發微〉,《樂山師範學院學報》第22卷第10期,2007年10月,頁47-50。
李芸華:〈崔氏賦中的言志賦〉,《遼東學院學報》第17卷第4期,2015年8月,頁6-11。
李炳海:〈跋涉遐路感今思古──漢代紀實性述行賦品評〉,《古典文學知識》,(1999.03),頁38-45。
李炳海:〈生死懸隔的悲哀和超越幽明的幻想──悼亡賦的抒情模式及心理期待〉,《北方論叢》總第162期,2000年第4期,頁54-60。
李建中:〈中國古代文體學的本體論價值〉,《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1卷第5期,2011年9月,頁159-162。
李莉:〈「天人合一」思想對漢代詠物賦的影響〉,《大慶師範學院學報》第28卷第4期,2007年8月,頁102-105。
李榮斌:〈活著的意義〉,《常州師專學報》第20卷2002年第5期,頁94-116。
李慧芳:〈論屈騷句式在漢賦中的流變〉,《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6卷第3期,2010年6月,頁111-115。
李曉瓊:〈試論騷體賦的界定〉,《漳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總第69期,2008年第3期,頁32-36。
李繼紅、馬麗:〈傅毅《舞賦》賞析〉,《北方文學》,2012年2月,頁38-39。
李豔:〈論班昭《東征賦》的創作年代〉,《濟寧學院學報》第33卷第1期,2012年2月,頁27-31。
金璐璐:〈班昭《東征賦》及其文學史意義〉,《學術論壇》2010年6期,頁150-154。
金璐璐:〈班昭的文史學家身份對其文學創作的影響〉,《商丘職業技術學學報》第14卷(總第78卷),2015年第3期,頁63-65。
金璐璐:〈班彪《北征賦》文史價值考論〉,《北方論叢》總第257期,2016年第3期,頁12-17。
林冉:〈中原文學中的荒災記憶──以《旱雲賦》《暑賦》為例〉,《現代語文》2016年05月,頁12-14。
林佳穎:〈馮衍生平三考〉,《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26卷第4期,2012年8月,頁102-104。
林曉光:〈論《藝文類聚》存錄方式造成的六朝文學變貌〉,《文學遺產》2014年第3期,頁34-44。
林曉光:〈明清所編總集造成的漢魏六朝文本變異──拼接插入的處理手法及其方法論反省〉,《漢學研究》第34卷第1期,頁309-335。
林曉光:〈從「兮」字的脫落看漢晉騷體賦的文體變異〉,《中國社會科學》,2018年第8期,頁162-182。
青榮:〈追求獨立人格的淒楚心聲──論左棻《離思賦》的女性文學價值〉,《現代語文》,(2009年8月),頁26-28。
卓國浚:〈進王褒而退馬融:兼釋「子淵《洞簫》窮變於聲貌」〉,《興大文文學報》第38期,2007年3月,頁99-120。
周唯一:〈南北朝賦的物情美〉,《湖南科技學院學報》第33卷第1期,2012年1月,頁31-35。
周興陸:〈「潘岳兩次婚姻說」辨疑〉,《文學遺產》2015年第2期,頁80-84。
周建忠:〈《楚辭》「兮」字意義與作用〉,《文史雜誌》,2002年第3期,頁52-53。
周歌:〈從王褒《洞簫賦》管窺漢代音樂教化功能〉,《四川戲劇》,2016年9月,頁131-133。
姚聖良:〈漢代騷體賦之「游」的新變及其背景原因探折〉,《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4卷第5期,2014年9月,頁128-131。
姚愛斌:〈論中國古代文體論研究範式的轉換〉,《文學評論》,2006年第6期。
姚愛斌:〈有特徵的文章整體與有特徵的語言形式──中國古代文體論與Stylistics的本體論比較〉,《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0卷第1期,2007年1月,頁121-126。
侯少博:〈秦漢騷體文學的賦化路徑〉,《天中學刊》,第32卷第1期,2017年2月,頁82-86。
侯立兵、劉夢初:〈賦體文學分類的歷史考察〉,《廣西社會科學》總第103期,2 004年第1期,頁98-101。
胡大雷:〈從《文選》的文體觀念論《文選》賦「序」〉,《惠州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7期第2卷,2007年4月,頁42-46。
胡大雷:〈論中古文體的擴張、互動及非常態化〉,《學術月刊》,第44卷9月號,2012年9月,頁102-109。
胡敬霞:〈《長門賦》作年考辨〉,《華中大學研究生學報》,第23卷第3期,2016年9月,頁77-80。
袁琳:〈論左棻宮怨文學作品的新變及原因〉,《黃岡師範學院學報》第33卷第5期,2013年10月,頁34-37。
唐會霞:〈兩漢關中大族面貌考〉,《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2卷第4期,2012年7月,頁41-46。
馬予靜:〈論魏晉南北朝的同題共作賦〉,《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3卷第5期,2003年9月,頁56-59。
高光復:〈南朝與晚唐賦風之比較〉,《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1995年第3期,頁9-13。
徐志嘯:〈歷代賦的分類及其特徵〉,《古典文學知識》,總第164期,2012年第5期,頁50-55。
徐利英、汪群紅:〈試論夏侯湛賦的創新意識〉,《贛南師範學院學報》2005年4月,頁64-67。
徐傳武:〈《左棻墓志》及其價值〉,《文獻》1996年2月,頁92-99。
徐華:〈劉歆《遂初賦》的創作背景與賦史價值〉,《文學遺產》2013年第三期,頁29-38。
袁亞錚:〈西漢辭賦寫景演進譾論〉,《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第1期,2014年1月,頁99-101、105。
師璐露:〈漢代騷體賦對楚騷情感的認同〉,《語文學刊》,2010年第1期,頁34-36。
韋暉:〈論江淹在賦體文學上的繼承與創新〉,《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6期,頁105-107。
〔美〕康達維:〈漢武帝與漢賦及漢代文學的勃興〉,《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8卷第1期2011年1月,頁41-48。
孫晶〈陰陽五行學說與漢代騷體賦的空間建構〉,《齊魯學刊》總第180期,2004年第3期,頁110-114。
孫晶:〈漢代騷體賦文體功能的發展演變〉,《中國楚辭學》(第九輯),2007年2月,頁62-75。
孫晶:〈謝朓詩賦互文性初探〉,《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1卷第5期,2014年9月,頁57-61。
孫寶:〈儒運遷轉與漢晉騷體賦體式演進〉,《西華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5期,頁11-15。
許志剛、揚允:〈《洞簫賦》與《長笛賦》文藝思想研究〉,《文學評論》2010年第2期,頁119-122。
許結:〈詩騷傳統與漢代文學思想的建構〉,《社會科學戰線》1991年4期,頁294-302。
許結:〈張衡《思玄賦》解讀──兼論漢晉言志賦之承變〉,《社會科學戰線》1998年6期,頁108-117。
許結:〈從「詩賦」到「騷賦」──賦論傳統之傳法定祖新說〉,《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7卷第6期,2010年11月,頁113-120。
許結:〈賦體論述與古今之變〉,《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總第283期,2016年第5期,頁8-10。
許麗平:〈西晉詠物賦的發展與賦體文學觀的變化〉,《宜賓學院學報》第11卷第11期,2011年11月,頁49-53。
梁健:〈漢代婚姻形態中「無子出妻」制論辨──以劉勳「出妻」為視角〉,《許昌學院學報》,2011年第3期,頁70-74。
范高強:〈漢賦體制的演變過程〉,《哈爾濱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總第30期,2015年第5期,頁99-101。
畢庶春:〈《長門》、《自悼》考論〉,《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1卷第5期,2004年9月,頁73-77。
畢庶春:〈《長門賦》作者與作年獻疑〉,《文學遺產》2010年第1期,頁55。
馮小祿:〈兩漢之際的臣節與文學──以崔篆、馮衍為中心〉,《雲南師範大學學報》第37卷第2期,2005年3月,頁106-110。
馮小祿:〈不遇、玄思、宮怨、述行──簡論屈騷影響下的漢代獨創騷體賦〉,《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4卷第6期,2007年12月,頁99-105。
馮英華:〈漢賦審美意蘊探析〉,《沙洋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3卷第5期,2012年10月。
阮忠:〈二十世紀漢賦研究專著綜述〉,《南都學壇》(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0卷第2期,2000年3月,頁4-7。
程兵:〈論辭與賦不當為異體關係〉,《古籍研究》,2003年第4期,頁65-65。
程磊:〈家園體驗與漢晉紀行賦山水物色的呈現〉,《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12月第20卷第6期,頁271-276。
彭春豔:〈張衡《舞賦》研究〉,《中國韻文學刊》第27卷第2期,2013年4月,頁45-56。
黃九蓮:〈低沉哀傷、濃郁悲情──論江淹駢賦的悲情及影響〉,《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5卷第9期,2008年9月,頁106-107。
黃益群:〈左棻──才女的悲哀〉,《炎黃縱橫》,2015年第4期,頁56-58。
靳啟華、曹賢香:〈論南北朝賦的詩化〉,《岱宗學刊》1999年第3期,頁33-36。
張永剛:〈依水類浮萍寄松似懸夢──關於潘岳婚姻的論爭〉,《文教資料》2015年第19期,頁5-6、32。
張強:〈漢文學與楚文學之關係綜論〉,《社會科學戰線》2001年第1期,頁96-105。
張建偉:〈易代際的悲憤與自責──阮籍〈首陽山賦〉發微〉第29卷第1期,2006年1月,頁99-103。
張巍:〈漢魏六朝音樂賦中的審美思想〉,《船山學刊》,2007年第2期,頁82-85。
章滄授:〈漢賦的修辭成就〉,《中國文學研究》1988年第3期,頁25-31。
章滄授:〈論漢賦的語言風格〉,《阜陽師院學報》(社科版),1992年第2期,頁43-66。
章滄授:〈論漢賦的和合文化〉,《東方叢刊》總第30期,1999年第4輯,193-203。
章滄授:〈論漢賦對建築的文化闡釋〉,《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總第20卷第5期,2001年9月,頁1-4、75。
章滄授:〈游園娛情 其樂無窮──謝朓《游後園賦》賞析〉,《古典文學知識》,2007年06期,頁11-14。
(美國)康達維著.陳廣宏譯:〈道德之旅:張衡的〈思玄賦〉(上)〉,《古典文學知識》,1996年6月,頁114-121。
(美國)康達維著.陳廣宏譯:〈道德之旅:張衡的〈思玄賦〉(下)〉,《古典文學知識》,1997年1月,頁123-128。
康錦屏:〈賦體文學及其語言審美特徵〉,《北京教育學院學報》第15卷第2期,2001年6月,頁18-26。
曹明綱:〈西漢抒情賦〉,《文學遺產》,1987年第1期,頁28-36。
曹順慶:〈驚采絕豔,義尚光大──試論楚辭漢賦的雄渾美〉,《成都大學學報(社科版)》1991年第2期,頁28-32、47。
曹勝高:〈騷體新變與漢魏文體的演進〉,《古代文明》第2卷第1期,2008年1月,頁34-40。
焦偉平:〈淺論江淹《恨賦》、《別賦》對唐代詩歌的影響〉,《安徽文學》2009年第11期,頁77-78。
焦華麗:〈論漢代思玄賦的「神遊」描寫〉,《科教文匯》,2006年7月,頁151-152。
賈飛:〈王褒《洞簫賦》之治療功能探究〉,《百色學院學報》第26卷第3期,2013年5月,頁5-9。
彭安湘、高愛華:〈「空間的藝術」:漢賦空間敘事的演進、類型及其美學特徵〉,《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8卷第2期,2016年4月,頁7-13。
梁文勤:〈句腰虛字:《離騷》節奏的顯性標記〉,《新余學院學報》第17卷第5期,2012年10月,頁68-73。
梁文勤:〈屈賦句腰虛詞的泛聲性質及詩化功能〉,《滁州學院學報》第19卷第3期,2017年6月,頁79-86。
梁文勤:〈單音節起調句──屈賦韻律的特點及其意義〉,《中國韻文學刊》第31卷第3期,2017年7月,頁6-11。
梁葆莉:〈騷體賦的產生及在漢代發展軌跡的文化解析〉,《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第2卷第4期,2003年第4期,頁94-97。
梁寧:〈從舞賦走進漢代舞蹈〉,《安徽文學》2008年第2期,頁98-100。
梁曉東:〈枚乘《七發》中的「心理疏導法」探析〉,《甘肅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第22卷第4期,2012年12月,頁34-36。
趙逵夫:〈南北朝賦創作的得失〉,《甘肅聯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4卷第期,2008年7月,頁1-8。
趙敏俐:〈楚辭的文體區分與屈宋的文體意識〉,《長江學術》2007年4月,頁38-46。
趙敏俐:〈漢代騷體抒情主題與文人心態──兼論騷體賦的意義及其在文學史中的位置〉,《中國文化研究》,2010年夏之卷,頁32-45。
趙堅:〈〈長門宮和長門賦〉,《上海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3期,頁129-131。
楊濱:〈漢魏六朝禽鳥賦的類型化創作特點〉,《煙臺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03月,頁46-53。
郭英德:〈論中國古代文體分類的生成方式〉,《學術研究》,2005年第1期,頁122-147。
郭建勛:〈論建安騷體文學轉向個性化、抒情化的內因外緣〉,《求索》1996第2期,頁95-100。
郭建勛:〈論南朝騷體文學藝術上的新變〉,《湖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26卷,1997年03期,頁82-86。
郭建勛:〈略論楚辭的「兮」字句〉,《中國文學研究》,1998年第3期,頁29-34。
郭建勛:〈楚辭的文體學意義──兼論楚辭與幾種主要的中國古代韻文〉,《中國文學研究》總第63期,2001年第4期,頁10-16。
郭建勛、李豔:〈傅玄的辭賦創作及其理論〉,《求索》,2004年第1期,頁181-183。
郭建勛、榮丹:〈北朝騷體文學概述〉,《中國文學研究》,2006年第1期,頁32-36。
郭建勛:〈北朝辭賦論〉,《中國文化研究》,2010年第4期,頁47-57。
郭輝:〈漢賦分類新探〉,《淮北煤炭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2期,2007年4月),頁121-125。
張強:〈新時期漢代抒情賦研究述評〉,《江海學刊》2007年4月,184-192。
張文莉:〈兩漢騷體賦悲劇性貶值的表現〉,《芒種》總第402期,2012年第1期,頁110-111。
張文莉、張建兵:〈兩漢騷體賦的悲情美〉,《長城》2014年1月,頁129-130。
張鴻杰:〈班固與安陵──〈幽通賦〉解析〉,《咸陽師範學院學報》第22卷第5期,2007年10月,頁39-41。
鄧成林:〈論「江鮑體」的審美差異〉,《溫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7卷第3期,2014年5月,頁62-67。
陽清:〈漢魏六朝詩賦文本的「人神共游」及其它〉,《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6卷第5期,2010年10月。
寧宇:〈騷體賦與漢代文人精神的流變〉,《社科縱橫》總第23卷第9期,2008
年9月,頁74-77。
葛曉音:〈從《離騷》和《九歌》的節奏結構看楚辭體的成因〉,《學術研究》,2004年第12期,頁124-131。
董家平:〈論曹植的賦〉,《青海民族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9卷第2期,2002年1月,頁101-105。
葉月、王啟才:〈班昭《東征賦》女性意識探微〉,《阜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總第184期,2018年第4期,頁84-90。
葉舒憲:《文學與治療──關於文學功能的人類學研究》,《中國比較文學》1998年02期,頁88-100。
劉剛:〈宋玉、傅毅同名《舞賦》舞蹈描寫的文學圖像研究〉,《中國詩歌研究》(第六輯),(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頁62-82。
劉濤:〈二十世紀中國古代賦體文學研究之進程述論〉,《哈爾濱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總第10期,2012年第3期,頁78-84。
蔣文燕:〈疏闊悲涼蒼茫隽永──讀劉歆《遂初賦》和班彪《北征賦》〉,《名作欣賞》,2004年6月,頁62-64。
蔣文燕:〈類別流變:漢賦研究的另一種思路〉,《江西社會科學》2004年7月,頁187-190。
蔣文燕:〈從比附頌德到托物抒情──試論漢代咏物賦的意義轉變〉,《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6年2月,頁138-141。
蔣文燕:〈張衡《思玄賦》對〈離騷〉的模擬及二者精神主旨之異同──兼談漢代抒情言志賦的意義〉,《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8卷(總第135期),2006年第4期,頁42-46。
蔣曉光:〈《長門賦》新論〉,《古典文學知識》,總第158期,2001年第5期,頁41-48。
蔡紅燕:〈屈原騷體的形製結構與語詞審美〉,《雲南民族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5期,2008年9月,頁139-141。
陳于美:〈張衡對東漢賦抒情內涵的拓展〉,《湖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第22卷第6期,2004年3月。
陳功文:〈論漢晉音樂賦的藝術特色〉,《鎮江高專學報》第25卷第1期,2012年1月,頁8-14。
陳君:〈班固《幽通賦》探瞰〉,《古典文學知識》總第144期,2009年第3期,頁38-44。
陳怡良:〈《橘頌》的傳承與突破──兼論屈原創作〈橘頌〉之緣因與勝處〉,《雲夢學刊》第33卷第期,2012年1月,頁30-47。
陳洪娟:〈南朝賦的詩化傾向及成因初探〉,《棗莊師範專科學校學報》第21卷第3期,頁43-47。
陳明富:〈《楚辭》「兮」的語氣與句法位置探析〉,《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總第138期,2006年第3期,頁51-53。
陳春保:〈知識和思想傳播視野中的賈誼《旱雲賦》〉,《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5卷第3期,2006年6月,頁49-52。
陳桐生:〈楚辭五體源流論〉,《學術研究》2012年第2期,頁129-136。
陳莉:〈從王褒《洞簫賦》看漢代音樂美學思想〉,《文藝評論》,2014年6月,頁15-18。
陳慶元:〈一代辭宗──齊梁之際文壇領袖沈約〉,《遼寧大學學報》,總第139期,1996年第3期,頁92-96。
樊麗華:〈抒情小賦中的精品──向秀《思舊賦》賞析〉,《內蒙古電大學刊》總第65期,2005年第1期,頁38-39。
錢志熙:〈論中國古代的文體學傳統──兼論古代文學文體研究的對象與方法〉,《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1卷第5期,2004年9月,頁92-99。
錢志熙:〈論辭與賦 ──從文體淵源與文學方法兩方面著眼〉,《文藝理論研究》2014年第2期,頁56-65。
鍾婷婷:〈近年來漢代騷體辭賦研究綜述〉,《中國詩歌研究動態》(第十六輯),2015年2月,頁358-374。
見龍文玲:〈《長門賦》作者與作年〉,《文學遺產》,2007年第5期,頁125-127。
韓高年:〈賦的詩文兩棲特點的成因〉,《社會科學戰線》,1999年5月,頁143-148。
韓高年:〈南朝賦的詩化傾向的文體學思考〉,《文學評論》,2001年第5期,頁141-148。
鄭明璋:〈從傅毅《舞賦》看漢代長袖舞的動態美〉,《安慶師範學院》(社會科學版)第26卷第4期,2007年7月,頁43-45。
譚淑娟:〈騷體賦:漢代的一種抒情文體──兼議以詩歌為抒情文學和自覺文學的局限性〉,《貴州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1卷(總第80期),2005年第3期,頁65-67。
龔俅:〈「楚辭」實為「楚」之「賦」辨〉,《欽州師範學院學報》第26卷第2期,2011年4月,頁13-17。

五、學位論文:(依作者姓氏筆劃順序)
(一)臺灣地區
丁憶茹:《漢賦語法風格研究》,政治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14
王文桂:《成公綏辭賦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12
王元儷:《孔子仁學中之意義治療學》,輔仁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17
王秋傑:《西晉辭賦研究》,臺灣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3
王晴慧:《從賦的文體定位論中國敘事詩的形成與發展》,中正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6
王學玲:《漢代騷體賦研究》,中央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6
王靜兒:《漢代言志賦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2009
吳儀鳳:《詠物與敘事──漢唐禽鳥賦研究》,輔仁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0
何于青:《東漢辭賦與政治》,成功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8
何筱敏:《漢賦的時空美感》,輔仁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6
李玉玲:《齊梁詠物詩與詠物賦之比較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1991
李國熙:《兩漢魏晉辭賦中失志題材作品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86)
李賢珠:《明末清初騷體賦研究》,東海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1
林素美:《漢賦題材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10
洪佳琳:《班固辭賦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2
祁立峰:《六朝詩賦合流現象之新探》,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6
高秋鳳:《楚辭三九暨後世以九名篇擬作之研探》,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1986
翁燕珍:《漢諷諭賦研究──漢賦家的愛與痛》,中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6
殷念慈:《潘岳、陸機辭賦之比較研究》,成功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8
曹淑娟:《論漢賦之寫物言志傳統》,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1980
曾守正:《先秦兩漢文學言志思想及其文化意義──兼論與六朝文化的對照》,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博士論文,1998
曾玲玲《建安辭賦中「婦女文本」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2003
張明冠:《漢賦中的神話研究》,淡江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1
張嘉純:《漢魏六朝辭賦中的遊仙題材研究》,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1
彭定源:《前中古辭賦中的「江南」論述──以《楚辭》、〈山居賦〉、〈哀江南賦〉為主的討論》,臺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8
曾玲玲:《建安辭賦中「婦女文本」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2003
黃源典:《先秦道家之意義治療意蘊研究》,淡江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6
楊孟蓉:《超越與禁錮──魏晉詩賦登臨書寫之研究》,東海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7
陳玉真:《魏晉遊覽賦研究》,成功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3
陳怡如:《魏晉南北朝艷情賦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2
陳昌明:《六朝「緣情」觀念研究》,臺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87
陳芳汶:《鮑照辭賦研究》,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6
陳姿蓉:《漢代散體賦研究》,政治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95
陳婉儀:《漢賦中的「中心」與「四方」書寫及其文化意涵研究》,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9
陳燕婷:《建安辭賦主題意識研究》,成功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9
陳溫如:《魏晉時期花木賦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2005
陳錦文:《王勃詩賦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1
陳韻竹:《論賦之緣起》,中山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9
廖國棟:《張衡生平及其賦之研究》,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79
廖國棟:《魏晉詠物賦》,政治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85
蔡梅枝:《唐代古文家賦研究》,中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1
鄭色幸:《柳宗元辭賦研究》,東海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2
鄭雅文:《東晉辭賦主題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9
鄭聖勳:《憂鬱的價值:江淹作品解讀》,清華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4
簡宗梧:《司馬相如揚雄及其賦作研究》,政治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75
簡麗玲:《曹氏父子及其羽翼辭賦研究》,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1996
顏素足:《漢族「桃」文化與文學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羅美溱:《老莊生命意識與治療》,輔仁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17
蕭湘鳳:《魏晉賦研究》,輔仁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80
蕭湘鳳:《先唐賦之悲怨情懷研究》,中正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16
蘇怡如:《魏至西晉賦之詩化現象研究》,臺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0

(二)大陸地區
王星:《騷體文學傳統的流變研究》,四川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6
王雪云:《漢代詩體賦研究》,雲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0
王鶴鳴:《賈誼騷賦研究》,廣州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2
毛佳:《南朝與北朝騷體文學比較研究》,遼寧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1
孔銳銳:《摯虞文學研究》,遼寧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6
水瑩:《四蕭及其賦作研究》,陝西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4
白楊:《明代中期騷體文學研究》,河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0
任麗華:《明代騷體文學研究》,河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8
李冠楠:《北宋騷體文學的嬗變》,河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8
李瑛:《謝靈運辭賦研究》,青海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1
李華云:《唐前游藝賦研究》,廣西師範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碩士論文,2014
李慧芳:《漢代騷體詩賦研究》,浙江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09
李濤:《明代前後七子騷體文學研究》,河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0
林佳穎:《馮衍考論》,廈門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8
姜芳:《《楚辭》中漢代擬騷作品研究》,重慶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0
徐云平:《南朝騷體文學研究》,河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8
姚聖良:《先秦兩漢思想與文學》,山東學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06
姚鵬:《楚歌與騷體文學研究二論》,南京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2
紀曉建:《漢代楚辭學研究》,蘇州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14
殷劍:《兩晉歲時賦研究》,山東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7
高一農:《漢賦專題研究》,陝西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03
高火月:《楚騷辨體研究》,山東理工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1
高芳:《兩漢擬騷作品研究》,廣西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0
高佩佩:《楚辭和漢代抒情賦的比較研究》,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9
高長山:《蔡邕文學活動綜論》,東北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03
高萍萍:《漢魏六朝賦的音樂描寫及其音樂美學思想》,暨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0
唐景玨:《兩漢遠遊文學研究》,北京語言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09
馬勝利:《摯虞生平及《文章流別集》研究》,山東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碩士論文,2012
馬天祥:《漢代疾刺賦研究》,東北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1
孫美君:《漢賦神仙世界之考察》,中國海洋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4
孫鵬:《漢魏六朝音樂賦研究》,南京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5
許欣:《楚漢騷體及賦體文學創作與賦體文學的體用獨特性問題研究》,北京語言文化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2
馮丹:《建安騷體文學研究》,河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7
程兵:《兩漢騷體賦研究》,安徽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5
夏勇:《漢代擬騷作品研究》,浙江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6
康偉偉:《南朝騷體文學嬗變研究》,河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5
張文暢:《王粲賦的繼承與發展》,東北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5
張平:《魏晉南北朝言志賦研究》,山東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2
張佳祺:《唐代騷體文學的嬗變》,河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4
張宏偉:《漢代抒情賦研究》,陝西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4
張慧:《傅毅辭賦研究》,東北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4
賈月:《論北宋騷體文學的審美品格》,河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3
楊立琴:《元代騷體文學研究》,河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6
楊馳:《柳宗元騷體作品探索》,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碩士論文,2009
熊津津:《漢代騷體賦研究》,哈爾濱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1
郭曉:《鮑照賦研究》,遼寧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2
劉姝睿:《論西漢抒情賦》,蘇州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4
劉婷:《先唐禽鳥賦研究》,湖南大學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3
陳功文:《先唐音樂賦研究》,廣西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8
董要華:《兩漢言志賦概論》,陝西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8
盧明思:《經學的興衰與漢賦文體流變》,哈爾濱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5
盧毅:《兩漢抒情言志賦與士人心態》,西藏民族學院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8年
羅文卿:《唐前游仙文學研究》,山東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1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