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白居易感傷詩研究
作者:吳嘉璐
作者(外文):Wu, Jia-Lu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許銘全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1
主題關鍵詞:白居易古典詩感傷時間Bai JuYiChinese Classical Poetrysentimentalitytim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0
白居易在〈與元九書〉中提出了「感傷詩」的概念,並將其定義為「事物牽於外,情理動於內,隨感遇而形於嘆詠者」,可知,白居易的感傷詩與其說是傷感的詩,不如說是情感的詩。考察白居易的「事物情理說」中諸概念的關係,檢視白居易全部的感傷詩創作,可以認識到他的感傷之「情」雖然以表現悲情為主,卻是兼容並包的。於是,無論從哪個層面言,他的感傷詩都具有「泛感傷性」的。
白居易感傷詩的創作實踐受到抒情傳統的巨大影響,特別是《楚辭》表現感傷的主題的影響。白居易表現傷春悲秋、黃昏意識、恨人意識等不同主題的感傷作品,繼承並發展了杜甫、劉長卿、江淹等前輩詩人所具有相應意識的感傷之作的改造。
白居易詩的感傷本質,使得他的文集成為了一生感傷的回憶錄。由作詩和編集行為中體現出的高於眾人的時間意識,可以體會到他充滿感傷性的詩學創造意識。感傷情感的泛濫促使白居易通過不斷地復現詩歌題材和語言,將時間意識轉化爲時間層次。白居易主要以日記化和回憶這兩種方式來構築時間層次,書寫對中國抒情文學史、敘事文學史都具有重大意義的個人生活史。可以說,白居易的感傷詩是具有敘事文學特色的抒情文學。
白居易的感傷詩創作同時又豐富了中國感傷文學傳統的藝術實踐;他的感傷文學意象語言是介於唐型詩學和宋型詩學之間的,同時表現出強烈的齊梁風格。舉例來說,白居易用以表現感傷情緒的明月來自於唐以前的詩歌傳統,但他與元稹以「朧月」表現感傷,表現出與以明月表現感傷迥異的女性氣質,他對明月強烈的佔有的慾望也與傳統以望月表現感傷的詩作不同;他豐富了斷腸的文學性,加強它與音樂的聯繫,又進一步弱化了它生理上的違和感,被後代文人廣泛接受,使得它成為表現感傷的固定詩語;至於詩語「衰荷」,在白詩中被分為三個相對獨立的表現感傷的系統:「荷衰」以及與其關係密切的「枯樹」系統、受齊梁詩風影響、凸顯強烈女性氣質的「芙蓉死」系統以及以私人記憶突出個人化風格的「白蓮枯」系統。這三個系統與感傷的關係有強有弱,它們共同促進了中唐以後的感傷文學對「枯」、「衰」、「死」意象的重視。
Bai Juyi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sentimental poetry" in "the letter to Yuan Jiu", and defined it as "things are outside, emotions move inside, and feelings meet and form in the Aria". It can be seen that Bai Juyi's sentimental poetry is not so sentimental as emotional poetry. Bai Juyi's definition of sentimentalit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lyric tradi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tics. By exami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eory of "matters, things, emotions and reasons", we can realize that his sentimental "feeling" is inclusive, though it mainly expresses sadness. Therefore, the "emotion" of "sentimentality" is also expanded. No matter from which level, his sentimental poems are " expanded sentimental".
The creation of Bai Juyi's sentimental poems is greatly influenced by the lyric tradition, especially the sentimental theme of Chuci. Bai Juyi's sentimental works with different themes, such as sad spring and sad autumn, dusk consciousness and hate consciousness, inherit and develop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entimental works of Du Fu, Liu Changqing, Jiang Yan and other predecessors.
The sentimental and lyrical nature of Bai Juyi's poems determines that the anthology becomes his sentimental memoir. His sentimental consciousness of poetic creation can be realized by his time consciousness which is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s. The overflowing of sentimental emotion urges Bai Juyi to change the time consciousness into the time level by constantly repeating the theme and language of his poems. Bai Juyi mainly constructs the time hierarchy by diary and recollection, and writes the personal life history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yric literature and narrative literature. It can be said that Bai Juyi's sentimental poems are lyric literatur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arrative literature.
Bai Juyi's sentimental poetry not only enriches the traditional artistic practice of Chinese sentimental literature, but also displays a strong Qi Liang style. For example, the moon that Bai Juyi used to express his sentimental mood came from the poetic tradition before the Tang Dynasty, but he and Yuan Zhen expressed their sentimental feelings with "the dim moon", which showed their different feminine qualities. Their strong desire for possession of the moon was also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poems that expressed their sentimental feelings with the moon. He enriched the literature of heartbreak, strengthened its connection with music, and It further weakened its physiological sense of disobedience, and was widely accepted by later generations of scholars, making it a fixed poetic expression of sentimentality. To the end, the poetic expression "Lotus decline" was divided into three relatively independent systems of sentimentality: "Lotus decline" and its closely related "withered tree" system, the "Lotus death" system influenced by the poetry style of Qi and Liang dynasties, and the "Lotus death" system highlighting a strong female temperament as well as the private one The memory highlights the personalized "dry lotus" syste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three systems and sentimentality is strong or weak, which together promoted literature after the middle Tang Dynasty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images of "wither", "decline" and "death".
一,傳統文獻
〔春秋〕孔丘述,孔丘門人編纂,楊伯峻譯注:《論語譯注》,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西漢〕董仲舒撰,淩曙注:《春秋繁露》,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東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三國魏〕曹丕著,魏宏燦校注:《曹丕集校注》,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9年。
〔三國魏〕曹植著,趙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
〔晉〕郭璞注,王世偉校點:《爾雅》,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梁〕劉勰撰,范文瀾註:《文心雕龍註》,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
〔梁〕江淹著,俞紹初,張亞新校注:《江淹集校注》,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
〔梁〕鍾嶸撰,曹旭集注:《詩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梁〕沈約:《宋書》,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
〔梁〕沈約撰,陳慶元校箋:《沈約集校箋》,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
〔梁〕蕭統:《文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梁〕蕭子顯:《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梁〕蕭綱著,肖占鵬、董志廣校注:《梁簡文帝集校注》,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5年。
〔梁〕蕭繹:《金樓子》,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隋〕王通撰、王雪玲校點:《中說》,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1年。
〔唐〕姚思廉:《梁書》,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唐〕陳子昂著,徐鵬校點:《陳子昂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唐〕孟浩然著,佟培基箋注:《孟浩然詩集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
〔唐〕王維著,陳鐵民校注:《王維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唐〕李白著,瞿蛻園、朱金城校注:《李白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唐〕杜甫著,〔清〕仇兆鰲詳注:《杜詩詳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唐〕劉長卿著,儲仲君箋注:《劉長卿詩編年箋注》,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唐〕韋應物著,陶敏、王友勝校注:《韋應物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唐〕孟郊著,韓泉欣校注:《孟郊集校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年。
〔唐〕韓愈著,錢仲聯、馬茂元校點:《韓愈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唐〕元稹著,楊軍編:《元稹集編年箋注·散文卷》,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年。
〔唐〕元稹著,楊軍編:《元稹集編年箋注·詩歌卷》,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年。
〔唐〕劉禹錫:《劉禹錫集》,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唐〕劉禹錫著,陶敏,陶紅雨校注:《劉禹錫全集編年校注》,長沙:嶽麓書社,2003年。
〔唐〕白居易著,謝思煒校注:《白居易詩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
〔唐〕白居易著,謝思煒校注:《白居易文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
〔唐〕白居易著,丁如明、聶世美校點:《白居易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唐〕白居易著,施蓉、蘇建科選注:《白居易詩精選精注》,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
〔唐〕李賀著,葉蔥奇疏注:《李賀詩集疏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5年。
〔唐〕李商隱著,〔清〕馮浩箋注,蔣凡標點:《玉谿生詩集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唐〕司空圖著,祖保泉,陶禮天箋校:《司空表聖詩文集箋校》,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 2002年。
〔後晉〕劉煦等撰:《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宋〕李昉:《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宋〕歐陽修、宋祁撰:《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宋〕秦觀著,周羲敢、程自信、周雷編注:《秦觀集編年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年。
〔宋〕胡仔撰:《苕溪漁隱叢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年。
〔宋〕洪邁撰,穆公校點:《容齋隨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南宋〕洪興祖撰,白化文等點校:《楚辭補注》,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南宋〕朱熹撰:《朱子文集》,王雲五主編:《叢書集成初編》,北京:商務印書館,1936年。
〔南宋〕王楙:《野客叢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元〕仇遠:《金淵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明〕田汝成輯撰:《西湖遊覽志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
〔明〕何良俊撰;李劍雄校點:《歷代筆記小說大觀:四友齋叢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明〕王世貞著,羅仲鼎校注:《藝苑卮言校注》,濟南:齊魯書社,1992年。
〔明〕胡震亨:《唐音癸籤》,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明〕王夫之:《古詩評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清〕彭定求等編:《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清〕沈德潛選注:《唐詩別裁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清〕勞孝輿撰,毛慶耆點校:《春秋詩話》,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清〕嚴可均輯,陳延嘉校點:《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清〕汪立名編:《白香山詩集》,北京:中華書局,1935年。
〔清〕趙翼撰,江守義、李成玉校注:《甌北詩話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年。
〔清〕方東樹:《昭昧詹言》,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1年。
〔清〕施鴻保:《讀杜詩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清〕王先謙集解:《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78年。
〔清〕程樹德集釋:《論語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羅聯添編,國立編譯館主編:《隋唐五代文學批評資料彙編》,臺北:成文出版社,1978年。
肖占鵬主編:《隋唐五代文藝理論彙編評註》,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5年。
陳伯海主編:《唐詩彙評增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陳伯海主編:《唐詩論評類編增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周維德集校:《全明詩話》,濟南:齊魯書社,2005年。
周振甫主編:《唐詩宋詞元曲全集》,合肥:黃山書社,1999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中國哲學史研究室編:《中國哲學史資料選輯》,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吳伯雄編:《四庫全書總目選》,南京:鳳凰出版社,2015年。
郭紹虞主編:《中國歷代文論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郭紹虞主編:《宋詩話輯佚》,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郭紹虞主編:《清詩話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二, 近人論著
(一) 專書
〔日〕川合康三著,劉維治、張劍、蔣寅譯:《終南山的變容——中唐文學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日〕丸山茂:《唐代文化與詩人之心》,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日〕下定雅弘著,李寅生譯:《白樂天的世界》,南京:鳳凰出版社,2017年。
———:《中唐文學研究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日〕小南一郎:《唐代傳奇小說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日〕小川環樹著;譚汝謙編;譚汝謙,陳志誠,梁國豪合譯:《論中國詩》,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
王立:《文人審美心態與中國文學十大主題》,瀋陽:遼海出版社,2003年。
王元化:《王元化文論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9年。
王拾遺:《白居易生活繫年》,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81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編著:《中國文學史》,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0年。
〔奧〕弗洛伊德著,高覺敷譯:《精神分析引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年。
〔日〕市川桃子著,邢豔豔、劉寧、張延瑞等譯:《蓮與荷的文化史:古典詩歌中的植物名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田崇雪著:《文學與感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朱光潛:《談讀書》,瀋陽:萬卷出版社,2018年。
朱金城:《白居易年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美〕宇文所安著,陳引馳、陳磊譯:《中國「中世紀」的終結:中唐文學文化論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年。
李新宇、周海嬰主編:《魯迅大全集·創作編1897-1918》,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11年。
李尚志:《荷文化與中國園林》,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3年。
李澤厚:《美學四講》,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年。
邵明珍:《唐宋經典作家仕隱思想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13年。
吳相洲:《中唐詩文新變》,北京:學苑出版社,2007年。
肖偉韜:《白居易生存哲學本體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孟二冬:《中唐詩歌之開拓與新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孟修祥:《楚辭影響史論》,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尚永亮:《唐五代逐臣與貶謫文學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年。
〔日〕松浦友久著,陳植鍔、王曉平譯:《唐詩語彙意象論》,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日〕淺見洋二著,金程宇譯:《距離與想像——中國詩學的唐宋轉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周劍之:《宋詩敘事性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3年。
周憲主編:《文學與認同:跨學科的反思》,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周嘯天:《唐絕句史》,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1999年。
俞香順:《中國荷花審美文化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5年。
莫礪鋒編:《神女之探尋——英美學者論中國古典詩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莫礪鋒:《莫礪鋒講唐詩課》,南京:鳳凰文藝出版社,2019年。
〔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著,畢然,郭金華譯:《論集體記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年。
〔日〕埋田重夫著,王旭東譯:《白居易研究:閒適的詩想》,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2019年。
〔德〕畢梅爾著,孫興國等譯:《當代藝術的哲學分析》,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年。
唐曉敏:《中唐文學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徐國榮:《中古感傷文學原論──漢魏六朝文士生命觀及其文學表述》,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徐禮節:《張籍王建詩歌研究》,合肥:黃山書社,2015年。
〔美〕勒內·韋勒克著,羅鋼、王馨缽、楊德友譯,曹雷雨校:《批評的諸種概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
許瑤:《詩的情感與形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3年。
許東海:《諷諭·美麗·感傷:白居易詩賦邊境及其文化風情》,臺北:萬卷樓,2005年。
常萬生:《白居易全傳》,長春:長春出版社,1998年。
〔法〕普魯斯特著,李恆基等譯:《追憶似水年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2年。
張中宇:《白居易〈長恨歌〉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張暉:《中國「詩史」傳統》,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6年。
張伯偉:《全唐五代詩格校考》,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
傅道彬:《晚唐鐘聲:中國文化的精神原型》,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
〔日〕斯波六郎著,劉幸、李曌宇譯:《中國文學中的孤獨感》,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9年。
萬曼:《白居易傳》,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56年。
游國恩:《中國文學史(修訂版)》,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年。
〔日〕鈴木虎雄著,許總譯:《中國詩論史》,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楊義:《中國敘事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楊曉山:《私人領域的變形——唐宋詩歌中的園林與玩好》,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年。
〔法〕郁白著,葉瀟、全志剛譯:《悲秋:古詩論情》,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德〕漢斯-格奧爾格·加達默爾著;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修訂譯本)》, 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年。
臺靜農:《中國文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
蔣寅:《大曆詩風》,南京:鳳凰出版社,2009年。
———:《大曆詩人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百代之中——中唐的詩歌史意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
趙昌平:《趙昌平自選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
趙建梅:《晚年白居易與洛下詩人群研究》,北京:京華出版社,2010年。
〔荷〕德拉埃斯馬:《記憶的風景——我們為什麼想起,又為什麼遺忘?》,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4年。
歐麗娟:《唐詩的多維視野》,臺北:五南,2017年。
———:《唐詩可以這樣讀:歐麗娟的唐詩公開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8年。
劉柏青等主編:《日本學者中國文學研究譯叢第5輯:古典文學專輯》,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
劉揚忠、蔣寅主編,謝思煒著:《唐代的文學精神》,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14年。
劉維治譯著:《元白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
劉芳:《詩歌意象語言研究》,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2年。
陳友琴:《陳友琴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
———:《古典文學研究資料彙編·白居易卷》,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陳寅恪:《元白詩箋證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陳家煌:《白居易詩人自覺研究》,高雄:中山大學文學院,2009年。
陳伯海:《中國詩學之現代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意象藝術與唐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美〕陳世驤著,張暉編:《中國文學的抒情傳統·陳世驤古典文學論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5年。
陳學超主編:《國際漢學論壇卷》,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1995年。
〔日〕澤崎久和:《白居易詩研究》,東京:研文出版,2013年。
錢鍾書:《七綴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年。
———:《管錐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
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年。
蔡良驥:《文藝枝談》,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
褚斌傑:《白居易評傳》,北京:作家出版社,1980年。
蹇長春:《白居易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謝思煒:《白居易集綜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
魏耕原:《謝脁詩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羅聯添:《白樂天年譜》,臺北:臺北國立編印館,1989年。
〔美〕蘇珊·桑塔格著,程巍譯:《蘇珊·桑塔格全集——疾病的隱喻》,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8年。

(二) 單篇論文
〔日〕二宮俊博:〈白居易に於ける詩人薄命の認識について〉,《中國文學論集》,第8冊,1979年9月,頁28-58。
〔日〕三好さら:〈白居易研究 : 漂泊感についての考察〉,《日本文學》第102期(2006年3月),頁101-112。
〔日〕小高修司:〈白居易「風痹」考〉,《白居易研究年報》第7號,2006年10月,頁169-188。
〔日〕丸山茂撰,蔣寅譯:〈作為回憶錄的白氏文集〉,《周口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9年第1期,頁39-45。
卞孝萱:〈白居易與新樂府運動上〉,《文史知識》1985年第1期,頁125-130。
王妙純:〈徐國榮《中古感傷文學原論——漢魏六朝文士生命觀及其文學表述》述評〉,《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學報》第30卷第3期,2012年3月,頁85-98。
王運熙:〈白居易詩歌的分類與傳播〉,《蘇州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6期,頁449-451。
王向東:〈中國古典詩歌與時間〉,《北京社會科學》1992年第3期,頁108-122。
〔日〕內山精也撰,張淘譯:〈媒體變革前後的詩人和詩集——從初唐到北宋末〉,《長江學術》2016年第2期,頁13-24。
文艷蓉:〈白居易感傷詩的原生態新論〉,《中國礦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1期,頁114-119。
〔日〕中木愛:〈白居易的「月」詩〉,《中國中世文學研究》第43期,2003年3月,頁31-47。
付興林:〈白居易昭君詩的文學審美價值及其啟示意義〉,《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2期,頁151-160。
田曉菲:〈半把剪刀的銳鋒〉,《讀書雜誌》2004年第4期,頁159-165。
左志南:〈濃鬱傷情與委順從容——論白居易的感傷情懷與其中隱思想形成的關係〉,《周口師範學院學報》2007年第1期,頁34-37。
呂正惠:〈白居易的「中隱」觀及其矛盾〉,《唐代文學研究》第12輯,2008年,頁658-669。
〔日〕西村富美子:〈論白居易的「閒居」:以洛陽履道里為主〉,《唐代文學研究》第3輯,1992年,頁322-329。
〔荷〕杜威·佛克馬撰,王浩譯:〈無望的懷舊,重寫的凱旋〉,《雲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5期,頁71-80。
陸揚:〈孤獨的白居易:九世紀政治與文化轉型中的詩人〉,《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6期,頁104-121。
李貴:〈言盡意論:中唐——北宋的語言哲學與詩歌藝術〉,《文學評論》2006年第2期,頁41-49。
李紅霞:〈論白居易中隱的特質、淵源及其影響〉,《天津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2期,頁48-52。
吳懷東:〈〈本事詩〉「詩史」說與中晚唐學術脈動〉,《文史哲》2018年第4期,頁。
吳在慶:〈張祜卒年考辨〉,《人文雜誌》1985年第2期,頁127-128。
林繼中:〈人性的張力——以「情志」為中心〉,《文藝理論研究》2008年第4期,頁2-7。
〔日〕松本肇:〈白居易の寓言詩——流動の美学〉,《文藝言語研究·文藝篇》1993年第24號,頁66-108。
周建國:〈白居易與中晚唐的黨爭〉,《文獻》1994年第4期,頁96-114。
周劍之:〈「切」的詩學——日常鏡像與詩歌事境〉,《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1期,頁60-67。
施慧玲:〈江淹〈恨賦〉篇章組織探究〉,《東吳中文研究集刊》第17期,2011年9月,頁149-173。
胡大雷:〈論先唐別集的編撰、編次及目錄書歸類的文學史意味〉,《寧夏師範學院學報》2018年第1期,頁14-21。
姚榕華:〈唐代宮廷文化視野中的〈長恨歌〉研究〉,《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6期,頁121-127。
俞香順:〈白居易花木審美的貢獻與意義〉,《江蘇社會科學》2011年第1期,頁194-198。
〔日〕埋田重夫:〈白居易五絕和七律的對立性研究〉,《中國詩文論叢》第4輯,1986年6月,頁30-47。
陶曷因:〈明月與朧月:中日詩歌的審美文化差異〉,《東方叢刊》2008年第2期,頁60-73。
陶成濤:〈白居易「送春」的生命體驗與「春盡日」的詩意營造〉,《中國韻文學刊》2013年第4期,頁11-15。
〔美〕高友工、梅祖麟撰,黃宣範譯:〈論唐詩的語法、用字與意象〉,《中外文學》第12期,1973年3月,頁100-114。
賈文昭:〈白居易的「物感說」〉,《江淮論壇》1997年第6期,頁78-84。
徐志嘯:〈〈離騷〉與楚人的宇宙意識〉,《學術月刊》1991年第11期,頁55-58。
〔日〕諸田龍美:〈「漢皇重色」與中唐時期的崇尚「風流」〉,《古代文論研究的回顧與前瞻研討會論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頁535-548。
曹淑娟:〈江南境物與壺中天地——白居易履道園的收藏美學〉,《臺大中文學報》第35期,2011年12月,頁86-125。
許東海:〈詩賦擬恨與情志寫真——從〈恨賦〉看辭賦擬古與詩歌賦化的書寫譜係〉,《中國詩學研究》2017年第2期,頁115-127。
焦尤杰:〈白居易洛詩紀年表現與探因〉,《安康學院學報》2014年第5期,頁71-74。
張晶芬:〈論白居易感傷情懷類型、超越模式及其因為〉,《邯鄲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第3期,頁29-33。
張哲俊:〈詩歌為史的模式——日記化就是歷史化:以白居易的詩歌為例〉,《文化與詩學》2010年第2期,頁229-261。
張東雲:〈論李白的精神困境及其成因〉,《杜甫研究學刊》2018年第3期,頁90-95。
張中宇:〈白居易詩歌歸類考——兼及〈長恨歌〉的主題〉,《四川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4期,頁53-57。
張安祖:〈外容閑暇中心苦,似是而非誰得知——析白居易晚年心態〉,《北方論叢》1996年第3期,頁83-87。
張長明:〈試釋「斷腸」〉,《辭書研究》1982年第6期,頁157-159。
張宇慧:〈個體記憶的保存——對白居易自編文集現象的解讀〉,《學術交流》,2011年第12期,頁183-187。
張敬雅、李定廣:〈白居易與中國古代「自詠詩」〉,《學術界》2015年第6期,頁51-63。
張一南:〈從《才調集》復古詩體的功能結構看晚唐五代詩學思潮〉,《文藝理論研究》2015年第1期,頁139-148。
———:〈漢唐詩歌中兩種比喻模式的交替演進〉,《文學遺產》2012年第1期,頁39-48。
普慧:〈佛教思想與文學性靈說〉,《文藝理論》2012年第7期,頁139-148。
詹志和:〈中國詩人白居易與日本文學中的唯美、感傷風格〉,《文藝研究》1992年第4期,頁44-53。
楊民蘇:〈試論白居易的自分詩類〉,《昆明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88年第4期,頁20-25。
楊志學:〈中國古代涉月詩賞談〉,《古典文學知識》1999年第5期,頁117-121。
〔日〕靜永健:〈白居易詩集四分類試論:關於閒適詩和感傷詩的成立〉,《唐代文學研究》,第5輯,1994年,頁454-467。
蔣寅:〈「不粘不脫」與「不即不離」——乾隆間性靈詩學對詠物詩美學特徵之反思〉,《人文中國學報》2016年第1期,頁49-72。
廖美玉:〈演繹春天——元白〈夢遊春〉的私情與共感〉,《國文學報》第54期,2013年12月,頁79-112。
裴斐:〈詩緣情辨〉,《文學遺產》1983年第2期,頁1-13。
趙娟:〈〈長恨歌〉中的「芙蓉」與「梨花」意象探析〉,《學術探索》2014年第6期,頁147-151。
歐陽忠偉:〈談白居易功利主義詩歌主張的兩重性——兼與羅宗強先生商榷〉,《上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年第3期,頁12-18。
劉學鍇:〈李商隱與宋玉——兼論中國文學史上的感傷主義傳統〉,《文學遺產》1987年第1期,頁51-58。
劉天宇:〈鍾嶸《詩品》阮籍「其源出於《小雅》」辨〉,《文教資料》2016年10月號,頁4-6。
劉佳慧:〈中國詩學如何對話世界——以葉嘉瑩論「意象化之感情」為中心〉,《北京社會科學》2018年第7期,頁67-75。
劉寧:〈杜甫五古的藝術格局與杜詩「詩史」品質〉,《文學遺產》2009年第3期,頁13-22。
劉悦笛:〈「情性」、「情實」和「情感」——中國儒家「情本哲學」的基本面向〉,《社會科學家》2018年第2期,頁12-21。
陳英傑:〈論白居易詩歌的「自我批評」〉,《淡江中文學報》第35期,2016年12月,頁205-242。
陳家煌:〈由白居易貶江州之史實考察論其詩人意識之形成〉,《中山人文學報》第34期,2013年1月,頁189-216。
———:〈論白居易詩的晚期風格〉,《國文學報》第54期,2013年12月,頁113-148。
陳松青:〈東漢〈琴思楚歌〉不應為王逸作〉,《古籍研究》編委會編:《古籍研究》2003年第60卷,頁35-39。
韓經太:〈論中國古典詩歌的悲劇性美——對一种典型詩學現象的文化心理透視〉,《中國社會科學》1990年第1期,頁183-201。
謝思煒:〈白居易的人生意識與文學實踐〉,《中國社會科學》1992年第5期,頁195-209。
鍾曉峰:〈從詠物到遊戲——白居易詩歌中的鶴〉,《淡江中文學報》第16期,2007年6月,頁229-258。
歸青:〈論南朝詩學對「吟詠情性」說的改造〉,《齊魯學刊》2000年第3期,頁35-40。
蕭馳:〈洪州禪與白居易閒適詩的山意水思〉,《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6期,2005年3月,頁37-71。

(三) 學位論文
吳雨潔:《《白氏長慶集》四分類法新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碩士論文,2012年。
侯配晴:《白居易敘事詩美學研究——以諷諭詩、感傷詩為主》,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
許佩鈴:《「孝友行」與「瑰瑋文」——黃庭堅的親情人倫世界與詩文創作》,南京:南京大學碩士論文,2018年。
崔玲玲:《白居易感傷詩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張學成:《白居易矛盾心態簡論》,杭州:浙江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
楊勇:《概念隱喻視角下白居易感傷詩中的隱喻研究》,成都:西南石油大學碩士論文,2015年。
楊青舟:《白居易、李商隱感傷詩比較研究》,長春:東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陳亞平:《感傷:中國現代知識分子的體驗與表達》,揚州:揚州大學博士論文,2007年。
盧秀峰:《白居易江州詩研究》,合肥:安徽大學碩士論文,2013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