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晚清「戰爭敘事」研究──譯介、圖像、新小說》
作者:朱芯儀
作者(外文):Chu, Hsin-I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顏健富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1
主題關鍵詞:晚清戰爭敘事譯介圖像新小說Late QingWar NarrativesMedio-TranslatologyImaginationNew Fic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本文聚焦中國晚清「新小說」之「戰爭敘事」,挖掘學界經常忽略的晚清戰爭議題,嘗試跨語言、跨文類的研究方式,觀察譯介軌跡、新式文學典範。以往學界觀察近代「戰爭」,大多研究歷史事實、史觀脈絡、社會意義與文化象徵。學者們關注的「戰爭」也幾乎落於現代以降,探查「戰爭」於現代文學的隱喻。然而,晚清的「戰爭」,非同以往,破除傳統「天下觀」之侷限,開啟嶄新的世界觀。故筆者認為,欲追溯「戰爭敘事」的近代起源,必須回到屢戰屢敗的晚清。「晚清」於中國文學長河中,不僅承先,更是啟後。晚清「戰爭敘事」乃體現中國近代困境、需求、爭逐與融合的重要切入點。若將晚清文學放入「世界」文學的脈絡中,則更能凸顯其擺盪於東/西、新/舊的焦慮和掙扎。
清末時期,梁啟超等人登高一呼,企圖改革詩界、小說界。此後「新小說」成為報刊雜誌中的佼佼者,背負啟蒙革新、傳遞新知、出版商業等使命。於此同時,晚清大量派遣留學生,至外國學習西學,翻譯重要哲思學說,譯介域外文學。域外小說傳入中國後,一時間洛陽紙貴,並具體影響近現代文學的發展。本文藉由觀察原著作者/小說至譯者的日/中譯本,與中國作者吸收譯介文學後所創作的「在地化」小說,梳理其中千絲萬縷的互動軌跡,顯露清末多元豐盈的文學風景。本文焦點不在翻譯文字的比對替代或翻譯符碼的轉換,乃憑藉譯介活動,關注晚清文化、思潮、出版、譯/作者間所形成的「文學場域」(Field)。「戰爭」與「戰爭敘事」所帶來的問題/回應,足以代表晚清當時的時代轉折、文學轉向。
尤其是近代「新小說」與侷限史實框架的「演義體」、歷史小說不同,開拓了更為積極、自由的創作方式,表達新的書寫典範和意識形態。此外,「圖像」早於小說敘事之前,便已在畫報上勾勒近代「戰爭」的樣貌。「圖像」不同於「文字」載體,彌補了文字敘事之缺漏,補充了近代「戰爭」的不同面向。所以,本文將蒐羅晚清軍事、戰爭的「新小說」和「畫報」,透過詳細的文本分析,鉤沉文本譯介行旅之後,衍生的書寫樣態。盡陳近代「戰爭敘事」的特殊性,包含:世界觀驟變之焦慮、世代交替的危機、軍事強化之需求、愛國精神的構築、性別改革之框架和身體/國體/文體的隱喻等。
近代中國「戰爭」究竟自何處來?觀察近代報刊的「戰爭敘事」,顯而易見地中國戰爭主要從「遠方」來。不僅如此,經過譯介、出版的域外戰爭、軍事小說又占據多數。俄國、法國、英國、義國等歐美國家先於中國經歷現代化,創作了相關文學著作。晚清秉持「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立場,大幅譯介域外文學,不只從歐美譯介小說,也自日本譯介小說。此外,日本扮演西方與中國「譯介」的中繼站,許多作品由原文先轉譯為日文,再從日文譯介為中文。日本「明治維新」經驗、「武士道」精神、「尚武精神」遂一一來到中國。
「戰爭」凸顯了保家衛國的責任及世代傳承的焦慮,期盼中國「少年化」的欲望,使「成長」與「從軍」畫上等式。時人盼望少年能夠離開家庭、學校與情人,投身戰場。自日本傳來的「武士道」精神到了中國,加入濃厚「犧牲」、「祈戰死」的色彩,灌輸小說讀者為國犧牲的觀念,甚至成為「宣傳」從軍的「廣告」。小說除卻輸入愛國精神外,硬體軍備設施也是重點之一,於是出現各種飛天入海的戰爭形式與戰爭武器。作家們幻想陸戰、海戰、空戰的景況,勾勒「未來中國」擁有軍艦、大砲甚至生化武器,在「未來之戰」大敗諸國,重新成為「世界」主宰。看似天馬行空、創意十足的小說,卻一再地暴露現實中的無奈,知識分子、報人對國族衰亡的焦慮和擔憂。
晚清「救國保種」的焦慮不只影響了男性,女性更處在「改革」的風尖浪口。國家存亡之際,女性是慈愛的母親、是賢慧的妻子、是孝順的女兒,是照料傷兵的看護,還是上場殺敵的女兵,在國家需要的時候「易裝」、「變身」。晚清報刊一系列「女軍人」傳記,一方面從內部爬梳中國歷史,挖掘花木蘭、梁紅玉、秦良玉的事蹟,豎立「女軍人」典範;一方面向外援引,從日本、法國譯介女軍的故事、聖女貞德傳記,逐步將女性納入國族需求中。女性「易裝」成「女學生」、「女軍人」雖迎合國家利益,也藉機獲得性別鬆動的契機,浮出歷史表面。
清末一連串「宣戰」、「迎戰」聲浪下,俄國文豪托爾斯泰的小說《伐林》譯介至中國為《枕戈記》。該小說是彼時鮮見「反思戰爭」的作品,筆觸深刻、敘事細膩。故事運用大量的人物對話,反省戰爭的殘酷無情,征人消耗生命時光,前途茫茫又命在旦夕。縱使,該類型的作品為數不多,卻在晚清戰爭敘事中留下珍貴的印記,超越同時期文學的高度。
最後,《點石齋畫報》首刊報導了「中法戰爭」,其「圖像」顯現了戰亂時代裡被「武化」、被「規訓」的各類身體。畫師憑著中國傳統的繪畫筆法和技巧,繪製戰場上各種扭曲、殘破、血腥的屍身,呈現統一、量化的近代軍隊「群體」。爾後,因中法戰爭而延伸爆發的「甲申政變」,涉及中、日、朝三國勢力爭逐。《點石齋畫報》特別設置「朝鮮亂略」專刊報導事件始末,綜合圖像、文字與歷史紀錄的文體方式,發揮針貶「春秋」之能,展現「繡像小說」之趣,反映近代「文體」、「身體」、「國體」的複雜交錯。本文尋覓諸多晚清小說、圖像,研究其譯介軌跡和敘事樣態,於古/今、東/西、新/舊互涉中成就戰爭敘事典範,多姿多彩,嶄露新聲。
This dissertation focused on New Novels’ War Narratives in Chinese late Qing period, to explore war issues in this era that are often disregarded in academia. In addition, it assesses the translation locus and modern literature models using a cross-language and cross-literary genre research method. Academia typically focuses historical facts and context, social significance and cultural symbol when studying modern Wars. However, Wars in late Qing are unlike those in previous era, as it broke the limit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Idea of the World” and revealed a brand new “View of World”. Therefore, we must go back to the repeatedly defeated late Qing in order to trace the beginning of war narratives in modern literature history.
In late Qing, Chi-Chao Liang called on poets and novelists to turn a new page in poems and novels. Thereafter, the “New Novel” became the leading star in papers and magazines. Meanwhile, the government sent many students aboard to study Wester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These students translated foreign novels and introduced them back to China, which has made these novels exceedingly popular at the time. Moreover, pictures in pictorials offered images of modern wars, which made up the incomplete description by words and provided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f wars. This dissertation collected new novels and pictorials of military and war in late Qing to observe the anxiety of dramatic changes in world view, crisis in alternation of generation, demands of military enforcement, cultivation of patriotism, frame of gender revolution, and metaphor of physical body/ state form/ literary genre.
War narratives in pictorials presented that wars in China were mostly from afar. The majority of foreign war and military novels were translated and then published. Japan was the introduction relay between West and China, literary works were translated to Japanese and then to Chinese. The achievements of Meiji Restoration were also shared with China after translation. Instead of focusing on comparison and replacement of translation wording or transferring of translation codes, this dissertation presented the turning points of the era and literary through translation and introduction, and the issues and responses brought up by the wars were also revealed in various forms and genres.
Wars has highlighted the importance of patriotism, maturing of men during the military service and the importance of procreation during wartime. Japanese Bushido spirit became “sacrifice” and “pray to die in battlefield” in China, which also instilled into readers with the idea of sacrificing for the country and even promoted voluntary military service. The armaments are the focus as well, and the war modes descripted in novels are the projection and imagination of future China, which owns naval ships, artillery and biochemical weapons, and defeats the great powers to become the ruler of the world.
Wars in late Qing not only impacted men but also put women on the wave of female revolution. During crises, women not only are loving mothers, virtuous wives and daughters, they could transform to nurses and soldiers when the state is in need. Many biographies of female soldiers, such as Mulan, Hong-Yu Liang and Liang-Yu Chin, were published so they become the role model of female soldiers. At the same time, French female soldiers’ stories such Joan of Arc were translated and introduced to affirm women can be reshaped when the country is in need. This transformation has benefited the country and was also an opportunity to break the stereo gender roles.
Upholding the thinking of “Go for Battle” in late Qing, Russian novelist Leo Tolstoy and his “Rubka Iesa” was translated and introduced to China, and was a rarely seen masterpiece written in a rethinking angle. Via the profound brushstroke and sophisticated description, the cruel and callous in war was reflected by conversation between characters.
Dianshizhai Pictorial published images of Sino-French War which indicated the weaponized body during the war time. Pictorial artists illustrated not only twisted, broken and bloody bodies, but ruled and united military groups. In the meantime, Korean Kapshin Incident presented texts and pictures altogether and criticized as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did, which showed genre of Illustrated Fictions and reflected the complicated mixture of Literary form, Body and Nation in modern era.This dissertation collected many modern novels and images, researched the various and styles of war narrative in late Qing, and moreover they have become the models of war narratives after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old and new, eastern and western.
參考書目
一、 原始文獻
戰國.孫子著,李麗薇編著,孫建軍主編,《孫子兵法》,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7。
西漢‧劉安等著,《淮南子‧覽冥訓》,長沙:嶽麓書社,2015。
西漢.司馬遷撰,劉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臺北:鼎文書局,1981。
東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
晉‧干寶,《搜神記》,上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2。
南朝.范曄撰,李賢等注,司馬彪補志,楊家駱主編,《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
南朝‧謝赫,《古畫品錄》,收入新文豐出版社編輯部編:《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出版有限公司,1981。
隋.姚察,唐.魏徵,姚思廉合撰;楊家駱主編,《陳書·後主本紀》,臺北:鼎文,1986。
唐・白居易,丁如明、聶世美校點,《白居易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唐‧李白,鮑方校點,《李白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唐‧柳宗元著,王國安箋釋,《柳宗元詩箋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宋‧周敦頤著,馮國超主編,《太極圖說》,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宋‧郭茂倩編,《樂府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明‧羅貫中著,馮一兵編輯,《三國演義》,南京:譯林出版社,2019。
清.王韜,《弢園文錄外編》,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4。
清‧王韜,《重訂法國志略》,上海:淞隱廬鉛印本,1890。
清.李叔同著,《弘一大師全集》編輯委員會編,《弘一大師全集.佛學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
清.李鴻章,《李鴻章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清.阮元審定,盧宣旬校,《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嘉慶二十年(1815)南昌府學刊本。
清.海天獨嘯子譯,《空中飛艇》,上海:商務印書館,1903。
清.康有為著,馬洪林、盧正言編注,《康有為集》,珠海:珠海出版社,2006。
清.黃遵憲著,陳錚編,《黃遵憲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5。
清.碧荷館主人,《新紀元》,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清.魏源,《海國圖志》,長沙:嶽麓書社,1998。
清•俞子夷:〈蔡元培與光復會革創時期〉,收錄於《辛亥革命回憶錄》,北京:中華書局,1961,第7集,頁456-469。
清•燕北閒人編,《梁啟超妙語錄》,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
清‧王國維著,謝維揚,房鑫亮主編;駱丹,盧錫銘,胡逢祥,李解民副主編,《王國維全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
清‧佚文,《官場維新記》,收錄於歐日勝編,《中國近代官場小說選》(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卷10。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
清‧吳趼人,《上海遊驂錄》,收錄於《中國近代小說大系》,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8。
清‧林紓,《京華碧血錄》,收錄於《晚清小說大系》,臺北:廣雅出版有限公司,1984。
清‧柳亞子,《磨劍室詩詞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清‧徐珂編撰,《清稗類鈔》,北京:商務印書館,1966。
清‧海上獨嘯子,《女媧石》,收錄於董文成,李勤學主編,《中國近代珍稀本小說》,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97。
清‧退廬居士,《救劫傳》,臺北:廣雅出版有限公司,1984。
清‧梁啟超,《梁啟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清‧楊鳳輝,《南皋筆記》,上海:上海進步書局,1912。
清‧趙爾巽等著、楊家駱校,《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98。
清‧趙翼,《趙翼全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9。
清‧憂患餘生,《鄰女語》,收錄於《晚清小說大系》,臺北:廣雅出版有限公司,1984。
清‧蔡元培,《蔡元培自述》,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2015。
清‧龔自珍,《龔自珍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4。
李今主編,羅文軍編注,《漢譯文學序跋集 1894-1910》,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4輯,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
岩崎徂堂、三上寄風著,趙必振譯,《世界十二女傑》,上海:廣智書局,1903。
押川春浪著,東海覺我譯,《新舞臺二》,上海:小說林社,1905。
阿猛查登(Edmond About)著,林紓、曾宗鞏譯,《利俾瑟戰血餘腥記》,上海:文明書局,1904。
阿猛查登(Edmond About)著,林紓、曾宗鞏譯,《滑鐵廬戰血餘腥記》,上海:文明書局,1904。
胡適口述,唐德剛譯注,《胡適口述自傳》,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81。
胡適著,杜春和等編,《胡適演講錄》,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
赫胥黎著,嚴復譯,陳平原編,《天演論》,貴陽:貴州教育出版社,2014。
魯迅,《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
錢鍾書,《管錐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
龍水齋貞一著,湯紅紱譯,《女露兵》,收錄於王瀛州編,《愛國英雄小史》,上海:交通圖書館,1918。
櫻井忠溫著,黃郛譯,《旅順實戰記──一名「肉彈」》,上海:中華書局,1909。
Martin Rudolf Emil,高野弦月譯,《破天荒》,東京:小川尚榮堂,1908。
William Le Queux,高田知一郎、佐藤忍譯,《英獨戰爭未來記》,東京:博文館,1907。
ウクトル、ユーゴー原著,抱一庵主人譯述,《ABC組合》,東京:內外出版協會,1903。
エドモンドデ、アミチス著,抱一庵主人重譯,《伊国美談:十二健兒》(東京:內外出版協會,1902。
モーパッサン作,橋本青雨譯,《義勇軍》,《太陽》,東京:博文館,1904。
レフ・トウストイ著,二葉亭四迷譯,《つゝを枕 : 軍事小説》,東京:金港堂,1904。
吉田作造,〈少年時代の追憶〉,《文芸春秋》,東京:春秋文藝社,1926年9月號,頁65-69。
佛國陸軍大尉ダンリノ氏著,厩堂散人譯,《明日の戦争》,東京:兵事新報社,1894。
押川春浪,《空中大飛行艇:日歐競爭》,《世界奇怪談》第3編,東京:大學館,1902。
押川春浪,《冒險小說:武侠の日本》,收錄於《博文館文庫》第91冊,東京:博文館,1940。
押川春浪,《冒險小說:武俠艦隊》,收錄於《博文館文庫》第90冊,東京:博文館,1939。
押川春浪,《冒險小説:武俠艦隊》,東京:文武堂,1904。
押川春浪,《英雄小説:武侠の日本》,東京:博文舘,1902。
押川春浪,《海國冒険奇譚:新造軍艦》,東京:文武堂,1904。
押川春浪,《新造軍艦》,收錄於《博文館文庫》第2部第8冊,東京:博文館,1941。
德冨健次郎編,《近世歐米歴史之片影》,東京:民友社,1893。
德冨猪一郎,〈同志社學生に告く〉,《國民之友》第4集,東京:民友社,1889,頁216-230。
德冨蘆花,《トルストイ》,《拾貳文豪》第10卷,東京:民友社,1897。
德冨蘆花,《順禮紀行》,東京:警醒社,1906。
櫻井忠溫,《肉彈:旅順實戰記》,東京:英文新誌社出版部,1906。
De Amicis, Edmondo, Cuore, New York : H. Holt, 1896.
Emile Driant, La Guerre de Demain, Paris: A. Fayard, 1889.
Guy de Maupassant, Contes choisis : Les prisonniers ; L'auberge ; L'aventure de Walter Schnaffs ; Amour ; Deux amis ; La peur ; La mère sauvage. London : Bell, 1927.
Martin, Rudolf Emil, Berlin-Bagdad; Das deutsche Weltreich im Zeitalter der Luftschiffahrt, 1910-1931, Stuttgart: Deutsche Verlags-Anstalt, 1907.
Victor Hugo, Les miserables,New York : Modern Library, 1964.
William Le Queux, The Invasion 1910 , London:George News, 1894.
Толстой 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Рубка леса,Москва :Воениздат,1947.

二、 近代報刊
《大陸報》,上海:大陸報總發行所,1905。
《女子世界》,《中國近現代女性期刊彙編》,北京:線裝書局,2006。
《女學報》,上海:女學報館,1902。
《小日報》,上海:小日報報館,1927-1948。
《小說林》,上海:小說林社,1907-1908。
《小說時報》,上海:小說時報社,1906-1909。
《小說叢報》,上海,小說叢報社,1914-1915。
《中國白話報》,上海:中國白話報社,1903-1915。
《中國新女界雜誌》,上海:中國新女界雜誌社,1907。
《天義報》,上海:女子復權會,1907。
《月月小說》,上海:月月小說社,1906-1909。
《民報》,東京:中國同盟會,1905-1910。
《申報》,上海;申報社,1872-1949。
《同文滬報》,上海:東亞同文書會,1899-1908。
《安徽白話報》,上海:安徽白話報社:1908。
《江蘇》,東京:江蘇同鄉會幹事編輯,1903-1904。
《兵事雜誌》,杭州:浙江兵事雜誌社編輯,1914-1926。
《杭州白話報》,杭州:白話報館,1901-1902。
《武學》,東京:武學編輯社,1908-1909。
《南洋七日報》,上海:南洋七日報館,1901-1902。
《南洋兵事雜誌》,南京:兵事雜誌社編輯,1906-1911。
《飛影閣畫冊》,上海:飛影閣畫報社,1893。
《時報》,上海:時報社,1905。
《浙江潮》,東京:浙江同鄉會雜誌部,1903。
《針報》,上海:上海針報館,1925-1926。
《婦女雜誌》,上海:商務印書館,1915-1931。
《教育世界》,上海:教育世界社,1904-1907。
《梅社月刊》,出版地不詳:開聞社,1938。
《清華同學錄》,上海,清華大學校長辦公室印行,1937。
《清議報》,橫濱:清議報社,1898-1901。
《陸軍學會軍事月報》,北京:陸軍學會本部,1912-1914。
《晶報》,上海:上海晶報館,1925。
《著作林》,杭州:著作林社,1900。
《新小說》,橫濱:新小說社,1902。
《新民叢報》,橫濱:新民叢報社,1900-1906。
《新青年》,上海:新青年社,1915-1926。
《新新小說》,上海:新新小說社,1904-1907。
《萬國公報》,上海:萬國公報社,1889-1907。
《遠東聞見錄》東京:陸軍部留日學,1907。
《廣倉學演說報》,上海:廣倉學社,1916。
《廣益叢報》,重慶:廣益叢報館,1903-1911。
《學報彙編》,北京:北洋軍報局,1900-1906。
《寰瀛畫報》,上海:寄蓭書齋,1877。
《選報》,上海:選報發行所,1901-1903。
《嶺南女學新報》,廣東:中國浸信會,1903。
《點石齋畫報》,南京: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0。
《競業旬報》,上海:競業學會,1906-1909。

三、 近人論著
[日]三浦國雄著,王標譯,《不老不死的欲求:三浦國雄道教論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7。
[日]上原麻有子,〈翻譯視角下的昭和哲學—京都學派的書寫〉,收錄於吳光輝編,《哲學視域下的東亞:現代日本哲學思想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18,頁33-59。
[日]大木葉子,〈原抱一庵「少年 一小説新年」──その固有性の内実について――〉,《日本文芸論稿》第36號,2013年9月,頁1-12。
[日]子安宣邦著,董炳月譯,《何謂「近代的超克」》,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8。
[日]山田敬三,〈魯迅與儒勒‧凡爾納之間〉,收錄於北京魯迅博物館編,《魯迅翻譯研究論文集》,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2013,頁194-203。
[日]太田登,〈日俄戰爭中的文學形象──與謝野晶子與石川啄木之對照〉,《台大日本語文研究》第26期,2013年12月,頁27-42。
[日]夫馬進著,伍躍譯,《朝鮮燕行使與朝鮮通信使:使節視野中的中國、日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日]木村毅編,《明治戰爭文學集》,東京:築摩書房,1969。
[日]石渡尊子,〈雑誌『女学世界』に見る女性たちのキャリアデザイン──明治後期を中心として──〉,《桜美林論考・心理・教育学研究》,2011年3月,頁21-41。
[日]吉元照治著,楊宇譯,《道教與不老長壽醫學》,成都:成都出版社,1992。
[日]池田功著,劉立善譯,〈論石川啄木的托爾斯泰觀〉,《日本研究》第4期2012年,頁69-73。
[日]竹內好著,李冬木譯,《近代的超克》,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6。
[日]佐藤慎一著,劉嶽兵譯,《近代中國的知識份子與文明》,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日]坪內逍遙著,劉振瀛譯:《小說神髓》,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0。
[日]岡本隆司,〈屬國與保護之間:以1880年代初期的清法越南交涉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33期,2010年5月,頁83-116。
[日]武田悠希,〈押川春浪『英雄小説 武侠の日本』の小説像 : 素材・構造・執筆動機を鍵として〉,《日本近代文学》第 91集,2014年11月,頁1-16。
[日]武田雅哉、林久之著,李重民譯,《中國科學幻想文學史》,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7,卷上。
[日]茂呂美耶,《明治:含苞待放的新時代、新女性》,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2018。
[日]原田敬一著,徐靜波譯,《日清、日俄戰爭》,香港: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2016。
[日]荒井由美,〈包天笑「空中戦争未来記」など(上)〉、〈包天笑「空中戦争未来記」など(中)〉、〈包天笑「空中戦争未来記」など(下)〉,連載發表於《清末小説から(通訊)》第135-137期,2019年10月-2020年4月,頁5-13、21-26、17-22。
[日]御手洗勝,《古代中國の神夕:古代傳說の研究》,東京:創文社,1984。
[日]實藤惠秀,《中國人留學日本史》,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3。
[日]穀崎潤一郎著,李慧譯《文章寫法》,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9。
[日]樽本照雄,〈トルストイ最初の漢訳小説——「枕戈記」について〉,《大阪経大論集》第50卷第6號,2000年3月,第383-394页。
[日]樽本照雄著,陳薇譯,〈關於魯迅的《斯巴達之魂》〉,《清末小說研究集稿》,濟南:齊魯書社,2006,頁187-206。
[日]藤村裕一郎,〈一本「戰記小說」的日中轉換——從《肉彈》到《旅順實戰記》〉,《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第2期2009年,頁44-57。
[日]難波知子著,王柏靜譯,《裙裾之美:日本女生制服史》,北京:新星出版社,2015。
〔日〕合山究著,蕭燕婉譯注,《明清時代的女性與文學》,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6。
〔日〕野村浩一著,張學鋒譯,《近代日本的中國認識》,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4。
[以]範克勒韋爾德(Matin van Creveld)著,李陽譯,《戰爭的文化》,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0。
[加]方秀潔(Grace S. Fong)著,石曼譯,〈激進化的詩學觀——《女子世界》(1904-1907)的性別與詩歌實踐〉,收錄於吳盛青編,《抒情傳統與維新時代》,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12。
[加]季家珍(Joan Judge)著,曹南屏譯,〈擴充女性/國族的想像:晚清婦女期刊中的社會女英雄及女戰士〉,收錄於復旦大學歷史學系著,《新文化史與中國近代史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頁1-33。
[加]卜正民(Timothy Brook),[法]鞏濤(JeromeBourgon),[加]格力高利‧布魯(GregoryBlue)著,《殺千刀:中西視野下的淩遲處死》,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
[古希臘]荷馬(Homer)著,陳中梅譯注,《伊利亞特》,南京:譯林出版社,2017。
[法]Jean L.,鄭順德譯,《孤拔元帥的小水手》,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4。
[法]皮埃爾.布迪厄(Pierre Bourdieu)著,劉暉譯,《藝術的法則:文學場的生成和結構》,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
[法]朱利安(François Jullien)著,林志明譯,《功效論:在中國與西方思維之間》,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1。
[法]保爾.芒圖(Paul Mantoux)著,楊人楩、陳希秦、吳緒譯,《十八世紀產業革命:英國近代大工業初期的概況》,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
[法]查理·季特(Charles Gide)著,徐日琨譯,《合作先驅傅立葉》,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6。
[法]洛裏哀(F. Loliee)著,傅東華譯,《比較文學史》,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7。
[法]莫泊桑(Guy de Maupassant)著,李玉民譯,《莫泊桑短篇小說選》,北京:中國盲文出版社,2014。
[法]莫泊桑(Guy de Maupassant)著,張波譯,《莫泊桑短篇小說選》,上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
[法]維克多.雨果(Hugo, Victor)著,李玉民譯,《悲慘世界》,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20。
[法]霍爾巴赫(Holbach)著,陳太先、畦茂譯,《自然政治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法]羅亞爾,《中法海戰》,收入中國史學會主編,《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俄]巴枯寧著(Михаил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Бакунин),馬驤聰、任允正、韓延龍譯,《國家制度和無政府狀態》,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
[美]Peter Nosco,〈中國在日本建構近代世界觀中的位置〉,《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4卷第1期,2007年6月,頁27-47。
[美]W. C. 布斯(Wayne C. Booth)著,華明、胡蘇曉、周憲譯,《小說修辭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
[美]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
[美]高彥頤(Dorothy Ko)著,李志生譯,《閨塾師: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
[美]梅爾清(Tobie Meyer-Fong)著,蕭琪、蔡松穎譯,《躁動的亡魂:太平天國戰爭的暴力、失序與死亡》,臺北:衛城出版,2020。
[美]華萊士‧馬丁(Wallace Martin)著,伍曉明譯,《當代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美]費正清(John K. Fairbank),張沛、張源、顧思兼譯,《費正清中國史》,長春: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5。
[美]費正清(John K. Fairbank)著,劉廣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譯室譯,《劍橋中國晚清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美]愛德華・薩伊德(Edward Said)著,李自修譯,《世界.文本.批評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
[美]詹姆斯‧L‧麥克萊恩(James L. McClain)著,王翔、朱慧穎、王瞻瞻譯,《日本史1600-2000》,海口:海南出版社,2014。
[美]魏斐德(Frederic Wakeman)著,梅靜譯,《中華帝國的衰落》,北京:民主與建設出版社,2017。
[美〕康念德(Thomas L. Kennedy),楊天宏等譯,《李鴻章與中國軍事工業近代化》,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2。
[美〕露絲.本尼迪克特著(Ruth Benedict),北塔譯,《菊與刀》,南京:譯林出版社,2011。
[英]安東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伍厚愷譯,〈現代性的體制維度〉,收錄於汪民安、陳永國、張雲鵬主編,《現代性基本讀本》,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5,冊下,頁413-417。
[英]艾倫‧斯溫伍德(Alan Swingewood)〈現代性與文化〉,收錄於周憲主編,[德]於爾根‧哈貝馬斯(Jürgen Habermas)等著,《文化現代性讀本》,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2。
[英]馬戛爾尼(George Macartney)著,劉半農譯,林延清解讀,《一七九三乾隆英使覲見記》,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英]斯蒂芬‧高克羅傑(Stephen Gaukroger)著,羅暉、馮翔譯,《科學文化的興起:科學與現代性的塑造 1210-1685》,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冊上,2017。
[英]齊格蒙·鮑曼(Zygmunt Bauman)著,楊渝東、史建華譯,《現代性與大屠殺》,南京:譯林出版社,2011。
[英]蘇珊‧巴斯內特(S. Bassnett)、[英]安德烈·勒菲弗爾(A. Lefvere)著,《文化構建文化構建:文學翻譯論集》,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荷]米克‧巴爾(Michael J. Barr)著,譚君強譯,《敘事學:敘事理論導論(第二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奧]支魏格(S. Zweig),許天虹譯,《托爾斯泰的思想》,上海:上海文化工作社,1951。
[義]愛米契斯 (Amicis, Edmondo de)著,蕭天助譯,《愛的教育 : 世界文學名著》,臺中:曾文出版社,1975。
[德]卡爾.克勞賽維茨(Carl Von Clausewitz)著,艾躍進編譯,《戰爭論》,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2015。
[德]哈伯瑪斯(Jurgen Habermas)著,曹衛東等譯,《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
[德]畢爾麥爾(Bihlmeyer)等編著,雷立柏譯,《中世紀教會史》,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
[德]莫宜佳(Monika Motsch)著,韋凌譯,《中國中短篇敘事文學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德]華特.班雅明(Walter Benjamin)著,[德]阿倫特(Hannah Arendt)編,《啟迪:本雅明文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
[德]歐文.潘諾夫斯基(Erwin Panofsky),《圖像學研究:文藝複興時期藝術的人文主題》,上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1。
[德]魯道夫.瓦格納(Rudolf G. Wagner)著,賴芊曄、徐百柯、魏泉、毛立坤、崔潔瑩譯,《晚清的媒體圖像與文化出版事業》,臺北:傳記文學出版有限公司,2019。
[德]魯道夫G‧瓦格納(Rudolf G. Wagner)著,吳偉億譯,〈中國的「睡」與「醒」──不對等的概念化與應付手段之研究〉,《東亞觀念史集刊》第1期,2011年11月,頁3-44。
[澳]費約翰(John Fitzgerald)著,李恭忠等譯,《喚醒中國:國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與階級》,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
[韓]李貞玉,《清末民初的「善女子」想像》,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6。
[蘇]凱爾第什(Ю.Келдыш)著,張洪模譯,《俄羅斯音樂史(十九世紀上半期)》,北京:音樂出版社,1957。
〔日〕吉田薰,〈梁啟超與《太陽》雜誌〉,《學術研究》2008年第12期,頁140-160。
〔日〕長山靖生著,王寶田譯,《日本科幻小說史話——從幕府末期到戰後》,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2。
〔法〕米歇兒.傅柯(Michel Foucault)著,劉北成、楊遠嬰譯,《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
〔法〕居伊.德博(Guy Ernest Dobord),王昭鳳譯,《景觀社會》,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
〔美〕強納生.柯拉瑞(Jonathan Crary),《觀察者的技術:論十九世紀的視覺與現代性》,臺北:行人出版社,2007。
〔英〕亞當.羅伯茨(Adam Roberts)著,馬小悟譯,《科幻小說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英〕約翰.伯格著(John Berger),吳莉君譯,《觀看的方式》,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
〔德〕瓦爾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許綺玲、林志明譯,《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
〔德〕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著,孫周興譯,《海德格爾選集》,上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6。
丁文江、趙豐田編,《梁啟超年譜長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上海通社編,《上海研究資料續編》,上海:上海書店,1984。
上海辭書出版社文學鑒賞辭典編纂中心編,《歷代名詩鑒賞‧漢魏六朝詩》,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8。
於麗萍,《中日翻譯文化交流史》,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2016。
凡鳥,《愛儷園:上海的迷宮》,上海:中央書店,1947。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江蘇省常熟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文史資料輯存》第7輯,江蘇: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江蘇省常熟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0。
中國民間文學集成浙江卷編輯委員會編,《中國諺語集成(浙江卷)》,北京:中國ISBN中心,1995。
方平,《晚清上海的公共領域 1895-1911》,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方祖猷,《晚清女權史》,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7。
方夢之,莊智象主編,《中國翻譯家研究(民國卷)》,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7。
王永寬,《王永寬學術文集》,鄭州:大象出版社,2017。
王汎森,《近代中國思想與學術的系譜》,長春: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0。
王宏志,〈馬戛爾尼使華的翻譯問題〉,《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63期,2009年3月,頁97-145。
王宏志,《重譯「信達雅」──20世紀中國翻譯研究》,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王亞非、霍楷編,《中國老廣告設計》,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2011。
王佩良,《江蘇辛亥革命研究》,長沙:國防科技大學出版社,2008。
王彥威、王彥編,《清季外交史料卷》,臺北:文海出版社,1985。
王述坤,《日本現代文學:名家及其代表作》,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07。
王健,《洋務運動對近代工業影響探析》,北京:團結出版社,2018。
王國安,王小曼著,《漢語詞語的文化透視》,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3。
王基倫,〈「《春秋》筆法」的詮釋與接受〉,《國文學報》,第39期,2006年6月,頁1-34。
王敏,《蘇報案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王頎,〈《點石齋畫報》與中法戰爭〉,《東南文化》第3期,1990年6月,頁246-252。
王德威,《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臺北:麥田,城邦文化出版,2012。
王德威著,王宇平譯,〈雷峰塔下的張愛玲:《雷峰塔》、《易經》,與「回旋」和「衍生」的美學〉,《現代中文學刊》2010年第6期,頁74-87。
王德威著,宋偉傑譯,《被壓抑的現代性:晚清小說新論》,臺北: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麥田出版事業部,2003。
王曉東編,《中外文化比較研究專輯》,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16。
王燕,《晚清小說期刊史論》,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丘為君、張運宗著,《走入近代中國》,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書局,2003。
田兆元,〈比興的多項演進〉,《神話學與美學論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7,頁324-336。
付建舟,《小說界革命的興起與發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付建舟,《清末民初小說版本經眼錄‧日語小說卷》,北京:中國致公出版社,2015。
付啟元,趙德興著,《南京百年城市史1912-2012(文化卷)》,南京:南京出版社,2014年。
左鵬軍,《晚清民國傳奇雜劇文獻與史實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年。
左鵬軍,《傳統與變革:近代戲曲新論》,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18。
本社,《守節‧再嫁‧纏足及其它:中國古代婦女生活面面觀》,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0。
甘麗娟,〈寫實主義理論在日本近代的發展與變異〉,《齊魯學刊》第4期,2010年7月,頁124-127;
白新良編,《中朝關係史—明清時期》,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2。
任昭坤,〈試論中國近代反侵略文學〉,《社會科學研究》第7期,1999年7月,頁126-130。
衣若蘭,〈旌表制度、傳記體例與女性史傳──論《清史稿.列女傳》賢母傳記之復興〉,《臺大歷史學報》第41期,2008年6月,頁165-202。
全國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辛亥革命回憶錄》第7集,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81。
朱東安,《晚清政治與傳統文化》,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19。
朱玲琍,〈《葉隱》的武士道思想〉,收錄於南開大學日本研究院編,《日本研究論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頁330-343。
朱純深,《翻譯探微:語言‧文本‧詩學》,南京:譯林出版社,2008。
江蘇省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等編,《江蘇文史資料「常熟掌故」》第56輯,江蘇文史資料編輯部,1992。
米慶餘,《明治維新——日本資本主義的起步與形成》,北京:求實出版社,1988。
吳志偉,《上海租界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2012。
吳洪成,《中國近代教育思潮新論》,北京:智慧財產權出版社,2016。
吳慶第,〈韓國近代化改革運動之研究:以甲申政變為例〉,《嶺東學報》,第29期,2011年6月,頁202-206。
呂厚軒編,《中國近現代外交史》,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15。
呂順長,《清末中日教育文化交流之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
呂寶強,〈論洋務運動的本質〉,《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0期,1991年6月,頁71-89。
宋明煒,《批評與想像》,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3。
李文倩、陳輝,〈晚清啟蒙者的焦慮性生存──《催醒術》的敘述學解讀〉,《明清小說研究》第4期,2007年12月,頁189-196。
李月明,〈近代日本女子修身教科書中的女性形象解析──以高等女學校修身教課書為例〉,《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1期2017年,頁97-99。
李占萍,《清末學校教育政策研究》,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14。
李卓,〈近代日本女性觀──良妻賢母論辯析〉,《日本學刊》第4期,2000年7月,頁80-96。
李奇志,〈柳亞子文學創作中的「英雌」擬構〉,《海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0卷第4期,2007年7月,頁26-31;
李奇志,《清末民初思想和文學中的「英雌」話語》,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
李貞玉,〈晚清革命話語中的「貶男」想像──以女傑傳記為中心的考察〉,收錄於譚琳編,《歷史書寫中的女性話語建構:中國婦女/性別史研究集萃》,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17,頁147-158。
李倫新,忻平主編,《美美與共:海派文化與上海人》,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15。
李細珠,《張之洞與清末新政研究》,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
李揚帆,《湧動的天下:中國世界觀變遷史論(1500-1911)》,北京:智慧財產權出版社,2012年。
李植中、馮鳴儀主編,《鎮江文史資料》第17輯,鎮江: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江蘇省鎮江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0。
李舜華,〈「女性」與「小說」與「近代化」一一對明以來迄晚清民初性別書寫的重新思考〉,收錄於《明代章回小說的興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頁274-286。
李雁南,〈從文本到現實——試論明治日本作家筆下的「中國」〉,收錄於佟君主編,《華南日本研究》第2輯,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9,頁49-58。
李雯、吳丹、付瑤著,《跨文化視閾中的英漢翻譯研究》,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8。
李煒,〈從「良妻賢母」到「國軍之母」──近代日本女性的軍國主義思想建構〉,《日本侵華南京大屠殺研究》第2期,2020年6月,頁35-45。
李鳳琴,《黃郛與近代中國政治》,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7年。
李廣益,〈中國電王:科學、技術與晚清的世界秩序想像〉,《中國比較文學》第100期(2015年3月),頁38-52。
李歐梵,〈林紓與哈葛德——翻譯的文化政治〉,收錄於彭小妍編,《文化翻譯與文本脈絡——晚明以降的中國、日本與西方》,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3,頁21-70。
李歐梵,《未完成的現代性》,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李歐梵口述,何立行整理,〈晚清文學和文化研究的新課題〉,《清華中文學報》第8期,2012年12月,頁3-38。
李歐梵著,王宏志譯,《中國現代作家的浪漫一代》,北京:新星出版社,2010。
李歐梵著,季進編,《李歐梵論中國現代文學》,上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
李瑾、昝金生編,《中外軍事思想與戰爭實踐》,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17。
李輝光編,《外國將帥名錄》第3卷,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7。
李贇,〈清末民初的世界史演義初探〉,收錄於《史學史研究》,2003年第1期,頁53-60。
李艷麗,〈論林譯《不如歸》與外交偵探小說在晚清的接受〉,《福建工程學院學報》第10卷第5期,2012年10月,頁514-522。
李艷麗,《晚清日語小說譯介研究1898-1911》,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4。
汪暉,《聲之善惡》,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3。
汪榮祖,〈梁啟超新史學試論〉,《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第2期,1971年6月,頁227-236。
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結社研究》,上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6。
杜文玉、王豔、劉鵬、魏順蘭編著,《圖說中國古代兵器與兵書》,西安:世界圖書出版西安有限公司,2016。
沈弘編譯,《遺失在西方的中國史:《倫敦新聞畫報》記錄的晚清 1842-1873》,北京:時代華文書局,2014。
沈松僑,〈國權與民權:晚清的「國民」論述,1895~1911〉,《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3本4分,2002年12月,頁685-734。
沈福偉,《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沈雲龍,《黃膺白先生年譜長編》,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6。
周川,《中國近現代高等教育人物辭典》,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8。
周廷勇,《中國女子高等教育》,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4。
周異夫、周曉靚,〈近代中日文化交流中的日本文化要素〉,收錄於李鐵編,《中國東北與日本文化交流文化貿易研究》,北京:中國商務出版社,2017,頁47-63。
周群、俞美玉著,《劉基》,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7。
周曉明,〈從《塞瓦斯托波爾故事集》看托爾斯泰的藝術思想〉,《新疆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期,1986年3月,頁103-109。
周蕾,《婦女與中國現代性》,上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2008。
來新夏,《北洋軍閥史》,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16。
宗澤亞,《明治維新的國度》,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4。
居其宏,《百年中國音樂史 1900-2000》,長沙:嶽麓書社:湖南美術出版社,2014。
季淑鳳、葛文峰,〈陳景韓的文學編譯出版思想與實踐及其對當代的啟示〉,《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5卷第4 期,2016年7月,頁99-103。
尚恒元,孫安邦主編,《中國人名異稱大辭典(綜合卷)》,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
屈萬裡編,《詩經詮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3。
林林,《日語語言文體論綱》,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
林桂如,〈中國講史小說與大阪所刊通俗軍談〉,《故宮學術季刊》第38卷第1期,2020年11月,頁201-226。
林偉功編,《林白水全集》,福州:福建新聞出版局,1996。
林遙,《中國武俠小說史話》,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8。
武昌辛亥革命研究中心組編,嚴昌洪主編,李勇軍,秦熠編,《辛亥革命史事長編1901.1-1903.12》第3冊,武漢:武漢出版社,2011。
邵雍,〈義和團運動中的道教信仰〉,《社會科學》第3期,2010年3月,頁144 -150。
金觀濤、劉青峰,〈從「天下」、「萬國」到「世界」——晚清民族主義形成的中間環節〉,《二十一世紀》2006年第94期,頁40-53。
阿英(錢杏邨),編《中國近代反侵略文學集》,北京:中華書局,1957-1960。
季羨林,《比較文學與民間文學》,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7。
南京市玄武區政府編,《鍾靈玄武》,南京:南京出版社,2014。
建勝、劉春蕊,《落日的挽歌:19世紀晚清對外關係簡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施原,《《蘇報》案與辛亥風雲》,北京:語文出版社,2012。
施蟄存,《中國近代文學大系・翻譯文學集》,上海:上海書店,1990。
柳鳴九,《柳鳴九文集》,深圳:海天出版社,2015。
段繼紅,〈政治文化視角下近代上海女報的編輯思想〉,收錄於何小剛主編,《滬上鉤沉:首屆上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5,頁26-30。
禹玲,〈外國復仇小說譯本與國民性改造之關係──以陳景韓《窟中人》譯本為中心〉,《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0卷第3期,2017年5月,頁143-148。
紀德君,《明清歷史演義小說的藝術論》,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胡平、李世愉著,張希清、毛佩琦、李世愉主編,《中國科舉制度通史(清代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胡石庵,〈烈士唐才常事略〉收錄於,杜邁之輯,《自立會史料集》,長沙:嶽麓書社,1983,頁203-204。
胡克夫,陳旭霞主編,《晚清燕趙社會大變局:以張之洞的改革觀和文化觀為考察主線》,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13。
胡亞敏,《敘事學》,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
胡凱,《中德風雲際會:始於1840年的德國在華形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胡曉貞,〈離亂杭州──戰爭記憶與杭州記事文學〉,《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6期,2010年3月,頁45-78。
胡纓著,龍瑜宬、彭姍姍譯,《翻譯的傳說:中國新女性的形成》,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2009。
范伯群,〈《催醒術》:1909年發表的「狂人日記」——兼談「名報人」陳景韓在早期啟蒙時段的文學成就〉,《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6卷第5期,2004年9月,頁1-8。
范伯群,《中國現代通俗文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倪濃水編,《中國古代海洋小說與文化》,北京:海洋出版社,2012。
唐月梅,〈三島由紀夫美學的重疊性〉,收錄於葉渭渠等主編,《三島由紀夫研究》,北京:開明出版社,1996,頁126-143。
唐欣玉,〈重寫典範:貞德在晚清〉,《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第27卷第4期,2013年4月,頁91-97。
唐欣玉,《被建構的西方女傑──《世界十女傑》在晚清》,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3。
唐培吉,《上海猶太人》,上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2。
唐景崧著,古辛整理:《唐景崧日記》,北京:中華書局,2013。
姜紅、于淵淵,〈從「名士」到「報人」:近代中國新聞人職業身份認同的承續與折變〉,收錄於羅以澄主編,《新聞與傳播評論 2010年卷》,武漢:武漢出版社,2011,頁206-212。
夏曉虹,〈晚清女性典範的多元景觀──從中外女傑傳到女報傳記欄〉,《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第3期,2006年5月,頁17-45。
夏曉虹,《覺世與傳世──梁啟超的文學道路》,北京:中華書局,2006。
夏曉虹,〈《世界古今名婦鑒》與晚清外國女傑傳〉,《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6卷第2期,2009年3月,頁35-48。
夏曉虹,《晚清女性與近代中國》,香港: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2011。
夏曉虹,〈晚清女報中的西方女傑──明治「婦人立志」讀物的中國之旅》,《文史哲》2012年第4期,頁20-34。
夏曉虹,《閱讀梁啟超・文章與性情》,北京:人民東方出版傳媒,2019。
孫隆基,〈清季「世紀末思潮」之探微〉,《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90 期,2015年12月,頁143-177。
徐中煜,《清末新聞出版案件研究 1900-1911──以「蘇報案」為中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徐丹丹,《中國民族聲樂藝術的發展與風格定位》,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8。
徐平主編,《甲午戰爭‧中日軍隊通覽1894-1895》,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15年。
徐兆瑋著,李向東,包岐峰,蘇醒標點,《徐兆瑋日記》,合肥:黃山書社,2013。
徐宏,《多元文化環境下的外國文學與比較文學》,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18。
徐沛、周丹,〈清末民國畫報上的戰爭敘事與國家神話——以中日軍事沖突的圖像表徵為例〉,《新聞與傳播研究》第10期,2016年10月,頁88-103。
徐寧,〈近代女校對江南都市生活之影響〉,收錄於上海師範大學中國近代社會研究中心編,《情緣江南唐力行教授七十華誕慶壽論文集》,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4,頁766-774。
徐靜波,〈明治時期日本翻譯文學述論〉,收錄於南開大學日本研究中心編,《日本研究論集》,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8。
校來滿,〈陳冷血翻譯小說研究〉,《安徽文學》2007年第6期,頁187-188。
祝均宙,《圖鑑百年文獻:晚清民國年間期刊源流特點探究》,臺北:Airiti Press Inc.,2012。
秦鵬舉,《文化闡釋與比較文學》,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17。
高玉編,《中國現當代文學史教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
高西峰,《記者、小說與知識分子關係 以日本明治末期小說為中心》,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5。
宿久高主編,王長新著,《日本語言文化研究──王長新教授誕辰100周年紀念文集》,長春: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4年。
崔文東,〈晚清Robinson Crusoe中譯本考略〉,《清末小說から》,第98期,2010年7月,頁19-25。
崔文東,〈翻譯、國族、性別——晚清女作家湯紅紱翻譯小說的文化譯寫〉,《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50期,2017年3月,頁1-35。
康正果,《風騷與豔情——中國古典詩詞的女性研究》,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
康來新,《晚清小說理論研究》,臺北:大安出版社,1986。
庾裕良,〈評價黑旗軍歷史功過的幾點意見〉,收入中法戰爭史研究會編:《中法戰爭論文集》,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86,頁69-82。
張弘星,〈流散在海內外的兩組晚清宮廷戰圖考略〉,《故宮博物院院刊》第2期,2001年4月,頁1-13。
張存武,《清韓宗藩貿易》,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8。
張江寧主編,《外國名家重大軍事改革述評》,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15。
張博,《浮世繪、武士道與大奧 日本江戶時代的大眾文化》,上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
張菊香,張鐵榮編著,《周作人年譜 1885-1967》,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張德澤,《清代國家機關考略》,北京:故宮出版社,2012。
張蓮波,《辛亥革命時期的婦女社團》,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16。
張學繼,《黃郛傳》,北京:團結出版社,2005。
張曉軍,《近代國人對西方體育認識的嬗變1840-1937》,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
張靜廬輯注,《中國近代出版史料初編》,上海:群聯出版社,1953。
張艷,〈陳冷血兩篇翻譯小說的日語底本──兼析明治文學的影響〉,《清末小說》第35期最終號,2012年12月,頁143-157。
曹允源等,《吳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
梁必駸編,《軍事哲學思想史》,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8。
梅家玲,〈發現少年,想像中國──梁啟超〈少年中國說〉的現代性、啟蒙論述與國族想像〉,《漢學研究》第19卷第1期,2001年6月,頁249-276。
梅家玲,〈教育,還是小說?——包天笑與清末民初的教育小說〉,收錄於陳平原等著,《教育:知識生產與文學傳播》,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頁97-135。
章開沅、嚴昌洪主編,《辛亥革命與中國政治發展》,上海: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
許文堂,〈清法戰爭中淡水、基隆之役的文學、史實與集體記憶〉,《臺灣史研究》,13卷1期,2006年6月,頁14-29。
許雪姬,〈二劉之爭與晚清臺灣政局〉,《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4期,1985年6月,頁127-161。
郭正昭,〈社會達爾文主義與晚清學會運動(1895-1911)──近代科學思潮社會衝擊研究之一〉,《中研院近代史研所研究集刊》,第3期1972年,頁557-625。
郭味蕖著,張燁導讀,《中國版畫史略》,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16
郭延禮,〈女性在 20 世紀初期的文學翻譯成就〉,《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0 年第3期,頁38-50。
郭延禮,〈托爾斯泰小說的第一部中譯〉,《中國讀書報》,2000年4月20日。
郭延禮,〈儒勒‧凡爾納在中國的百年之旅〉,《中華讀書報》2000年第11期。
郭延禮、郭蓁,《中國女性文學研究 1900-1919》,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16。
郭延禮著,《中國近代翻譯文學概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郭浩帆,〈《新新小說》主編者新討〉,《出版史料》2004年第2期,頁100-103。
郭進萍著,池子華主編,《中國紅十字運動通史 1904-2014》第5卷,合肥: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18,。
郭愛妹,《女性主義心理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陳予歡編,《保定軍校將帥錄》,廣州:廣州出版社,2006。
陳方中,〈義和團研究與六類史料〉,《輔仁歷史學報》第20期,2007年12月,頁39-81。
陳方中,〈義和團時期的反教言論〉,《輔仁歷史學報》第18期,2006年12月,頁159-198。
陳方中,〈義和團運動中民教衝突的性質──以朱家河事件為例〉,《輔仁歷史學報》第19期,2011年9月,頁17-56。
陳平原,〈晚清人眼中的西學東漸——以《點石齋畫報》為中心〉,收入《晚明與晚清:歷史傳承與文化創新》,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陳平原,《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陳平原,《中國現代小說的起點──清末民初小說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陳平原,《左圖右史與西學東漸──晚清畫報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8。
陳正宏,〈近世中國繡像小說圖文關係序說:以所見幾種元明通俗小說刊本為例〉,《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第15期,2010年6月,頁247-264。
陳宇翔編,《譚嗣同唐才常與維新運動》,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12。
陳宏淑,〈譯者的操縱:從 Cuore 到《馨兒就學記》〉,《編譯論叢》第3卷第1期,2010年3月,頁41-68
陳秀武,《近代日本國家意識的形成》,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
陳東林、薛賢榮,〈柳亞子編輯生涯論要〉,《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3卷第4期,2000年8月,頁84-89。
陳俊啟,〈重估梁啟超小說觀及其在小說史上的意義〉,《漢學研究》第20卷第1 期,2012年6月,頁309-338。
陳建華,《中國外國文學研究的學術歷程:俄蘇文學研究的學術歷程》第7卷,重慶:重慶出版社,2016。
陳建華,《革命與形式:茅盾早期小說的現代性展開 1927-1930》,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
陳建華編,《文學的影響力──托爾斯泰在中國》,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9。
陳傑,《幕府時代‧鐮倉幕府》,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13。
陳雅琳,〈《點石齋畫報》對「中法戰爭」新聞的圖文建構〉,《東方人文學誌》,第8卷第1期,2009年3月,頁157-178。
陳寧,《女性身體觀念與當代文學批評》,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4。
陳穎,《中國戰爭小說史論》,上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
陳穎,《中國戰爭小說綜論》,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9。
陳應年,〈近代日本思想家著作在清末中國的介紹和傳播〉,收錄於《中日文化交流史論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頁262-282。
陳懷恩,《圖像學——視覺藝術的意義與解釋》,臺北:如果出版社,2008。
陳繼東,〈在中國發現武士道──梁啟超的嘗試〉,《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7卷第2期,2010年12月,頁219-254。
陶東風,《文體演變及其文化意味》,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4。
彭利芝,《說破興亡多少事──明清歷史小說易代主題研究》,北京:中國書店,2010。
彭勇穗,《形變與值變:文學陌生化語言的翻譯》,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8。
湯哲聲,〈陳冷血評傳〉,收錄於范伯群主編,《演述江湖幫會秘史的說書人》,南京:南京出版社,1995,頁184-192。
焦潤明,《晚清生活史話》,瀋陽:東北大學出版社,2017。
程翔章,〈中國近代文學家對托爾斯泰的認識和介紹〉,收錄於《晚清文學研究》,廣州:世界圖書廣東出版公司,2014,頁145-153。
程夢婧,《《人權宣言》在晚清中國的旅行》,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7。
賀廣如,《魏默深思想探究──以傳統經典的詮說為討論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9。
馮友蘭,《馮友蘭文集》,長春:長春出版社,2017。
馮自由,《革命逸史》第三集,北京:中華書局,1981。
黃一農,〈印象與真相:清朝中英兩國的覲禮之爭〉,收錄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8本第1分,2007年3月,頁35-106。
黃大德,〈《時局全圖》考〉,汪稼明總編輯,《老漫畫》第5輯,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1999,頁16-22。
黃克武編,《畫中有話:近代中國的視覺表述與文化構圖》,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
黃克武,〈梁啟超與現代史學之追尋〉,《中研院近代史研究集刊》第41期,2003年9月,頁181-213。
黃金麟,《戰爭、身體、現代性:近代臺灣的軍事治理與身體,1895-2005》,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
黃俊傑,〈中國古代儒家歷史思維的方法及其運用〉,收錄於楊儒賓、黃俊傑編,《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台北:正中書局,1996。
黃俊傑,〈孟子的王道政治論及其方法論預設〉,《臺大歷史學報》第16期,1991年2月,頁47-62。
黃進興,〈中國近代史學的雙重危機:試論「新史學」誕生及其所面臨的困境〉 , 《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1997年第6期,頁263-285。
黃福慶,《清末留日學生》,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5。
黃錦珠《晚清時期小說觀念之轉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有限公司,1995。
黃錦珠,〈一位晚清女報人的際遇──陳擷芬其人其事〉,《漢學研究》第39 卷第1 期,2021年3月,頁207-243。
黃霖主編,付建舟、黃念然、劉再華著,《近現代中國文論的轉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黃靜,《晚清民國時期中國文學的歡場書寫研究》,蕪湖:安徽師範大學出版社,2018。
福建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福建省檔案局、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福建省委員會編,《辛亥革命福建英傑圖志》,福州:海峽書局,2011。
楊佳嫻,《懸崖上的花園:太平洋戰爭時期上海文學場域(1942-1945)》,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
楊延峰,〈大隈重信的「東西文明調和論」〉,《日本問題研究》第25卷第4期,2011年12月,頁32-38;
楊延峰、李建華,〈大隈重信「支那保全論」探析〉,《日本研究》第1期,2012年3月,頁119-123。
楊建華,《西方譯學理論輯要》,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9。
楊站軍,《中國古典詩歌變革的困境:黃遵憲詩歌研究》,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
楊傳鑫,〈時代的報告,歷史的見證──20世紀的戰爭及戰爭文學〉,收錄於《世界文化與文學》,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頁84-91。
楊瑞松,《病夫、黃禍、與睡獅:「西方」視野的中國形象與近代中國國族論述想像》,臺北:政治大學出版社,2016。
楊穎奇編,〈黃郛——共謀「北京政變」的內閣代總理〉,《民國政治要員百人傳》,南京:南京出版社,2014,頁230-232。
楊聯芬,《流動的瞬間:晚清與五四文學關係論》,台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6。
楊麗瑩,《清末民初的石印術與石印本研究:以上海地區為中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
萬仕國、劉禾校注,《天義‧衡報》,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
萬國報館編著,《甲午:120年前的西方媒體觀察》,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
葉嘉瑩,〈論王國維詞:從我對王氏境界說的一點新理解談王詞之評賞(上)〉,《中外文學》第18卷第3期,1989年8月,頁4-30。
葛兆光,〈從「朝天」到「燕行」──17世紀中葉後東亞文化共同體的解體〉,《中華文史論叢》2006年第81期,頁29-58。
董炳月,《「國民作家」的立場:中日現代文學關係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
董炳月,《茫然草:日本人文風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
董繼兵,《晚清戰爭詞研究》,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9。
路雲亭,〈義和團儀式的風俗學考察〉,《中國文化研究》第3期,2009年8月,頁53-60。
鄒振環,〈新學會社與《旅順實戰記》的譯刊〉,收錄於上海市檔案館編,《上海檔案史料研究》第18輯,上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5,頁25-47。
鄒振環,《疏通知譯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鄔國義,〈近代海派新聞畫家吳友如史事考〉,《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期,2013年1月,頁96-104。
雷頤,《名家讀史筆記:從甲午到辛亥──清王朝的最後時刻》,北京:東方出版社,2015。
翟愛玲,《從中國的知識分子到知識分子的中國:知識分子群體的歷史演進及特徵探析》,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9。
趙省偉、李小玉編,《遺失在西方的中國史:法國彩色畫報記錄的中國1850-1937》,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15。
趙省偉主編,張霞、李小玉譯,《西洋鏡:法國畫報記錄的晚清 1846-1885》,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8。
趙省偉編,《遺失在西方的中國史:海外史料看庚子事變》,重慶:重慶出版社,2018。
趙省偉編,聶書江、趙開放譯,《遺失在西方的中國史:歐洲畫報看日俄戰爭》,北京:中國畫報出版社,2019。
趙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趙毅衡,〈二十世紀中國的未來小說〉,《二十一世紀雙月刊》,總56期,1999年12月,頁103-112。
劉人鵬,《近代中國女權論述─國族、翻譯與性別政治》,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
劉小楓,〈無政府主義與現代中國社會思想的嬗變〉,收錄於許紀霖編選,《現代中國思想史論(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頁647-658。
劉永祥,《世相:變革中的晚清》,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17。
劉禾著,宋偉杰譯,《跨語際實踐:文學民族文化與被譯介的現代性(中國:1900-1937)》,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
劉亞丁,〈19世紀高加索戰爭的文學再現—以萊蒙托夫和列‧托爾斯泰的行旅和創作為例〉,《俄羅斯研究》第2期,2011年4月,頁30-46。
劉思量,《中國美術思想新論》,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01。
劉紀蕙,《心之拓樸:1895事件後的倫理重構》,臺北:行人文化實驗室,2011。
劉紀曜:〈鴉片戰爭期間中國朝野的天朝意像及其衍生的觀念、態度與行動(1839-1842)〉《師大歷史學報》,第4期,1976年4月,頁241-263。
劉景超,《清末民初女子教科書文化特性》,北京:智慧財產權出版社,2015。
劉詠聰,《德.才.色.權:論中國古代女性》,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
劉夢溪,《中國現代學術要略(修訂版)》,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8。
劉劍梅,《革命與情愛》,上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
劉德隆,〈晚清知識分子心態的寫照──《新紀元》評議〉,《明清小說研究》第2期,1994年6月,頁92-98。
劉潤濤,〈晚清期刊視野中的《斯巴達之魂》〉,收錄於黃永林、閻志、張永健主編,《新文學評論》,上海: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頁78-83。
樂黛雲,《樂黛雲講比較文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18。
歐茵西,〈托爾斯泰的寫作藝術〉,《中外文學》第3卷第12期,1975年5月,頁140-150。
歐陽健,《歷史小說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
潘少瑜,〈國恥癡情兩淒絕:林譯小說《不如歸》的國難論述與情感想像〉,《編譯論叢》第5卷第1期,2012年 3月,頁97-120。
潘世聖,〈近代日本雜志媒體的「中國」與「中國言說」——關於綜合雜志《太陽》(1895-1928)研究〉,收錄於袁筱一主編,《華東師範大學外語論叢》第2輯,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3,頁165-178。
潘懋元,劉海峰編,《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彙編(高等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潘耀昌,〈《從蘇州到上海,從「點石齋」到「飛影閣」:晚清畫家心態管窺》〉,《新美術》第4期,1994年5月,頁65-72。
蔡振豐,〈中國近代武士道理念的檢討〉,《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7卷第2期,2010年12月,頁189-218。
蔡登山,《洋場才子與小報文人》,北京:金城出版社,2012。
蔣廷黻編著,《近代中國外交史資料輯要》,北京:東方出版社,2014。
鄧啟耀,〈中國神話的邏輯結構〉,收錄於馬昌儀選編,《中國神話學百年文論選》,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有限公司,2018,冊下,頁763-773。
鄭方澤,《中國近代文學史事編年》,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
鄭克魯編著,《法國文學史》第2冊,上海:商務印書館,2018。
鄭青,〈簡述近現代日本的俄國文學輸入〉,收錄於鄒東來,程千山主編《東北亞語言文化研究》第1輯,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14,頁61-69。
鄭建麗,《晚清畫報的圖像新聞學研究1884-1912:以點石齋畫報為中心》,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
鄭振鐸,《鄭振鐸藝術考古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龍迪勇,《空間敘事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5。
龍碧秋主編,《中國近代商業史話》,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1991。
薑鳴,《龍旗飄揚的艦隊──中國近代海軍興衰史(甲午增補本)》,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
謝天振,《譯介學》,南京:譯林出版社,2013 。
謝志宇,《20世紀日本文學史──以小說為中心》,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年。
謝國興,《黃郛與華北危局》,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出版,1984年。
鍾淑惠,〈從圖像看日本對甲午戰爭的宣傳〉,《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43期,2015年5月,頁45-81。
鍾欣志,〈大文豪的小劇場:梁啟超《班定遠平西域》的實驗精神及其對中國現代劇場的特殊意義〉,收錄於黃愛華、李偉主編,《新潮演劇與中國戲劇的現代性追求》,上海:文彙出版社,2017,頁290-302。
藍弘岳,〈近現代東亞思想史與「武士道」傳統的發明與越境〉,《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85期,2011年12月,頁51-88。
顏健富,《從「身體」到「世界」:晚清小說的新概念地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
羅福惠,《黃禍再現》,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20。
羅福惠、彭雷霆,〈形塑與變形:《點石齋畫報》中的日本圖像〉,《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47卷第3期,2008年5月,頁79-83。
譚梅,《性別文化與現代中國男作家敘事中的女性書寫》,廣州:羊城晚報出版社,2017。
關立丹,《武士道與日本近現代文學:以乃木希典和宮本武藏為中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
關詩珮,〈從林紓看文學翻譯規範由晚清中國到五四的轉變:西化、現代化和以原著為中心的觀念〉,《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48期,2008年8月,頁343-371。
關詩珮,《晚清中國小說觀念譯轉──翻譯語「小說」的生成及實踐》,香港:商務印書館,2019。
竇國慶,《回望與遠眺:中國戰略轉型成敗的歷史分析與未來前瞻》,廣州:廣東經濟出版社,2016。
蘇豔,《從文化自戀到文化自省:晚清中國翻譯界的心路歷程》,上海: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18。
釋東初,《中國佛教近代史》,臺北:東初出版社,1974。
鐘賢培,〈時代的民族的詩魂——中國近代愛國詩歌略論〉,收錄於華南師範大學近代文學研究室編,《中國近代文學評林》第2輯,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頁1-18。
闞文文,《晚清報刊上的翻譯小說》,濟南:齊魯書社,2013。
顧公碩,李軍整理,《題跋古今》,北京:海豚出版社,2012。
欒梅健、張霞著,《近代出版與文學的現代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5。
Bacon, Edwin.“Writing Russia's Future: Paradigms, Drivers, and Scenarios.” Europe-Asia Studies, vol. 64, no. 7, 2012, pp.1165-1189.
Clarke, I. F. “Future-War Fiction: The First Main Phase, 1871-1900.” Science Fiction Studies, vol. 24, no. 3, 1997, pp. 387-412.
Dominique Goy-Blanquet, Joan of Arc, a saint for all reasons studies in myth and politics. Aldershot, Hampshire, England: Ashgate, Burlington, VT, USA.
Gailor, Denis. ""Wells's War of the Worlds", the 'Invasion Story' and Victorian Moralism." Critical Survey 8, no. 3 (1996): 270-76. Accessed November 11, 2020.
Hongxing, Zhang. “Wu Youru's 'The Victory over the Taiping' : painting and censorship in 1886 China,” Ph.D. Dissertation ,UK: University of London press, 1999.
John, Sutherland . The Stanford Companion to Victorian Fiction.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pp. 372-373.
Keep, C. J. "Fearful Domestication: Future-War Stories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Consent, 1871-1914." Mosaic: A Journal for the Interdisciplinary Study of Literature 23, no. 3 (1990): 1-16.
Lacan, “Of the Gaze as Objet Petit a,” The Four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Psycho-Analysis. Trans. By Alan Sheridan, New York, London: W.W. Norton & company, 1978.
Mingwei Song, Young China, National Rejuvenation and the Bildungsroman, 1900-1959, UK: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15.

四、 學位論文
亢樂,《許指嚴及其作品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衣若蘭,《史學與性別:《明史.列女傳》與明代女性史之建構》,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學位論文,2002。
李志梅,《報人作家陳景韓及其小說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學位論文,2005。
李惠,《德富蘆花文學所受託爾斯泰的影響──以小說《黑潮》與隨筆集《自然與人生》、隨筆〈謀反論〉的關糸為視域》,上海:華中師範大學日語語言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3。
李營菊,《《點石齋畫報》對晚清社會的圖像敘事研究》,重慶:西南大學新聞學碩士學位論文,2016年。
沈冠東,《《點石齋畫報》圖像敘事中語言與時空表達的關系研究》,安徽: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文化哲學博士學位論文,2017。
柳書琴,《戰爭與文壇──日據末期台灣的文學活動(1937.7-1945.8)》,臺北: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94。
耿春馨,《《點石齋畫報》繪畫藝術研究》,江蘇:揚州大學藝術學理論碩士學位論文,2017。
張孫彪,《三維視角:中法戰爭在閩臺》,廈門:福建師范大學歷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6。
彭倩,《犀利峭拔的冷血體──陳景韓及其時評研究》,廣州:暨南大學新聞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0。
楊延峰,〈大隈重信的對華觀研究〉,天津:南開大學日本研究院博士學位論文,2012。
廖紀雁,《敘事與觀看:《點石齋畫報》的圖文構成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4。
劉揚,《繪畫.敘事──論《點石齋畫報》的圖文構成》,海南:海南師範大學美術理論碩士學位論文,2016。
劉麗娟,《清末女性才德觀研究》,上海:復旦大學中國近現代史博士學位論文,2009。
談啟志,《再現的城市:《點石齋畫報》中的上海(1884-1898)》,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2。
戴婉瑩,《明治前期(1868-1886年)日本女子教育探析》,重慶:四川師範大學近代史碩士學位論文,2017
謝菁菁,《西畫東漸與《點石齋畫報》》,杭州:中國美術學院美術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韓柳,《柳亞子的女權思想》,太原:山西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0。
顏健富,《編譯/變異:晚清新小說的「烏托邦」視野》,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學位論文,2007。

五、 網路資料
黃勇,〈晚清科學小說之衰蛻──以《新紀元》為中心〉,《二十一世紀(網絡版)》總第39期,2005年6月。(http://www.cuhk.edu.hk/ics/21c/media/online/0412070.pdf瀏覽日期:2019.10.03)
國立故宮博物院「銅版記功」網站:https://theme.npm.edu.tw/etching/official.html(瀏覽時間:2021.8.25)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