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古文字聲符變化與上古音系統研究
作者:楊濬豪
作者(外文):Yang, Chun-Hao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竺家寧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1
主題關鍵詞:上古音古文字古音構擬古音演變聲符變化Old Chinese PhonologyPaleographyOld Chinese Phonology reconstructionOld Chinese Phonology changesphonetic elements vari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
  就漢字為方塊字的特點來看,其書寫形式相較於拼音文字的表音性質較弱,在構擬上古音系時,需要綜合運用同族語言歷史比較與域外借詞譯音對勘,以及切韻音系內部構擬與漢語文獻材料等,以突破漢字表音性較弱的限制,窺探漢語上古音系的面貌。
  然上古音研究中也存在著明顯的問題,即時代分期與語言分域的不確定。所幸近世出土文獻絡繹不絕,這些出土文獻藉由科學考古與系屬判別,大多能區分時代與地域。從出土文獻中的通假、異文、聲符變化等現象,我們能夠觀察古代語言演變軌跡及地區性語言特色。上古音的研究過去受限於傳世文獻較少,諧聲分析法的層級內部對應問題,域外對音的成分不確定以及古音構擬的分歧。近世古文字材料的陸續出土,使上古音研究有了新的進展。由於古文字材料的豐碩研究,我們已經能夠運用古文字學的研究成果對上古音作分期及分域進行研究,並用以驗證、修正上古音研究的成果。
  本文將以古文字的聲符變化材料為主要探究對象,探求古音的演變。所使用的材料以《古漢字字形表系列》為主要材料,參照《說文新證》的安排方式,分別羅列甲骨文、金文、戰國文字、篆體,以觀察古文字聲符的變化,古音系統使用王力、李方桂、鄭張尚芳及白一平─沙加爾的共構體系,並在例字下注明聲母、等第、開合、韻部。對於古文字聲符與音韻的認定,本文將綜合比較古文字學界的考釋成果及古音學界的研究成果,以提升分析的可靠性。
  由本文分析主要可以得出以下幾項成果,常態的聲符變化條件為「開合口的互通」除唇音外皆是音變的結果。「牙喉音互通」主要來自牙音聲母K-類與喉音聲母Q-類發音部位相近的互通。「以母互通」則至少可分為舌尖音與舌根音兩類來源,古文字聲符變化材料顯示與前人研究一致。
  特殊聲符變化模式有「CL-型複聲母變化模式」、「唇塞音聲母與唇鼻音聲母變化模式」、「舌根音聲母與小舌音聲母變化模式」、「塞擦音聲母與擦音聲母變化模式」四類,本文更進一步檢驗新構上古音系統的「圓唇元音假設」與「前元音假設」。
  特殊詞根與字因音變字例分析為非常態互通之字例,這些字例並無太多的諧聲材料可以支持,造成此類現象的成因也較為複雜,或因共時音變或因歷時音變而造成聲符變化。此類字例皆屬於非常態互通字例,屬於封閉性的互通字例,即一對一的關係,所以並不適合用為類推的例證。
  本文使用的古文字聲符變化材料是確認古音系統、上古音變以及協助古文字釋讀的重要依據。本文結合上古音的各家構擬體系與古文字釋讀之成果,希望對於上古音研究及古文字考釋都能提供一些幫助。
  The phonetic of Chinese writing system shows less features than alphabetic writing system in terms of the characteristic of Chinese characters. In order to reconstruct Old Chinese Phonology, we need to compare genetic language historically with borrowed phonetic words, as well as the internal reconstruction of qiè yùn system and Chinese documents. By following the methods above, we are able to break through the limitations of less phonetic features in Chinese characters and to take a look on the Old Chinese Phonology system.
  However, some problems are found obviously in the Old Chinese Phonology: the uncertainty of the time division and the language region. Fortunately, the excavated documents are found continuously in the modern times, these documents can mostly be distinguished from their time and regions by archaeology. Based on phonetic elements variation, we are able to observe old language change and the distinguish features of regional language. The study of Old Chinese Phonology was limited by less existing documents, the correspondence issue of phonetic series, the uncertainty of borrowed phonetic elements and the discrepancy of Old Chinese Phonology reconstruction. New progress in the study of Old Chinese Phonology are made due to the findings of paleographical documents one after another in modern times. Therefore, we can study the division of time and regions of Old Chinese Phonology as well as to make verification and revision in accordance with paleography studies.
  This study will focus on the Old Chinese Phonology change on the basis of phonetic elements changes of paleography. 古漢字字形表系列 will be the main reference to observe phonetic elements changes of paleography, also referring to 說文新證: arranging individually as Oracle bone script, bronze inscriptions, Warring States script, and seal character. We use the co-construction system of Wáng Lì, Lǐ Fāng Guì, Zhèngzhāng Shàngfāng, and William H.Baxter and Laurent Sagart on the Old Chinese Phonology system, and initials, divisions, kāi hé, rhyme groups are specified. For the purpose of identifying the phonetic elements changes of paleography and phonology, this study will compare the resulted interpretation of paleography research field and the result of the Old Chinese Phonology field comprehensively, hence, the analysis will be improved more reliable.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tudy, the results will be as followed: in spite of labial, all the connection of kāi kǒu and hé kǒu are the result of sound change. The connection of hóu yīn and yá yīn is claimed from velar K- and uvular Q-, which has the similar connection in the place of articulation. The connection of yǐ mǔ can be divided as two sources: dental and velar. And the substitution of paleographic phonetic elements are shown to be consistent with previous studies.
  Exceptional phonetic element changes are CL- consonant cluster changes, bilabial plosive and bilabial nasal changes, velar and uvular changes, and affricate and fricative changes. This study further examines the rounded-vowel hypothesis and front-vowel hypothesis in the new reconstruction of Old Chinese Phonology.
  Exceptional roots and words are special variations because sound changes. These examples are not supported by much homonyms, or the phonetic element changes might be caused by the sound change synchronically or diachronically and its more complicated to cause the above phenomena. These cases are irregular, they can not be compared.
  These paleographical phonetic component changes are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 of old Chinese phonology and the support of paleography interpreta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research contribution on the study of old Chinese phonology and paleography interpretation, the present study combines the result of each reconstructive system of old Chinese phonology and paleography interpretation.
參考文獻
一、傳統文獻:
西漢.劉向集,東漢.王逸章句,宋.洪興祖補注:《楚辭》(上海:商務印書館,1967年,四部叢刊初編影印明覆宋本。)
西漢.揚雄著:《方言》(上海:商務印書館,1967年,四部叢刊初編影印南宋李孟傳刻本。)
東漢.許慎著,五代.徐鉉校定:《說文解字》(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叢書集成初編影印日本岩崎氏靜嘉堂藏北宋刊本。)
東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萬卷樓圖書出版,2005年,影印經韵樓刻本。)
東漢.班固著:《白虎通德論》(《白虎通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四部叢刊初編影印江安傅氏雙鑑樓藏元刊本。)
東漢.劉熙著:《釋名》(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叢書集成初編影印明嘉靖翻宋本。)
梁.顧野王編,宋.陳彭年等新編:《玉篇》(上海:商務印書館,1967年,四部叢刊影印建德周氏藏元刊本。)
唐.陸德明:《經典釋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四部叢刊初編影印上海涵芬樓藏通志堂刊本。)
北宋.陳彭年等編,林尹校訂:《宋本廣韻》(臺北:黎明出版社,2005年,影印澤存堂本。)
北宋.丁度等編:《集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影印述古堂影宋鈔本。)
清.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影印清嘉慶刊本。)

二、近人論著:
(一) 專著:
(加)蒲立本著,潘悟雲、徐文堪譯:《上古漢語的輔音系統》(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法)沙加爾:《上古漢語詞根》(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原版為Laurent Sagart, The Roots of Old Chinese.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9)
(俄)斯塔羅斯金著,林海鷹、王冲譯:《古代漢語音系的構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原版為Sergei A. Starostin, Rekonstrukcija drevnekitajskoj fonologičeskoj sistemy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Old Chinese phonological system) (Moskva: Nauka, 1989)
(美)包擬古著,潘悟雲、馮蒸譯,白一平校:《原始漢語與漢藏語》(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原為包擬古的一篇長文〈原始漢語與漢藏語:建立兩者之間關係的若干證據〉載於Contributions to Historical Linguistics, (1980),pp.34-199.
(美)本尼迪克特著,馬提索夫編,樂賽月、羅美珍譯,瞿靄堂、吳妙發校:《漢藏語言概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語言室,1984年)。原刊於1972年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美)李珍華、周長楫編撰:《漢字古今音表(修訂本)》:《漢字古今音表》(修訂本)(1999年)
(瑞典)高本漢著,張世祿譯:《漢語詞類》(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年)頁,103-105。(原刊於Bernhard Karlgren, “Word Families in Chinese,” The Bulletin of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 5(1933),pp.9-120.
(瑞典)高本漢著,聶鴻音譯:《中上古漢語音韻綱要》(山東:齊魯書社,1987年)
(韓)朴慧莉、程少軒編:《古文字與漢語歷史比較音韻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7年)
(韓)金俊秀:《古文字特殊諧聲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博士論文,2011年)
(蘇聯)雅洪托夫著,唐作藩、胡雙寶選編:《漢語史論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
丁邦新:《丁邦新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年)
丁邦新:《中國語言學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丁邦新:《音韻學講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丁邦新:《魏晉音韻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5年)
于安瀾:《漢魏六朝韻譜》(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
于省吾主編:《甲骨文字詁林》(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于淼:《漢代隸書異體字表與相關問題研究》(長春:吉林大學古籍研究所博士論文,2015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殷周金文集成釋文》(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出版,2001年)
王力:《詩經韻讀楚辭韻讀》(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頁27。初版為王力:《詩經韻讀》、《楚辭韻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後收入《王力文集》第六卷。
王力:《漢語史稿》(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原刊於1985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王力:《漢語音韻》(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後收入《王力文集(第五卷)》
王力:《漢語語音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原載於王力:《漢語語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後收入《王力文集》第十卷。
王為民:《上古漢語元音音位研究——兼論《切韻》元音音位系統》(太原:三晉出版社,2012年)
丘彥遂:《上古漢語的詞綴形態及其構詞功能》(臺中:國立中興大學出版,2018
年)。此書為丘彥遂:《論上古漢語的詞綴形態及其語法功能》(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年。)修訂出版之專書。
丘彥遂:《從漢藏比較看漢與詞族的形態音韻》(臺北:五南圖書出版,2016年)
丘彥遂:《喻四的上古來源、聲值及其演變》(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白於藍:《簡帛古書通假字大系》(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7)
田河:《出土戰國遣冊所記名物分類匯釋》(長春:吉林大學古籍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年)
何九盈:《語言叢稿》(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
何大安:《規律與方向:變遷中的音韻結構》(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九十,1988年)
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戰國文字聲系》(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何琳儀《戰國文字通論訂補》(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年)
余迺永:《兩周金文音系考》(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0年)
吳安其:《漢藏語同源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2年)
李方桂:《上古音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年)。原載於《清華學報》新9卷1、2期合刊(1971)
李玉:《秦漢簡牘帛書音韻研究》(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4年)
李存智:《上博楚簡通假字音韻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10年)
李圃主編:《古文字詁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李零:《郭店楚簡校讀記》(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李榮:《切韻音系》(北京:科學出版社,1956年)
沈兼士主編:《廣韵聲系》(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周波:《戰國時代各系文字間的用字差異現象研究》(北京:線裝書局,2012年)
季旭昇:《說文新證》(臺北:藝文印書館,2014年二版)。初版為季旭昇:《說文新證(上、下冊)》(臺北:藝文印書館,2002年)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著:《楚地出土戰國簡冊合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年)
竺家寧:《古音之旅》(臺北:萬卷樓出版,2017年)
竺家寧:《音韻探索》(臺北:學生出局,1995年)
竺家寧:《聲韻學》(臺北:五南出版社,1992年)。初版為竺家寧:《聲韻學》(臺北:五南出版社,1991年)。
竺家寧:《聲韻學:聲韻之旅》(臺北:五南圖書出版,2016年)
邵榮芬:《邵榮芬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
金宇祥:《戰國竹簡晉國史料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19年)
金理新:《上古音略》(合肥:黃山書社,2012年)
金理新:《上古漢語形態研究》(合肥:黃山書社,2005年)
金理新:《上古漢語音系》(合肥:黃山書社,2002年)
金理新:《漢藏語核心詞》(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年)
俞敏:《俞敏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
施向東:《古音研究存稿》(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3年)
胡安順:《音韻學通論》(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耿振生:《音韻學研究方法導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張亞蓉:《《說文解字》的諧聲關係與上古音》(西安:三秦出版社,2011年)
梅祖麟:《梅祖麟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
許文獻:《楚文字聲首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年)
許文獻:《戰國楚系多聲符字研究》(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0年)
郭乃禎:《李方桂上古音的研究述評》(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10年)
陳新雄:《文字聲韻論叢》(臺北:東大圖書出版,1994年)
陳新雄:《古音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1999年)
陳新雄:《陳新雄語言學論學集》(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陳新雄:《鍥不舍齋論學集》(臺北:學生書局出版,1984 年)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編:《戰國文字研究的回顧與展望》(上海:中西書局,2017年)
曾昱夫:《戰國楚地簡帛音韻研究》(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曾憲通、陳偉武主編:《出土戰國文獻字詞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18年)
程燕:《詩經異文輯考》(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10年)
華學誠主編;郭錫良編著:《文獻語言學(第八輯):漢字古音表稿專輯》(北京:中華書局,2018年)
黃布凡:《藏緬語族語言詞彙》(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992年)
黃德寬主編;徐在國副主編;江學旺編著:《西周文字字形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
黃德寬主編;徐在國副主編;吳國昇編著:《春秋文字字形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
黃德寬主編;徐在國副主編;夏大兆編著:《商代文字字形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
黃德寬主編;徐在國副主編;徐在國,程燕,張振謙編著:《戰國文字字形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
黃德寬主編;徐在國副主編;單曉偉編著:《秦文字字形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
黃麗娟:《戰國楚系形聲字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
楊濬豪:《鄭張尚芳上古音系統研究》(臺中: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4年)
瘂弦主編:《中國語言學論集》(臺北:幼師文化事業公司,1977年)
葉玉英:《古文字構形與上古音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9年)。該書原爲葉氏之博論《古文字構形與上古音研究》(廈門:廈門大學歷史系博士學位論文,2006年)。
葉鍵得:《通志七音略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
董同龢:《上古音韻表稿》(臺北:中研院史語所出版,1967年)。原於1944年,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李莊石印出版。1948年重刊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18本第一分。
董同龢:《漢語音韻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
裘錫圭:《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裘錫圭:《裘錫圭學術文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
裘錫圭著,許錟輝教授校訂:《文字學概要》(臺北:萬卷樓圖書出版,1995年再版)。初版為裘錫圭:《文字學概要》(北京:商務印書館,1988年)
趙彤:《戰國楚方言音系》(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6年)
趙秉璇、竺家寧編:《古漢語複聲母論文集》(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1998年)
劉信芳:《楚簡帛通假彙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劉冠才:《兩漢韻部與聲調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7年)
劉釗《古文字構形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該書原爲劉氏之博論《古文字構形研究》(長春: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1991年)。
劉國勝:《楚喪葬簡牘集釋》(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年)
潘悟雲:《音韻論集》(上海:中西書局,2012年)
潘悟雲:《漢語歷史音韻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潘悟雲編:《境外漢語音韻學論文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
禢健聰:《戰國楚系簡帛用字習慣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17年)
編寫組編:《藏緬語語音和詞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年)
鄭張尚芳:《上古音系(第二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年)。初版為鄭張尚芳:《上古音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鄭張尚芳:《上古音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鄭張尚芳:《鄭張尚芳語言學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龍宇純:《絲竹軒小學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魏鴻鈞:《周秦至隋詩歌韻類研究》(臺北:臺北市立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論文,2015)
魏鴻鈞:《周秦兩漢詩歌用韻研究》(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羅常培、周祖謨:《漢魏晉南北朝韻部演變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原刊於北京:科學出版社,1958年。
E. G. Pulleyblank(蒲立本), Middle Chinese: a study in historical phonology. Vancouver: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 1984)
H. A. Jaschke(葉斯開), A Tibetan-English Dictionary. (New York: Frederick Ungar Press ,1965[1881])
James A. Matisoff(馬提索夫), Handbook of Proto-Tibeto-Burman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3)
Laurent Sagart(沙加爾), The Roots of Old Chinese.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9)
Rint Sybesma主編, Encyclopedia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Vol. Ⅲ (Leiden:Koninklijke Brill NV Press, 2017)
Sergei A. Starostin(斯塔羅斯金), Rekonstrukcija drevnekitajskoj fonologičeskoj sistemy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Old Chinese Phonological System) (Moskva: Nauka, 1989)
W. South Coblin(柯蔚南), A Handbook of Eastern Han Sound Glosses. (Hong Kong :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83)
William H.Baxter and Laurent Sagart(白一平、沙加爾), Old Chinese A New Reconstruction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William H.Baxter(白一平), A Handbook of Old Chinese Phonology. (Berlin:Mouton de Gruyter Press, 1992)

(二) 期刊論文:
丁邦新:〈上古音*g-、*gw-、*ɣ和*ɣw〉,《境外漢語音韻學論文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頁91-98。原刊於“Archaic Chinese *g, *gw,*ɣ and *ɣw,” Monumenta Setica, Vol.33(1977-1978)
丁邦新:〈漢語上古音的元音問題〉,《丁邦新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年),頁42-63。原載於李壬癸等編:《中國境內語言暨語言學(第二輯)歷史語言學》(臺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1994年),頁21-36。
大西克也:〈釋「喪」「亡」〉,《第二十八屆中國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字學會,2017年),頁377-404。
王力:〈先秦古韻擬測問題〉,《王力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原載《北京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第5期(1964年),後收入《王力文集》第十七卷。
王力:〈雙聲疊韻的應用及其流弊〉,《王力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頁511-515。原載燕京大學《文學年報》第3期,又《漢語史論文集;《龍蟲併雕齋文集》第3冊》;《王力文集》第19卷。
王弘治:〈關於上古漢語*-r韻尾構擬的漢語文獻證據的再檢討〉,《中國語文》第2期(2019年),頁182-191。
王為民:〈鄭張尚芳與白一平離析上古韻部之比較研究──以元部為例〉,《語言學論叢(第四十二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頁326-340。
丘彥遂:〈論上古喻四聲母的形態音韻〉,《語言之旅—竺家寧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臺北:五南圖書出版,2015年),頁520-537。
白一平:〈關於上古音的四個假設〉,《境外漢語音韻學論文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頁247-265。
何九盈:〈上古元音構擬問題〉,《語言叢稿》(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頁112-133。原載於編輯委員會:《紀念王力先生百年誕辰學術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年),頁23-33。
何大安:〈古漢語聲母演變的年代學〉,《林炯陽先生六秩壽慶論文集》(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頁87-112。
何大安:〈從上古到中古音韻演變的大要〉,《中國語言學集刊》創刊號第1卷第1期(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頁35-44。
吳振武:〈「 」字的形音義〉,《甲骨文發現一百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頁287-300。
李方桂:〈切韻â的來源〉,《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三本第一分(1931年01月),頁1-38。
李方桂:〈藏文前綴音對於聲母的影響〉,《境外漢語音韻學論文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頁25-27。原刊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四本第二分(1933年01月),頁135-157。
李方桂著,馮蒸譯:〈藏文前綴音對於聲母的影響〉,《境外漢語音韻學論文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頁11-40。原載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4本第2分(1933年),頁135-157。
李春桃:〈從斗形爵的稱謂談到三足爵的命名〉,《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89本第1分(2018年),頁47-118。
李家浩:〈信陽楚簡「澮」及从「龹」〉,《中國語言學報》第1期(1982年12月),頁189-199。
李家浩:〈戰國楚簡《民之父母》中的「才辯」〉,《北京大學學報》第41卷第2期(2004年),頁96-99。
李新魁:〈從「同音」現象看語音與文字的某些關係〉,《詞書與語言》(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頁78-96。
李零:〈讀《楚系簡帛文字編》〉,《出土文獻研究(第五集)》(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年),頁139-162。
周法高:〈隋唐五代宋初重紐反切研究〉,《中央研究院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語言文字組(1986),頁85-110。
竺家寧:〈論上古的流音聲母〉,《聲韻論叢》(第十輯)(臺北:學生書局,2001年),頁81-83。
邵榮芬:〈匣母字上古一分為二再證〉,《邵榮芬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頁24-50。(原載《語言研究》第7期(1995年))
邵榮芬:〈匣母字上古一分為二試析〉,《邵榮芬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頁1-23(原載《語言研究》第1期(1991年))。
姜允玉:〈中山王銅器銘文中的音韻現象初探〉,《古漢語研究》(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頁17-23。
施向東:〈從系統和結構的觀點看漢語上古音研究〉,《古音研究存稿》(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3年),頁124-126。原載於《南開語言學刊》第一期(2009年)
姚榮松:〈上古韻部的界說與分部依據——兼論元音構擬的原則〉,《聲韻論叢》第23輯(2019年12月),頁1-58。
唐蘭:〈論周昭王時代的青銅器銘刻〉,《古文字研究》第2輯(1981),頁18-142。
馬坤:〈歷史比較下的上古漢語構擬──白一平、沙加爾(2014)體系述評〉,《中國語文》第4期(2017年7月),頁496-512。
孫洪偉:〈白一平微物文部歸字及再分類商榷〉,《中國語言學》第9輯(2018年12月),頁1-14。
張均如:〈壯侗語族塞擦音的產生和發展〉,《民族語文》第1期(1983年03月),頁19-29。
張富海:〈據古文字論「氏」、「視」等字的上古聲母〉,《饒宗頤國學院院刊》第6期(香港:中華書局,2019年),頁241-250。
張富海:〈據古文字論「色」、「所」、「疋」三字的上古聲母〉,《古文字與漢語歷史比較音韻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7年),頁193-197。
梅祖麟:〈上古漢語動詞濁清別義的來源——再論原始漢藏語*s-前綴的使動化構詞功用〉,《民族語文》第3期(2008年6月),頁3-20。
梅祖麟:〈古代楚方言中「夕( )」字的詞義和語源〉,《方言》第3期(1981年8月),頁215-218。
許文獻:〈先秦楚系文字聲符替換結構初探〉,《第十三屆全國暨海峽兩岸中國文字學學述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2年)
郭錫良:〈西周金文音系初探〉,《國學研究(第二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
郭錫良:〈殷商時代音系初探〉,《北京大學學報》(1988年06月),頁103-124。
陳新雄:〈李方桂先生《上古音研究》的幾點質疑〉,《中國語文》第6期(1992年11月),頁410-417。後收錄於陳新雄:《文字聲韻論叢》(臺北:東大圖書出版,1994年),頁47-61。
陳新雄:〈從詩經的合韻現象看諸家擬音的得失〉,《鍥不舍齋論學集》(臺北:學生書局出版,1984年),頁37-59。(原載於《輔仁學誌》第11期(1982年6月))
陳新雄:〈羣母古讀考〉,《鍥不舍齋論學集》(臺北:學生書局出版,1984年),頁61-100。原載於《輔仁學誌》第十期(1981年6月)及《中央研究院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1981年10月)。
陳新雄:〈鄭張尚芳《〈詩經〉的古音學價值》述評〉,《中國語言學》第1輯(2008年),頁11-14。
陳劍:〈釋造〉,《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一輯)》(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頁55-100。
喻世長:〈用諧聲關係擬測上古聲母系統〉,《音韻學研究(第一輯)》(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頁182-206。
喻遂生:〈西周金文韻文和先秦「楚音」〉,《西南師範大學學報》(重慶:西南師範大學,1993年),頁105-109。
程少軒:〈試說戰國楚地出土文獻中歌月元部的一些音韻現象〉,《簡帛(第五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頁141-160。
程悅:〈基於內證材料對《上古漢語:構擬新論》宵藥分部的考察與討論〉,《湖北大學學報》第45卷第1期(2018年1月),頁155-164。
馮蒸:〈論構擬上古複聲母的原則與方法──音韻學教學改革探索之一〉,《漢字文化》第5期(2009年10月),頁55-65。
馮蒸:〈關於鄭張尚芳、白一平—沙加爾和斯塔羅斯金三家上古音體系中的所謂「一部多元音」問題〉,《南陽師範學院學報》第16卷第4期(2017年4月),頁1-13。
黃德寬:〈說 〉,《古文字研究》第24輯(2002年07月),頁272-276。
裘錫圭:〈西周銅器銘文中的「履」〉,《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頁364-370。原載於《甲骨文與殷商史》第三輯1982年。
裘錫圭:〈釋殷墟甲骨文裏的「遠」「????」(邇)及有關諸字〉,《裘錫圭學術文集.甲骨文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頁167-176。原載於《古文字研究》第12輯(1985年)。
趙誠:〈商代音系初探〉,《音韻學研究(第一輯)》(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齊曉燕:〈從先秦韻文看白一平—沙加爾對歌月元三部的再分部及構擬〉,《語言研究》第38卷第4期(2018年10月),頁86-96。
劉芹:〈鄭張系統侵部離析原因解析〉,《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第13卷第6期(2011年12月),頁201-204。
潘悟雲:〈非喻四歸定說〉,《音韻論集》(上海:中西書局,2012年),頁35-54。原載於《溫州師範學院學報》第一期(1984年04月),頁114-125。
潘悟雲:〈喉音考〉,《民族語文》第5期(1997年10月),頁10-24。後又節錄於潘悟雲:《漢語歷史音韻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頁333-350。
潘悟雲:〈對白—沙體系的評論〉,《饒宗頤國學院院刊(第五期)》(香港:中華書局,2018年),頁403-415。
潘悟雲:〈漢語音韻學與文字學的互動〉,《饒宗頤國學院院刊(第六期)》(香港:中華書局,2019年),頁11-28。
鄭張尚芳:〈上古韻母系統和四等、介音、聲調的發源問題〉,《鄭張尚芳語言學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頁348-387。原載於《溫州師範學院學報》1947年第4期。
鄭張尚芳:〈上古漢語音系表解〉,《鄭張尚芳語言學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頁299-333。此為鄭張先生最早發表的上古音文章,最初於1981年浙江省語言學首屆年會發表論文。1982年於第十五屆國際漢藏語言學會議上影印分贈同行。後修訂刊於劉利民、周建設主編:《語言》第四卷(北京:首都師範大學,2003年),頁17-46。
鄭張尚芳:〈中古三等專有聲母非組、章組、日喻邪等母的來源〉,《鄭張尚芳語言學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頁509-516。(原於2000年紀念王力先生誕辰100週年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發表。後刊於《語言研究》第23卷第2期(2003年6月),頁1-4。)
鄭張尚芳:〈《詩經》古音學價值〉,《先秦兩漢學術》第9期(2008年3月),頁33-42。
鄭張尚芳:〈上古喉冠l聲母的顎化〉,《語言研究》第33卷第2期(2013年04月)。後收錄於《上古音系(第二版).附錄一》(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年),頁595-598。
鄭張尚芳:〈謹謝伯元先生質詢〉,《陳新雄教授八秩誕辰紀念論文集》(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出版,2015年),頁103-110。
龍宇純:〈上古音中二三事〉,《絲竹軒小學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頁296-307。原載於董琨、馮蒸主編:《音史新論──慶祝邵榮芬先生八十壽辰學術論文集》(學苑出版社,2005年),頁35-41。
羅秉芬、安世興:〈淺談歷史上藏文正字法的修訂〉,《民族語文》第2期(1981年07月),頁27-35。
羅常培:〈釋重輕〉,《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2本第4分(1930年1月),頁441-449。
譚家麒:〈兩漢魚侯二部的分合問題〉,《中國文學研究》第22期(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6年),頁29-58。
龔煌城:〈The System of Finals in Proto-Sino-Tibetan〉,《龔煌城漢藏語比較研究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2011年),頁81-126。
龔煌城:〈上古漢語與原始漢藏語帶r與l複聲母的構擬〉,《龔煌城漢藏比較研究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2011年),頁187-216。原載於2001年,《台大文史哲學報》54:1-36。
龔煌城:〈從漢藏語比較看上古漢語若干聲母的擬測〉,《龔煌城漢藏語比較研究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出版,2011年),頁33-49。原刊於龔煌城、孫天心、王吉林等著:《西藏研究論文集(第三輯)》(臺北:西藏研究委員會,1990年),頁1-18。重刊於中華民國聲韻學會編:《聲韻論叢》(臺北:學生書局出版,1994年),頁73-96。
龔煌城:〈從漢藏語的比較看上古漢語的詞頭問題〉,《龔煌城漢藏語比較研究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2011年),頁165-186。原刊於《語言暨語言學》第1卷第2期(2000年02月),頁39-62。
A.G. Haudricourt(奧德里古), “Comment Reconstruire le Chinois Archaïque”(怎樣擬測上古漢語)Word, 10(1954),pp.351-364.後經馬學進譯收錄於瘂弦主編:《中國語言學論集》(臺北:幼師文化事業公司,1977年),頁198-226。
A.G. Haudricourt(奧德里古), “De l’origine des Tons en Viêtnamien”(越南語聲調的起源)Journal Asiatique, 242(1954),pp.69-82.後經辛世彪譯收錄於潘悟雲主編:《境外漢語音韻學論文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頁319-334。
Axel Schuessler(薛斯勒), “New Old Chinese.” Diachronica 32:4 (2015), pp.571-598.
Christoph Harbsmeier(何莫邪), “Irrefutable Conjectures. A Review of William H.Baxter and Laurent Sagart, Old Chinese. A NewReconstruction.” Monumenta Serica: Journal of Oriental Studies 61:2 (2016), pp.445-504.
Conlin, W. South(柯蔚南), “The Initial of the Wastern Han Period as Reflected in Phonological Glosses” Monumenta Serica 33 (1977) pp. 207-247.
E. G. Pulleyblank(蒲立本), “Some further evidence regarding Old Chinese *-s and its time of disappearance” BSOAS, 36(1973),pp. 368-373.
E. G. Pulleyblank(蒲立本), “The Nature of the Middle Chinese Tones and Their Development to Early Mandarin”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6.2(1978),pp. 173-203.
George Starostin, “Review of: William H. Baxter, Laurent Sagart. Old Chinese. A New Reconstruction.” Journal of Language Relationship, 13/4 ( 2015), pp. 383-389.
Ho Dah-an(何大安), “SUCH ERRORS COULD HAVE BEEN AVOIDED— Review of Old Chinese: A New Reconstruction.” The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44:1 (2016), pp.175-230.
Jerry Norman(羅傑瑞), “Pharyngealization in early Chinese,”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114.3(1994),pp.397-408.
Jerry Norman(羅傑瑞),“The initials of Proto-Min,”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2.1(1974),pp. 27-36.
Laurent Sagart(沙加爾), “The Chinese Names of the Four Direction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124:1(2004),pp.69-76.
Masaki Nohara(野原將揮), “Old Chinese “west”: *snˤər,”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19:4 (2018),pp.577-591.
Mei Tsu-lin(梅祖麟), “Tones and Prosody in Middle Chinese and the Origin of the Rising Tone”(中古漢語的聲調與上聲的起源)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 30(1970),pp.86-110.
Sagart Laurent, Baxter William(沙加爾、白一平), “Reconstructing Old Chinese uvulars in the Baxter-Sagart system (Version 0.99) ,” Cahiers de linguistique - Asie orientale, 38(2009) ,pp. 221-244.
William H. Baxter & Laurent Sagart(白一平、沙加爾), “Old Chinese reconstruction: A response to Schuessler.” Diachronica 32:4 (2015), pp.571-598.
古屋昭弘:〈儒敎と中国語学―出土文献と上古音―〉土田健次郎編《近世儒学研究の方法と課題》(東京:汲古書院,2006年2月第1版),頁212-215。
河野六郎:〈中国音韻史の一方向──第一口蓋音化に関聯して―〉,《河野六郎著作集2》(東京:平凡社出版,1979年),頁227-232。原載於《中國文化研究會會報》,第1期第1誌(1950年)
野原將揮, “「少」の上古音再構について,” Bulletin of Chinese Linguistics Society of Japan, No.262(2015),pp.1-19.
野原將揮:〈構擬「泉」字音——兼論「同義換讀」〉, Bulletin of Chinese Linguistics , 12 (2019) ,pp.74-87.

三、網路資料:
中央研究院小學堂文字學資料庫: http://xiaoxue.iis.sinica.edu.tw/
中央研究院漢字古今音資料庫:http://xiaoxue.iis.sinica.edu.tw/ccr/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http://ctext.org/zh
中華民國敎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http://dict.revised.moe.edu.tw/
中華民國敎育部異體字字典:http://dict2.variants.moe.edu.tw/variants/
古音小鏡網:http://www.guguolin.com/index.php
白一平—沙加爾系統古音字表(5000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items)http://ocbaxtersagart.lsait.lsa.umich.edu/
東方語言學上古音查詢:http://www.eastling.org/oc/oldage.aspx
東方語言學中古音查詢:http://www.eastling.org/tdfweb/midage.aspx
殷周金文暨青銅器資料庫 :http://bronze.asdc.sinica.edu.tw/qry_bronze.php
寒泉:古典文獻全文檢索資料庫:http://libnt.npm.gov.tw/s25
歷代書法碑帖集成資料庫:http://0-skqs.lib.ntnu.edu.tw.opac.lib.ntnu.edu.tw/writingartweb/default.asp
韻典網:https://ytenx.org/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