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古文字特殊諧聲研究
作者:金俊秀
作者(外文):Kim, Jun-soo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季旭昇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0
主題關鍵詞:古文字上古音諧聲鄭張體系ancient Chinese charactersOld Chinese phonologyxieshengZheng-Zhang Shangfang's Reconstruction of Old Chines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46
上個世紀,古文字學和漢語音韻學都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古文字學的突飛猛進,主要仰賴甲骨、楚簡等地下材料的大量出土;漢語音韻學的飛速發展,新動力來自西方,其歷史比較語言學的理論及音系描寫方法,展開了一個新的研究局面。但同時必須要指出,無論是新的出土材料還是新的語言學方法論,之所以能夠迅速發揮其作用,是因為以乾嘉學派為代表的傳統小學方面,已累積相當厚實的實力之故。古文字學是在傳統《說文》學的土壤上盛開的奇葩,漢語音韻學是在傳統古音學的土壤上扎根的異草。本論文的宗旨,主要在於這「奇葩」和「異草」的稼接。
本論文的內容分為四章:第一章「緒論」首先提出本文的研究背景與動機,接著討論諧聲字的時空問題及漢語音韻史的分期。本文認為先秦傳世典籍及出土文獻所反映的,大抵皆為雅言音系。先秦雖已有方言分歧,但諧聲字所反映的仍是內部統一的古雅言音系。在古代,受過嚴格訓練的少數人才識字、造字,諧聲字當然是依雅言所造。即便如此,由於周秦時期包括長達九百多年的時間,我們不能將所有先秦諧聲字當作是一個平面材料進行研究,而要分辨其早晚。這一點僅據《說文》無法做到,必須適當運用古文字材料,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決。至於漢語音韻史的分期,上古音部分本文採取三分法,即分為「諧聲時代」、「《詩經》時代」、「兩漢」;中古音部分採取二分法,即分為「《切韻》時代」與「韻圖時代」。
第二章「相關研究回顧」述評高本漢以來的上古聲母研究的發展情況。第一階段以高本漢、王力為代表,古音學界對高氏的中古擬音系統有高度評價,但一般對其上古音體系貶多褒少,王力體系的上古聲母則幾乎是中古的翻版。較合理的上古聲母系統應當是從第二階段李方桂體系開始,第三階段鄭張尚芳體系則是對李方桂體系的批判地繼承。由於本論文採用鄭張體系,因此花費比較多的篇幅討論其上古聲母系統,間或補充古文字方面的證據。
第三章「特殊諧聲字例考釋」共六節。第一節「「悤 」、「兇」諧聲考」憑藉楚簡所見「 」與「凶」互用之現象,討論上古有諧聲關係的中古清母和曉母的古音來源。第二節「井聲系字諧聲考」討論「創」、「梁 / 粱」、「量 / 糧」、「青」、「靜」、「爭」、「耕」等字的字形來源及古音構擬問題。第三節「「迹」字諧聲考」論證「 」改作「迹」並非單純的形訛,而兼具聲化作用,並對〈古音字表〉狄聲系的古音構擬提出修改建議。第四節「「允」、「夋」、「舜」諧聲考」擬測「允」、「夋」、「舜」三字的古音分化原委,並述評李方桂、包擬古、鄭張尚芳的書母來源研究。第五節「「回」、「亘」古音分化考」擬測「回」、「亘」二字的古音分化原委,並述評龔煌城、鄭張尚芳的眞、文、元部韻尾研究。第六節「「賓」字諧聲考」討論「賓」字和「矜」字的字形來源及古音構擬,並討論令聲系字的上古歸部問題。
第四章「總結」針對第三章所進行的研究做一總結。
During the previous century, the fields of Chinese Paleography (the study of the origins and evolution of Chinese writing) and Historical Chinese Phonology saw progress by leaps and bounds.
Advancements made in the field of Chinese Paleography were primarily based upon large quantities of newly excavated oracle bones from the Shāng Dynasty as well as bamboo texts from the State of Chǔ of China's Warring States period, but the impetus which rapidly pushed the field of Historical Chinese Phonology forward and into a new era originated in the West with the advent of modern linguistic methods for phonological description and the Comparative Method from the field of historical linguistics. At the same time, however, it needs to be pointed out that regardless of any newly excavated materials or new linguistic theories and methods, one of the key factors in this rapid development was the academic foundation inherited from pre-modern, traditional Chinese philology, the so-called "Minor Studies" (xiǎoxué 小學), including exegesis of ancient texts, phonology and Chinese paleography, most aptly represented by the scholarship of the Qián-Jiā 乾嘉school. While modern Chinese paleography finds its roots in the traditional studies of the Shuōwén Jiězì 說文解字, contemporary Historical Chinese Phonology finds it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philology. One of the major aims of the research presented here is to build upon the foundation laid by these great scholars.
This work is 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 Chapter 1, Introduction, starts by describing the background and motivation for this study and then discusses issues with xiéshēng諧聲 series arising from phonological change over time (diachronic phonological variation) and distance (synchronic dialectical variation). The chapter closes by delineating the various phonological stages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The language appearing in both transmitted as well as excavated classical Chinese texts of the pre-Qín period represents a type of standard, educated speech. Although there were already dialects in pre-Qín times, the phonology exhibited in the xiéshēng series is nonetheless a form of internally unified and standard educated speech. During the Old Chinese period, both literacy and the crea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were limited to a small number of rigorously trained scholars, so it is only natural that the phonology of xiéshēng characters reflects this. Even so, because the Zhōu-Qín period encompasses a time frame of more than 900 years, research of pre-Qín xiéshēng characters should not be based upon the view that they represent a single, uniform and unchanging phonological system. Indeed, this time period should be subdivided into an early period and a late period to accommodate phonological change and determining where to make this division cannot be accomplished by reliance upon the ShuōWén Jiězì alone. Only by making proper use of excavated materials from this period can this issue be resolved with any measure of accuracy.
Phonological stages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s used in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the Old Chinese period is further divided into three sub-stages: the Xiéshēng period, the Shījīng 詩經 period and the Hàn Dynasty period; while the Middle Chinese period is divided into two sub-stages: the Qièyùn 切韻 period and the Rhyme Table period.
Chapter 2, Research Review, gives an account of the stages of development in the research of Old Chinese initials starting with the work of Bernhard Karlgren, who along with Wáng Lì represent Stage one research. Those within the academic field of historical Chinese phonology generally have a high opinion of Karlgren's reconstruction of Middle Chinese, but assessments of his system for Old Chinese are largely negative. Wáng Lì's Old Chinese initials are a virtual copy of his Middle Chinese initials. More reasonable systems of Old Chinese initials start with stage two scholar Lǐ Fāngguì (aka Li Fang-kuei). The system of stage three scholar Zhèng-Zhāng Shàngfāng can be viewed as a continuation of Lǐ Fāngguì's system and since Zhèng-Zhāng's system is used in the present study, it will be described in detail. From time to time, evidence from Chinese paleography will also be provided to supplement the discussion.
Chapter 3, Investigating Irregular Xiéshēng Characters, consists of six sections. Section 1, Investigating the Xiéshēng Relationship between 悤 cōng and 兇 xiōng, discusses the phonological origins of the contact in Old Chinese xiéshēng series of the Middle Chinese initials 清母 qīngmǔ and 曉母 xiǎomǔ based upon the interactions of cōng and 兇 xiōng in bamboo texts from the State of Chǔ. Section 2, Investigating Xiéshēng Relationships of the 井 jǐng Series, discusses the origins of the character forms for characters such as 創 chuàng, 量/糧 liáng, 青 qīng, 靜 jìng, 爭 zhēng, 耕gēng, etc. and some related issues regarding phonological reconstruction. Section 3, Investigating Xiéshēng Relationships of the 迹 jī Series, gives evidence that the evolution of the character form jī into 迹 jī was not simply a matter of graphic corruption, but that this corruption was phonologically motivated. Additionally, some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the Old Chinese reconstruction of the the 狄 dí series in the Gǔyīn Zìbiǎo 古音字表 are offered. Section 4, Investigating Xiéshēng Relationships of 允 yǔn, 夋 qūn and 舜 shùn, reconstructs the phonological divergence of 允 yǔn, 夋 qūn and 舜 shùn and reviews the research of Lǐ Fāngguì, Nicholas Bodman and Zhèng-Zhāng Shàngfāng into the phonological origin of the Middle Chinese initial 書母 shūmǔ. Section 6, Investigating the the Phonological Divergence of 回 huí and 亘 xuān in Old Chinese, reconstructs the divergence of 回 huí and 亘 xuān during the Old Chinese period and reviews the research of Gōng Huángchéng (aka Gong Hwang-cherng) and Zhèng-Zhāng Shàngfāng into the codas (syllable endings) for the Old Chinese rhyme categories 眞 zhēn, 文 wén and 元 yuán. Section 6, Investigating the Xiéshēng Series for 賓 bīn, discusses the origins of the character forms for 賓 bīn and 矜 jīn as well as their phonological reconstructions. Additionally, there is discussion regarding which Old Chinese rhyme category the 令 lìng series should be placed in.
Chapter 4, Conclusion,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conducted in Chapter 3.
※ 說明:
古籍依朝代,近人著作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專書的第1版出版年度參考Google books(http://books.google.com)與《中國現代語言學家傳略》第1~4冊,石家莊:河北敎育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壹、古籍

【西漢】揚雄著,周祖謨校箋《方言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1月第2刷。
【東漢】許愼撰,【宋】徐鉉等校定《說文解字》,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2月第22刷。
【東漢】許愼撰,【清】段玉裁注《新添古音說文解字注》,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10月增修1版第2刷。
【梁】顧野王著,【宋】陳彭年等重修《大廣益會玉篇》,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8月第3刷。
【梁】顧野王著,【清】黎庶昌跋《玉篇零卷(日本舊鈔卷子本)》,臺北:臺灣大通書局有限公司,1972年第1版。
【唐】陸德明撰,黃焯彙校《經典釋文彙校》,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7月第1版。
【遼】釋行均編《龍龕手鏡(高麗本)》,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4月第2刷。
【宋】司馬光等編《類篇》,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12月第2刷。
【宋】丁度等編《宋刻集韻》,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2月第2版。
【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12月第2刷。
【清】張耕《古韻發明》收於《山東文獻集成》第2輯第12冊,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版。

貳、近人著作

02劃:丁
丁邦新(Ting, Pang-hsin)
1972《Chinese Phonology of the Wei-Chin Period : Reconstruction of the Finals as
Reflected in Poetry(魏晉音韻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專刊之六十五,1975年6月第1版。原爲丁氏之博論,華盛頓州:西雅圖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博士學位論文,李方桂敎授指導,1972年。
1977-1978〈Archaic Chinese *g, *gw, * and * w)〉《Monumenta Serica》Vol.33, 1977-1978年。陳忠敏譯〈上古音*g、*gw、* 、* w〉《境外漢語音韻學論文選》,上海:上海敎育出版社,2010年10月第1版。
1978〈論上古音中帶l的複聲母〉《屈萬里先生七秩榮慶論文集》,臺北:聯經出
版事業公司,1978年10月第1版。
1983〈從閩語論上古音中的*g-〉《漢學研究》第1卷第1期(總號第1期),1983
年。
1994〈漢語上古音的元音問題〉《中國境內語言暨語言學(二):歷史語言學》,
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4年5月第1版。
1998《丁邦新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年1月第1版。
1999〈上古音聲母*g和* 在閩語中的演變〉《Contemporary Studies on the Min
Dialects(當代閩語研究)》,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99年。
2008《中國語言學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12月第1版。

03劃:大、于
大西克也(Ōnishi, Katsuya)
1996〈楚の言語について ─戦国楚簡を中心に─〉《日中文化研究》第10号,
東京:勉誠社,1996年8月第1版。
1998〈談談「我」字在列國金文中的一個特殊用法〉《語苑擷英:慶祝唐作藩敎
授七十壽辰學術論文集》,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8年1月
第1版。
于省吾
1979《甲骨文字釋林》,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11月第4刷。
于省吾主編、姚孝遂按語
1996《甲骨文字詁林》,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12月第2刷。

04劃:方、王、中
方炫琛
1983《左傳人物名號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周何敎授、李威熊敎授指導,1983年7月。
王力
1957-1958《漢語史稿》,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3月第2版第8刷。
963《漢語音韻》,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10月第2版。
1980《詩經韻讀‧楚辭韻讀》,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6月第2刷。
1982《同源字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年11月第6刷。
1984《漢語詞彙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93年11月第1版。
1985《漢語語音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7月第1版。
2000王力主編《王力古漢語字典》,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6月第6刷。
王貴民
1983〈「 」非耜形新探〉《中原文物》1983年第3期(總第25期)。
1983〈「 」非耜形新探 ─兼及有關古農具的文字語音問題〉《農業考古》1983年第2期(總第6期)。
王士元(William S. Y. Wang)
1969〈Competing Changes as a Cause of Residue〉《Language》Vol.45, No.1,1969年。石鋒、廖榮蓉合譯〈競爭性演變是殘留的原因〉《境外漢語音韻學論文選》,上海:上海敎育出版社,2010年10月第1版。
1983《語言與語音》,臺北:文鶴出版社,1988年9月臺一版。
王文錦
2001《禮記譯解》,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12月第2刷。
王輝
2008《古文字通假字典》,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2月第1版。
王國維
1923《觀堂集林》,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第2刷。
1925《靜庵文集》,瀋陽:遼寧敎育出版社,1997年3月第1版。
王敏東
1996〈中文裡的外來語 ─ 從日文中借用之外來語〉《第七屆中國文字學全國學
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6年4月第1版。
中村元(Nakamura, Hajime〉
1975《佛敎語大辭典》,東京:東京書籍株式會社,1988年2月第3刷。

05劃:白、包、北、古、加、平、丘
白一平(William Hubbard Baxter)
1992《A Handbook of Old Chinese Phonology(漢語上古音手冊)》,Berlin‧New York:Mouton de Gruyter,1992年。
2010〈「埶」、「勢」、「設」等字的構擬和中古sy-(書母=審三)的來源〉《簡帛》第5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0月第1版。
包擬古(Nicholas Cleaveland Bodman)
1972馮蒸譯,白一平校〈漢藏語中帶s-的複輔音聲母在漢語中的某些反映形式(Some Chinese Reflexes of Sino-Tibetans-Clusters)〉《原始漢語與漢藏語》,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2月第2刷。原載《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Vol.1, No.3,1973年。該文原發表於第五屆國際漢藏語言學會議,安娜堡市:密西根大學,1972年10月。
1980潘悟雲譯,白一平校〈原始漢語與漢藏語:建立兩者之間關係的若干證據(Proto-Chinese and Sino-Tibetan : Data Towards Establishing the Nature of the Relationship)〉《原始漢語與漢藏語》,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2月第2刷。原載《Contribution to Historical Linguistics》,1980年。
1985馮蒸譯,白一平校〈上古漢語中具有l和r介音的證據及相關諸問題(Evidence for l and r Medials in Old Chinese and Associated Problems)〉《原始漢語與漢藏語》,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2月第2刷。原載《Linguistics of the Sino-
Tibetan Area : the State of the Art》,1985年。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敎研室編
1962《漢語方音字匯(第二版重排本)》,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
古文字詁林編纂委員會
2003《古文字詁林》第8冊,上海:上海敎育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
古屋昭弘(Furuya, Akihiro)
2003〈出土文献と上古中国語の音韻について〉《中国文学研究》第29期,東
京:早稲田大学中国文学会,2003年12月第1版。
2006〈儒敎と中国語学 ─出土文献と上古音─〉《近世儒学研究の方法と課題》,
東京:汲古書院,2006年2月第1版。
加藤常賢(Katō, Jōken)
年度未詳〈金文解讀‧陸册卣〉《中国古代文化の研究》,東京:二松学舎大学出版部,1980年8月。
平山久雄(Hirayama, Hisao)
1994〈用聲母齶化因素*j代替上古漢語的介音*r〉《The 2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ino-Tibetan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大阪:国立民族学博物館,1994年9月。
1995〈重紐問題在日本〉《第四屆國際暨第十三屆全國聲韻學學術研討會議論文
集》,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所,1995年5月20~21日。
2005《平山久雄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7月第1版。
2006〈上古漢語の音素体系〉《中国語学研究 ─ 開篇》Vol.25,東京:好文出版,
2006年5月第1版。
丘彥遂
2008《論上古漢語的詞綴形態及其語法功能》,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姚榮松敎授指導,2008年6月。

06劃:安、全、朴、西、伊、有
安炳浩、尚玉河
2009《韓語發展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11月第1版。
全廣鎮(Jeon, Kwang-jin)
1991《漢藏語同源詞綜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10月第1版。原為全氏之博論《漢藏語同源詞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龔煌城敎授指導,1991年。
朴炳采(Park, Byung-chae)
1971《古代國語 研究 ─ 音韻篇》,首爾:高麗大學校出版部,1971年11月
第1版。
西義郎(Nishi, Yoshio)
1977〈Medials in Burmese(緬甸語的介音)〉《鹿児島大学史学科報告》第26號,
1977年7月。
伊藤智ゆき(Itō, Chiyuki)
2002《朝鮮漢字音研究》,東京:汲古書院,2007年10月第1版。原爲伊藤氏之博論《朝鮮漢字音研究》,東京:東京大学大学院人文社会系研究科博士学位論文,2002年。
有坂秀世(Arisaka, Hideyo)
1936〈漢字の朝鮮音について〉《方言》1936年4月、5月號。
1957《国語音韻史の研究(増補新版)》,東京:三省堂,1968年12月第4版。

07劃:杜、何、李、沈、宋、吳、余
杜忠誥師
1991〈古文字形體研究五則〉《國文學報》第20期,1991年。
2001《說文篆文訛形釋例》,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9年2月第1版修訂。原爲杜師之博論,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許錟輝敎授指導,2001年6月。
何大安
1987《聲韻學中的觀念和方法》,臺北:大安出版社,2003年6月第2版第6刷。
1992〈上古音中的*hlj-及相關問題〉《漢學研究》第10卷第1期,1992年。
1999〈古漢語聲母演變的年代學〉《林炯陽先生六秩壽慶論文集》,臺北:洪葉文
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2月第1版。
2007〈從上古到中古音韻演變的大要〉《中國語言學集刊》創刊號第1卷第1期,
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9月第1版。
2008〈速率與續斷 ─音韻史研究的新視角〉《語言學論叢》第37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11月第1版。
2009《漢語方言與音韻論文集》,臺北:文盛彩藝事業有限公司,2009年7月第
1版。
何九盈
1991《上古音》,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11月第2刷。
何有祖
2007〈上博六札記〉,武漢大學簡帛研究網站,2007年7月9日。網址爲: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596。
何琳儀
1989《戰國文字通論(訂補)》,南京:江蘇敎育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1998《戰國古文字典》,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9月第1版。
1999〈郭店竹簡選釋〉《文物研究》第12輯,1999年12月。
李方桂(Li, Fang-kuei)
1933〈Certain Phonetic Influences of the Tibetan Prefixes upon the Root Initials〉《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4本第2分,1933年。馮蒸譯〈藏文前綴音對於聲母的影響〉《境外漢語音韻學論文選》,上海:上海敎育出版社,2010年10月第1版。
1971《上古音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9月第5刷。原載《清華學報》新9卷第1、2期合刊,1971年。
1976〈幾個上古聲母問題〉《上古音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9月第5 刷。原載《總統蔣公逝世週年紀念論文集》,1976 年。
1977《A Handbook of Comparative Tai(台語比較手冊)》,The University Press of Hawaii,1977年。
1983〈上古音研究中聲韻結合的方法〉《語言研究》1983年第2期(總第5期)。
1988〈古音補正:從審母說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59本第1
分:李方桂先生紀念論文集,1988年3月。
李方桂、李榮、俞敏、王力、周祖謨、季羨林、朱德熙
1983〈上古音學術討論會上的發言〉《語言學論叢》第14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年11月。原發言於上古音學術討論會,北京:北京大學中文系1983年10月21日。
李天虹
2000〈郭店楚簡文字雜釋〉《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
李存智
2010《上博楚簡通假字音韻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2 月第1版。
李如龍
2001《漢語方言學》,北京:高等敎育出版社,2005年10月第4刷。
李守奎
2003《楚文字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
2004〈楚璽文字六考〉《古文字研究》第25輯,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0月第1版。
李守奎、曲冰、孫偉龍編著
2007《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五)文字編》,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
年12月第1版。
李孝定
1965《甲骨文字集釋》,臺北: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1991年第5版。
李新魁
1979《古音概說》臺灣翻印版,臺北:學海出版社,1988年2月第2版。
李珍華、周長楫
1993《漢字古今音表(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1月第1版。
李家浩
1991〈戰國官印考釋兩篇〉《文物研究》第7期,1991年。
2002《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合肥:安徽敎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
版。
李基文(Lee, Ki-moon)
1961《國語史概說(新訂版)》,首爾:太學社,2009年2月第21刷。
李敬忠
1987〈方言中的少數民族語詞試探〉《民族語文》1987年第3期。
李葆嘉
1996《清代上古聲紐研究史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6月第1版。
李榮
1952《切韻音系》臺灣翻印版,臺北:鼎文書局,1973年第1版。
李學勤
1994〈簡帛和楚文化〉《中國古代文明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原載《簡帛佚籍與學術史》,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4年。
2007〈讀上博簡〈莊王既成〉兩章筆記〉,孔子2000網站,2007年7月16日。
網址爲: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3212。
李學勤、裘錫圭
2000〈新學問大都由於新發現 ─考古發現與先秦、秦漢典籍文化〉《文化遺產》2000年第3期。
沈培
2003〈上博簡〈緇衣〉篇「 」字解〉《華學》第6輯,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6月。
2007〈《上博(六)》字詞淺釋(七則)〉,武漢大學簡帛研究網站,2007年7月20日。網址爲: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642。
沈兼士
1945《廣韻音系》,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3月第3刷。
沈鍾偉
2005〈李方桂上古音韻表〉《漢語史研究:紀念李方桂先生百年冥誕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2005年6月第1版。
宋華強
2007《新蔡楚簡的初步研究》,北京:北京大學中文系博士學位論文,李家浩敎
授指導,2007年5月。
吳世畯(Oh, Se-jun)
2006〈 (從漢語上古音看
古代韓語借音字「尸」的音値)〉《 (新國語敎育)》第72號,
清州:韓國國語敎育學會,2006年。
余迺永
1985《上古音系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85年第1版。

08劃:河、季、金、林、尚、邵、周、竺、宗
河野六郎(Kōno, Rokurō)
1950〈中国音韻史の一方向 ─第一口蓋音化に関聯して─〉《中国文化研究会会報》第1期第1誌,1950年。
1961〈古代朝鮮語に於ける母音間のㄷの変化〉《朝鮮学報》第21~22輯。
1964〈朝鮮漢字音の研究〉《朝鮮学報》第31~34輯、第41~44輯。
1979《河野六郎著作集》,東京:平凡社,1993年6月第2刷。
季旭昇師
1990《甲骨文字根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原為季
師之博論,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周何敎授
指導,1990年
2001〈讀郭店、上博簡五題:舜、河滸、紳而易、牆有茨、宛丘〉《中國文字》新27期,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12月第1版。
2002《說文新證》上冊,臺北:藝文印書館,2002年10月第1版。
2002〈談覃鹽〉《龍宇純先生七秩晉五壽慶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
年11月第1版。
2003季旭昇師主編,陳美蘭、蘇建洲、陳嘉凌合撰《《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讀本》,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7月第1版。
2004〈從新蔡葛陵簡說「熊」字及其相關問題〉《第十五屆中國文字學國際學術
研討會論文集》,臺北:私立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2004年4月17~18日。
2004季旭昇師主編,陳霖慶、鄭玉姍、鄒濬智合撰《《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讀本》,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7月第2刷。
2004《說文新證》下冊,臺北:藝文印書館,2004年11月第1版。
2005季旭昇師主編,陳惠玲、連德榮、李綉玲合撰《《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讀本》,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10月第1版。
2006〈上博五芻議(上)〉,武漢大學簡帛研究網站,2006年2月18日。網址: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95。
2006〈說李〉《第十七屆中國文字學全國學術研討會》,臺中:逢甲大學中文系,
2006年5月20日~21日。
2007季旭昇師主編,袁國華協編,陳思婷、張繼凌、高佑仁、朱賜麟合撰《《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讀本》,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3月第1版。
2010《說文新證》大陸版,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12月第1版。
金理新
2002《上古漢語音系》,合肥:黃山書社,2002年6月第一版。
2006《上古漢語形態研究》,合肥:黃山書社,2006年4月第1版。
金祥恆
1962〈釋 〉《中國文字》第8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古文字學研究室,1962年6月。
金穎若
1998〈吉金奏雅 ─ 從東周列國金文韻文蠡測雅言的存在〉《語言研究》1998年增刊。
林虹瑛、村瀬望(Murase, Nozomi)、古屋昭弘(Furuya, Akihiro)
2004〈戦国文字「 」について〉《中国語学研究 ─ 開篇》Vol.23,東京:好文出版,2004年5月第1版。
林海鷹
2006《斯塔羅斯金與鄭張尚芳上古音系統比較研究》,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博士
學位論文,馮蒸敎授指導,2006年5月。
林義光
1920《文源》民國九年著者閩縣林氏寫印本。
林澐
1986《古文字研究簡論》,吉林:吉林大學出版社,1986年9月第1版。
尚玉河
1981〈「風曰孛纜」和上古漢語複輔音聲母的存在〉《語言學論叢》第8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年8月第1版。
邵榮芬
1963〈敦煌俗文學中的別字異文和唐五代西北方音〉《中國語文》1963年第3期。
1982《切韻研究(校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12月第1版。
1991〈匣母字上古一分爲二試析〉《語言研究》1991年第1期。
1994〈上古陽部韻若干字的歸部問題〉《語苑新論:紀念張世祿先生學術論文集》,
上海:上海敎育出版社,1994年3月第1版。
1995〈匣母字上古一分爲二再證〉《中國語言學報》1995年第7期。
2009《邵榮芬語言學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6月第1版。
周法高主編,張日昇、徐芷儀、林潔明編纂
1981《金文詁林》,京都:中文出版社,1981年10月第1版。
周祖謨
1943〈宋代汴洛語音考〉《輔仁學誌》12卷1、2期合刊,1943年。
1956〈從文學語言的概念論漢語的雅言、文言、古文等問題〉《北京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1956年第1期(總第3期)。
1981《問學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7月第3刷。
1984〈漢代竹書與帛書中的通假字與古音的考訂〉《音韻學研究》第1輯,1984年。
周振鶴、游汝杰
1986《方言與中國文化》臺灣正體字版,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1990年10月臺一版。
竺家寧
1991《聲韻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10月第2版第11
刷。
宗福邦、陳世鐃、蕭海波主編
2003《故訓匯纂》,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3月第2刷。

09劃:洪、胡、姜、柯、施、姚、俞
洪颺、陳英寶
2004〈20世紀利用出土文獻研究上古音進展述評〉《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3期。
胡厚宣主編,王宇信、楊升南總審校
1999《甲骨文合集釋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
姜亮夫
1961《歷代人物年里碑傳綜表》臺灣翻印版,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4
月第2版。
姜信沆(Kang, Sin-hang)
1980《鷄林類事「高麗方言」研究》,首爾:成均館大學校出版部,1991年11月第2版。
柯蔚南(Weldon South Coblin)
1986《A Sinologist’s Handlist of Sino-Tibetan Lexical Comparisons(漢學家漢藏語詞彙比較手冊)》,Nettetal:Steyler Verlag,1986年。
施向東
1983〈玄奘譯著中的梵漢對音和唐初中原方音〉《語言研究》1983年第1期(總第4期。
2000〈十六國時代譯經中的梵漢對音〉《漢語音韻學第六屆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第
六屆國際音韻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2000年。
2009〈從系統和結構的觀點看漢語上古音研究〉《南開語言學刊》2009年第1期
(總第13期)。
2009《音史尋幽:施向東自選集》,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
姚孝遂主編,肖丁副主編
1988《殷墟甲骨刻辭摹釋總集》,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2月第1版。
俞敏
1979〈後漢三國梵漢對音譜〉油印本,1979年。後收於俞敏《中國語文學論文選》,東京:光生館,1984年。
1982〈古漢語「風」字確實有過像「孛纜」的音〉《民族語文》1982年第5期(總
第17期)。
1999《俞敏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5月第1版。
俞偉超
1980〈關於楚文化發展的新探索〉《江漢考古》1980年第1期(總第1期)。
1982〈尋找「楚文化」淵源的新線索〉《江漢考古》1982年第2期(總第5期)。

10劃:高、耿、荊、栗、馬、容、唐、夏、徐、袁
高本漢(Klas Bernhard Johannes Karlgren)
1915、1916、1919、1926趙元任、羅常培、李方桂合譯《中國音韻學研究(Études sur la phonologie chinoise)》,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6月縮印版第2刷。第1卷,1915年。第2卷,1916年。第3卷,1919年。第4卷,1926年。漢譯本第一版,1940年。
1923《Analytic Dictionary of Chinese and Sino-Japanese(中日漢字分析字典)》臺灣翻印版,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1996年9月第1版。該書的緒論由趙元任譯成漢文,趙元任譯〈高本漢的諧聲說〉《國學論叢》第1卷第2號,1927年。
1926賀昌群譯《中國語言學研究(Philology and Ancient China)》收於《賀昌群譯著五種》,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
1933張世祿譯《漢語詞類(Word Families in Chinese)》,北京: 中國圖書館學會高校分會委託中獻拓方電子製印公司複印,2007年。
1957《Grammata Serica Recensa》臺灣翻印版,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1996年9月第1版。此書有漢譯本。潘悟雲、楊劍橋、陳重業、張洪明合譯《漢文典(修訂本)》,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
高嶋謙一(Takashima, Ken-ichi)
2002〈「賓」字被動用法之考察〉《古文字研究》第24輯,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7月第1版。
高明
1996《中國古文字學通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10月第4刷。
高亨纂著,董治安整理
1989《古字通假會典》,濟南:齊魯書社,1997年7月第2刷。
高鴻縉
1960《中國字例》,臺北:三民書局,1992年10月第9版。
耿振生
2003〈論諧聲原則 ─ 兼評潘悟雲敎授的「形態相關」說〉《語言科學》第2卷
第5期(總第6期),2003年9月。
荊門市博物館編,裘錫圭按語
1998《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第1版。
栗治國
1991〈伊盟方言的「分音詞」〉《方言》1991年第3期。
馬伯樂(Henri Maspéro)
1920聶鴻音譯《唐代長安方言考(Le dialecte de Tch'ang-ngan sous les T'ang)》,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月第1版。
馬承源
1988馬承源主編《商周青銅器銘文選》第3冊,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4月第1版。
2002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第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
2004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第4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2005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第5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年12月第1版。
2007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第6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
馬學良
1991馬學良主編《漢藏語概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10月第2刷。
容庚
1925《金文編(第四版)》,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11月第7刷。
唐蘭
1934,1935《古文字學導論‧殷虛文字記》臺灣翻印版,臺北:學海出版社,1986年8月。《殷虛文字記》,1934年。《古文字學導論》,1935年。
1976〈陝西省歧山縣董家村新出西周重要銅器銘辭的譯文和注釋〉《文物》1976
年第5期。
1981〈論周昭王時代的青銅器銘刻〉《古文字研究》第2輯,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1月。
1986《西周青銅器銘文分代史徵》,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12月。
夏劍欽
1982〈也談屈原的族別問題〉《江漢論壇》1982年第5期(總第22期)。
徐中舒
1930〈耒耜考〉《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2本第1分,1930年。
1951〈論東亞大陸牛耕的起原〉《工商導報‧學林》副刊第24期,1951年12月23日。
1979〈西周史論述〉《四川大學學報》1979年第3期。
1998《徐中舒歷史論文選輯》,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9月第1版。
2009《先秦史十講》,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7月第1版。
徐通鏘
1991《歷史語言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7月第4刷。
徐寶貴
2008〈金文研究五則〉《古文字學論稿》,合肥:2008年4月第1版。
2010〈甲骨文「犁」字及相關問題研究〉,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10年4月8日。網址爲: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125。
袁家驊
1960袁家驊主編《漢語方言概要》第二版,北京:語文出版社,2006年4月第3刷。

11劃:陳、崔、郭、國、陸、麥、梅、許、野、張
陳乃雄
1982〈五屯話初探〉《民族語文》1982年第1期(總第13期)。
1988〈五屯話音系〉《民族語文》1988年第3期(總第51期)。
陳初生
1987《金文常用字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增訂版第1刷。
1989〈古文字常用字〉《商周古文字讀本》,北京:語文出版社,2002年8月第4
刷。
陳偉
2003《郭店竹書別釋》,武漢:湖北敎育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陳偉武
1999〈雙聲符字綜論〉《中國古文字研究》第1輯,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陳新雄師
1969《古音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11月第2刷。原為陳師之博論《古音學發微》,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林尹敎授指導,1969年。
陳復華、何九盈
1987《古韻通曉》,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年10月第1版。
陳會兵
2008《古書中詞語的特殊讀音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8年5月第1版。
陳劍
2003〈郭店簡補釋三篇〉《古墓新知 ─ 紀念郭店楚簡出土十週年論文專輯》,香
港:國際炎黃文化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
2005〈上博竹書〈昭王與龔之脽〉和〈柬大王泊旱〉讀後記〉,簡帛研究網站,2005年2月15日,網址爲: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5/chenjian002.htm。
2006〈談談《上博五》的竹簡分篇、拼合與編聯問題〉,武漢大學簡帛研究網站,2006年2月19日。網址: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04。
2006〈釋造〉《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1輯,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
年12月第1版。
2007《甲骨金文考釋論集》,北京:線裝書局,2007年4月第1版。
陳潔雯(Marjorie K. M. Chan)
1984〈Initial Consonant Clusters in Old Chinese : Evidence from Sesquisyllabic Words in the Yue Dialects(上古音複聲母:粵方言一個半音節的字所提供的佐證)〉《方言》1984年第4期。
崔玲愛(Choi, Young-ae)
1990〈中國古代音韻學 韓國語語源問題(從漢語音韻學的觀點去看韓語
詞源問題)〉《東方學志》第67輯,首爾:延世大學校國學研究所,1990
年9月。
崔羲秀
1986《朝鮮漢字音研究》韓國翻印版,首爾:韓國文化社,1996年11月第1版。原出版於黑龍江朝鮮民族出版社,1986年7月。
郭沫若
1934、1936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攷釋》,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年7月第1版。《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1934年。《兩周金文辭大系攷釋》,1936年。
郭錫良
1986《漢字古音手冊(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8月第1版。
1998〈漢語的同源詞和構詞法〉《漢語史論集(增補本)》,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10月第1版。原載於《第二屆國際暨第四屆全國訓詁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1998年12月。
郭蕾蕾
2008《《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六)》研究概況及文字編》,長春: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馮勝君敎授指導,2008年4月。
國際語音學會(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
1999江荻譯、潘悟雲審校《國際語音學會手冊:國際音標使用指南(Handbook of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 : A guide of the use of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上海:上海敎育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
陸志韋
1940〈試擬《切韻》聲母之音值 ─並論唐代長安語之聲母〉《燕京學報》第28期,1940年。
1947《古音說略》臺灣翻印版,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1年8月第1版。
1947〈記蘭茂《韻略易通》〉《燕京學報》32期,1947年。
麥耘
2003〈潘悟雲上古漢語複輔音聲母研究述評〉《南開語言學刊》第2期,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年6月第一版。
2009《音韻學概論》,南京:江蘇敎育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
梅祖麟
1980〈四聲別義中的時間層次〉《中國語文》第6期,1980年。
1981〈古代楚方言中「夕( )」字的詞義和語源〉《方言》1981年第3期。
1983〈跟見系字諧聲的照三系字〉《中國語言學學報》第1輯,北京:商務印書
館,1983年4月第1版。
1992〈漢藏語的「歲、越」、「還(旋)、圜」及其相關問題〉《中國語文》1992年第5期。
2000《梅祖麟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8月第2刷。
許思萊(Axel Schuessler,或譯薛斯勒)
1974〈Final -l in Archaic Chinese〉《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Vol.2, No.1,1974年。郭麗譯〈上古漢語的韻尾-l〉《境外漢語音韻學論文選》,上海:上海敎育出版社,2010年10月第1版。
2007《ABC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of Old Chinese》,夏威夷:University of Hawai i Press,2007年第1版。
許嘉璐、梅季坤主編,吳金華、儲道立譯注
1998《呂氏春秋譯注》,臺北:建安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
野原将揮(Nohara, Masaki)
2009〈上古中国語音韻体系に於けるT-type/L-type声母について ─楚地出土竹
簡を中心に─〉《中國語學》256號,大阪:日本中国語学会,2009年10
月。
張均如
1983〈壯侗語族塞擦音的產生和發展〉《民族語文》1983年第1期。
張世祿、楊劍橋
1986〈論上古帶r複輔音聲母〉《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86年第5期。
張世超、孫凌安、金國泰、馬如森
1996《金文形義通解》,京都:中文出版社,1996年3月第1版。
張希峰
2000《漢語詞族續考》,成都:巴蜀書社,2000年5月第1版。
張謝蓓蒂、張琨(Betty Shefts Chang and Kun Chang)
1972張蓮生譯〈漢藏語系的「鐵」*qhleks字(Sino-Tibetan ‘Iron’ : *qhleks)〉《漢
藏語系語言學論文選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0年第1版。
原載《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Vol.92, No.3,1972年。
1976〈The Prenasalized Stop Initials of Miao-Yao, Tibeto-Burman, and Chinese : A
Result of Diffusion or Evidence of a Genetic Relationship?〉《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47本第3分,1976年。王輔世譯〈苗瑤語藏緬語漢語的鼻冠塞音聲母 ─ 是擴散的結果呢,還是發生學關係的證據呢?〉《漢藏語系語言學論文選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0年第1版。
張亞初
2007〈金文考證例釋〉《第三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2007年10月第1版。
張永言
1992〈「沐猴」解〉《語文學論集》,北京:語文出版社,1992年1月第1版。
張玉金
1996〈論甲骨金文中的「賓」字及相關問題〉《古漢語研究》1996年第2期(總第31期)。
1996〈釋甲骨文中的「 」〉《古漢語研究》1996年第4期(總第33期)。
張正明
1984〈荊楚族源通議〉《中南民族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4年第1期。
1987《楚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第1版。

12劃:馮、華、黃、舒、斯、雅、游、喻、曾
馮蒸
1998〈論漢語上古聲母研究中的考古派與審音派 ─ 兼論運用諧聲系統研究上古聲母,特別是複聲母的幾個問題〉《漢字文化》1998年第2期。
2003〈《說文》形聲字基本聲首音系研究(上)〉《語言》第4卷,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
2006《馮蒸音韻論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2009〈論構擬上古複聲母的原則與方法 ─ 音韻學敎學改革探索之一〉《漢字文化》2009年第5期(總第91期)。
2009〈構擬上古複聲母的原則與方法〉《紀念瑞安林尹敎授百歲誕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
馮其庸、鄧安生
2006《通假字彙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3月第1刷。
華學誠匯證,王智群、謝榮娥、王彩琴協助
2006《揚雄方言校釋匯證》,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9月第1版。
黃侃
1920〈音略〉《國學卮林》第1卷第1期,1920年。
黃天樹師
2005〈殷墟甲骨文「有聲字」的構造〉《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6本第2分,2005年6月。
2006《黃天樹古文字論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
黃笑山
1991《《切韻》和中唐五代音位系統》,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7月第1版。該書原爲廈門大學博士學位論文,黃典誠敎授、洪篤仁敎授指導,1991年。
黃沛榮師
2001《漢字敎學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樂學書局有限公司,2003年3月增訂一
版。
舒之梅
1983〈五十年來楚族源研究綜述〉《江漢論壇》1983年第3期(總第31期)。
舒之梅、吳永章
1980〈從楚的歷史發展看楚與中原地區的關係〉《江漢論壇》1980年第1期(總第5期。
斯塔羅斯金(Серге́й Анато́льевич Ста́ростин)
1989林海鷹、王沖譯,鄭張尚芳、馮蒸審校《古代漢語音系的構擬(Реконструкция древнекитайской фонологической системы)》,上海:上海敎育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
雅洪托夫(Cepreй Eвreньeвич Яxoнтов,自取漢名為楊托夫)
1960葉蜚聲、陳重業、楊劍橋合譯,伍鐵平校〈上古漢語的複輔音聲母〉《漢語史論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原發表於第25屆國際東方學會議,1960年。
1976張雙棣譯,顧越校〈上古漢語的開頭輔音L和R〉《漢語史論集》,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原載《Bocтoкoвeдeниe》2,1976
年。
游汝杰
2004《漢語方言學敎程》,上海:上海敎育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一版。
喻遂生
1984〈用諧聲關係擬測上古聲母系統〉《音韻學研究》第1輯,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3月第1版。
1988〈《老子》用韻研究〉桑植:中國音韻學研究會第5次年會,1988年。
1992〈兩周金文韻文和先秦「楚音」〉,威海:中國音韻學研究會第七屆年會,1992年。
曾運乾
1927〈喻母古讀攷〉《東北大學季刊》第2期,1927年。
1996《音韻學講義》,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11月第2刷。
曾憲通
1997〈釋「鳳」「皇」及其相關諸字〉《中國語言學報》第8期,1997年。
2005《古文字與出土文獻叢考》,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13劃:奧、董、賈、雷、裘、楊、葉、詹
奧德利古爾(André-Georges Haudricourt)
1954馮蒸譯,袁家驊校〈越南語聲調的起源(De l'origine des tons en vietnamien)〉
《馮蒸音韻論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譯自《Journal Asiatique》242,1954年。
董同龢
1938〈與高本漢先生商榷「自由押韻」說兼論上古楚方音特色〉《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本第4分,1938年。
1944《上古音韻表稿》,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5年第3版。
1948〈廣韻重紐試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13本,1948年。
1954《漢語音韻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6刷。
1957〈廈門方言的音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 慶祝趙元任先生
六十五歲論文集》第29本第1分,1957年。
董妍希
2001《金文字根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季旭昇敎授指導,2001年6月。
賈文
2005〈說甲骨文「爭」─ 古代的「耦耕」〉《中國歷史文物》2005年第3期。
雷煥章(LEFEUVRE Jean Almire Robert)
1998〈兩個不同類別的否定詞「不」和「弗」與甲骨文中的「賓」字〉《甲骨文發現一百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8年5月10日。
裘錫圭
1980〈甲骨文中的幾種樂器名稱 ─釋「庸」「豐」「鞀」〉《中華文化論叢》第2輯,1980年。
1982〈讀書札記(九則)〉《文史》第15輯,1982年。
1982〈《居延漢簡甲乙編》釋文商榷(續二)〉《人文雜誌》1982年4期。
1983〈戰國璽印文字考釋三篇〉《古文字研究》第10輯,北京:中華書局,1983
年7月第1版。
1985〈甲骨文字中所見的商代農業〉《全國商史學術討論會論文集》,1985年。
1985〈談談學習古文字的方法〉《語文導報》1985年10期。
1988〈說字小記〉《北京師院學報》1988年第2期。
1988《文字學概要》臺灣正體字版,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2年7月第2版第5刷。
1990〈釋殷墟卜辭中的「卒」和「 」〉《中原文物》1990年第3期(總53期)。
1992《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8月第1版。
1998〈古文獻中讀為「設」的「埶」及其與「執」互訛之例〉《東方文化》1998年第36卷,第1、2期合訂。
1999〈西周糧田考〉,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08年5月17
日。網址爲: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437。原載《胡
厚宣先生紀念文集》,1999年。
2008〈釋古文字中的有些「 」字和从「 」、从「兇」之字〉《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2輯,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
2011〈再談古文獻以「埶」表「設」〉,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11年3月14日。網址為: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429。
楊天宇
2004《禮記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2月第2刷。
楊永龍
1999〈古代國名、族名等專名的讀音問題〉《辭書研究》1999年第1期。
楊伯峻
1981《春秋左傳注(修訂版)》,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7月第6刷。
楊建忠
2009〈上古楚方言性質考論〉《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9年第2期。
楊捷
1997〈《楚辭》楚語楚聲說質疑〉《瀋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3期。
楊劍橋
1986〈論端、知、照三系聲母的上古來源〉《語言研究》1986年第1期(總第10
期)。
楊樹達
1952《積微居金石說(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月第2刷。
楊澤生
2002〈談出土秦漢文字「脊」和「責」的構形〉《古文字研究》第24輯,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7月第1版。
葉玉英
2004〈論林義光對古文字學的貢獻〉《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2期(總125期)。
2005〈論雙聲符字研究中的若干理論問題〉《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1期(總167期)。
2005〈《文源‧二重形聲》箋證 ─ 兼論兩聲字研究〉《中國文字》新30期,臺北:藝文印書館,2005年11月第1版。
2006《古文字構形與上古音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9年11月第1
版。原為葉氏之博論,廈門:廈門大學博士學位論文,劉釗敎授指導,
2006年。
2008〈中古精母之上古來源及其產生時代的討論〉《紀念中國古文字研究會成立
三十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長春:2008年10月11~12日。
詹鄞鑫
2006《華夏考》,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12月第1版。

14劃:漢、滿、蒲、趙
漢語大字典字形組編
1985《秦漢魏晉篆隸字形表》,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86年10月第2刷。
満田新造(Mitsuda, Shinzō)
1926〈朝鮮字音と日本呉音との類似点に就いて ─朝鮮に於ける字音伝来の径路─〉《東洋學報》第15卷第3號,1926年。
1964《中國音韻史論考》,京都:朋友書店,1997年5月再版。
蒲立本(Edwin George Pulleyblank)
1962潘悟雲、徐文堪譯《上古漢語的輔音系統(The Consonantal System of Old Chinese)》,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1月第2刷。
1970〈Late Middle Chinese, part 1(晚期中古漢語:第一篇)〉《Asia Major 15》,1970年。
1971〈Late Middle Chinese, part 2(晚期中古漢語:第二篇)〉《Asia Major 16》,1971年。
1973〈Some New Hypotheses Concerning Word Families in Chinese(關於漢語同族詞的若干新假說)〉《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Vol.1, No.1,1973年1月。
1992楊劍橋譯,潘悟雲校〈怎麼構擬上古漢語(How do we Reconstruct Old Chinese?)〉《語言研究集刊》第2輯,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原文載於《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Vol.112, No.3,1992年。
1998劉愛菊譯〈《切韻》和《韻鏡》:漢語歷史語言學的主要依據(Qieyun and Yunjing : the Essential Foundation for Chinese Historical Linguistics)〉《漢語史研究集刊》第5輯,成都:巴蜀書社,2002年11月第1版。原文載於《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Vol.118, No.2,1998年。
趙元任
1959《語言問題》,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1年5月第7刷。
趙平安
2001〈釋古文字資料中的「 」及相關諸字 ─ 從郭店楚簡談起〉《中國文字研
究》第2輯,南寧:廣西敎育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
2009《新出簡帛與古文字古文獻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12月第1
版。
趙彤
2003《戰國楚方言音系》,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6年5月。原為趙氏之博論《戰國楚方言音系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張雙棣敎授指導,2003年。
趙振鐸、黃峰
1998〈揚雄《方言》裡的外來詞〉《中華文化論壇》1998年第2期。
趙秉璇
1984〈太原方言裡的反語駢詞〉《語文研究》1984年第1期。
趙誠
1984〈商代音系探索〉《音韻學研究》第1輯,1984年。
1993〈《說文》諧聲探索(一)〉《音韻學研究》第3輯,1993年。
1996〈上古諧聲和音系〉《古漢語研究》1996年第1期(總第30期)。

15劃:鄧、黎、劉、潘、鄭
鄧曉華、王士元
2009《中國的語言及方言的分類》,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9月第1版。
黎緯杰
1990〈粵方言的變調表示完成〉《第二屆國際粵方言研討會論文集》,廣州:暨南
大學出版社,1990年12月第一版。
劉釗
1991《古文字構形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原爲劉氏
之博論,長春: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姚孝遂敎授指導,1991年。
2002〈釋「儥」及相關諸字〉《中國文字》新28期,2002年。
2003《郭店楚簡校釋》,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
2004《出土簡帛文字叢考》,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3月第1版
劉釗、洪颺、張新俊編纂
2009《新甲骨文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5月第1版。
劉志成
1991〈楚方言考略〉《語言研究》1991年增刊。
1995〈兩周金文音系的聲母系統〉《川東學刊(社會科學版)》第5卷第3期,1995年7月。
劉洪濤
2010〈說「爭」、「靜」是「耕」的本字 ─ 兼說甲骨文「爭」反映的是犁耕〉,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10年4月9日。網址爲: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126。
劉信芳
1996〈包山楚簡近似之字辨析〉《考古與文物》1996年第2期。
2003《包山楚簡解詁》,臺北:藝文印書館,2003年1月第1版。
劉樂賢
2005〈讀上博(四)札記〉,簡帛研究網站,2005年2月15日,網址爲:http://www.jianbo.org/admin3/list.asp?id=1318。
劉寶俊
1990〈冬部歸向的時代和地域特點與上古楚方言〉《中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0年第5期(總第44期)。
潘悟雲
1984〈非喻四歸定說〉《溫州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84年第1期。
1985〈章、昌、禪母古讀考〉《溫州師範專科學校學報》1985年第1期。
1987〈諧聲現象的重新解釋〉《溫州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87年第4期。
1990〈中古漢語擦音的上古來源〉《溫州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0年第4期。
1994〈上古脂、質、眞的再分部〉《語苑新論:紀念張世祿先生學術論文集》,上
海:上海敎育出版社,1994年3月第1版。
1997〈喉音考〉《民族語文》1997年第5期。
2000《漢語歷史音韻學》,上海:上海敎育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2001〈流音考〉《東方語言與文化》第1輯,2001年。
2002《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 ─ 潘悟雲卷》,合肥:安徽敎育出版社,2002
年12月第1版。
2006〈朝鮮語中的上古漢語借詞〉《民族語文》2006年第1期。
2010潘悟雲主編《境外漢語音韻學論文選》,上海:上海敎育出版社,2010年10月第1版。
潘悟雲、馮蒸
2000〈漢語音韻研究概述〉《漢藏語同源詞研究》,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2000
年9月第1版。
鄭仁甲
1983〈朝鮮語固有詞中的「漢源詞」試探〉《語言學論叢》第10輯,北京:商務
印書館,1983年8月第1版。
鄭偉
2007〈古代楚方言「 」字的來源〉《中國語文》2007年第4期(總第319期)。
鄭張尚芳
1981〈漢語上古音系表解〉,金華:浙江省語言學會首屆年會1981年9月20日~24日。後收於《語言》第四卷,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
983〈上古音構擬小議〉,北京:上古音學術討論會,1983年10月21日。後收於《語言學論叢》第14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年11月。
987〈上古韻母系統和四等、介音、聲調的發源問題〉《溫州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87年第4期。
990〈上古漢語的s-頭〉《溫州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0年第4期。
1991孫琳、石鋒譯〈〈越人歌〉解讀〉《語言研究論叢》第7輯,北京:語文出版社1997年9月第1版。原題為〈Decipherment of Yue-Ren-Ge〉,以英文發表於法國C.L.A.O. 20卷,1991年第2冊。
1998〈「蠻」、「夷」、「戎」、「狄」語源考〉《揚州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集刊》第1
輯,揚州: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
999〈漢語塞擦音聲母的來源〉《漢語現狀與歷史的研究:首屆漢語語言學國際研討會文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12月。
2000〈上古音研究的新近動態〉《溫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1卷第4期,2000年8月。
2000〈漢語方言異常音讀的分層及滯古層次分析〉《南北是非:漢語方言的差異與變化(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語言組,2000年6月29日~7月1日)》,臺北:中央研究院語言研究所,2002年12月第1版。
2003〈中古三等專有聲母非、章組、日喻邪等母的來源〉《語言研究》第23卷第
2期,2003年。
2003《上古音系》,上海:上海敎育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
2006〈上古漢語的元音、韻尾及聲調的發源〉《漢藏語言研究 ─ 第三十四屆國際漢藏語言暨語言學會議論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
2007〈上古漢語的音節與聲母的構成〉《南開語言學刊》2007年第2期(總第10期)。
2008《溫州方言誌》,北京:2008年8月第1版。
2009〈夏語探索〉《語言研究》2009年第4期。

16劃:賴、篠
頼惟勤(Rai, Tsutomu)
1953〈上古中国語の喉音韻尾について〉《お茶の水女子大学人文科学紀要》第3巻,1953年。
1989《頼惟勤著作集I(中国音韻論集)》,東京:汲古書院,1989年2月第1版。
駢宇騫
2001《銀雀山漢簡文字編》,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篠崎摂子(Shinozaki, Setsuko)
1998〈賴惟勤「合口性喉音韻尾說」簡介〉《語苑擷英:慶祝唐作藩敎授七十壽辰學術論文集》,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

17劃:鍾
鍾柏生
1985〈說「異」兼釋與「異」並見諸詞〉《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56本第3分。
1987〈釋「 」及其相關問題 ─ 附釋「 」及「又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58本第1分。
2008《鍾柏生古文字論文自選集》,臺北:藝文印書館,2008年3月第1版。

18劃:魏
魏建功
1935《古音系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9月第2刷。

19劃:藤、羅
藤堂明保(Tōdō, Akiyasu)
1954〈上古漢音の方言 ─特に周秦方言の特色について─〉《東方学論集》No.1,1954年2月。
1957《中国語音韻論 ─その歴史的研究─》,東京:光生館,1980年5月改版第1刷。
1987《藤堂明保中国語学論集》,東京:汲古書院,1987年3月第1版。
羅江文
1995〈從金文用韻和文字的統一性看兩周雅言書面語〉《玉溪師專學報(社科版)》1995年第1期。
1996〈從金文看上古鄰近韻的分立〉《古漢語研究》1996年第3期(總第32期)。
1999〈談兩周金文合韻的性質 ─ 兼論上古「楚音」〉《楚雄師專學報》1999年第14卷第4期。
2001〈《詩經》與兩周金文韻文押韻方式比較〉《古漢語研究》2001年第3期(總第52期。
2006〈《詩經》與兩周金文韻部比較〉《漢藏語言研究 ─ 第三十四屆國際漢藏語言暨語言學會議論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
羅常培
1939〈《經典釋文》和原本《玉篇》反切中的匣于兩紐 ─ 跋葛毅卿〈喻三入匣
再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8本第1分,1939年。
1978《羅常培語言學論文選集》,臺北:九思出版社,1978年,3月第1版。
2004《羅常培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12月第1版。
羅常培、周祖謨
1958《漢魏晉南北朝韻部演變研究(第一分冊)》,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6月第1版。

20劃:蘇、嚴
蘇建洲
2007〈初讀《上博(六)》〉,武漢大學簡帛研究網站,2007年7月19日。網址爲: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636。後收於《《上博楚竹書》文字及相關問題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1月第1版。
嚴學宭
1984〈論《說文》諧聲陰、入互諧現象〉,武漢:中國音韻學研究會第三屆學術討論會,1984年7月。
1990〈論楚族和楚語〉《沈兼士先生誕辰一百周年紀念論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0年5月第1版。
1997《民族研究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1997年3月第1版。
嚴翼相(Eom, Ik-sang)
2008《 (從漢語語言學的角度看韓國漢字音)》,首爾:韓國文化社,2008年8月第1刷。

22劃:龔
龔煌城
1980〈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Chinese, Tibetan, and Burmese Vowel Systems〉《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51本第3分,1980年。席嘉譯〈漢、藏、緬語元音的比較研究〉《音韻學研究通訊》第13期,武漢:中國音韻學研究會,1989年。
1990〈從漢藏語的比較看上古漢語若干聲母的擬測〉《西藏研究論文集》第3輯,
1990年。
1994〈The First Palatalization of Velars in Late Old Chinese(晚期上古漢語喉牙音聲母的第一次齶化)〉《In Honor of William S-Y. Wang :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on Language and Language Change》,1994年。
1995〈The System of Finals in Proto-Sino-Tibetan〉《The Ancest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95年。司聯合譯,李葆嘉校改〈原始漢藏語的韻母系統〉《漢語的祖先》,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0月第1版。
2000〈從漢藏語的比較看上古漢語的詞頭問題〉《語言暨語言學》2000年第1卷第2期。
2001〈上古漢語與原始漢藏語帶r與l複聲母的構擬〉《臺大文史哲學報》第54期,2001年。
2004《漢藏語研究論文集》大陸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
2007〈西方的歷史比較語言學與漢藏語的比較研究〉《語言學論叢》第35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7月第1版。

叄、網路資源

中華民國敎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編纂《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網路版)》,網址:http://dict.revised.moe.edu.tw/。
中華民國敎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編輯《異體字字典》,網址:
http://dict.variants.moe.edu.tw/suo.htm。
東方語言學,網址:http://www.eastling.org。
殷周金文暨青銅器資料庫,網址:
https://db1n.sinica.edu.tw/textdb/bronze/qry_bronze.php。
寒泉:古典文獻全文檢索資料庫,網址:http://libnt.npm.gov.tw/s25。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