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帝國邊疆」與「滿洲原鄉」:清朝前中期吉林地區之治理情境與政策運行(1644-1860)
作者:鹿智鈞
作者(外文):Chih-Chun Lu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邱澎生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1
主題關鍵詞:清帝國滿洲八旗制度吉林邊疆族群性Qing empireManchuEight Banners systemJilinfrontierethnici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
關於「滿洲」政權與清帝國之性質,近年來無疑備受學界矚目,惟至今似乎尚無定論。本研究認為若能在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適度納入族群理論中「建構論」之洞見,或可有效另闢蹊徑從一相對完整之視野持續深入探討這個課題。本研究嘗試以清朝前中期之吉林地區為例,闡述此處何以被官方視為「滿洲原鄉」,而此一特殊定位又與其原有之「帝國邊疆」處境如何相互影響。在上述問題之綜論下,官方塑造「滿洲」之理念及其具體實踐的微妙歷程,應能從不同角度被重新領會。本研究指出清朝入主中原後,皇帝基於鞏固政權的考量,逐步順應時勢擬定一「雙調和策略」以達到整合「傳統漢制」與「滿洲舊俗」之效,而東北邊疆尤其是吉林地區即在此策的出現下,開始日益承擔關鍵之「滿洲原鄉」職責。不過吉林地區因終究地處偏遠,導致清朝君臣於此執行日常行政、軍事邊防與經濟開發等要務時,勢必得不斷審慎面對「帝國邊疆」與「滿洲原鄉」兩種角色何以兼容,且於某些時刻仍須有所取捨之重要課題。本研究一方面旨在細緻討論清朝吉林地區許多重要政策之意涵,並藉此具體而微地說明「滿洲」與清帝國的特殊性,另一方面亦希冀透過吉林之個案分析,為「族群」概念之理解與運用提供些許反思。
Despite the fact that the nature of the Manchu regime and the Qing empire has been the subject of enormous scholarly attention for decades, it seems that this issue remains unsettled to date. Therefore, it is suggested in this research that if we could, based on work of previous researchers, introduce the constructionist approach into the analysis, this methodology borrowed from ethnic studies would help branch out into new directions and continue to dig deeper into the subject from a broader and comparatively more holistic perspective. This research uses Jilin area during 1644-1860 as a case study, trying to enunciate how this region was regarded as “the homeland of Manchu” by the Qing officials and how this special position interacted with its original status as “the frontier of the Qing empire”. By addressing this issue, we might gain a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ntion behind the shaping of “Manchu” identity by the Qing emperors and the delicate process of its performance. It is pointed out in this research that after the transition from Ming to Qing, in an attempt to consolidate the political control of the empire, the emperors progressively formulated a “bi-compromising strategy” with an aim of integrating the “Chinese political traditions and norms” and the “Manchu custom”. Hence, the northeast frontier, especially the Jilin area, began to play the vital role of the “Manchurian homeland”. However, in spite of being considered vital from an ideological perspective, the Jilin area remained after all geographically remote and peripheral. While the Qing emperors and officials performed administrative, military, economic affairs of Jilin, the two different roles that Jilin played seemed to conflict. In fact, it was difficult to fulfill one without failing the other at some crucial moments. On the one hand, this research constitutes an attempt to produce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meaning of the political policies imposed on the Jilin area during 1644-1860, which fully manifested the distinctiveness of the Manchu and the Qing empire.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hoped that this in-depth case study of Jilin will shed new light on the use 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of ethnicity.
一、檔案資料
《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欽定國史大臣列傳》,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明清內閣大庫檔案》,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
《滿文錄副奏摺》,北京: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
《軍機處錄副奏摺》,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微卷資料,檔案原件藏於北京: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
《清代硃批奏摺財政類》,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微卷資料,檔案原件藏於北京: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
《順天府檔案》,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微卷資料,檔案原件藏於北京: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
《清代吉林官莊檔案史料》,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微卷資料,檔案原件藏於瀋陽:遼寧省檔案館。
《三姓檔民族事務檔案史料》,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微片資料,檔案原件藏於瀋陽:遼寧省檔案館。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譯,《康熙朝滿文硃批奏摺全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雍正朝漢文硃批奏摺彙編》,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譯,《雍正朝滿文硃批奏摺全譯》,合肥:黃山書社,1998。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乾隆朝上諭檔》,北京:檔案出版社,1989。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嘉慶道光兩朝上諭檔》,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乾隆朝滿文寄信檔譯編》,長沙:嶽麓書社,2011。
遼寧省檔案館等編,《三姓副都統衙門滿文檔案譯編》,瀋陽:遼瀋書社,1984。
遼寧省檔案館編,《清代三姓副都統衙門滿漢文檔案選編》,瀋陽:遼寧古籍出版社,1995。
廣祿等編譯,《清太祖朝老滿文原檔(第2册昃字老滿文檔册)》,臺北,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1971。
杜家驥主編,《清嘉慶朝刑科題本社會史料輯刊》,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
常建華主編,《清嘉慶朝刑科題本社會史料分省輯刊》,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9。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編,《明清史料.丙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9。
呂小鮮編,〈乾隆朝參務史料〉,《歷史檔案》,1991:1(1991,北京),頁10-21。
王道瑞編,〈嘉慶朝參務檔案選編(下)〉,《歷史檔案》,2002:4(北京,2002),頁22-42+63。

二、官書典籍
《明太祖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明太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明神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清太祖高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
《大清太宗文皇帝實錄》,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小紅綾本(初纂本)。
《清太宗文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清世祖章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康熙起居注》,北京:中華書局,1984。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清代起居注冊.康熙朝(臺北所藏)》,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9。
《清聖祖仁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清世宗憲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清高宗純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清仁宗睿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
《清宣宗成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
《清文宗顯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
《清穆宗毅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
《大清律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藏,乾隆三十三年武英殿刻本。
《大清會典(康熙朝)》,臺北:文海出版社,1992-1993。
《大清會典(雍正朝)》,臺北:文海出版社,1993。
《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嘉慶朝)》,臺北:文海出版社,1991-1992。
《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光緒朝)》,臺北:啟文出版社,1963。
《清朝文獻通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
《清朝通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
《欽定大清一統志》,收錄於《文淵閣四庫全書.474》,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欽定八旗通志》,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
《盛京典制備考》,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政書類.88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吉林通志》,收錄於《東北史志.第4部》,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2004。
《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匯編.職方典》,上海:中華書局,1934。
[漢]司馬遷,《史記》,臺北:鼎文書局,1981。
[漢]桓寬著,王利器校注,《鹽鐵論》,北京:中華書局,1996。
[漢]班固,《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6。
[漢]班固,《白虎通》,收錄於《叢書集成簡編.98》,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公司,1966。
[唐]房玄齡等,《晉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
[唐〕李百藥,《北齊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
[宋]朱熹,《點校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03。
[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
[明]陳子龍等編,《明經世文編》,北京:中華書局,1962。
[明]海瑞,《海忠介公集》,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資料庫藏。
[清]王慶雲,《石渠紀餘》,收錄於《叢書集成續編.第51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
[清]王梓材等編,《宋元學案補遺》,收錄於《叢書集成續編.第251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
[清]張廷玉等,《明史》,臺北:鼎文書局,1980。
[清]阿桂等編,孫文良等點校,《滿洲源流考》,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1988。
[清]雲生編,金恩暉等點校,《打牲烏拉志典全書》,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
[清]楊賓著,李慧娟點校,《柳邊紀略》,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14。
[清]吳桭臣著,李慧娟點校,《寧古塔紀略》,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14。
[清]薩英額著,趙瑞點校,《吉林外記》,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14。
[清]西清著,趙瑞點校,《黑龍江外記》,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14。
[清]何秋濤,《北徼喀倫考》,收錄於[清]王錫祺編,《小方壺齋輿地叢鈔.第三帙》,臺北:廣文書局,1962。
[清]張大昌編,《杭州八旗駐防營志略》,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光緒年間浙江書局刊本。
[清]李田秀,《入瀋記(中)》,收錄於弘華文主編,《燕行錄全編.第2輯.10》,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
[清]蔣良騏著,鮑思陶等點校,《東華錄》,濟南:齊魯書社,2005。
[清]琴川居士編,《皇清奏議》,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
[清]魏源編,《海國圖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67。
[清]魏源等編,《皇朝經世文編》,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資料庫藏。
〔清〕吳壇著,馬建石等點校,《大清律例通考校注》,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2。
〔清〕陶駿等,《大清律例增修統纂集成》,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5。
[清]楊同桂編,《瀋故》,收錄於金毓紱編,《遼海叢書》,瀋陽:遼瀋書社,1985。
[清]陸以湉,崔凡芝點校,《冷廬雜識》,北京:中華書局,1984。
[清]福格著,汪北平點校,《聽雨叢談》,北京:中華書局,2007。
[清]昭槤著,何英芳點校,《嘯亭雜錄》,北京:中華書局,2006。
[清]陳康祺著,晉石點校,《郎潛紀聞三筆》,北京:中華書局,1984。
[清]袁昶,陳見微點校,《吉林志略》,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
[清]寶鋆等修,《籌辦夷務始末》,臺北:文海出版社,1971。
[清]薛允升著,黃靜嘉編校,《讀例存疑重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
[清]銘安,《吉林將軍銘安奏摺》,收錄於《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藏稿抄本叢刊.第34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
[清]徐世昌,《東三省政略》,收錄於《東北史志.第3部》,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2004。
趙爾巽等著,楊家駱點校,《清史稿》,臺北:鼎文書局,1981。
李澍田等點校,《吉林志書》,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臺北:文海出版社,1963。

三、專書著作
丁海斌,《清代陪都盛京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刁書仁,《東北旗地研究》,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
刁書仁,《清代八旗駐防與東北社會變遷》,北京:科學出版社,2018。
尤淑君,《賓禮到禮賓——外使覲見與晚清涉外體制的變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
王佩環,《清帝東巡》,瀋陽:瀋陽出版社,2004。
王明珂,《游牧者的抉擇:面對漢帝國的北亞游牧部族》,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增訂本)》,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王明珂,《反思史學與史學反思:文本與表徵分析》,臺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2015。
王革生,《清代東北土地制度史》,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1。
王健文,《奉天承運:古代中國的「國家」概念及其正當性基礎》,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
任桂淳,《清朝八旗駐防興衰史》,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3。
朱永杰,《清代駐防城:時空結構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衣保中、陳玉峰、李帆,《清代滿洲土地制度研究》,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
吳政緯,《眷眷明朝:朝鮮士人的中國論述與文化心態(1600-1800)》,臺北:秀威資訊科技公司,2015。
李花子,《清朝與朝鮮關係史研究:以越境交涉為中心》,香港:香港亞洲出版社,2006。
李花子,《清代中朝邊界史探研:結合實地踏查的研究》,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19。
杜家驥,《清朝滿蒙聯姻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周振鶴編,《中國行政區劃通史.明代卷(修訂本)》,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7。
周振鶴編,《中國行政區劃通史.清代卷(修訂本)》,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7。
周遠廉,《清朝開國史研究》,瀋陽:遼寧人民出版,1981。
孟 森,《清朝前紀》,上海:商務印書館,1930。
孟 森,《滿洲開國史講義》,北京:中華書局,2006。
定宜庄,《清代八旗駐防研究》,瀋陽:遼寧出版社,2002。
定宜庄、郭松義、李中清、康文林(Cameron Campbell),《遼東移民中的旗人社會:歷史文獻、人口統計與田野調查》,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4。
定宜庄、邱源媛,《近畿五百里:清代畿輔地區的旗地與莊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
林士鉉,《清季東北移民實邊政策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2001。
祁美琴,《清代內務府》,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9。
邱澎生,《當法律遇上經濟:明清中國的商業法律》,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08。
邱澎生,《當經濟遇上法律:明清中國的市場演化》,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8。
姚念慈,《清初政治史探微》,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8。
姚念慈,《康熙盛世與帝王心術:評「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5。
姚念慈,《定鼎中原之路:從皇太極入關到玄燁親政》,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8。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11。
胡祥雨,《清代法律的常規化:族群與等級》,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
茅海建,《近代的尺度:兩次鴉片戰爭軍事與外交(增訂本)》,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1。
孫 靜,《「滿洲」民族共同體形成歷程》,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8。
馬汝珩、馬大正編,《清代的邊疆政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張晉藩、郭成康,《清入關前國家法律制度史》,瀋陽:遼寧人民社出版,1988。
張維華、孫西,《清前期中俄關係》,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7。
梁方仲,《中國歷代戶口、田地、田賦統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莊吉發,《清高宗十全武功研究》,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2。
陳 鋒,《清代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
陳 鵬,《路途漫漫絲貂情:明清東北亞絲綢之路研究》,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11。
鹿智鈞,《根本與世僕:清朝旗人的法律地位》,臺北:秀威資訊公司,2017。
喬治忠,《清朝官方史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
焦潤明,《清末東北三省鼠疫災難及防疫措施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
程妮娜等,《中國歷代邊疆治理研究》,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7。
黃治國,《漠南軍府:清代綏遠城駐防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
楊 暘編,《明清東北亞水陸絲綢之路與蝦夷錦研究》,瀋陽:遼海出版社,2001。
萬 明,《中國融入世界的步履:明與清前期海外政策比較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葉高樹,《清朝前期的文化政策》,臺北:稻鄉出版社,2002。
葛兆光,《宅茲中國:重建有關「中國」的歷史論述》,北京:中華書局,2014。
葛兆光,《何為中國:疆域、民族、文化與歷史》,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14。
廖敏淑,《清代中國對外關係新論》,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出版社,2013。
劉小萌,《滿族從部落到國家的發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蔣竹山,《人參帝國:清代人參的生產、消費與醫療》,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5。
賴惠敏,《乾隆皇帝的荷包》,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6。
賴惠敏,《滿大人的荷包:清代喀爾喀蒙古的衙門與商號》,北京:中華書局,2020。
錢 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3。
魏 影,《清代京旗回屯問題研究》,哈爾濱:黑龍江大學出版社,2009。
米華健(James A. Millward)著,賈建飛譯,《嘉峪關外:1759-1864年新疆的經濟、民族和清帝國》,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7。
芮瑪麗(Mary Clabaugh Wright)著,房德鄰譯,《同治中興:中國保守主義的最後抵抗(1862-1874)》,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邵式柏(John R. Shepherd)著,林偉盛等譯,《臺灣邊疆的治理與政治經濟(1600-1800)》,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
珍.波本克(Jane Burbank)、弗雷德里克.庫伯(Frederick Cooper)著,馮奕達譯,《世界帝國二千年:一部關於權力政治的全球史》,新北:八旗文化/遠足文化事業公司,2015。
馬世嘉(Matthew W. Mosca)著,羅盛吉譯,《破譯邊疆.破解帝國:印度問題與清代中國地緣政治的轉型》,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公司,2019。
通猜.威尼差恭(Thongchai Winichakul)著,袁劍譯,《圖繪暹羅:一部國家地緣機體的歷史》,南京:譯林出版社,2016。
曾小萍(Madeleine Zelin)著,董建中譯,《州縣官的銀兩:18世紀中國的合理化財政改革》,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渡邊信一郎著,徐冲譯,《中國古代的王權與天下秩序:從日中比較史的視角出發》,北京:中華書局,2008。
鄧津華(Emma Jinhua Teng)著,楊雅婷譯,《臺灣的想像地理:中國殖民旅遊書寫與圖(1683-1895),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8。
蕭公權著,張皓等譯,《中國鄉村:論19世紀的帝國控制》,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4。
濮德培(Peter C. Perdue)著,葉品岑等譯,《中國西征:大清征服中央歐亞與蒙古帝國的最後輓歌》,新北:衛城出版/遠足文化事業公司,2021。
濱下武志著,朱蔭貴等譯,《近代中國的國際契機:朝貢貿易體系與近代亞洲經濟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魏丕信(Pierre-Etienne Will)著,徐建青譯,《18世紀中國的官僚制度與荒政》,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
松浦茂,《清朝のアムール政策と少数民族》,京都:京都大学学術出版会,2006。
Cassel, Pär Kristoffer. Grounds of Judgment: Extraterritoriality and Imperial Power in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and Japa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
Chen, Shuang. State-Sponsored Inequality: The Banner System and Social Stratification in Northeast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7.
Enatsu, Yoshiki. Banner Legacy: The Rise of the Fengtian Local Elite at the End of the Qing.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2004.
Giersch, Charles Patterson. Asian Borderlands: The Transformation of Qing China’s Yunnan Frontier.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Hostetler, Laura. Qing Colonial Enterprise: Ethnography and Cartography in Early Modern China.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5.
Isett, Christopher Mills. State, Peasant, and Merchant in Qing Manchuria, 1644-1862.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Kim, Seonmin. Ginseng and Borderland: Territorial Boundaries and Political Relations between Qing China and Chosŏn Korea. 1636-1912. Oakland,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17.
Lattimore, Owen. Manchuria, Cradle of Conflict. Manchuria, Cradle of Conflict.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 1932.
Lee, Robert H. G. The Manchurian Frontier in Ch’ing Histor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0.
Naquin, Susan. Millenarian Rebellion in China: The Eight Trigrams Uprising of 1813.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6.
Schlesinger, Jonathan. A World Trimmed with Fur: Wild Things, Pristine Places, and the Natural Fringes of Qing Rul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9.
Shao, Dan. Remote Homeland, Recovered Borderland : Manchus, Manchoukuo, and Manchuria, 1907-1985.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11.
Wang, Yuanchong. Remaking the Chinese Empire: Manchu-Korean Relations, 1616-1911.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18.
Zhao, Gang. The Qing Opening to the Ocean: Chinese Maritime Policies, 1684-1757.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13.

四、期刊與專書論文
N.哈斯巴根,〈清初汗號與滿蒙關係〉,《民族研究》,2012:2(北京,2012),頁86-96。
丁海斌,〈中國古代陪都十大類型論〉,《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9:4(瀋陽,2011),頁81-86。
刁書仁,〈試論順康時期的吉林官莊〉,《吉林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3(吉林,1989),頁67-71。
刁書仁,〈正統年間建州左衛西遷考實——兼論東亞地區女真與明朝、李氏朝鮮的關係〉,《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10:4(北京,2010),頁34-46。
刁書仁,〈景泰、天順年間建州三衛女真與明朝、朝鮮的關係〉,《史學集刊》,2010:1(長春,2010),頁101-107。
尤世彪,〈盛京旗倉設立原因初探〉,《古今農業》,2018:3(北京,2018),頁46-51+35。
方 鐵,〈論中原王朝治邊的理念、方略與制度安排〉,《煙臺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1:1(煙臺,2018),頁82-91。
毛曉陽、鄒燕青,〈以公益求公平:清代州縣考棚述論〉,《清史論叢》,2017:1(北京,2017),頁147-167。
王 剛,〈清代綠營官兵編入八旗水師考析〉,《清史研究》,2016:1(北京,2016),頁73-82。
王立新,〈也談清代吉林的南海巡查〉,《清史研究》,2016:3(北京,2016),頁107-120。
王成勉,〈沒有交集的對話——近年來學界對「滿族漢化」之爭議〉,收錄於汪榮祖等編,《胡人漢化與漢人胡化》(嘉義:國立中正大學臺灣人文研究中心,2006),頁57-81。
王明珂,〈什麼是民族:以羌族為例探討一個民族誌與民族史研究上的關鍵問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5:4(臺北,1994),頁989-1027。
王明珂,〈遼西地區專化遊牧業的起源——兼論華夏邊緣的形成〉,《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7:1(臺北,1996),頁195-238。
王俊中,〈「滿洲」與「文殊」的淵源及西藏政教思想中的領袖與佛菩薩〉,《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8(臺北,1997),頁89-132。
王星光、柴國生,〈中國古代生物質能源的類型和利用略論〉,《自然科學史研究》,29:4(北京,2010),頁421-436。
王星光、柴國生,〈宋代傳統燃料危機質疑〉,《中國史研究》,2013:4(北京,2013),頁139-156。
王春橋,〈明清雲南西部邊地土司「內外」分際的歷史過程〉,《中國歷史地理論叢》,34:1(西安,2019),頁85-91。
王革生,〈京旗「蘇拉」移駐考辨〉,《史學集刊》,1985:4(長春,1985),頁38-43。
王革生,〈清代東北官莊的由來和演變〉,《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9:3(廈門,1989),頁66-72。
王景澤,〈清前期經營東北的軍事戰略失誤〉,《北方文物》,1997:2(哈爾濱,1997),頁76-83。
王業鍵,〈清代經濟芻論〉,《食貨月刊》,2:11(臺北,1973),頁541-550。
王學玲,〈是地即成土——清初流放東北文士之「絕域」紀游〉,《漢學研究》,24:2(臺北,2006),頁255-288。
王學玲,〈一個流放地的考察——論清初東北寧古塔的史地建構〉,《文與哲》,11(高雄,2007),頁371-407。
王學玲,〈從鼎革際遇重探清初遣戍東北文士的出處認同〉,《淡江中文學報》,18 (臺北,2008),頁185-223。
王雙懷,〈明清「狼兵」新探〉,《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13:3(北京,2013),頁21-30。
王寶光,〈虎槍與虎槍營〉,《紫禁城》, 1983:1(北京,1983),頁29-31。
付永正,〈清代吉黑「三音哈哈」送京備選侍衛制度及其實效考〉,《北京社會科學》,2016:10 (北京,2016),頁102-112。
付永正,〈清代東北駐防官兵裝備與操演槍械狀況考——基於咸豐二年軍興以前的研究〉,《貴州文史叢刊》,2017:3(貴陽,2017),頁45-52。
付永正,〈晚清東北旗籍官兵槍械裝備與操演狀況考論〉,《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7:10(北京,2017),頁98-108。
付永正,〈清代東北八旗界官研究〉,《清史研究》,2020:2(北京,2020),頁26-44。
左步青,〈乾隆鎮壓王倫起義後的防民措施〉,《故宮博物院院刊》,1983:2(北京,1983),頁29-37。
甘德星,〈「正統」之源:滿洲入關前後王權思想之發展與蒙藏轉輪王觀念之關係考辨〉,收錄於汪榮祖等編,《民族認同與文化融合》(嘉義:國立中正大學臺灣人文研究中心,2006),頁119-174。
甘懷真,〈秦漢的「天下」政體——以郊祀禮改革為中心〉,《新史學》,16:4(臺北,2005),頁13-56。
甘懷真,〈「天下」觀念的再檢討〉,收錄於吳展良編,《東亞近世世界觀的形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頁85-109。
甘懷真,〈山鹿素行《中朝事實》中的天下與中國概念〉,收錄於葉國良、徐興慶編,《江戶時代日本漢學研究諸面向:思想文化篇》(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頁121-144。
甘懷真,〈第三世紀辰王政權與東亞冊封體制〉,《新史學》,22:3(臺北,2011),頁9-70。
甘懷真,〈從天下國家的觀點論中國中古的朝代〉,收錄於《中國中古史研究》编委會編,《中國中古史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1),頁3-22。
甘懷真,〈從天下到地上——天下學說與東亞國際關係的檢討〉,《臺大東亞文化研究》,5(臺北,2018),頁289-317。
田志和,〈論清代東北駐防八旗的興衰〉,《滿族研究》,1992:2(瀋陽,1992),頁13-20。
申 斌,〈賦役全書與明清法定財政集中管理體制的形成——兼論明清國家財政治理焦點之轉移〉,《中國經濟史研究》,2021:1(北京,2021),頁54-72。
任玉雪,〈從八旗駐防到地方行政制度——以清代盛京八旗駐防制度的嬗變為中心〉,《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2:3(西安,2007),頁103-112。
任玉雪,〈再論清代東北的旗、民管理體制〉,《學術界》,2010:3(合肥,2010),頁183-192。
任玉雪,〈論清代東北地區的廳〉,《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6:3(西安,2011),頁81-91。
任玉雪、李中清、康文林(Cameron Campbell),〈地方政府的行政實踐與國家制度之間的衝突及重塑——以晚清吉林將軍雙城堡民界的出現為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82:3(臺北,2011),頁493-532。
任玉雪,〈清代吉林將軍雙城地區的身份制度與旗界、民界(1815-1911年)——兼論東北地區的封禁政策〉,《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8:3(西安,2013),頁115-123。
任玉雪、李榮倩,〈清代盛京圍場的隸屬與盛京、吉林將軍轄區的分界〉,《中國歷史地理論叢》,31:4(西安,2016),頁121-128。
全漢昇、王業鍵,〈清代的人口變動〉,《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2(臺北,1961),頁139-180。
安海燕,〈作為「轉輪王」和「文殊菩薩」的清帝——兼論乾隆帝與藏傳佛教的關係〉,《清史研究》,2020:2(北京,2020),頁105-118。
成崇德,〈清代前期邊疆通論(下)〉,《清史研究》,1998:1(北京,1998),頁14-27。
朱 滸,〈食為民天:清代備荒倉儲的政策演變與結構轉換〉,《史學月刊》,2014:4(開封,2014),頁20-25。
朱 鴻,〈從南京到北京:明初定都問題的探討〉,《師大學報》,33(臺北,1988),頁259-282。
衣保中,〈清代八項旗租地的形成、破壞及丈放〉,《史學集刊》,1993:4(長春,1993),頁28-34。
衣保中,〈論清代東北旗地的公產化〉,《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4:2(長春,1994),頁84-89。
何永智,〈清代盛京戶部經費來源研究〉,《中國經濟史研究》,2019:2(北京,2019),頁149-162。
何幸真,〈承襲、回應與發展——臺灣清史研究中的「漢化」論述〉,《史匯》,14(桃園,2010),頁153-164。
何漢威,〈清末賦稅基準的擴大及其局限——以雜稅中的菸酒稅和契稅為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17下(臺北,1988),頁69-98。
佟永功,〈清代盛京參務活動述略〉,《清史研究》,2000:1(北京,2000),頁42-49。
吳元豐,〈清乾隆年間伊犁遣屯〉,《西域研究》,1991:3(烏魯木齊,1991),頁50-58。
吳元豐,〈清代伊犁將軍衙門內設機構淺析〉,《歷史檔案》,2009:2(北京,2009),頁44-47。
吳昌穩,〈以公家之財濟公家之用:清代協餉制度的創建〉,《學術研究》,2013:1(廣州,2013),頁113-121。
吳俊瑩,〈從東三省鼠疫問題看清末的內政與外交(1910-1911)〉,《國史館館刊》,20(臺北,2009),頁39-69。
吳啟訥,〈清朝的戰略防衛有異於近代帝國的殖民擴張——兼論英文中國史學界中「歐亞大陸相似論」和「阿爾泰學派」〉,收錄於汪榮祖編,《清帝國性質的再商榷:回應新清史》(臺北:遠流出版公司,2014),頁81-107。
吳啟訥,〈邊疆政治與中國的近代轉型——對中國近代史上邊疆、族群歷史書寫的再思考〉,《原道》,32(北京,2016),頁3-19。
吳啟訥,〈聖人之道為體 喇嘛之道為用——清朝邊疆政治與族群政治架構議〉 ,《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1(北京,2017),頁85-89。
吳莉葦,〈比較研究中的陷阱——評勞拉.霍斯泰特勒《清朝殖民地事業》〉,《史學月刊》,2005:6 (開封,2005),頁83-92。
吳雪娟、羅盛吉,〈部族名稱「烏拉齊」考釋〉,《滿語研究》,2017:2(瀋陽,2017),頁82-93。
呂 萍、丁寧,〈清代東北第一水師:吉林水師營〉,《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16:4(北京,2016),頁46-55。
呂一燃,〈關於早期中俄東段邊界的幾個問題〉,《中國邊疆史地研究》,1994:4(北京,1994),頁1-12。
李 林,〈「開化」與「殖民」兩套詮釋話語的論爭與困境——兼與John E. Herman教授商榷〉,《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80(臺北,2013),頁151-170。
李小雪,〈清初奉天地區旗民二重管理體制的形成〉,《中國歷史地理論叢》,31:1(西安,2016),頁109-116。
李小雪,〈論清初盛京地區住屯旗人管理方式的調整〉,《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4:2(瀋陽,2016),頁153-160。
李小雪,〈論盛京五部初設時在上層管理體制中的作用〉,《吉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2(四平,2017),頁82-86。
李友東,〈從「王朝」到「帝國」的轉移——西方學術範式中「歷史中國」的意涵變化〉,《史學理論研究》,2020:3(北京,2020),頁10-16。
李文良,〈民田與請墾制度:清初臺灣田園的接收與管理〉,收錄於詹素娟編,《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施添福教授榮退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1),頁27-56。
李世愉,〈清前期治邊思想的新變化〉,《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02:1(北京,2002),頁5-14。
李世愉,〈兩次大規模增廣學額之比較研究〉,收錄於氏著,《清代科舉制度考辯》(瀋陽:瀋陽出版社,2005),頁177-208。
李光濤,〈論建州與流賊相因亡明〉,《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2(臺北,1948),頁193-236。
李光濤,〈論崇禎二年「己巳虜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8(臺北,1948),頁449-484。
李自然,〈清代長白山封禪及其對滿族社會文化的影響〉,《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122(呼和浩特,2000),頁44-50。
李伯重,〈中國全國市場的形成,1500-1840年〉,《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4:4(北京,1999),頁48-54。
李伯重,〈十九世紀初期中國全國市場:規模與空間結構〉,《浙江學刊》,2010:4(杭州,2010),頁5-14。
李尚英,〈天理教新探〉,《華南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81:4(廣州,1981),頁129-136。
李尚英,〈關於林清、李文成起義的幾個問題〉,《故宮博物院院刊》,1983:4(北京,1983),頁54-58。
李尚英,〈八卦教的淵源、定名及其與天理教的關係〉,《清史研究》,1992:1(北京,1992),頁50-55。
李祖基,〈清代臺灣之官莊(下)〉,《臺灣研究集刊》,1992:4(廈門,1992),頁66-71。
李智裕,〈明代中朝之間「甌脫」地帶人口變遷考〉,《東北史地》,2012:3(長春,2012),頁54-56。
李新宇、劉小萌,〈康熙朝發遣烏拉牲丁考〉,《社會科學戰線》,2020:1(長春,2020),頁259-265。
李德新, 〈順康雍朝東北流人數量考〉,《雲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5:2(昆明,2018),頁131-138。
李澎田、刁書仁,〈吉林船廠考略〉,《吉林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4:3(吉林,1984),頁74-78。
杜家驥,〈清代八旗制度中的值年旗〉,《歷史教學(下半月刊)》,2011:22(天津,2011),頁3-11+20。
杜麗紅,〈清季哈爾濱防疫領導權爭執之背景〉,《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78(臺北,2012),頁87-124。
汪宏倫,〈理解當代中國民族主義:制度、情感結構與認識框架〉,收錄於蕭阿勤等主編,《族群、民族與現代國家:經驗與理論的反思》(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16),頁372-436。
汪榮祖、李磊、殷之光、周展安、黃銳杰、田雷,〈「新清史」與中國歷史主體性〉,《東方學刊》,2019:1(上海,2019),頁100-112。
汪榮祖,〈海外中國史研究值得警惕的六大問題〉,《國際漢學》,2020:2(北京,2020),頁5-20。
肖俊生,〈晚清酒稅政策的演變論析〉,《社會科學輯刊》,2008:3(瀋陽,2008),頁150-155。
邢義田,〈天下一家——傳統中國天下觀的形成〉,收錄於氏著,《秦漢史論稿》(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7),頁3-41。
那曉波,〈試論清入關前對黑龍江流域各族的政策〉,《黑龍江民族叢刊》,1987:4(哈爾濱,1987),頁45-51。
孟 森,〈八旗制度考實〉,收錄於氏著,《清史講義》(北京:中華書局,2008),頁20-113。
孟繁勇,〈清代宗室覺羅發遣東北述略〉,《社會科學戰線》,2016:8(長春,2016),頁122-131。
孟繁勇,〈清朝前期向東北地區派遣御史述略〉,《蘭臺世界》,2018:12(瀋陽,2018)。頁134-138。
定宜庄,〈試論清代中葉京旗的雙城堡屯墾〉, 《北方文物》,1987:1(哈爾濱,1987),頁81-86。
定宜庄,〈清代理事同知考略〉,收錄於蔡美彪編,《慶祝王鍾翰先生八十壽辰學術論文集》(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3),頁263-274。
岸本美緒,〈「後十六世紀問題」與清朝〉,《清史研究》,2005:2(北京,2005),頁81-92。
承 志,〈滿文《烏喇等處地方圖》考〉,《故宮學術季刊》,26:4(臺北,2009),頁1-74。
承 志,〈尼布楚條約界碑圖的幻影——滿文《黑龍江流域圖》研究〉,《故宮學術季刊》,29:1(臺北,2011),頁147-236。
承 志,〈尼布楚條約相關文書探析——以滿文界碑文書為中心〉,《清史論叢》,2016:1(北京,2016),頁265-297。
林士鉉,〈皇矣陪都,實惟帝鄉——乾隆皇帝與滿漢文《御製盛京賦》〉,《故宮文物月刊》,367(臺北,2013),頁52-67。
林士鉉,〈絕塞山泉煮龍井——高士奇扈從東巡及其東北見聞〉,收錄於藍美華編,《漢人在邊疆》(臺北:政大出版社,2014),頁31-67。
林士鉉,〈美國華盛頓大學圖書館典藏滿漢文篆字《御製盛京賦》版本探究〉,收錄於白文煜編,《清前歷史與盛京文化(上卷)》,(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15),頁373-388。
林玉茹,〈政治、族群與貿易:十八世紀海商團體郊在臺灣的出現〉,《國史館館刊》,62(臺北,2019),頁5-51。
林開世,〈「凡堅固者皆將煙消雲散」:評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灣人類學刊》,1:1(臺北,2003),頁197-208。
林開世,〈對臺灣人類學界族群建構研究的檢討:一個建構論的觀點〉,收錄於林淑蓉等編,《重讀臺灣——人類學的視野:百年人類學回顧與前瞻》(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14),頁217-251。
林開世,〈從頭人家系到斯卡羅族:重新出土的族群?〉,收錄於蕭阿勤等主編,《族群、民族與現代國家:經驗與理論的反思》(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16),頁257-307。
邱仲麟,〈人口增長、森林砍伐與明代北京生活燃料的轉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4:1(臺北,2003),頁141-188。
邱仲麟,〈明代的煤礦開採——生態變遷、官方舉措與社會勢力的交互作用〉,《清華學報》,37:2(新竹,2007),頁361-401。
邱仲麟,〈西皮與東皮:明代蒙古與遼東地區毛皮之輸入〉,《淡江史學》,20(臺北,2009),頁21-61。
邱仲麟,〈清代北京用煤及其運銷體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94(臺北,2016),頁1-40。
邱仲麟,〈清代北京煤炭開採與礦工受虐事件〉,《清史研究》,2017:3(北京,2017),頁1-20。
邱澎生,〈由代收稅捐看清末蘇州商會的「代表性」問題〉,《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1(成都,2014),頁14-24。
邸永君,〈明遼東長城與清柳條邊〉,《尋根》,2004:2(鄭州,2004),頁128-130。
金恩暉,〈對中國清代打牲烏拉地方研究史料綜述〉,《圖書館學研究》,1987:6(長春,1987),頁1-6。
阿拉騰奧其爾,〈從「羅剎」到「俄羅斯」——清初中俄兩國的早期接觸〉,《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14:1(北京,2014),頁155-163。
侯丕勛、尚季芳,〈「甌脫」及其相關問題再探討〉,《西夏研究》,2015:1(銀川,2015),頁105-111。
柏 樺,〈清王朝罪犯發遣新疆制度〉,《社會科學輯刊》,2017:2(瀋陽,2017),頁117-125。
柯志明,〈清代臺灣三層式族群空間體制的形構與轉化:紫線界前後的比較〉,《臺灣史研究》,22:2(臺北,2015),頁45-110。
柯志明,〈臺灣社會變遷研究的歷史轉向:對整體觀與貶抑歷史敘事的一點反思〉,《臺灣社會學刊》,63(臺北,2018),頁1-62。
柳若梅,〈尼布楚會談中的徐日升、耶穌會士與俄國〉,《人文叢刊》,4(北京,2009),頁337-345。
胡 恒,〈清代巡檢司時空分布特徵初探〉,《史學月刊》,2009:11(開封,2009),頁42-51。
胡 恒,〈廳制起源及其在清代的演變〉,收錄於華林甫編,《清代政區地理初探》(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5),頁272-305。
胡正光,〈從認知觀點看現代羌族的誕生〉,《社會分析》,11(臺北,2015),頁153-186。
胡正光,〈社會演化與人群分類:族群做為語意〉,《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61(臺北,2017),頁1-71。
胡建中,〈清宮兵器研究〉,《故宮博物院院刊》,1990:1(北京,1990),頁17-27。
胡祥雨,〈海外清史研究:歷史、趨勢與問題〉,《清史研究》,2020:4(北京,2020),頁137-145。
胡鐵球、霍維洮,〈清代新疆遣犯移民研究的幾個誤區〉,收錄於張海鵬等編,《中國歷史上的西部開發:2005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頁170-183。
范 可,〈何以「邊」為:巴特「族群邊界」理論的啟迪〉,《學術月刊》,2017:7(上海,2017),頁99-110。
范金民,〈清代禁酒禁麴的考察〉,《中國經濟史研究》,1992:3(北京,1992),頁 92-104。
韋慶遠、魯素,〈清代前期礦業政策的演變(上)〉,《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3:3(廈門,1983),頁1-17。
韋慶遠、魯素,〈清代前期礦業政策的演變(下)〉, 《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3:4(廈門,1983),頁5-28。
唐立宗,〈採礦助餉:18世紀初期山東的開礦熱潮與督礦調查〉,《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期刊》,52:2(臺北,2014),頁1-61。
孫 明,〈康熙時期新滿洲駐防佐領編立新探〉,《社會科學戰線》,2018:2(長春,2018),頁166-172。
宮喜臣、駱雲和、段風芹,〈明清時代的東北採參業〉,《人參研究》,1990:4(通化,1990),頁5-9。
徐 泓,〈論何炳棣撰〈清代在中國史上的重要性〉〉,收錄於汪榮祖編,《清帝國性質的再商榷:回應新清史》(臺北:遠流出版公司,2014),頁193-199。
徐 泓,〈「新清史」論爭:從何炳棣、羅友枝論戰說起〉,《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北京,2016),頁1-13。
徐廣巍,〈雙城堡京旗回屯問題研究綜述〉,《黑河學院學報》,3:1(黑河,2012),頁113-116。
晁福林,〈從「民本」到「君本」——試論先秦時期專制王權觀念的形成〉,《中國史研究》,2013:4(北京,2013),頁31-47。
柴國生,〈「燃料荒」還是「燃料危機」:再論宋代燃料安全問題——兼與趙九洲商榷〉,《中國農史》,2019:1(南京,2019),頁106-119。
桂 濤,〈「崇德改制」與「丙子之役」:朝中交往中的正統性問題〉,《清史研究》,2017:2(北京,2017),頁84-98。
馬 戎,〈中華文明的「內」與「外」〉,《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5(上海,2016),頁6-9。
馬子木、烏雲畢力格,〈「同文之治」:清朝多語文政治文化的構擬與實踐〉, 《民族研究》,2017:4(北京,2017),頁82-94。
馬貝貝、呂萍,〈淺析清代打牲烏拉採珠牲丁〉,《地域文化研究》,2018:2(長春,2018),頁52-57。
馬金柱,〈清代東北封禁政策下的旗民交往關係——以乾隆朝吉林琿春為例〉,《歷史檔案》,2020:1(北京,2020),頁97-103。
馬越山,〈清代東北的封禁政策〉,《社會科學輯刊》,1986:2(瀋陽,1986),頁44-49。
常建華,〈乾隆初年開放礦禁問題新探〉,《明清論叢》,14(北京,2014),頁192-203。
常建華,〈國家認同:清史研究的新視角〉,《清史研究》,2010:4(北京,2010),頁1-17。
常建華,〈明代士大夫的民生思想及其政治實踐——以《明經世文編》為中心〉, 《古代文明》,9:2(長春,2015),頁81-90。
常修銘,〈壬辰戰爭與戰國日本的鐵炮配備率〉,《季風亞洲研究》,3(新竹,2016),頁67-98。
康 樂,〈天子與轉輪王——中國中古「王權觀」演變的一些個案〉,收錄於林富士編,《中國史新論.宗教史分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事業公司,2010),頁135-216。
張 杰,〈清初招撫新滿洲述略〉,《清史研究》,1994:1(北京,1994),頁23-30。
張 杰,〈試論清前期的東北封禁〉,《社會科學輯刊》,1994:5(瀋陽,1994),頁113-120。
張 杰,〈柳條邊、印票與清朝東北封禁新論〉,《中國邊疆史地研究》,1999:1(北京,1999),頁78-85。
張 杰、安曉穎,〈清入關前新滿洲入旗考論——新滿洲研究之四〉,《東北史地》,2009:5(長春,2009),頁51-55。
張 建,〈八旗漢軍火器營的創立〉,《歷史教學(下半月刊)》,2019:7(天津,2019),頁18-25。
張 巖,〈論清代常平倉與相關類倉之關係〉,《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8:4(廈門,1998),頁52-58。
張文濤,〈清代東北地區林業管理的變化及其影響〉,《北京林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9:2(北京,2010),頁20-25。
張存武,〈清代中韓邊務問題探源〉,《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臺北,1971),頁463-503。
張存武,〈清韓陸防政策及其實施:清季中韓界務糾紛的再解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下(臺北,1972),頁497-517。
張守生,〈清代巡察東北各衙門御史源流考證〉,《理論觀察》,2017:2(齊齊哈爾,2017),頁8-11。
張佳生,〈論滿族與長白山〉,《滿語研究》,2019:2(瀋陽,2019),頁117-124。
張振陽,〈中國非漢王朝郊祀禮變異之探討〉,收錄於周惠民編,《中國民族觀的摶成》(臺北:政大出版社,2013),頁23-55。
張晉藩,〈中國古代國家治理的重心——「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17:4(北京,2017),頁32-39。
張隆志,〈殖民接觸與文化轉譯:一八七四年臺灣「番地」主權論爭的再思考〉,收錄於甘懷真編,《東亞歷史上的天下與中國概念》(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頁255-284。
張雅晶,〈「大清」國號詞源研究〉,《清史研究》,2014:3(北京,2014),頁121-128。
張瑞威,〈誰是滿洲人?——西方近年滿洲史研究評述〉,《歷史人類學學刊》,4(香港,2006),頁93-112。
張璇如,〈清初封禁與招民開墾〉,《社會科學戰線》,1983:1(長春,1983),頁182-188。
張曉玲,〈關於俄羅斯哥薩克的幾個基本問題〉,《哈爾濱學院學報》,35:4(哈爾濱,2014),頁112-116。
章 廣,〈「不勞兵之法」——科舉制度與清王朝的確立和鞏固論析〉,《清史論叢》,2017:1(北京, 2017),頁121-137。
莊 聲,〈吉林烏拉地區異常氣候與災後重建——以乾隆十六年寧古塔將軍滿文文書為中心〉,《臺灣師大歷史學報》,60(臺北,2018),頁39-78。
莊 聲,〈清代琿春地區洪澇災害與賑災政策——以乾隆十五年災害為例〉,《中國歷史地理論叢》,33:3(西安,2018),頁16-25。
莊 聲,〈清代松花江下游的賑濟與奏銷——以乾隆十九年災害為中心〉,《臺大歷史學報》,65(臺北,2020),頁75-114。
莊吉發,〈建州三衛的設置及其與朝鮮的關係〉,收錄於氏著,《清史論集(5)》(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頁1-28。
莊吉發,〈清世宗與奏摺制度的發展〉,收錄於氏著,《清史論集(5)》(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頁29-62。
莊吉發,〈從奏摺制度的沿革論清代前期中央與地方的關係〉,收錄於氏著,《清史論集(7)》(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頁35-96。
郭松義,〈清代人口流動與邊疆開發〉,收錄於氏著,《清代賦役、商貿及其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1),頁241-280。
陳 勇,〈外銷——晚清財政的另一面相〉,《中國經濟史研究》,2020:6(北京,2020),頁59-68。
陳 鋒,〈論耗羨歸公〉,《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3(北京,2009),頁17-38。
陳 鵬,〈清代前期東北地區赫哲「新滿洲」形成初探〉,《史學集刊》,2007:6(長春,2007),頁85-90。
陳 鵬,〈清代東北地區庫雅喇「新滿洲」形成初探〉,《民族研究》,2008:1(北京,2008),頁76-84。
陳 鵬,〈清代東北邊疆邊民姓長制度述論〉,《東北史地》,2009:4(長春,2009),頁56-60。
陳詩蘭,〈山丹貿易與清日兩國的東北亞政策〉,《外國問題研究》,2019:3(長春,2019),頁36-43。
陳曉偉,〈遼朝國號再考釋〉,《文史》,2016:4(北京,2016),頁95-106+154。
鹿智鈞,〈近二十年來(1989-2009)八旗制度研究的回顧與討論〉,《史耘》,14(臺北,2010),頁125-175。
鹿智鈞,〈「格掄尼塔親」:以清朝旗人喪葬嫁娶規範為中心〉,收錄於旗人與國家制度工作坊編,《「參漢酌金」的再思考:清朝旗人與國家制度》(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16),頁277-326。
鹿智鈞,〈風俗與法律——以清朝之「安科禮」為討論中心〉,《法制史研究》,36(臺北,2019),頁105-146。
傅克東,〈八旗水師事略〉,《滿族研究》,1986:1(瀋陽,1986),頁19-25。
傅林祥,〈將軍大臣所統曰城——清代乾隆以降東三省、新疆地方行政區劃的名稱〉,收錄於華林甫編,《清代地理志書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頁34-44。
傅林祥,〈清代盛京等省的「城守」與「城」〉,《史學集刊》,2019:4(長春,2019),頁46-54。
彭偉皓,〈以清季《收發電檔》探討東三省鼠疫的應變措施〉,《故宮學術季刊》,26:4(臺北,2009),頁147-180。
程亞文,〈「長久國家」中的俄羅斯道統維新〉,《中國政治學》,2020:2(北京,2020),頁109-132。
童書業,〈夷蠻戎狄與東南西北〉,收錄於氏著,《童書業著作集.中國歷史地理論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頁155-163。
黃一農,〈紅夷大炮與皇太極創立的八旗漢軍〉,《歷史研究》,2004:4(北京,2004),頁74-105。
黃俊傑,〈從中日比較思想史的視野論經典詮釋的「脈絡性轉換」問題〉,《臺大歷史學報》,34(臺北,2004),頁381-402。
黃宣衛,〈從認知角度探討族群:評介五位學者的相關研究〉,《臺灣人類學刊》 ,8:2(臺北,2010),頁113-137。
黃嘉福,〈兩宋燃料分布、控制與開發——兼論「傳統燃料危機論」與「燃料革命論」之不成立〉,《中國歷史地理論叢》,35:4(西安,2020),頁132-140。
黃興濤,〈清代滿人的「中國認同」〉,《清史研究》,2011:1(北京,2011),頁1-12。
楊 暘,〈明代東北亞絲綢之路與「蝦夷錦」文化現象〉,《社會科學戰線》,1993:1(長春,1993),頁118-124+142。
楊 暘、徐清,〈清代黑龍江下游地區的噶珊制度與蝦夷錦〉,《清史研究》,1994:1(北京,1994),頁1-5。
楊正顯,〈「明亡之因」的追論與議定〉,《明代研究》,26(臺北,2016),頁43-80。
楊余練,〈簡論清代康熙時期的「新滿洲」與「布特哈八旗」〉,《社會科學戰線》,1980:4(長春,1980),頁192-196。
楊余練、關克笑,〈清廷對吉林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統治〉,《歷史研究》,1982:6(北京,1982),頁63-78。
楊念群,〈詮釋「正統性」才是理解清朝歷史的關鍵〉,《讀書》,2015:12(北京,2015),頁52-59。
楊念群, 〈清朝「正統性」再認識——超越「漢化論」「內亞論」的新視角〉,《清史研究》,2020:4 (北京,2020),頁1-42。
楊念群,〈重估「正統論」是建立中國歷史政治學的起點〉,《中國政治學》,2020:2(北京,2020),頁11-16。
楊國楨,〈臺灣與大陸大小租契約關係的比較研究〉,《歷史研究》,1983:4(北京,1983),頁121-135。
楊麗婷、侯楊方,〈名與實:格爾必齊河位置之爭的起源〉,《清史研究》,2015:3(北京,2015),頁39-46。
溫春來,〈清前期貴州大定府鉛的產量與運銷〉,《清史研究》,2007:2(北京,2007),頁65-74。
萬 明,〈明代永寧寺碑新探——基於整體絲綢之路的思考〉,《史學集刊》,2019:1 (長春,2019),頁85-92。
葉 紅、胡阿祥,〈大清國號述論〉,《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0:4(西安,2000),頁65-77。
葉志如,〈從人參專采專賣看清宮廷的特供保障〉,《故宮博物院院刊》,1990:1(北京,1990),頁67-80。
葉高樹,〈深維根本之重:雍正皇帝整飭旗務初探〉,《臺灣師大歷史學報》,32(臺北,2004),頁89-120。
葉高樹,〈「參漢酌金」:清朝統治中國成功原因的再思考〉,《臺灣師大歷史學報》,36(臺北,2006),頁153-192。
葉高樹,〈清雍乾時期的旗務問題:以雍正十三年滿、漢文「條陳奏摺」為中心〉,《臺灣師大歷史學報》,38(臺北,2007),頁69-151。
葉高樹,〈習染既深,風俗難移:清初旗人「漸染漢習」之風〉,收錄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編,《近世中國的社會與文化(960-1800)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2007),頁247-275。
葉高樹,〈滿洲君主塑造政權認同的論述〉,收錄於黃寬重編,《基調與變奏:七至二十世紀的中國.3》(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等,2008),頁267-292。
葉高樹,〈清朝的旗學與旗人的繙譯教育〉,《臺灣師大歷史學報》,48(臺北,2012),頁71-154。
葉高樹,〈從「八家均分」到「按官給俸」——清朝八旗俸餉制的建立〉,《東吳歷史學報》,35(臺北,2016),頁43-82。
葉高樹,〈乾隆皇帝與滿洲傳統的重建——以薩滿祭祀儀式為例〉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48(臺北,2017),頁43-94。
董建中,〈耗羨歸公的制度化進程〉,《清史研究》,2000:4(北京,2000),頁50-58。
廖曉晴,〈清朝參務管理制度的嬗變〉,《理論學刊》,2013:11(濟南,2013),頁102-108。
管東貴,〈滿族的入關與漢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3:3(臺北,1971),頁445-488。
管東貴,〈清初遼東招墾授官例的效果及其被廢原因的探討〉,《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4:2(臺北,1972),頁227-246。
管書合,〈柳條邊始建年代考略〉,《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20:3(北京,2020),頁80-87。
趙 珍,〈清嘉道以來伯都訥圍場土地資源再分配〉,《歷史研究》,2011:4(北京,2011),頁55-72。
趙 珍,〈晚清吉林果子樓的貢品管理〉,《故宮博物院院刊》,2012:3(北京,2012),頁140-147。
趙九洲,〈宋代傳統燃料危機問題新論——與王星光、柴國生先生商榷〉,《中國農史》,2018:6(南京,2018),頁99-109+121。
趙中孚,〈近代東三省移民問題之研究〉,《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4下(臺北,1974),頁613-664。
趙中孚,〈近代東三省移民問題之研究〉,《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4下(臺北,1974),頁613-664。
趙中孚,〈清末東三省改制的背景〉,《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5(臺北,1976),頁313-335。
趙中孚,〈近代東三省鬍匪問題之探討〉,《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7(臺北,1978),頁509-525。
趙中孚,〈清代東三省的地權關係與封禁政策〉,《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0(臺北,1981),頁283-302。
趙中孚,〈辛亥革命前後的東三省〉,《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1(臺北,1982),頁117-130。
趙郁楠,〈清代雍正朝東北參場及採參管理特點〉,《滿族研究》,2008:3(瀋陽,2008),頁62-67。
趙郁楠、曌峰,〈清代東北人參售賣管理初探〉,《故宮學刊》,7(北京,2011),頁264-273。
趙現海,〈洪武初年明、北元、高麗的地緣政治格局〉,《古代文明》,4:1(長春,2010),頁90-97。
趙雲田,〈清代東北的軍府建置〉,《清史研究》,1992:2(北京,1992),頁29-38。
趙德貴,〈寧古塔城及其地區的經濟開發〉,《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1(長春,1988),頁44-52。
劉 露、孫明,〈論乾隆時期盛京地區旗倉的變化〉,《滿族研究》,2018:2(瀋陽,2018),頁91-94。
劉小萌,〈關於清代「新滿洲」的幾個問題〉,《滿族研究》,1987:3(瀋陽,1987),頁26-32。
劉小萌,〈乾、嘉年間畿輔旗人的土地交易——根據土地契書進行的考察〉,《清史研究》,1992:4(北京,1992),頁40-48+39。
劉文華,〈清代內務府籌撥東三省八旗俸餉略析〉,《歷史檔案》,2017:1(北京,2017),頁130-134。
劉文華,〈從京餉到協餉——清代東三省俸餉初探〉,《中國邊疆史地研究》, 2018:4(北京,2018),頁65-77。
劉文華,〈根本重地的餉需:晚清東三省俸餉初探〉,《中國經濟史研究》,2020:6(北京,2020),頁69-80。
劉建莉,〈邊地秩序:明代雲南西南邊疆地區的「內」、「外」之別〉,《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20:3(北京,2020),頁36-46。
劉 逖,〈中國古代傳統治邊思想初探〉,《中國邊疆史地研究導報》,1988:3(北京,1988),頁10-14。
劉景憲、郭成康、劉建新,〈清太宗時期的「新滿洲」問題〉,《歷史檔案》,1981:4(北京,1981),頁102-107+116。
劉翠溶、范毅軍,〈試從環境史角度檢討清代新疆的屯田〉,《中國社會歷史評論》,8(天津,2007),頁183-227。
劉鳳雲,〈陪都盛京:滿洲入主中原後對「根本之地」的政治與文化選擇〉,《清史研究》,2018:2(北京,2018),頁1-26。
劉曉東,〈「術」與「道」:清王朝儒學接受的變容——以吉林文廟的設立為中心〉,《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14:3(北京,2014),頁71-79。
樊樹志,〈「攤丁入地」的由來與發展〉,《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84:4 (上海,1984),頁92-99。
蔡名哲,〈滿洲人的淳樸從何談起:一個研究概念的探討〉,《成大歷史學報》,49(臺南,2015),頁213-256。
蔡名哲,〈傳國玉璽與清朝正統論的幾個問題〉, 《清史研究》,2020:3(北京,2020),頁109-118。
蔡偉傑,〈殖民檔案與帝國形構:論清朝滿文奏摺中對臺灣熟番的表述〉,《臺灣史研究》,15:3(臺北,2008),頁25-55。
盧正恒、黃一農,〈先清時期國號新考〉,《文史哲》,2014:1(濟南,2014),頁66-74。
蕭一山,〈清代東北之屯墾與移民〉,《學術季刊》,6:3(臺北,1958),頁1-45。
蕭鳳霞(Helen F. Siu),〈反思歷史人類學〉,《歷史人類學學刊》,7:2(香港,2009),頁105-137。
蕭鳳霞,〈對專號的一些意見〉,《歷史人類學學刊》15:2(香港,2017),頁221-224。
賴惠敏,〈清代烏梁海的貢貂與商貿活動〉,《吉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9:4(四平,2019),頁9-17。
賴惠敏,〈崇實黜奢:論嘉慶朝內務府財政〉,《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08(臺北,2020),頁1-53。
錢 雲,〈從「四夷」到「外國」:正史周邊敘事的模式演變〉,《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上海,2017),頁57-70。
矯明君,〈近三十年來東北地區八旗駐防研究綜述〉,《滿族研究》,2010:3(瀋陽,2010),頁54-66。
薛 虹、劉厚生,〈《舊滿洲檔》所記大清建號前的國號〉,《社會科學輯刊》,1990:2(瀋陽,1990),頁83-90。
薛 毅,〈關於中國古代煤炭歷史研究的幾個基本問題〉,《中國礦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徐州,2012),頁97-102+121。
韓曉梅,〈乾隆朝滿文檔案中的雅克薩與尼布楚〉,《滿語研究》,2014:1(瀋陽,2014),頁15-19。
叢佩遠、宋德金,〈明清時代吉林船廠建置年代考〉,《社會科學戰線》,1979:4(長春,1979),頁177-181。
聶有財,〈清代琿春巡查南海問題初探〉,《清史研究》,2015:4(北京,2015),頁107-116。
聶有財,〈清代吉林東南海島的開發與治理〉,《海洋史研究》,14(廣州,2020),頁117-130。
魏秀梅,〈從量的觀察探討清季駐防副都統之人事嬗遞〉,《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3(臺北,1984),頁387-428。
魏孝稷,〈用「帝國」視角解釋不了中國歷史——《哈佛中國史》讀後〉,《歷史評論》,2020:2(北京,2020),頁107-111。
關克笑,〈清代吉林地區卡倫概述〉,《歷史檔案》,1985:4(北京,1985),頁78-82。
關嘉錄、佟永功,〈從《三姓檔》看清代吉林官莊〉,《歷史檔案》,1991:2(北京,1991),頁80-86。
龐潤娟、穆崟臣,〈清代盛京地區旗倉考索〉,《歷史檔案》,2018:4(北京,2018),頁105-110。
寶音朝克圖,〈清代卡倫官兵的坐卡制度解析〉,《內蒙古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6:3(呼和浩特,2004),頁56-59。
蘇建新,〈清代吉林果子樓及其貢品初探〉,《北方文物》,1991:3(哈爾濱,1991),頁88-92。
鐘祥財,〈試論中國歷史上開發邊疆的經濟思想〉,《青海社會科學》,1985:6(西寧,1985),頁20-26。
顧松潔,〈清代八旗駐防協領芻議〉,《吉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1(四平,2017),頁64-69。
龔維航,〈清代漢人拓殖東北述略〉,《禹貢》,6:3 & 4(北平,1936),頁105-110。
欒 凡,〈明代女真社會的「商人」群體〉,《社會科學戰線》,2005:4(長春,2005),頁146-150。
欒 凡,〈明代女真族的貿易關係網及社會效應〉,《北方文物》,2000:1(哈爾濱,2000),頁73-76。
欒 凡,〈明代女真商人與東北亞絲綢之路〉,《東北史地》,2015:6(長春,2015),頁23-29。
松浦茂著,王學勤譯,〈18世紀黑龍江中游地區的民族更替——以七姓、八姓赫哲的遷移為中心〉,《中國邊疆民族研究》,5(北京,2012),頁314-329。
歐立德(Mark C. Elliott)著,華立譯,〈清代滿洲人的民族主體意識與滿洲人的中國統治〉,《清史研究》,2002:4(北京,2002),頁86-93。
岩井茂樹,〈十六.十七世紀の中国辺境社会〉,收錄於小野和子編,《明末清初の社会と文化》(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硏究所,1996),頁625-659。
Elliott, Mark C. “The Limits of Tartary: Manchuria in Imperial and National Geographies.”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59:3 (August 2000): 603-646.
Ho, Ping-Ti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h’ing Period in Chinese History,”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26:2 (February 1967): 189-195.
Lei, Sean Hsiang-Lin. “Sovereignty and Microscope: Constituting Notifiable Infectious Disease and Containing the Manchurian Plague (1910-1911).” in A. Leung and C. Furth(ed.) Health and Hygiene in Modern Chinese East Asia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10): 73-106.
Schlesinger, Jonathan. “Rethinking Qing Manchuria’s Prohibition Policies.” Journal of Chinese History, no. 2021 (March 2021): 1-18.
Song, Nianshen. “The Journey towards ‘No Man’s Land’: Interpreting the China-Korea Borderland within Imperial and Colonial Contexts.”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76:4 (November 2017): 1035-1058.

五、學位論文
丁 寧,〈清代東北八旗水師營研究〉,長春:長春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碩士論文,2014。
任玉雪,〈清代東北地方行政制度研究〉,上海: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博士論文,2004。
李孟衡,〈從朝鮮、滿洲間的逃人刷還問題看十七世紀東北亞國際秩序變遷〉,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5。
林書寧,〈製作滿洲:清初統治意象及其制度之形塑〉,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4。
姚 敏,〈清代東北軍隊外調研究〉,長春:吉林大學文學院博士論文,2018。
姜 盼,〈清代打牲烏拉兩衙門與吉林將軍職權關係研究〉,長春:長春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碩士論文,2016。
張 建,〈火器與清朝內陸亞洲邊疆之形成〉,天津:南開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12。
張 琛,〈打牲烏拉與打牲烏拉衙門的設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邊疆歷史系碩士論文,2011。
游逸飛,〈四方、天下、郡國——周秦漢天下觀的變革與發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9。
趙郁楠,〈清代東北參務管理考述〉,北京:中央民族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7。
蔡松穎,〈皇太極時期的漢官(1627-1643)〉,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1。

六、工具書與其他
孫文良編,《滿族大辭典》,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0。
錢實甫編,《清代職官年表》,北京:中華書局,1980。
魏秀梅編,《清季職官表附人物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2。
黃季陸主編,《民報》,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1969。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