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跨文化視域下中國民族舞蹈在馬來西亞的傳承與變遷
作者:張媛
作者(外文):ZHANG, YUAN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系所名稱:表演藝術學院表演藝術博士班
指導教授:朱美玲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0
主題關鍵詞:中國民族舞蹈馬來西亞華族舞蹈跨文化舞蹈傳承變遷Chinese ethnic danceMalaysian Chinese danceIntercultural danceinheritancechang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當今世界,全球化使得世界各種文明在不斷交流、融合中發展和創新,不同國家和民族的文化藝術在跨文化傳播中不斷傳承和變遷。舞蹈藝術的跨文化研究日漸成為學界所關注的焦點,對於區域性跨文化舞蹈的研究顯得尤為重要。本研究從跨文化的視域探究中國民族舞蹈在馬來西亞的傳承與變遷,主要通過文獻研究法、民族誌和三角交叉等研究方法,並以跨文化理論作為研究基礎,釐清中國民族舞蹈與馬來西亞華族舞蹈的特性和關係,梳理中國民族舞蹈在馬來西亞傳承與變遷的歷史脈絡並做出合理分期,分析不同時期中國民族舞蹈在馬來西亞傳承與變遷的代表性作品並進行形態劃分,探討中國民族舞蹈在馬來西亞被融合、重構、想像所經歷的文化適應,探究中國民族舞蹈在馬來西亞傳承與變遷形成多元形態的深層原因,以及與馬來西亞華人文化認同之間相互作用的社會制約關係。
通過對中國民族舞蹈在馬來西亞傳承與變遷的啟蒙孕育、初露萌芽、沉寂低迷和多元發展四個時期歷史脈絡的分析和探討,研究發現,中國民族舞蹈與馬來西亞華族舞蹈既有聯繫,又有區別,中國民族舞蹈是形成馬來西亞華族舞蹈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民族舞蹈在馬來西亞的跨文化傳播,至今形成了復現、交互、鑲嵌和涵化四種形態的马来西亚华族舞蹈,既反映出馬來西亞華人對中華母體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又折射出他們對本地文化的借鑒和吸收。不同形態的馬來西亞華族舞蹈是中國移民伴隨著中馬兩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中国移民從華僑、到華人、再到華族的變化過程中,文化認同的改變、身份的選擇和中國民族舞蹈逐漸本地化的結果。
In today's world, globalization has led to th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various civilizations in the continuous communication and integration. Inter-cultural research on dance art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the focus of academic circles in the continuous inheritance and change of cultures and arts of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nationalitie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which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for regional Inter-cultural dance research.From a perspective of cross-cultural, this study explore inheritance and change of China's ethnic dance in Malaysia, mainly throug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search ethnography and triangular cross, and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the Inter-cultural theory, to clarif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ethnic dance with Malaysian Chinese dance and relationship, combing the Chinese national dance in Malaysia's inheritance and change of history and make a reasonable installment, analysis of different periods of Chinese ethnic dance in Malaysia's inheritance and change of representative works and morphological classification, Chinese ethnic dance in Malaysia by fusion refactoring Imagine the acculturation experienced, and explore the deep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diversified forms of Chinese ethnic dance in The inheritance and change of Malaysia, as well a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ocial constraints and the cultural identity of Chinese Malaysians
Through to the Chinese ethnic dance in Malaysia's inheritance and change of the enlightenment of nascent silence downturn and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history in the four periods of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the study found that Chinese ethnic dance with Malaysian Chinese dance both links, and difference, the Chinese ethnic danc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dance form Malaysia.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Malaysia Chinese ethnic dance, has formed the emersion interactive Mosaic and acculturation in the form of four Chinese dance in Malaysia, both reflect the Malaysian Chinese to the maternal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culture, and reflects their drawing on and assimilating different forms of the local culture of Malaysia Chinese dance is Chinese immigration accompanied by bilater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the Chinese immigrants from overseas Chinese to Chinese and Chinese in the process of change, the change of cultural identity identity and Chinese ethnic dance gradually localization results.
中文書目:
王一川。2017。《跨文化藝術美學》。北京:中國大百科。
仇立平。2010。《社會研究方法》。重慶:升光電力。
文平強。2009。《馬來西亞華人與國族建構:從獨立前到獨立後五十年》(上冊)。
吉隆玻:華社研究中心。
方偉達。2018。《人文社科研究方法》。臺北:五南圖書。
王海龍等。1992。《文化人類學歷史導引》,上海: 學林。
王柯平。2014。《跨文化美學初探》。北京。北京大學。
王聯。2001。《世界民族主義論》。北京:中央民族學院。
王賡武。1994。《中國與海外華人》。香港:商務印書館。
巴赫金。1998。《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顧亞玲譯。石家莊:河北教育。
中國大百科全書編輯委員會。1986。《中國大百科全書》。上海:中國大百科。
中國大百科全書編委會。1986。《中國大百科全書》(民族卷)。北京:中國大百科。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2005。《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北京:商務印書館。
石光生。2014。《跨文化劇場:傳播與詮釋》。臺北:書林。
田靜。2002。《中國舞蹈名作賞析》,北京:人民音樂。
全國十五華團領導機構。1983。《國家文化備忘錄特輯》,吉隆玻:十五華團領導機
構。
呂藝生。2003。《舞蹈學導論》。上海:上海音樂。
汪大淵。1987。《島夷志略》。上海:古籍。
何國忠。2006。《馬來西亞華人:身份認同、文化與族群政治》。吉隆玻:華社研究中心。
李亞遨。2010。《于無聲處聽春雷——1974年春雷事件的回憶與見證》。吉隆玻:大將。
作者不詳。1962。《漢書·地理志》。北京:中華書局。
吳澤霖。1991。《人類學辭典》,上海:辭書。
林水檺、烙靜山。1984。《馬來西亞華人史》。吉隆玻:馬來西亞留台校友會聯合總會。
林映麗、沈芷華。1995。《舞影蹁躚六十年》,新加坡:海天文化。
林耀華。2007。《民族學通論》,北京:中央民族大學。
范明林、吳軍。2009。《質性研究》。上海:格致出版。
周南京。1993。《世界華僑華人詞典》。北京:北京大學。
周甯。2007。《東南亞話語戲劇史》。廈門:廈門大學。
周鴻鐸。2005。《教育的本質是主體間的文化傳承》。北京:中國紡織。
班固。1962。《漢書·地理志》。北京:中華書局。
孫英春。2015。《跨文化傳播學》。北京:北京大學。
孫秋雲。2004。《文化人類學教程》。北京:北京民族。
夏建中。1997。《文化人類學理論學派一文化研究的歷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陳達。1938。《南洋華僑與閩粵社會》。長沙:商務印書。
陳慧珊。2016。《傾聽弦外之音:音樂藝術跨界展演研究》。臺北:美商EHGBooks。
陳向明。2011。《質的研究方法與社會科學研究》。北京:教育科學。
郝慶雲、紀悅生。2016。《赫哲族社會文化變遷研究》。北京:學習。
莊國土等。2003。《二戰以後東南亞華族社會地位的變化》。廈門:廈門大學。
單波。2010。《跨文化傳播的問題與可行性》。武漢:武漢大學。
現代漢語大辭典編委會。2010。《現代漢語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
章英。1992。《社會學辭典》,上海:上海辭書。
黃枝連。1992。《東南亞華族社會發展論》。上海:上海社會科學。
黃錦樹。1996。《馬華文學——內在中國、語言和文學史》,馬來西亞:華社研究中心。
隆蔭培、徐爾充。1997。《舞蹈藝術概論》。上海:上海音樂。
麥留芳。2012。《虛擬認同:早期馬來亞華人的愛國歌曲》,新加坡:華裔館。
堂聯主催·雪華堂主辦。年代不詳。《第十一屆全國華人文化節紀念特刊》,雪蘭莪:
雪蘭莪中華大會堂。
梅坤。2009。《文化認同與中華民族凝聚力建構》。武漢:理工大學。
陸穀孫。2019。《英漢大辭典》。上海:譯文。
鈕文英。2018。《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雙葉書廊。
斯大林。1953。《斯大林全集》(第二卷)。北京:北京人民。
費信。1962。《星槎勝覽校注》。馮承鈞校注。臺北:臺灣商務。
葉奇思。2009。《赤子丹心—新中國劇團南洋籌賑巡迴演出紀實》。北京:中國華
僑。
當代漢語詞典編委會。2009。《當代漢語詞典》。北京:中華書局。
趙旭東。2009。《文化的表達》。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寥炳惠。2006。《關鍵字200:文學與批判研究的通用詞彙編》。南京:江蘇教育。
锺敬文。1998。《民俗學概論》。上海:文藝。
锺瑜。1999。《馬來西亞華人美術史:一九零零——一九六五》,馬來西亞:正山國際設計藝術集團,馬來西亞藝術學院東方藝術研究中心。
劉榮、廖思湄。2015。《跨文化交際》。重慶。重慶大學。
鄭曉雲。1992。《文化認同與文化變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賴伯疆。1992。《東南亞戲劇概觀》。北京:中國戲劇。
龔曉輝、蔣麗勇、劉勇、葛紅亮。2012。《馬來西亞概論》。廣州:世界圖書。
龔學勝。2009。《当代汉语通用词典》。北京:世界圖書。
Schecher ,Richard、孫惠柱。2014。《TDR人類表演學系列表演藝術與社會表演》,北京:文化藝術。

外文書目:
Anthony Giddens. 1985. The Nation State and Violence Volume Two of Contemporary
Critique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Cambridge: Polity Press.
Benedict Anderson. 1991.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 lections on the Origins and
Berry, J. W, Phinney, J. s, Sam, D. L. &Vedderr, P. 2006. immigrant.
Berry, W J,Acculturation ,in Friedlmeier, W, Characan rath, P, & Schw arz, (eds)
B.2005.Cultural and Human Develop ment the Importance of Cross-cultural Research to
thc Social Sciences, NY:Psychology Pres.
Bonnie Marranca, & Gautam Dasqupta. 1991. Interculturalism and Performance, New Pork:
PAJ Publicatio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hris Jenks.1993.Culture,London:Routledge.
EJHobsbawm. 1990. Nationsand Nationalism since 1780, Programme, Myth, Reality,
Flick,U.1992.Triangulation revisited:Strategy of validation or alternative? Journal for the
Theory of Social Behavior.
Giddens, A. 1989. Sociolgy, London: Polity.
Gudykunst William B. 2003. Cross-cultur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age
Kim Young Yun. 2001. Becoming Intercaltural: an intergrative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and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Thousand Oasks: Sage Publications, Inc.
Norbert Mecklenburg. 1998. Das Mdchenausder Fremde. Germanistikals interkulturelle
Literaturwissenschaft, München:iudicium.
Paris, Patrice. Ed. 1996, The Intercultural Performance Reader London: Routledge.
Publications Inc.Review.
Schecher Richard.2002.The End ofHumanism.New York:PAJ Publications.
Schechner, Richard. 2006. Performance Studies: AnIntroduction . London and New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and New York: Verso.
Wolfgang Welsch. 1994. Transkulturalitt-dievernderte Verfassung heutiger Kulturen, in Freimut Duve et al.(hrsg), Sichtweisen: Die Vielheit in der Einheit, Frankfurt: Edition Weimarer Klassik. York: Routledge.
Youth: Acculturation, Identityand Adapation. Applied Psychlogy: An International

中文期刊:
方維規。2015。〈「跨文化」述解〉。《文藝研究》,第9期。
王安妮。2014。〈中國民族舞蹈跨文化傳播學科構想〉。《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第6期。
王光輝。2009。〈中國民族舞蹈文化的傳播之旅-華文民族舞蹈教育〉,第10期。
艾麗卡·費舍爾-李希特,黃覺譯。2013。〈讓表演文化經緯交織:重新思考「跨文化戲
劇」〉。《中央戲劇學院學報〈戲劇〉》,第3期。
李牧。2017。〈跨文化傳播主體文化權利的失落與複歸—中華傳統舞蹈在紐芬蘭〉。《民族藝術》,第6期。
何啟拔。1984。〈馬來亞華族形成問題初探〉。《華僑歷史論叢》,第1輯。
阮西湖。1992。〈海外華族的形成與發展〉。《華僑華人歷史研究》,第1期。
帕維著,俞建村譯。2012。〈當代跨文化戲劇〉。《戲劇藝術》,第2期。
吳前進。2001。〈華僑、華人和華族概念辨析〉。《亞太論壇》,第2期。
馬戎。2000。〈關於「民族」的定義〉。《雲南民族學院學報》,第1期。
納日碧力戈。1990。〈民族與民族概念辨正〉。《民族研究》,第5期。
胡適。1918。〈文學進步觀念與戲劇改良〉。《新青年》,第5卷第4號。陳衍德。2001。〈論華族——從世界史和民族史的角度所作的探討〉。《世界民族》,第2期。
莊國土。2002。〈論東南亞的華族〉。《世界民族》,第3期。
莊國土。2008。〈論中國人移民東南亞的四次大潮〉。《南洋問題研究》,第1期。
莊國土。2011。〈世界華僑華人數量和分佈的歷史變化〉。《世界歷史》,第5期。
陳慧珊。2007。〈跨文化美學的音樂詮釋—以臺灣當代作曲家之藝術觀為例〉。《藝
術學報》,第81期。
戚功。2001。〈網路文化對現實文化的影響〉。《探求》,第4期。
常燕榮。2003。〈論跨文化傳播的三種模式〉。《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第3期。
崔新建。2004。〈文化認同及其根源〉。《北京師範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第 4
期。
黃煥宗、桂光華。1986。〈淺談有關東南亞民族的形成與發展問題〉。《南洋研究》,
第4期。
陶家俊。2004。〈身份認同導論〉。《外國文學》,第3期。
費孝通。1989。〈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北京大學新學報》(哲學社會科學
版),第4期。
斯圖亞特·霍爾。2000。〈文化身份與族裔散居〉。載羅剛、劉象愚《文化研究讀本》,
第3期。
樂黛雲。2016。〈多元文化發展與跨文化對話〉。《民間文化論壇》,第5期。
蔡曙鵬。〈馬六甲馬華舞蹈發展初探〉。出處不詳。
閻嘉。2006。〈文學研究中的文化身份與文化認同問題〉。《江西社會科學》,第9期。
鄭子瑜。1961。〈馬華文學的歷史應該遠溯上去〉。《南洋文摘》,第2-1期13號。
歐建平。2008。〈中外舞蹈交流三十年〉。《藝術評論》,第12期。
歐建平。2013。〈中外舞蹈交流中亟待解決的四個問題〉。《藝術評論》,第1期。
15劉健。2017。〈中國古典舞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主體性〉。《藝術廣角》,第3期。
薑飛、黃廓。2009。〈對跨文化傳播理論兩類、四種理論研究分野的廓清嘗試〉。
《新聞與傳播研究》,第6期。
錢雪梅。2018。〈從「民族」概念的流變反思中國民族理論建設〉。《中央社會主義
學院學報》,第2期。
17韓方明。2001。《海外華人三重性及其作用——以馬來西亞為例》。《華僑華人歷
史研究》,第4期。
戴曉東。2009。〈建構跨文化認同的路徑——雙向拓展模型〉。《跨文化交際研
究》,第00期。
戴曉東。2013。〈解讀跨文化認同的四種視角〉。《學術研究》,第9期。

外文期刊:
Drew Nesdale, Anita S. Mak. 2000.Immigrant acculturationattitudes and hostcountry
identification. Journal of Community &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483-495.
Kulturen. Information Philosophie. Vol.45 . 5.
Kulturen.Information Philosophie. Vol.2 .5.
Kulturen.Information Philosophie.Vol.26 , 5.
Lo , Jacqueline and Gibert, Helen. 2002. Toward a Topography of Cross-Cultural Theatre
Praxis.The Drama Review .46(3).
Lysgaard, S.1955.Adjustment in Foreign Society:Norwegian Fulbright Grantees Visiting the
United States. International SocialScicnce Bulletin. 7.
Muller-peters.A.1998.The significance of national pride and natioal indentity to the attitude
toward the single European currency:A Europe-wide comparison. Journal of Econimic
Psycholipy . 19.
Oberg, P, S. 1960. Cultural Shock:Adjustment to New Cultural Enviroments.Practical
Anthropology. 7.
Phinney, J. S.1993.A three-stage model of ethnic identity development in adolescence.
Rustom Bharucha.2002.Interculturalism and Multiculturalism in an Age of Globalization:
Discrimination, Discontents, and Dialogue, The Color of Theatre. Eds. Roberta Uno and
Lucy Mae San Pablo Buns.London and New York: Continuum. 33.
Szabo A. Ward C. 2015. Identity development during cultural transition: The role of social-
cognitive identity process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46(2).
Wolfgang Welsch. 1992. Transkulturalit: Lebensformen nach der Auflsung der
Wolfgang Welsch. 1995. Transkulturalit: Lebensformen nach der Auflsung der
Wolfgang Welsch. 2000. Transkulturalit: Lebensformen nach der Auflsung der
Yang Pei Keng. 2002, Natioanl Edueation After 44year, The Journal of the Malaysian Bar.
Vol XXXI No. l .3.

中譯書目: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 Richard O'Gorman Anderson)。2001。《想像的共同
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Imagined Communities: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吳叡人譯。上海:人民。
克萊德·M·伍茲(Clyde M.woods)。1989。《文化變遷》。何瑞福譯。石家莊:河北
人民。
拉裏·薩默瓦(Larry A.Samovar)、理查·E·波特(Richard E Porter)、挨德溫·R·麥克丹
尼爾(Edwin R.McDaniel)。2017。《跨文化傳播》(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閔惠泉、賀文發、徐培喜等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馬勒·茨克(Gerhard Maletzke)。2001。《跨文化交流》(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潘亞玲譯。北京:北京大學。
紐曼爾·卡斯特(Manuel Castells)。2006。《認同的力量》(The power of identity)。
曹榮湘譯,北京:社會科學。
威廉·奧格本(William Fielding Ogburn )。1989。《社會變遷——關於文化和先天的本
質》。王曉毅、陳育國譯。杭州:浙江人民。
威爾伯·施拉姆(Wilbur Schramm)、威廉·波特(William E.Porter)。1984。《傳播學
概論》(Men, Women, Message, and Media: Understanding Human Communication)
陳亮等譯。北京:新華。
理查·D·劉易思(Richard D.Lewis)。2002。《文化的衝突與共融》(when cultures
collide maraing cuccessful across cultures)。譯關士傑。北京:新華。
斯蒂夫·芬頓(Steve fenton)。2009。《族性》。勞煥強譯。北京:中央民族大學。
斯圖亞特·霍爾(Stuart Hall)。2000〈文化身份與族裔散居〉(Cultural Identity and
Diaspora)《文化研究讀本》。載羅剛、劉象愚主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愛德華·霍爾(Edward T.Hall)。2010。《超越文化》(Beyond Culture)。何道寬譯。
北京:北京大學。
霍布斯鮑姆(Hobsbam,E)。2004。《傳統的發明》(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1。
顧航、龐冠群譯。北京:譯林。
薩繆爾·亨廷頓(Samuel P. Huntington)。2009。《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The clac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d Order)。周琪等譯。北京:新華。
Kathryn Woodward等著。2006。《認同與差異》,林文琪譯。臺北:韋伯文化。

學位論文:
王安妮。2013。《中國民族舞蹈跨文化傳播學研究》。中央民族大學,博士論文。
余詩文。2019。《慶賀舞蹈節,想像華族舞:全國華人舞蹈節作為大馬華人舞蹈的生
成場域》。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碩士論文。
郝慶雲、紀悅生。2016。《赫哲族社會文化變遷研究》。中央民族大學,博士論文。
趙柏鈞。2019。《中國舞在新加坡的傳播與變異》。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論文。
Hii Ing Fung。2015。《Dancing As Malaysian-Dancing As Chinese:Inventing Chinese
Malaysian Dance》。Kuala Lumpur:University of malaya。

影音資料:
林委德提供:《綻放》、《马背春风》。
馬金泉、葉忠文提供:《源遠流長》、《多元融合》、《大馬薪傳》。9柯榮添提供:《鳥語》、《馬車夫之戀》、《傣舞小品集》。
陳政銘提供:《紗籠映》。
黃結遊提供:《漢麗寶》、《綠影深處有人家》、《歡欣起舞》、《憶》、《噢!沙籠》、《南方美眉愛跳舞》、《晨曦小路》。
黃祥志提供:《仕女圖》、《哭泣的圖騰》、《野花》、《粉妝》。
張淩葆提供:《甩不掉》。
锺永強提供:《悠遊》。
謝凱賢提供:《袋·待·代》、《飯局》。
《芭莎苗寨》:https://youtu.be/nVYpY8IeGGI, 擷取日期:2019年5月6日。

網路資料:
《大馬人口破3200萬華裔比率降至23.2% 》。《星洲日報》2017年7月21日
http://www.malaysiaeconomy.net/my_economy/my_population1/race_population/2017-07-21/45884.html,擷取日期:2017年11月22日。

論文集:
姚新光。2002。〈精英文化義演〉,《馬來西亞華人文化節資料集》,吉隆玻華總。
許瑛芬。2016。〈马来西亚华族舞之新诠释与再想象〉,《第33届全国华人文化节学
术研讨会》。
黃文斌。2002。〈從錢穆持守傳統文化的意義反思馬華文化之建設〉。《社會變遷與
文化詮釋》。

報刊:
《文學神話蛻變成舞》。《光明日報》,2011年1月7日。
何國忠。〈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南洋商報》,1999年7月17日。
《柯榮添在舞臺上生骨肉》。《娛樂週刊》,頁23。
林寶玲。〈活著就有享受藝術的權利〉。《星洲日報》,1998年5月31日。
徐國評。〈民族傳統舞蹈藝術的保存、發展與貢獻的探討——寫在第六屆全國舞蹈節啟幕前〉。《南洋商報》,1984年12月11日。
黃必明。〈舞過之後的檢討……〉。《南洋商報》,1990年12月3日。
曾永怡。〈华族舞蹈之美,尽在神韵〉,《星洲日報》,2015年12月23日。
賈玉新。〈動態跨文化認同研究成為研究焦點〉。《中國社會科學報》, 2010年10月7日。
锺若芳。〈柯榮添——脫離地心引力舞動生命,文學神話、蛻變成舞〉。《光明日報-光明副刊》,2011年7月1日。

其它:
1983。《丁州馬華文化局籌募舞蹈團活動基金文娛演出》紀念特刊。丁州馬華舞蹈團呈現。
1983。〈主席團的話〉,《第五屆全國舞蹈節》紀念特刊。
1984。《民歌新譯》節目表。
2005。《初夏童遊-拾舞》紀念特刊。
1989。《馬華舞展89》紀念特刊。
2010。《第4屆全國華族舞蹈公開賽》紀念特刊。1985。〈第七屆全國舞蹈節演出簡章〉,《第七屆全國舞蹈節》紀念特刊。
2011。《第23屆全國華人舞蹈節暨第12屆全國華校校際舞蹈觀摩賽》紀念特刊。
1985。〈第七屆全國舞蹈節演出簡章〉,《第七屆全國舞蹈節》紀念特刊。
1987。〈第八屆全國舞蹈節演出簡章〉,《第八屆全國舞蹈節》紀念特刊。
1987。〈第八屆全國舞蹈節演出簡章〉,《第八屆全國舞蹈節》紀念特刊。
1988。〈第九屆全國舞蹈節演出簡章〉,《第九屆全國舞蹈節》紀念特刊。
1988。〈第九屆全國舞蹈節演出簡章》,《第九屆全國舞蹈節》紀念特刊。
1990。〈第十一屆馬來西亞華人舞蹈節演出簡章與細則〉,《第十一屆馬來西亞華人舞蹈節》紀念特刊。
1991。〈第十二屆馬來西亞華人舞蹈節演出簡章與細則〉,《第十二屆馬來西亞華人舞蹈節》紀念特刊。
1978。《鳴放》舞蹈欣賞晚會紀念特刊。麻六甲馬華馬青舞蹈組呈現。
1989。《族風舞展89》紀念特刊。檳州舞蹈協會主辦、光華日報協辦,馬來西亞華人文化協會(呷分會)舞團呈現。
1986。《族魂》舞蹈晚會紀念特刊。馬華舞蹈組呈獻。
1991。《夢土遊蹤-中化舞團1991年度公演》紀念特刊。
2014。《育中游舞情》紀念特刊。
江金財。1980。〈翹首問青天,何從又合去〉,《第二屆舞蹈節》紀念特刊。
阿嵐。1989。〈舞路向何方?劉其信泛論——本地精神、內涵、色彩〉,《第十屆馬來西亞華人舞蹈節》紀念特刊。
范東凱。1997。〈舞話:天時、地利、人和——有感在海外創作「華族舞」與在中國大陸創作「中國舞」的不同〉,《第18屆全國華人舞蹈節暨第7屆全國校際舞蹈觀摩會》紀念特刊。
冼增崇。1981。〈略談塑造國家文化問題〉,《第三節舞蹈節》紀念特刊。
馬大文學會。1973。《春自人間來》1973年度文娛大匯演暨北馬巡迴演出特刊。
《奔騰大地》舞蹈晚會紀念特刊。瓊聯劇社合唱團呈現。
陳國慶。2006。〈刊首詞〉,《第20屆全國華人舞蹈節暨第9屆全國華校校際舞蹈觀摩賽》紀念特刊。
陳連和。1998。〈昨日星辰〉,《第19屆全國華人舞蹈節——第一趟舞蹈站》紀念特刊。
陳章球。1979。〈舞蹈節談舞蹈〉,《第一屆舞蹈節》紀念特刊。

秘書處。1980。〈第一屆舞蹈節籌備經過〉,《第一屆舞蹈節》紀念特刊。
黃紀達。1979。〈獻詞〉,《第一屆舞蹈節》紀念特刊。
黃秋貴。1989。〈有利於國民和諧〉,《第十屆馬來西亞華人舞蹈節》紀念特刊。
楊泉。2011。〈獻詞〉,《第二十三屆全國華人舞蹈節暨第十二屆華校校際舞蹈觀摩賽》紀念特刊。
葉柄上。1980。〈獻詞〉,《第二屆舞蹈節》紀念特刊。

深度訪談:
伍秀芳訪談,時間:2018年6月27日,地點:馬來西亞吉隆玻。
朱志寬訪談,時間:2018年6月22日,地點:馬來西亞馬六甲。
林保旭訪談,時間:2019年5月19日,地點:馬來西亞吉隆玻。
林偉德訪談,時間:2018年6月17日,地點:馬來西亞檳城。
周貴新訪談,時間:2019年5月22日,地點:馬來西亞吉隆玻。
吳風財訪談,時間:2019年5月18日,地點:馬來西亞吉隆玻。
吳建成訪談,時間:2019年5月19日,地點:馬來西亞吉隆玻。
吳文安訪談,時間:2018年10月8日,地點:臺北。
郭沛德訪談,時間:2018年6月17日,地點:馬來西亞檳城。
郭少麒訪談,時間:2019年5月14日,地點:臺北。
馬金泉訪談,時間2018年6月20日、6月21日,地點:馬來西亞馬六甲。
陳柯杏訪談,時間:2018年6月25日,地點:馬來西亞吉隆玻。
陳連和訪談,時間:2019年5月25日,地點:馬來西亞吉隆玻。
陳紹秀訪談,時間:2019年5月15日,地點:馬來西亞馬六甲。
陳政銘訪談,時間:2018年6月13日,地點:馬來西亞吉隆玻。
陳志賢訪談,時間:2018年6月17日,地點:馬來西亞檳城。
許瑛芬訪談,時間:2018年6月25日,地點:馬來西亞吉隆玻。
黃福泉訪談,時間:2019年11月25日,地點:馬來西亞吉隆玻。
黃結遊訪談,時間:2018年6月23日,2019年12月22日,地點:馬來西亞吉隆玻。
黃偉僑訪談,時間:2018年6月17日,地點:馬來西亞檳城。
黃祥志訪談,時間:2019年5月20日,地點:馬來西亞吉隆玻。
張廣權訪談,時間:2018年6月20日,地點:馬來西亞馬六甲。
張淩葆訪談:時間:2018年6月21日、2019年5月16日,地點:馬來西亞馬六甲。
淩秀眉訪談,時間:2018年6月25日,地點:馬來西亞吉隆玻。
葉靜玲訪談,時間:2018年6月16日,地點:馬來西亞檳城。
葉忠文訪談,時間:2018年6月21日,地點:馬來西亞吉隆玻。
駱素琴訪談,時間:2018年6月22日,地點:馬來西亞馬六甲。
劉清瑩訪談,時間:2018年6月26日,地點:馬來西亞吉隆玻。
潘少鵬訪談,時間:2019年5月18日,地點:馬來西亞吉隆玻。
歐陽麗慧訪談,時間:2019年5月29日,地點:臺北。
鄭東錦訪談,時間:2019年12月22日,地點:馬來西亞芙蓉。
繆長青訪談,時間:2019年5月22日,地點:馬來西亞吉隆玻。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