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熊十力的春秋公羊學研究:以《讀經示要》為研究範圍
作者:孔晉萍
作者(外文):KONG,JINPING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王初慶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2
主題關鍵詞:熊十力讀經示要春秋學春秋公羊學內聖外王Xiong ShiliConfucianInner Saint and Outer KingSpring and AutumnGongYang School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0
本文以《讀經示要》為研究範圍,解讀熊十力對春秋公羊學義理的闡發,進而深入解讀儒家「內聖外王」之邏輯與可能。
主體章節共六章。第一章為熊氏如何基於公羊家的經學史敘事傳統展開其經學史敘事。第二——六章為熊氏基於公羊學對《春秋》義理的闡發。第二章為熊氏對公羊三科九旨說的發展。第三章為熊氏如何基於公羊學的「變一為元」傳統展開他的「本體論」和「內聖外王學」。第四章為熊氏如何基於《春秋》的禮義思想闡發其道德論。《春秋》藉由歷史凸顯儒家禮義道德在政治人事中的行為表現。熊氏的內聖學不僅在於形上領域的理論構建,更需落實到現實政治人事中的表現。第五章為熊氏如何基於《春秋》「異外內」說闡發「國家與天下」之辯證關係。《春秋》無種族之見,而重禮義之分;《春秋》著眼天下,但天下大同須以國家自立自強為基礎。第六章為熊氏對於儒家政治理想的闡釋。熊氏所闡發的「人本思想」等理念在今天仍極具現實意義,不過這些理念如何在實踐中得以具體運用,需要有工具理性和科學方法做為支撐。
本文結論部分對熊氏的公羊家性格、及其「內聖外王」說之意涵和價值予以總結。
This paper study Xiong Shili’s narratives of Gongyang's theory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with "Instructions for reading Confucian classics" as a research scope, and then discusses the logic and possibility of Confucian "inner saint and outer king".
The paper of six main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how Xiong developed his narrative of Confucian classics history based on Gongyang School's narrative tradition of Confucian classics history. The second to sixth chapters are Xiong's expounding of the meaning and significance of Spring and Autumn. The second chapter discusses Xiong's view about "Three subjects and Nine points" of Gongyang School.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how Xiong developed his "ontology" and "Inner Saint and Outer King" based on "Changing One into Yuan" tradition. The fourth chapter discusses how Xiong explained his moral theory based on the Rite and Morality ideology of Spring and Autumn. Xiong's theory of Inner Saint consists of both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of metaphysical field and the performance of real politics and personnel. The fifth chapter is how Xiong explained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untry and the worl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Outside and Inside" in Spring and Autumn. There is no race view in Spring and Autumn but the strict distinction of Etiquette and Righteousness. Spring and autumn focuses on the world, but the Great Harmony of the world must be based on every country's self-reliance and self-improvement. The sixth chapter is Xiong's interpretation of Confucian political ideal. Xiong's ideas such as "Humanistic Thought" are still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day, but how these ideas can be applied in practice needs to be supported by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and scientific methods.
The conclusion of this paper summarizes Gongyang style characters of Xiong, then discusses the meaning and value of his theory of "Inner Saint and Outer King".
參考文獻
說明:
1.徵引文獻分為古籍文獻、現代論著兩大類。
2.近現代論著分為專書、學位論文、期刊論文、專書論文。
3.專書與論文皆依作者姓氏筆劃為序,專書部份先列作者,再列書名,次列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月以及叢書名;論文亦先列作者,次列篇名、期刊名 (書名)、卷期(年月)、頁碼。
一、熊十力本人著作
熊十力 著 蕭萐父等 主编:《熊十力全集》(10卷),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熊十力 著:《讀經示要》,(臺北)明文書局,1984年7月
熊十力 著:《讀經示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3月《十力叢書》
熊十力 著:《原儒》,(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3月《十力叢書》

二、古籍文獻(依時代先後排列)
1.〔春秋〕左丘明著、〔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正義(上、中、下)》,收入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9.12
2.〔三國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周易正義》,收入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12
3.〔三國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著:《論語注疏》,收入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9.12
4.〔戰國〕孟軻注、〔清〕焦循注、沈文倬點校:《孟子正義》,(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1月
5.〔戰國〕荀況著、〔唐〕楊倞注、耿芸標校:《荀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7月
6.〔漢〕董仲舒著、〔清〕蘇輿 義證、鍾哲點校:《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1月
7.〔漢〕司馬遷撰、〔南北朝〕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史記》,收入《中華書局點校本點校本二十四史精裝版》(10冊),(北京)中華書局, 2013.07.
8.〔漢〕劉向撰、趙善論疏證:《說苑疏證》,(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1985.02.
9.〔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收入《中華書局點校本點校本二十四史精裝版》(12冊),(北京)中華書局, 2013.07.
10.〔漢〕班固等撰、〔清〕陳立撰、吳則虞點校:《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94.08.
11.〔漢〕何休解詁、〔唐〕徐彥疏、刁小龍整理:《春秋公羊傳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12.〔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呂友仁整理:《禮記正義》(上、中、下),,收入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9.12
13.〔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02.
14.〔晉〕郭璞注,〔宋〕邢昺疏:《爾雅注疏》,收入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9.12
15.〔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2012年
16.〔漢〕河上公 〔三國魏〕王弼注、〔漢〕嚴遵指歸;劉思禾校點:《老子》.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3.12.
17.〔晉〕郭象注、〔唐〕成玄英疏:《莊子注疏》 (北京)中華書局, 2010.12.
18.〔宋〕黎靖德、王星賢注解:《朱子語類》全8冊. (北京)中華書局, 2007.01.
19.〔宋〕李昉編纂、夏劍欽等 校點:《太平御覽》,(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
20.〔宋〕胡安國著、錢偉疆點校:《春秋胡氏傳》(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年4月
21.〔宋〕朱熹撰:《四書章句集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2014.06
22.〔明〕王夫之撰:《船山全書 單行本之五 春秋稗疏·春秋家說·春秋世論·續春秋左氏傳博議》,(長沙)岳麓書社, 2011.01.
23.〔清〕孔廣森撰、崔冠華點校:《春秋公羊經傳通義》,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24.〔清〕劉逢祿:《春秋公羊經何氏釋例》,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25.〔清〕劉逢祿撰:《劉禮部集》,收入顧廷龍主編《續修四庫全書1501·集部別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26.〔清〕陳立撰、劉尚慈點校:《公羊義疏》,(北京)中華書局, 2017.11.
27.〔清〕廖平撰、李耀仙主編:《廖平選集》(上、下),(成都)巴蜀書社,1998年07月
28.〔清〕皮錫瑞撰:《經學通論》,(北京)華夏出版社,2012年
29.〔清〕康有為撰,姜義華、張榮華編校:《康有為全集》(共11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
30.〔清〕汪縉:《汪子二錄三錄》,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11月
31.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輯:《緯書集成》(上、中、下),(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

三、近現代論著(按作者姓氏筆畫升序排列)
(一)專書
1.丁為祥著:《熊十力學術思想評傳》(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1999.06.
2.干春松《重回王道 儒家與世界秩序》(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1月
3.王熙元:《穀梁范注發微》,(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72 年。
4.何信全《儒學與現代民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5.呂紹綱《庚辰存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6.李新霖: 《春秋公羊傳要義》,(臺北)文津出版社,1989 年。
7.阮芝生著,趙林校訂:《從公羊學論〈春秋〉的性質》,(北京)華夏出版社,2014年
8.余英時:《余英時回憶錄》,(臺北)允晨文化,2018年
9.周昌龍著:《新思潮與傳統 五四思想史論集》,(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2004年
10.周予同著,朱維錚編:《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 增訂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11.林崇德、楊冶良、黃希庭主編:《心理學大辭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12.段熙仲:《春秋公羊學講疏》,(江蘇)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年
13.胡秋原:《中國一百三十年思想史綱》,(臺北)學術出版社,1983年
14.胡適、余英時等:《胡適與中西文化》,(臺北)水牛出版社,中國民國73年
15.胡適著,《胡適文集》,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8 年
16.范文瀾著:《群經概論》,《范文瀾全集》第1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11
17.孫春在: 《清末的公羊思想》,(臺北)商務印書館,1985 年
18.徐復觀:《徐復觀論經學史二種》,(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6年。
19.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上海)三聯書店,2001年。
20.徐復觀著:《徐復觀文集》(5卷),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
21.張寶琪主編:《簡明哲學辭典》,山東大學出版社,1988年
22.梁啓超:《清代學術概論》,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年
23.梁啟超:《飲冰室文集點校 》,昆明:雲南教育出版社(2001)
24.郭齊勇:《熊十力傳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
25.郭齊勇:《熊十力哲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0.
26.陳來:《仁學本體論》,三聯書店,2014年
27.陳建華:《革命話語現代考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28.陳柱:《清儒學術討論集》,商務印書館,1930年
29.陳柱:《中庸注參》,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
30.陳柱:《公羊家哲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年9月
31.陳柱:《老子》,商務印書館,1929年
32.陳柱:《孝經要義》,台北商務印書館1977年
33.陳柱:《墨學十論》,商務印書館,1930年
34.陳崧主編:《五四前後東西文化問題論戰文選(增訂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
35.陳獨秀著,任建樹等編:《陳獨秀著作選》,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36.陳蘇鎮:《漢代政治與春秋學》,(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1 年。
37.曾亦、郭曉東:《春秋公羊學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7)
38.湯志鈞:《近代經學與政治》,中華書局2000 年版
39.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20年
40.愛新覺羅毓鋆講述,陳絅整理:《毓老師說公羊》,(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2019)
41.愛新覺羅毓鋆講述,陳絅整理:《毓老師說春秋繁露(上、下)》,(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2019年
42.楊樹達:《春秋大義述》,齊魯文化研究文庫,(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 2018年
43.蒙文通:《經學抉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44.蒙文通:《儒學甄微》,(成都)巴蜀書社《蒙文通全集》(一),2015年
45.趙伯雄:《春秋學史》,(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4年
46.劉小楓:《共和與經綸:熊十力〈論六經〉〈正韓〉辨正》,(北京)華夏出版社,2012年。
47.劉小楓:《儒教與民族國家》,(北京)華夏出版社,2015年
48.蔣慶:《公羊學引論》,(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5年
49.錢基博:《中國現代學術經典·錢基博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50.蔡元培等 著:《玄圃論學集 熊十力生產與學術》(北京)三聯書店,1990年
51.戴 維:《春秋學史》,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
52.羅曼·赫爾佐克,《古代的國家:起源和統治形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53.顧頡剛編著《古史辨》(全八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54.顧頡剛講授 劉其釪《春秋三傳及國語之綜合研究》,成都(巴蜀書社),1988年
55.龔鵬程《儒學新思》,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56.龔鵬程《近代思潮與任務》,(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二)學位論文
1.林世榮:《熊十力春秋外王學研究》中央大學博士論文,花木蘭出版社,2000年
2.袁寶君:《民國春秋學》,山東大學碩論,2010
3.張振:《歷史與詮釋——公羊學“三科九旨」的歷史哲學解讀》,首都師范大學博論,2006年
(三)期刊論文
1.王初慶:〈陳柱《公羊家哲學》解析〉,《孔孟月刊》2013年12月,第52卷,第11、12期
2.王學典:〈儒家文化與中國的改革〉,《新華月報》2017年5月,第9期
3.朱漢民:〈朱熹陳亮論戰的文化意義〉,《船山學刊》2001年第4期
4.宋洪兵:〈古代中國王霸並用觀念及其現代形態〉,《求是學刊》,2011年3月,第38卷第2期
5.李若暉:〈從「天子僭天」到「君天同尊」——何休刪削《公羊》發覆〉,《哲學研究》2017年 第2期
6.李曉東,陳廷湘:〈春秋時期的本末認知與話語〉,《社會科學家》,2017,第5期。
7.李澤厚:〈宋明理學片論〉,《中國社會科學》,1982年第1期
8.阮芝生:〈論吳太伯與季札讓國——《再論禪讓與讓國》之二〉,《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報》1994年第18期
9.余一泓〈弘道與護學——從賀麟說王安石到熊十力論張居正〉,(台北)《鵝湖學誌》第62期,2019年6月,頁93——頁125。
10.東方朔:〈客觀化及其限制——牟宗三先生《荀學大略》解義〉,《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5年第4期
11.邵磊:〈義與信:荀子的王霸之辨〉,《邯鄲學院學報》,第23卷第1期,2013年3月
12.金德建:〈論春秋繁露是緯書的起源〉,《浙江學刊》1986年第3期
13.胡偉希:〈作為政治哲學的儒家社會烏托邦 ——兼對《禮記·禮運》的分析〉,《哲學研究》2007年第7期
14.宮志翀:〈古今革命之間的「文王稱王」問題——以曹元弼為中心〉,《開放時代雜誌》,2019年2月
15.晉文:〈漢武帝尊〈公羊〉的原因〉,《歷史教學》1995 年第7 期,第42 頁。
16.高瑞傑:〈《春秋傳》「母以子貴」辨正〉,《中華文史論叢》 2018年04期
17.崔海亮:〈蒙文通對廖平今古學的繼承和發展〉,《宜賓學院學報》2010年7月,第10卷第7期
18.張京華、王玉清:〈陳柱學術年譜〉《廣西社會科學》2007 年第2 期 (總第140 期)
19.張麗清:〈人權的道德化及其根源、影響——析康有為《實理公法全書》〉,《人文雜誌》2008年第1期
20.梅廣〈內聖外王考略〉,《清華學報》2011年12月
21.郭齊勇,李明華〈試論熊十力哲學的性質〉,《江漢論壇》,1983,第12期
22.陳冬冬 〈清代公羊學者論三科九旨〉 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10月,第16卷第5期
23.陳柱:《孔子不作春秋辨》,《大夏季刊》第2 期,1929 年12 月。
24.陳慧道〈論康有為設想的大同世界——兼與湯志鈞同志商榷〉,《華南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82年第3期
25.陳繼紅〈從契約事件看儒家的誠信之辨〉,《哲學研究》2016年第1期
26.斯維至〈說古代王權、革命與民主〉,(北京)《史學集刊》1991年第1期
27.楊濟襄〈儒家道德思想的實踐——董仲舒「仁義法」的人我內外之別〉,《衡水學院學報》,2018年第6期
28.董平〈儒學的信仰建構及其「類宗教性」〉,《中國儒學》第十五期,2020年
29.漆俠〈浙東事功派代表人物陳亮的思想與朱陳王霸義利之辨〉,《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3期
30.劉少傑〈康有為的實證精神及其制度社會學〉,《社會科學研究》2010年5月
31.劉紅衛〈董仲舒“元」概念新解〉,《管子學刊》2005年第3期
32.劉悅斌:〈社會達爾文主義在近代中國的是與非〉,《學習時報》2012年10月29日。
33.劉國民〈董仲舒之元的重新詮釋〉,《廣西社會科學》2003年第4期
34.劉異〈孟子春秋说微〉,國立武漢大學《文哲季刊》,1935年第3期
35.鄧廣銘:〈朱陳論辯中陳亮王霸義利觀的確解〉,《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0年第2期
36.蔣聚緣〈論《公羊傳》不崇讓國〉,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9月,第42卷第5期。
37.盧鳴東〈陳柱公羊學中的反戰論〉,《傳統中國研究集刊》2011年第1期
38.盧鳴東〈陳柱的公羊思想——民國初年經學變動的兩個分水嶺〉,《經學研究集刊》第六期,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2009年5月

(四)論文集論文
1.成中英:〈儒學的多元發展與本體詮釋的融合〉,《第三屆世界儒學大會學術論文集》,(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1年9月
2.成中英〈從當代西方知識論評價熊十力的本體哲學〉 馮天瑜主編,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編:《人文論叢特輯 玄圃論學續集 熊十力與中國傳統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頁36
3.岑溢成:〈熊十力的春秋學與清代今文經學〉,劉述先主編:《當代儒學論集 傳統與創新》,(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5年
4.阮芝生〈論禪讓與讓國〉,《中央研究院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 歷史與考古組 上 慶祝中央研究院院慶六十週年》,(臺北)中央研究院,民國78.06
5.梅廣:〈大學古本新訂〉,《孔德成先生學術與薪傳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台灣大學中文系,民國98年
6.黃克武〈從追求正道到認同國族——明末至清末中國公私觀念的調整〉,黃克武、張哲嘉主編:《公與私 近代中國個體與群體之重建》,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0年
7.翟志成〈宋明理學的公私之辨及其現代意涵〉,黃克武、張哲嘉主編:《公與私 近代中國個體與群體之重建》,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0年
8.劉述先〈熊十力的精神世界與文化理想〉 馮天瑜主編,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編:《人文論叢特輯 玄圃論學續集 熊十力與中國傳統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頁33
9.陳來〈熊十力與現代新儒家的哲學觀念〉 馮天瑜主編,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編:《人文論叢特輯 玄圃論學續集 熊十力與中國傳統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頁47
10.陳來〈儒家本體論的特色〉,《第三節世界儒學大會學術論文集》,頁40-42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