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安魂曲與土地公廟:在混雜社區裡與HIV感染者的家庭田野
作者:蔡環如
作者(外文):TSAI,HUAN-JU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心理學系
指導教授:夏林清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8
主題關鍵詞:愛滋HIV感染者家屬娛樂性用藥行動研究社會治療HIV/AIDSFamilies of people living with HIVRecreational drugsaction researchsocial therap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本論文是以行動研究作為探究之方法,呈現研究者與HIV感染者工作過程中,工作方法從心理專業一對一會談的協助角色,移動到與感染者及家屬協同合作的社會實踐者角色。
描述落回家中的感染者小龍,賭出生命以拒絕服藥奮力展演控訴因性向、感染、用藥遭遇的社會性羞辱,然而這本應朝向社會的展演力道卻回擊入家內,抹煞掉主要照顧者小龍媽對家、對小龍的歷史性情感;而小龍媽內心的憤恨、心痛、失望與擔憂,讓小龍媽將來自多重複雜社會、文化的情緒力道爆衝式地重創因同志、感染者、藥癮者的污名落回家中的小龍。社會性的擠壓進入家內,造成家人間廝殺的悲劇活生生地發生。而另一位感染者母親陳媽,在不同社會條件下發展不同路徑,她在陪伴其他感染者的實踐中,逐步釐清性向、感染、藥癮背後的社會、文化的作用。
從本研究可以看到,在協助感染者歷程中,納入感染者的家屬是協助感染者過程中重要的環節。在工作方法上,研究者身為實踐者,以行動研究、自我敘說、將家視為社會田野的認識論,嘗試以社會治療理論的「所有力量朝向發展」,創造社會田野共學場域,協同感染者在群體中發展自身多重角色與多重視野。
This paper uses action research as a method of inquiry, showing that in the process of working with people living with HIV, the working method is shifted from assisted one-to-one interviews with psychology professionals to the role of social practitioners who are the families of people living with HIV.
This paper describes Xiaolong, a person living with HIV who has returned home, gambling her life by refusing to take medicine and as a complaint about social humiliation due to sexual orientation, infection, and drug use. However, this performative act instead of being directed towards society, Xiaolong's mother, the main carer for Xiaolong, felt the full force, obliterating Xiaolong's mother's feelings towards home and Xiaolong; and Xiaolong's mother's inner resentment, heartache, disappointment and worry, letting Xiaolong's mother's emotions, a consequence of pressure from multiple complex societies and cultures, explode onto Xiaolong, a homosexual HIV-infected drug addict who has been forced home due to stigma. As society extricates people to re-enter their home, causing the tragedy of family fights to happen right before our eyes. The mother of another person living with HIV, Mother Chan, developed different paths under different social conditions. In the practice of accompanying other infected people, she gradually clarified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roles behind sexual orientation, infection and drug addiction.
It can be seen from this study that in the process of assisting the person living with HIV, including the families of the infected person is an important link in the process of assisting the person living with HIV. In terms of working methods, researchers act as practitioners, using action research, self-narratives, and epistemology that regards home as a social field, and trying to use the "all forces toward development" of social therapy theory to create a field of social field co-learning, synergistic people living with HIV develop their own multiple roles and multiple perspectives in the group.
王淑娟,2002。〈婦女的發聲:蘆荻社大與啟力模式〉,《應用心理研究》。第13期,233-249頁。臺北:五
南。
王甄蘋,1999。〈壓迫中的解放與自由—一個諮商員的自我敘說、自我生成與專業實踐〉。臺北:輔仁大學心
理學系碩士論文。
朱天文,1994。《荒人手記》。臺北:時報出版。
李文忠,1992。〈大學生對愛滋病的認知、態度、行為改變、訊息訴求之綜合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新
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昶賢,2007。〈猥褻的療欲—性助人工作者的實踐筆記〉。臺北:輔仁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余嘉惠,2018。〈台灣PLWH病情告知、污名化與憂鬱之混合性研究〉。臺北: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研究
所博士論文。
余德慧,1995。《觀山觀雲觀生死》。臺北:張老師文化。
余德慧,2003。《生命史學》。臺北:心靈工坊。
余德慧,2014。《宗教療癒與生命超越經驗》。臺北:心靈工坊。
宋佳倫,2016。〈外配子女的三次元變態─跨越國族、種族、家族的性愛大冒險〉。臺北:輔仁大學心理學系
碩士論文。
吳孟姿,2014。〈一位愛滋社工之助人實踐與敘說反思〉。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
文。
林佳諄,2018。〈愛滋感染者在高效能抗反轉錄病毒治療後病毒抑制失敗之相關因素〉。台中:中山醫學大學
公共衛生學系博士論文。
林紋琪,2014。〈就地戰鬥,與障/礙同行:帶著社會情感與身心量覺之實踐行動〉。臺北:輔仁大學心理學系
碩士論文。
林綺雲,2000。《後現代世界中阿佩爾》。臺北:洪葉文化。
周維倫,2017。〈國中生愛滋病防治教學介入成效之研究〉。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
系博士論文。
邱毓慧,2016。〈愛滋病個案管理師工作經驗之研究—以中區為例〉。台中:中臺科技大學護理系碩士論文。
柯乃熒,2009。《愛滋病個案管理概論》。財團法人護理人員愛滋病防治基金會主編,愛滋病個案管理電子
書,第一章。台北:財團法人護理人員愛滋病防治基金會。
范文千,2014。〈宮廟之子與埤塘天光:家廟共修的社會生活〉。臺北:輔仁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南投縣政府文化局,2016。《南投縣松柏嶺受天宮玄天上帝進香期》,149頁。
夏林清、鄭村棋,1992。〈站上罷工第一線—由行動主體的角度看1989年遠化5月罷工抗爭發生的影響〉,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3期,63-108頁。
夏林清,2004。〈一盞夠用的燈:辨識發現的路徑〉,《應用心理研究》。第23期,131-156頁。臺北:五
南。
夏林清,2007。〈開枝散葉:變體人形的逆轉對抗運動〉,「和平、婦女和日常生活的實踐:跨境、超越戰爭
和促進改變」研討會,15-16頁。中國香港:嶺南大學。
夏林清,2010。〈走在解殖的路徑中:拮抗同行的社會學習〉,《應用心理研究》。第45期,45-72頁。臺
北:五南。
夏林清,2011。《斗室星空:家的社會田野》。臺北:財團法人導航基金會。
夏林清等著,2020。《家是個張力場:歷史視野下的家庭關係轉化》。臺北:心靈工坊。
徐森杰,2016。〈從感染者到帕斯提聯盟的培力歷程探究〉。台中: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博士論文。
翁國瑞,2017。〈家族歷史與社會實踐取徑的自我敘說: 一位愛滋男同志的回觀與前行〉。宜蘭:佛光大學未來
與樂活產業學系碩士論文。
翁開誠,2002a。〈主體性的探究與實踐〉,《應用心理研究》。第16期,19-21頁。臺北:五南。
翁開誠,2002b。〈覺解我的治療理論與實踐:通過故事來成人之美〉,《應用心理學研究》。第16期,23-
69頁。臺北:五南。
黃道明,2012。〈文化研究視野下的愛滋攻略—序〉,《愛滋治理與在地行動》,頁3-7。桃園:中央大學性/
別研究室。
黃喧芝,2017。〈大專校院學生之愛滋病防治認知與態度之研究—以南部某私立大專校為例〉。台南:南臺科
技大學教育領導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憲宇,2007。《山海日記》。臺北:心靈工坊出版。
陳瑞琨,1992。〈臺北地區國軍醫院醫師、護理、檢驗等醫事人員對愛滋病認知及照顧意願調查研究〉。台
中:中國醫藥學院醫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嬿今,2017。〈愛滋感染者的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台南:國立成功大學護理學系博士論文。
張正學、鍾道銓,2016。〈陪他走一段路:感染者申訴歷程的觀察與反思〉。東吳社會工作學報,31,頁
149-167。臺北:東吳大學。
張育華,2006。〈移動的疊影—我在低地蜿蜒前行的實踐歷程〉。臺北:輔仁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張智皓,2018。〈愛滋助人經驗之初探:綜融實務觀點〉。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
傅凱群,2017。〈愛滋感染者取得與服用抗愛滋藥物的建制民族誌研究〉。臺北:國立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
所碩士論文。
陶蕃瀛,2004。〈行動研究:一種增強權能的助人工作方法〉,《應用心理研究》。第23期,33-48頁。臺
北:五南。
廉兮,2013。〈行動研究的變與不變〉,海峽兩岸「社會生活與社區成人教育發展」研討會。101-103頁。臺
北:輔仁大學。
楊玉玟,1992。〈影響民眾前往性病防治所接受愛滋病毒抗體檢驗相關因素的探討〉。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
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靜,2013。〈回觀歷史、辨識經驗、尋找變的力量:一個社會工作者的行動研究〉,海峽兩岸「社會生活與
社區成人教育發展」研討會。3-13頁。臺北:輔仁大學。
詹雅棻,2018。〈探討成人愛滋病毒帶原者與愛滋病患者社會支持、希望感、疾病不確定感與調適之相關性—
愛滋守望調適模型測試〉。臺北:國防醫學院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浩,2018。〈台灣醫學生對愛滋病照護意向-計劃行為理論觀點〉。臺北:臺北醫學大學醫務管理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
廖珍苗,2018。〈大學新生愛滋病知識、態度及預防行為之探討:以花蓮縣為例〉。花蓮:慈濟大學公共衛生
學系碩士論文。
廖娟秀,2000。《韓森的愛滋歲月:愛之生死》。臺北:新自然主義。
劉瑞綺,2018。〈護理人員對愛滋病病患之初次照護經驗探討〉。台中:中臺科技大學護理系碩士論文。
賴誠斌、丁興祥,2005。〈自我書寫與生命創化:以蘆荻社大學員蕃薯的故事為例〉,《應用心理研究》。第
25期,73-114頁。臺北:五南。
衛福部桃園醫院愛滋病照護中心(2014)。《有愛無懼:HIV生命勇者的真實故事》。桃園:桃園醫院。


Altrichter, Posch & Somekh 著,1993。夏林清等譯,1997。《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究》,臺
北:遠流。
Chris Argyris, Robert Putman 等著,夏林清等譯,2000。《行動科學》,臺北:遠流。
Donald A. Schön著,1983。夏林清等譯,2004。《反映的實踐者》,臺北:遠流。
Fred Newman 著,1991。王東美、郭姵妤、龍煒璿譯,2021。《心理學的迷思》,臺北:五南。
Gerald Corey 著,修慧蘭等譯,2016。《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四版)》。臺北:雙葉書廊。
Habermas , J.(1972). Knowledge and human interests. UK : 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
Honneth, A. & Joas, H.(1991).Communicative action theory: An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systems. p284. MA:MIT Press.
Ian Parker等著,1995。魏瑄慧譯,2016。《解構瘋癲:精神疾病的製造與解放》。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
社。
Michael Murray 著,2003。丁興祥、張慈宜、曾寶瑩等著,2011。〈敘說心理學〉,《質性心理學—研究方
法的實務指南》。141-164頁。臺北:遠流。
Patt Denning & Jeannie Little 著,2012。楊菁薷、傅雅群譯,2020。《減害心理治療—務實的成癮治療方
法》第二版。臺北:心靈工坊出版。
Paulo Freire 著,1970。方永泉、張珍瑋譯,2019。《受壓迫者教育學》。高雄:巨流圖書。
Salad Shuman著,黃杰譯,2016。〈愛滋與海報創作—嘲諷HIV入罪化的藝術行動〉,《當慾望碰上公衛—愛
滋防治的解放政治》,頁205-216。桃園: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