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淮南子》「瓌異型王政論」之展開暨其思想史流衍
作者:李慶豪
作者(外文):Qing-Hao Li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蔡振豐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2
主題關鍵詞:淮南子漢代政治思想天文地理感應HuainantzuHan Dynastypolitical ideasastronomygeographyinduc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於周秦漢之子學系統中,《淮南》是一部不甚容易討論的典籍;所以說其不易討論,主要是指:它不易被建立起在該系統(周秦漢子學)內部之思想獨特性、也不易被建立起自身系統(《淮南》)內部之思想統一性。而此主要導源於它的兩項基本特徵:一、其思想多襲先秦舊說;二、其體系藏納矛盾觀點。前者導致其失卻在思想史上自身意義的獨立性,而轉成先秦思想的附庸;後者導致其失卻在價值理念上自身性格的明晰性,而轉作綜雜之學。
本部論文的目的,就終極處言,毋寧即在嘗試解消上處二種困結,試圖讓《淮南》成為一部「作為其自身」而「思想性格明析」之典籍,以重新綻顯於世。筆者將如此之關懷,寓之於兩道表層問題意識而給出;首先為問《淮南》對漢代思想的滲透介入狀態為如何?其次為問《淮南》在其各等記述中所內蘊的價值信念為如何?
在具體操作上,筆者以「奇」作為核心概念,分別就《淮南》對天、地、人三大課題的記述而擇取其中所具瓌異性格的部分──天文記述、地理記述、感應記述──一方面討論它們於漢代思想史中之浮沉流轉,另一方面討論它們所蘊藏之治道信念及價值理序。
期待藉由此種相對特殊的切入點,能一定程度的溶釋《淮南》所久受貞定的存在性格,並提供學人一種解消《淮南》研究的內在困結之可能。
The Huainan is one of the not easily discussed classic in the Zhou-Qin-Han system of classics, historical records, and philosophical writings; the main reason for such saying is that it is not easy to establish the uniqueness of ideas within that system (Zhou-Qin Han philosophical writings), nor is it easy to establish the unity of thought within its own system (Huainan). This is mainly due to its two basic characteristics:
I. The ideas are mostly inherited from the old sayings of the pre-Qin period.
II. Its system contains contradictory views.
The former leads to its lack of independence of meaning in the history of thought, thereby becoming an appendage of pre-Qin ideas. The latter has led to a loss of clarity in its own character in terms of values and thus turned it into a variety of schools of ideas.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n the final analysis, is to attempt to untie the above two knots and to make the Huainan a text that “as itself” and “with a clear analysis of its ideological character” can reemerge to the world. The author has put such concern into two primary questions: first, how deep does the Huainan penetrate into the thought of the Han Dynasty? Second, what are the values and beliefs embedded in the Huainan's narratives?
The author uses “Qi” as the core concept and selects the parts of Huainan that have a unique character - theory of astronomy, geography, and induction - in relation to the three major topics of Huainan - heaven, earth, and man - in order to discuss their fluctuations in the history of thought of Han Dynasty on the one hand, and their beliefs and values in the order of rule on the other.
It is expected that through this relatively special point of view, the long-chastened character of the Huainan can be explained to a certain extent and provide scholars with a possibility to untie the internal knot in the study of the Huainan.
傳統文獻
周‧孔門弟子撰,清‧程樹德集釋,程俊英、蔣見元點校:《論語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周‧孔門弟子撰,魏‧何晏集解,梁‧皇侃義疏:《論語集解義疏》,《知不足齋叢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清乾隆鮑廷博校刊本。
周‧文子撰,王利器疏義:《文子疏義》,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周‧左丘明撰,楊伯峻注:《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周‧老子撰,劉笑敢對勘析評:《老子古今:五種對勘與析評引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
周‧佚名撰,方詩銘、王修齡校注:《古本竹書紀年輯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周‧佚名撰,徐元誥集解,王樹民、沈長雲點校:《國語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周‧佚名撰,荊門市博物館編:《郭店楚墓竹簡‧太一生水、魯穆公問子思》,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
周‧佚名撰,袁珂校注:《山海經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周‧佚名撰,陳鼓應注譯:《黃帝四經今注今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
周‧佚名撰,黃懷信、張懋鎔、田旭東校注:《逸周書彙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周‧佚名撰,漢‧劉向編,何建章注:《戰國策註釋》,北京:中華書局,2019年。
周‧佚名撰,範祥雍編:《古本竹書紀年輯校訂補》,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
周‧佚名撰,魏啟鵬、胡翔驊校釋:《馬王堆漢墓醫書校釋(貳)》,成都:成都出版社,1992年。
周‧佚名撰,魏啟鵬箋證:《馬王堆漢墓帛書《黃帝書》箋證》,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周‧呂不韋編,陳奇猷校注:《呂氏春秋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周‧荀況撰,清‧王先謙集解,沈嘯寰、王星賢點校:《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周‧商鞅撰,蔣禮鴻注:《商君書椎指》,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周‧尉繚撰,劉仲平註釋:《尉繚子》,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
周‧莊周撰,清‧郭慶藩輯,王孝魚點校:《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周‧管仲撰,黎翔鳳校注,梁運華整理:《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周‧墨翟撰,吳毓江校注,孫啟治點校:《墨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周‧韓非撰,清‧王先慎集解,鍾哲點校:《韓非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周‧鶡冠子撰,黃懷信校注:《鶡冠子彙校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漢‧公羊壽傳,漢‧何休解詁,唐‧徐彥疏,清‧阮元校:《重栞宋本公羊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清嘉慶二十年南昌府學刊本。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正義,清‧阮元校:《重栞宋本尚書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清嘉慶二十年南昌府學刊本。
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正義,清‧阮元校:《重栞宋本毛詩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清嘉慶二十年南昌府學刊本。
漢‧王充撰,黃暉校釋:《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漢‧司馬遷撰,劉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 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楊家駱主編:《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6年。
漢‧班固撰,清‧王先謙補注:《漢書補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
漢‧班固整理,清‧陳立疏證,吳則虞點校:《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漢‧許慎:《說文解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新添古音說文解字注》,臺北:洪葉文化,2003年。
漢‧郭憲撰,王根林等校點:《漢武帝別國洞冥記》,上海古籍出版社編:《漢魏六朝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漢‧揚雄撰,宋‧司馬光集注,劉韶軍點校:《太玄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漢‧揚雄撰,汪榮寳疏,陳仲夫點校:《法言義疏》,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漢‧揚雄撰,鄭萬耕校釋:《太玄校釋》,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年。
漢‧董仲舒撰,蘇輿義證,鍾哲點校:《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漢‧賈誼撰,閻振益、鍾夏校注:《新書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漢‧趙君卿注,北周‧甄鸞重述,唐‧李淳風等釋:《周髀算經》,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影印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南陵徐氏積學齋藏明刊本。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清‧阮元校:《重栞宋本孟子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清嘉慶二十年南昌府學刊本。
漢‧劉向:〈戰國策書錄〉,清‧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漢‧劉向撰,向宗魯校正:《說苑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漢‧劉安及其賓客撰,何寧集釋:《淮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漢‧劉安及其賓客撰,張雙棣校釋:《淮南子校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
漢‧劉安及其賓客撰,熊禮匯注譯‧侯迺慧校閱:《新譯淮南子》,臺北,三民書局:2014年。魏‧王肅整理:《孔子家語》,臺北:世界書局,1991年。
漢‧劉安及其賓客撰,劉文典集解,馮逸、喬華點校:《淮南鴻烈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漢‧劉安及其賓客撰、漢‧桓寬整理,楊樹達注釋:《淮南子證聞‧鹽鐵論要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漢‧劉珍等撰,吳樹平校注:《東觀漢記》,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
漢‧劉熙撰,清‧王先謙疏證:《釋名疏證補》,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年。
漢‧蔡邕撰,清‧許瀚輯:《蔡中郎集》,臺北:臺灣中華,1965年。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清‧阮元校:《重栞宋本禮記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清嘉慶二十年南昌府學刊本。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清‧阮元校:《重栞宋本周禮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清嘉慶二十年南昌府學刊本。
漢‧鄭玄撰,日‧岡田挺之補輯:《孝經鄭註》,《知不足齋叢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清乾隆鮑廷博校刊本。
漢‧戴德編,清‧孔廣森補注,王豐先點校:《大戴禮記補注:附校正孔氏大戴禮記補》,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魏‧王弼、魏‧韓康伯注,唐‧孔穎達正義,清‧阮元校:《重栞宋本周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清嘉慶二十年南昌府學刊本。
魏‧劉劭撰,梁‧劉昞注:《人物志》,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8年。
晉‧王嘉撰,梁‧蕭綺錄,齊治平校注:《拾遺記》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晉‧左思:〈吳都賦〉,梁‧蕭統編:《文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清‧阮元校:《重栞宋本左傳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清嘉慶二十年南昌府學刊本。
晉‧張華撰,唐子恒點校:《博物志》,南京:鳳凰出版社,2017年。
晉‧郭樸注,宋‧邢昺疏,清‧阮元校:《重栞宋本爾雅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清嘉慶二十年南昌府學刊本。
晉‧程本撰,元‧陶宗儀輯,張宗祥重校:《子華子》,收入方勇編纂:《子藏‧道家部‧子華子卷》,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4年。
晉‧葛洪撰,金毅校注:《抱朴子內外篇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
劉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晉‧司馬彪補志,楊家駱主編:《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南北朝‧佚名撰:唐‧李淳風等注:《孫子算經》,《知不足齋叢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清乾隆鮑廷博校刊本。
唐‧佚名:《通占大象曆星經》,《津逮秘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明崇禎申虞山毛氏汲古閣刻本。
唐‧呂嵒:《金華宗旨》,收入清‧彭文勤纂輯,賀龍驤校勘:《道藏輯要》,臺北市,考正,1971年,清光緒丙午年成都二仙庵重刊本。
唐‧李冗:《獨異志》,收入明‧商濬輯:《稗海》,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明萬曆中會稽半埜堂商濬校刊。
唐‧李延壽撰,楊家駱主編:《北史》,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唐‧杜佑撰,王文錦等點校:《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唐‧房玄齡等撰,楊家駱主編:《晉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唐‧長孫無忌等撰:《唐律疏議》,臺北:弘文館出版社,1986年。
唐‧劉知幾撰,清‧浦起龍通釋,呂思勉評,李永圻、張耕華導讀整理:《史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唐‧劉知幾撰,黃壽成校點:《史通》,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年。
唐‧瞿曇悉達編,李克和校點:《開元占經》,長沙:嶽麓書社,1994年。
唐‧魏徵、令狐德棻:《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
宋‧吳淑撰注,冀勤、王秀梅、馬蓉校點:《事類賦注》,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宋‧李昉等編:《太平御覽》,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
宋‧李燾撰,上海師大古籍所、華東師大古籍所點校:《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宋‧洪邁:《容齋續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宋‧張宏、宋‧齊編,馮先思點校:《朱子讀書法》杭州: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9年。
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宋‧黃震:《黃氏日抄》,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編:《全宋筆記》第十編(十),鄭州:大象出版社,2018年。
宋‧葉孟得撰,逯銘昕校注:《石林詩話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年。
宋‧趙彥衛撰,傅根清點校:《雲麓漫鈔》,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明‧方以智:《物理小識》,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年。
明‧宋濂等撰,楊家駱主編:《元史》,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75年。
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90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明‧孫瑴輯,孔子文化大全編輯部編輯:《古微書》,山東友誼書社,1990年,嘉慶丙子重校對山問月樓藏版。
明‧孫瑴輯:《古微書》,《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明‧楊慎撰,張士佩編:《升菴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70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義‧羅雅谷(Giacomo Rho):《五緯曆指》,收入明‧徐光啓編纂,潘鼐匯编:《崇禎曆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清,談泰:〈疇人解〉,收入清‧阮元等撰,馮立昇、鄧亮、張俊峰校注:《疇人傳合編校注》,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2年。
清‧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清‧王夫之:《讀通鑑論》,收入《船山全集》,臺北:國風出版社,1965年。
清‧王夫之撰,王孝魚點校:《老子衍‧莊子通‧莊子解》,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清‧王念孫撰,徐煒君等校點:《讀書雜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清‧王謨輯:《漢唐地理書鈔》,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
清‧永瑢等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上海,商務印書館,1933年。
清‧皮錫瑞:《經學歷史》,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清‧汪繼培箋,彭鐸校正:《潛夫論箋校正》,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清‧紀昀總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清‧張廷玉等撰,楊家駱主編:《明史》,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清‧章學誠:《文史通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清‧蔣溥、孫嘉淦等撰:《大清會典則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清‧顧炎武撰,黃汝成集釋,欒保群、呂宗力校點:《日知錄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近人研究
(一)、專書
丁原明:《黃老學論綱》,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5年。
于大成:《淮南鴻烈論文集》,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
方立天:《中國古代哲學問題發展史》,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方東美:《生生之德:哲學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方東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學》,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方瀟:《天學與法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
王云度:《劉安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王巧慧:《淮南子的自然哲學思想》,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年。
王汎森:《執抝的低音:一些歷史思考方式的反思》,臺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2014年。
王育雯:《雅樂效應思維:〈樂記〉身心審美的當代解讀》,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9年。
王明珂:《反思史學與史學反思:文本與表徵分析》,臺北:允晨文化,2015年。
王愛和撰,美‧金蕾、徐峰譯:《中國古代宇宙觀與政治文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王葆玹:《西漢經學源流》,臺北:東大圖書,2008年。
朱彥明:《尼采的視角主義》,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3年。
朱新林:《《淮南子》徵引先秦諸子文獻研究》,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5年。
江紹源:《中國古代旅行之研究》,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0年。
江瑔:《讀子巵言》,臺北:泰順書局,1971年。
江曉原:《天學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江曉原:《天學真原》,南京:譯林出版社,2011年。
牟宗三:《圓善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學生書局,2002年。
牟鍾鑒:《《呂氏春秋》與《淮南子》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
何志華、諸國藩:《唐宋類書徵引《淮南子》資料彙編》,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5年。
余治平:《中國的氣質:發現活的哲學傳統》,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余英時:《中國知識人之史的考察》,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8年。
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余嘉錫:《目錄學發微;古書通例》,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呂思勉:《先秦學術概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
呂思勉:《經子解題》,香港:三聯書店,2001年。
呂凱:《神仙道家:淮南子》,臺北:時報文化,1982年。
李秀華:《淮南子許高二注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11年。
李零:《中國方術續考》,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李增:《淮南子》,臺北:東大出版,1992年。
李增:《淮南子哲學思想研究》,臺北:洪葉文化,1997年。
李鋒撰,劉曉霞譯:《早期中國社會和文化史概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20
杜正勝:《古代社會與國家》,臺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2005年。
杜正勝:《古典與現實之間》,臺北:三民書局,1996年。
杜正勝:《編戶齊民:傳統政治社會結構之形成》,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8年。
杜綉琳:《文學視野中的《淮南子》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阮忠仁:《中國史上之「地理認知」:《淮南子》〈時則訓〉》,臺北:博揚文化,2015年。
周大興:《列子哲學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7年。
周紹賢:《漢代哲學》,臺北:中華書局,2015年。
林甸甸:《上古天學知識及文獻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年。
林明照:《先秦道家的禮樂觀》,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7年。
林聰舜:《西漢前期思想與法家的關係》,臺北:大安出版社,1991年。
林聰舜:《漢代儒學別裁:帝國意識型態的形成與發展》,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3年。
林聰舜:《秦漢歷史與思想的幾個側面》,臺北:清華大學,2020年。
金春峰:《漢代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
侯外廬:《中國思想通史‧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胡適:《淮南王書》,長沙:岳麓書社,2011年。
范文瀾:《中國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唐燮軍、翁公羽:《從分治到集權:西漢的王國問題及其解決》,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2年。
孫紀文:《淮南子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
徐昌盛:《絕代奇書:《淮南子》精解》,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8年。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馬慶洲:《淮南子考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高旭:《道治天下:《淮南子》思想史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8年。
高麗珍:《淮南子神話與古代地理知識》,臺中:白象文化,2020年。
張中平:《《淮南子》氣象觀的現代解讀》,北京:氣象出版社,2014年。
張舜徽:《周秦道論發微;史學三書評譯》,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張舜徽:《廣校讎略;漢書藝文志通釋》,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張聞玉:《古代天文曆法講座》,桂林:廣西大學出版社,2008年。
梁啟超:《飲冰室合集》,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郭沫若:《十批判書》,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
郭齊勇:《郭齊勇自選集》,廣西:光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
陳久金:《帛書及古典天文史料注析與研究:上古天文學史論叢》,臺北:萬卷樓,2001年。
陳久金主編:《中國古代天文學家》,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年。
陳侃理:《儒學、數術與政治:災異的政治文化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陳建明主編:《馬王堆漢墓研究》,長沙:岳麓書社,2013年。
陳美東:《中國古代天文學思想》,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年。
陳鼓應:《易傳與道家思想》,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
陳鼓應:《管子四篇詮釋:稷下道家代表作解析》,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
陳嘉映:《海德格爾哲學概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年。
陳榮灼:《『現代』與『後現代』之間》,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1992年。
陳榮華:《高達美詮釋學:《真理與方法》導讀》,臺北:三民書局,2011年。
陳漢平:《西周冊命制度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1986年。
陳廣忠:《《淮南子》研究書目》,合肥:黃山書社,2011年。
陳廣忠:《《淮南子》科技思想(增訂本)》,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6年。
陳廣忠:《淮南子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
陳廣忠:《劉安評傳──集道家之大成》,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陳德和:《淮南子的哲學》,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9年。
陳曉中、張淑莉:《中國古代天文機構與天文教育》,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年。
陳靜:《自由與秩序的困惑:《淮南子》研究》,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2004年。
陳麗桂:《《淮南鴻烈》思想研究》,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3年。
陳麗桂:《近四十年出土簡帛文獻思想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13年。
陳麗桂:《漢代思想與思想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20年。
陳麗桂:《漢代道家思想》,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13年。
陳麗桂:《戰國時期的黃老思想》,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1年。
陳蘇鎮:《《春秋》與「漢道」:兩漢政治與政治文化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陶磊:《《淮南子‧天文》研究:從數術史的角度》,濟南:齊魯書社,2003年。
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9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一)》,臺北:三民書局,2002年。
曾春海:《先秦哲學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10年。
曾春海:《兩漢魏晉哲學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18年。
曾春海:《易經的哲學原理》,臺北:文津出版社,2003年。
曾春海:《易經哲學的宇宙與人生》,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費孝通:《鄉土中國》,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
賀凌虛:《西漢政治思想史論集》,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8年。
項退結:《中國哲學之路》,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第三冊》,臺北:藍燈文化事業公司,1991年。
馮契:《中國古代哲學的邏輯發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馮時:《中國天文考古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馮時:《百年來甲骨文天文曆法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
黃一農:《社會天學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
黃悅:《神話敘事與集體記憶:《淮南子》的文化闡釋》,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2010年。
楊文衡:《中國地學史》,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14。
楊有禮:《新道鴻烈:《淮南子》與中國文化》,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5年。
楊慶堃(C. K. Yang)撰,范麗珠譯:《中國社會中的宗教》,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6年。
楊儒賓:《五行原論 : 先秦思想的太初存有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8年。
楊儒賓:《儒門內的莊子》,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6年。
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年。
葉舒憲、蕭兵、韓‧鄭在書:《山海經的文化尋蹤:「想像地理學」與東西文化碰撞》,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
熊鐵基:《秦漢新道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甄盡忠:《星占學與漢代社會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8年。
管東貴:《從宗法封建制到皇帝郡縣制的演變:以血緣解紐為脈絡》,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趙新:《《淮南子》生命藝術思想研究》,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5年。
劉元彥:《雜家帝王學──《呂氏春秋》》,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2年。
劉師培撰,萬仕國點校:《國學發微:外五種》,揚州:廣陵書社,2016年。
蔡仁厚:《孔門弟子志行考述》,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1年。
蔡振豐、大橋良介、黃俊傑等編:《東亞傳統與現代哲學中的自我與個人》,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年。
鄭文光:《中國天文學源流》,臺北:萬卷樓,2000年。
盧央:《中國古代星占學》,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年。
盧錫烝等撰:《讀淮南子》,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3年。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1年。
錢穆:《兩漢經學古今文平議》,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
錢穆:《國史大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1年。
戴君仁:《梅園論學集》,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70。
戴君仁等撰,陳新雄、于大成主編:《淮南子論文集》,臺北:文光出版社,1975年。
戴黍:《《淮南子》治道思想研究》,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5年。
鍾振宇:《道家的氣化現象學》,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6年。
鍾肇鵬:《讖緯論略》,臺北:洪葉文化,1994年。
韓巍:《黃土與青銅》,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薩孟武:《中國政治思想史》,臺北:三民書局,1992年。
顏崑陽:《詮釋的多向視域:中國古典美學與文學批評系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6年。
魏培泉:《《列子》的語言與編著年代》,臺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2017年。
羅光:《中國哲學思想史(兩漢南北朝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8年。
龐慧:《《呂氏春秋》對社會秩序的理解與建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
蘇以文:《隱喻與認知》,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
饒宗頤:《中國史學上之正統論》,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丹麥‧齊克果(Søren Kierkegaard)撰,英‧阿拉斯泰爾,漢內(Alastair Hannay)英譯,張卓娟中譯:《恐懼和戰慄》,香港:商務印書館,2017年。
日‧小野澤精一、日‧福永光司‧日‧山井涌編,李慶譯:《氣的思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日‧池田知久撰,王啟發、曹峰譯:《道家思想的新研究:以《莊子》為中心》,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年。
日‧西谷啟治撰,陳一標、吳翠華譯:《宗教是什麼》,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2年。
日‧渡邊秀方著,劉侃元譯:《中國哲學史概論(中世哲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26年。
法‧加斯東‧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撰,龔卓軍、王靜慧譯:《空間詩學》,臺北:張老師文化事業公司,2018年。
法‧米歇爾‧福柯(Michel Foucault)撰,莫偉民譯:《詞與物:人文科學的考古學》,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6年。
美‧布蘭特‧寇特萊特(Brant Cortright)撰,易之新譯:《超個人心理治療:心理治療與靈性轉化的整合》,臺北:心靈工坊文化事業公司,2017年。
美‧吉瑞德(N. J. Girardot)撰,蔡覺敏譯:《早期道教的混沌神話及其象徵意義》,濟南:齊魯書社,2017年。
美‧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撰,蔡怡佳、劉宏信譯:《宗教經驗之種種》,新北:立緒文化事業公司,2005年。
美‧段義孚(Yi-Fu Tuan)撰,王志標譯:《空間與地方:經驗的視角》,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年。
美‧約瑟夫.坎伯瑞(Joseph Cambray)撰,魏宏晉、曾冠喬、陳俊元、周嘉娸、施養賢譯:《共時性:自然與心靈合一的宇宙》,臺北:心靈工坊文化事業公司,2012年。
美‧約翰‧卡普托(John Caputo)撰,李建盛譯:《激進詮釋學:重複、解構與詮釋學籌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21年7月)。
美‧海登‧懷特(Hayden White)撰,美‧羅伯特‧多蘭(Robert Doran)編,馬麗莉、馬云、孫晶姝譯:《敘事的虛構性:有關歷史、文學和理論的論文(1957-2007)》,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20年。
美‧雷可夫(George Lakoff)、美‧詹森(Mark Johnson)撰,周世箴譯注:《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3年。
美‧羅浩(Harold D. Roth)撰,刑文主編:《原道:《內業》與道家神秘主義基礎》,北京:學苑出版社,2009年。
英‧李約瑟(Joseph Needham)撰,陳立夫等譯:《中國古代科學思想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奧‧馬丁‧布伯(Martin Buber)撰,陳維綱譯:《我與你》,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年。
瑞‧畢來德(Jean François Billeter)撰,周丹穎譯:《駁于連:目睹中國研究之怪現狀》,高雄:無境文化,2011年。
德‧卡爾・雅斯貝斯(Karl Theodor Jaspers)撰,魏楚雄、俞新天譯:《歷史的起源與目標》,北京:華夏出版社,1989年。
德‧艾克哈特‧托勒(Eckhart Toll)撰,梁永安譯:《當下的力量:通往靈性開物的指引》,臺北:橡實文化,2021年。
德‧伽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撰,洪漢鼎譯:《詮釋學I:真理與方法》,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
德‧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撰,陳嘉映、王慶節譯:《存在與時間》,北京:商務印書館,2018年。
澳‧彼得‧哈里森(Peter Harrison)撰,張卜天譯:《科學與宗教的領地》,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年。
(二)、期刊、研討會、專書論文
丁立福:〈《淮南子》對外譯介傳播研究〉,《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2卷第3期(2016年6月),頁72-78。
于首奎:〈為《淮南子》正名〉,《齊魯學刊》1988年第5期,頁61-66。
尤煌傑:〈中國美學中的人文主義精神〉,《哲學與文化》第31卷第1期(2006年1月),頁31-47。
方娟:〈21世紀《淮南子》與先秦諸子關係研究綜述〉,《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1卷第5期(2013年5月),頁116-120。
王志楣:〈從《莊子》到《淮南子》的形神觀發展與比較〉,收入馮達文主編:《兩漢思想與信仰》,成都:巴蜀書社,2013年,頁92-110。
伍振勳:〈〈中庸〉「誠」論的思想史意義──兼論〈中庸〉、孟、荀「誠」論系譜〉,《臺大中文學報》第66期(2019年9月),頁1-42。
伍振勳:〈「天命」的主題:《中庸》首章的解讀與詮釋〉,《文與哲》第31期(2017年12月),頁101-140。
伍振勳:〈荀子「天論」的旨趣:「知天」論述的主題〉,《臺大中文學報》第46期(2014年9月),頁51-86。
朱淵清:〈魏晉博物學〉,《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2卷第5期(2000年9月),頁43-51。
何雙全:〈天水放馬灘秦墓出土地圖初探〉,《文物》1989年第2期,頁12-22。
余英時:〈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的起源試探〉,收入陳弱水編:《中國史新論(思想史分冊)》,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2年,頁11-93。
余英時撰,陳高華譯:〈漢朝的對外關系〉,收入英‧崔瑞德(Denis Twitchett)、英‧魯惟一(Michael Loewe)編:《劍橋中國秦漢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頁356-441。
李建光:〈論《淮南子》的「真人」信仰及其証明〉,《湖南社會科學》2010年第3期,頁161-164。
李建光:〈論從宗教學視域詮釋《淮南子》的可能性〉,《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3卷第1期(2010年1月),49-53。
李匯洲、陳祖清:〈《呂氏春秋》與中國古代天文曆法〉,《理論月刊》2010年第8期,頁67-69。
李道湘:〈論《淮南子》天體演化學說的歷史地位〉,《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0年第3期,總第18期,頁56-61。
李德輝:〈東漢時期之東觀及其相關問題研究〉,《東華漢學》第18期(2013年 12月),頁189-228。
李慶豪:〈「本始關係」的遺落與復歸:《淮南子》感應論略探〉,《淡江中文學報》第40期(2019年6月),頁295-328。
杜正勝:〈「日常生活」的背後〉,《成大歷史學報》第61號(2021年12月),頁1-45。
杜正勝:〈古代物怪之研究(上)──種心態史和文化史的探索(三)〉,《大陸雜誌》第104卷第3期(2002年3月),頁1-10。
杜正勝:〈古代物怪之研究(上)──種心態史和文化史的探索〉,《大陸雜誌》第104卷第1期(2002年1月),頁1-14。
杜維明:〈存有的連續性──中國人的自然觀〉,《世界哲學》2004年第1期,頁86-91。
沈順福:〈感應與存在──《周易》感應論分析〉,《周易研究》2007年第2期,總第82期,頁65-72。
周大興:〈曲行區入:《淮南子‧泰族訓》的道德之意〉,《道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國立高學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2006年,頁517-532。
林昌明:〈「雜家的基本思想」初探──以《呂氏春秋》和《淮南子》為例〉,《問學集》第1期(1990年11月),頁1-7。
林明照:〈《呂氏春秋》感應論的特質及倫理意義〉,《哲學與文化》第43卷第12期(2016年12月),頁81-96。
姚治中:〈《淮南子》對專制主義皇權思想的叛逆──再論《淮南子》的時代特徵〉,《皖西學院學報》第27卷第1期(2011年2月),頁38-43。
孫天牧:〈回顧與展望:民國以來《淮南子》研究引論〉,《安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9卷第3期(2017年5月),頁7-14
孫占宇:〈戰國秦漢時期建除術討論〉,《西安財經學院學報》第23卷第5期(2010年9月),頁88-93。
席澤宗:〈《淮南子‧天文訓》述略〉,《科學通報》1962年第2期,頁35-39。
袁信愛:〈《淮南子》中的人學思想〉,《哲學與文化》第23卷第8期(1996年8月),頁1885-1897。
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地圖的整理〉,《文物》1975年第2期,頁35-45
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駐軍圖整理簡報〉,《文物》,1976年第1期,頁19-26。
馬慶洲:〈六十年來《淮南子》研究的回顧與反思〉,《文學遺產》2010年第6期,頁137-148。
馬慶洲:〈唐前《淮南子》流傳略考〉,《魯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4卷第1期(2007年3月),頁1-4。
高旭、孟慶波:〈日本學界的《淮南子》研究述略〉,《國際漢學》2019年03期,頁114-121。
高旭、孟慶波:〈西方漢學中的《淮南子》翻譯與研究──基於英文書籍的文獻史考察〉,《國際漢學》2018年03期,頁58-71。
高旭:〈回顧、反思与前瞻──兩千年「淮南子學史」綱要〉,《山東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62卷第3期,總第272期,頁65-86。
高明、張純德:〈秦簡日書「建除」與彝文日書「建除」比較研究〉,《江漢考古》1993年02期,頁65-76。
高建立:〈從《淮南子》看漢初意識型態由黃老之術到獨尊儒術的轉變〉,《商丘師範學院學報〉第25卷第1期(2009年1月),頁7-12。
張國華:〈《淮南鴻烈》與《春秋繁露》〉,收入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六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頁200-216。
張培瑜:〈殷墟甲骨文的天象記錄和研究〉,收入莊威鳳主編:《中國古代天象記錄的研究與應用》,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年,頁17-65。
張嘉鳳、黃一農:〈中國古代天文對政治的影響──以漢相翟方進自殺為例〉,《清華學報》新20卷第2期(1990年12月),頁361-378。
曹婉如:〈有關天水放馬灘秦墓出土地圖的幾個問題〉,《文物》1989年12期,頁78-85。
莊威鳳:〈太陽活動與氣候〉,收入莊威鳳主編:《中國古代天象記錄的研究與應用》,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年,頁263-337。
郭衛華:〈先秦時期的「情」義辨析〉,《學術論壇》2007年第12期(總第203期),頁29-32。
陳平坤:〈《呂氏春秋》與《淮南子》的感應思維〉,《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32期(2006年10月),頁167-222。
陳榮灼:〈王弼與郭象玄學思想之異同〉,《東海學報》第33卷(1992年6月),頁123-138。
陳福濱:〈王充「命」論思想之探究〉,《哲學與文化》第38卷第11期(2011年11月),頁125-142。
陳廣忠:〈《淮南子》的傾向性與淮南王之死〉,《江淮論壇》1981年第1期,頁82-88。
陳德和:〈淮南道家與黃老道家的對比性考察──《淮南子》性格的再標定〉,《鵝湖月刊》第25卷第2期,總第290號(1998年8月),頁16-27。
陳靜:〈呈明與分化──以《老子指歸》為中心論漢代宇宙論的特點〉,《國學學刊》2016年第2期,頁5-11。
陳靜:〈漢代大一統政治歷史的理論建構〉,收入馮達文主編:《兩漢思想與信仰》,成都:巴蜀書社,2013年,頁12-18。
陳麗桂:〈八十年來的《淮南子》研究目錄〉,《書目季刊》第25卷第3期(1991年12月),頁48-67。
陳麗桂:〈天命與時命〉,《哲學與文化》第38卷第11期(2011年11月),頁59-82。
曾春海:〈《易》哲學中的感應與亨通〉,《哲學與文化》第29卷第4期(2002年4月),頁297-305。
程少軒:〈月氣刑德新證〉,《饒宗頤國學院院刊》第3期(2016年5月),頁111-132。
程少軒:〈馬王堆帛書《刑德》、《陰陽五行》諸篇曆法研究──以《陰陽五行》乙篇為中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87本第2分(2016年06月),頁313-344。
馮耀明:〈論所謂中國古代的自然主義──評李約瑟的觀點〉,收入楊儒賓編:《自然概念史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年,頁381-410。
黃一農、張志誠:〈中國傳統候氣說的演進與衰頹〉,《清華學報》新23卷第2期(1993年6月),頁125-147。
黃一農:〈候氣說是個騙局〉,《科學人》2002年3月號,頁29。
黃俊傑:〈孟子思維方式的特徵〉,《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卷第3期(1991年9月),頁11-32。
楊菁:〈《淮南子》氣論及其天人感應思想〉,《彰化師大國文學誌》第30期(2015年6月),頁33-67。
溫韌:〈《淮南子》感應觀新探〉,《哲學研究》1997年第12期,頁41-47。
劉悅笛:〈「情性」、「情實」和「情感」──中國儒家「情本哲學」的基本面向〉,《社會科學家》2018年2月第2期(總第205期),頁12-21。
劉康德:〈《呂氏春秋》《淮南鴻烈》合論〉,《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6年6月第2期,頁107-113。
劉銘緯、賴光邦:〈中國古代城郭都市型態簡論──坊市革命以前華夏都城型態的聚合、分化與其制度化程序〉,《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第16期(2010年12月),頁79-119。
蔡彥仁:〈宗教有本質嗎?──以瓦赫(Joachim Wach)之理論為例〉,黃冠閔,趙東明主編:《跨文化視野下的東亞宗教傳統:理論反思篇》,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12年。
蔡振豐:〈魏晉玄學中的「自然」義〉,《成大中文學報》第26期(2009年10月),頁1-34。
蔡振豐:〈嚴遵、河上公、王弼三家《老子》注的詮釋方法及其對道的理解〉,《文史哲學報》第52期(2000年6月),頁93-118。
戴黍:〈國外的《淮南子》研究〉,《哲學動態》2003年第4期,頁44-47。
戴黍:〈漢初時代轉型與《淮南子》的學術境遇〉,《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3卷第2期(2006年3月),頁59-63。
簡松興:〈《淮南子》的整體和諧說──試析《淮南子》「和」、「天和」、「太和」之意〉,《輔大中文所學刊》第5期(1995年9月),頁93-104。
羅因:〈《淮南子》的養生思想〉,《華梵人文學報》第13期(2010年1月),頁85-121。
顧頡剛:〈禹貢注釋〉,收入侯仁之主編:《中國古代地理名著選讀》,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年,頁頁1-54。
日‧小島毅撰,龔穎譯:〈宋代天譴論的政治理念〉,收入日‧溝口雄三、日‧小島毅主編:《中國的思維世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2年,頁301-305。
日‧池田知久:〈睡虎地《語書》與《淮南子‧齊俗》篇──圍繞著「風俗」的中央集權和地方分權〉,《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7卷第6期(2013年11月),頁5-17。
日‧佐藤將之:〈「雜家」和「綜合」之思想意義──中日學者對《呂氏春秋》與《呂》-《荀》關係之研究評述〉,《漢學研究集刊》第17期(2013年12月),頁61-90。
日‧谷中信一撰,孫佩霞譯:〈論西漢黃老道家的去向──以《淮南子‧道應訓》所引《老子》為中心〉,《文史哲》2016年第3期(總第354期),頁30-42。
加‧白光華(Charles Le Blanc)撰,劉國忠譯:〈淮南子〉,英‧魯惟一(Michael Loewe)編,李學勤等譯:《中國古代典籍導讀》,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年,頁199-205。
加‧白光華(Charles Le Blanc):〈我對《淮南子》的一些看法〉,收入陳鼓應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六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頁192-199。
美‧亨德森(John B. Henderson):〈古代中國的自然觀念與宇宙論〉,《二十一世紀雙月刊》2004年8月號,總第84期,頁103-112。
德‧Wolfram Eberhard撰,劉紉尼譯:〈漢代天文學與天文學家的政治功能〉,收入劉紉尼、段昌國、張永堂譯:《中國思想與制度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6年,頁23-76。
(三)、學位論文
王璟:《漢代養生思想研究──以黃老思想為主題》,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6年。
周曉露:《西漢思想與政治》,湖南:湖南大學岳麓書院博士論文,2010年。
林慧瑛:《《淮南子》空間敘述研究──以〈天文〉、〈墬形〉、〈時則〉為主的考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16年。
張菀琤:《西漢前期禮法思想的演變與發展》,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9年。
郭立民:《淮南子政治思想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1989年。
陳甫軒:《《淮南子》類比思維研究》,新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2012年。
黃玉麟:《《淮南子》「道」思想之研究》,新北: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
簡松興:《西漢天人思想研究──以《淮南子》《春秋繁露》《史記》為中心》,新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7年。
龐靜儀:《《淮南子.墬形》的地理觀》,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蘇嫈雱:《《淮南子》樂論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
(四)、日文著作
向井哲夫:「「淮南子」と陰陽五行家思想──覧冥訓と本経訓を中心に」,『日本中国学会報』第34集(1982年),頁31-47。
向井哲夫:『『淮南子』と諸子百家思想』,京都市:朋友書店,2002年。
池田知久著訳:『淮南子:知の百科』,東京都:講談社,1989年。
金谷 治:『淮南子の思想』,東京都:講談社,1992年。
金谷 治:『秦漢思想史研究』,京都市:平楽寺書店,1992年。
楠山春樹:『道家思想と道教』,東京都:平河出版社,1992年。
薄井俊二:「中国古代の地理思想の思想史的研究──「淮南子」地形訓と「漢書」地理志について」,『中国:社会と文化』第4号(1989年),頁294-300。
薄井俊二:「淮南子地形訓の基礎的研究」,九州大学中国哲学研究会:『中国哲学論集』第10号(1984年10月),頁57-77。
有馬卓也:「「無為の治」の理論構造(その一)」,『九州中國學會報』第27号(1989年),頁21-41。
有馬卓也:「「無為の治」の理論構造(その二)」,『九州中國學會報』第29号(1991年),頁1-22。
(五)、英文著作
Charles Le Blanc. Huai-nan Tzu: Philosophical Synthesis in Early Han Thought.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85.
Daniel Sungbin Sou. To Become a Sage-King in Huainanzi. Athens: Georgia University, 2006.
Harold D. Roth. ‘Huainanzi: The Pinnacle of Classical Daoist Syncretism’ in Xiaogan Liu, ed. Dao Companion to Daoist Philosophy. Dordrecht: Springer Netherlands, 2015, pp 341-365.
Harold D. Roth. The Textual History Of The Huai Nan Tzu. Ann Arbor, Mich.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1992.
Linh D. Vu. Ideals and Techniques of Rulership in the Huainanzi: Analysis of Relevant Terms: Shen, Shenming and Shenhua. New London: Connecticut College, 2007.
Roger T. Ames. The Art of Rulership: A Study in Ancient Chinese Political Thought. Albany :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4.
Tobias Benedikt Zürn. ‘The Han Imaginaire of Writing as Weaving: Intertextuality and the Huainanzi’s Self-Fashioning as an Embodiment of the Way’.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ume 79, Issue 2, May 2020, pp. 367- 402.
William James. Th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 Cambridge,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