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持攝影機的人民: 當代臺灣社區影像教育的實踐與反思(2007~2021)
作者:曾也慎
作者(外文):Tseng, Yeh-Shen
校院名稱: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系所名稱: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
指導教授:蔡慶同
龔卓軍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2
主題關鍵詞:社區影像紀錄片去作者論參與式錄像受壓迫者教育學community imagedocumentaryparticipatory videode-author theory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2007年筆者開始接觸「社區影像」的專案工作,由於忽視社區影像內涵中由下而上的草根性格、對話參與以及與社區連結的重要性,導致日後產生嚴重的價值觀衝突的危機。而價值觀的衝突,也激發我積極思辨「社區影像是什麼」的一連串疑問,其中最關鍵的問題莫過於:社區影像是否賦權社區成為「持攝影機的人民」,還是只是創造更多社區中的「持攝影機的人」?
為了解答疑問,筆者透過自身經驗梳理反思社區影像教育的盲點,並且藉由文本分析、深入訪談等方法進行經驗性的梳理以探究當代臺灣社區影像的兩個主要的型態:第一、以紀錄片導演培力為目的的社區影像:以臺南市「家鄉紀錄手」以及「客家影像人才培育計畫」為例;第二、以社區營造為目的的社區影像:以雲林縣「社區奧斯卡」為例。以上述案例為核心,分別論述社區影像的結構性問題、介入引導到影像生產過程脈絡、內容與形式的危機與突破等。最後,我將梳理與分析自身在臺南社區大學自2010年開始引導參與者藉由分享、提問、探索的過程製作紀錄片、劇情片以及錄製影像檔案的經驗,並討論社區影像以自主性社團延續與檔案形式建構的可能性,提供社區影像實踐發展中,另一種思考的路徑。
臺灣的社區影像,往前是連繫到參與式錄像(Participatory Video)的發展脈絡,向外是連結到受壓迫者教育學(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的理念啟發,本研究將從這兩個觀點論述當代社區影像的盲點,並提出社區影像下個十年的具體建議與藍圖。
I started to participate in a project of “community image” in 2007. Since I neglected the importance of bottom-up grassroots character, conversation participation and the community connection in the content of community image, severe crises of value conflict therefore arose later. The value conflicts also made me critically think about a series of questions concerning “what community image is.” The most essential question is whether community image empowers a community to be “People with a Movie Camera,” or simply “Man with a Movie Camera?”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I reflected on the blind spots of community image education based on my own personal experience. In addition, through employing text analysis, depth interview and other methods, I carried out an experiential organization to explore two main forms of Taiwan community image. The first one is community images that aim to empower documentary directors. I took Tainan City’s “Hometown Recorder” and “Hakka Image Empowerment Scheme” for example. The other form is images that aim for community construction. I used Yunlin County’s “Community Oscar” as an example. With examples mentioned above as the core, I discussed community image’s structural problems, intervention guidance, the context of image production, and the crises and breakthroughs of image content and forms. Finally, I organized my personal experience. Since 2010, I have taught participants to produce documentaries, drama films, and videotape image files through guiding them to share, ask questions, and explore in Tainan Community College. I also discussed the possibility of both community image’s continuity as an autonomous group and file form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another thinking rout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image fulfillment.
Taiwan’s community image followed the development context of participatory video and was inspired by the ideas of 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in terms of other disciplines. This study discussed the blind spots of contemporary community image with these two perspectives and proposed the suggestions and blueprints of community image for the next decade.
學術專書
江冠明(1996)。《原住民社區節目發展之研究—從卑南族的參與式傳播談社區傳播發展》。臺北;中華文化復興總會、電視文化研究委員會。
李道明(2013)。《紀錄片:歷史、美學、製作、倫理》。臺北:三民。
保羅.康納頓(2001)。《社會如何記憶》。納日碧力戈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保羅 弗雷勒(Paulo Freire)(2004)。《受壓迫者教育學》。方永泉譯。臺北:巨流。
保爾湯普遜(2000)。《過去的聲音:口述史》。覃方明等 譯。遼寧:遼寧教育出版社。
保羅謝奇烏塞(2004)。《電影之死:歷史、文化記憶與數位黑暗時代》。臺北:電影資料館。
馬克.費侯(1998)。《電影與歷史》。張淑娃譯。臺北:麥田。
莫里斯.哈布瓦赫(2002)。《論集體記憶》。畢然、郭金華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郭力昕(2009)。《主體的紀錄和紀錄的主體—兼論紀錄片「業餘美學」的政治性》。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
張廣智(1998)。《影視史學》。臺北:揚智。
張錦(2001)。《電影作為檔案》。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
廖金鳳(2009)。《臺灣紀錄片「前史」:紀實影像、家庭電影到紀錄片》。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
Bernard, Sheila Curran(2011)。《紀錄片也要講故事》。孫紅云譯。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Bery, Renuka.(2003). Participatory Video that Empowers, Participatory Video: Images that Transform and Empower, New York: Sage Pubns.
Crocker, Stephen.(2003). The Fogo Process:Participatory Communication in a Globalizing World, Participatory Video: Images that Transform and Empower, New York: Sage Pubns.
Charbonneau, Stephen.(2014). Exporting Fogo: Participatory Filmmaking, War on Poverty, and the Politics of Visibility, Framework: The Journal of Cinema and Media, Volume 55, Number 2.
Dudley, Mary Jo.(2003). The Transformative Power of Video, Participatory Video: Images that Transform and Empower, New York: Sage Pubns.
Nair, K. Sadanandan and Shirley A. White.(2003) Trapped: Women Take Control of Video Storytelling, Participatory Video: Images that Transform and Empower, New York: Sage Pubns.
Ruby, J.(1992). Speaking for, speaking about, speaking with, or speaking alongside: An anthropological and documentary dilemma. Journal of Film and Video, 44(1/2), 42-66.
Seidl, Barbara.(2003). Candid Thoughts on the Not-so-candid Camera, Participatory Video: Images that Transform and Empower, New York: Sage Pubns.
Shaw, Jackie and Clive Robertson.(1997). Participatory Video: A Practical Approach to Using Video Creatively in Group Development Work, New York: Routledge.
Sol Worth and John Adair.(1997). Through Navajo Eyes: An Exploration in Film Communication and Anthropology, New Mexico: 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Press.
Turner, Terence(2008)。〈原住民錄像中的再現、政治與文化想像:概要與卡雅波案例〉。頁79-94。《媒體世界:人類學的新領域》。楊雅婷等 譯。臺北:巨流。
White, Shirley A.(2003). Incolving People in a Participatory Process, Participatory Video: Images that Transform and Empower, New York: Sage Pubns.
Yang, Kyung-Hwa.(2016). Participatory Video in Adult Education: Cultivating Participatory Culture in Communities, Chicago : springer.

學術論文
平烈浩(2010)。《樂生保留運動之影像實踐-以「樂生劫運」為例談影像資料庫的建置與詮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亮丰(1998)。《紀錄片生產的平民化:95-98年地方記錄攝影工作者訓練計畫的經驗研究》。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林佳(2009)。《當觀眾變成共同創作者:參與式藝術創作意義探究(1990-2009)》。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期刊文獻
王墨林(2000)。〈臺灣紀錄片中的身份認同〉《臺灣紀錄片研究書目與文獻選集(下)》。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
王君琦(2018)。〈再思自我再現做為培力的方法:以花蓮新移民女性紀錄影像工作坊為例〉《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42期,頁1-37。
王蔚慈(2003)。〈臺灣紀錄片的類型發展與分析-以 Bill Nichols的六種模式為研究基礎〉《廣播與電視》。20期。
井迎瑞(2004)。〈紀錄片與過程理論〉《藝術觀點ACT》21期,頁24-26。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2005)。〈走向人民媒體〉《鐵馬影展》。
----(2009)。〈當前紀錄片討論的幾點迷思〉。章忠雲、曾慶新編。《村民視角:雲南.越南社區影視教育交流坊》頁8-14。昆明:雲南科技出版社。
----(2009)。〈資料庫作為一種紀錄方式──以《樂生劫運v2.0》為例〉《藝術觀點ACT》42期,頁79-83。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平烈浩(2010)。〈樂生保留運動之影像實踐──影像資料庫的建置與詮釋〉《藝術觀點ACT》42期,頁74-78。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李泳泉(2006)。〈全景學派的誕生:臺灣紀錄片的趨勢觀察(1990~2000)〉《臺灣當代影像:從紀實到實驗1930-2003》。臺北:同喜。
李道明(2006)。〈劉吶鷗的電影美學觀—兼談他的紀錄電影《攜著攝影機的男人》〉《臺灣當代影像:從紀實到實驗1930-2003》。臺北:同喜。
沈宗瑞、葛皇濱(2008)。〈臺灣社區大學的發展與公民社會建構〉《教育與社會研究》16期,頁33-61。
林文玲(2012)。〈人類學學識、影像的展演 介入公共化策略:民族誌影展在臺灣〉《文化研究》14期,頁52-100。
林克明(2009)。〈檔案夢:從《最好的時光》之〈戀愛夢〉中一個音樂錯置論德希達的檔案熱〉《文化研究期刊》9期。
林繼志(2009)。〈製作社區影像心得-大湖社區〉《2009臺灣社區影像研討會:影像的在地紀錄、生產與社會實踐》。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林信誼(2009)。〈社區營造與紀錄片發展〉《2009臺灣社區影像研討會:影像的在地紀錄、生產與社會實踐》。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周樑楷(1999)。〈影視史學:理論基礎及課程主旨的反思〉《臺大歷史學報》23期,頁445-470。
姜玫如(2009)。〈「南方影展」經驗:發揮影像的力量〉《2009臺灣社區影像研討會:影像的在地紀錄、生產與社會實踐》。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徐國明(2013)。〈臺灣社區影像的政治與美學—以拍攝美濃的社區影像(1999-2009)為例〉《臺灣文學研究學報》17期。國立臺灣文學館。
----(2014)。〈臺灣新紀錄片脈絡下的社區影像研究──六堆地區客家社區影像的政治、美學與倫理成果報告〉。客家委員會。
孫松榮(2010)。〈檢索一個未來影像:論後設檔案影像的位移創置〉《藝術觀點ACT》32期。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陳亮丰(2009)。〈從大安溪到蘭嶼:回顧全景基金會的紀錄片訓練〉《2009臺灣社區影像研討會:影像的在地紀錄、生產與社會實踐》。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陳怡君(2009)。〈從影像創作到社區培力〉《2009臺灣社區影像研討會:影像的在地紀錄、生產與社會實踐》。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莊育振、吳雅俐(2010)。〈社區參與式影片之行動研究實務探討:以拍攝東山鄉紀錄片《山居記憶》為例〉《藝術學報》87期,頁215-237。
郭力昕(2004)。〈試論「生命」及其文化現象:當紀錄片成為新的教堂〉《中國時報》。
----(2005)。〈濫情主義與去政治化:當代臺灣紀錄片文化的一些問題〉《電影欣賞》125期,頁51-55。
郭良文、林素甘(2010)。〈從參與式傳播觀點反思蘭嶼數位典藏建置之歷程〉《新聞學研究》102期,頁151-175。
張錦(2012)。〈後檔案時代,家庭檔案與家庭電影〉《南藝學報》5期,頁25-44。
張美陵(2010)。〈檔案痕跡:日據時期的《南進臺灣》與鄧南光作品〉《藝術觀點ACT》32期。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楊會(2016)。〈默片時期詩意化紀錄片類型研究〉《當代電影》1期。
蔡慶同(2011)。〈「社區影像」作為文化政策:一個批判性的回顧〉《思與言》49卷(4期),頁 57-88。
----(2013)。〈再現弱勢:從《月亮的小孩》到《水蜜桃阿嬤》〉《文化研究》15期,頁117-146。
----(2016)。〈反「客」為「主」:中國社區影像教育的美學與政治〉《2016藝術社會學研討會》。
----(2020)。〈反「客」為「主」:白褲瑤村民影像小組的紀錄及其反思〉《新聞學研究》144期,頁97-141。
潘朝成、毛榮富(2017)。〈社區/鄉村影像中拍攝者的視角─對2015 年兩場兩岸社區紀錄片交流展的一個初步觀察〉《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7卷(2期),頁177-200。
潘朝成(2007)。〈冷血與矯情的紀錄片寧可不要〉《藝術觀點ACT》32期,頁10。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蘇意茹(2009)。〈彰化小西三部曲《等你一世人》劇情片之拍攝經驗〉《2009臺灣社區影像研討會:影像的在地紀錄、生產與社會實踐》。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Jay Ruby.(1992). SPEAKING FOR, SPEAKING ABOUT,SPEAKING WITH, OR SPEAKING ALONGSIDE:AN ANTHROPOLOGICAL ANDDOCUMENTARY DILEMMA, Journal of Film and Video, Vol. 44, No. 1/2, International Issues, p 42-66.
Stephen Charbonneau(2014), Exporting Fogo: Participatory Filmmaking, War on Poverty, and the Politics of Visibility, Framework: The Journal of Cinema and Media, Volume 55, Number 2, Fall 2014, p 220-247.

影像資料
王淳薇(2007)。客家影像人才培育計畫:《揹帶的情懷》,[紀錄片]。
王文瑞(2007)。客家影像人才培育計畫:《客家竹竿炮》,[紀錄片]。
王淑玲(2011)。客家影像人才培育計畫:《船長 阿富》,[紀錄片]。
王美香(2014)。臺南社大:《老媽》,[紀錄片]。
王郁慈、吳瑾柔、蔡宗憲(2016)。家鄉紀錄手:《書中自有一家子》,[紀錄片]。
王清惠(2017)。家鄉紀錄手:《她的身體留住時間》,[紀錄片]。
朱鈺洋(2009)。客家影像人才培育計畫:《樂仙七十七》,[紀錄片]。
----(2010)。客家常民人物誌2:《樂仙七十七》,[紀錄片]。
李淑雯、莊小逸(2012)。家鄉紀錄手:《阿玉》,[紀錄片]。
李意婕、許素禎(2016)。家鄉紀錄手:《月台》,[紀錄片]。
吳佩珊、吳政諺、陳沛嘉、吳宜瓔、吳美瑩(2011)。社區奧斯卡:《崙內社區傳承》,[紀錄片]。
吳炳璋(2013)。臺南社大:《地下二分之一》,[劇情片]。
吳淑枝(2016)。臺南社大:《安派兒》,[紀錄片]。
吳淑枝(2017)。臺南社大:《再見難》,[劇情片]。
吳淑枝(2018)。臺南社大:《日日》,[影像詩]。
呂凱萍(2019)。臺南社大:《城市綠洲》,[紀錄片] 。
汪紅華、汪鴻男、簡沛妤(2017)。社區奧斯卡:《戀戀雲林水岸清清》,[紀錄片]。
何宇軒(2019)。家鄉紀錄手:《聲刻映像》,[紀錄片]。
林筱彗(2011)。臺南社大:《穿越冰點》,[劇情片]。
林筱彗(2012)。臺南社大:《風箏》,[劇情片]。
林嫣如、吳俊緯(2014)。臺南社大:《拾鄉》,[紀錄片]。
林俊呈、張哲綦、林立婷、陳宗仁、林倧伻、吳炳璋(2015)。臺南社大:《佇在鐵支路邊》,[紀錄片]。
林倧伻(2016)。臺南社大:《迷你菲林》,[紀錄片]。
林立婷(2016)。臺南社大:《兩個媽媽一個家》,[紀錄片]。
林小衛(2016)。臺南社大:《和善里》,[劇情片]。
林倧伻(2019)。臺南社大:《13號》,[劇情片]。
周彥騰、張振祥、張俊宏、黃紹田、楊惠如(2008),客家影像人才培育計畫:《客家武獅世代情》,[紀錄片]。
周傳久、鄭仲宏(2014)。獨立特派員第374集:《臺南停看聽》,[新聞專題]。
胡慕情、張光宗、陳慶鍾(2013)。我們的島第696集:《臺南鐵路don't移》,[新聞專題]。
侯人瑀(2020)。家鄉紀錄手:《阿興仔》,[紀錄片]
翁肇偉、徐偉能(2015)。家鄉紀錄手:《蝙蝠招待所》,[紀錄片]。
莊美玲、鄭宗坤(2010)。社區奧斯卡:《學童種稻見真章》,[紀錄片]。
莊美玲(2017)。社區奧斯卡:《人漸老還飛揚》,[紀錄片]。
張淑慧(2015)。臺南社大:《我的父親》,[紀錄片]。
張嘉麟(2013)。臺南社大:《江翠紅》,[劇情片]。
陳宛靖、苗又文(2012)。家鄉紀錄手:《蚵仔底島微》,[紀錄片]。
陳翠瑛、鄭素滿(2014)。社區奧斯卡:《家》,[紀錄片]。
程明祥(2018)。社區奧斯卡:《尋回保安林的記憶》,[紀錄片]。
黃世源、林鳳英(2017)。社區奧斯卡:《槌球推手》,[紀錄片]。
黃世源、林鳳英(2011)。社區奧斯卡:《新庄社區黃金花鼓響雲霄》,[紀錄片]。
黃世源、林鳳英(2012)。社區奧斯卡:《社區推手》,[紀錄片]。
黃世源、林鳳英(2013)。社區奧斯卡:《阿太》,[紀錄片]。
黃世源、林鳳英(2014)。社區奧斯卡:《土豆鳥大集合-雲林小鴘鴴普查》,[紀錄片]。
黃世源、林鳳英(2018)。社區奧斯卡:《馬光野鳥》,[紀錄片]。
黃世源、林鳳英、張久亮(2019)。社區奧斯卡:《認識王爺公》,[紀錄片]。
黃世源(2017)。社區奧斯卡:《2017燈下雲遊》,[紀錄片]。
黃微芬、李金駿(2018)。家鄉紀錄手:《甜蜜鐵支路》,[紀錄片]。
黃瑋真(2016)。臺南社大:《可愛的我》,[紀錄片]。
黃櫛欣(2016)。臺南社大:《太陽·老爸》,[紀錄片]。
舒玉珍(2007)。客家影像人才培育計畫:《戀戀藍衫情》,[紀錄片]。
湯維綸、曾榮燦、楊泓彬(2014)。臺南社大:《蕃茄炒蛋》,[劇情片]。
楊淑芬、莊晴妃、黃瑞婷(2014)。家鄉紀錄手:《火車飛馳過我家鄉》,[紀錄片]。
楊清鐘(2009)。客家影像人才培育計畫:《阿爸阿姆个話》,[紀錄片]。
楊琇涵(2018)。社區奧斯卡:《indigo我的開外掛人生》,[紀錄片]。
楊琇涵(2021)。社區奧斯卡:《靛藍小孩的後裔情時代》,[紀錄片]。
熊勤立、方儷潔(2016)。家鄉紀錄手:《鉛錘百煉》,[紀錄片]。
蔡守文、王弼主、史宛蓁、林婉愉(2016)。家鄉紀錄手:《十歲的夏天》,[紀錄片]。
鄭世衡(2013)。臺南社大:《兩張電影票》,[劇情片]。
劉怡伶、翁國展、郭惠玲(2012)。家鄉紀錄手:《望明廚房》,[紀錄片]。
劉建昌(2013)。臺南社大:《永。敢愛》,[劇情片]。
蕭靜惠、鄭憶雯(2018)。家鄉紀錄手:《練習溫柔》,[紀錄片]。
薛聖月(2020)。臺南社大:《十三歲那年的天空》,[劇情片]。
謝長霖(港西社區發展協會)(2016)。社區奧斯卡:《牽水狀本》,[紀錄片]。
謝長霖(2017)。社區奧斯卡:《傳承三部曲》,[紀錄片]。
謝長霖(2019)。社區奧斯卡:《慎終追遠-牽水狀》,[紀錄片]。

網路資源
南韓媒體的民主危機(2010年1月28日)。苦勞網。2018年1月28日取自:http://www.coolloud.org.tw/node/50229
簡介南韓「媒體行動中心」和「媒體文化行動網」(2007年8月29日)。苦勞網。2018年1月28日取自http://www.coolloud.org.tw/node/50230
吳文光和村民們的影像計畫(2015年6月4日)。壹讀。2018年7月11日取自https://read01.com/zh-tw/m8OBo.html#.WdXig2iCyUk
賴品瑀(2012年10月4日)。臺北好好砍 林口社區居民自拍 反擊世大運選手村。環境資訊中心。2018年9月24日取自http://e-info.org.tw/node/80937
臺灣國際勞工協會。2018年9月30日取自http://www.tiwa.org.tw/
https://www.youtube.com/
http://video.peopo.org/
http://www.civilmedia.tw/
http://vrmuseum.hchcc.gov.tw/
文化部網站,http://www.moc.gov.tw/information_302_33771.html
綠色小組社會運動紀錄片,http://greenteam.tnnua.edu.tw/bin/home.php
中央社(2019年4月13日)。專題報導:〈何謂真實 楊力州:紀錄片是參與式的真實〉。芋傳媒。2018年9月30日取自https://taronews.tw/2019/04/13/309856/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