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社區影像」作為文化政策:一個批判性的回顧
書刊名:思與言
作者:蔡慶同
作者(外文):Tsai, Chin-tong
出版日期:2011
卷期:49:4
頁次:頁57-88
主題關鍵詞:紀錄片社區總體營造社區影像DocumentaryCommunity buildingCommunity documentar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3
  • 點閱點閱:187
近年來,由於紀錄技術的輕便,乃至紀錄權力的開放、紀錄影像的普及,臺灣紀錄片的發展由政宣與教化的功能,逐漸轉向常民與生活的紀實,尤其是在一九九○年代與社區總體營造結合之後,形塑了「社區影像」的文化政策。因此,本文透過回顧「社區影像」作為文化政策的歷史變遷,企圖從產製、文本與觀看的主要面向,分析影像用以營造社區的不同治理策略,包括了技術的移轉、地方的再現與影像的展示,藉此釐清其所引發的紀錄片導演或社造工作者、紀錄片作品或影像資料庫、觀看的實踐或實踐的觀看等等矛盾,並進一步提出未來深化「社區影像」的可能作法。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nature and transformation of "community documentary" as cultural policy in Taiwan. It is divided into three kinds of governance strategy including transferring technique, visualizing place and exhibiting image. All the discussions of different strategy are positioned in the context of community building and stressing the tendency towards documentary as record, archive and practice.
期刊論文
1.李道明(19900300)。臺灣紀錄片與文化變遷。電影欣賞,8(2)=44,80-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文玲(20050600)。翻轉漢人姓名意像:「請問『蕃』名」系列影片與原住民影像運動。臺灣社會研究,58,85-13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泳泉(20020600)。全景學派的誕生--臺灣紀錄片的趨勢觀察(1990-2000)。電影欣賞,20(3)=111,18-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夏曉鵑(20060300)。新移民運動的形成--差異政治、主體化與社會性運動。臺灣社會研究季刊,61,1-7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邱貴芬(20040400)。紀錄片/奇觀/文化異質:以《蘭嶼觀點》與《私角落》為例。中外文學,32(11)=383,123-14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亮丰(1998)。紀錄片生產的平民化:95-98年地方記錄攝影工作者訓練計畫的經驗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賀照緹(1993)。小眾媒體、運動文化、權力--綠色小組的運動形式及生產條件分析。輔仁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方永泉、Freire, P.(2003)。弗雷勒與受壓迫者教育學。臺北:巨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三澤真美惠(2002)。殖民地下的「銀幕」:臺灣總督府電影政策之研究(1895-1942)。臺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煌雄、郭石吉、林時機(2001)。社區總體營造總體檢調查報告書。台北:遠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Nichols, Bill(2001)。Introduction to Documentary。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5.Nichols, Bill(1991)。Representing Reality: Issues and Concepts in Documentary。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6.博藍尼、許澤民(2004)。個人知識:邁向後批判哲學。商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Geertz, Clifford、楊德睿(2002)。地方知識:詮釋人類學論文集。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吉莉恩.蘿絲、王國強(2006)。視覺研究導論:影像的思考。群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敦誠(1992)。邊地發聲:反主流影像媒體與社運紀錄。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怡君(2009)。從影像創作到社區培力。2009臺灣社區影像研討會:影像的在地紀錄、生產與社會實踐論文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曾吉賢(2009)。個人創作vs集體意識:社區影像課程的實踐經驗。2009臺灣社區影像研討會:影像的在地紀錄、生產與社會實踐論文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5)。新故鄉營造成果展現計畫,http://sixstar.cca.gov.tw/frontsite/contentadmin/projectStarAction.do?method=doSimpleSearch&date=OTc=&menuId=MjAx, 201003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劉紀蕙(2006)。可見性問題與視覺政體。文化的視覺系統(1):帝國-亞洲-主體性。臺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慰慈(2007)。1960-2000年臺灣紀錄片的發展與社會變遷。臺灣當代影像:從紀實到實驗1930-2003。同喜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