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元明泉州伊斯蘭社會文化發展與變遷
作者:丁世宗
作者(外文):Ding, Shyh-Tzong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系研究所
指導教授:楊維真
張中復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3
主題關鍵詞:元明時期泉州伊斯蘭穆斯林回民Yuan and Ming DynastiesQuanzhouIslamMuslimsHui ethnici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
伊斯蘭教(Islam)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唐代就傳到中國,傳播的方式具有和平與自然的本質。和平與自然就是多數為穆斯林商人或穆斯林後裔所流傳下來,有別於各朝代獨尊儒家思想或推廣佛教、道教的面向,以及基督宗教近代在華傳播帶有帝國主義強權和強迫的影子,自然延續傳承。在中國歷代傳教如此和平與自然的宗教,傳世文獻中所描述的比例僅有少數,中世紀世界大港油橄欖城(光明之城)為宋元時代的泉州,當代紮實完整從考古資料、伊斯蘭史跡和回族群體中留下很多伊斯蘭社會文化紀錄。中國自古多數時期對遠人友善,而伊斯蘭對鄰人友善也為重要價值;兩大文明在元明泉州交流和互動,身為少數族群的穆斯林主動選擇適當在地化,入境隨俗為靈活的生存智慧。元明泉州伊斯蘭文化和中國文化,兩者在泉州彼此互動、寬容與互惠,共同交織建構泉州多元寬容的色彩。
伊斯蘭教在中國大約可分兩個時期,唐宋元為僑民宗教的時代,信仰伊斯蘭教者多數為外國僑民。明清是中國伊斯蘭教的時代,信仰者多數已經在地化入華落籍成為中國人。元明時期可說是伊斯蘭教的過渡和展開,從僑民宗教到中國伊斯蘭教,伊斯蘭教在泉州巧妙與中國文化融合共存,雖經元明之際的戰亂,進入明代的泉州伊斯蘭教雖受挫漸弱但從未滅絕。從穆斯林到回民,穆斯林在中國生活發展,從元代已在地化,進入明代不久後更進一步宗族化,成為中國特有的回民。穆斯林為真主在人間的代治者,泉州伊斯蘭文化天地人三者兼具脈絡多元。天的隱喻為神聖和信仰,廣闊大地的呈現為考古資料和相關伊斯蘭史跡,人間有情為史料中確實在元明泉州安身立命的穆斯林信仰實踐及回民的歷史記憶。元代時間縱使短於明代,泉州伊斯蘭社會文化的密度卻高於明代。元代不同族群可自由通婚,明代禁止本類相嫁娶,此政策變相鼓勵不同族群通婚,反而讓穆斯林更在地化、接地氣和族群繁衍更多。
泉州在元代為重要國際港口,明代的地位雖降落,其港口功能與外接觸多元本質總是不變,泉州伊斯蘭史也是世界史的重要部分。泉州伊斯蘭碑刻很能凸顯伊斯蘭社會文化在泉州繁華的過往,元代碑刻出土最多,代表元代伊斯蘭社會文化最盛。目前明代出土碑刻少於元代,代表伊斯蘭社會文化相對弱化與淡薄。值得注意的是泉州明代回民祖先墳墓仍有完好保存,不像元代回民祖先多數只剩墓碑和墓蓋,證明元明之際泉州回漢衝突進入明代已漸趨緩成為過去。泉州有不同宗教文化百脈匯集多元的歷史,伊斯蘭教也有不同教派的遺留,足以證實泉州非同凡響的過往為永遠的光明之城。泉州回民華化、在地化和本土化,積極融入中國文化的智慧與在地族群和諧共處開展生活,可說是伊斯蘭精神光明的展現。

Islam is one of the three major religions in the world. It was spread to China in the Tang Dynasty, and the way of spreading has the essence of peace and nature. Peace and nature are mostly passed down by Muslim businessmen or descendants of Muslims. They are different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dynasties who only respect "Confucianism" or promote Buddhism, and the spread of Christianity in China carries the shadow of imperialist power and coercion. It is naturally inherited. . In the past dynasties in China, such a peaceful and natural religion has been preached, and the proportion described in the handed down documents is only a small number. The Medieval World Dagang Olive City (City of Light) was Quanzhou in the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The contemporary solid and complete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Islamic historical sites and There is a lot of Islamic social culture left in the Hui ethnic group. Since ancient times, China has been friendly to people far away, and Islam has been friendly to its neighbors. The two civilizations exchanged and interacted in Quanzhou during the Yuan and Ming Dynasties. As a minority, Muslims actively chose to localize appropriately. It is a flexible survival wisdom to follow the customs when entering the country. Quanzhou Islamic culture and Chinese culture in Yuan and Ming Dynasties interacted with each other in Quanzhou, tolerance and reciprocity, and jointly intertwined to construct the color of diversity and tolerance in Quanzhou.
Islam in China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two periods. The Tang,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were the age of expatriate religion, and most of the believers in Islam were foreign expatriates.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were the age of Islam in China, and most of the believers had been localized into China and became Chinese. The Yuan and Ming Dynasties can be said to be the transi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slam. From the religion of overseas Chinese to Chinese Islam, Islam skillfully blended and coexisted with Chinese culture in Quanzhou. Despite the wars during the Yuan and Ming Dynasties, Islam in Quanzhou in the Ming Dynasty suffered setbacks and gradually weakened. But never extinct. From Muslims to Hui ethnicity , the life and development of Muslims in China has been localized since the Yuan Dynasty, and they have been further clanged shortly after entering the Ming Dynasty, becoming the unique Hui ethnicity in China. Muslims are the substitute rulers of Allah in the world, and Quanzhou Islamic culture, heaven, earth and people have multiple contexts and are very three-dimensional. The metaphor of heaven is sanctity and faith, the vast land is presented as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and related Islamic historical sites, and the love of human beings is the practice of Muslim belief and the historical memory of Hui ethnicity who lived and lived in Quanzhou during the Yuan and Ming Dynasties in historical materials. Even though the Yuan Dynasty was shorter than the Ming Dynasty, the concentration of Islamic social culture in Quanzhou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Ming Dynasty. In the Yuan Dynasty,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could freely intermarry, but in the Ming Dynasty it was forbidden to marry each other. This policy encouraged intermarriage between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in disguise, but made Muslims more localized, down-to-earth, and multi-ethnic.
Quanzhou was an important international port in the Yuan Dynasty. Although its status declined in the Ming Dynasty, its port function and its multifaceted nature remained unchanged. The Islamic history of Quanzhou is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world history. The Islamic inscriptions in Quanzhou can highlight the prosperous past of Islamic social culture in Quanzhou. The most unearthed inscriptions in the Yuan Dynasty represent the most prosperous Islamic social culture in the Yuan Dynasty. At present, less inscriptions have been unearthed in the Ming Dynasty than in the Yuan Dynasty, which means that the culture of Islamic society is relatively weak. It is worth noting that the tombs of the Hui ethnicity 's ancestors in Quanzhou in the Ming Dynasty are still well preserved, unlike most Hui ethnicity in the Yuan Dynasty who only have tombstones and tomb covers. Quanzhou has a diverse history of different religions and cultures, and Islam also has the legacy of different sects, which is enough to prove that Quanzhou's extraordinary past is a city of eternal light. The Chineseization, local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of the Hui ethnicity in Quanzhou, the wisdom of actively integrating into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harmonious coexistence of the local ethnic groups can be said to be a bright display of the Islamic spirit
徵引書目:
壹、史料
傳世文獻

(一)正史
〔明〕宋濂,《元史》,臺北:臺灣商務,1988。
〔明〕夏原吉等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校堪,《明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
歷史語言所,1970。
〔元〕脫脫,《宋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
〔元〕脫脫,《遼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0。
〔元〕脫脫,《金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0。
〔後晉〕劉昫,《舊唐書》,臺北:中華書居,1966。
〔清〕張廷玉等,《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87。
趙爾巽等著,《清史稿》,北京:中華出版,1977。
趙爾巽等著,《清史稿﹙電子資源﹚》,臺北:德泓資訊共同研製,2016。
〔宋〕﹚歐陽修,《新唐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
〔宋〕薛居正,《舊五代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
《清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

(二)經典
《古蘭經》,麥地納:法赫德國王古蘭經印製廠出版,1986。
伊本.馬哲,《伊本.馬哲聖訓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3。
穆斯塔發.本.穆罕默德艾瑪熱編、摩西.竇文安哈吉等著,《布哈里聖實錄精
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1。

(三)地方志與史籍
〔清〕方鼎修、朱升元籑,《晉江縣志》,臺北:成文書局,1967。
〔唐〕杜佑撰,《通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
〔明〕何喬遠,《閩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
〔明〕莫尚簡修、張岳籑,《惠安縣志》,臺北:新文豐,1985。
〔明〕陽思謙等撰,《泉州府志》,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90。
〔明〕黃仲昭,《弘治八閩通志》,臺北:台灣學生,1987。
〔明〕陳懋仁,《泉南雜志》,臺北:藝文出版,1965。
〔北齊〕魏收著,《魏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

(四)族譜
丁守真編著,《丁協源家譜》,臺北:寵思企業,1997。
莊景輝編校,《陳埭丁氏回族宗譜》,香港:綠葉教育出版社,1994。
百奇郭氏回族編委會重修,《百奇郭氏回族宗譜﹙上﹚》,惠安:郭氏回族,2000。
百奇郭氏回族編委會重修,《百奇郭氏回族宗譜﹙中﹚》,惠安:郭氏回族,2000。
百奇郭氏回族編委會重修,《百奇郭氏回族宗譜﹙下﹚》,惠安:郭氏回族,2000。
台北市郭氏宗親會編,《環球郭氏宗譜》,臺北:郭氏宗親會,1981。
泉州市歷史研究會編,《泉州回族譜牒資料選編》,泉州:泉州歷史研究會,1980。

(五)碑刻
吳文良原著,《泉州宗教石刻》,北京:科學出版社,1957。
吳文良原著、吳幼雄增訂,《泉州宗教石刻(增訂本)》,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吳喬生、林德民、林勝利編,《泉州古城歷代碑文錄》,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2009。
余振貴、雷曉靜主編,《中國回族金石錄》,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1。
陳立獻、王煥民、孫陳清編著,《泉郡碑刻百篇譯注》,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
2014。
莫爾頓(A.H.Morton)釋讀英譯、周思成校注中譯、烏蘇吉(Vosougi)釋讀
校、王一丹波斯文校、張帆、吳志堅、黨寶海通校,《杭州鳳凰寺藏阿拉
伯文、波斯文碑銘釋讀議注》,北京:中華書局,2015。
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編,陳達生主撰,《泉州伊斯蘭教石刻》,福州:寧
夏人民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

(六)筆記
〔宋〕方信儒著,《南海百咏》,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發行,2002。
〔宋〕朱彧,《萍洲可談》,臺北:藝文出版,1965。
〔明〕艾儒略,《職方外紀》,臺北:中華書局,1985。
〔清〕李清馥,《閩中理學淵源考》,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
館,1986。
〔宋〕岳珂著、吳企明點校,《桯史》,北京:中華書局,1981。
〔宋〕沈括著,《夢溪筆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55。
〔元〕汪大淵,《島夷誌略》,北京:中華書局,1981。
﹝明﹞何鏜,《古今遊名山記》,合肥:黃山書社,2008。
〔後蜀〕何光遠著,《鑑戒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唐〕段成式撰、曹中孚校點,《酉陽雜俎》,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宋〕周去非撰,《嶺外代答》,揚州:廣陵書社,2003。
〔宋〕周密撰、吳企明點校,《癸辛雜識》,北京:中華書局,1988。
〔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北京:中華書局,1959。
〔明〕﹚馬歡著、馮承均校注,《瀛涯勝覽校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
〔宋〕陸游撰,《老學庵筆記》,北京:中華書局,1997。
〔宋〕蔡絛撰,《鐵圍山叢談》,北京:中華書局,1997。
〔清〕陳祥裔,《蜀都碎事》,臺南:莊嚴文化,1997。
〔宋〕趙汝适著、楊博文校釋,《諸蕃志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0。
〔宋〕趙彥衛,《雲麓漫鈔》,北京:中華書局,1985。
〔清〕顧炎武,《日知錄》,臺北︰臺灣商務,1978。
〔後蜀〕趙崇祚編,《花間集》,臺北:世界書局,2019。
〔宋〕錢易,《南部新書》,北京:中華書局,1985。
〔明〕錢士升撰,《南宋書》,成都:巴蜀書社,2000。
〔清〕錢謙益著,《列朝詩集小傳(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清〕錢謙益撰、許逸民、林淑敏點校,《列朝詩集(九)》,北京:中華書局, 2007。
〔宋〕釋贊寧,《宋高僧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

(七)文集
〔元〕任士林,《松鄉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6。
〔宋〕文天祥撰,《文山先生全集》,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
〔宋〕朱熹,《朱熹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
〔宋〕 林之奇,《拙齋文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6。
〔宋〕真德秀,《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上海:上海書店,1989。
〔明〕張居正,《張太岳先生文集》,臺南:莊嚴文化,1997。
〔明〕蔡清,《蔡文莊公集》,臺南:莊嚴文化,1997。
〔清〕徐松彙輯,《宋會要輯稿》,臺北:新文豐,1976。
〔宋〕蘇頌,《蘇魏公文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6。
〔清〕董詰編,《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3。
《御定全唐詩》,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清聖祖御制,《全唐詩》,臺北:明倫出版,1971。








貳、研究論著
一、中文部分

(一)專書
王柯,《東突厥斯坦獨立運動》,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3。
王柯,《中國,從天下到民族國家》,臺北:政治大學出版社,2014。
王柯,《消失的「國民」》,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7。
王樹槐,《咸同雲南回民事變》,臺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80。
王懷德、郭寶華著,《伊斯蘭教史》,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92。
王爾勵、馬正斌、倪麗,《穆斯林學禮拜》,臺北:亞太區伊斯蘭協會出版, 1994。
孔德維、黃廷彰、李依肋主編,《「回民」-《清實錄》所載1800前大清帝國與
伊斯蘭史料彙編 》,臺北:秀威資訊股份有限公司,2022。
中元秀、馬建劍、馬逢達主編,《中國伊斯蘭古迹研究叢書-廣州伊斯蘭古迹研
究》,銀川: 寧夏人民出版社,1989。
白壽彝,《中國伊斯蘭史存稿》,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82。
白壽彝,《白壽彝民族宗教論集》,北京:北京師範大學,1992。
白壽彝,《民族宗教論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伊本.伊卜拉欣,《搭救》,臺北:出版社不詳,1995。
伊布拉欣‧趙連合,《聖訓精選》,河南:北魯村清真寺,1995。
朱維幹,《福建史稿》,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6。
余政貴,《中國歷代政權與伊斯蘭教》,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96。
吳晗,《朱元璋大傳》,臺北:遠流出版,1991。
李松茂,《回族伊斯蘭教研究》,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93
李雲飛,《漢語語境下的伊斯蘭》,臺北:蘭臺出版社,2022
李興華等著,《中國伊斯蘭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邱樹森主編,《元史辭典》,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11。
邱樹森,《中國回族史》,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12。
金吉堂,《中國回教史研究》,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0。
金宜久主編,《伊斯蘭教概論》,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
金宜久主編,《伊斯蘭教小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
林松、和龑,《回回歷史與伊斯蘭文化》,北京:今日中國出版社,1992。
林恩顯,《清朝在新疆的漢回隔離政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發行,1988。
杜維運撰,《史學方法論》,臺北:三民書局,2005。
秦惠彬,《中國伊斯蘭教與傳統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馬戎,《民族社會學導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馬戎,《中國少數民族地區社會發展與族際交往》,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2。
馬明道編著,《伊斯蘭教》,臺北:中國回教協會,1975。
馬通,《中國伊斯蘭教門宦溯源》,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86。
馬通主編,《回族近現代史研究》,蘭州:甘肅民族出版社,1992。
海維諒,《穆斯林手冊》,臺北:中國回教協會發行,2000。
馬戎主編,《族群交往與宗教共處》,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
胡振華主編,《中國回族》,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93
羅香林著,《蒲壽庚傳》,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1955。
莊景輝,《陳埭丁氏回族移民台灣的調查與研究》,香港:綠葉教育出版社,1997。
莊景輝,《泉州港考古與海外交通史研究》,長沙:岳麓書社,2006。
陳自強,《泉漳集》,福州:國際華文出版社,2004。
陳垣,《元西域人華化考》,上海:上海古籍,2000。
陳漱石,《文明的交會》,臺北:商周出版,2003。
陳國強、陳清嚴主編,《百崎回族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3。
唐圭璋編、《全宋詞(一)》,北京:中華書店,1965。
粘子瑛著,《女真後裔在台灣:粘氏宗族與彰化福興地區的發展》,臺北:臺灣古
籍出版有限公司,2004。
蔡源林著,《伊斯蘭、現代性與後殖民》,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

敏澤,《李贄》,臺北:三民書局,1993。
黃大受主編,《中阿關係史料初編》,臺北: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歷史組,1990。
黃天柱,《泉州稽古集》,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3。
黃仁宇,《萬曆十五年》,臺北:食貨出版社,1991。
黃光學主編,《中國的民族識別》,北京:民族出版社,1995。
黃梅雨,《話說泉州》,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
楊大業,《明清回族進士考略》,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12。
傅統先著,《中國回教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
楊志波主編,《中國穆斯林朝覲實用手冊》,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5。
楊曉春,《元明時期漢文伊斯蘭文獻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2。
楊志玖,《元代回族史稿》,北京:中華書局,2015。
楊志娟,《世界的信使-元明回商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楊懷中、余政貴,《中國伊斯蘭文獻著譯提要》,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95。
楊國才等著,《中國少數民族革命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
顏尚文著,《梁武帝》,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9。
劉智,《天方至聖實錄》,臺北︰廣文書局,1975。
張承志,《心靈史》,臺北:風雲時代出版社,1997。
張星烺編注、朱志勤校定,《中西交通史料匯編》,北京:中華書局,1977。
張中復,《清代西北回民事變》,臺北:聯經出版,2001。
趙錫麟、張中復主編,《主命的傳承與延續:回教在台灣的發揚和展望》,臺北:
政大出版社,2019。
趙旭東主編,《費孝通與鄉土社會學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葛狀,《伊斯蘭教與中國社會》,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
謝松濤著,《回教概論》,臺北:華岡出版部,1973。
劉澤民主編、臺灣古文書學會策劃,《契文解字:解碼臺灣古文書》,臺北:玉山
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20。
蕭啟慶,《元代的族群文化與科舉》,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8。
蕭啟慶,《九州四海風雅同-元代多族士人圈的形成和發展》,臺北:聯經出版公
司,2012。
謝沛霖等編,《明清曆科進士題名錄》,臺北:文海出版社,1981
羅香林,《蒲壽庚研究》,香港:中國學社,1959。
饒宗頤著、鄭會欣編,《選堂序跋集》,北京:中華書局,2006。
中國航海協會、泉州市人民政府編,《泉州港與海上絲綢之路》,北京:中國社會
科學出版社,2002
中國回族伊斯蘭教中心處書編委會編,《中國與回族伊斯蘭文化》,銀川:寧夏人
民出版社,2005
甘肅民族研究所編,《伊斯蘭教在中國》,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82。
泉州伊斯蘭教史跡保護委員會、中國文化史跡研究中心編,《泉州伊斯蘭教史
跡》,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
泉州歷史文化中心主編、李雄飛撰,《泉州古建築》,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1。
泉州與古代海外交通編號組,《泉州與古代海外交通》,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泉州市歷史研究會編,《泉州文史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晉江文化叢書(第三輯)編篡委員會編,《晉江史話》,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2005。
晉江市陳埭鎮回族事務委員會編,《陳埭回族史館》,晉江:嘉桓印務有限公司印,
2002。
陳埭回族史研究編委會,《陳埭回族史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社,1990。
福建文史研究館編,《景璧集》,揚州 : 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6。
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泉州市歷史研究會編,《泉州伊斯蘭研究論文
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
鄭和與福建編輯組編,《鄭和與福建》,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8。
《福安宮沿革誌》,雲林:下崙福安宮管理委員會,2011。

(二)譯著
Fritz Stolz著、根瑟.馬庫斯譯,《宗教學概論》,臺北:國立編譯館,2001。
卡洛斯(Brian A.Catlos)著、梁永安譯,《十字架上的新月:伊斯蘭統治下的西
班牙(711-1614)》,臺北:貓頭鷹出版,2019。
那速爾(Seyyed Hossein Nasr)著,《伊斯蘭》,臺北:麥田出版,2002。
萊思歷.海澤爾頓(Lesley Hazleton)著、夏莫譯,《先知之後:伊斯蘭千年大分
裂的起源》,臺北:八旗文化、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7。
伊本.胡爾達茲比赫著、宋峴譯注,《道里邦國志》,北京:中華書局,2001。
法士拉.葛蘭(M.Fethullah Gulen)著,彭廣愷、馬顯光、黃恩思譯,《最後的
先知-穆罕默德的生命面貌》,臺北:希泉出版,2004。
多桑著、馮承均譯,《多桑蒙古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35。
杉山正明著,《顛覆世界史的蒙古》,臺北:八旗文化、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
司,2014。
杉山正明著,《忽必烈的挑戰》,臺北:八旗文化、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14。
哈特穆特.包柏清(Hartmut Bozin)著,李中文譯,《神秘古蘭經》,臺中:辰星出
版有限公司,2005。
松本真澄著、魯忠慧譯,《中國民族政策之研究:以清末至1945年的‘民族論’
為中心》,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沙海昂(A.J.H.Charignon)註、馮承鈞譯,《馬可波羅行記》,臺北:臺灣商
務印書館,2000。
馬金鵬譯,《伊本‧白圖泰遊記》,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0。
馬克.馬左爾(Mark Mazower)著、劉會涼譯,《巴爾幹—被誤解的歐洲火藥庫》,
臺北:左岸文化,2005。
桑原騭藏著,馮攸譯,《中國阿拉伯海上交通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 ,1970。
桑原騭藏著、陳裕菁譯訂,《蒲壽庚考》,北京:中華書局,2009。
雷薩.阿斯蘭(Reza Aslan)著、魏靖儀譯,《伊斯蘭大歷史:穆斯林的信仰故事
與改革之書》,臺北:衛城出版、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8。
凱倫.阿姆斯壯(Karen Armstrong)著,黃楷君譯,《穆罕默德:宣揚謙卑、寬
容與和平的先知》,臺北:八旗文化,2018。
魯米(Rumi)著、茱麗葉.梅畢(Juliet Mabey)編、汪芸譯,《愛的喜悅:魯米
心靈小語精選》,臺北:美麗殿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5。

傑拉德.羅素(Gerard Russell)著、葉品岑譯,《被隱藏的眾神-一段在中東尋找
古老智慧的旅程》,臺北:八旗文化、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21。
羅伯特.霍伊蘭(Robert G Hoyland)著、周莉莉譯,《真主大道上:阿拉伯大軍
征服與伊斯蘭帝國的創立》,臺北:廣場出版,2019。
雅各.德安科納著(Jacob D’Ancona)、大衛.賽爾本英文編譯(David Selbourne)、
楊民、程剛、劉國忠、程薇譯、李學勤審校,《光明之城》,臺北:臺灣商
務印書館,2000。

(三)論文
丁毓玲,〈泉州穆斯林後裔的歷史記憶和理性選擇〉,《海交史研究》,第2期(泉
州,2005),頁30-41。
王連茂,〈元代泉州社會資料輯錄〉,《海交史研究》,第1期﹙泉州,1993),頁
126-136。
王連茂,〈《光明之城》與南宋刺桐史雜談〉,《海交史研究》,第1期﹙泉州,1999),
頁10-20。
王銘銘,〈泉州學-跨文化研究文化並存〉,《海交史研究》,第1期﹙泉州,2003),
頁81-90。
王麗明,〈泉州印度教石刻研究回顧與思考〉,《海交史研究》,第1期﹙泉州,2016),
頁122-136。
李光斌,〈論伊本.白圖泰和他的旅遊各國奇風異俗珍聞記〉,《海交史研究》,第
1期(泉州,2003),頁16-29。
李金明,〈明初泉州港衰落原因新論〉,《海交史研究》,第1期﹙泉州,1996),
頁57-61。
林悟殊,〈元代泉州摩尼教偶像崇拜探源〉,《海交史研究》,第1期﹙泉州,2003),
頁65-75。
林蔚文,〈《閩都別記》與福建古代海外交往〉,《海交史研究》,第2期﹙泉州,1998),頁65-72。
林悟殊,〈泉州白耇廟屬性似証〉,《海交史研究》,第2期﹙泉州,1999),頁12-22。
朴現圭,〈高麗伊斯蘭教徒剌馬丹〉,《海交史研究》,第2期﹙泉州,2006),頁47-54。
汪毅夫,〈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與泉州歷史文化研究〉,《海交史研究》,第2期(泉
州,2002),頁97-105。
范可,〈國家政治與泉州回民的穆斯林認同〉,《江蘇行政學院學報》,第1期(南
京,2009),頁69-76。
范可,〈泉州回民宗教與伊斯蘭文化-一個歷史與人類學的案例〉,《西北民族研
究》,第1期(南京,2017),頁128-141。
何淑宜,〈晚明士人的信仰世界:以西湖孤山關帝廟的創建為中心〉,《臺灣師大
歷史學報》,第 64期(台北,2020),頁39-82。
林翠茹、莊景輝,〈泉州伊斯蘭教聖墓年代及其墓主人身份考證〉,《海交史研究》,
第1期(泉州,2000),頁102-114。
莊景輝,〈陳埭丁氏回族漢化的研究〉,《海交史研究》,第2期(泉州,1993),頁93-107。
徐小虎,〈關於13-14世紀刺桐的外文資料〉,《海交史研究》,第1期(泉州,2001),頁43-53。
徐恭生,〈鄭和與泉州關係新証–族譜裡的鄭徐聯姻〉,《海交史研究》,第2期(泉州,2015),頁93-97。
南文淵,〈論伊斯蘭教文化在回族形成中的主導作用〉,《西北民族研究》,第3
期(蘭州,1991),頁121-133。
許金頂,〈倭寇之患與福建風俗〉,《海交史研究》,第1期(泉州,1996),頁96-102。
肖彩雅,〈明代泉洲區域海防及其與海外貿易政策的關係〉《海交史研究》,第2期(泉州,2016),頁109-123。
馬文寬,〈從考古資料看中國唐宋時期與伊斯蘭世界的文化交流〉,《漢唐與邊疆
考古研究》,第1輯(北京,1994),頁231-249。
馬啟成,〈論中國伊斯蘭大文化屬性〉,《中央民族學院學報》,第4期(北京,
1992),頁32-39。
馬寅,〈對研究和編寫回族史的幾點意見〉,《中央民族學院學報》,第6期(北京,
1984),頁18-23。
馬維良,〈試談伊斯蘭教和回族共同心理素質的行成〉,《中央民族學院學報》,第
3期(北京,1983),頁12-16。
馬娟,〈元代泉州穆斯林移民探悉〉,《元史及民族與邊疆研究集刊》,第1期(南
京,2017),頁113-129。
唐宏杰,〈泉州德濟門遺址出土宗教石刻淺析〉,《海交史研究》,第1期(泉州,
2003),頁76-80。
胡家其、李玉昆,〈契玉立在泉州的史迹與契氏家族在高麗、朝鮮〉,《海交史研
究》,第1期(泉州,2007),頁66-73。
許在金,〈泉州港與海上絲綢之路〉,《海交史研究》,第1期(泉州,1991),頁
64-73。
張仲鑫,〈淺論外來宗教的本土化-以泉州宗教為契入點〉,《海交史研究》,第1
期(泉州,2002),頁98-103。
陳麗華,〈元代畏吾兒航海家亦黑迷失與泉州港-以三方碑刻為中心〉,《海交史研
究》,第1期(泉州,2017),頁 121-138。
陳延杭,〈《馬可波羅遊記》中刺桐海船的探討〉,《海交史研究》,第2期(泉州,1992),頁31-39 。
陳筱,〈泉州城市地理初探〉,《海交史研究》,第2期(泉州,1995),頁 90-97。
楊志玖,〈《光明之城》三題〉,《海交史研究》,第1期(泉州,20001),頁1-8 。
傅宗文,〈刺桐港史初探〉,《海交史研究》,第2期(泉州,1991),頁105-151。
廖大珂,〈亦思巴奚初探〉,《海交史研究》,第1期(泉州,1997),頁75-81。
謝重光,〈閩南文化與伊斯蘭文化的互動和交融〉,《海交史研究》,第1期(泉州,
2006),頁101-113。
鄭瑞本,〈試論元代的海禁〉,《海交史研究》,第1期(泉州,1990),頁26-30。
蘇松柏,〈論明成祖因循洪武海禁政策〉,《海交史研究》,第1期(泉州,1990),
頁31-37。
劉銘恕,《蒲壽庚家譜始祖蒲宗孟及其性行》,《海交史研究》,第1期(泉州,1991),頁74-75。
喻常森,〈元代海外貿易發展的積極作用與侷限性〉,《海交史研究》,第2期(泉
州,1994),頁40-54。
韓振華,〈宋元時代傳入泉州的外國宗教古跡〉,《海交史研究》,第1期(泉州,
1995),頁95-108。
韓振華,〈泉州涂門街清真寺與通淮街清真寺〉,《海交史研究》,第1期(泉州,
1996),頁62-76。
韓振華,〈宋代泉州伊斯蘭的清真寺〉,《海交史研究》,第1期(泉州,1997),
頁68-74。
韓振華,〈元末泉州伊斯蘭的番佛寺〉,《海交史研究》,第1期(泉州,1998),
頁96-98。

(四)論文集論文
白壽彝、馬壽千,〈幾種回回家譜所反應的歷史問題〉,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
所、中央民族學院民族研究所回族史組編,《回族史論集》,銀川:寧夏人
民出版社,1983。
張中復,〈論元朝在當代回族形成過程中的地位:以民族史建構為中心的探討〉,
收入蕭啟慶主編,《蒙元的歷史與文化蒙元史學研討會論文集(下)》,臺
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
張中復,〈從「蕃客」到「回族」:泉州地區穆斯林族群意識變遷的歷史省察〉,
收入洪麗完主編,《國家與原住民:亞太地區族群歷史研究》,臺北:中央
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9。
張中復,〈民國前期基督教對於回民的宣教成效及其反思–以《友穆季刊》為中
心之探討〉,收入《近代中國的宗教發展論文集》,臺北:國史館,2015。
胡其德,〈蒙古碑刻文獻所見統治者的宗教觀念與政策〉,收入蕭啟慶主編,《蒙
元的歷史與文化蒙元史學研討會論文集(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
胡鴻保,〈泉州滿族與陳埭回族–福建家族主義再思考〉,收入馬啟成、白振聲主
編,《民族學與民族文化發展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5。

(五)學位論文
李東華,〈泉州與我國中古的海上交通﹙九世紀未至十五世紀初﹚〉,臺北:國立
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81。
李昭容,〈鹿港丁家之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李琅毓,〈就明清穆斯林之漢文著述探討當時之中國伊斯蘭思潮〉,臺北:國立政
治大學邊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林筱情,〈牽星術:明代中國的伊斯蘭導航知識〉,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
所碩士論文,2014。
郭雅瑜,〈歷史記憶與社群建構-以鹿港郭姓為例〉,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蘇怡文,〈伊斯蘭教在台灣的發展與變遷〉,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二、外文部分

(一)英文書籍
Armstrong, Karen. Islam: A Short History, New York: The Modern Library Press, 2002.
Armstrong, Karen. Muhammad: A Prophet for Our Time, New York: Harperone Press, 2007.
Bagir, Haidar. Islam: The Faith of Love and Happiness, New York: Kube Pub Ltd
Press , 2017.
Gladney, Dru C. Muslim Chinese: Ethnic Nationalis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Cambridge: 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 1991.
Gladney, Dru C. Dislocation China: Muslims, Minorities, and Other Subaltern Subject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4.
Israeli, Raphael . Islam in China: A Critical Bibliography, Wesport: Greenwood Press,1994.
Jianping Wang﹐Glossary of Chinese Islamic Terms﹐London︰Curzon﹐2001.
Khadduri, Majid .War and Peace in the Law of Islam,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Press,1955.
Lipman, Jonathan N.Familiar Strangers: A History of Muslims in Northwest of China, Washinton: Washinton University Press, 1998.
Nasr, Seyyed Hossein. Traditional Islam in the Modern World, London: Kegan Paul International , 1994.
Vatikiotis, P.J. Islam and the State, London: Routledge Press, 1991.
(二)日文書籍
佐口透,《新疆ムスリム研究》,東京:吉川弘文館,1995。
田坂興道,《中國における回教の傳來とその弘通》,東京:東洋文庫,1964。
寺田隆信,《中國の大航海者:鄭和》,東京:清水書院,1984。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