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古典的現代轉化:美國漢學名家詩學研究
作者:胡旻
作者(外文):Hu, Min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蔡玫姿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3
主題關鍵詞:美國漢學古典詩學陳世驤劉若愚高友工葉維廉宇文所安American SinologyClassical PoeticsChen Shih-hsiangJames J. Y. LiuKao Yu-KungWai-lim YipStephen Owe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美國漢學的發展迄今已近兩百年,並於二戰後力壓群芳,成為世界漢學中心。本研究析論美國漢學名家之古典詩學,重新爬梳、闡發並反思重要議題。在諸多漢學家中篩選五位,視為代表人物,並依兩大標準行之去取:其一,選擇別開生面,自成一家之言,具備典型意義的學者,旨在擔「名家」之銜。具體來說,需符合兩項基本條件:於古典詩領域,扮演先導者角色,開闢至少一個新方向或流派,且提出至少一個具有影響力及典範價值之詩觀或方法論;其二,參酌借鑒與本領域相關之既有中文專著範例,進行量化統計,篩取最具影響力者,作為輔助參考項。
依此為據,擷取以下五位名家,視為研究對象,並依出生年先後排列:陳世驤(1912-1971)、劉若愚(1926-1986)、高友工(1929-2016)、葉維廉(1937-)、宇文所安(1946-)。此五者推動古典之現代轉化,以新角度或新方法重釋古典,均樹立獨特貢獻:抒情傳統說發軔於陳世驤,劉若愚突破朝代分類程式,借用西方理論架構,系統梳理中國文論資源。高友工援美學原理入詩學並續寫抒情傳統說。葉維廉首倡比較詩學,重新發明道家美學。宇文所安開拓唐詩史之新園地。諸如此類觀念或方法,實有別於同時期中文學界,並對之產生廣泛影響。
根據議題性與兩岸學者接受度而言,陳世驤與高友工可歸為一組,因其是抒情傳統論系譜的重要鼓吹者,為臺灣學界所熟知。劉若愚、葉維廉、宇文所安則歸為另一組,因其更多地與中國學界結緣,尤其劉氏建構中國文論、葉氏道家美學、宇文氏唐詩史寫作,對於大陸古典詩學啟發深遠。儘管五家處理及發展的議題各異,但其問題意識一以貫之,即尋求與闡發中國文學或詩的獨特性,故其論述常兼備比較文學或詩學之色彩。
本論文分章撮述五位名家詩學之精義要旨。既詳參前人既有成果,又在觀點上有所推進。第二章第一節就陳氏論中國悲劇精神及命運觀,基於舊有說法,提出己見,又第三節批駁「主觀時間」論,重述陳氏論〈離騷〉時間意識,並補充原文缺失的論證材料。第三章重訪劉若愚中國文論體系建構,針對多數論者僅做輯錄式闡述,而未注意劉書錯訛與疏漏之處,予以抉發補強。第四章第一節,系統比照兩岸學者對高友工抒情傳統論之接受差異。第二節探究高氏唐詩三論中,因譯文錯解而造成的諸多舛誤,依照原文重譯糾正,並論證高氏論中西意象差異說之不妥。第五章第三節就葉維廉將意象並置與蒙太奇類比之講法,回溯爬梳愛森斯坦之蒙太奇學說,兼反省葉氏該論點。第六章第一節,從個人與傳統的互動關係,再切入宇文所安初盛唐詩史論,與一般研究者不同。第三節以「徵兆詩學」命名宇文氏相關論述,並重新整理析論其細讀杜甫與李商隱詩的精彩之處,彌補前人在此議題上的不足。
總括而論,本論文旨在透過美國漢學名家詩學之整體研討,完成以下三大項工作:其一,爬梳五位漢學家詩論精華,其二,再闡發評騭其得失,其三,針對中文學界已有研究,反思其爭議或誤解之處。期望本研究對於深入理解與發揚古典文學傳統,推助其現代轉化,有所助益。
This dissertation studies the poetics of five American sinologists, including Chen Shih-Hsiang, James J. Y. Liu, Kao Yu-Kung, Wai-Lim Yip, and Stephen Owen. These five individuals contribute to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classical literature by offering new perspectives or methodologies for reinterpreting classical works. Each of them has established a unique contribution: Chen Shih-Hsiang’s Lyrical Tradition Theory, James J. Y. Liu’s departure from traditional historical categorization by incorporating Western theoretical frameworks to reorganize Chinese literary resources, Kao Yu-Kung’s integration of aesthetic principles into poetics while continuing the lyrical tradition theory, Wai-Lim Yip’s pioneering work in comparative poetics, inventing Taoist Aesthetics, and Stephen Owen’s exploration of new areas in Tang poetry history. These conceptual and methodological approaches differ from those prevalent in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ry community and have had a wide-ranging impact on it.
This dissertation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the five scholars’ poetics, seeking to achieve the following research goals: Firstly,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essence of classical Chinese poetics through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works of five prominent American sinologists. Secondly, it further elucidates the merits and shortcomings of their criticism. Thirdly, it critically reflects on existing research within the Chinese literary community, addressing areas of controversy or misunderstanding. 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is to contribute to a deeper understanding and revitalization of the classical literary tradition, facilitating its modern transformation and providing valuable insights.
一、古籍(先依朝代次序,再循作者姓氏筆畫數)

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十三經注疏整理委員會整理:《毛詩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漢.王逸:《楚辭章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
漢.董仲舒著,蘇與義證,鍾哲點校:《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漢.劉安等著,劉文典集解:《淮南鴻烈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漢.劉歆撰,晉.葛洪集:《西京雜記》,《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035,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十三經注疏整理委員會整理:《周禮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十三經注疏整理委員會整理:《禮記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三國魏.王弼注,唐.孔穎達疏,十三經注疏整理委員會整理:《周易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三國魏.王弼注,樓宇烈校釋:《老子道德經注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晉.陸機著,張少康集釋:《文賦集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
南朝梁.劉勰著,范文瀾注:《文心雕龍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年。
唐.王維著,陳鐵民校注:《王維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唐.司空圖著,羅仲鼎、蔡乃中注:《二十四詩品》,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
唐.李白著,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唐.李商隱著,劉學鍇、余恕誠集解:《李商隱詩歌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唐.杜甫著,清.錢謙益箋注:《錢注杜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唐.杜甫著,清.仇兆鰲注:《杜詩詳注》,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唐.杜甫著,清.朱鶴齡輯注:《杜工部詩集》,《四庫禁燬書叢刊補編》冊81,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
唐.孟啟著,董希平等評注:《本事詩》,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唐.賈島著,齊文榜校注:《賈島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20年。
唐.遍照金剛:《文鏡秘府論》,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5年。
宋.朱熹:《詩集傳》,北京:中華書局,2019年。
宋.郭茂倩編:《樂府詩集》,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宋.邵雍著,郭彧、于天寶點校:《邵雍全集》冊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宋.陳淳:《北溪字義》,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宋.黃士毅編,徐時儀、楊艷彙校:《朱子語類彙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宋.劉克莊:《後村先生大全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宋.嚴羽著,張健校箋:《滄浪詩話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宋.蘇洵著,曾棗莊、金成禮箋注:《嘉祐集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宋.蘇軾著,清.王文誥輯注,孔凡禮點校:《蘇軾詩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明.王嗣奭:《杜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明.謝榛著,宛平校點:《四溟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1年。
清.王士禛著,張宗柟纂集,夏閎校點:《帶經堂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年。
清.王先謙集解,沈嘯寰、王星賢點校:《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清.石濤:《石濤畫語錄》,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09年。
清.沈德潛編:《唐詩別裁集》,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清.金聖歎著,鐵琴屢編:《金聖歎尺牘》,臺北:廣文書局,1989年。
清.姚鼐:《惜抱軒尺牘》,上海:廣智書局,1908年。
清.浦起龍:《讀杜心解》,北京:中華書局,1978年。
清.袁枚著,顧學頡校點:《隨園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
清.郭慶藩輯,王孝魚點校:《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清.楊倫箋注:《杜詩鏡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清.劉寶楠著,高流水點校:《論語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二、近人中文著作(含譯著)

(一)中文專書(依作者姓氏筆畫)
丁福保輯:《清詩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卞之琳:《雕蟲紀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年。
王文生:《中國文學思想體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
王萬象:《中西詩學的對話:北美華裔學者中國古典詩研究》,臺北:里仁書局,2009年。
王曉路:《中西詩學對話——英語世界的中國古代文論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0年。
王曉路編:《北美漢學界的中國文學思想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8年。
江弱水:《古典詩的現代性》,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0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何金蘭:《文學社會學》,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
吳伏生:《漢學視域:中西比較詩學要籍六講》,北京:學苑出版社,2016年。
余恕誠:《唐詩風貌》,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7年。
邱霞:《中西比較視域下的劉若愚及其研究》,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2年。
周英雄:《比較文學與小說詮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
姚一葦:《戲劇與文學》,臺北:聯經出版文化事業公司,1989年。
柯慶明:《柯慶明論文學》,臺北:麥田出版,2016年。
紀燕:《劉若愚跨文化詩學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年。
胡家祥:《志情理:藝術的基元》,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9年。
夏志清:《人的文學》,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
夏志清:《歲除的哀傷》,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06年。
夏志清、夏濟安著,王洞主編,季進編注:《夏志清夏濟安書信集:卷三(1955-1959)》,臺北:聯經出版文化事業公司,2015年。
孫康宜:《從捕鯨船上一路走來》,南京: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18年。
徐志嘯:《北美學者中國古代詩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徐承:《高友工與中國抒情傳統》,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
徐復觀:《徐復觀全集.中國文學論集》,北京:九州出版社,2014年。
翁文嫻:《創作的契機》,臺北:唐山出版社,1998年。
翁文嫻:《間距詩學:遙遠異質的美感體驗探索》,臺北:開學文化事業公司,2020年。
高友工:《美典:中國文學研究論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年。
張岱年:《張岱年全集.第二卷》,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
張隆溪:《中西文化研究十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
張夢機:《近體詩發凡》,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4年。
莫礪鋒:《唐宋詩論稿》,瀋陽:遼海出版社,2001年。
許又方:《時間的影跡:〈離騷〉晬論》,臺北:秀威資訊科技公司,2003年。
郭紹虞:《照隅室古典文學論集.上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閆月珍:《葉維廉與中國詩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陳世驤:《陳世驤文存》,臺北:志文出版社,1972年。
陳世驤:《陳世驤文存》,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
陳世驤:《中國文學的抒情傳統:陳世驤古典文學論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5年。
陳致訪談:《我走過的路:余英時訪談錄》,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2年。
陳美朱:《明清唐詩選本之杜詩選評比較》,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5年。
陳寅恪:《金明館叢稿初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
程千帆:《程千帆全集.第八卷:唐代進士行卷與文學 古詩考索》,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附作者篇目索引)》(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
黃鳴奮:《英語世界中國古典文學之傳播》,上海:學林出版社,1997年。
黃慶萱:《與君細論文》,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9年。
楊伯峻注:《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楊牧:《傳統的與現代的》,臺北:洪範書店,1987年。
葉嘉瑩:《杜甫秋興八首集說》,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
葉嘉瑩:《迦陵論詩叢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
葉維廉:《秩序的生長》,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6年。
葉維廉:《葉維廉文集.第一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葉維廉:《葉維廉文集.第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葉維廉:《道家美學與西方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葉維廉:《葉維廉文集.第二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
葉維廉:《比較詩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7年。
葉維廉:《龐德與瀟湘八景》,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8年。
葉維廉:《中國詩學》,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年。
葛兆光:《域外中國學十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
詹杭倫:《劉若愚:融合中西詩學之路》,北京:文津出版社,2005年。
路況:《思想與明星:中西文藝類型的系譜與星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6年。
熊文華:《美國漢學史》,北京:學苑出版社,2015年。
趙毅衡:《詩神遠遊:中國如何改變了美國現代詩》,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2013年。
蔣年豐:《文本與實踐(一):儒家思想的當代詮釋》,臺北:桂冠圖書公司,2000年。
蔣寅:《古典詩學的現代詮釋》,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蔣寅:《清代詩學史.第二卷:學問與性情》,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9年。
蔡玫姿:《天才、日常與獨創——性別視角下閱讀蘇雪林》,臺北:巨流圖書公司,2022年。
羅宗強:《唐詩小史》,北京:中華書局,2019年。
龔鵬程:《詩史本色與妙悟》,臺北:學生書局,1986年。
龔鵬程:《讀詩隅記》,臺北:華正書局,1987年。
龔鵬程:《中國文學批評史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龔鵬程:《中國傳統文化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龔鵬程:《中國文學史》上冊,北京:東方出版社,2015年。

(二)中文譯著(先依國籍筆畫,再循作者首字筆畫)
[日]吉川幸次郎著,章培恒等譯:《中國詩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
[希臘]亞里士多德(Aristotle)著,陳中梅譯注:《詩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年。
[法]安德烈.巴贊(André Bazin)著,崔君衍譯:《電影是什麼?》,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87年。
[法]雅克.奧蒙(Jacques Aumont)等著,崔君衍譯:《現代電影美學》,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10年。
[美]宇文所安(Stephen Owen)著,賈晉華譯:《初唐詩》,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年。
[美]宇文所安(Stephen Owen)著,賈晉華譯:《盛唐詩》,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年。
[美]宇文所安(Stephen Owen)著,田曉菲譯:《他山的石頭記——宇文所安自選集》,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4年。
[美]宇文所安(Stephen Owen)著,陳小亮譯:《中國傳統詩歌與詩學:世界的徵象》,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
[美]威廉.白瑞德(William Barrett)著,彭鏡禧譯:《非理性的人:存在主義研究經典》,新北:立緒文化,2015年。
[美]埃德蒙.威爾遜(Edmund Wilson)著,黃念欣譯:《阿克瑟爾的城堡:1870年至1930年的想像文學研究》,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年。
[美]高友工(Yu-kung Kao)、梅祖麟(Tsu-lin Mei)著,李世躍譯:《唐詩三論:詩歌的結構主義批評》,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年。
[美]勒內.韋勒克(René Wellek)、奧斯汀.沃倫(Austin Warren)著,劉象愚等譯:《文學理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7年。
[美]勞勃.史坦(Robert Stam)著,陳儒修、郭幼龍譯:《電影理論解讀》,臺北:遠流出版公司,2015年。
[美]達德利.安德魯(J. Dudley Andrew)著,李偉峰譯:《經典電影理論導論》,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3年。
[美]劉若愚(James J. Y. Liu)著,杜國清譯:《中國詩學》,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3年。
[美]劉若愚(James J. Y. Liu)著,杜國清譯:《中國文學理論》,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年。
[英]李約瑟(Joseph Needham)著,陳立夫等譯:《中國古代科學思想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英]威廉.華茲華斯(William Wordsworth)著,楊德豫譯:《華茲華斯抒情詩選》,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96年。
[德]胡戈.弗里德里希(Hugo Friedrich)著,李雙志譯:《現代詩歌的結構:19世紀中期至20世紀中期的抒情詩》,南京:譯林出版社,2010年。
[德]馬丁.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著,孫周興譯:《林中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8年。
[蘇聯]葉.魏茨曼(E. Weizmann)著,崔君衍譯:《電影哲學概說》,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92年。

(三)期刊論文與論文集

1.期刊論文
[德]卜松山(Karl-Heinz Pohl):〈中國文學藝術中的「法」與「無法」〉,《東南文化》1996年第1期,頁23-25。
卞東波:〈《中國現代詩選》:最早翻譯到西方的中國現代詩集〉,《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3期,頁30-40。
王兵:〈論中國學界對宇文所安漢學研究的接受〉,《漢學研究通訊》第30卷第1期(2011年2月),頁21-31。
王萬象:〈北美華裔學者的中國古典詩研究〉,《興大中文學報》第24期(2008年12月),頁35-109。
王靖宇:〈西學中用——重讀劉若愚先生《中國詩學》有感〉,《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8卷第3期(2008年9月),頁1-8。
[加]白潤德:〈加拿大漢學概況〉,《漢學研究通訊》第12卷第3期(1993年9月),頁183-185。
史冬冬:〈論宇文所安中國詩學研究中的「非虛構傳統」〉,《中國文學研究》2007年第1期,頁29-32。
石了英:〈經驗.形式.道德——高友工美學論域中的「抒情詩」辨〉,《中國比較文學》2016年第2期,頁173-188。
[日]吉川幸次郎著,鄭清茂譯:〈推移的悲哀——古詩十九首的主題(上)〉,《中外文學》1977年第4期,24-54。
朱巧雲:〈中國詩學走向世界的途徑探索——劉若愚境界論的建構路徑及其詩學意義〉,《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6期,頁10-22。
朱華英:〈葉維廉「中國詩學」闡釋的洞見與不見〉,《當代文壇》2013年第1期,頁69-71。
吳伏生:〈來自異域的知音:宇文所安對杜甫〈旅夜書懷〉一詩的解讀〉,《國際漢學》2017年第3期(總第12期),頁104-116。
李春青:〈論「中國的抒情傳統」說之得失——兼談考量中國文學傳統的標準與方法問題〉,《文學評論》2017年第4期,頁51-60。
李張怡:〈類與摹仿——余寶琳中國詩學觀探析〉,《中國美學研究》2021年第2期,頁60-78。
邱琬淳:〈走向世界——論中國學界對宇文所安的接受與研究〉,《中國文哲研究通訊慶祝》第28卷第1期:慶祝宇文所安教授榮退專輯(2018年3月),頁35-59。
孫微:〈名豈文章著:論杜甫生前詩名為賦名所掩〉,《文史哲》2017年第2期,頁1-10。
徐志嘯:〈他者的眼光——美國學者唐詩研究論析之一〉,《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5期,頁65-71。
翁文嫻:〈「出神」與「凝注」:詩人的心怎麼會去得這樣遠——葉維廉詩學專訪〉,《台灣文學研究》第8期(2015年6月),頁191-219。
翁文嫻:〈葉維廉詩學對東西語言材質特性之開發〉,《東華漢學》第19期(2014年6月),頁431-448。
張玉龍:〈書評:The Late Tang: Chinese Poetry of the Mid-Ninth Century(827-860)〉,《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5期(2009年9月),頁189-202。
張西平:〈三十年來的中國海外漢學研究略談〉,《國際漢學》2009年第2期,頁65-71。
張伯偉:〈論唐代的規範詩學〉,《中國社會科學》2006年第4期,167-178。
張宏生:〈「對傳統加以再創造,同時又不讓它失真」——訪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斯蒂芬.歐文教授〉,《文學遺產》1998年第1期,頁111-119。
張志國:〈詩歌史敘述:凸顯與隱蔽——宇文所安的唐詩史寫作及反思〉,《江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8年第2期,頁27-32。
張高評:〈書法、史學、敘事、古文與比事屬辭:中國傳統敘事學之理論基礎〉,《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64期(2017年1月),頁1-33。
張高評:〈杜甫詩史、敘事傳統與《春秋》書法〉,《人文中國學報》第28期(2019年6月),91-130。
張隆溪:〈中國傳統闡釋意識的探討——評劉若愚著《語言與詩》〉,《讀書》1989年第12期,頁95-101。
張萬民:〈試論葉維廉的比較詩學研究(上)〉,《新亞論叢》2003年第5期,頁217-233。
張萬民:〈辯者有不見:當葉維廉遭遇宇文所安〉,《文藝理論研究》2009年第4期,頁57-63。
張萬民:〈西方理論與北美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文學遺產》2018年第6期,頁168-180。
張雙英:〈「言志道」與「悅情性」——論白居易的「詩觀」兼評台灣的「中國抒情傳統論」〉,《文與哲》第27期(2015年12月),頁201-228。
曹順慶:〈中國文學理論的世紀轉折與建構〉,《中州學刊》2006年第1期,頁246-249。
梁麗芳:〈加拿大漢學:從古典到現當代與海外華人文學〉,《華文文學》2013年第3期(總第116期),頁64-74。
梅祖麟:〈文法與詩中的模稜〉,《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39本上冊(1969年1月),頁83-124。
閆月珍:〈作為道家傳統的以物觀物與中國詩學的美感經驗〉,《浙江學刊》2005年第1期,頁114-頁121。
閆月珍:〈葉維廉對道家美學的現代闡釋〉,《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1期,頁4-10。
陳小亮:〈理想的詩歌:中國非虛構詩學對西方文學傳統的反動——評宇文所安〈中國傳統詩歌與詩學:世界的徵兆〉〉,《浙江學刊》2012年第6期,頁115-122。
陳小亮:〈論海外中國非虛構詩學傳統命題研究的源與流〉,《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2期,頁18-25。
陳小亮:〈隱喻、寓言與抒情詩:比較語境下余寶琳中國非虛構詩學研究〉,《華文文學》2020年第4期,頁102-109。
陳玨:〈杜希德與二十世紀歐美漢學的「典範大轉移」——《劍橋中華文史叢刊》中文版的緣起說明〉,《古今論衡》第20期(2009年9月),頁171-186。
陳國球:〈抒情與革命:陳世驤論文學之光與摩羅詩力〉,《文藝爭鳴》2018年第10期,頁31-38。
陳國球:〈從律詩美典到中國文化史的抒情傳統——高友工「抒情美典論」初探〉,《政大中文學報》第10期(2008年12月),頁53-90。
陳國球:〈陳世驤論中國文學——通往「抒情傳統論」之路〉,《漢學研究》第29卷第2期,(2011年6月),頁225-244。
曾守正:〈融合與重鑄:高友工與當代新儒家〉,《淡江中文學報》第26期(2012年6月),頁79-116。
黃錦樹:〈抒情傳統與現代性:傳統之發明,或創造性的轉化〉,《中外文學》第34卷第2期(2005年7月),頁157-185。
蔡宗齊、何敏:〈跨文明研究視閾中的中國古典文學研究——蔡宗齊教授訪談〉,《學術月刊》2017年第2期,頁179-184。
蔡振念:〈《錢注杜詩》詩史互證之商榷〉,《南方大學學報》第14期(2021年8月),頁1-30。
蔣寅:〈在宇文所安之後,如何寫唐詩史?〉,《讀書》2005年第4期,頁67-73。
鄭偉:〈劉若愚的「形上理論」與文學批評史上的「道流」之說〉,《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年第1期,頁32-38。
鄭毓瑜:〈從「姿」到「之」——由「力動往復」詮釋陳世驤的詩說〉,《清華學報》新45卷第1期(2015年3月),頁7-33。
潘鳳娟:〈翻孔子、譯孝道:以早期的《孝經》翻譯為例反思西方漢學的定位〉,《編譯論叢》第8卷第2期(2015年9月),頁79-80。
顏崑陽:〈從反思中國文學「抒情傳統」之建構以論「詩美典」的多面向變遷與叢聚狀結構〉,《東華漢學》第9期(2009年6月),頁1-47。
龔鵬程:〈不存在的傳統:論陳世驤的抒情傳統〉,《政大中文學報》第10期(2008年12月),頁39-52。
龔鵬程:〈成體系的戲論:論高友工的抒情傳統〉,《清華中文學報》第3期(2009年12月),頁155-189。

2.論文集
中國唐代文學學會、陝西師範大學中文系編:《唐代文學研究年鑒(1983)》,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王曉路編:《北美漢學界的中國文學思想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8年。
朱政惠編:《中國學者論美國中國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年。
李達三、羅剛編:《中外比較文學的里程碑》,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年。
李學勤編:《國際漢學漫步》,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林慶彰編:《國際漢學論叢》第1輯,臺北:樂學書局,1999年。
柯慶明、蕭馳編:《中國抒情傳統的再發現:一個現代學術思潮的論文選集》,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年。
張西平編:《歐美漢學研究的歷史與現狀》,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年。
須文蔚編:《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79:葉維廉》,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15年。
黃卓越編:《海外漢學與中國文論.英美卷》(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8年)。
董乃斌編:《中國文學敘事傳統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廖棟樑、周志煌編:《人文風景的鐫刻者:葉維廉作品評論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
閻純德編:《漢學研究》第1集,北京:中國和平出版社,1996年。
閻純德編:《漢學研究》第10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07年。
閻純德編:《漢學研究》第14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12年。

(四)學位論文
方夢圓:《論美國學者高友工、梅祖麟的唐詩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學位論文,2018年。
王瓊玉:《陳世驤文學思想研究》,合肥:安徽師範大學文藝學碩士學位論文,2016年。
徐巧玲:《陳世驤「抒情傳統論述」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
陳秋宏:《道家美學的後現代傳釋——葉維廉美學思想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
陳小亮:《論宇文所安的唐代詩歌史與詩學研究》,杭州:浙江大學文藝學博士學位論文,2009年。

(五)報章及其它
王寅:〈「如果美國人懂一點唐詩……」〉,《南方週末》第D28版,2007年4月5日。
吳原元:〈知識移民改變美國漢學研究「荒村」狀況〉,《中國社會科學報》第A13版:域外,2011年11月1日。
夏志清:〈東夏悼西劉——兼懷許芥昱(下)〉,《中國時報》第八版,1987年5月26日。
陳引馳:〈何以會出現這樣的錯誤:從《西方漢學界的中國文論研究》談考察海外漢學的若干問題〉,《文匯報》第12版,2003年5月22日。
劉紹銘:〈孤鶴隨雲散——悼劉若愚先生〉,《中國時報》第八版,1986年7月24日。

三、英文著作

(一)專書(含譯著)
Abrams, M. H. The Mirror and the Lamp: Romantic Theory and the Critical Tradi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Aristotle, The Poetics. Trans. S. H. Butcher. New York: Hill and Wang, 1966.
Balázs, Béla. Theory of the Film: Character and Growth of a New Art. Trans. Edith Bone. London: Dennis Dobson Ltd., 1952.
Blake, William. The Complete Poetry and Prose of William Blake. New York: Anchor Books, 1988.
Bordwell, David. The Cinema of Eisenstein.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2005.
Bynner, Witter trans. The Jade Mountain: A Chinese Anthology Being Three Hundred Poems of the T’ang Dynasty (618-906).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Inc., 1967.
Eisenstein, Sergei. The Film Sense. Ed. and trans. Jay Leyda. New York: Meridian Books, 1957.
Eisenstein, Sergei. Film Form: Essays in Film Theory. Ed. and trans. Jay Leyda. New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77.
Eliot, T. S. Collected Poems: 1909-1962. New York: Harcout, Brace & World Inc., 1963.
Eloit, T. S. Selected Prose of T. S. Eliot. New York: Harcout Brace Jovanovich, 1975.
Fletcher, W. J. B. trans. More Gems of Chinese Poetry. Shanghai: The Commercial Press, 1933.
Fung, Yu-lan. A Short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Ed. Derk Bodde.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66.
Giles, Herbert Allen trans. Chinese Poetry in English Verse. London: Bernard Quaritch, 1898.
Hawkes, David trans. A Little Primer of Tu Fu.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7.
Hightower, James R. and Yeh, Florence Chia-ying. Studies in Chinese Poetr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1998.
Lautréamont, Comte de. Maldoror (Les Chants de Maldoror). Trans. Guy Wernham. New York: New Directions, 1965.
Liu, James J. Y. The Art of Chinese Poetr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2.
Liu, James J. Y. Chinese Theories of Literatur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5.
Liu, James J. Y. The Interlingual Critic: Interpreting Chinese Poetry.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2.
Maeterlinck, Maurice. The Treasure of the Humble. Trans. Alfred Sutro. New York: Dodd, Mead Company, 1902.
Marvell, Andrew. To His Coy Mistress. London: Orion Books, 1996.
Owen, Stephen. The Poetry of the Early T’ang.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7.
Owen, Stephen. The Great Age of Chinese Poetry: The High T’ang.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1.
Owen, Stephen. Traditional Chinese Poetry and Poetics : Omen of the World.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85.
Owen, Stephen. Remembrances: The Experience of the Past in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Owen, Stephen. Reading in Chinese Literary Thought.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Owen, Stephen. The Late Tang: Chinese Poetry of the Mid-Ninth Century(827-860). Cambridge: The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06.
Steiner, George. The Death of Traged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
Weinberger, Eliot and Paz, Octavio ed. Nineteen Ways of Looking at Wang Wei: How a Chinese Poem is Translated. Rhode Island: Asphodel Press, 1987.
Wilbur, Richard. The Catbird’s Song: Prose Pieces, 1963-1995. San Diego: Harcourt Brace, 1997.
Yip, Wai-lim. Ezra Pound’s Catha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9.
Yip, Wai-lim. Hiding the Universe: Poems by Wang Wei. New York: Grossman, 1972.
Yip, Wai-lim ed. and trans. Chinese Poetry: Major Modes and Genre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6.
Yip, Wai-lim. Between Landscapes. Tesque: Pennywhistle Press, 1994.
Yu, Pauline. The Reading of Imagery in the Chinese Poetic Traditio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7.

(二)期刊論文與論文集
Chan, Marie. “Chinese Heroic Poems and European Epic,” Comparative Literature, Vol. 26, No. 2(Spring, 1974), pp. 142-168.
Chen, Shih-hsiang. “To Circumvent ‘The Design of Eightfold Array’,” Tsing Hua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 New Series 7, No.1(1968), pp. 26-53.
Chen, Shih-hsiang. “The Shih Ching: Its Generic Significance in Chinese Literary History and Poetics,” 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39. 1 (1969), pp. 371-413.
Chen, Shih-hsiang. “The Genesis of Poetic Time: The Greatness of Ch’ü Yuan, Studied with a New Critical Approach,” Tsing Hua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 New Series X, No. 1(June 1973), pp. 1-44.
Cohen, Alvin P. “Bibliography of Chen Shih-hsiang陳世驤, 1912-1971 Part Ⅰ: Writing in English,” Chinese Literature: Essays, Articles, Reviews(CLEAR), Vol. 3, No. 1(Jan., 1981), pp. 150-152.
Idema, W. L. “ Review: The Reading of Imagery in the Chinese Poetic Tradition by Pauline Yu,” T’ oung Pao, Second Series, Vol. 75, Livr. 4/5 (1989), pp. 289-293.
Jakobson, Roman. “Linguistics and Poetics,” in Seymour Chatman and Samuel R. Levin, ed., Essays on the Language of Literature.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1967, pp. 296-322.
Kao, Yu-kung and Mei, Tsu-lin. “Syntax, Diction, and Imagery in T’ang Poetry, ”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 31(1971), pp. 49-136.
Kao, Yu-Kung and Mei, Tsu-Lin. “Meaning, Metaphor, and Allusion in T’ang Poetry,”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 38, No. 2 (Dec., 1978), pp. 281-356.
Mei, Tsu-lin and Kao, Yu-kung. “Tu Fu’s ‘Autumn Meditations’: An Exercise in Linguistic Criticism,”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 28(1968), pp. 44-80.
Sun, Cecile Chu-chin. “Problems of Perspective in Chinese-Wester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Studies,” The Canadian Review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Vol. 13, No. 4, (Dec., 1986), pp. 531-547.
Wang, C. H. and Allen, Joseph R. Ⅲ. “Bibliography of Chen Shih-hsiang 陳世驤, 1912-1971. Part Ⅱ: Writings in Chinese,” Chinese Literature: Essays, Articles, Reviews (CLEAR), Vol. 3, No.1 (Jan., 1981), pp. 153-154.
Yu, Pauline R. “Chinese and Symbolist Poetic Theories,” Comparative Literature, Vol. 30, No. 4(Autumn, 1978), pp. 291-312.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