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帝國森林到帝國風景:阿里山的空間生產與文化想像(1896-1937)
作者:蔡佩蓉
作者(外文):Tsai, Pei-Jung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系
指導教授:陳文松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3
主題關鍵詞:阿里山林業移民國立公園文化意象空間轉型Alishanforestry immigrantsnational parkscultural imagesspatial transform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臺灣的山岳向為原住民的生活領域,清政府稱原住民居住的山岳地帶為番地,總督府則改稱蕃地。至日本領臺前半期,提到臺灣山岳地帶,仍與原住民有密不可分的關係。1896年,陸軍中尉長野義虎登新高山,開啟日治時期臺灣山岳探險與調查先河,此後總督府積極組織由官員與各領域專家組成的調查隊,探查全臺各地山岳,留下人文、地理、天然資源等各方面的詳實紀錄,臺灣山岳的全貌也為眾人所知。
然而直到1915年五年理蕃計畫結束,臺灣山岳地帶的「蕃人蕃地」問題才獲得解決,總督府達成對臺灣全島原住民的有效控制,並充分利用蕃地資源。同一時期阿里山與阿里山鄒族卻是總督府理蕃計畫下的例外,總督府於計畫施行之前已取得阿里山森林的控制權,與初步訂立鄒族保留地標準;計畫施行期間完成林業鐵道通車與伐林事業的經營。過往論者著眼於總督府對阿里山森林資源的開發與掠奪,或是阿里山林業帶動嘉義市街的成長。筆者則關注到理蕃事業開啟之前,總督府行政權力已能充分管理阿里山的「蕃人蕃地」,並在此地試行「移民」與「開發」兼具的殖民地統治策略。
沿著阿里山林業鐵道形成由日本人與臺灣漢人移民組成的數個林業聚落,日後由總督府運用轉型為休閒避暑地。這是基於熱帶氣候不利於思考學習的觀念,規劃設置學校提供良好且有益學習的教育環境。上述規劃基於1900年代出現的海拔利用對策進行,「海拔利用」為殖民者為了適應熱帶殖民地氣候,認為高海拔環境生活/活動有益於殖民者身心健康的觀念。在殖民地統治策略與海拔利用對策的架構下,總督府在阿里山為所有移居臺灣的日本人規劃出「移民健康地」、「大眾避暑地」與「學生教育地」三個層面的空間規劃與土地利用。
三個層面的海拔利用對策因林鐵運作之故未能同時施行,但1920年代休閒登山風氣興起,阿里山因地理位置與交通功能,以新高登山口的形象宣傳帶動大眾參與高海拔登山活動,以及學童夏季林間學校舉辦所形成的觀光轉向,可以視為避暑與教育功能的調整與實踐。後續隨著涵養景觀美與國立公園的設置活動,阿里山被賦予了「臺灣八景」與「國立公園」的標籤,完成從「蕃人蕃地」到「帝國森林」再成為「帝國風景」的空間蛻變。在日本帝國殖民的社會背景下,做為總督府移民與開發政策空間承載的對象,阿里山從鄒族的阿里山,成為日本帝國的阿里山。
The axis of this research is to analyze the spatial transformation of Alishan during the Japanese Rule. It also discusses the colonial government’s spatial dominance and the shaping of Alishan. The basis of spatial construction and reorientation in this setting is mountain exploitation and the immigration policy of the Taiwan Governor-General Office. As it transitioned into state-owned land, Alishan evolved from an indigenous territory to a site of forestry production. Then, for its transport and location, it was crafted into a place of imperial scenery featuring nature’s beauty and Japanese cultural symbols. As Alishan was reshaped on and on, its inseparable ties with the indigenous Tsou people changed. A spatial connection between Alishan and Japanese and Han Chinese forestry immigrant workers took shape.
Keywords: Alishan, forestry immigrants, national parks, cultural images, spatial transformation
一、史料
(一)中文史料
1.(清) 陳壽祺纂;魏敬中重纂,《福建通志臺灣府》,收入《臺灣文獻叢刊 第八四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0。
2.(清)丁曰健,《治臺必告錄》,收入《臺灣文獻叢刊 第一七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3.(清)尹士俍,《臺灣志略》,收入《臺灣史料集成 清代臺灣方志彙刊第五冊》,臺北:文建會,2005。
4.(清)余文儀,《續修臺灣府治》,收入《臺灣文獻叢刊 第一二一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0。
5.(清)周元文主編,《重修臺灣府志》收入《臺灣文獻叢刊 第六六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6.(清)周鍾瑄主修,《諸羅縣志》,收入《臺灣文獻叢刊 第一四一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7.(清)姚瑩,《東槎紀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
8.(清)范咸,《重修臺灣府志》,收入《臺灣文獻叢刊 第一0五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9.(清)郁永河,《裨海紀遊》,收入《臺灣文獻叢刊 第四四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10.(清)夏獻綸,《臺灣輿圖》,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
11.(清)高山,〈陳臺地事宜疏〉,《清奏疏選集》收入《臺灣文獻叢刊 第二五六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77。
12.(清)高拱乾主編,《臺灣府志》,收入《臺灣文獻叢刊 第六五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0。
13.(清)屠繼善纂修,《恒春縣志》,收入《臺灣文獻叢刊 第七五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0。
14.(清)黃叔璥,《臺海使槎錄》,收入《臺灣歷史文獻叢刊》,臺北:臺灣文獻委員會,1996。
15.(清)葉宗元,《嘉義縣輿圖註說》,收入《臺灣府總圖纂要》),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
16.(清)福康安,〈議臺灣屯丁疏〉,《清奏疏選彙》收入《臺灣文獻叢刊 第六九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8。
17.(清)劉良璧,《重修福建臺灣府志》,收入《臺灣文獻叢刊 第七四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18.(清)蔣毓英主編,《臺灣府志》,收入《臺灣文獻叢刊 第六五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0。
19.(清)鄧傳安,《蠡測彙鈔》,收入《臺灣文獻叢刊 第九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0。
20.(清)薛紹元,《臺灣通志》,收入《臺灣文獻叢刊 第一三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21.(清)藍鼎元,《平臺紀略》,收入《臺灣文獻叢刊 第一四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22.(清)覺羅滿保,〈題報生番歸化疏〉,收入《明清檔案彙編》,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13。
23.連橫,《臺灣通史》,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24.臺灣總督府警察本署編,陳金田譯,《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志稿》,南投:省文獻會,1997。
(二)日文史料
I 政府檔案及出版品類
1.下村宏,《第二次臺灣臨時戶口調查記述報文》,臺北:臺灣總督府,1919。
2.田村剛,《阿里山風景調查書》,臺北:臺灣總督府營林所,1931。
3.河合鈰太郎,《阿里山森林經營費參考書》,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09。
4.嘉義廳,《行政事務及管內概況》,嘉義:嘉義廳,1920。
5.嘉義廳,《嘉義廳第一統計書》,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08。
6.嘉義廳,《嘉義廳第七統計摘要 大正元年》,臺南:嘉義廳,1913。
7.嘉義廳,《嘉義廳第九統計摘要 大正三年》,臺南:嘉義廳,1915。
8.臺灣日日新報,《[明治四十四年五月現在]臺灣總督府文官職員錄》,臺北:臺灣日日新報,1910。
9.臺灣總督官房臨時戶口調查部,《大正4年第二次臨時臺灣戶口調查職業名字彙》,臺北:臺灣總督官房臨時戶口調查部,1917。
10.臺灣總督官房臨時調查部,《第一囬臺灣國勢調查 第三次臨時臺灣戶口調查》,臺北:1927,臺灣總督府。
11.臺灣總督府史料編纂會,〈臺灣總督府營林局官制發布 ○ 阿里山作業所ヲ廢止ス〉,臺北:總督府,1915。
12.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臺灣鐵道旅行案內 昭和九年》,臺北: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1934。
13.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臺灣鐵道旅行案內 昭和十年》,臺北: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1935。
14.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臺灣鐵道旅行案內》,臺北: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1940。
15.臺灣總督府阿里山作業所,《阿里山鐵道》,臺北:臺灣總督府阿里山作業所,1913。
16.臺灣總督府殖產局,《阿里山森林經費參考書》,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09。
17.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臺灣林業ノ基本調查書》,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31。
18.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臺灣林業統計書》(多年份)
19.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森林計畫事業報告書(下卷)》,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37年。
20.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營林所,《營林所の事業》,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營林所,1929。
21.臺灣總督府營林局,《營林局事業一斑》,臺北:臺灣總督府營林局,1916。
22.臺灣總督府營林所,《阿里山の栞》,臺北:臺灣總督府營林所,1935。
23.臺灣總督府營林所,《阿里山登山者のために》,臺北:臺灣總督府營林所,1927。
24.臺灣總督府營林所臺嘉義出張所,《阿里山年表》),臺北:臺灣總督府營林所臺嘉義出張所,1935年。
25.臺灣總督府警察本署,《理蕃誌稿》,臺北:臺灣總督府警察本署,1919。
26.臺灣總督府鐵道部,《臺灣總督府鐵道部第十五年報 大正二年度》,臺北:臺灣總督府鐵道部,不詳。
27.臺灣總督府鐵道部,《臺灣鐵道名所案內》,臺北:臺灣總督府鐵道部,1908。
28.臺灣總督府鐵道部編纂,《臺灣鐵道旅行案內》,臺北:臺灣總督府鐵道部,1927。
29.臺灣總督府鐵道部編纂,《鐵道旅行案內》,臺北:臺灣總督府鐵道部,1921。
30.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臺灣土地慣行一斑》,臺北: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1905。
31.臨時臺灣戶口調査部,《明治38年 臨時臺灣戶口調査記述報文》,東京:臨時臺灣戶口調査部,1908。
32.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二部,《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二部調查經濟資料(上卷)》,臺北: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1905。
33.藤村源太郎、岡野才太郎著,《戶口鑑》,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09增補三版。
34.阿里山林業聚落日治時期戶籍資料(1915年至1945年),現存於嘉義縣竹崎戶政事務所阿里山辦公室。
II書籍類
1.大橋捨三郎,《新高登山》,臺北:大橋捨三郎自費出版,1922。
2.田村剛,《臺灣の風景》,東京:雄山閣,1928。
3.伊藤武彦,《国立公園法解說》,東京:国立公園協會,1931。
4.安倍明義,《臺灣地名研究》,臺北:番語研究會,1938。
5.谷河梅人,《臺灣山岳會十五年史》,臺北:臺灣山岳會,1944。
6.武內貞義,《臺灣 改訂版》,臺北:新高堂,1927。
7.青木繁,《山‧林‧人》,臺北:臺灣山林會,1933。
8.青木繁,《阿里山所感》,臺北:青木繁捐贈,1928。
9.臺灣日日新報編,《內地人の健康法》,臺北:臺灣日日新報,1906。
10.橋本白水編,《臺灣旅行案內》,臺北:藤崎富惣發行,1916。
III 期刊類
1.〈探勝に清遊に阿里山上は大賑ひ〉,《まこと》第172期(1934.04,臺北),頁4。
2.大橋準一郎,〈會報--幣原會長送別墾談會〉,《臺灣山岳彙報》第9年第10號(1937.10:臺北),頁41。
3.中村純九郎,〈植民學上に於ける臺灣〉,《臺灣協會會報》,第4期(1900.01,臺北),頁25-33。
4.永田正吉,〈本島木材界の事情と營林局材の販賣〉,《實業之臺灣》第80期(1916.08,臺北),頁15-19。
5.伊藤太右衛門,〈臺灣の森林公園〉《臺灣山林會報》第2期,(1923.03,臺北),頁43-46。
6.作者不詳,〈阿里山林間學校使用に就て〉,《臺灣教育》第304期(1928.06,臺北),頁109。
7.尾崎秀眞,〈熱帶地に於ける海拔の利用と登山〉,《臺灣山岳》第5期(1930.09,臺北),頁161-163。
8.金平亮三,〈天然保護區域の設置を望む〉《臺灣山林會報》第2期,(1923.03,臺北),頁2-8。
9.長野義虎,〈生蕃地探險談〉,《臺灣山岳》第8期,1936年6月30日,頁1-25。
10.淺井新一,〈「防暑設備の研究」理研の冷房法〉,《臺灣建築會誌》第3輯(1930.01,臺北),頁22-38。
11.富士貞吉、上妻秀雄,〈屋根瓦類の防暑的効果に關する研究〉,《臺灣建築會誌》第6輯第2號(193.03,臺北),頁66-73。
12.渡邊節治,〈林間學校の實施について(一)〉,《臺灣教育》第268期(1924.10,臺北),頁24-30。
13.稻垣長次郎,〈熱帶生活と血〉,《臺灣》第9期(1911年9月),頁9-10。
VI 學位論文類
佐藤光信,〈阿里山ニ於ケル伐木造材ニ就テ〉,臺北:臺北帝國大學附屬農林專門部林學科卒業報文,1931。
(三)史料彙編
1.梁志輝、鍾幼蘭主編,《國立故宮博物院清代宮中檔奏摺臺灣原住民史料》,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
2.梁志輝、鍾幼蘭編,《臺灣原住民史料彙編 第七輯》,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
3.陳雲林總主編,《宮中檔雍正朝奏摺第十一冊》收入《明清官藏臺灣檔案滙編》,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
4.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一統志 臺灣府》,收入《臺灣文獻叢刊 第六八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5.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高宗實錄選輯》,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
6.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0。
7.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案彙錄壬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6。
8.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案彙錄甲集》,收入《臺灣文獻叢刊 第三一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四)文獻史料類資料庫
1.〈嘉義阿里山社土地文書─完單與執照〉,收藏於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案卷編號T0756 02
2.〈淡新檔案〉,收藏於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歷史數位圖書館,案卷編號ntul-od-th13212_001
3.《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文獻檔案查詢系統:https://onlinearchives.th.gov.tw/index.php?act=Archive
4.中研院臺史所臺灣總督府職員錄系統:https://who.ith.sinica.edu.tw/
5.《臺灣日日新報》,漢珍/YUMANI清晰電子版(漢珍知識網):http://cdneten.lib.ncku.edu.tw/login_rrxin.htm
6.「臺灣百年歷史地圖資料庫」,中研院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https://gissrv4.sinica.edu.tw/gis/twhgis/
7.臺灣圖書館「日治時期圖書影像系統」資料庫,《臺灣史料稿本》項目:http://stfb.nt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iX10qQ/search#result
8.日治時期《臺灣時報》資料庫:http://hunteq.com/taijour.htm
二、專書
(一)中文專書
1.中村孝志,《荷蘭時代臺灣史研究 上卷》,臺北:稻鄉出版社,2002。
2.中村孝志,《荷蘭時代臺灣史研究 下卷》,臺北:稻鄉出版社,2002。
3.王嵩山,《阿里山鄒族的社會與宗教生活》,臺北:稻鄉出版社,1995。
4.王嵩山,《阿里山鄒族的歷史與政治》,臺北:稻鄉,1990。
5.王嵩山、汪明煇、潘忠成,《鄒族史篇》,南投;省文獻會,2011。
6.包亞明主編,《現代性與空間的生產》,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7.池永歆,《發現客家:嘉義沿山地區客家文化群體研究》,臺北:客家委員會;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12。
8.吳寧,《日常生活批判─列斐伏爾哲學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9.宋增璋編,《臺灣撫墾志》,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0。
10.阮忠仁纂修,《嘉義縣志 沿革志》,嘉義:嘉義縣政府,2009。
11.周婉窈,《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臺灣史論集》,臺北:允晨,2002。
12.林玉茹、詹素娟、陳志豪主編,《紫線番界:臺灣田園分別墾禁圖說解讀》,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5。
13.林玫君,《從探險到休閒─日治時期臺灣登山活動之歷史圖像》,臺北:博揚出版社,2006。
14.林德政纂修,《嘉義縣志 住民志》,嘉義:嘉義縣政府,2009。
15.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11。
16.范燕秋,《疫病、醫學與殖民現代性─日治臺灣醫學史》,新北:稻鄉出版社,2010。
17.陳文尚、陳美玲纂修,李佩倫、吳育臻分修,《嘉義縣志 地理志》,嘉義:嘉義縣政府,2009。
18.陳玉峯、陳月霞,《阿里山:永遠的檜木霧林原鄉》,臺北:前衛出版社,2005。
19.葉高華編著;蘇峯楠繪製,《十八世紀末御製臺灣原漢界址圖解讀》,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7。
20.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臺灣省通志 卷一:土地志地理篇》,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0。
21.蕭瓊瑞,《懷鄉與認同-臺灣方志八景圖研究》,臺北:典藏藝術家庭,2007。
22.顏尚文主持,陳亮州訪問,《嘉義木材口述歷史》,嘉義:嘉義市文化局,2003。
23.藤井志津枝,《理蕃:日本治理臺灣的計策》,臺北:文英堂,1997。
(二)翻譯專書
1.Dean MacCannell著;張曉萍等譯,《旅遊者;休閒階層新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8。
2.J. M. Blaut著;譚榮根譯,《殖民者的世界模式:地理傳播主義和歐洲中心主義史觀》,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3.Tim Cresswell著;王志弘、徐苔玲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臺北:群學,2006。
4.矢內原忠雄著;林明德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4。
5.松田京子著;周俊宇譯,《帝國的思考─日本帝國對臺灣原住民的知識支配》,新北:衛城出版社,2019。
6.松岡格著;周俊宇譯,《「蕃地」統治與「山地」行政─臺灣原住民族社會的地方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8。
7.沼井鐵太郎著;吳永華譯,《臺灣登山小史》,臺中:晨星出版社,1997。
8.鳥居龍藏著;楊南郡譯,《探險臺灣:鳥居龍藏的臺灣探險之旅》,臺北:遠流,1996。
(三)外文專書
1.內藤虎次郎著;神田喜一郎、內藤乾吉編集,《內藤湖南全集 第九卷》(東京:筑摩書房,1969。
2.村串仁三郎,《国立公園成立史の研究─開発と自然保護の確執を中心に》,東京:法政大學出版局,2005。
3.萩野敏雄,《朝鮮‧満州‧台湾林業発達史論》,東京:林野弘済會,1965。
三、期刊論文
1.王之相,〈日本温泉文化的生成〉,《止善》15(2013年12月):頁69-86。
2.吳育臻,〈清代嘉義沿山地區阿里山社番租的流失─以通事角色為中心〉,《白沙歷史地理學報》第18期(2017,彰化),頁151-185。
3.吳密察,〈臺灣總督府「土地調查事業(1898-1905)」的展開及其意義〉,《師大臺灣史學報》第十期(2017,臺北),頁5-35。
4.李若文,〈日治時期阿里山國立公園〉,《嘉義文獻》29(2000年10月),頁59-94。
5.林玫君,〈「山へ海へ」大正時期在臺學生的夏季戶外教育〉,《臺灣文獻》第71卷第4期(2020.12,臺北),頁55-97。
6.林德政,〈嘉義縣阿里山鄉十字村耆老口述訪問記錄〉,《嘉義文獻》第33期(2007,嘉義),頁174-194。
7.柯志明,〈清代臺灣三層式族群空間體制的形構與轉化:紫線界前後比較〉,《臺灣史研究》22卷第2期(2015.06,臺北),頁45-110。
8.洪廣冀,〈從「本島森林的主人翁」到「在自己的土地上流浪」〉,《臺灣史研究》第26卷第2期(2019.06,臺北),頁45-109。
9.張素玢,〈國策會社與日本移民事業的開展:滿州拓植公社與臺灣拓植株氏會社〉《師大臺灣史學報》第2期(2009,臺北),頁33-72。
10.陳文達,〈嘉義梅山乾隆民番界碑〉,《臺灣文獻》37卷3期(1986.09),頁197。
11.程士毅,〈軍工匠人與臺灣中部開發問題〉,《臺灣風物》44卷3期(1994.09,臺北),頁13-49。
12.詹素娟,〈贌社、地域與平埔族社群的成立〉,《臺大文史哲學報》第59期(2003,臺北),頁124-125。
13.蔡龍保,〈日治時期臺灣鐵路與觀光事業的發展〉,《臺北文獻》第142期(2002.12,臺北),頁69-86。
14.顏杏如,〈日治時期在臺日人的植櫻與櫻花意象〉,《臺灣史研究》第14卷第3期(207.09,臺北),頁97-138。
15.藤井志津枝,〈日據時期臺灣總督府「撫墾署」〉,《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報》第16期(1988.06,臺北),頁221-254。
16.陳計堯,〈「邵族」與「鄒族」:日治時期對日月潭地區原住民的知識建構〉,《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報》第24期(2005.11,臺北),頁205-241。
17.陳計堯,〈三個地區、三個族群、兩種模式--日治時代「蕃產交易所」與原鄉經濟生活〉,《臺灣風物》第73卷第3期(2022.09,臺北),頁15-66。
四、學位論文
(一)中文
1.吳仁傑,〈阿里山森林鐵道研究(1896-1915)〉,嘉義:中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2.吳俊蔚,〈番界與諸羅山區的開發:以翁雲寛家族為例〉,嘉義:嘉義大學史地學系碩士論文,2009。
3.吳素香,〈嘉義市街之發展與陳里山森林事業之研究〉,臺南:臺南大學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社會科教學碩士論文,2010。
4.宋南萱,〈〈臺灣八景〉從清代到日據時代的轉變〉,桃園: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5.李文良,《帝國的山林─日治時期臺灣山林政策史研究》,臺北: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
6.汪明輝,〈阿里山鄒族傳統的社會空間組織〉,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7.林秀姿,〈一個都市發展策略的形成:1920到1940間的嘉義市街〉,臺北: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8.林玫君,〈日本帝國主義下的登山活動〉,臺北: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博士論文,2003。
9.唐伯良,〈日治時期臺灣國立公園的設置與角色賦予〉,臺北: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4。
10.陳麗如,〈日治時期理蕃政策與阿里山鄒族社會〉,臺中: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2。
11.鄭安晞,〈日治時期蕃地隘勇線的推進與變遷(1895-1920)〉,臺北: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博士論文,2011。
12.鄭螢憶,〈王朝體制與熟番身份:清代臺灣的番人分類與地方社會〉,臺北: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16。
13.謝岱霖,〈阿里山伐木區轉移對聚落影響的空間意涵〉,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2011。
14.蘇沛琪,〈1905至1940年間嘉義市街建築木工匠職業活動之研究〉,雲林:雲林科技大學設計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3。
15.周淑玲,〈日治時期臺灣婚姻、親子關係與戶籍制度〉,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碩士論文,2012。
(二)外文
陳穎楨,〈台湾阿里山における植民地産業開発にともなう地域・都市・集落の再編に関する研究〉,東京:明治大學大學院理工學研究科,2016。
五、專書論文
1.尹章義,〈臺灣北部拓墾初期「通事」所扮演的角色與功能〉,《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1989,頁173-278。
2.吳育臻,〈清代族群政策的因地制宜:以嘉義沿山地區三層式族群空間體制的變形為例〉,《第四屆 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5。
六、網路資料
1.全臺詩資料庫:https://db.nmtl.gov.tw/site5/querytwp 線上檢索日期:2022年10月3日。
2.典藏臺灣網站介紹林業頁面:https://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3a/66/92.html 檢索日期:2023年3月18日。
3.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校園生活記憶庫,網址:https://school.nmth.gov.tw/search/detail/R-03-000108-569860 檢索日期:2023年3月18日。
4.《weblio辞書》,網址:https://www.weblio.jp/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